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注塑件涂装件检验规范

注塑件涂装件检验规范

注塑件、涂装件检验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使公司注塑件和喷涂件的外观检查判定有明确统一的依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0使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注塑、涂装的进料,生产,出货检验。

3.0术语3.1 塑胶件:3.1.1银丝: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塑料表面形成的不破裂银丝状斑纹。

3.1.2飞边:模塑过程中,浸入模具各模面缝隙间,并留存在制品上的剩余物。

3.1.3檫毛:制体脱模后,表面因机械原因产生无光泽的痕迹,手摸无深度感,用光腊檫试,不能消除。

3.1.4划痕:制件脱模后,表面因机械原因产生有深度的痕迹。

3.1.5白印:制件在脱模时产生的白化的现象。

3.1.6暗泡:塑料成型时,由于残留的空气或其它气体而在制品内部形成的气泡缺陷。

3.1.7烧焦:模具排气不良,注塑时,在制件表面局部部位产生变色、焦化现象。

3.1.8熔接痕:在塑料成型过程中,由不同流向塑料在制件表面形的痕迹。

3.1.9缩痕:由于壁厚及其它原因,注塑后,制件表面形成的凹坑。

3.1.10脱皮、分层:由于混料或其它原因、废丝、废屑,在注塑过程中被冲积到塑件表面而形的块状层状或点状与周围部分颜色不同或花斑色现象。

3.2喷涂件:3.2.1涂层厚度:又称膜厚,系指涂层厚度是指漆膜覆盖在塑胶制品表面上的厚度。

3.2.2涂层附着力:附着力是指涂料与被涂物之间或涂层与涂层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

3.2.3颜色与色差:颜色是指涂层附着在塑材表面后通过外界光源照射所反应出来的颜色。

3.2.4涂层光泽:涂层光泽是涂层外观质量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是涂层表面在外界光源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明亮度。

3.2.5涂层硬度:硬度是表面涂层结构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可理解为涂层附着在塑材上被另一物体攻击时所表现在阻力。

3.2.6涂层耐磨度:喷涂件涂层与外界物发生接触、磨擦时所能承受被破坏的能力。

3.2.7涂层耐腐蚀:耐腐蚀是指抗化学成份而不造成破坏的能力。

ASTM B 塑料件电镀涂装铜 镍 铬标准规范 中文

ASTM B 塑料件电镀涂装铜 镍 铬标准规范 中文

ASTM文件编号:B604-91(1997年重新认可)表面处理资料塑料件电镀涂装铜+镍+铬标准规范本标准在固定文件编号B604之下发行,文件编号之后的数字是本年采用的编号,或者万一有修改,则为本年最后修改版本。

括号中的编号表示本年最终认可编号。

上标E指最后修改或重新认可的变更。

1、范围1.1 本规范涉及的要求用于电镀铜+镍+铬塑料素材的几种等级和类型,而这些素材的外观,耐用性和热循环都对服务性能非常重要。

将提供此条件的五个等级涂装,每一个都希望能达到满意的性能。

1.2 本规范涉及使用的涂装要求,是在应用自动角媒的金属膜之后使用的,或者在应用自动触媒后任何涂装的应用之后使用的。

1.3 以下只属于此规范测试方法的笫六部分,附录A1,附录X2,附录X3和附录X4。

本标准不是旨在说明所有安全问题,如有,则是关于其使用上的。

本标准的使用者责任在于使用前建立一套合适的安全健康的条例,决定规格限制的可使用性。

2 参考文献2.1 ASTM标准:B 368 方法用于铜加速盐雾试验(CASS试验)B 487 试验方法用于交叉部分检验金属和氧气涂装厚度的测量B 489 条例用于金属涂装电镀和自动触媒延展性的弯曲试验B 504 试验方法金属涂装厚度的测量B 530试验方法用磁性的方法测量涂装厚度:磁性的非磁性素材的镀镍涂装B 532 规范用于电镀塑料表面或外观B 533试验方法用于电镀金属塑料件脱层强度B 556 指南用于通过斑点测试对薄铬层的测量B 567 试验方法用于通过Beta Backscatter方法测量涂装厚度B 568试验方法用于通过X光谱测量涂装厚度B 602 试验方法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样件性能B 659 指南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厚度测量B 727 条例用于电镀塑料材料的准备B 764 试验方法用于多层电镀镍中单层厚度和电化学潜力的决定(STEP试验)D 1193 试剂规范E 50 条例用于金属化学分析的仪器,试剂和安全防护措施3 术语3.1 定义3.1.1 重要表面———通常为可视表面(直射或反射),当正常装车后损坏表面的产品来源时,对产品的外观或服务性能起重要作用的表面。

