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文概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文概课后习题答案整理!(根据LIZHOU0000同学资料)这是我自己整理的“文学概论”课后的习题,同时参考了LIZHOU0000同学提供的慢班讲课资料!也有一部分题目我没有找到答案,也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同时也非常感谢LIZHOU0000同学,谢谢!第一编:本质论第一章: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名词解释:1、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
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
离开生活,想象的翅膀就腾飞不起来,虚构也就寸步难行。
2、再现:所谓再现是指注重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
3、表现:所谓表现是指注重抒写作家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
4、文学真实:在文学创作中,文学的真实性不是按生活本身那样表现出来的,而始终作为艺术真实表现出来的。
人们所要求的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艺术的真实性。
能动反映:5、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性是指作家用所创造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表现人们感情的特征。
6、文学倾向性:这种因作家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感情态度和审美情趣而表现出对生活的明确评判,流露出对特定生活的褒贬、爱憎等情感态度,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倾向性。
7、源、流:8、物理境、心理场:按近代完形心理学派的观点,物理世界称为物理境,经验世界称为心理场。
9、神、意蕴:所谓“神”,就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
在西方文论中,人们把事物内在的“神”叫做“意蕴”。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10、生活真实:第一节: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许多学者都对文学的本质问题发表过意见:1)文学是对自然的摹仿:如亚里斯多德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
2)文学是对人的情志的表现:如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言志”、“诗缘情”的理论。
3)文学是主体和客体的结合:如中国传统的“外师造化、中法心源”、“天与人之凑合”的说法。
浅谈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浅谈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摘要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这也是全部艺术实践证明的一条真理。
本文试图从艺术反映生活及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等方面来阐释这一论题。
关键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唯一源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泉源。
”这也是全部艺术实践证明了的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
只有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多样和丰富,也才能创作出真正为读者喜欢的作品。
那种惧怕深入生活,只会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地说些痴人式地梦话,是不可能赢得多数读者的。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
我们走进艺术的园地,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
艺术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艺术的发展,从越来越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广阔、更加鲜明的社会生活画面。
如战国时期青铜装饰图案、汉代的画像砖、唐代的人物画……当代艺术等等,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生产以及劳动人民和贵族阶级多方面的生活状况以及现代人的生存意识。
这些作品,不仅是宝贵的艺术遗产,而且是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黄土高原上产生的文学、艺术两大流派的创始人柳青和刘文西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都是深入生活的实践者。
柳青在解放之初,毅然离开繁华的京城,在皇甫村一住十四年,直到文革开始被迫离开为止,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也获取着创作的动力,他感激这里所给予的一切,去世后埋葬在皇甫村,实现了“终生和群众在一起”的决心。
柳青凡有机会谈创作,每必强调生活的重要。
他认准,对于作家,一切归根于生活。
他说“生活是作家的大学校。
生活培养作家、锻炼作家和改造作家。
在生活里,学徒可以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以变成匠人。
民间文学概论知识要点7
知识点七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这句话是对的。
从理论上讲,文学作为意识活动的产物,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任何文学作品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直接或者间接的依据。
文学源于生活,但文学不是对生活机械的简单的照搬,而是能动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古代人和外国人创作的成果虽然是从事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借鉴,但它们是“流”不是“源”。
所以离开了社会生活,一切文学创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
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1)一切理论都来源于时间。
(2)文学实践的日益丰富与发展,引起文学理论的变化发展。
(3)历史上任意一种文学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它所属时代的文学实践和前任的文学实践。
(4)比如,没有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就没有《诗品》《人间词话》等文学巨著。
