九年级上册数学圆中的最值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隐圆中最值问题
几何求最值是初中数学难点之一,而“隐圆”问题便是常见的一类考题,此类问题综合性强 (常常会牵扯到三角形、四边形、甚至坐标系等问题),隐蔽性强(不容易想到),加上部分题 目的计算量很大,很容易造成同学们的丢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或名校的模拟考试中经常 会出现“隐圆”求最值的问题(2014、2015、2016连续三年陕西中考的压轴题的最后一问都牵 扯到了隐圆)。此类题目出现的位置一般是在填空的最后一题或是压轴题,基本都是难题。广大 学生在此问题上经常丢分,甚至已经到了谈“隐圆”变色的地步。
A
P BD
P'
E
C
方法总结
名师说法
附:圆外一点到圆上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 如图:点 P 为圆O 外一点,连接 PO 交圆O 于M 点,延长 PO 交圆O 于 N 点。 则线段 PM 长为点 P 到圆O 上一点的最小距离;线段 PN 长为点 P 到圆O 上一点的最大距离
P
O
N
M
名师数学
温馨提示:
在动点运动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的是:虽然点在动(或不确定位置), 但题目一定会有一些量是不变的,可能是某条线段的长度不变,也可能是 某个角度不变,也有可能某个线与线、线与角、角与角的关系不变,这样 才能化动态问题为定态问题。这个需要同学们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B = 900 ,AB = 6 ,BC = 8 ,D 为 AC 边一动点,过点 D 作DE ⊥DF
,分别交 AB 边、 BC 边于 E 、 F 两点,则 EF 的最小值是
。
A
E
D
B
F
C
思路)分析:
由于在四边形 EBFD 中 ,DE ⊥ DF ,∠B = 90o ,所以 E、B、F、D 四点共圆(对角互补的四边形 四个顶点共圆),且 EF 为圆的直径(如图 2)。所以,要求 EF 的最小值其实质就是求圆的直 径最小值。
最新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最值问题-隐圆模型之瓜豆问题 课件
B
C
△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顶点C的轨迹是以点A为圆
心,2为半径的圆,所以O点轨迹也是圆,以AB为斜边构造等
M
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M即为点O轨迹圆圆心.
连接AM并延长与圆M交点即为所求的点O,此时AO最大,
根据AB先求AM,再根据BC与BO的比值可得圆M的半径与圆A
O
半径的比值,得到MO,相加即得AO.
E
MN
AD
B
当堂训练---轨迹之线段篇
3.如图,∠AOB=60º,OA=OB,动点C从点O出发,沿射线OB方向移动,
D
,D是定点,E点满足EO=2,故E点
轨迹是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当DE⊥DF且DE=DF,故作DM⊥DO
且DM=DO,F点轨迹是以点M为圆心
,2为半径的圆.
连接OM,与圆M交点即为F点,此 E
时OF最小.可构造三垂直全等求
线段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M,
减去MF即可得到OF的最小值. B
O
C
M F
接得到M点的轨迹长为P点轨迹长一半,即可解 C
FB
决问题.
当堂训练---轨迹之圆篇
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 5,O是BC边的中点,点E是正方形内一
动点,OE=2,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º得DF,连接AE、
CF.求线段OF长的最小值.5 2 - 2
【分析】E是主动点,F是从动点 A
连接DF.DF的最小值是_1___.
A
一个定点----垂线段最短
E
G
D
B
C
F
当堂训练---轨迹之线段篇
2.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8,点D为AB边上一动点,DE始
中考数学最值—阿氏圆问题(解析+例题)
中考数学最值——阿氏圆问题(点在圆上运动)(PA+k·PB型最值)【问题背景】与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一个不为0的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圆为阿氏圆。
这个定理叫阿波罗尼斯定理。
【知识储备】①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③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模型分析】①条件:已知A、B为定点,P为 O上一动点,OPOB=k(0<k<1)。
②问题:P在何处时,PA+k·PB的值最小。
③方法:连接OP,OB,在OB上取点C,使OCOP =k,可得△POC∽△BOP,所以CPPB=OPOB=k,所以得CP=k·PB。
所以PA+k·PB=PA+CP≥AC,当P为AC与 O的交点时,PA+k·PB的最小值为AC。
总结:构造母子三角形相似若能直接构造△相似计算的,直接计算,不能直接构造△相似计算的,先把k提到括号外边,将其中一条线段的系数化成,再构造△相似进行计算。
【经典例题】已知∠ACB=90°,CB=4,CA=6,⊙C半径为2,P为圆上一动点.(1)求12AP BP+的最小值为。
(2)求13AP BP+的最小值为。
【巩固训练】练习1:如图,点A、B在⊙O 上,且OA=OB=6,且OA⊥OB,点C是OA的中点,点D在OB 上,且OD=4,动点P在⊙O 上,则2PC+PD的最小值为;练习2: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AC的中点,M为BD的中点,将线段AD绕A点任意旋转(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点M为BD的中点),若AC=4,BC=3,那么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M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练习3:Rt △ABC 中,∠ACB=90°,AC=4,BC=3,点D 为△ABC 内一动点,满足CD=2,则AD+32BD 的最小值为_______.练习4: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锐角大小为60°,⊙A 与BC 相切于点E ,在⊙A 上任取一点P ,则PB+23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练习5: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4,∠B=60°,圆B 的半径为2,P 为圆B 上一动点,则PD+21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练习6: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6,内切圆记为⊙O ,P 是圆上动点,求2PB+PC 的最小值.值。
压轴题 圆的五种考法(解析版)--九年级数学常考压轴题
压轴题圆的五种考法目录解题知识必备压轴题型讲练类型一、四点共圆类型二、圆中最值问题类型三、定点定长构造辅助圆类型四、定弦定角构造辅助圆类型五、对角互补构造辅助圆压轴能力测评(10题)类型一、四点共圆一.填空题1.(2022秋•大丰区期中)如图,ΔABC中,AD⊥BC,∠B=45°,∠C=30°.以AD为弦的圆分别交AB、AC于E、F两点.点G在AC边上,且满足∠EDG=120°.若CD=4+22,则ΔDEG的面积的最小值是.【分析】连接EF,利用四点共圆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证明EF⎳DG,从而得到SΔEDG=S△EDG,当FG最小时,ΔDFG的面积就最小,作ΔDFG的外接圆O,过O点作OH⊥FG交于点H,连接OF、OG,DO+OH=12+22FG,当DO+OH最小时,FG就最小,当D、O、H三点共线时,DO+OH最小,此时DH⊥FG,在RtΔFHO中,(2FH)2=FH2+(2+2-2FH)2,求出FH=2,可得FG的最小值为22,再求SΔDFG =22+2,即ΔDEG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2+2.【解答】解:连接EF,AD⊥BC,∠B=45°,∠C=30°,∴∠B=45°,∠DAC=60°,∵∠BAC=105°,∵A、E、F、D四点共圆,∴∠EDF=75°,∵∠EDG=120°,∴∠FDG=45°,∵ED =ED ,∴∠EFD =∠FDG ,∴EF ⎳DG ,∴S ΔEDG =S △EDG ,∵CD =4+22,∠C =30°,∴AC =833+463,AD =433+263,∴AC 边上的高=AD ⋅DC AC=2+2,∴当FG 最小时,ΔDFG 的面积就最小,作ΔDFG 的外接圆O ,过O 点作OH ⊥FG 交于点H ,连接OF 、OG ,∵∠FDG =45°,∴∠FOG =90°,∵OF =GO ,∴ΔFO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OH =12∠FOG =45°,∴ΔFO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H =OH =12FG ,FO =2FH ,∴DO +OH =22FG +12FG =12+22FG ,∴当DO +OH 最小时,FG 就最小,∵DO +OH ≥DH ,∴当D 、O 、H 三点共线时,DO +OH 最小,此时DH ⊥FG ,∴DH =2+2,在Rt ΔFHO 中,(2FH )2=FH 2+(2+2-2FH )2,解得FH =2或FH =4+32,∵OH =2+2=FH +FO ,∴FH =2,∴FG 的最小值为22,∴S ΔDFG =12×22×(2+2)=22+2,∴ΔDEG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2+2,故答案为:22+2.【点评】本题考查圆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四点共圆的性质,三角形外接圆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2.(2022秋•建湖县期中)如图,在⊙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DB =DC ,∠DAE 是四边形ABCD 的一个外角.(1)若∠DAE =75°,则∠DAC =°;(2)过点D 作DE ⊥AB 于E ,判断AB 、AE 、A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若AB =6、AE =2,求BD 2-AD 2的值.【分析】(1)根据四边形外接圆的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DCB=∠DBC=∠DAC=75°;(2)过点D作DF⊥AC于点F,可证明ΔBDE≅ΔCDF(AAS),ΔADE≅ΔADF(AAS),则AC=AF+FC= AE+BE=AE+AE+AB=2AE+AB;(3)在RtΔBDE中,BD2=64+DE2,在RtΔAED中,AD2=4+ED2,再求解即可.【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圆O的内接四边形,∴∠BCD+∠BAD=180°,∵∠DAE是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DAE=∠BCD,∵BD=CD,∴∠CBD=∠DCB,∵弧CD所对的圆周角分别为∠CAD、∠CBD,∴∠CBD=∠CAD,∵∠DAE=75°,∴∠DCB=∠DBC=∠DAC=75°,故答案为:75;(2)过点D作DF⊥AC于点F,∵DE⊥AB,∴∠DEA=90°,∵∠ABD=∠ACD,BD=CD,∠E=∠DFC=90°,∴ΔBDE≅ΔCDF(AAS),∴DE=DF,AE=CF,∴∠ADE=∠ADF,又∵∠E=∠AFD,AD=AD,∴ΔADE≅ΔADF(AAS),∴AE=AF,∴AC=AF+FC=AE+BE=AE+AE+AB=2AE+AB,即AC=2AE+AB;(3)在RtΔBDE中,BD2=BE2+DE2,在RtΔAED中,AD2=AE2+ED2,∵AB=6,AE=2,∴BE=8,∴BD2=64+DE2,AD2=4+ED2,∴BD2-AD2=60.【点评】本题考查圆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四点共圆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023秋•鄞州区期中)如图,在△ABC 中,点D ,E 为AB ,AC 上的点,BE =CD ,DC ,BE 交于F ,△BDF 与△CEF 的外接圆相交于点G (异于F ),H 1,H 2分别为△ABC 和△ADE 的垂心.证明:(1)GF 平分∠BFC ;(2)H 1,H 2,G 三点共线.(注:利用坐标系、复数解题者不给分)【分析】(1)通过证明△BGE ≅△DGC 得出DG =BG ,然后由BG =DG 推导出∠BFG +∠DFG =180°,再由邻补角的性质得出∠BFG =∠GFC ,即可证明结论;(2)根据题意构造B 、E 、B ′、E ′四点共⊙P ,以及D 、C 、D ′、C ′四点共⊙Q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推导出点H 1、H 2对于⊙P 和⊙Q 等幂,再由根轴的性质得出H 1H 2是PQ 的垂直平分线,最后根据GP =GQ 得到GM ⊥PQ ,进而证得三点共线.【解答】(1)证明:在△BGE 和△DGC 中,∠GBE =∠GDC ,BE =CD ,∠GEB =∠GCD ,∴△BGE ≅△DGC (ASA ).∴DG =BG ,∴BG =DG ,∵DBG +DG =2πR (R 为△BDF 的外接圆半径).∴∠BFG +∠DFG =180°.又∵∠GFC +∠DFG =180°,∴∠BFG =∠GFC ,∴GF 平分∠BFC .(2)证明:连接BH 1、DH 2并延长分别交AC 于B ′、D ′,连接CH 1、EH 2并延长交AB 于C ′、E ′.BE 中点为P ,CD 中点为Q .∵BB ′⊥AC ,EE ′⊥AB ,∴B 、E 、B ′、E ′四点共⊙P .∵DD ′⊥AC ,CC ′⊥AB ,∴D 、C 、D ′、C ′四点共⊙Q .∵∠DE ′H 2=∠ED ′H 2,∠DH 2E ′∽△EH 2D ′,∴△DE ′H2∽△ED ′H 2,∴DH 2:EH 2=E ′H 2:D ′H 2,∴DH 2⋅D ′H 2=EH 2⋅E ′H 2.同理得CH 1⋅C ′H 1=BH 1⋅B ′H 1.∴H 1,H 2在⊙P 和⊙Q 的根轴上.∵⊙P 和⊙Q 的根轴是过两圆的交点的直线.∴H 1,H 2在⊙P 和⊙Q 的公共弦JK 上.又∵BE =CD ,即⊙P 和⊙Q 是等圆,∴四边形PJQK 为菱形.∴H 1H 2是PQ 的垂直平分线,M 为PQ 中点.由(1)知△BGE ≅△DGC ,∵GP 、GQ 分别为△BGE 和△DGC 的对应边上的中线,∴GP =GQ ,∴点G 在PQ 的垂直平分线上.∴H 1,H 2,G 三点共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幂定理,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本题辅助线繁多,综合性强,通过四点共圆判断出H 1、H 2两点对于⊙P 和⊙Q 等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在ΔABC 中,已知AB =AC ,作AM ⊥BC ,D 是AM 上一点,∠DBC =30°,连接BD 、CD ,在BD 上截取DE =AD ,连接AE .(1)如图1所示,若∠BAC =90°,AD =3,求ΔABE 的周长;(2)如图2所示,若分别取AE 、AC 的中点N 、H ,连接MN 、MH ,求证:MN =MH ;(3)如图3所示,∠BAC =90°,BC =2,将AC 沿着直线AP 翻折得到AQ ,连接BQ ,直线BQ 交AP 于点P ,N 为AE 中点,当PN 取得最小值时,请直接写出ΔAPN 的面积.【分析】(1)过点D 作DL ⊥AE 于L ,则∠ALD =∠ELD =90°,由∠DBC =30°,可得BD =2DM ,设DM =x ,则BD =2x ,由勾股定理可得BM =3x ,AM =x +3,可得BM =CM =AM =33+32,AB =2BM =2×33+32=36+322,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L =AD 2-DL 2=(3)2-32 2=32,进而可得AE =2AL =2×32=3,即可求得答案;(2)延长AM 至F ,使MF =AM ,在DF 上截取DT =DE ,连接EF ,ET ,设∠ABM =α,则∠BAM =90°-α,可证得ΔDET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DT =ET =DE =AD ,∠DTE =60°,再证得ΔABD ≅ΔEFT (SAS ),可得AB =EF =AC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MN =12EF ,再由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MH =12AC ,即可证得结论;(3)连接CP ,先证得点P 在ΔABC 的外接圆⊙M 上,当且仅当点P 为半径MP 经过点N 时,PN 取得最小值,连接DN ,过点N 作NG ⊥AM 于G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得DM =BM ⋅tan30°=33,AD =DE =1-33,AN =EN =32AD =321-33 ,NG =12AN =12×321-33 =3-14,AG =3NG =3-34,GM =AM -AG =1-3-34=1+34,由勾股定理可得MN =GM 2+NG 2=1+34 2+3-14 2=22,PN =MP -MN =1-22,再利用S ΔAPN S ΔAMN =PN MN=2-1,即可求得答案.