外饰塑料件油漆涂层 技术条件

外饰塑料件油漆涂层 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标准。
3. 1
光泽 gloss 表面的一种光学特性以其反射光的能力来表示。
3.2
附着力 adhesion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结合的坚牢程度, 被涂面可以是裸露底材也可以是涂漆底 材。
4 技术要求
4. 1 一 般要求
4. 1. 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或技术文件制造。
仪器测量
流匀度(复合层) 鲜映性DOI
光泽度 (20 ° )
附着力 漆膜硬度
性能要求 与标准色板相比, 颜色类型相同,亮度与色彩饱和度接近吻合, 目 视无色差 实色漆色差值: L.E<l.0 (45 ° ) 金属漆色差值: 6.E<l.5 (45 ° ) 金属漆或实色漆: 长波 c'.(13, 短波10~30 高光黑: 长波 ,(7, 短波 c'.(18 ?:80 金属漆: ?:90 实色漆: :?:85 亚光或半亚光色漆光泽依照色板定义风格 0 级~1 级 �HB
I
`'
I
i::::::i
本标准是对《塑料件涂层技术条件》的修订。
II
外饰塑料件油漆涂层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饰塑料件油漆涂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检验、标识、 包装、运输及贮存、 产品变更。
本标准适用千本公司用塑料基材(改性PP、ABS、PC+ABS等)外饰件(保险杠、后视镜、扰流板、 门把手、外装饰板等)油漆涂层。
击性
耐低温冲击性 耐水性
涂层表面不应出现剥离、 裂缝等缺陷 表面无起泡现象, 无明显颜色变化 附着力: :<:;1 级
耐湿热性
无起泡、 开裂现象, 无明显颜色变化 附着力: �l 级

塑件喷涂检验规范资料

塑件喷涂检验规范资料

塑件喷涂检验规范外观检验规范: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塑料件及喷涂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制成的电子产品(外壳及有关塑料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的检验与验收。

2.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3.内容:3.1术语: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露底: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手机结构件外观检查及测试规范:1 范围本标准主要用于公司所研制及生产的手机的结构件检验,并且适用于手机的研发、试生产、IQC来料检验、QA增强性试验等各个阶段。

2 引用标准GB/T 12610-19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C循环)QJ 2028-1990 镀覆层可焊性试验方法Q/EP 12.203.6-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ASTM-D336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ilm Adhesion by Cross –Cut Tape Test3 定义3.1 不良缺陷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塑料喷漆件检验规范

塑料喷漆件检验规范
每50 转检查机壳表面的油漆,至250 转时,每10转检查机壳表面的油漆,被测面无见底材为合格。
耐磨测试仪;专用纸带
量产后2pcs/批
3
橡皮擦式
以ERASER REFILL 7010R橡皮,垂直重力500gf,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 ,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200个循环,来回算一次。
不能有变色、变质、露出素材或表面涂层脱落
量产后3PCS /3月
15
正反面各跌落1万次(共2万次),跌落高度:7cm,频率:10次/min
无壳裂、裂纹、掉件、掉漆、变形
量产后2PCS /6月
16
耐化妆品测试
表面擦拭干净,将凡士林护手霜(或SPF8的防晒霜)均匀涂在产品表面上后,将产品放在55℃、95%测试环境中,保持48h后将产品取出,然后用棉布将化妆品擦试干净,检查样品表面喷漆。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耐磨性。
不限
033
积油
产品表面喷油局部或整体油厚。
按限度样板
以不影响装配为准
034
少油
产品表面喷油局部或整体油量不够。
引起色差的按限度样板,其余的不允许
按限度 样板
035
喷油爆裂
产品喷油后局部出现爆裂现象。常因开油水过强引起。
不允许
按限度 样板
036
表面漆 飞油
表面漆飞到超焊线位置或EMI喷涂区域。
不限
按限度样板
素材表面用力平搓后出现絮状物。
按限度样板
不限
030
污渍
产品表面的油渍、指纹、灰尘、蹭迹或其它污渍物。
喷漆前不允许有;喷漆后不可擦的不允许有。
导电漆喷涂范围内不允许
031
色差
产品颜色相对样板或装配件有偏差。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有的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

可以作为汽车外饰塑料件涂漆设计、零部件采购以及进厂检验等工作的依据。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塑料件涂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各类汽车所装用的外饰塑料件的涂漆要求。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1730-199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4-1993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765-1979(1989)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青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 11121—1995 汽油机油GB 11122—1997 柴油机油GB/T 13492-1992 汽车各色面漆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HG/T 3343-1985 漆膜耐油性测定法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J B071—2006 汽车产品零部件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塑料件表面涂漆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执行,涂漆颜色应符合设计部门或营销部门确认的色板要求,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PP汽车外观件涂装技术规范(交)

PP汽车外观件涂装技术规范(交)