3.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那么它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错误。
(2)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进步,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基础的影响,还要看其经济基础是何种经济基础。
(3)如《红楼梦》《水浒传》的出现对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具有破坏瓦解的作用。
《荡寇志》文采很好,但巩固封建经济基础,是反书。
(4)因此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进步性关键是看文学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
4.反映剥削阶级的作品都是没有人民性的。
错误。
文学作品的人民性表现是多方面的,除了反映的对象外,更重要的是看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态度。
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不一定都有人民性,而写剥削阶级生活的也不一定没有人民性,关键在于作者怎样去写。
如果能够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对剥削阶级的荒淫腐败加以鞭笞、批判、讽刺,那么这样的作品是具有人民性的。
如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5.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文学都具有人民性。
错误。
不能以作者的阶级出身为标准衡量,关键在于怎样写。
劳动人民创作的不一定都具有人民性,如宣扬男尊女卑的作品。
剥削阶级创作的不一定没有人民性,如对人民采取同情理解态度的。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只有‘人’才独具有美的理想。
”说这话的人是()A.黑格尔 B.康德 C.别林斯基 D.达·芬奇2.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说()A.虚境的产生依靠实境的完美表达 B.虚境是艺术表现的重心C.实境是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D.意境的创造不应考虑虚境3.司空图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A.情景相生 B.情中见景 C.景中藏情 D.情景并茂4.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A.中国文学的主题 B.中国文学的风格 C.中国文学的美 D.中国文学的文体5.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 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6.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提到本体地位的,是()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7.马克思认为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了()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础 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的发展规律8.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两句诗强调了()A.文学发展中的革新性 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C.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D.文学形式的稳定性9.较早对“摹仿”说进行系统论述的人是()A.苏格拉底 B.贺拉斯 C.达·芬奇 D.亚里士多德10.鲁迅说:“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这句话说明了()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D.作者对批评家的影响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12.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 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A.《周易·系辞》 B.《庄子》 C.《论语》 D.《论文偶记》14.巴赫金认为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A.叙述者与人物的结合 B.情感与理智的统一C.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D.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对话交流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的范畴是()A.意象B.隐喻C.典故D.意蕴16.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B.“发乎情,止乎礼义”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 D.表现心灵的感应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A.韵 B.律 C.音律 D.格调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19.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A.时距 B.次序 C.频率 D.视角2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A.书面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C.作家内心语言 D.理想化语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A.世界 B.作家 C.作品 D.接受 E.批评2.朱光潜认为诗的节奏通常包括()A.长短 B.刚柔 C.轻重 D.高低 E.张弛3.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是指()A.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 B.作品内容的总体安排 C.文本的潜在结构D.文本的图式化框架 E.文本的题材内涵4.文学接受中预备情绪的特征有()A.哲理性 B.象征性 C.审美性 D.朦胧性 E.期望性5.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A.重情感而轻想象B.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惟一因素C.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D.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E.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1.气势与氛围2.艺术直觉3.文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叙事理论中“省略”和“概略”有何区别?4.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什么?5.何谓“炼字”,其目的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1.什么是典型环境?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张铁夫、季水河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习题答案湘潭大学文新考研必备