【解答】(1)解:过点D 作DL ⊥AE 于L ,则∠ALD =∠ELD =90°,∵∠BAC =90°,AB =AC ,AM ⊥BC ,∴AM =BM =CM ,∠BMD =90°,∠ABM =∠BAM =45°,∵∠DBC =30°,∴BD =2DM ,设DM =x ,则BD =2x ,∴BM =BD 2-DM 2=(2x )2-x 2=3x ,AM =x +3,∴3x =x +3,∴x =3+32,∴BM =CM =AM =33+32,∴AB =2BM =2×33+32=36+322,∵DE =AD ,∴∠DAE =∠DEA ,∵∠DAE +∠DEA =∠BDM =90°-30°=60°,∴∠DAE =∠DEA =30°,∴∠BAE =∠BAM -∠DAE =45°-30°=15°,∵∠ABD =∠ABM -∠DBC =45°-30°=15°,∴∠BAE =∠ABD ,∴AE =BE ,在Rt ΔADL 中,DL =12AD =32,∴AL =AD 2-DL 2=(3)2-322=32,∵DE =AD ,DL ⊥AE ,∴AE =2AL =2×32=3,∴ΔABE 的周长=AB +AE +BE =36+322+3+3=36+32+122;(2)证明:延长AM 至F ,使MF =AM ,在DF 上截取DT =DE ,连接EF ,ET ,设∠ABM =α,则∠BAM =90°-α,∵∠DBC =30°,∴∠BDT =60°,∠ABD =α-30°,BD =2DM ,∵DE =AD ,∴∠AED =∠DAE =30°,∴ΔDET 是等边三角形,∴DT =ET =DE =AD ,∠DTE=60°,∵AF =2(AD +DM )=AT +FT ,∴FT =2DM =BD ,∵∠EDT =∠ETD =60°,∴∠ADB =180°-60°=120°=∠ETF ,在ΔABD 和ΔEFT 中,AD =ET∠ADB =∠ETF BD =FT,∴ΔABD ≅ΔEFT (SAS ),∴AB =EF ,∵AB =AC ,∴EF =AC ,∵N 、M 分别是AE 、AF 的中点,∴MN =12EF ,∵点H 是Rt ΔACM 斜边AC 的中点,∴MH =12AC ,∴MN =MH ;(3)解:如图,连接CP ,由翻折得:∠ACP =∠AQP ,AC =AQ ,∵AB =AC ,∠BAC =90°,BC =2,AM ⊥BC ,∴AB =AQ ,AM =BM =CM =1,∴∠ABP =∠AQB ,∵∠AQB +∠AQP =180°,∴∠ABP +∠ACP =180°,∴点P 在ΔABC 的外接圆⊙M 上,当且仅当点P 为半径MP 经过点N 时,PN 取得最小值,如图,连接DN ,过点N 作NG ⊥AM 于G ,∵∠DBC =30°,∴DM =BM ⋅tan30°=33,∴AD =DE =1-33,∴AN =EN =32AD =321-33,∵∠AGN =90°,∠NAG =30°,∴NG =12AN =12×321-33 =3-14,∴AG =3NG =3-34,∴GM =AM -AG =1-3-34=1+34,在Rt ΔMNG 中,MN =GM 2+NG 2=1+342+3-14 2=22,∴PN =MP -MN =1-22,∴SΔAPNSΔAMN=PNMN=1-2222=2-1,∵SΔAMN=12AM⋅NG=12×1×3-14=3-18,∴SΔAPN=(2-1)SΔAMN=(2-1)×3-18=6-3-2+18.【点评】本题是几何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面积等,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与难点.5.(2022秋•鼓楼区期中)以下是“四点共圆”的几个结论,你能证明并运用它们吗?Ⅰ.若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斜边,则这两个三角形的4个顶点共圆(图1、2);Ⅱ.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则这个四边形的4个顶点共圆(图3);Ⅲ.若线段同侧两点与线段两端点连线的夹角相等,则这两点和线段两端点共圆(图4).(1)在图1、2中,取AC的中点O,根据得OA=OB=OC=OD,即A,B,C,D共圆;(2)在图3中,画⊙O经过点A,B,D(图5).假设点C落在⊙O外,BC交⊙O于点E,连接DE,可得=180°,所以∠BED=,得出矛盾;同理点C也不会落在⊙O内,即A,B,C,D共圆.结论Ⅲ同理可证.(3)利用四点共圆证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已知:如图6,锐角三角形ABC的高BD,CE相交于点H,射线AH交BC于点F.求证:AF是ΔABC的高.(补全以下证明框图,并在图上作必要标注)(4)如图7,点P是ΔABC外部一点,过P作直线AB,BC,C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D,且点D,E,F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点P在ΔABC的外接圆上.【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结论;(2)由圆周角的性质可得∠BED+∠A=180°,再结合题干条件,得出矛盾,由此可得出结论;(3)如图,连接DE,由点B、C、D、E四点共圆得∠BDE=∠ECB,由点A、D、H、E四点共圆得∠BDE=∠BAF,从而证明∠BAF+∠ABF=90°即可;(4)连接BP和CP,由点A,E,P,F四点共圆可得,∠BEF=∠BPF,由点C,P,D,F四点共圆可得∠CDF =∠CPF,再由外角的性质及角的和差可得∠BAC=∠BPC,由此可得点A,B,C,P四点共圆,即点P在ΔABC的外接圆上.【解答】解:(1)在图1、2中,取AC的中点O,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OA=OB= OC=OD,即A,B,C,D共圆;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图3中,画⊙O经过点A,B,D(图5).假设点C落在⊙O外,BC交⊙O于点E,连接DE,可得∠BED+∠A=180°,∴∠BED=180°-∠A,得出矛盾;同理点C也不会落在⊙O内,即A,B,C,D共圆.结论Ⅲ同理可证.故答案为:∠BED+∠A;180°-∠A;(3)如图6,连接DE,由点B、C、D、E四点共圆得∠BDE=∠ECB,由点A、D、H、E四点共圆得∠BDE=∠BAF,∴∠ECB=∠BAF,∵∠BEC=90°,∴∠ECB+∠ABF=90°,∴∠BAF+∠ABF=90°,∴∠BFA=90°,∴AF为ΔABC的边BC上的高.(4)如图7,连接BP和CP,由点A,E,P,F四点共圆可得∠BEF=∠BPF,由点C,P,D,F四点共圆可得∠CDF=∠CPF,∵∠ADE=∠CDF,∴∠ADE=∠CPF,∵∠BAC=∠BEF+∠ADE,∠BPC=∠BPF+∠CPF,∴∠BAC=∠BPC,∴点A,B,C,P四点共圆,即点P在ΔABC的外接圆上.【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圆周角定理,内心的定义.第(3)(4)题解题关键是选取适当的四点证明共圆,再利用圆周角定理证明角相等.类型二、圆中最值问题一.填空题6.(2022秋•长沙期中)如图,⊙O 的半径为1,P A ,PB 为⊙O 的切线,切点为A ,B ,∠APB =60°,点M 为劣弧AB 上一动点,过点M 作⊙O 的切线,分别交P A ,PB 于点E ,F ,EF 的最小值是.【分析】由切线的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可以求解.【解答】解:连接OA ,OE ,OM ,OF ,OB ,∵P A ,PB 为⊙O 的切线,EF 切⊙O 于M ,∴OA ⊥P A ,OB ⊥PB ,OM ⊥EF ,∵四边形PBOA 内角和是360°,∴∠P +∠AOB =360°-∠P AB -∠PBA =180°,∴∠AOB =180°-∠P =120°,∵OE =OE ,OA =OM ,∴Rt ΔOAE ≅Rt ΔOME (HL ),∴∠AOE =∠MOE ,同理:∠MOF =∠BOF ,∴∠EOF =∠EOM +∠FOM =12∠AOB =60°,设ΔOEF 的外心是点C ,作CH ⊥EF 于H ,连接CO ,CE ,CF ,OM ,∵点C 是ΔOEF 的外心,∴OC =EC =FC ,∴∠CEF =∠CFE ,EH =FH ,∵∠ECF =2∠EOF =120°,∴∠CEF =30°,∴CH =12CE =12OC ,∵OC +CH ≥OM ,∴3CH ≥1,∴CH ≥13,∵tan ∠CEH =CH EH,∴EH =3CH ,∴EF =2EH =23CH ,∴EF ≥233,∴EF 的最小值是233,故答案为:233.【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圆的最值问题,关键是掌握切线的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心的性二.解答题7.(2022秋•东城区校级期中)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G和点P给出如下定义;Q为图形G上任意一点,若P,Q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存在,且最大值是最小值的k倍,则称点P为图形G 的“k分点”.已知点N(3,0),A(1,0),B(0,3),C(1,-1).(1)①在点A,B,C中,线段ON的“2分点”是;②点D(a,0),若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求a的值;(2)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画图,若线段AN上存在⊙O的“二分点”,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分析】(1)①分别求出点A、B、C到线段ON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看是否满足“2分点”定义即可,②对a的取值分情况讨论:0<a≤1,1<a≤2,a>2和a<0,根据“二分点”的定义可求解,(2)设线段AN上存在⊙O的“二分点”为M(m,0)(1≤m≤3).对r的取值分情况讨论0<r≤1,1<r<3且m<r,1<r<3且m>r,r≥3,根据二分点的定义可求解.【解答】(1)解:①如图,∵点A在ON上,故最小值为0,不符合题意,点B到ON的最小值为OB=3,最大值为BN=32+32=32,∴点B是线段ON的“2分点”,点C到ON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CN=22+12=5∴点C不是线段ON的“2分点”,故答案为:点B;②当0<a≤1时,点C到OD的最小值为CD=(1-a)2+(-1)2=2-2a+a2,点C到OD的最大值为CO=12+(-1)2=2,∴2=22-2a+a2,即2a2-4a+3=0,∵△<0,故无解,舍去;当1<a≤2时,点C到OD的最小值为1,点C到OD的最大值为CO=12+(-1)2=2,最大值不是最小值的2倍,所以舍去,当a>2时,点C到OD的最小值为1,点C到OD的最大值为CD=(a-1)2+(0-1)2=a2-2a+2,∵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a2-2a+2=2×1,a1=1+3,a2=1-3(舍去),当a<0时,点C到OD的最小值为CO=12+(-1)2=2,点C到OD的最大值为CD=(1-a)2+(-1-0)2=a2-2a+2,∵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同0<a≤1时,无解,舍去;综上,a=1+3.(2)如图所示,设线段AN上存在⊙O的“二分点”为M(m,0)(1≤m≤3),当0<r≤1时,最小值为:m-r,最大值为:m+r,m,∴2(m-r)=m+r,即r=13∵1≤m≤3,≤r≤1,∴13当1<r<3且m<r时,最小值为:r-m,最大值为r+m,∴2(r-m)=r+m,即r=3m,∵1≤m≤3,∴3≤r≤9,∵1<r<3,∴r不存在,当1<r<3且m>r时,最小值为:m-r,最大值为:m+r,m,∴2(m-r)=r+m,即r=13≤r≤1,∴13∵1<r<3,∴r 不存在.当r ≥3时,最小值为:r -m ,最大值为:m +r ,∴2(r -m )=r +m ,即r =3m ,∴3≤r ≤9.综上所述,r 的取值范围为13≤r ≤1或3≤r ≤9.【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上的两点距离,勾股定理,点到圆的距离.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掌握“k 分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2022秋•江阴市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0),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ABO =30°,以点B 为圆心,1为半径画⊙B ,与y 轴交于点C (点C 在点B 的下方),点Q 是AB 的中点,点P 是⊙B 上的一个动点,从点C 开始以5度/秒的速度沿圆周逆时针运动一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如图1,连接OQ ,当OQ ⎳BP 时,求t 的值;(2)如图2,点P 在运动过程中,连接AP ,以AP 为边在左侧作等边ΔAPD ,①当t =12秒时,求点D 的坐标;②连接DQ ,当DQ 最大时,求此时t 的值和这个最大值.【分析】(1)如图,过点B 作BP ⎳OQ ,交⊙B 于点P 1,P 2,由平行得出点P 的旋转角,进而可得出时间t ;(2)①将线段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到线段AB ′,连接B ′D ,易证△AB ′D ≅ΔABP (SAS ),所以B ′D =BP =1,∠AB ′D =∠ABP =90°;过点B ′作B ′N ⊥x 轴于点N ,过点D 作DM ⊥B ′N 于点M ,所以∠M =∠ANB ′=90°,由互余可知,∠MBD ′=∠B ′AN ,所以∠B ′AB =60°,∠BAO =60°,所以∠B ′AN =60°,AN =3,B ′N =3,则MB ′=12,MD =32,进而可得点D 的坐标;②由旋转可知,点D 在以点B ′为圆心,1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DQ 最大时,点D ,B ′,Q 三点共线,设⊙B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则C ′(0,4),OC ′=4,由点Q 是AB 的中点可知,Q -32,32,B ′(-23,3),进而可得B ′Q =3,所以DQ =4,易证△AB ′Q ≅ΔABO (SSS ),进而可得ΔADQ ≅△AC ′O (SAS ),所以AD =AC ′,即此时点P 与点C ′重合,所以t =180°5°=36.【解答】解:(1)如图:∵ΔABO 是直角三角形,Q 是AB 中点,∴OQ =QA =QB ,∴∠BOQ =∠ABO =30°,又∵OQ ⎳BP 1,∴∠OBP 1=∠BOQ =30°,∴点P 的轨迹是⊙B 中30°圆心角所对的弧,∴t =30°5°=6,∵当点P 运动到P 1B 延长线与⊙B 的交点P 2时,点P 的轨迹是⊙B 中180°+30°=210°圆心角所对的弧,∴t =210°5°=42.故t 的值为6或42;(2)①如图,∵∠ABO =30°,OA =3,∴OB =3,AB =23,当t =12时,∠CBP =60°,∴∠ABP =90°,将线段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到线段AB ′,连接B ′D ,由旋转可知,∠BAB ′=60°,AB =AB ′=23,∵ΔADP 是等边三角形,∴∠DAP =60°,AD =AP ,∴∠B ′AD =∠BAP ,∴△AB ′D ≅ΔABP (SAS ),∴B ′D =BP =1,∠AB ′D =∠ABP =90°,过点B ′作B ′N ⊥x 轴于点N ,过点D 作DM ⊥B ′N 于点M ,∴∠M =∠ANB ′=90°,∴∠AB ′N +∠B ′AN =90°,∠MB ′D +∠AB ′N =90°,∴∠MB ′D =∠B ′AN ,∵∠B ′AB =60°,∠BAO =60°,∴∠B ′AN =60°,AN =3,B ′N =3,∴∠MB ′D =60°,∴MB ′=12,MD =32,∴MN =72.∴D -332,72;②由旋转可知,点D 在以点B ′为圆心,1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DQ 最大时,点D ,B ′,Q 三点共线,如图所示,设⊙B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C ′(0,4),∴OC ′=4,∵点Q 为AB 的中点,∴AQ =BQ =3,AB ′=AB =23,由①可知,B (0,3),∴Q -32,32,B ′(-23,3),∴DQ =4,∴B ′Q =BO ,AQ =BQ =3,AB ′=AB =23,∴△AB ′Q ≅ΔABO (SSS ),∴∠AQB ′=∠AOB =90°,∵DQ =OC ′,AQ =AO ,∴ΔADQ ≅△AC ′O (SAS ),∴AD =AC ′,即此时点P 与点C ′重合,∴t =180°5°=36.综上,t =36,DQ 最大值是4.【点评】本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考查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相似与判定,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题意得出点D 的轨迹是解题关键.类型三、定点定长构造辅助圆一.填空题9.(2023秋•常州期中)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4,0),B (0,4),C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BC =2,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连接OM ,OM 的最大值为.【分析】先判断出点C 的运动轨迹是在半径为2的⊙B 上,再取OD =OA =4,连接OD ,则OM 是ΔACD 的中位线,OM =12CD ,进而可得OM 最大值时,CD 取最大值,此时D 、B 、C 三点共线,计算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C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BC =2,∴点C 的运动轨迹是在半径为2的⊙B 上,如图,取OD =OA =4,连接OD ,∵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OM 是ΔACD 的中位线,∴OM =12CD ,∴OM 最大值时,CD 取最大值,此时D 、B 、C 三点共线,此时在Rt ΔOBD 中,BD =42+42=42,∴CD =2+42,∴OM 的最大值是1+22.故答案为:1+2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点定长构造辅助圆等,解题关键是确定点C 的运动轨迹.二.解答题10.(2022秋•秀洲区期中)如图,ΔABC 中,AC =BC =4,∠ACB =90°,过点C 任作一条直线CD ,将线段BC 沿直线CD 翻折得线段CE ,直线AE 交直线CD 于点F .(1)小智同学通过思考推得当点E 在AB 上方时,∠AEB 的角度是不变的,请按小智的思路帮助小智完成以下推理过程:∵AC =BC =EC ,∴A 、B 、E 三点在以C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的圆上.∴∠AEB =∠ACB =°.(2)若BE =2,求CF 的长.(3)线段AE 最大值为;若取BC 的中点M ,则线段MF 的最小值为.【分析】(1)根据AC =BC =EC ,得A 、B 、E 三点在以C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的圆上,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AEB 的度数;(2)由ΔEFG 是等腰三角形可求出FG =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G 的长,从而得出答案;(3)根据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知当AE 经过圆心C 时,线段AE 的最大值为2AC =8,取AB 的中点O ,连接OF ,可证∠AFB =90°,则点F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O 上,当OF 经过点M 时,MF 最短,此时OF ⊥BC ,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AC =BC =EC ,∴A 、B 、E 三点在以C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的圆上,∴∠AEB =12∠ACB =45°,故答案为:12,45;(2)由折叠可知,CD 垂直平分BE ,∴BE ⊥CD ,设CD 、BE 交于点G ,则GE =BG =12BE =1,∴∠FGE =90°,∵∠AEB =45°,∴FG =GE =1,在Rt ΔCEG 中,由勾股定理得,CG =CE 2-DE 2=15,∴CF =CG -FG =15-1;当点E 在AB 的下方时,如图,∵AC =BC =EC ,∴A 、B 、E 三点在以C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的圆上,∴∠EAB +∠EBA =12∠ACB =45°,即∠BEF =45°,由翻折可知,∠EGF=90°,EG=GB 12BE=1,∴ΔEG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GF=EG=1,在RtΔCEG中,CG=CE2-EG2=42-12=15,∴CF=15+1,综上所述,CF的长为15-1或15+1;(3)∵A,B,E,三点在以C为圆心,以AC为半径的圆上,∴当AE经过圆心C时,线段AE的最大值为2AC=8,在RtΔABC中,AC=BC=4,∠ACB=90°,∴AB=AC2+BC2=42,BM=CM=12BC=2,∠ABC=∠BAC=45°,连接BF,取AB的中点O,连接OF,如图,∵CD垂直平分BE,∠AEB=45°,∴BF=EF,∴∠EBF=∠AEB=45°,∴∠EFB=90°,∴∠AFB=90°,∴OF=12AB=OA=OB=22,∴点F在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圆上,∵∠ACB=90°,∴点C在⊙O上,∴当OF经过点M时,MF最短,此时OF⊥BC,∴OM=BM⋅tan∠ABC=2×1=2,∴MF=OF-OM=22-2,即线段MF的最小值为22-2,故答案为:8;22-2.