编号代替密级商密3级▲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PP汽车外观件涂装工艺技术规范2009-11-15制定2009-12-25发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法规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工艺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郑勇、张先锋、向雪兵、欧丽华。

编制:校核:审定:批准:PP汽车外观件涂装工艺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PP材料零部件(以下简称PP材料)的涂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PP汽车外观件涂装工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Y-TZ-49-2008 汽车外观塑料件(ABS、PP)漆膜技术规范GY-TZ-47-2008 PP材料用涂料试验规范3 术语本规范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PP材料PP材料是丙烯的高聚物,即聚丙烯。

4 PP塑料件涂装工艺3C1B的工艺流程:工件检查→ 遮蔽(分色)→ 上挂→ 预脱脂→ 脱脂→ 第一水洗(喷淋)→ 第二水洗(喷淋)→ 新鲜纯水洗(喷淋)→ 强风吹干→ 烘烤→ 冷却→检查擦拭→静电除尘→ 火焰处理→ PP底漆喷涂→ 静置→ 色漆喷涂→ 静置→ 清漆喷涂→ 静置→ 烘烤→ 检查抛光→下挂3C2B的工艺流程:工件检查→ 遮蔽(分色)→ 上挂→预脱脂→ 脱脂→ 第一水洗(喷淋)→ 第二水洗(喷淋)→ 新鲜纯水洗(喷淋)→ 强风吹干→ 烘烤→ 冷却→检查擦拭→ 静电除尘→ 火焰处理→ PP底漆喷涂→ 静置→ 底漆烘烤→ 冷却→ 打磨→ 检查擦拭→ 静电除尘→ 色漆喷涂→ 静置→ 清漆喷涂→ 静置→ 烘烤→ 检查抛光→下挂4.1 前处理工艺流程前处理工艺旨在除去PP塑料件表面沾有的油污、手汗和脱模剂,以增强PP件与涂料的附着力,消除涂膜缩孔,PP外观件的前处理方式采用水溶液处理法,水溶液处理法是通过预脱脂、脱脂等工序处理PP工件,其工艺流程如下:工件检查→ 遮蔽(分色)→ 上挂→ 预脱脂→ 脱脂→ 第一水洗(喷淋)→ 第二水洗(喷淋)→ 新鲜纯水洗(喷淋)→ 强风吹干→ 烘烤→ 冷却→进入面漆喷涂4.1.1 工件检查上挂前对PP塑料件进行检查修整,要求PP塑料件本身颜色与车身电泳漆颜色相近,其表面必须无磕碰伤、无划伤、无毛边,无熔接痕、分模线平整光滑才能上挂。

CVTC 52036-2013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CVTC 52036-2013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报告测量结果
最小4个读数
3
CVTC 54036—2013
表 2(续)
耐候性试验a
SAE J2527-A, 2500 kJ/m2。
ΔE<3.0
耐候性试验
耐候性试验:SAE J2527-A, 2500 kJ/m2
ΔE<3.0
+96h耐湿
96小时耐湿试验可采用方法A或方法B:
无明显变化
+胶带附着力试验 方法A:采用符合ASTM B117, 附件X.1的试验设备, 符合ASTM
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胶带粘接试验(X CV离、各层漆膜之间不 允许出现脱离。
144小时耐湿 +胶带附着力试 验
飞石冲击试验 汽油浸泡试验 湿冷循环 +24h耐湿 +胶带附着力
耐候性试验
经过144小时耐湿试验,耐湿试验可以采用方法A或者方法B:
耐湿试验后无明显变化。
耐湿试验后无明显变化。 十字划割不超过1级
经过240小时耐湿试验,耐湿试验可以采用方法A或者方法B: 方法A:采用符合ASTM B117, 附件X.1的试验设备, 符合ASTM D1193 类型IV的液体,温度为38±2℃ ,湿度为~100% RH 。 方法B: 采用符合ISO 6270-2 5.1中规范的温度舱温度为 40±3℃,湿度为~100% RH 。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身及造型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车身及造型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贵欣
I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CVTC 52036-2013

内饰塑料件喷漆技术规范

内饰塑料件喷漆技术规范

内饰塑料件喷漆技术规范前言内饰塑料件喷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饰塑料件上喷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部装饰塑料材料上的喷漆,如:出风口、空调控制器、开关组、中央控制面板、烟灰缸等的装饰漆和软油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内饰件散发性能试验技术规范车辆内饰件颜色评价EN ISO 2409 油漆和类似涂层网格刻划试验ISO 105 耐磨损特性试验3 基本要求3.1 所有待测的样件都要由供应商同时提供下列说明:——基体材料的说明(材质说明、牌号、供应商名称);——油漆牌号、供应商名称;——色调。