绪论1.中西方文学理论学科生成的标志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是西方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而且是西方文学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具体内容”的规模宏大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2.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有什么变化?一是内容向形式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对文学内容的研究,重点是文学的真实性问题,结论是内容决定形式;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注重文学形式的探讨,重点是文学的语言问题,结论是形式即内容。
二是外界向心灵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研究,重点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结论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偏重于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讨,重点是无疑是心理,结论是文学即表现,甚至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升华。
三是由作者向读者的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作家研究,重点研究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结论为作品是作家所创造,文学的风格即作家的人格;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转向了读者研究,重点研究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结论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文学价值的体现者、文学意义的生产者。
3.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转型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其次,中国现代对科学思想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再次,中国现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
4.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活动构成整体与文学活动动态过程。
从构成论的角度看,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论,可以解释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艺术家、作品、欣赏者构成的”整体,文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由这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整体。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艾氏的“四要素”说,可以解释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动态过程。
第一章文学本质1.在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哪几种类型的文学本质观?它们各自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大致有以下下种文学本质观:一、生活反映论文学本质观生活反映文学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其基础理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学本质观。
第二章文学与社会生活
托马斯·门罗也认为:“在早期村落定居生活的阶 段,巫术和宗教得到了发展并系统化了,我们现在 称之为艺术的形式,被作为一种巫术的工具用之于 视觉或听觉的动物形象、人的形象以及自然形象( 下雨或晴天)的再现,经常是用图画、偶像、假面 和模仿性舞蹈来加以表现,这些都被称之为交感巫 术。”
巫术说。 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最初谈到了原始诗歌与原始 宗教的密切关系;但他还没有明确地指出诗歌起源于巫 术。19世纪以来,以泰勒、弗雷泽、哈特兰特为代表的 人类学家,对现存原始部族的巫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 艺术起源的“巫术说”提供了丰富材料。法国考古学家 雷纳克,就在这些资料基础上提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交 感巫术的论点,认为原始艺术实际上是巫术的一种,目 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这一论点在20世纪以来颇为流行 ,当代许多美学家(吉德逊等人)都加以赞同。但马林 诺夫斯基等民族学家则提供了某些原始部族只有艺术并 无巫术的资料,使得“巫术说”难以自圆其说。
艺术理论,自其于两千多年前产生以来,历经多个发展 阶段,演变为多种理论形态,虽不断受到诟病,但其影 响却至今不绝,构成了西方艺术观念的基本传统。
模仿说最初在其创始人柏拉图那里,既是一种用 来说明艺术本质的理论,也是一种用来否定艺术的理论 。由于模仿说一开始就具有这两重性,因此后来坚持模 仿说的理论家就必须承担其“为诗辩护”的职责。正是 这一动机,导致了模仿说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从而使其 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由此他认为原始巫术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相 似律”为基础的“顺势巫术”或“模仿巫术”,在这 种巫术中,巫师仅仅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任何他想做的 事;另一种是以“接触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 施行这一巫术也就是通过曾为某人接触过的物体而对 其本人施加影响。弗雷泽把上述两种巫术统称为“交 感巫术”,因为它们都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上,即 认为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就可以使物体不受时空限 制而相互作用。