【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利用定点定长构造辅助圆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四、定弦定角构造辅助圆一.填空题11.(2023春•梁子湖区期中)如图,矩形ABCD的边AB=8,AD=6,M为BC的中点,P是矩形内部一动点,且满足∠ADP=∠P AB,N为边C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N,MN,则PN+MN的最小值为.【分析】先找出点P 的运动路线为以AD 为直径的圆,设圆心为O ,作点M 关于直线DC 的对称点M ′,连接OM ′交⊙O 于点P ′,可推出M ′P ′的长即为PN +MN 的最小值,再求出M ′P ′的长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BAD =90°,∵∠ADP =∠P AB ,∴∠ADP +∠P AD =∠P AB +∠P AD =∠BAD =90°,∴点P 的运动路线为以AD 为直径的圆,作以AD 为直径的⊙O ,作点M 关于直线DC 的对称点M ′,连接OM ′交⊙O 于点P ′,连接M ′N ,OP ,则OP =OP ′=3,M ′N =MN ,∴PN +MN =PN +M ′N =PN +M ′N +OP -OP ′≥OM ′-OP ′=OM ′-3,∴PN +MN 的最小值为OM ′-3;连接OM ,∵四边形ABCD 是矩形,点O 是AD 的中点,点M 为BC 的中点,∴OD =12AD =12BC =CM =3,OD ⎳CM ,∠ODC =90°,∴四边形OMCD 是矩形,∴OM =DC =AB =8,∵点M 关于直线DC 的对称点M ′,∴M ′M =2MC =6,在Rt △M ′OM 中,由勾股定理,得OM ′=OM 2+M ′M 2=82+62=10,∴PN +MN 的最小值为OM ′-3=10-3=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能利用一条线段的长表示两线段的和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小赵同学在学习完“圆”这一章内容后,感觉到一些几何问题,如果添加辅助圆,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可以使问题变得非常容易.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化隐圆为显圆”.①已知:如图1,OA =OB =OC ,若∠AOB =50°,求∠ACB 的度数.解:若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辅助圆,∠AOB 是⊙O 的圆心角,而∠ACB 是圆周角,从而可容易得到∠ACB = °.②如图2,点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BPC =90°,若AB =4,求AP 的最小值.解:∵BC =4,∠BPC =90°,∴点P 在以BC 为直径的圆上,设圆心为点O ,则O 、P 、A 三点共线时AP 最小,最小值为 .(2)【问题解决】①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4,BC =6,∠ABC =60°,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点P 不与B ,C 重合),连接AP ,作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Q ,则线段QC 的最小值为 .②如图4,△ABC 中,∠BAC =90°,AB =4,AC =3,D 为AC 上一动点,以AD 为直径的⊙O 交BD 于E ,求线段CE 的最小值.(3)【问题拓展】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 (2,3),B (6,7),x 轴上有一动点P ,当∠APB 最大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分析】(1)①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答案;②由正方形性质可得:∠ABC =90°,BC =AB =4,OB =12BC =2,由勾股定理得:AO =25,推出点P 在以BC 为直径的⊙O 上,则O 、P 、A 三点共线时AP 最小,即可求得答案;(2)①过点A 作AH ⊥BC 于H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得AH =AB ⋅sin ∠ABC =23,BH =AB ⋅cos ∠ABC =2,CH =BC -BH =4,由勾股定理得AC =27,再由AQ =AB =4,可得点Q 在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A 上,即当C 、Q 、A 三点共线时QC 最小,QC 的最小值=AC -AQ =27-4;②连接AE ,由AD 是⊙O 的直径,可得∠AED =90°,推出∠AEB =90°,即点E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进而可得当C 、E 、Q 三点共线时,CE 最小,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3)当∠APB 最大时,过A 、B 两点的⊙O ′与x 轴相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1,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x +9,设O ′(m ,-m +9),根据O ′A =O ′B =O ′P ,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解答】解:(1)①如图1,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辅助圆⊙O,∵AB =AB ,∠AOB=50°,∠AOB=25°,∴∠ACB=12故答案为:25.②点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BPC=90°,若AB=4,求AP的最小值.如图②,以BC为直径作⊙O,∵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BC=AB=4,BC=2,∴OB=12在Rt△ABO中,AO=AB2+OB2=42+22=25,∵BC=4,∠BPC=90°,∴点P在以BC为直径的⊙O上,则O、P、A三点共线时AP最小,∴AP的最小值=AO-OP=25-2,故答案为:25-2.(2)①如图3,过点A作AH⊥BC于H,∵AB=4,BC=6,∠ABC=60°,则AH=AB⋅sin∠ABC=4sin60°=23,BH=AB⋅cos∠ABC=4cos60°=2,∴CH=BC-BH=6-2=4,在Rt△ACH中,AC=AH2+CH2=(23)2+42=27,∵点B与点Q关于直线AP对称,∴AQ=AB=4,∴点Q在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A上,∴当C、Q、A三点共线时QC最小,QC的最小值=AC-AQ=27-4,故答案为:27-4.②如图4,连接AE,∵AD是⊙O的直径,∴∠AED=90°,∴∠AEB=180°-∠AED=90°,以AB 为直径作⊙Q ,交⊙O 于E ,当C 、E 、Q 三点共线时,CE 最小,∵△ABC 中,∠BAC =90°,AB =4,AC =3,∴QE =AQ =12AB =2,∴CQ =AC 2+AQ 2=32+22=13,∴CE =CQ -QE =13-2,故线段CE 的最小值为13-2.(3)当∠APB 最大时,过A 、B 两点的⊙O ′与x 轴相切,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A (2,3),B (6,7)代入,得:2k +b =36k +b =7 ,解得:k =1b =1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1,∵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为(4,5),圆心O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x +9,设O ′(m ,-m +9),∵O ′A =O ′B =O ′P ,∴(m -2)2+(-m +9-3)2=(-m +9)2,解得:m =42-1或m =-42-1(舍去),∴点P 的坐标为(42-1,0),故答案为:42-1.【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有关知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3.(2022秋•泗洪县期中)已知:⊙O 和⊙O 外一点P .(1)如图甲,P A 和PB 是⊙O 的两条切线,A 、B 分别为切点,求证:P A =PB .(2)尺规作图:在图乙中,过P 点画⊙O 的两条切线PE 、PF ,E 、F 为切点(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1)如图,连接OP、OA、OB.只要证明RtΔP AO≅RtΔPBO(HL),可得P A=PB.(2)以OP为直径作⊙O′,两圆交于点E、F,直线PE、PF即为所求;【解答】解:(1)如图,连接OP、OA、OB.∵P A、PB是切线,∴P A⊥OA,PB⊥OB,∴∠P AO=∠PBO=90°,在RtΔP AO和RtΔPBO中,OP=OP,OA=OB∴RtΔP AO≅RtΔPBO,∴P A=PB.(2)以OP为直径作⊙O′,两圆交于点E、F,直线PE、PF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径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辅助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类型五、对角互补构造辅助圆14.(2021秋•越秀区校级期中)如图1,在ΔABC中,∠ACB=90°,CD平分∠ACB,且AD⊥BD于点D.(1)判断ΔABD的形状;(2)如图2,在(1)的结论下,若BQ=22,DQ=3,∠BQD=75°,求AQ的长;(3)如图3,在(1)的结论下,若将DB绕着点D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DP,连接BP,作DE⊥BP交AP于点F.试探究AF与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由∠ACB+∠ADB=90°+90°=180°,知点A、C、B、D上四点共圆,则∠ACD=∠ABD=45°,即可得出结论;(2)将ΔADQ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ΔBDE,连接EQ,过点B作EQ的垂线,交EQ的延长线于H,得ΔQ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解直角三角形BQH,在RtΔBEH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可求出BE的长度,从而解决问题;(3)在AF上截取AM=PF,利用SAS证明ΔADM≅ΔPDF,得∠ADM=∠PDE,DM=DF,可证明ΔMDF、Δ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ACB=90°,CD平分∠ACB,∴∠ACD=45°,∵∠ACB+∠ADB=90°+90°=180°,∴点A、C、B、D上四点共圆,∴∠ACD=∠ABD=45°,∴∠BAD=∠ABD=45°,∴Δ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将ΔADQ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ΔBDE,连接EQ,过点B作EQ的垂线,交EQ的延长线于H,∴DQ=DE,∠QDE=90°,AQ=BE,∴ΔQ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QE=45°,∴QE=2DQ=32,∵∠BQD=75°,∴∠BQE=∠BQD+∠DQE=120°,∴∠BQH=60°,BQ=2,BH=6,∴QH=12在RtΔBEH中,由勾股定理得BE=BH2+EH2=(42)2+(6)2=38,∴AQ=BE=38;(3)AF=2DE.,理由如下:如图,在AF上截取AM=PF,∵DA=DP,∴∠DAM=∠DPF,∴ΔADM≅ΔPDF(SAS),∴∠ADM=∠PDE,DM=DF,∵BD=DP,DE⊥BP,∴∠BDE=∠PDE,∴∠ADM=∠BDE,∴ΔM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FD=45°,MF=2DF,∴∠EFP=45°,∴Δ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F=2EF,∴AF=2D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四点共圆等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5.(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Δ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是线段AC上一动点(点P不与A,C重合),连接BP,过点A作直线BP的垂线段,垂足为点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接DE,CE.(1)求证:BD=CE;(2)延长ED交BC于点F,求证:F为BC的中点;(3)若ΔABC的边长为1,直接写出EF的最大值.【分析】(1)利用SAS证明ΔBAD≅ΔCAE,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C作CG⎳BP交DF的延长线于点G,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CG=CE,由(1)ΔBAD≅ΔCAE,得BD=CE,再利用AAS证明ΔBDF≅ΔCGF,从而解决问题;(3)由(2)知∠AFC=∠AEC=90°,则点A,F,C,E四点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故EF的最大值为直径.【解答】(1)证明:∵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ΔADE是等边三角形,∴AD=AE,∠DAE=60°,∵Δ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60°,∴∠BAC=∠DAE,∴∠BAD=∠CAE,在ΔBAD和ΔCAE中,AB=AC∠BAD=∠CAE AD=AE,∴ΔBAD≅ΔCAE(SAS),∴BD=CE;(2)证明:如图,过点C作CG⎳BP交DF的延长线于点G,∴∠G=∠BDF,∴∠G =30°,由(1)可知,BD =CE ,∠CEA =∠BDA ,∵AD ⊥BP ,∴∠BDA =90°,∴∠CEA =90°,∵∠AED =60°,∴∠CED =30°=∠G ,∴CE =CG ,∴BD =CG ,在ΔBDF 和ΔCGF 中,∠BDF =∠G∠BFD =∠CFG BD =CG,∴ΔBDF ≅ΔCGF (AAS ),∴BF =FC ,即F 为BC 的中点;(3)解:如图,连接AF ,∵ΔABC 是等边三角形,BF =FC ,∴AF ⊥BC ,∴∠AFC =90°,∴∠AFC =∠AEC =90°,∴点A ,F ,C ,E 四点在以AC 为直径的圆上,∴EF 的最大值为直径,即最大值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点共圆等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2023秋•东城区校级期中)如图1,在Rt ΔABC 中,∠ABC =90°,BA =BC ,直线MN 是过点A 的直线CD ⊥MN 于点D ,连接BD .(1)观察猜想张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线段DC ,AD ,BD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经过观察思考,小明出一种思路:如图1,过点B 作BE ⊥BD ,交MN 于点E ,进而得出:DC +AD =BD .(2)探究证明将直线M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写出此时线段DC ,AD ,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拓展延伸在直线MN 绕点A 旋转的过程中,当ΔABD 面积取得最大值时,若CD 长为1,请直接写BD 的长.【分析】(1)由题意:ΔBAE≅ΔBCD,推出AE=CD,BE=BD,推出CD+AD=AD+AE=DE,Δ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DE=2BD,可得DC+AD=2BD;(2)结论:AD-DC=2BD.过点B作BE⊥BD,交MN于点E.AD交BC于O.只要证明ΔCDB≅ΔAEB,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当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在AB的右侧时,ΔABD的面积最大.【解答】解:(1)如图1中,由题意:ΔBAE≅ΔBCD,∴AE=CD,BE=BD,∴CD+AD=AD+AE=DE,∵Δ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2BD,∴DC+AD=2BD,故答案为2.(2)AD-DC=2BD.证明:如图,过点B作BE⊥BD,交MN于点E.AD交BC于O.∵∠ABC=∠DBE=90°,∴∠ABE+∠EBC=∠CBD+∠EBC,∴∠ABE=∠CBD.∵∠BAE+∠AOB=90°,∠BCD+∠COD=90°,∠AOB=∠COD,∴∠BAE=∠BCD,∴∠ABE=∠DBC.又∵AB=CB,∴ΔCDB≅ΔAEB,∴CD=AE,EB=BD,∴△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2BD.∵DE=AD-AE=AD-CD,∴AD-CD=2BD.(3)如图3中,易知A、B、C、D四点共圆,当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在AB的右侧时,ΔABD的面积最大.。