3.2 试验件首先要放在60℃中48小时,然后还要放在标准气候条件下(按DIN50014 )24小时,做预处理。

3.3 喷漆的零件整个表面看起来必须十分均匀。

不允许有针孔、裂纹、流挂、条纹、叠层等缺陷。

整个漆层不仅在供货时,而且试验后也不允许脱落和崩漆。

3.4 产品在存放后,漆层颜色不允许改变,也不允许出现斑点。

3.5 喷了漆的零部件不允许分泌出有毒的化合物,也不能有异味。

3.6 喷漆表面颜色和光泽必须与样品或预先提供的颜色样板一致。

4 技术要求4.1 油漆层厚按 GB 1764 测定,要求:饰面漆>20μm,软漆>60μm。

4.2 供货状态油漆附着性及脆性4.2.1 按EN ISO 2409标准,使用合适的刀具对样品进行贯穿到基体的网格划刻,但不能太深,并用3M 公司610或Tesa公司4657型绝缘胶带贴紧,沿180度方向快速撕下胶带。

要求达到GT 0-1级4.2.2 握住一枚硬币用力在测试区域刮划。

刮划方向上硬币应与水平成45度。

乘用车塑料件涂装检验标准

乘用车塑料件涂装检验标准

汽车外饰塑料涂装测试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耐候性测试:通过暴露塑料涂装样品在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长时间暴露,例如阳光、高温、湿度等,评估塑料涂层的耐候性能,包括颜色稳定性、光泽度保持性等。

2.耐化学品测试:将常见的化学品,如汽油、酒精、清洁剂等,接触塑料涂装样品,评估塑料涂层对化学品的耐受性和抗腐蚀性能。

3.耐划伤性测试:使用指定的划伤工具或划伤测试机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划伤测试,评估塑料涂层对日常使用中的划伤和磨损的抵抗能力。

4.耐冲击性测试:使用冲击试验机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冲击测试,评估塑料涂层对外部冲击和碰撞的抵抗能力。

5.粘附力测试:使用粘附力测试设备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粘附力测试,评估涂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6.色差测试:使用色差仪或色差计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色差测量,评估涂层颜色的一致性和变化。

7.膜厚测试:使用膜厚计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膜厚测量,评估涂层的均匀性和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弯曲性测试:通过使用弯曲试验机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弯曲测试,评估涂层在弯曲过程中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9.粗糙度测试:使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测量塑料涂装样品的表面粗糙度,评估涂层的光滑度和质量。

10.耐磨性测试:使用砂轮磨损试验机或其他磨损测试设备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耐磨性测试,评估涂层的耐磨性能。

11.弹性测试:使用弹性模量测试仪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弹性测试,评估涂层的弹性和变形能力。

12.热稳定性测试:将塑料涂装样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评估涂层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13.粘结强度测试:通过拉伸试验或剪切试验等方法,评估塑料涂装样品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强度。

14.防腐蚀性测试:使用盐雾试验箱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盐雾腐蚀测试,评估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15.环保性测试:通过使用环境测试仪器对塑料涂装样品进行环境试验,评估涂层对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等)的抵抗能力。

塑料件涂装技术及涂膜常规检测方法

塑料件涂装技术及涂膜常规检测方法

塑料件涂装技术及涂膜常规检测方法1 引言近年来塑料制品在工业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迅速扩展。

为了提高产品的外观,延长塑料件的使用寿命,需要根据不同的涂装工艺及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从而满足顾客对产品外观的高标准要求。

本文阐述了塑料件涂装工艺、涂膜缺陷的防治及新工艺、新技术在塑料件涂装中的应用。

2 塑料件机械损伤修补方法塑料件损伤一般总要波及到零件基体,造成基体表面出现划痕、擦伤、裂纹、撕裂、刺穿等缺陷。

为了提供光滑、平整的喷涂基面,一般需要对塑料件基体表面的缺损部位进行特殊修复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化学黏结剂黏结法。