社会生活是文学源泉
三、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一)真实的重要意义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只有具备了“真实”品格的文学作品才能使读者产 生信任感和认同感,读者因此才会对文学作品产生 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才能实现文学的认识功能、教 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等等。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 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
(二)、真实的涵义 )、真实的涵义
(3)人的语言。 《红楼梦》中那些大观园儿女们起诗社玩的 联诗游戏,就是受语言刺激而产生的文学创 作行为,第一次联诗,王熙凤先起了一个头 “一夜北风紧”, 李纨接着联“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香菱又接:“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高考“战胜脆弱”、“心灵的选择”、“面 向大海”等命题作文 四川蓬安
2、从文学的发展来看,每一时代的文学,反 映的都是那个时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生 活。 曹操作 《短歌行》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3、以书本或民间传说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创作 意图是由今天的社会生活引起的,其源泉仍是今天 的社会生活。 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施耐庵写作《水浒传》之前也早有《宣和遗事》等 历史著作和《梁山泊故事》等民间故事 拜伦的长诗《唐璜》取材于西欧世界家喻户晓的唐 璜传说 歌德花费60年时间才写作完成的诗剧《浮士德》也 是来自民间传说和前人创作的有关浮士德的剧本。
(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A、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 如果玛蒂尔德赖账
海涅在《自述》中记载的一件事: 海涅在《自述》中记载的一件事: 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 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我们两个并肩站在 窗前, 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人…… ……心 窗前,我,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人……心 醉神迷的谈到星星, 醉神迷的谈到星星,把他们称为圣者的居 我们喃喃自语到: 星星, 处。我们喃喃自语到:“星星,唔!哼! 星星不过是天上一个发亮的疮疤。 星星不过是天上一个发亮的疮疤。”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学理论绪论⽂学理论,是⼈⽂科学的⼀个分⽀,也是⼀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
⽂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学构成整体与⽂学活动的过程。
(概括⽽⾔)⽂学理论具体研究恩学的本质特征、存在形态、创作过程、阅读欣赏、发展演变。
(分之⽽⾔)第⼀节,⽂学理论学科的⽣成1.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2.⽂学实践是⽂学理论⽣成的基础,⼜是条件;⽂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理论的升华。
3.西⽅⽂学理论的学科⽣成:亚⾥⼠多德时代在⽂学实践⽅⾯,⽂学创作⾛向⾃觉,⽂学发展⾛向⾼潮。
4.中国⽂学理论的⽣成:在刘勰以前就颇具规模,许多⽂学家和理论家就已对⽂学发飙了丰富的理论见解。
魏晋时期出现了中国第⼀篇⽂学论⽂即曹丕的《典论.论⽂》以及史上的名篇陆机的《⽂赋》。
刘勰的《⽂⼼雕龙》,是中国⽂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部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具体内容”的规模宏⼤的⽂学理论专注著,也是⽂学理论学科⽣成的标志。
第⼆节,⽂学理论的现代发展1.西⽅:具体表现:a、内容向形式转移b、外界向⼼灵转移c、作者向读者转移(西⽅现代⽂学⾛向⼀条反传统的道路他们,他们反对现实主义的做法,突出⽂学的主观性、内向型、⾮理性、形象性)2.中国:具体表现:a、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转移b、诗性表达转向哲学论证c、感性描述转向理论分析第三节,⽂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学活动构成整体:⽂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由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四要素,并相互联系、影响2.⽂学活动动态过程:四要素流动⽅向世界—作家—作者—读者—世界3.⽂学艺术的源泉是社会⽣活第四节,⽂学理论的教材特性1.教学性与学习性的兼顾2.研究型与基础性的统⼀3.前沿性与稳定性的结合第⼀章《⽂学本质》第⼀节⽂学本质论述往1.⽣活反映论⽂学本质观:指从⽂学与⽣活关系的⾓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理论基础。
摹仿说:代表⼈物是亚⾥⼠多德,公元4世纪,亚⾥⼠多德在其《诗学》⼀书中,完善了摹仿说,使摹仿说成为⼀种体例完整、⾃成系统的理论系统镜⼦说:是摹仿说的继续发展,是新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主义⽂艺理论对⽣活关系的形象化表达:代表⼈物意⼤利达芬奇,西班⽛的塞万提斯,英国的威廉、莎⼠⽐亚再现说:流⾏于⼗⼋九世纪,俄国主义将其推向顶峰,代表⼈物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2.情感欲望论⽂学本质观:指从⽂学与作者⼼⾥情感的⾓度去观察问题情感说:罗马时期开始孕育,菲罗斯屈拉塔斯,真正论述⽂学本质论的是英国华兹华斯代表作《抒情歌谣》游戏说:是⼀种⽂学起源论,始于德国美学家康德,成熟于席勒欲望说:代表奥地利⼼理学家弗洛伊德情感欲望论本质关,是⽂学理论发展历史上重要影响的⽂学观念3.语⾔形式论⽂学本质观:主要指从⽂学与语⾔形式的⾓度去观察⽂学问题、以语⾔论为理论基础形式论:代表⼈物罗曼、雅克布逊结构说:代表⼈物罗兰、巴特第⼆节⽂学本质界定1.社会⽣活是⽂学创作的唯⼀源泉从⽂学发展史;⼈类⽂学史就是⽂学与社会⽣活的关系史{从作家的经验:社会⽣活是他们从事创作的源泉和动⼒从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活与⽂学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活与⽂学具有双向互动性2.实践本位⽂学与实践活动具有紧密联系,⽂学产⽣与⼈类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有是形式3.审美属性⽂学与审美具有天然联系是⽂学的根本属性;审美属性是⽂学发展⾛向⾃觉的标志审美属性是⽂学创作活动中整体的⾃由追求4.⾃由意识的审美呈现的特点:a.⽂学创作本⽣就是出⾃艺术家内在意愿或⾃由意识b.⽂学创作对象的选择也是艺术家⾃由意识的表现c.艺术家创造的⼈物形象也是艺术家5.语⾔活动⽂学与语⾔具有⾎缘关系,语⾔是⽂学的载体,⽂学是语⾔的艺术⽂学活动的本质是⼀种语⾔活动⽂学创作中的语⾔活动:语⾔的选择与语⾔的组合语⾔的选择:⽂学创作的语⾔选择是⼀种审美选择语⾔的组合:是⼀种审美组合遵循的原则:服从主体情感表达需要和⽂体特点{照欣赏者的兴趣爱好和表达效果遵循原则:遵循和谐化的原则,是通过审美组合后的⽂学语⾔与表达对象⼀致,使⾔与意,意与物尽量相符,达到“传神、传⾳、传情效果”。