初中数学圆中最值定值问题专题(推荐)
初中数学圆中最值定值问题专题(推荐)圆中最值域定值问题研究类型一:例1:在图中,AB是⊙O的直径,AB=10cm,M是半圆AB的一个三等分点,N是半圆AB的一个六等分点,P是直径AB上一动点,连接MP、NP。
求MP+NP的最小值。
例2:已知圆O的面积为3π,AB为直径,弧AC的度数为80度,弧BD的度数为20度,点P为直径AB上任一点。
求PC+CD的最小值。
例3:在菱形ABC中,∠A=60度,AB=3,圆A、圆B的半径为2和1,P、E、F分别是CD、圆A和圆B上的动点。
求PE+PF的最小值。
类型二:折叠隐圆基本原理】:点A为圆外一点,P为圆O上动点,连接AO并延长交圆于P1,则AP的最小值为AP2,最大值为AP1.例1: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一动点,将△XXX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求A′B长度的最小值。
例2: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点B(5,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则CB’的最小值为多少?例3:在四边形ABCD中,AD∥BC,∠A=90,AD=1,AB=2,BC=3,P是线段AD上一动点,将△ABP沿BP所在直线翻折得到△QBP,则△CQD的面积最小值为多少?类型三:随动位似隐圆例:在Rt△ABC中,∠ACB=90°,∠BAC=30°,BC=6,点D是边AC上一点且AD=23,将线段AD绕点A旋转得线段AD′,点F始终为BD′的中点,则将线段CF最大值为多少?分析]:易知D’轨迹为以A为圆心AD为半径的圆,则在运动过程中AD’为定值23,故取AB中点G,则FG为中位线,FG=3,故F点轨迹为以G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问题实质为已知圆外一点C和圆G上一点F,求CF的最大值。
方法归纳:1.如图,点A和点O1为定点,圆O1半径为定值,P为圆O1上动点,M为AP中点。
2022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圆中最值问题专题突破训练
2022年春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圆中最值问题》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1.在△ABC中,若O为BC边的中点,则必有:AB2+AC2=2AO2+2BO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中,已知DE=6,EF=4,点M在以半径为2的⊙D上运动,则MF2+MG2的最大值为()A.104 B.116 C.120 D.1002.Rt△ABC中,AB⊥BC,AB=4,BC=3,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满足∠P 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A.B.1 C.D.3.如图,⊙O的半径为4,将劣弧沿弦AB翻折,恰好经过圆心O,点C为优弧AB上的一个动点,则△ABC面积的最大值是()A.B.C.D.4.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AB=8,点P为半圆的三等分点,点D为弧BP上一动点,作OM⊥PD,连接AD交OM于点N,则BN的最小值为.5.如图,⊙O的直径AB=5,弦AC=3,点D是劣弧BC上的动点,CE⊥DC 交AD于点E,则OE的最小值是.6.如图,在Rt△ABC中,已知∠A=90°,AB=6,BC=10,D是线段BC上的一点,以C为圆心,CD为半径的半圆交AC边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射线BE交于点G,则BE•EG的最大值为.7.如图,已知⊙O的直径AB=4,弦CD⊥AB于点E,点E为OB的中点,点F 为圆O上的一个动点,过点A作AG⊥CF于点G,在点F的运动过程中,线段OG长度的最小值为.8.如图,∠CAB=60°,D为射线AB上一点,AD=2,E为射线AC上一动点,作∠DEF=30°,交射线AB于点F(F在D的右侧),则DF的最小值为.9.如图1,直线l1⊥l2于点M,以l1上的点O为圆心画圆,交l1于点A,B,交l2于点C,D,OM=4,CD=6,点E为AD上的动点,CE交AB于点F,AG ⊥CE于点G,连接DG,AC,AD.(1)求⊙O的半径长;(2)若∠CAD=40°,求劣弧的长;(3)如图2,连接DE,是否存在常数k,使CE﹣DE=k•EG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若DG∥AB,则DG的长为;(5)当点G在AD的右侧时,请直接写出△ADG面积的最大值.10.【发现问题】爱好数学的小明在做作业时碰到这样一道题:如图1,圆O的半径为2,OA=4,动点B在圆O上,连接AB,作等边三角形ABC(A、B、C为顺时针顺序),求OC的最大值.【解决问题】小明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探索,终于得到解题思路:在图1中,连接OB,以OB为边在OB的左侧作等边三角形BOE,连接AE;(1)请你找出图中与OC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2)请直接写出线段OC的最大值;【迁移拓展】(3)如图2,BC=,点D是以BC为直径的半圆上不同于B、C的一个动点,以BD为边作等边△ABD,请求出AC的最值,并说明理由.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6,0),点B(0,6),动点C在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3的⊙O上,连接OC,过点O作OD⊥OC,OD与⊙O 相交于点D(其中点C,O,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AB.(1)当OC∥AB时,∠BOC的度数为;(2)连接AC,BC,点C在⊙O上运动的过程中,当△ABC的面积最大时,请直接写出△ABC面积的最大值是.(3)连接AD,当OC∥AD,点C位于第二象限时,①求出点C的坐标;②直线BC是否为⊙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为⊙O的直径,AC=6cm,BC=8cm.(1)求⊙O的半径.(2)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点P,使得点P在优弧CAB上时,△PBC的面积最大,请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PBC面积的最大值.13.如图所示,点A为半圆O直径MN所在直线上一点,射线AB垂直于MN,垂足为A,半圆绕M点顺时针转动,转过的角度记作α;设半圆O的半径为R,AM的长度为m,回答下列问题:探究:(1)若R=2,m=1,如图1,当旋转30°时,圆心O′到射线AB的距离是;如图2,当α=°时,半圆O与射线AB相切;(2)如图3,在(1)的条件下,为了使得半圆O转动30°即能与射线AB 相切,在保持线段AM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调整半径R的大小,请你求出满足要求的R,并说明理由.(3)发现:(3)如图4,在0°<α<90°时,为了对任意旋转角都保证半圆O与射线AB能够相切,小明探究了cosα与R、m两个量的关系,请你帮助他直接写出这个关系;cosα=(用含有R、m的代数式表示)拓展:(4)如图5,若R=m,当半圆弧线与射线AB有两个交点时,α的取值范围是,并求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阴影部分(弓形)面积的最大值(用m表示)14.问题探究:(1)如图1,点A、B、C是⊙O上三点,∠ACB=35°,那么∠AOB=.(2)如图2,B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在正方形内部(不含边界)找一点O,使得∠AOB=2∠ADB,在图中画出满足条件的点O所形成的图形,并求出△AOB面积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3,将百姓家园小区平面图绘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 分别是家园小区门房及两个停车场,其中OA=100m,AB=200m,OC=300m,为安全期间,在一点P安装监控使△APB面积最大,且∠APB=2∠ACB,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已知: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为⊙O的直径,AC=6cm,BC=8cm.(1)求⊙O的半径;(2)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点P,使得点P在优弧CAB上时,△PBC的面积最大,请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PBC面积的最大值.16.已知,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以AB为半径作扇形AOC,E是弧AC上一动点,过E作弧AC的切线分别交AD,CD于点M和N.(1)求证:∠MBN=45°;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AM的长度;(2)当E在弧上运动时,求出S△DMN(3)若BM,BN分别于对角线交于P,Q两点,设AM=x,PQ=y,求出y 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17.如图,⊙O的半径为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B固定且坐标为(,0),顶点A在⊙O上运动,始终保持∠CAB=90°,AC=AB(1)当点A在x轴上时,求点C的坐标;(2)当点A运动到x轴的负半轴上时,试判断直线BC与⊙O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设点A的横坐标为x,△AB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4)当直线AB与⊙O相切时,求AB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18.数学课中,李老师提出了下面问题:已知正数x,y满足x2+y2=16,求xy 的最大值.(1)为了求xy的最大值,小王想到了直角三角形,把问题转化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求面积最大值的问题,请你画出图形,写出转化后问题的“已知”和“求”;(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固定时,它的直角顶点是可以变化的,请画出问题(1)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所有可能位置所组成的图形,猜想(1)中问题的结论并证明结论;(3)拓展:根据上述思考,你能进一步求出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吗?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6,0),点B(0,6),动点C在以半径为3的⊙O上,连接OC,过O点作OD⊥OC,OD与⊙O相交于点D(其中点C、O、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AB.(1)当OC∥AB时,∠BOC的度数为;(2)连接AC,BC,在点C在⊙O运动过程中,△ABC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并求出△ABC的最大值;(3)直接写出在(2)的条件下D点的坐标.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从点O开始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点B在∠xOy平分线上移动,移动中保持AB=2不变,以AB为一边,着AB 右侧作矩形ABCD,且BC=1.(1)当AB⊥OA时,请求出OC的长;(2)取AB的中点E,当O、E、C三点共线时,请求出OA、OC的长;(3)设△OAB的外接圆半径为R,请判断着移动过程中R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R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4)请直接写出线段OC的最大值.2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2,弦AB的长为2,D是优弧上的任意一点(点D不与A,B重合).(1)连接OA,OB,求∠AOB的度数;(2)连接AD,BD.问:△ABD什么时候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22.如图1,Rt△ABC两直角边的边长为AC=3,BC=4.(1)如图2,⊙O与Rt△ABC的边AB相切于点X,与边BC相切于点Y.请你在图2中作出并标明⊙O的圆心(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P是这个Rt△ABC上和其内部的动点,以P为圆心的⊙P与Rt△ABC 的两条边相切.设⊙P的面积为S,你认为能否确定S的最大值?若能,请你求出S的最大值;若不能,请你说明不能确定S的最大值的理由.23.如图1,Rt△AOB中OA=OB=6,以O为圆心作一半径为3的圆,点C为⊙O上一动点,连接OC,过O点作OD⊥OC,OD与⊙O相交于点D,∠COD 绕圆心O旋转.(1)当OC∥AB时,∠BOC的度数为;(2)连接AD,当OC∥AD时,如图2,求证:直线BC为⊙O的切线;(3)连接AC,BC,当点C在⊙O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ABC的面积的最大值.24.⊙O的半径为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0),∠CAB =90°,AC=AB,顶点A在⊙O上运动.(1)当点A运动到x轴的负半轴上时,试判断直线BC与⊙O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设点A的横坐标为x,△AB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当直线AB与⊙O相切时,求AB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5.我们把三角形内部的一个点到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的最小值叫做这个点到这个三角形的距离.如图1,PD⊥BC于D,PE⊥AC于E,PF⊥AB 于F,如果PE≥PF≥PD,则称PD的长度为点P到△ABC的距离.如图2、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6,0),B(0,8),连接AB.(1)若P在图2中的坐标为(2,4),则P到OA的距离为,P到OB的距离为,P到AB的距离为,所以P到△AOB的距离为;(2)若点Q是图2中△AOB的内切圆圆心,求点Q到△AOB距离的最大值;(3)若点R是图3中△AOB内一点,且点R到△AOB的距离为1,请画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R所形成的封闭图形,并求出这个封闭图形的周长.(画图工具不限)26.问题背景:如图,点C是半圆O上一动点(点C与A、B不重合),AB=2,连接AC、BC、OC,将△AOC沿直线AC翻折得△ADC,点、E、F、G、H 分别是DA、AO、OC、CD的中点.(1)猜想证明:猜想四边形AOCD以及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拓展探究:探究点C在半圆弧上哪个位置时,四边形EFGH面积最大?求出这个最大值,判断此时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取GF的中点O,连接OM,OD,DM.∵四边形DEFG是矩形,∴∠DGO=90°,DG=EF=4,FG=DE=6,∵MG2+MF2=2GO2+2OM2,∵OG=OF=3,∴OM的值最大时,MG2+MF2的值最大,∵DM=2,OD===5,∴OM≤OD+DM=5+2=7,∴OM的最大值为7,∴MG2+MF2的最大值=2×32+2×72=116,故选:B.2.解:∵∠ABC=90°,∴∠ABP+∠PBC=90°,∵∠P AB=∠PBC∴∠BAP+∠ABP=90°,∴∠APB=90°,∴点P在以AB为直径的⊙O上,连接OC交⊙O于点P,此时PC最小,在Rt△BCO中,∠OBC=90°,BC=3,OB=2,∴OC===,∴CP=OC﹣OP=﹣2.∴CP最小值为﹣2.故选:D.3.解:如图,过点C作CT⊥AB于点T,过点O作OH⊥AB于点H,交⊙O于点K,连接AO,AK.由题意AB垂直平分线段OK,∴AO=AK,∵OA=OK,∴OA=OK=AK,∴∠OAK=∠AOK=60°.∴AH=OA•sin60°=4×=2,∵OH⊥AB,∴AH=BH,∴AB=2AH=4,∵OC+OH≥CT,∴CT≤4+2=6,∴CT的最大值为6,∴△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6=12,故选:A.4.解:如图,连接OP,PN.∵点P为半圆的三等分点,∴∠POD=60°,∠POA=120°,∴∠ADP=∠AOP=60°,∵OM⊥PD,∴PM=DM,∴NP=ND,∴∠NPD=∠NDP=60°,∴∠PNM=90°﹣60°=30°,∴∠PNO=180°﹣30°=150°,作△OPN是外接圆⊙K,在优弧AP上取一点J,连接JP,JO,KP,KO,过点K作KH⊥AB于H.则点N的运动轨迹是,∵∠J+∠PNO=180°,∴∠J=30°,∴∠PKO=2∠J=60°,∵KP=KO,∴△KPO是等边三角形,∴OK=OP=KP=4,∴点K在⊙O上,∴KN=KO=4,在Rt△OKH中,∠KOH=60°,∴∠OKH=30°,∴OH=OK=2,KH=OH=2,∴BH=OH+OB=6,∴BK====4,∵BN≥BK=KN=4﹣4,∴BN的最小值为4﹣4.故答案为:4﹣4.5.解:如图,作△AEC的外接圆⊙O′,延长BC交⊙O′于D2R,连接AR,则AR是直径,连接OO′,EO′.∵EC⊥CD,∴∠ECD=90°,∵AB是直径,∴∠ACB=90°,∴BC===4,∵∠D+∠DEC=90°,∠B+∠BAC=90°,∠B=∠D,∴∠DEC=∠BAC=定值,∴∠AEC是定值,∴点E的运动轨迹是,∵∠R+∠AEC=180°,∠AEC+∠DEC=180°,∴∠R=∠DEC=∠BAC,∴∠R+∠B=90°,∴∠BAR=90°,∵∠B=∠B,∠ACB=∠BAR=90°,∴△BCA∽△BAR,∴=,∴=,∴BR=,∴CR=BR﹣BC=,∴AR===,∴EO′=AR=,∵AO=OB,AO′=O′R,∴OO′=BR=,∵OE≥OO′﹣EO′=﹣=,∴OE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6.解:如图,过点C作CH⊥EG于点H.