常用的黏结剂有2种:一种是以环氧树脂或氨基甲酸乙酰为基体,与硬化剂混合调匀使用的黏结剂;另一种是以聚酯为基体,与硬化剂混合调匀使用的黏结剂。

近年来,有超级胶声誉之称的氰基丙烯酸酯因其新颖的特性,被逐步应用于塑料的黏结。

2.1 塑料件表面划痕和擦伤缺陷修补方法⑴用水或塑料清洁剂清洗待修理部位,并对结合表面进行除蜡、脱脂处理。

⑵将塑料件加热至20℃左右。

⑶将催化剂喷至裂纹一侧,然后再敷好黏结剂。

⑷将划痕或裂纹的两侧按原位置对好并迅速压紧,约1min后即可获得良好的黏结效果。

为了达到最大的黏结强度,一般黏结部位的硬化时间控制在3~12h。

2.2 塑料件表面裂纹、撕裂和刺穿等缺陷修补方法⑴采用具有除石蜡、油脂和硅树脂功能的溶剂彻底清除损伤部位的污物。

⑵将开裂面3~5mm宽处磨削成斜面,表面尽可能粗糙,有利于贴合黏紧。

⑶用精细砂轮适当打磨开裂部位周边约15mm的区域,然后对该部位的正反面进行彻底清洗并晾干。

⑷使用喷灯火焰在斜面部位不断移动,直至斜面略呈棕色为止。

⑸将带有强黏结剂的铝箔和具有防潮功能的胶带贴至斜面部位。

⑹用刮板将混合好的黏结剂分两步填充到裂缝中,首先填充缝隙底部,然后再将裂缝整体填平,动作要快,因为这种黏结剂在2~3min内会固化。

⑺填充完毕直至硬化1h后用粗细砂轮磨去表面的凸点,并清除修理部位的碎屑、灰尘等杂质;如出现高低不平或针孔等缺陷,可按上述方法重新用填充剂填平。

RY2201-14-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

RY2201-14-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

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目录前言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底材 (5)5油漆(施工) (5)6 技术要求 (5)7 试验方法 (8)8 检验 (11)9 包装、标识、运输、储存 (13)10 变更要求 (13)前言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瑞阳科技所有的塑料喷漆件的技术要求。

用于塑料件的喷漆,例如:按键、面板等装饰和防护目的。

本企业标准由范围、引用标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出厂验收等部分组成。

本条例是企业的法规性文件。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编制。

本条例主要起草人:陈琦、卿仕军本条例于2014年10月10日首次发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塑料底材,应用不同表面涂装(喷漆、丝印、移印、镭雕)零件的(以下简称喷涂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件,它是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安装、验收、使用、质量检验和制定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如遇客户针对某喷涂件有特殊要求与本规范冲突或相异时,请以客户具体要求为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4618-2006 色漆和清漆.术语和定义GB 5206.1 色漆和清漆词汇第一部分通用术语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百格测试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_27630-2011_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1345.2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6739-2006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TL 226 大众汽车内部配件材料施漆技术要求WSS-M2P188-A01 福特汽车内部塑料基材喷漆性能GM 4350M 通用汽车零部件涂层性能要求GY-TY-23-2013 长安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技术规范PV3952 塑料内饰件耐划伤测试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FLTM BI104-01 涂漆件和面板的水浸试验方法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PV2005 汽车零件耐气候交变实验DIN 50017 气候及其技术应用凝露人工气候试验箱PV1303非金属材料有关汽车客舱构件的光照试验3 术语和定义3.1色漆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漆膜。

塑料件装配标准

塑料件装配标准

塑料件装配标准
塑料件装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塑料件尺寸:装配的塑料件应符合设计图纸和3D文件的要求,精度应符合公差原则,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

2. 表面质量:塑料件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明显的缺陷,如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等。

3. 装配配合:塑料件与其他装配零件之间的配合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表面错位应小于,不能有刮手现象。

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隙和使用要求。

4. 壁厚:塑料件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新制模具时,成形件壁厚应偏于尺寸的下限。

5. 脱模斜度:修配脱模斜度时,原则上型腔应保证大端尺寸在制件尺寸公差范围内,型芯应保证小端尺寸在制件尺寸公差范围内。

6. 角隅处圆角半径:型腔应偏小,型芯应偏大。

小型模具只需涂上红丹后相互接触即可,大型模具间隙约为左右。

7. 模具装配精度:各零部件的相互间精度,如距离尺寸精度、同轴度、平等度、垂直度等;相对运动精度,如传动精度、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精度等;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如配合间隙、过盈量接触状况等。

8. 材料特性:塑料件的材料特性如收缩率、热膨胀系数等应在设计时予以考虑,以防止装配时的尺寸变化问题。

9.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塑料件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10. 检验:装配好的塑料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装配标准。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塑料件的装配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福田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

福田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T B033—2001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涂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农用运输车所装用的、要求进行涂漆的塑料零部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20—197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30-199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 11121—1995 汽油机油GB 11122—1997 柴油机油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FT B102—2000 车辆产品零部件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塑料件表面涂漆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执行,涂漆颜色应符合设计部门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001—04—11批准2001—05—01实施确认的色板等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1.2 外观要求3.1.2.1 涂漆前塑料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无脱模剂、油污、泥沙、水等影响涂漆质量的物质。

3.1.2.2 涂漆前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凹坑、凸块、出模缝、焊棱等加工缺陷,并符合设计要求。

3.1.2.3 塑料件喷漆烘干后,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涂漆表面质量3.1.2.4 同一批零件、同一总成中的塑料件涂漆后,光泽、颜色应一致,目测无差别。