文学概论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王夫之:“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姜斋诗话》)
童庆炳:“艺术直觉是一种不经过逻辑的分析与 推理而直觉地感受到对象的内在意义的能力。一 方面,它保持了感性认识的特点,永远保持着具 体的、生动的事物,一时一刻也不离开感性的特 征;另一方面它又超越感性的动能,在一瞬间直 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文学创作 与文学评论》,102页)
④ 材料获取的四种途径:
A. 根据精神的集中程度分为:有意获取和无 意获取
B. 根据获取渠道分为: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
2. 艺术发现
① 定义:作家在积累一定材料的基础上,依 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 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 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127页3句)
例证:周作人《吃茶》——自由知识分子
b) 从时间上说,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 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c) 从结果上说,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 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答案。
④ 感情与理智
A. 感情
a. 内涵:主体心理对外在事物的情绪反应和情 感态度。
b. 作用:感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没有感情就 没有文学。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例证:孔乙己“站着穿长衫的唯一一个 人”。
祥林嫂只有眼睛还表现她是一个“活物”
C. 突出和简化的异同:
a) 相同:都是为了使形象或者意念更传神、 更富于特点
b) 不同:突出是以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来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简化则是将形象和意念 身上所有遮蔽物全部剥掉,只留下最核心 的要素。
③ 变形和陌生化
a) 相同:将常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 得最佳艺术表达效果。
毛古斯与土家族古代社会生活
毛古斯与土家族古代社会生活【摘要】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土家族原始戏剧毛古斯同样表现了其原始古老的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原始时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婚姻生活等内容,无不在毛古斯表演过程中,得到了真实地展现。
【关键词】土家族;毛古斯;古代社会生活;抢婚习俗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从现存的所有文艺作品来看,都是其形成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毛古斯作为土家族最为原始的艺术形式,同样也是其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里,我们将以毛古斯文化现象为对象,具体分析其所反映出来的土家族远古时代的社会生活,这对于解释土家族远古时代的历史,认识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然,社会生活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在这里,我们也不可能对古代土家族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的分析。
为此,我们将从土家族社会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和原始婚姻生活三个方面对毛古斯文化进行分析。
一、古老原始的社会生产方式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韦尔斯在其名著《世界史纲》中曾这样描写过原始人类的生产方式:“原始人常被说成是捕捉巨大的猛犸、熊和狮的猎人,但是野蛮人曾经猎获过比鼠、兔更大的动物的可能性是极少的。
人多半是猎物而不是猎人。
”“原始野蛮人既吃植物又吃动物。
……他吃鸟卵、鸟雏、野蜂的蜜和蜂房。
……他吃死鱼、活鱼和淡水里的蚝,他能很容易地用手捉鱼,下水和潜水捉鱼和用网罟捕鱼。
” [1]按照韦尔斯所说,原始人类最早主要以植物和动物为食物,为了获得生存的食物,原始人类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生产活动。
这些生产活动主要为采集、渔猎生产,这也是人类所从事的最古老的生产方式。
在毛古斯表演中,也包含着土家族先民这些最为原始的生产方式。
毛古斯表演一共分七场,其中有“赶肉”、“打渔”、“种阳春”、“抢亲”、“织布”、“治病”、“读书”等。
前三场则主要表演了土家族先民的原始生产方式。
“赶肉”是湘西土家族的汉语方言,意即狩猎。
主要表演的内容比较简单,包括狩猎、请梅山和敬梅山。
文学概论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a)
b)
简化: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 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和意 念的神髓的构思方式。 例证:孔乙己“站着穿长衫的唯一一个 人”。 祥林嫂只有眼睛还表现她是一个“活物” 突出和简化的异同: 相同:都是为了使形象或者意念更传神、 更富于特点 不同:突出是以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来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简化则是将形象和意念 身上所有遮蔽物全部剥掉,只留下最核心 的要素。
3.