∵CH⊥EG,∴EH=GH,∵∠A=∠CHE=90°,∠AEB=∠CEH,∴△ABE∽△HCE,∴=,∴BE•EH=AE•EC,∴BE•2EH=2•AE•EC,∴EB•EG=2AE•EC,设EC=x,在Rt△ABC中,AC===8,∴EB•EG=2x•(8﹣x)=﹣2(x﹣4)2+32,∵﹣2<0,∴x=4时,BE•EG的值最大,最大值为32,故答案为:32.7.解:如图,连接OC,CB,取AC的中点T,连接OT,TG.∵AB⊥CD,OE=EB,∴CO=CB,∵OC=OB,∴OC=OB=CB=2,∴∠B=60°,∵AB是直径,∴∠ACB=90°,∴AC=AB•sin60°=2,∵AT=CT,AO=OB,∴OT=BC=1,∵AG⊥CF,∴∠CGA=90°,∴TG=AC=,∵OG≥TG﹣OT=﹣1,∴OG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8.解:如图,作△DEF的外接圆⊙O,连接OD,OF,OE,过点O作OT∥AB 交AC于点T,OM⊥AC于点M.∵∠DOF=2∠DEF,∠DEF=30°,∴∠DOF=60°,∵OD=FO,∴△DFO是等边三角形,∴∠ODF=60°,∵∠CAB=60°,∴∠CAB=∠ODF,∴OD∥AC,∵OT∥AD,∴四边形ADOT是平行四边形,∴AD=OT=2,∵∠OTM=∠CAB=60°,∴OM=OT•sin60°=2×=,∵DF=OD=OE≥OM=,∴DF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9.解:(1)如图1中,连接OD.∵AB是直径,AB⊥CD,∴CM=MD=CD=3,在Rt△OMD中,OD===5,∴⊙O的半径为5;(2)如图1中,∵AB垂直平分线段CD,∴AC=AD,∴∠CAB=∠DAB=20°,∵OA=OD,∴∠OAD=∠ODA=20°,∴∠AOD=180°﹣20°﹣20°=140°,∴的长==π;(3)如图2中,连接AE,过点A作AT⊥DE交DE的延长线于点E.∵AG⊥CE,AT⊥DT,∴∠AGC=∠T=90°,∵∠ACG=∠ADT,AC=AD,∴△AGC≌△ATD(AAS),∴AG=AT,CG=DT,∵∠AGE=∠T=90°,AE=AE,∴Rt△AEG≌Rt△AET(HL),∴EG=ET,∴CE﹣DE=(CG+EG)﹣(DT﹣ET)=2EG,∵CE﹣DE=k•EG,∴k=2;(4)如图3中,∵DG∥AB,CM=DM,∴CF=FG,∴FM=DG,设FM=x,则DG=2x,∵∠AFG=∠CFM,∠AGF=∠FMC=90°,∴△AGF∽△CMF,∴=,∴=,解得x=3或,∴DG=6或3.故答案为:6或3;(4)如图4中,过点C作CR⊥AD于点R,∵AG⊥CE,∴∠AGC=90°,取AC的中点T,连接OG,过点T作TJ⊥AD于点J,交于点K,点G在以T为圆心,TG为半径的上运动,当点G与K重合时,△ADG的面积最大,∵•CD•AM=•AD•CR,AD==3,∴×6×9=×3×CR,∴CR=,∵TJ∥CR,AT=CT,∴AJ=JR,∴TJ=CR=,∵TK=TG=AC=,∴JK=JK﹣TJ=﹣=,的最大值=•AD•JK=×3×=9.∴S△AGD10.解:【解决问题】(1)如图1中,结论:OC=AE,理由:∵△ABC,△BOE都是等边三角形,∴BC=BA,BO=BE,∠CBA=∠OBE=60°,∴∠CBO=∠ABE,∴△CBO≌△ABE(SAS),∴OC=AE.(2)在△AOE中,AE≤OE+OA,∴当E、O、A共线,∴AE的最大值为6,∴OC的最大值为6.【迁移拓展】(3)如图2中,以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CM,∵∠ABD=∠CBM=60°,∴∠ABC=∠DBM,∵AB=DB,BC=BM,∴△ABC≌△DBM(SAS),∴AC=MD,∴欲求AC的最大值,只要求出DM的最大值即可,∵BC=6定值,∠BDC=90°,∴点D在以BC为直径的⊙O上运动,如图,由图可知,当点D在BC上方,DM⊥BC时,DM的值最大,最大值=3+3,∴AC的最大值为3+3.当点A线段BD的右侧时,同法可得AC的最小值为3﹣3.综上,AC的最小值为3﹣3,AC最大值为3+3.11.解:(1)∵点A(6,0),点B(0,6),∴OA=OB=6,∴△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A=45°,∵OC∥AB,∴当C点在y轴左侧时,∠BOC=∠OBA=45°;当C点在y轴右侧时,∠BOC=90°+∠OBA=135°;综上所述,∠BOC的度数为45°或135°,故答案为:45°或135°;(2)∵△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6,∴当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如图1:此时C点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E的长,∴OE=AB=3,∴CE=OC+OE=3+3,∴△ABC的面积=CE•AB=×(3+3)×6=9+18;即当点C在⊙O上运动到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与圆的交点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9+18;故答案是:9+18;(3)①过C点作CF⊥x轴于F,如图2:∵OC∥AD,∴∠COF=∠DAO,又∵∠ADO=∠CFO=90°,∴△OCF∽Rt△AOD,∴=,即=,解得:CF=,在Rt△OCF中,OF===,∴C点坐标为(﹣,);②直线BC是⊙O的切线.理由如下:由①得:(﹣,),在Rt△OCF中,OC=3,CF=,∴CF=OC,∴∠COF=30°,∴∠OAD=30°,∴∠BOC=60°,∠AOD=60°,∵在△BOC和△AOD中,,∴△BOC≌△AOD(SAS),∴∠BCO=∠ADO=90°,∴OC⊥BC,∴直线BC为⊙O的切线.12.28.解:(1)∵AB为⊙O的直径,∴∠C=90°,在Rt△ABC中,∵AC=6cm,BC=8cm,∴AB==10(cm),∴⊙O的半径为5cm;(2)如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优弧CAB于P,交BC于D,则BD=CD=BC=4(cm),在Rt△OBD中,∵OD==3(cm),∴PD=3+5=8(cm),=PD•BC=×8×8=32(cm2).∴S△PBC13.解:(1)如图1中,作O′E⊥AB于E,MF⊥O′E于F.则四边形AMFE 是矩形,EF=AM=1.想办法求出O′E的长即可.在Rt△MFO′中,∵∠MO′F=30°,MO′=2,∴O′F=O′M•cos30°=,O′E=+1,∴点O′到AB的距离为+1.如图2中,设切点为F,连接O′F,作O′E⊥OA于E,则四边形O′EAF 是矩形,∴AE=O′F=2,∵AM=1,∴EM=1,在Rt△O′EM中,cosα==,∴α=60°故答案为+1,60°.(2)设切点为P,连接O′P,作MQ⊥O′P,则四边形APQM是矩形.∵O′P=R,∴R=R+1,∴R=4+2.(3)设切点为P,连接O′P,作MQ⊥O′P,则四边形APQM是矩形.在Rt△O′QM中,O′Q=R•cosα,QP=m,∵O′P=R,∴R•cosα+m=R,∴cosα=.故答案为.(4)如图5中,当半圆与射线AB相切时,之后开始出现两个交点,此时α=90°;当N′落在AB上时,为半圆与AB有两个交点的最后时刻,此时∵MN′=2AM,所以∠AMN′=60°,所以,α=120°因此,当半圆弧线与射线AB有两个交点时,α的取值范围是:90°<α≤120°故答案为90°<α≤120°;当N′落在AB上时,阴影部分面积最大,所以S=﹣•m•m=﹣m2.14.解:(1)∵点A、B、C是⊙O上三点,∴∠AOB=2∠ACB=70°,故答案为:70°;(2)满足∠AOB=2∠ADB的点O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不含A、B端点)图形上;∵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DB=45°,则∠AOB=2∠ADB=90°,∵90°圆周角所对弦为直径,∴点O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不含A、B端点)图形上;过点O作OH⊥AB于点H,则OH≤AB,∴S△AOB=AB•OH≤AB2,∵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AB=4,∴S△AOB ≤4,即S△AOB最大值为4;(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作△ABC的外接圆⊙K,连接AC、BC、AK、BK,当△APB的面积最大,且∠APB=2∠ACB时,点P与点K重合,此时,点P为符合条件的点,连接PC,∵OB=OC=300,∴∠OBC=45°,∴∠CP A=2∠OBC=90°,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OC2+OA2,在Rt△P A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P2+PC2=2AP2,∴2AP2=OC2+OA2=3002+1002=100000,∴AP=100,∴点P在直线x=200上,设直线x=200交x轴于点H,则AH=BH,∵OB=OC=300,OA=100,∴AB=200,∴AH=100,在Rt△P AH中,由勾股定理得:PH==200,∴P(200,200),∴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200,﹣200)也符合题意;∴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200,200)或(200,﹣200).15.解:(1)∵AB为⊙O的直径,∴∠C=90°,在Rt△ABC中,∵AC=6,BC=8,∴AB==10,∴⊙O的半径为5cm;(2)如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优弧CAB于P,交BC于D,则BD=CD=BC=4,在Rt△OBD中,OD==3,∴PD=3+5=8,S△PBC=PD•BC=×8×8=32(cm2).16.解:(1)如图1,连接BE,∵MN与⊙B相切,∴BE⊥MN,∴∠BEM=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D=90°,∴∠BAD=∠BEM=90°,∵AB=BE,BM=BM,∴Rt△ABM≌Rt△EBM(HL),∴∠ABM=∠EBM,同理得:∠EBN=∠CBN,∴∠EBM+∠EBN=∠ABM+∠CBN,即∠MBN=∠ABM+∠CBN=∠ABC=×90°=45°;(2)如图2,将△ABM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M′,∴AM=CM′,BM=BM′,∵∠BAM=∠BCD=∠BCM′=90°,∴M′、C、D三点共线,易证明△BMN≌△BM′N,∴MN=NM′,由(1)得:AM=ME,CN=EN,∵S五边形MABCN =S△ABM+S△BMN+S△CBN=AB•AM+MN•BE+BC•CN=AB•2MN=×4×2MN=4MN,当4MN最小时,S△DMN最大,△DMN中,DM+DN+MN=DM+EM+EN+DN=AD+DC=8,设DM=a,DN=b,∴MN=,∵DM+DN+MN=8,∴a+b+=8,8=+=+≤+=(+1)=(+1)MN,∴MN≥=8(﹣1),当a=b时,MN有最小值是8(﹣1),此时S△DMN最大,△D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S△DMN =S正方形ABCD﹣S五边形MABCN=42﹣4MN=16﹣4×8(﹣1)=48﹣32;(3)如图1,∵AM∥BC,∴△AMP∽CBP,∴=,∴,∴PB=,同理得:PC=,∵AC==4,∴PC==,∵∠PBQ=∠PCB=45°,∠BPQ=∠CPB,∴△BPQ∽△CPB,∴PB2=PQ•PC,∴PQ=====;即y=.17.解:(1)当点A的坐标为(1,0)时,AB=AC=﹣1,点C的坐标为(1,﹣1)或(1,1﹣);当点A的坐标为(﹣1,0)时,AB=AC=+1,点C的坐标为(﹣1,+1)或(﹣1,﹣﹣1);(2)直线BC与⊙O相切.如图1,过点O作OM⊥BC于点M,∴∠OBM=∠BOM=45°,∴OM=OB•sin45°=1∴直线BC与⊙O相切;(3)过点A作AE⊥OB于点E,如图2,在Rt△OAE中,AE2=OA2﹣OE2=1﹣x2,在Rt△BAE中,AB2=AE2+BE2=(1﹣x2)+(﹣x)2=3﹣2x ∴S=AB•AC=AB2=(3﹣2x)=﹣x,其中﹣1≤x≤1,当x=﹣1时,S的最大值为+,当x=1时,S的最小值为﹣;(4)①当点A位于第一象限时(如右图3):连接OA,并过点A作AE⊥OB于点E,∵直线AB与⊙O相切,∴∠OAB=90°,又∵∠CAB=90°,∴∠CAB+∠OAB=180°,∴点O、A、C在同一条直线∵OA=1,OB=,∴AB==1,∴OA=AB,∴∠AOB=45°,∵∠C=45°,∴∠AOB=∠C=45°,在Rt△OAE中,OE=AE=,点A的坐标为(,)过A、B两点的直线为y=﹣x+;②当点A位于第四象限时(如图4),点A的坐标为(,﹣)∵B的坐标为(,0)∴过A、B两点的直线为y=x﹣.18.解:(1)已知:如图,Rt△ABC中,∠C=90°,斜边AB=4,求:△ABC 面积的2倍是最大值;(2)问题(1)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所有位置组成的图形是以AB为直径的圆(A,B两点除外),如图所示,过C作CE⊥AB,根据垂径定理,CD=CE,∵AB=4,∴当CD最大时,△ABC面积最大.又∵CE的最大值为直径的长4,∴CD的最大值是半径2,即当点D与圆心O重合,即x=y时,△ABC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当x=y=2时,xy有最大值8.(3)∵x+y=,而xy的最大值是8,∴x+y≤=4,∴x+y的最大值是4,没有最小值.19.解:(1)∵点A(6,0),点B(0,6),∴OA=OB=6,∴△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A=45°,∵OC∥AB,∴当C点在y轴左侧时,∠BOC=∠OBA=45°,当C点在y轴右侧时,∠BOC=180°﹣∠OBA=135°,∴∠OBA=45°或135°;故答案为:45°或135°;(2)∵△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6,∴当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如图:此时C点到AB的距离最大值为CE的长,∵△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E=AB=3,∴CE=OC+OE=3+3,△ABC的面积=CE•AB=(3+3)×6=9+18,当点C在⊙O上运动到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与圆的交点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9+18.(3)过点D作DH⊥OB,DM⊥AO,由(2)可知点C在⊙O上运动到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与圆的交点位置,∴∠COM=45°,∵OD⊥OC,∴∠DOM=45°,∵OD=3,∴DM=,DH=,∴点D坐标是(﹣,).20.解:(1)当AB⊥OA时,∵∠BOA=45°,∴OA=AB=2,∵AD=BC=1,∴OD=OA+AD=3,由勾股定理可知:OC==,(2)当O、E、C三点共线时,如图所示,过点E作EF⊥OB于点F,过点C作CG⊥OB于点G,过点A作AH⊥OB于点H,设CG=x,BG=y,∵E是AB的中点,∴BE=BC=1,∵∠ABC=90°,∴∠FBE+∠CBG=∠CBG+∠BCG=90°,∴∠FBE=∠BCG,在△BFE与△BCG中,∴△BFE≌△BCG(AAS)∴EF=BG=y,BF=CG=x,∵E是AB的中点,EF∥AH,∴AH=2FE=2y,∵∠AOB=45°,∴OH=AH=2y,∵EF∥CG,∴△OEF∽△OCG,=,∴=,∴x2=3y2,在Rt△BEF中,由勾股定理可知:x2+y2=1,∴4y2=1,∴y=或y=﹣(舍)∴x=,∴OG=2x+3y=+,CG=,在Rt△BEC中,∴CE=,∵=,∴,∴OE=,∴OC=OE+CE=∵OA=OH=2y,∴OA=,(3)设△OAB的外接圆M,连接BM并延长交⊙M于N,连接AN,∵,∴∠BOA=∠BNA=45°,∵BN是⊙M的直径,∴∠BAN=90°,∴BN=AB=2,∴R=∴移动过程中R的值不会发生变化,(4)由题意可知:原点O在以AB为弦,半径为的圆O′上,如图所示,∴OC≤OO′+O′C,当O′在线段OC上时,此时OC有最大值,过点O′作O′E⊥AB,交CD于点F,∴由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可知:O′E=1,∵CF=1,∴由勾股定理可知:O′C==,∴OC的最大值为:+.21.解:(1)作OC⊥AB于C,则AC=BC=AB=,在Rt△AOC中,∵OA=2,AC=,∴cos∠OAC==,∴∠OAC=30°,∴∠AOB=180°﹣2∠OAB=120°;(2)∵∠OAC=30°,∴OC=OA=1,设D点到AB的距离为h,∴S=AB•h=h,△ABD∴当h最大时,S最大,∵当D、O、C在一条直线上时,h最大,∴h=OD+OC=2+1=3,∴S的最大值为3.22.解:(1)由∠B得角平分线、平角∠BXA的平分线、平角∠BYC的角平分线中的任意两条得交点即为所求圆的圆心O;(2)若⊙P与△ABC的BA、BC两条边相切,且面积最大,则点P为∠ABC 的角平分线与AC边的交点,作PH⊥AB于H,∵Rt△ABC两直角边的边长为AC=3,BC=4,∴AB=5,则BH=BC=4,∴AH=1,∵∠A=∠A,∠PHA=∠BCA,∴△APH∽△ABC,∴==,∴PH=AH,在Rt△APH中,PH=AH=,即R1=,同理,⊙P与△ABC的CA、AC两条边相切,R2=,若⊙P与△ABC的CA、BC两条边相切,R3=,故R3>R2>R1,符合要求⊙P的最大面积为:.23.(1)解:∵Rt△AOB中OA=OB=6,∴∠OBA=∠A=45°,当C点在OB左侧,AO上面时,当OC∥AB时,∠ABO=∠BOC,则∠BOC 的度数为45°,当C点在OB右侧,AO下面时,当OC∥AB时,∠BOC的度数为:90°+45°=135°,故答案为:45°或135°;(2)证明:如图2,∵OC∥AD,∠AOB=90°∴∠ADO=∠COD=∠AOB=90°,∴∠1+∠2=90°∠3+∠2=90°∴∠1=∠3在△BOC和△AOD中,,∴△BOC≌△AOD(SAS),∴∠BCO=∠ADC=90°,∴OC⊥BC,∴直线BC为⊙O的切线;(3)解:当点C在⊙O上运动到∠AOB的平分线OE的反向延长线与⊙O的交点位置C时,△ABC的面积最大,(如图3)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此时C点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E的长,∵△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6,∴OE=AB=3,OC=3∴CE=OC+CE=3+3,△ABC的面积=CE•AB=×(3+3)×6=9+18.∴△ABC的面积最大值为:9+18.24.解:(1)直线BC与⊙O相切,过点O作OM⊥BC于点M,∵AB=AC,∠CAB=90°,∴∠ABC=45°,当A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OBM=∠BOM=45°,∵OB=∴OM=1,∴直线BC与⊙O相切;(2)过点A作AE⊥OB于点E在Rt△OAE中,AE2=OA2﹣OE2=1﹣x2,在Rt△BAE中,AB2=AE2+BE2=(1﹣x2)+(﹣x)2=3﹣2x ∴S=AB•AC=AB2=(3﹣2x)=其中﹣1≤x≤1,当x=﹣1时,S的最大值为,当x=1时,S的最小值为;(3)①当点A位于第一象限时(如右图):连接OA,并过点A作AE⊥OB于点E∵直线AB与⊙O相切,∴∠OAB=90°,又∵∠CAB=90°,∴∠CAB+∠OAB=180°,∴点O、A、C在同一条直线∴∠AOB=∠C=45°,即∠CBO=90°,在Rt△OAE中,OE=AE=,点A的坐标为(,)过A、B两点的直线为y=﹣x+;②当点A位于第四象限时(如右图):点A的坐标为(,﹣)∵B的坐标为(,0)∴过A、B两点的直线为y=x﹣.25.解:(1)如图2,∵P在图2中的坐标为(2,4),∴P到OA的距离为:4,P到OB的距离为:2,∵(6,0),B(0,8),∴OB=8,AO=6,则AB=10,设P到AB的距离为x,则×2×BO+×AO×4+×AB×x=×6×8,解得:x=0.8,故P到AB的距离为:0.8,所以P到△AOB的距离为:0.8;故答案为:4,2,0.8,0.8;(2)当点Q到△AOB三边距离相等即Q为△AOB的内心时,Q到△AOB的距离最大.设这个最大值为h,则×8×h+×6×h+×10×h=×6×8,解得:h=2.∴点Q到△AOB距离的最大值为2.(3)设点Q为△AOB的内心,如图3,连接QA,QB,QO,分别取QA,QB,QO的中点E,F,G,连接EF,FG,GE,则△EFG即为所要画的图形.(只要画图正确即可,不必书写画图过程),由画图可知,△EFG∽△ABO,由上题及已知条件可知,△EFG与△ABO的相似比为,因为△ABO的周长为24,所以△EFG的周长为12.26.解:(1)四边形AOCD是菱形;四边形EFGH是矩形.证明如下:由翻折可得AO=AD,CO=CD.∵OA=OC,∴AO=OC=CD=DA.∴四边形AOCD是菱形;∴AC⊥OD.又∵EF是△AOD的中位线,∴EF∥OD,且EF=OD,同理可得FG∥AC,且FG=AC,EH∥AC,且EH=AC,∴FG平行且等于E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且FG⊥EF,∴四边形EFGH是矩形.(2)∵AB为半圆O的直径,∴∠ACB=90°.∴AC⊥BC.∵四边形AOCD 是菱形,∴DC 平行且等于OA ,又∵AO =OB ,∴DC 平行且等于OB ,∴四边形OBCD 是平行四边形,∴DO 平行且等于BC ,∴S 矩形EFGH =EF •EH =OD •AC =BC •AC =×S △ACB , ∴当点C 位于半圆弧中点时,AB 边上的高最大, 即S △ACB 的最大值为1.∴S 矩形EFGH 的最大值为.此时AC =BC ,∴AC =OD .∴EF =FG ,∴矩形EFGH 是正方形.。