塑料件涂装标准

塑料件涂装标准
与中涂漆配套
0级
12
遮盖力
干膜厚度
浅色≤30µm,中色≤25µm,深色≤30µm
13
杯突试验
复合涂层
深度≥2.5mm,不允许漆膜破坏
14
过烘烤
160℃/30min
不允许肉眼可见颜色变化,光泽允许减少≤5%
15
重涂性
不允许肉眼可见颜色变化,外观无异常,光泽允许减少≤5%,附着力无变化
16
耐酸性
0.1N硫酸20℃/24hr
15
过烘烤
160℃/30min
不允许肉眼可见颜色变化,光泽允许减少≤5%
16
重涂性
不允许肉眼可见颜色变化,外观无异常,光泽允许减少≤5%,附着力无变化
17
耐酸性
0.1N硫酸20℃/24hr
外观无变化,附着力允许下降一级
18
耐碱性
0.1NNaOH55℃/4hr
外观无变化,附着力允许下降一级
19
耐机油性
不允许漆膜有起泡、斑点、开裂、粉化等。抛光前光泽允许减少≤10%,抛光后(漆膜最大失去≤1µm)光泽允许减少≤5%,色差△E≤1.0。附着力允许下降一级。
27
大气自然曝晒试验
海南曝晒场24个月
不允许漆膜有起泡、斑点、开裂、粉化等。抛光前光泽允许减少≤10%,抛光后(漆膜最大失去≤1µm)光泽允许减少≤10%,色差△E≤1.0。
目测与标准色板无明显色差
8
光泽
60度角
70~90
9
硬度
K摆
0.5~0.6
10
附着力(划格法)
与底漆配套
0级
11
杯突实验
与底漆配套
深度≥6mm,不允许漆膜破坏

塑料喷漆件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及测试规范

塑料喷漆件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及测试规范
塑料喷漆件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及测试规范 冠德科技(北海)有限公司 KUANTECH (BEIHAI)COMPANYLIMITED
KUANTECH P/N: CUSTOMER P/N:
塑胶喷油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检查 → 除油→ 除电及除尘 →调油 → 喷涂 → 烘干。 1. 检查:检查塑胶件是否有缩水、划伤、颗粒、撞伤等不良。若有不良缺陷作退料处理。 2. 除油: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层产生龟裂、起 泡和脱落。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对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 面残留液,并用纯水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 3. 除电及除尘:塑料制品是绝缘体,表面电阻一般在 10 Ω 左右,易产生静电。带电后容易吸 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因静电吸附的灰尘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 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除尘的效果较好。 4. 调油:严格按照油漆厂商的说明书,按特定的比例调配油漆、开油水和固化剂。在调配之前 要把油漆充分搅拌(可借助搅拌机)再称重。固化剂称好之后,先用开油水稀释再跟油漆混合, 最后三者混合,搅拌均匀,用 150 目的过滤网过滤,静止 5-10min,待气泡消除,备用。 5. 喷涂:按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原则。喷嘴与被喷面的距离一般以 20~30cm 为宜, 塑料涂层厚度为 25~35μm。通常要喷涂 2~3 道才能完成,一道喷涂后晾干 15min,再进行第二次 喷涂。需要光亮的表面还必须喷涂透明涂料(光油)。喷漆人员在喷漆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戴上防护眼镜、防护面具和防护手套,以防油漆等溅入眼中。 6. 烘干:喷涂完以后,放置 5-10min,待涂层充分流平,然后在 60℃-75℃条件下烘烤 30min。 出料,放置 24h 之后方可包装。(实际烘烤温度以塑胶件的耐温情况而定)。

塑胶件涂装可靠性试验标准

塑胶件涂装可靠性试验标准

塑胶件涂装可靠性试验标准一.目的:建立产品胶件表面涂装的可靠性测试标准,以保证电话机塑胶件表面涂装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VTECH电话机涂装后的塑胶件.三.引用文件:]VTECH的有关检验标准书.四.定义:4.1 G1级:经常被接触的表面,包括手柄面、手柄底、手柄电池门、手柄和基座上的键、基面的提篮位和襟制.4.2 G2级:不常接触的表面,包括基面除担篮位的其他位置、基底、基座电池门和壁挂.测试项目及接受标准:以上试验在试验条件具备时需要完成.六.测试方法详述:胶纸附着力试验:●测试工具:界刀规格:80×9×58°●透明胶带:选用3Mscotch600transparent tape600或者粘力﹥5.3N/18mm透明胶带均或.●测试方法:取试样平坦部分,用界刀纵横划100个1mm×mm的小方格(如下图左),深度以能见到底材为准,不宜过深,过深刀口附近漆膜将会翻起,影响测试.然后用透明胶带贴在方格表面且用手指或橡皮压平,然后拉着胶带尾部成90°角,突然拉开胶带(如下图中).●附着力计算式:附着力=未脱落漆膜的方格数/100注:每小格内如果漆膜脱落﹤1/5,可视为未脱落.接受标准:G1、G2等级胶件附着力为100%,为合格(如上图右).备餐间的准备、开餐和清场服务标准●准备(1)开启备餐间的开水器。