①
②
③
创作动机 定义: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 力。 创作动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内在情感 表达的需要,也有功利性的动机。 功能:文学创作得以施行的动力。
二.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
1.
2.
①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 基础上,由一定创作动机驱动,运用想象、 联想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 按一定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艺术构思的三个阶段: 形象的受胎:由生活的触动,产生创作某 一艺术形象的冲动。
B. a.
b. a)
b)
无意识 内涵:潜伏在主体意识之下的观念和心理活 动,主体的意识无法明确认识到。 作用: 根据意识提供的线索,暗中组合文学材料, 直到被直觉和灵感发现。 在作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作家的创 作。 例证:古典小说中“老大窝囊模式” 《边城》中的“三角恋爱”模式
4. 几种常用的艺术构思方式
②
③
形象的再孕育:对形象进行深入思索,挖掘其深 层内涵。 形象的基本完成:通过具体的结构安排,将尚且 模糊的形象清晰化。 蒋孔阳:“生活和人物如何具体化,如何在作品 中活起来,并如何系统而完整地表现出作品的主 题思想来呢?这就有待于情节和结构了。(《形 象和典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80年,201 页。)
自考文学概论(一)简答题大全含答案.
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知在哪)(1“交感说”本是一种神秘主义玄学,18世纪时由瑞典哲学家斯威斯登提出。
他认为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的各种感官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隐秘的、交相呼应的关系。
(2波德莱尔接受了这种观念,认为不同感官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心灵和隐秘世界之间也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可以感受到这种神秘的交互感应。
对话语体有何特征?不知道在哪 (1对话语体用于戏剧文学,戏剧文学为舞台演出而作,通过人物的直接言说来向观众展示一切,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采用对话语体。
(2对话语体的特征:第一、动作性。
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内心或外部的动作,并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性格化,人物性格主要是由对话来完成的。
第三、口语化。
舞台上的对话,要求深入浅出,朗朗上口。
一 1.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1.2广义的文化概念与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有何异同?相同:都认为文化是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一方面是人创造了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创造了人。
不同: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把符号作为人的最重要标志。
符号论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就是指蕴蓄在人的灵魂深处的精神文化、观念文化而言的。
1.2简单叙述文学的文化意义。
##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5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1.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1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因为除了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个源泉了。
古代的外国的文学作品,也只能供作家创作时借鉴和利用,但它只是“流”,不是“源”。
(2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
(3对于创作而言,作家对生活是否熟悉至关重要。
1.3简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 (1文学源于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社 会 生 活是 文 学 艺 术 创 作 的 唯 一 源 泉 吕世忠
(中共延边州委党校科研部 吉林 延吉 !""##!)