八种隐圆类最值问题,圆来如此简单(原卷版)
八种隐圆类最值问题,圆来如此简单在中考数学中,有一类高频率考题,几乎每年各地都会出现,明明图形中没有出现“圆”,但是解题中必须用到“圆”的知识点,像这样的题我们称之为“隐圆模型”。
正所谓:有“圆”千里来相会,无“圆”对面不相逢。
“隐圆模型”的题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能否看出这个“隐藏圆”。
一旦“圆”形毕露,则答案手到擒来!知识点梳理题型一定点定长得圆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真题2023·邵阳市中考真题2023·广西南宁市二模2022·辽宁抚顺·中考真题2022·长春·中考真题题型二直角的对边是直径2023·菏泽市中考真题2022·通辽·中考真题2023·汕头市金平区一模2023·广州市天河区三模2022·成都市成华区二诊题型三对角互补得圆2023年·广元市一模题型四定弦定角得圆2023·成都市新都区二模2023·成都市金牛区二模2023·达州·中考真题题型五四点共圆题型六相切时取到最值2023·随州市中考真题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2022扬州中考真题题型七定角定高面积最小、周长最小问题题型八米勒角(最大张角)模型徐州中考知识点梳理一、定点定长得圆在几何图形中,通过折叠、旋转,滑梯模型得到动点的轨迹为绕定点等于定长的圆,从而画出动点轨迹,并进行计算二、直角的对边是直径前世:在⊙O中,AB为直径,则始终有AB所对的∠C=90°今生:若有AB是固定线段,且总有∠ACB=90°,则C在以AB为直径径的圆上.(此类型本来属于定弦定角,但是因为比较特殊,故单独分为一类)xB三、对角互补前世:在⊙O 上任意四点A ,B ,C ,D 所围成的四边形对角互补 今生:若四边形ABCD 对角互补,则A ,B ,C ,D 四点共圆四、定弦定角模型定角模型是直角模型的一种变形形式,其依据是已知定角,则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动点的轨迹为圆弧,再画出对应图形进行计算.前世:在⊙O 中,若弦AB 长度固定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注意:弦AB 在劣弧AB 上也有圆周角,需要根据题目灵活运用)今生:若有一固定线段AB 及线段AB 所对的∠C 大小固定,根据圆的知识可知C 点并不是唯一固定的点,C 在⊙O 的优弧ACB 上均可(至于是优弧还是劣弧取决于∠C 的大小,小于90°,则C 在优弧上运动;等于90°,则C 在半圆上运动;大于90°则C 在劣弧运动)五、四点共圆模型前世:在⊙O 中,ABCD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则有∠1=∠2,∠3=∠4,△BPC~△APD(同理△BPA~△CPD) 今生:若四边形ABCD 中有∠1=∠2(通常情况下∠5=∠6对顶角相等,故不需要∠3=∠4,实际应用中长用∠1=∠2,∠5=∠6)则ABCD 四点(某些不能直接使用四点共圆的地区,可以通过证明两次三角形相似也可),选填题可以直接使用六、定角定高(探照灯模型)什么叫定角定高,如右图,直线BC 外一点A ,A 到直线BC 距离为定值(定高),∠BAC 为定角。
九年级数学专题-阿氏圆最值问题
1AB +kCD 求最值之阿氏圆问题几何中求线段之和的最值问题是我们在初中阶段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题目,常见类型包含“将军饮马问题”、“阿氏圆问题”、“胡不归问题”。
此类题目一般综合性、灵活性、应用性较强,一般学生做起来会感觉比较困难。
通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此类题目一般的解法都是通过转换或构造把线段之和问题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最小或点到线的距离最小问题。
“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上给定两点B A ,,设P 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λPA PB 当0>λ且1≠λ时,P 点的轨迹是个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
(1=λ时P 点的轨迹是线段AB 的中垂线)如图:36.0=APBP 为固定值,则此时点P 的运动轨迹为ΘΟ。
证明:设B 点坐标为(0,0);A 点坐标为(m,0);P(x,y).则22+=y x PB ,22+)-(=y m x PA .由λPA PB =得λym x y x =+)-(+2222整理得:0=-2-)+)(-1(222222m λx λm y x λ222222-1(=+-1-(λλm y λλm x 所以当0>λ且1≠λ时,P 点的轨迹是个圆,圆心为)0,-1(22λλm ,半径2-1=λλm r 。
所以此时有λPAPB AO OP OP OB ===所以一定会有△OPB∽△OAP。
在初中阶段我们不要求学生能够证明,只要求学生能够记住这个模型中有这样一对相似三角形,并且能够利用这个固定结论构造这样的相似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了。
2例1:问题提出:如图1,在ABC Rt Δ中,∠ACB=90°,CB=4,CA=6,C Θ的半径为2,P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BP,求BP AP 21+的最小值。
自主探索:在“问题提出”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BP AP +31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拓展延伸:已知扇形COD 中,∠COD=90°,OC=6,OA=3,OB=5,点P 是弧CD 上一点,求PB AP +2的最小值。
初中数学_圆中线段的最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中线段的最值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充分经历读题、画图、分析、理解的数学过程,寻找运动变化过程中变化的量及不变的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画图能力。
2.化动为静,通过建模,将运动问题静止化,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进一步寻找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模型,分析动态的变化过程,化动为静,找到辅助圆。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画图和想象找到辅助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也是一门美的学科。
数学中处处存在美。
古诗有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体现了数学的数字之美。
科克雪花曲线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莫比乌斯带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的一种简洁美:圆中线段的最值问题二、引出请同学们看这个模型,动手画一画,想一想,PA什么时候有最小值?找学生去一体机上画出他认为的PA的最小值。
讨论:为什么此时的PA有最小值?(连接OA,OP,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从理论上得到PA 最小的依据)得出结论:圆外一点到圆上各点的最短距离是:这点与圆心的连线与圆交点之间的距离三、典例分析(一)图中有圆可直接运用例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2,以BC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点D,P是弧C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则AP的最小值是_______分析:例1相对简单,读完题目,结合刚才得出的结论,很快就能知道连接A点与圆心与弧CD的交点就是我们要找的点P,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即可。
学生思考以后直接找学生起来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简要步骤就可以了。
例1图中有圆,我们可以直接运用结合刚才的结论解决问题,如果图中没有圆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二)图中无圆可构造运用例2. 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B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分析:这是一个菱形的折叠问题,首先让学生在脑海中迅速回想菱形的相关知识,然后考虑到折叠出现全等三角形,相等的边,相等的角,用几何画板展示点N在不同的位置呈现出的三角形的不同,引导同学们在这些不同中找不变的量A'M,结合圆的定义,发现点A'的轨迹是一段以M为圆心,AM长为半径的圆弧,进而转化为点C到圆M上线段最短的问题,结合刚开始得到的结论,以及菱形的性质得到答案。
九年级数学求最值问题大全
九年级数学求最值问题大全1.如图,AB为⊙0的直径,C为⊙0上一点,其中AB=4,∠AOC=120°,P为上⊙0上的动点,连AP,取AP的中点Q,,连CQ,则线段CQ的最大值为2.2019海淀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P是直线y=2上的一个动点,⊙P的半径为1,直线OQ切⊙P于点Q,则线段OQ的最小值为Q3.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4.半径为2的圆O,AB是弦,向圆内部作正方形ABCD,则OD的最小值是5.已知圆o半径为1,P(x0,y0)在直线y=x-2上,若圆上存在点Q,使得∠OPQ=30o,则x0的取值范围;点P向圆O作两条切线PA,PB,则∠APB最大度数为.6.如图,在Rt△ABC中,∠ACB=90o,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M是BC 的中点,N是A′B′的中点,连接MN,若BC=4,∠ABC=60°,则线段MN的最大值为7.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4,A为⊙O外一点,OA=8,P为⊙O上的一个动点,以AP为边作等边△APQ,则段OQ的取值范围是.8.如图,在⊙O中,OA=4,∠AOB=120°,为 AB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AB绕点P旋转120°,使点落在平面上的Q点,则当动P点在⊙O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动点Q的运动路径长为9.如图,△ABC中,∠BAC=60°,∠ABC=45°,AB 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 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10.如下图,在Rt△ABC中,∠BAC=90°,AB=AC,BC=2,点D是AC边上一个动点,连接BD,以AD为直径的圆交BD于点E,连CE,则线段CE长度的最小值为11.在Rt△ABC中,∠ACB=90°,AC=2,BC3,过点B作直线∥AC,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直线CA′,CB′分别交直线l于点D,E.(1)当点A′,D首次重合时,①请在图1中,补全旋转后的图形;②直接写出∠A′CB的度数;(2)如图2,若CD⊥AB,求线段DE的长;(3)求线段DE长度的最小值.12.如图,点A是直线y=-x上的动点,点B是x轴上的动点,在矩形ABCD中,AB=2,AD=1,则OD的最大值.13.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坐标为(2,2),圆上一点的坐标A(x,y),求yx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1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1.∠MON=45°,且A、B分别是边OM、ON上的动点,则线段OD长的最大值为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2),C(4,0),D(3,2),P是△AOB外部的第一象限内一动点,且∠BPA=135°,则2PD+PC的最小值是16.(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求PD+12PC的最小值和PD-12PC的最大值.(2)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圆B的半径为6,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23PC的最小值为106,PD-23PC的最大值为106.(3)如图3,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4,∠B=60°,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12PC的最小值为37,PD-12PC的最大值为3718.如上图,Rt△ABC中∠ACB=90°,∠A=60°,D为AB中点,BE=3,AC=4,⊙B经过点E,P为⊙B上一动点,则4PC+3PD的最小值为.19.如图,AB=2,BC=4,点A是⊙B上任一点,点C为⊙B外一点,△ACD为等边三角形,则△BC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A.43+4B.43C.43+8D.6320.例题:如图1,已知P是正方形ABCD外的点,PA=3,PB=4,求PC的最大值21.如图,已知P是正六边形ABCDEF外的点,且PA=3,PB=4,求PC、PD、PE、PF的最大值分别是.22.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外的点,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PA=3,PB=4,求PO的最大值.23.如图40,在Rt△ABC中,∠ABC=90°,tan∠BAC=3/4,P是DABC外的一点,且P A=3,PB=4,求PC的最值为.24.如图,已知AB是半圆O的直径,AB=12,点P在半圆上运动,点Q在弦AP上,AQ=2PQ,BQ交圆O于点M,当点P从A运动到B时,弧AM的最大值是.25.在△ABC中,∠ACB=90°,AC=BC=4,M当AB的中点,D是射线BC上一个动点,连轻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ED,N为ED的中点,连接AN,MN,(1)如图1,当BD=2时,AN=,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2)当4<BD<8时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判断(1)中MM与AB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3)连接ME,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当BD的长为何值时,ME的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图1图2备用图26.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点D是边AC上的动点,连接BD,以BD为斜边向上作等腰Rt△BDE,连接AE,求AE的最小值.27.已知⊙O半径为3,点A、B在⊙O上,∠BAC=90°,AB=AC,OC的最小值。
初中圆的最值问题三种解法
在初中数学中,圆的最值问题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解法来求解。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解法:
1. 几何解法:
首先,确定问题中圆的相关条件,例如圆的半径或圆心坐标等。
然后,利用几何性质和定理来分析问题。
对于圆的最值问题,常常使用切线和切线长度来解决。
通过找到与切线相关的角度和长度关系,可以求得圆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 代数解法:
这种方法使用代数方程和函数来解决圆的最值问题。
首先,将圆的方程转化为合适的形式,例如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然后,利用代数的方法,对方程进行求导或化简,找到函数的最值点。
最后,将最值点带入原始问题中,求得圆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 组合解法:
这种方法结合了几何和代数的思想。
首先,利用几何性质和定理来确定问题中的几何关系。
然后,将几何关系转化为代数方程或函数。
接下来,通过代数的方法求解方程或函数的最值点。
最后,将最值点代入几何关系中,求得圆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4章圆的动点最值问题期末压轴训练题
故答案为:9.
