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师范生就业逐渐市场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生数量剧增,相反的是,计划生育和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小学生的数量较以前有明显的减少,这就导致了师范生膨胀性失业。

因此,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在选择成才方向的时候不再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们的成才方向开始多样化。

本文分析了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原因以及当前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师范生培养模式以促进师范生多样化成才的对策。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师范生成才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126-01
在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却依然陈旧、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师范生多样化成才的新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改进和完善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一、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原因分析
当今时代师范生不再专注于“教师”这一职业定位,而是成才方向越来越多样化,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从师范生就业市场化,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计划生育和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这几个方面对师范生成才的影响做一下阐述。

第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就业难度加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来实现的。

各高师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主动适应和参与市场,关注“产品”营销,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培养人才。

另外,目前国家对师范生不再实行免费培养,师范生跟非师范生一样都要交费上学,这使得师范生理所当然的有了跟非师范生一样的选择职业的权力。

总之有关师范生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师范生毕业时真正的参与到了就业竞争这一大市场中,不再享受国家的包分配政策的师范生,就业难度自然加大。

第二,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师范生人数剧增。

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体现,也间接反应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自93年国家正式普及义务教育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一部分,师范毕业生人数也急剧增多,这必然加大了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第三、计划生育和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师范生膨胀性失业。

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推进,我国在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独生子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普遍现象,中小学生的数量急剧减少。

然而,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却使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只要通过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一样可以到教育领域工作。

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许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也逐渐看好教师市场而纷纷
考取教师资格证,这就打破了师范生对教育领域的垄断,师范类毕业生不再是各类学校引进人才的唯一渠道。

二、当代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师范生成才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很多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却并没有跟上这个变化,仍然实行与包分配的国家政策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在其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设置、以及对毕业生的成才指导这几个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从培养目标来看,大多数高师院校仍然把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作为目标对师范生进行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师范性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其他专业知识的传授,其培养目标与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和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需要不合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不相适应。

其次,从课程设置来看,许多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并不合理,专业性太强,课程设置太局限。

就师范性而言,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师技能训练课程都有待进一步强化,大多数高师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只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基础理论课,对于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等与中小学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类课程却很少开设,与此同时,目前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也存在不少问题,教育实践课程也有待进一步整合。

就非师范性而言,大多数高师院校并没有考虑到师范生将来成才方向多样化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还是以师范生本专业的课程以及师范性课程为主,缺乏非师范性课程设置。

另外,从成才指导方面来看,许多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的成才指导主要是针对大四毕业生开展的,缺乏从大一到大四的连续性的成才指导和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许多学校对师范生的指导仅仅是以“开大会”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师范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以及对自己成才方向
的合理定位。

三、改进师范生培养模式,促进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对策(一)调整培养目标多元化,实施分段式、复合式培养模式
面对师范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各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也该有所调整,不能仍然局限于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合格教师,培养目标应该多元化、市场化,应该立志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

相应的,培养模式也该更加灵活,高师院校可以采取分段复合式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两年或三年学科专业知识后,在第三年或第四年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毕业后的成才方向,选择是否接受师范教育,获得师范专业学士学位。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成才意向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为自己更好的成才打下基础。

(二)优化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拓宽就业选择的空间
现在我国高师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进
行建设的,考虑更多的是学科本身的要求和规律,较少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需要。

这必然导致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因此,各高师院校首先要
不断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来完善自身的课程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突出核心课程、主干课程,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课程结构应该紧紧围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形成这一核心来设置。

其次,高师院校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根据师范生成才方向的选择来优化自身的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全面实行主、辅修制度,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大选修课比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选修第二专业,大大拓宽其就业选择的空间,为学生的多样化成才积累雄厚的资本。

(三)设立成才咨询机构、开设选修考研讲堂,有针对性的开展成才指导工作
针对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现状,各高师院校应设立相应的成才咨询机构,有效地为师范毕业生提供成才咨询服务。

不仅要通过开讲座,作报告的形式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观念引导和技巧指导,为即将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而且要尽可能的采取各种途径介绍和推荐毕业生,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另外,针对选择继续考研的同学,学校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考研讲堂,安排专门的老师为准备考研的同学讲解当前的考研形势、当年的考试大纲以及应对面试的策略,以协助同学们顺利考取理想学府。

参考文献:
[1] 王保义.论师范生就业市场化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2] 陈雅珍.关于师范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
学报,2004(3).
[3] 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作者简介:
巩俊芳(1987—),女,山东淄博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