摘
要: 劳动创造了人自身, 也创造了人类社会, 更创造了文学艺术。文学艺 术是社会 生活的反映, 所以 在社会发展 的不同
时期, 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各不相同, 有着鲜明的时代 特点, 因此文学 艺术工作者 只有深入社 会生活, 才能创作 出优秀 作品。 关键词: 社会生活; 文艺; 存在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文学艺术是从哪里来 的呢?无数 历史事实证 明, 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 社会产生文学艺术以 来, 无一不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原始人经过数十万 年劳动才逐渐从猿变成人, 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 中锻炼出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头脑, 以及相互 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于是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 能力、 认识能力、 感受能力、 分析能力也逐渐地发展 起来, 这就给文学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人们开始 了文学艺术的创作。恩格斯指出: “ 手不仅是劳动器 官, 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 由于和日新 月异的动作相适应, 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 韧带以 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 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 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 人的手才达到这样 高度的完善, 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 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 托瓦尔德森的雕刻以及帕 格尼尼的音乐。 ” 因此说劳动创造了人自身, 也创造 了人类社会, 更创造了文学艺术。 劳动不仅创造了文学艺术产生的条件, 而且因 为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就产生了原始的文学艺术。根 据考古学和人类学提供的材料上看, 在原始公社制 度较为成熟的晚期, 即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出现了最 初的文学艺术活动。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曾具体地论 证了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真理。他曾指出, 原始 社会的文学艺术, 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 产生于劳动 实践的过程中, 它们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 的联系。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南京市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学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在于前者被灌注了“生气”或“生命”。
巴尔扎克说道:“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人物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
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人,那么他的作品就根本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他在小说《玄妙的杰作》中,借一位艺术家之口,道出了如何使艺术形象获得生命的某些奥秘。
那位画家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临摹大自然,而是表达大自然,否则一个雕塑家给人造型,依样画葫芦地捏成一个复制品就行了。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表现维度:看创作主体是否具有真切的人生 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 。
心理维度: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是否 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审美心理。
打油诗:雪
江上一笼统, 地上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三)艺术真实的倾向性
艺术真实既然包含着客观的生活真实,也包含着主 体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必然既要求真实性,也表 现倾向性。
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 达到的正确程度。
而倾向性则是指作品中渗透和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指 向。
三、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一)含义 艺术真实即艺术作品中的真实。是指在生活
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想对生活真 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 的正确反映了生活的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 景。 与科学真实、生活真实相对
(二)如何评价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可从反映、表现、读者接受心理三维度来衡 量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倾向 性应当寓于真实性之中,通过真实性表现出来
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首先,从作品形态来看,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作 品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太似”,也不是“不似”, 而是其神其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能动性,从作品内容构成来 看,则集中地表现为作家对所描写肋生活及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的情感融人和思想渗透。
最后,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作泉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是由文学创 作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杜甫“安史之乱”的生活现实——“三吏”、 “三别” ;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4章 文学与文化)【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与文化1.如何理解作家的“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当代作家史铁生因为疾病,每天坐在轮椅上,他不可能像20世纪50年代的作家那样深入生活,为什么他同样写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答:(1)“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①含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生活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因此只有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②哲学依据a.强调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实际上是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石上。
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文学艺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社会存在于文学艺术家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归根到底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
(2)对史铁生创作情况的理解①文学艺术家对生活的反映总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艺术反映是经过作家的头脑加工和改造过的。
社会生活,是被反映的客体;人的头脑,是反映的主体。
②文艺作品既然是作家头脑对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就意味着作家在反映生活时会对生活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改造。
只要作家这样做了,其作品也就渗透了作家的主观意识和主体意识。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才指出:作家艺术家必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③“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其实就是作家对生活的审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性分析与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既有强烈的情感活动的参与,又包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活动。