13.
解:作出D关于AB的对称点D′,连接OC,OD′,CD′.
又∵点C在⊙O上,∠CAB=30°,D为弧 的中点,即 ,
∴∠BAD′= ∠CAB=15°.
∴∠CAD′=45°.
∴∠COD′=90°.则△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OD′= AB=10,
∴CD′= ,
∵AB是直径
∴
在 中,AB=13,AD=5
由勾股定理得:
即:
∵
∴
∵E为AD的中点
∴
在 中, ,
由勾股定理得:
即:
∵
∴
又∵DH⊥AC,且点E为AD的中点
∴
∴
故答案为:
9.
解:连接AO与⊙O相交于点P′,如图,
在△AOP中,AP+OP AO,
即:AP′是AP的最小值,
∵∠ACB=90°,AC=BC=2,BC为直径,
(1)求证: ;
(2)若 ,求 长;
(3)当 从 增大到 的过程中,求弦 在圆内扫过的面积.
18.已知 是⊙ 的直径,点 在 的延长线上, , , 是⊙ 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 , .
(1)如图①, 的最大面积是;
(2)如图②,延长 交⊙ 于点 ,连接 ,当 时,求证: 是⊙ 的切线.
19.如图,△ABC中,AC=BC,CD是△ABC的高,AB=8,CD=3,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2作⊙C,点E是⊙C上一动点,连接AE,点F是AE的中点,求线段DF的最小值
∵OA=OT,
∴四边形ADTE是平行四边形,
∴AD=ET,
∵AD+AE=AE+ET≥10,
∴AD+AE的最小值为1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圆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圆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一、单选题1.如图,O的直径12AB=,弦CD垂直平分半径OA,动点M从点C出发在优弧CBD 上运动到点D停止,在点M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AM的中点P的运动路径长为()A.3πB.4πC.5πD.6π2.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9,点O是AB的三等分点,半圆O与AC相切,M,N分别是BC与半圆弧上的动点,则M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A.5 B.6 C.7 D.83.如图,线段AB=6,点C为线段AB外一动点,45∠=︒,连接BC,M,N分别ACB为AB,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最大值为()A.3 B.4 C.2D.24.如图,已知⊙O半径OA=4,点B为圆上的一点,点C为劣弧AB上的一动点,CD⊥OA,CE⊥OB,连接DE,要使DE取得最大值,则∠AOB等于()A .60°B .90°C .120°D .135°5.如图,O 的半径为13,弦AB 的长为24,M 是弦AB 上的动点,则线段OM 长的最小值为( )A .8B .7C .6D .56.如图,在Rt AOB 中,OA =OB =42,⊙O 的半径为2, 点P 是AB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点Q 为切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为( )A .23B .3C .1D .27.如图,AC 为半圆的直径,弦3AB =,30BAC ∠=︒,点E 、F 分别为AB 和AC 上的动点,则BF EF +的最小值为( )A 3B 33C .3D .3328.如图,AB 是⊙O 的弦,AB 长为8,P 是⊙O 上一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O 作OC ⊥AP 于点C ,OD ⊥PB 于点D ,则CD 的长为( ).A .3B .23C .43D .4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20AB =,30CAB ∠=︒,点D 为弧BC 的中点,点P 是直径AB 上的一个动点,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0.如图,⊙O 的半径是2,AB 是⊙O 的弦,P 是弦AB 上的动点,且1≤OP ≤2,则弦AB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11.如图,AB 是O 的弦,5AB =,点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45ACB ∠=︒,若点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MN 长的最大值是______.12.如图,在扇形ABD 中,60BAD ∠=︒,AC 平分BAD ∠交弧BD 于点C ,点P 为半径AB 上一动点,若4AB =,则阴影部分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13.在ABC 中,90,2,3ABC AB BC ∠=︒==.点D 为平面上一个动点,45ADB ∠=︒,则线段CD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14.如图,在扇形AOB 中,45AOB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E 分别为半径OA ,OB 上的动点.若2OB =,则CDE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15.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9,M 是AB 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连结PM ,以点P 为圆心,PM 长为半径作⊙P .当⊙P 与矩形ABCD 的边CD 相切时,则BP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动点E ,F 分别在边DC ,CB 上移动(不与顶点重合),且满足DE CF =.连接AE 和DF ,交于点P .(1)请你写出AE 与DF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由于点E ,F 的移动,使得点P 也随之运动.①请用文字描述并且在图中画出点P 的运动路径;②若10AD =,请求出线段CP 的最小值.17.如图,O为Rt ABC的外接圆,90,43,4∠=︒==,点D是O上的ACB BC AC、分别位于AB的两侧.动点,且点C D(1)求O的半径;∠的度数;(2)当42CD=时,求ACD(3)设AD的中点为M,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线段CM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CM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ABC中,AB=AC,AO⊥BC于点O,OE⊥AB于点E,以点O为圆心,OE的长为半径作半圆,交AO于点F.(1)求证:AC是⊙O的切线;(2)若点F是AO的中点,OE=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当PE+PF取最小值时,求出BP的长.19.如图,在平行四边行ABCD 中,AB =5,BC =8,BC 边上的高AH =3,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以CP 为半径的⊙C 与边AD 交于点E ,F (点E 在点F 的左侧). (1)当⊙C 经过点A 时,求CP 的长;(2)连接AP ,当AP ∥CE 时,求⊙C 的半径及弦EF 的长.20.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10AB =,6AC =,点D 为BC 边上的一个动点,以CD 为直径的O 交AD 于点E ,过点C 作//CF AB ,交O 于点F ,连接CE 、EF .(1)当45CFE ∠=︒时,求CD 的长;(2)求证:BAC CEF ∠=∠;(3)是否存在点D ,使得CFE 是以CF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CD 的长;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解:如图,连接OC,设CD交AB于点E.∵CD垂直平分线段OA,∴CA=CO,∵OC=OA,∴AC=OC=OA,∴△AOC是等边三角形,∴∠CAE=60°,当点M与C重合时,连接PE,OP,∵P A=PM,∴OP⊥AM,∴∠APO=90°,∵AE=EO,OA=3,∴EP=12∵PE=AE=3,∠P AE=60°,∴△P AE是等边三角形,∴∠AEP=60°;在点M整个运动过程中,如下图,∵点P 是AM 的中点,点E 是AO 的中点, ∴1122PE OM OA AE EO ====, ∴线段AM 的中点P 的运动轨迹是图中IOJ ,∵260120IEJ ∠=⨯︒=︒,∴IOJ 的圆心角360120240=︒-︒=︒,∴运动路径的长=24034180ππ•=. 故选:B .2.D解:如图,设⊙O 与AC 相切于点D ,连接OD ,过点O 作OP ⊥BC 垂足为P 交⊙O 于F ,此时垂线段OP 最短,PF 最小值为OP ﹣OF ,∵AC =12,BC =9,∴AB 22AC BC +22129+15,∵∠OPB =90°,∴OP ∥AC ,,OPB ACB ∴∽2,3OP OB AC AB ∴== ∵点O 是AB 的三等分点,∴21510,3OB =⨯=, ∴OP =8,∵⊙O 与AC 相切于点D ,∴OD ⊥AC ,∴OD ∥BC ,,AOD ABC ∴∽ ∴13OD OA BC AB ==, ∴OD =3,∴MN 最小值为OP ﹣OF =8﹣3=5,如图,当N 在AB 边上时,M 与B 重合时,MN 经过圆心,经过圆心的弦最长, MN 最大值=OB +OE =10+3=13,∴MN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13﹣5=8.故选:D .3.C解:由题知A 、B 、C 三点共圆,M ,N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12MN AC ∴=, ∴当AC 过圆心即AC 是直径时(如图所示),AC 取得最大值,此时MN 取的最大值, 45ACB =︒∠,90ABC ∠=︒∴此时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32BM BN AB ∴===,MN ∴=故选C .4.B解:如图,延长CD交⊙O于P,延长CE交⊙O于T,连接PT.∵OA⊥PC,OB⊥CT,∴CD=DP,CE=TE,∴DE=12 PT,∴当PT是直径时,DE的长最大,连接OC,∵OP=OC=OT,OD⊥PC,OE⊥CT,∴∠COA=∠POA,∠COB=∠BOT,∴∠AOB=∠COA+∠COB=12∠POT=90°,故选:B.5.D解:过O作OM AB'⊥于M',此时线段OM'的长最短,连接OA,OM '过点O ,OM AB '⊥, 11241222AM AB '∴==⨯=, 在Rt AMO △中,由勾股定理得:221691445OM OA AM ''=-=-=. 故选:D .6.A解:连接OQ .∵PQ 是⊙O 的切线,∴OQ ⊥PQ ;根据勾股定理知PQ 2=OP 2-OQ 2,∴当PO ⊥AB 时,线段PQ 最短,∵在Rt △AOB 中,2∴2OA=8,∴OP=4OA OB AB•=, ∴2223OP OQ =-故选:A .7.B解:作B 点关于直径AC 的对称点B′,过B′点作B′E ⊥AB 于E ,交AC 于F ,如图,则FB=FB′,∴FB+FE=FB′+FE=B′E,此时FB+FE的值最小,∵∠BAC=30°,∴∠B′AC=30°,∴∠BAB′=60°,∵AB=AB′,∴△ABB′为等边三角形,∵B′E⊥AB,∴AE=BE=32,∴B′E333即BF+EF33故选:B.8.D∵过点O作OC⊥AP于点C,OD⊥PB于点D,∴AC=PC,BD=PD,∴CD∥AB,且CD=12AB,∵AB=8,∴CD=12AB=4.故选择:D.9.102解:作出D 关于AB 的对称点D ′,连接OC ,OD ′,CD ′.又∵点C 在⊙O 上,∠CAB =30°,D 为弧BC 的中点,即BD BD '=,∴∠BAD ′=12∠CAB =15°.∴∠CAD ′=45°.∴∠COD ′=90°.则△CO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C =OD ′=12AB =10,∴CD ′=2故答案为:10210.120︒解:作OD ⊥AB ,∵P 是弦AB 上的动点,且1≤OP ≤2,∴OD=1,∵⊙O 的半径是2,∴12OD OA , ∵OA=OB ,∴30OAB OBA ==︒∠∠,∴弦AB 所对的圆心角120AOB ∠=︒,故答案为:120︒ .11.522 解:∵点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MN =12BC , ∵当BC 最大时,线段MN 长的最大,当BC 为⊙O 的直径时,BC 的长度最大,此时,∠A =90°,∠ACB =45°,∴直径BC =2AB =52,则线段MN 长的最大值为522, 故答案为:522. 12.2423π+ 解:如图,作点C 关于AB 的对称点C ',连接C D '交OB 于点P ',连接P C '、OC ',此时P C P D ''+最小,即=P C P D C D '''+,由题意得,30DAC CAB BAC '∠=∠=∠=︒,∴90DAC '∠=︒, ∴22224442C D OC OD ''=+=+=,CD 的长3042==1803l ππ⨯, ∴阴影部分周长的最小值为242+3π, 故答案为:242+3π. 13.52-如图: 以12AB 为半径作圆,过圆心O 作,ON AB OM BC ⊥⊥, 以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圆,则点D 在圆O 上,45ADB ∠=︒90AOB ∠=︒∴2AB =1AN BN ==22112AO ∴=+=112ON OM AB ===,3BC = 221(31)5OC ∴=+-=52CO OD ∴-=线段CD 长度的最小值为52-. 52-14.2解:如图,作点C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M N ,连接,,,,DM EN OM OC ON ,则,,,,,DM CD OM OC AOM AOC EN CE ON OC BON BOC ==∠=∠==∠=∠, CDE ∴的周长为CD DE CE DM DE EN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当点,,,M D E N 共线时,CDE △周长最小,最小值为MN , ,AOM AOC BON BOC ∠=∠∠=∠,45AOC BOC AOB ∠+∠=∠=︒,2()90MON AOM AOC BON BOC AOC BOC ∴∠=∠+∠+∠+∠=∠+∠=︒,由同圆半径相等得:2OC OB ==,2OM ON ∴==,在Rt MON 中,2222MN OM ON +=即CDE △周长的最小值为22 故答案为:2215.4当⊙P 与直线CD 相切时,设PC =PM =x .则PB =9-x ,132BM AB == 在Rt △PBM 中,∵222PM BM PB =+,∴2223(9)x x =+-,∴x =5,∴PC =5,∴BP =BC ﹣PC =9﹣5=4.故答案为:4.16.解:(1)AE DF =,AE DF ⊥,理由是:∵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DC =,90ADE DCF ∠=∠=︒,∵DE CF =,在ADE 和DCF 中AD DC ADE DCF DE CF =⎧⎪∠=∠⎨⎪=⎩,∴ADE DCF ≅△△,∴AE DF =,DAE FDC ∠=∠∵90ADE ∠=︒,∴90ADP FDC ∠+∠=︒,∴90ADP DAE ∠+∠=︒,∴1809090APD ∠=︒-︒=︒,∴AE DF ⊥;(2)如图,①∵点P 在运动中保持90APD ∠=︒,设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 ∴得出点P 的运动路径是以AD 为直径的圆的圆弧DPO (去除端点D ,O ),②设AD 的中点(圆心)为G ,连接CG 交圆弧于点P ,此时线段CP 的长度最小. 在Rt CDG 中,222210555CG CD DG ++∴555=-=-CP CG GP即线段CP的最小值是555-.17.(1)4;(2)15°;(3)存在,232+解:(1)如图1中,∵AB是直径,∴∠ACB=90°,∵AC=4,BC=3∴AB2222++=8,4(43)AC BC∴⊙O的半径为4.(2)如图1中,连接OC,OD.∵CD=2,OC=OD=4,∴CD2=OC2+OD2,∴∠COD=90°,∴∠OCD=45°,∵AC=OC=OA,∴△AOC是等边三角形,∴∠ACO=60°,∴∠ACD=∠ACO﹣∠DCO=60°﹣45°=15°.(3)如图2中,连接OM,OC.∵AM=MD,∴OM⊥AD,∴点M的运动轨迹以AO为直径的⊙J,连接CJ,JM.∵△AOC是等边三角形,AJ=OJ,∴CJ⊥OA,∴CJ22=-=23,AC AJ∵CM≤CJ+JM=23+2,∴CM的最大值为23+2.18.【详解】(1)证明:如图,过O作AC的垂线OM,垂足为M.∵AB=AC,AO⊥BC,∴AO平分∠BAC,∵OE⊥AB,OM⊥AC,∴ OE =OM ,∵ OE 为⊙O 的半径,∴ OM 为⊙O 的半径,∴ AC 是⊙O 的切线.(2)解:∵OM =OE =OF =3.且F 是OA 的中点,∴ AO =6,在Rt ΔAEO 中,AE =33, ∴ AEO S =12OE AE =932. ∵ OE ⊥AB ,在Rt ΔAEO 中,∠OEA =90°,AO =6,AE =33,OE =3,∴ ∠EOF =60°,∴ OEF S 扇形=260333602ππ⋅=, ∴ S 阴影AEO OEF S S =-扇形△93322π=-. (3)解:如图,作点F 关于BC 的对称点G ,连接EG 交BC 于P ,∵ =PF PG ,∴ PE PF PE PG EG +=+=,此时EP +FP 最小,∵ OG =OF =OE ,∴ =G OEG ∠∠,而 =+=60AOE G OEG ︒∠∠∠,∴=30G︒∠,∴=G EAG∠∠,∴33EG EA==,即PE PF+最小值为33,在Rt OPG中,333OP OG==,在Rt ABO中,3362333OB OA==⨯=,∴=23-3=3BP,即当PE+PF取最小值时,BP的长为3.19.(1)CP=5;(2)⊙C的半径为258,EF=74.解:(1)连接AC,如图1所示:∵AH⊥BC,∴∠AHB=∠AHC=90°,∴BH=2222534AB AH-=-=,∴CH=BC﹣BH=4,∴CA=225AH CH+=,当⊙C经过点A时,CP=CA=5;(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当AP∥CE时,四边形APCE是平行四边形,∵CP=CE,∴四边形APCE是菱形,∴P A=CP,设P A=CP=x,则PH=4﹣x,在Rt△APH中,由勾股定理得:AH2+PH2=P A2,即32+(4﹣x )2=x 2,解得:x =258, 即⊙C 的半径为258, 作CM ⊥EF 于M ,如图2所示:则CM =AH =3,ME =MF =12EF ,在Rt △CEM 中,由勾股定理得:ME =2222257()388CE CM -=-=, ∴EF =2ME =74.20.解:(1)∵45CDE CFE ∠=∠=︒,90ACB ∠=︒∴45DAC CDA ∠=∠=︒∴6CD AC ==(2)∵//CF AB ,∴B FCB ∠=∠,∵FCB DEF ∠=∠,∴B DEF ∠=∠,①又90BAC B ∠+∠=︒②∵CD 是圆O 的直径,90CED ∠=︒,∴90DEF CEF ∠+∠=︒③由①②③可得BAC CEF ∠=∠(3)CFE 是CF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EF CE =,则∠EFC =∠ECF . 连接FD ,并延长和AB 相交于G ,∵四边形CEDF为圆内接四边形,∴∠ADG=∠ECF,又∵∠CDE=∠CFE,∴∠ADG=∠CDE,∵CD为⊙O的直径,∴∠DFC=90°,∵FC∥AB,∴∠FGA=90°,∴∠FGA=∠ACD,∵AD=AD,∴△AGD≌△ACD(AAS),∴DG=CD,在Rt△BDG中,设CD=x,BG2+DG2=BD2,∴42+x2=(8-x)2,解得x=3,即CD=3。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中学课程资源第17卷圆是高中数学中研究较多的一种曲线,学生在做与圆有关的数学题时,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是常见的考点,而学生往往不善于对已知条件进行转化或利用所给式子的几何意义进行解题。