(2)搞好备餐间的卫生。

(3)清点前一天用过的桌布、餐巾、小毛巾、抹布的数量,然后分类打包装入布草桶车,送到洗涤部核对数量并洗涤,于规定时间到洗涤部把干净的布草领回并归类入柜。

(4)清洁食品保温柜、茶水柜、餐车、布草桶车、备餐台、暖瓶、杂物架、洗手池、消毒盆、卡式炉等用具。

(5)准备好开餐时所用的一切餐具。

(6)准备即席烹制车、保温车及其燃料。

(7)开餐前30分钟完成酱料的准备工作。

(8)向厅面服务员发放托盘。

●开餐(1)接到厅面的点菜单立即送入厨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 GB/T 6739 进行实验,采用三菱 Uni 铅笔,以没有使漆膜表面出现可见的擦伤 或刮破现象的最大铅笔硬度表示涂层的铅笔硬度。 4.4. 耐冲击性
根据 GB/T 20624.2 进行实验,重锤质量 500g,样品尺寸 70×150mm,厚度 3mm。 重锤应落在试板喷漆面上。 4.5. 附着力
编制: 赖 礼 汇
校核: 苏 建 波
审定: 王 晓
批准: 王 坚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版本号
SJ-NW-015— 2006 SJ-NW-015— 2009
制定/修订者 王晓
赖礼汇
制定/修订日期 2006-07-10 2009-03-10
批准 李伟 王坚
日期 2006-08-23 2010-6-25
若为特殊涂料由当事者双方另行决定。
3.4 耐冲击性
落下距离为 200 mm,不可发生裂痕、剥落等 ——
缺陷。
3.5 附着力
应无剥离(100/100)

3.6 耐酸性

3.7 耐碱性
经 24 小时应无明显软化、起泡、剥落等缺
陷。色差(ΔE*)在 1.5 以下。

3.8 耐清洁剂性

3.9 耐增塑剂性 应无明显颜色变化、光泽减退、软化等缺陷。 〇
备注
仪表板上部严重曝晒区域,前挡风玻璃除霜格 1504 kJ/m2

仪表板较严重曝晒区域,A 柱,搁物板上的零 1240 kJ/m2

门板上部,上立柱等处于特征线以上的零件 门板下部,下立柱,中控箱,中控面板下部等 处于特征线以下的零件 门槛等位于地板或顶棚上的零件
489 kJ/m2 226 kJ/m2
16h→80±2℃×2h,然后评价其二次附着性。
4.19. 耐磨性
试样板放在 Taber 磨耗测试仪上,采用 CS10 砂轮,以 60±2rpm 的速度,5N(500gf)
的负荷摩擦试样板 200 次。观察涂装件的基体材料是否露出。
5. 试样制作条件
5.1. 试样板(未涂漆质地)
试验使用的板与涂装件的基体材料相同。
不断摩擦试样板 200 次。之后评价试板的状况和薄纱颜色的变化。
4.12. 湿性
在温度 50±1℃、相对湿度 95%Rh 以上的环境下 240 小时,水洗后经 2 小时后检查
涂膜状态及二次附着性。
4.13. 耐温水性
在 40℃的去离子水中(单位电导率 2µs/cm 以下)浸泡 240 小时后进行水洗,放置 2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进行表面涂装时的漆膜(以下称漆膜)的品质。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车型的喷涂内外饰塑料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 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17 耐热性
无明显颜色变化、光泽减退、起泡现象。二 〇
次附着力(25/25)应合格。
——
4.17
无明显颜色变化、光泽减退、起泡现象。二
3.18 冷热交变性