可以说,作家的能动作用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史铁生虽然行动不便,但仍然具有之前所体验的社会生活场景,同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卓越地“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因而也能够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2.鲁迅是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答:(1)鲁迅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①鲁迅认为文艺与政治不可能相安无事,冲突很可能是二者关系的常态。
马列文论选读(论述题)
2012.101.联系文艺发展的实际状况,谈谈你对邓小平在《祝辞》中论述的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理解。
答:(1)人民需要艺术;(2)艺术更需要人民。
2.结合列宁、毛泽东的思想观点,谈谈你对文艺家深入生活观察和学习的理解。
答:(1)列宁在给高尔基的信中提到了无产阶级作家生活实践和世界观的思想:第一,作家应当努力直接观察和了解工农大众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不能陷于各种消极情绪的包围中,从而提出要观察,就到下面去观察的思想;第二,在复杂的整治情况下,艺术家应有丰富的政治经验;(2)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以社会生活为唯一的源泉的,文艺对生活的反映必须更高、更典型;文艺要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因此,作家要创作出能反映时代的好作品,就应该到社会生活中去。
(3)列宁、毛泽东思想对当前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4.01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1)文艺是以社会生活为唯一的源泉的;(2)文艺对生活的反映必须更高、更典型;(3)文艺要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2.结合文学作品谈谈你对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1)典型环境充分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征;(2)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成长的环境,也是能够反映出时代本质特征的环境;(3)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创造出典型人物;(4)只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才达到了典型的高度。
2014.101.怎样理解文艺的源泉?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1)文艺是以社会生活为唯一的源泉的;(2)文艺对生活的反映必须更高、更典型;(3)文艺要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2.结合文学作品谈谈你对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解:(1)典型环境充分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征;(2)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成长的环境,也是能够反映出时代本质特征的环境。
(3)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创造出典型人物;(4)只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才达到了典型的高度。
六年级散文作文: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_800字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_800字文学是一种庄严、神圣的事业,、它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应该成为我们的作家和一切有志子文学的青年的实践目标和根本宗旨。
我们文学的伍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作家的这种职责‘,和个人主义与低级趣味是不相一容的。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
文学青年动笔之初,就要考虑为什么而写作,同时正确处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
不要把文学当作敲门砖”,当作捞取个人“名利”的手段,不能津津子蝇头小利,真正作家的胸怀是包容整个人类和世界的。
创作需要学习和掌握艺术技巧,但加强思想品质的修养,却是第一位的。
“人与文一”,作家的成功,除才华外,说到底是人格的成功,作品的“美的光辉·…那就是从艺术作品所放射的人的性格的光辉”。
(爱默生)文学是藏不得假的,一个思想感情卑俗的人,是写不出真正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人的作品的。
至于那些为了一点稿费,不肯自己劳动,而去抄袭和剽窃别人作品的做法,更是连最起码的“文德”都没有,应该为广大文学青年所不齿。
文学创作是一项复杂的、艰苦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需要多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从生活经验、思想、一直到艺术技巧。
而且,创作本身是一个高度紧张和艰苦的过程。
把创作看得轻而易举,是不切实际的幼稚想法,浅薄与无知同文学创作是根本无缘的。
有些初学写作者,自己的基础很差,不肯在学习和实践中下苦功夫,却到处打听写作的“诀窍”,以为得了这一论法”就可以毫不费力地“一举成名夭下知”。
一个青年骑自行车跑三百里访间一位作家,结果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因为这位作家并没有告诉他写作的“诀窍”,却指着他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稿子,要他补习初中文化知识。
写作是一种技能和技巧,也有它的规律,但是规律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只能靠自己的刻苦实践,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创作没有“诀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三)艺术真实的倾向性
艺术真实既然包含着客观的生活真实,也包含着主 体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必然既要求真实性,也表 现倾向性。 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 达到的正确程度。 而倾向性则是指作品中渗透和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指 向。 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倾向 性应当寓于真实性之中,通过真实性表现出来
三、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一)含义 艺术真实即艺术作品中的真实。是指在生活 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想对生活真 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 的正确反映了生活的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 景。 与科学真实、生活真实相对
(二)如何评价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可从反映、表现、读者接受心理三维度来衡 量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反映维度:着眼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强调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须源于生活 表现维度:看创作主体是否具有真切的人生 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 。 心理维度: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是否 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审美心理。
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首先,从作品形态来看,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作 品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太似”,也不是“不似”, 而是其神其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能动性,从作品内容构成来 看,则集中地表现为作家对所描写肋生活及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的情感融人和思想渗透。 最后,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作品 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手段上。
第二节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是由文学创 作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杜甫“安史之乱”的生活现实——“三吏”、 “三别” ; 曹雪芹家世盛衰变化——《红楼梦》; 鲁迅经历辛亥革命——《阿q正传》。
神话、魔幻作品均来自现实
相关观点辨析
文学是天才的产物 文学是绝对理念发展的结果 文学传统是文学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