在研究圆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分为七类:圆上一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值问题,圆上一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问题,斜率型最值问题,截距型最值问题,距离型最值问题,弦长的最值问题及其他类最值问题。
教师要对与圆有关的七类最值问题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圆的图象特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圆上一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值问题在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中,与距离有关的有三类,分别为:圆上一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值问题,圆上一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问题及距离型最值问题。
其中,圆上一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值问题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考的一类题。
教师可以以一道小题为例来讲解圆上一点到定点的最值问题。
例1:已知点P(x,y)是圆C(x-1)2+(y-2)2=1上的一点,求P到原点的最大、最小距离。
分析:对于圆上一点到定点的最值问题,只需将定点与圆心连接,所连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离定点近的交点为最小距离的点,反之为最大距离的点。
解:连接OC与圆交于A,延长OC与圆交于B,则dmax=OC+r=5+1,d min=OC-r=5-1.小结:圆上一点到定点的最值问题,其本质是两点间的距离,与圆相关的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圆心与定点的距离问题。
二、圆上一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问题例2:圆C的方程为(x-1)2+(y-1)2=2,直线l的方程为x-y+4=0,求圆C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小距离为?分析:圆上一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加上半径为最大距离,减去半径为最小距离。
解: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1-1-4|12+(-1)2=22,则圆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小距离为d-r=22-2=2。
小结: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初中数学最值系列之阿氏圆问题
最值系列之阿氏圆问题在前面的“胡不归”问题中,我们见识了“kPA+PB ”最值问题,其中P 点轨迹是直线,而当P 点轨迹变为圆时,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阿氏圆”问题.所谓“阿氏圆”,是指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提出的圆的概念,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定值(不为1)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如下图,已知A 、B 两点,点P 满足PA :PB=k (k ≠1),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 构成的图形为圆.下给出证明法一:首先了解两个定理(1)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则AB DBAC DC=. FEDCBA证明:ABD ACDS BD SCD =,ABD ACDS AB DE AB SAC DF AC ⨯==⨯,即AB DBAC DC=(2)外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在△ABC 中,外角CAE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则AB DBAC DC=. ABCDE证明:在BA 延长线上取点E 使得AE=AC ,连接BD ,则△ACD ≌△AED (SAS ),CD=ED 且AD 平分∠BDE ,则DB AB DE AE =,即AB DBAC DC=.接下来开始证明步骤:如图,PA :PB=k ,作∠APB 的角平分线交AB 于M 点,根据角平分线定理,MA PAk MB PB==,故M 点为定点,即∠APB 的角平分线交AB 于定点;作∠APB 外角平分线交直线AB 于N 点,根据外角平分线定理,NA PAk NB PB==,故N 点为定点,即∠APB 外角平分线交直线AB 于定点;又∠MPN=90°,定边对定角,故P 点轨迹是以MN 为直径的圆.法二:建系不妨将点A 、B 两点置于x 轴上且关于原点对称,设A (-m ,0),则B (m ,0),设P (x ,y ),PA=kPB,即:()()()()()()22222222222222222122102201x m y k x m k y kx y m k m x k m m k mx y x m k ++=-+-+-++-=++-+=-解析式满足圆的一般方程,故P 点所构成的图形是圆,且圆心与AB 共线.那么这个玩意和最值有什么关系呢?且来先看个例子:如图,在Rt △ABC 中,∠C=90°,AC=4,BC=3,以点C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C ,分别交AC 、BC 于D 、E 两点,点P 是圆C 上一个动点,则12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EABC DP【分析】这个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转化12PA ,此处P 点轨迹是圆,故转化方法与之前有所不同,如下,提供两种思路.法一:构造相似三角形注意到圆C 半径为2,CA=4,连接CP ,构造包含线段AP 的△CPA ,在CA 边上取点M 使得CM=2,连接PM ,可得△CPA ∽△CMP ,故PA :PM=2:1,即PM=12PA .问题转化为PM+PB 最小值,直接连BM 即可.【问题剖析】(1)这里为什么是12PA答:因为圆C 半径为2,CA=4,比值是1:2,所以构造的是12PA ,也只能构造12PA .(2)如果问题设计为PA+kPB 最小值,k 应为多少? 答:根据圆C 半径与CB 之比为2:3,k 应为23.【小结】此类问题都是构造好的图形搭配恰当的比例,构造相似转化线段即可解决.法二:阿氏圆模型对比一下这个题目的条件,P 点轨迹是圆,A 是定点,我们需要找出另一个定点M 使得PM:PA=1:2,这不就是把“阿氏圆”的条件与结论互换了一下嘛!已知PA 、圆确定PB已知PA 、PB 之比确定圆而且这种问题里,给定的圆的位置、定点A 的位置、线段的比例等,往往都是搭配好的!P 点轨迹圆的圆心C 点和A 点在直线AC 上,故所求M 点在AC 边上,考虑到PM :PA=1:2,不妨让P 点与D 点重合,此时DM=12DA =1,即可确定M 点位置.如果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放心,不妨再取个特殊的位置检验一下,如下图,此时PM=3,PA=6,亦满足PM:PA=1:2.【小结】法二其实是开了上帝视角,在已知其是阿氏圆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点找出所求M 点位置,虽不够严谨,却很实用.【练习1】如图,在ABC ∆中,∠ACB=90°,BC=12,AC=9,以点C 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上有一个动点D .连接AD 、BD 、CD ,则2AD+3BD 的最小值是 .ABCD【分析】首先对问题作变式2AD+3BD=233AD BD ⎛⎫+ ⎪⎝⎭,故求23AD BD +最小值即可.考虑到D 点轨迹是圆,A 是定点,且要求构造23AD ,条件已经足够明显.当D 点运动到AC 边时,DA=3,此时在线段CD 上取点M 使得DM=2,则在点D 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23DM DA =.问题转化为DM+DB 的最小值,直接连接BM ,BM 长度的3倍即为本题答案.【练习2】如图,已知正方ABCD的边长为4,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则12PD PC的最大值为_______.AB CDP【分析】当P点运动到BC边上时,此时PC=2,根据题意要求构造12PC,在BC上取M使得此时PM=1,则在点P运动的任意时刻,均有PM=12PC,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求PD-PM的最大值.连接PD,对于△PDM,PD-PM<DM,故当D、M、P共线时,PD-PM=DM为最大值.。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 第11讲阿氏圆最值模型(解析版)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11:阿氏圆最值模型名师点睛拨开云雾开门见山在前面的“胡不归”问题中,我们见识了“kPA+PB”最值问题,其中P点轨迹是直线,而当P点轨迹变为圆时,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阿氏圆”问题.【模型来源】“阿氏圆”又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如下图,已知A、B两点,点P满足PA:PB=k(k≠1),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的轨迹构成的图形为圆.这个轨迹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氏圆”.A B P O【模型建立】如图1 所示,⊙O 的半径为R,点A、B 都在⊙O 外,P为⊙O上一动点,已知R=25 OB,连接PA、PB,则当“PA+25PB”的值最小时,P 点的位置如何确定?解决办法:如图2,在线段OB 上截取OC使OC=25R,则可说明△BPO与△PCO相似,则有25PB=PC。
故本题求“PA+25PB”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PA+PC”的最小值,其中与A与C为定点,P为动点,故当A、P、C 三点共线时,“PA+PC”值最小。
【技巧总结】计算PA k PB +的最小值时,利用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构造母子型相似三角形问题:在圆上找一点P 使得PA k PB +的值最小,解决步骤具体如下: 1. 如图,将系数不为1的线段两端点与圆心相连即OP ,OB2. 计算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OPk OB = 3. 在OB 上取一点C ,使得OC k OP =,即构造△POM ∽△BOP ,则PCk PB=,PC k PB =4. 则=PA k PB PA PC AC ++≥,当A 、P 、C 三点共线时可得最小值典题探究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例题1. 如图,在Rt △ABC 中,∠C=90°,AC=4,BC=3,以点C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C ,分别交AC 、BC于D 、E 两点,点P 是圆C 上一个动点,则12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EABC DPMPDCBA【分析】这个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转化12PA ,此处P 点轨迹是圆,注意到圆C 半径为2,CA=4,连接CP ,构造包含线段AP 的△CPA ,在CA 边上取点M 使得CM=2,连接PM ,可得△CPA ∽△CMP ,故PA :PM=2:1,即PM=12PA .问题转化为PM+PB ≥BM 最小值,故当B ,P ,M 三点共线时得最小值,直接连BM 即可得13. 变式练习>>>1.如图1,在RT △ABC 中,∠ACB=90°,CB=4,CA=6,圆C 的半径为2,点P 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 ,BP , 求①BP AP 21+,②BP AP +2,③BP AP +31,④BP AP 3+的最小值.[答案]:①=37,②=237,③=3372,④=237.例题2. 如图,点C 坐标为(2,5),点A 的坐标为(7,0),⊙C 的半径为10,点B 在⊙C 上一动点,AB OB 55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5.变式练习>>>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6,-1),M(4,4),以M 为圆心,22为半径画圆,O 为原点,P 是⊙M 上一动点,则PO+2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10.例题3. 如图,半圆的半径为1,AB为直径,AC、BD为切线,AC=1,BD=2,P为上一动点,求PC+PD 的最小值.【解答】解:如图当A、P、D共线时,PC+PD最小.理由:连接PB、CO,AD与CO交于点M,∵AB=BD=4,BD是切线,∴∠ABD=90°,∠BAD=∠D=45°,∵AB是直径,∴∠APB=90°,∴∠P AB=∠PBA=45°,∴P A=PB,PO⊥AB,∵AC=PO=2,AC∥PO,∴四边形AOPC是平行四边形,∴OA=OP,∠AOP=90°,∴四边形AOPC是正方形,∴PM=PC,∴PC+PD=PM+PD=DM,∵DM⊥CO,∴此时PC+DP最小=AD﹣AM=2﹣=.变式练习>>>3.如图,四边形ABCD为边长为4的正方形,⊙B的半径为2,P是⊙B上一动点,则PD+PC的最小值为5;PD+4PC的最小值为10.【解答】解:①如图,连接PB、在BC上取一点E,使得BE=1.∵PB2=4,BE•BC=4,∴PB2=BE•BC,∴=,∵∠PBE=∠CBE,∴△PBE∽△CBE,∴==,∴PD+PC=PD+PE,∵PE +PD ≤DE ,在Rt △DCE 中,DE ==5,∴PD +PC 的最小值为5.②连接DB ,PB ,在BD 上取一点E ,使得BE =,连接EC ,作EF ⊥BC 于F .∵PB 2=4,BE •BD =×4=4,∴BP 2=BE •BD ,∴=,∵∠PBE =∠PBD ,∴△PBE ∽△DBP , ∴==,∴PE =PD ,∴PD +4PC =4(PD +PC )=4(PE +PC ),∵PE +PC ≥EC ,在Rt △EFC 中,EF =,FC =,∴EC =,∴PD +4PC 的最小值为10.故答案为5,10.例题4. 如图,已知正方ABCD 的边长为6,圆B 的半径为3,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则12PD PC 的最大值为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高专题圆中的最值问题一、基本模型构建
常见模型
图(1) 图(2)
思考图(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图(2)垂线段最短。
.在直线L上的同侧有两个点A、B,在直线L上有到A、B 的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存在,可以通过轴对称来确定,即作出其中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对称点与另一点的连线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所要找的点.
二、拔高精讲精练
探究点一:点与圆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
例1:如图,A点是⊙O上直径MN所分的半圆的一个三等分点,B点是弧AN的中点,P 点是MN上一动点,⊙O的半径为3,求AP+BP的最小值。
解:作点A关于MN的对称点A′,连接A′B,交MN于点P,连接OA′,AA′.
∵点A与A′关于MN对称,点A是半圆上的一个三等分点,
∴∠A′ON=∠AON=60°,PA=PA′,∵点B是弧AN的中点,
∴∠BON=30°,∴∠A′OB=∠A′ON+∠BON=90°,又∵OA=OA′=3,
∴A′B=3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PA+PB=PA′+PB=A′B=32.
【教师总结】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点P的位置.根据轴对称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把两条线段的和转化为一条线段,即可计算。
探究点二:直线与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
例2:如图,在Rt△AOB中,OA=OB=32,⊙O的半径为1,点P是AB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点Q为切点),求切线PQ的最小值
解:连接OP、OQ.∵PQ是⊙O的切线,∴OQ⊥PQ;根据勾股定理知PQ2=OP2-OQ2,∴当PO⊥AB时,线段PQ最短,∵在Rt△AOB中,OA=OB=3 2,
∴AB=2OA=6,∴OP=
•
OA OB
AB
=3,∴PQ=22
OP OQ
=22.
【变式训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2为半径画⊙O,P是⊙O是一动点且P在第一象限内,过P作⊙O切线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求线段AB的最小值.
解:(1)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为4,
理由如下:
连接OP,
∵AB切⊙O于P,
∴OP⊥AB,
取AB的中点C,
∴AB=2OC;
当OC=OP时,OC最短,
即AB最短,
此时AB=4.
【教师总结】结合切线的性质以及辅助线的作法,利用“垂线段最短”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