次附着力(25/25)应合格。
——
4.18
3.19 耐磨性
试验后基材不能暴露出来
〇 —— 4.19
注: (1)
(2)
二次附着力:指长期耐久性试验之后所进行的附着力试验。试验的切痕为间隔为 2mm 的 5 ×5 盘格。 室外耐候性:由于室外耐候性试验周期较长,产品开发前期应以实验室加速光照老化试验和 强化耐候性试验结果作为判定产品性能的依据,等得到室外耐候性试验结果后作为最终判断
5.4. 试样熟化 试样涂装完成后,在测试环境下熟化 1 周后用于试验。使用特殊涂料的老化,由当
事者双方协商后另行决定。
本规范代替SJ-NW-15-2009《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与SJ-NW-15-2009相比主要变 化如下:
1、调整了耐酸碱试验中酸碱浓度的规定; 2、调整了耐热性试验中耐热老化试验的条件;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晓、赖礼汇。
无粉化、裂痕、剥落、起泡等缺陷,原则 上抛光部位光泽度残存率在 80%以上,色差 (ΔE*)在 3.0 以下。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 〇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编号 代替 规范等级
SJ-NW-15-2010 SLeabharlann -NW-15-2009二级规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
Paint performance , plastic substrate
2010-03-10 制订
2010-06-25 发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本规范是为明确塑料件涂装后的检测项目、方法和判定标准而建立的,目的是通过 该规范提高塑料件的涂装质量。
附着在试样板上的圆环(内径 35mm)内,在温度 23℃、50%RH 的条件下放置 24 小时,
水洗后进行评价。
4.8. 耐中性清洁剂性
将 2ml 10%的中性清洁剂溶液滴在样板上,在 23℃的环境下放置 24 小时,水洗后
进行外观评价。
4.9. 耐增塑剂性
滴 0.2mlDOP(邻苯二甲酸)及 TCP(磷酸),在温度 23℃、50%RH 的条件下,DOP
放置 2 小时,TCP 放置 1 小时,擦掉增塑剂后进行评价。
4.10. 耐汽油性
将普通汽油轻轻沾湿纱布,在横向左右 50mm 的范围以 500g 的力以 1 秒/次的速度
连续擦 10 次,然后检查涂膜状态、纱布着色状态。(摩擦法)
4.11. 耐酒精性
用薄纱轻微浸润 10%的乙醇,在 20kPa(200g/cm2)的负载下,以 50mm/s 的速度,
的依据。
4. 试验方法 试验前应将所有的试样在 GB/T 9278 所规定的标准环境中放置 24 小时以上,并在
该环境下进行测试。 4.1. 涂膜的外观
在漫射自然光下以肉眼进行判断。 4.2. 镜面光泽度
按 GB 9754 进行测试。光泽度残存率以试验前的镜面光泽度除试验后的镜面光泽度 所得值的百分率来表示。 4.3. 铅笔硬度
漆膜的外观应无因涂料、溶剂等造成的漆膜 3.1 漆膜的外观 缺陷,颜色、光泽应均匀。
颜色凭肉眼检查应与样品无明显差异。
适用范围 内饰 外饰


试验方法 4.1
光泽度 90%以上。 3.2 镜面光泽度
若为特殊涂料由当事者双方另行决定。
——
ABS 用:HB 以上
3.3 铅笔硬度
PP 用:3B 以上

(破裂)
GB/T 20624.2 色漆和清漆 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 第 2 部分:落锤试验(小面积
冲头)
SAE J2412
汽车内饰件加速老化实验:可控辐照度氙弧灯
SAE J2527
汽车外饰材料加速老化实验标准:可控辐照度氙弧灯
3. 要求
漆膜的品质基准按表 1。 表 1 漆膜的品质标准
序号 试验项目
性能标准
3.10 耐汽油性
纱布上应无明显染色。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耐酒精性
应无明显颜色变化、光泽减退、软化等缺陷。 〇
耐潮性 耐温水性
强化耐候性
加速光照老 化 室外耐候性(2)
应无起泡等缺陷,色差(ΔE*)在 1.0 以下, 二次附着力(1)(25/25)应合格。 应无起泡等缺陷,色差(ΔE*)在 1.0 以下, 二次附着力(1)(25/25)应合格。 应无裂痕、剥落、起泡,应无明显颜色变化、 粉化。 原则上抛光部位光泽度残存率在 80%以上, 色差(ΔE*)在 3.0 以下。二次附着力(1) (25/25)应合格。 应无裂痕、剥落、起泡,应无明显颜色变化、 粉化。二次附着力(1)(25/25)应合格。
小时后检查涂膜状态及二次附着性。
4.14. 强化耐候性
外饰件的强化耐候性试验按 SAE J2527 进行,辐照量为 2500KJ/m2。 4.15. 加速光照老化
内饰件耐加速光照老化性按 SAE J2412 进行,辐照量根据表 2 进行选择:
表格 2 内饰零件加速光照老化试验辐照量选择标准
零部件
辐照量
113 kJ/m2
4.16. 室外耐候性
按 GB/T 9276-1996 在室外暴露 2 年后评价其室外耐候性。在 3 个月、6 个月、12 个
月、18 个月时分别对光泽残存率和色差进行评价。
4.17. 耐热性
在烘箱中放置 168h,待其冷却到室温后,检查涂膜状态和二次附着性。烘箱的温度
应低于材料规范中所规定的热变形温度,在 80℃,90℃,100℃,110℃,120℃等 5 个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927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 9278
涂料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划格实验
GB/T 9754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 漆膜之 20°、60°和 85°镜面光泽
的测定
GB/T 13452.2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