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打印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打印

中国古典园林园林史: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含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

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德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2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狩猎社会园林,自然从属型;人对自然处于感性适应阶段。

人与自然呈现亲和关系。

为园林萌芽状态。

所先出的园林雏形处于生产目的。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园林,顺应型;人对自然变为理性适应阶段。

仍保持亲和关系。

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趋于兴旺的过程。

园林特点为: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人所私有;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没有自觉地体现社会、环境效益;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园林征服;人理解大自然也逐步地在控制大自然,两者的理性适应状态更为深入、广泛。

两者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

园林特点:除了私人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

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即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即社会效益;由现代型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园林;又回归到亲和关系。

园林:私人所有的园林、城市公共园林。

绿化开放空间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不断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审美的构思;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称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

3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的选址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按园林的隶属分:私家园林(宅园、游憩园、别墅园);皇家园林(大内、行宫、离宫御苑);寺观园林(佛寺、道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公元1911)1.园林的最初形式与起源原始社会→洞穴生活,生吃,不可能产生造园的要求。

氏族社会→渔猎、采集来维持生活,逐水草而居。

奴隶社会→蓄养牲畜。

→农业生产已占主要地位。

→有了脱离生产劳动的特殊阶层的出现。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艺术)开始发达的阶段,才兴建游憩生活为内容的园林。

园林的雏形:囿、台、圃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与鸟兽滋生繁育,并挖池筑台(台为主要建筑物),供作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的用地。

(囿中除夯土筑台、掘沼养鱼外,既是一片天然的景象)——狩猎、圈养台——主要建筑物,观天象、通神明圃——生产基地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则是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的认识——山水审美观的确立。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天人合一:正由于天人和谐的哲理的主导和环境意识的影响,园林作为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里面的山水树石、禽鸟鱼虫是顺乎自然的“纯自然”状态,从而明确了园林风景式的发展方向。

君子比德:导源于先秦儒家,从功利、伦理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观照天地自然过程,看成是主体道德观念,寻求客体再现的过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诗经》比兴,《楚辞》香草喻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表现智者的探索,山的稳重与仁者的敦厚相似,山中蕴藏万物可施惠于人,体现仁者的品质。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试复习资料3.园林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四项工作;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5.园林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寺观园林7.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12.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力求山水花木三造园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甚至把后者转化为前者。

三.诗画的情趣诗情,不仅在于把前人诗中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浮现出来,或运用景名.匾额.12.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的主要建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园前十一世纪,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园圃是第三个源头13.囿用于栽培圈养,台用于通神望天14影响着园林向风景式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15.贵族园林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17.始皇―大咸阳计划‖内容:1信阳宫与渭北的咸阳宫构成南北呼应的格局。

2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布局―天人合一‖的体现3以咸阳宫为中心,具有南北中轴线的大宫苑集群。

19西汉众多众多宫苑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

20汉代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1上林苑是一个天然山水环境2疏朗的随意的―集锦式‖布局。

3上林苑是一多功能园林21建章宫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22铜雀园内铸有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是一座兼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述1、园林的概念:传统概念:是在一定地块范围内,以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美的规律以及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国外: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促进城市自然化,创造游憩境地,在享受绿色环境上人人平等(19世纪工业初期)。

现代:改善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2、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雏形期);第二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时代);第三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的终结,现代园林的兴起);第四阶段:信息文明时代(现代园林实行可持续发展)。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地选择和开发方式: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和天然山水园(承德避暑山庄)两大类型;按园林的权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如:故宫内的御花园)、“行宫御苑”(如:圆明园)和“离宫御苑”(如: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寺观园林(如:杭州灵隐寺)。

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一、生成期:商、周、秦、汉。

(1100多年);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60多年);三、全盛期:隋、唐。

(370多年);四、成熟时期:宋、元、明、清初(770多年);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0多年)。

5、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是什么时候?答: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雏形起源于商代:囿、台、园圃。

囿的定义: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祭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

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的大型天然动物园。

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知识点:
1. 起源: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囿”,最初是供帝王贵族狩猎和游乐的场所。

2. 发展阶段: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 主要类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

4. 设计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以小见大等理念,注重景观的意境和韵味。

5. 造园手法:运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6. 园林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其中山水是园林的主体。

7. 典型代表: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寺庙园林有灵隐寺、普陀寺、寒山寺等。

8.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讲义

中国古典园林史讲义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此时期园林特点:⑴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⑵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⑶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注重发挥其园林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⑷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

此阶段园林特点:(1)私人所有的园林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园林、绿化开放空间进一步扩大(2)以园林绿化以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城市生态体系为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3)进行审美构思,城市延展到郊外,与防护林带,森林公园连成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国史部分一、绪论部分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古兰经》伊甸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P7)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则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P8)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前者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

第二,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综合而成 的景观,其筑山理水的技艺达到一定水准。 第三,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私家园林的影响,南 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 第四,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 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 着重写实的创作方法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第五,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 “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了。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皇家园林的主
要模式,沿袭到清代。
汉建章宫复原图
方丈 蓬莱 瀛洲
总论: 1.皇家园林是西汉造园活动的主流,它继承秦代 皇家园林的传统,保持其基本特点而又有所发展、 充实。因此,秦、西汉皇家园林可以相提并论。 2.功能的多样、驳杂导致造园的极不规范和园地 的大幅度拓展。 3.西汉皇帝把对离宫别苑的经营当作自己权力的 展示。 4.离宫别苑规模之大、建筑之美,显示了中央集 权的强大气概。反映西汉国力之强盛和统治者的 好大喜功,

(八)园林中的历史文化因子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个建筑的布局,这些布局一般说来都是以天为中心, 或者根据星象学说按照某些有代表意义的方位排列; 二是单体建筑的形制,这和封建等级的沿袭有很大的关系, 森严的制度在皇家园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 三是建筑装饰的设置,一般说来,皇家园林的装饰设置除 了其本身具有的艺术表现外,有的还在于其内涵的寓意。
2
3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 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 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 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特点: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小型的在0.5公顷以下, 中型在0.5与3公顷之间,大型在3公顷以上。 天然山水园: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多建在城镇 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如果选址得当,则能以少量花 费获得天然风景之真趣。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1.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2.文明人类早期对园林的理解:中国古代的瑶池和悬圃;基督教的伊甸园;佛教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园。

3. 园林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四项工作: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类: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小(0.5公顷以下)、中(0.5公顷—3公顷)、大型(3公顷以上);天然山水园分为山地园、山水园、水景园。

人工和天然山水园的区别:基址不同,人工多建于平地,以城镇内居多,天然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

5.园林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以内,紧邻皇居,便于日常临幸,西苑、慈宁宫花园和大明宫;行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静宜园和静明园和南苑;离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和圆明园和颐和园。

私家园林:宅院和别墅园的游憩园。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6.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一、生成期(商周秦汉):皇家公苑,园林规模宏大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突起,寺庙园林兴盛三、全盛期(隋唐):写意山水园兴盛,私家园林开始发展四、成熟期(两宋元明清初)写意山水园,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处于兴盛时期。

五、成熟后期(清中末期):清末结束了中国古典园林史。

7.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国史部分一、绪论部分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古兰经》伊甸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P7)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则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P8)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前者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P9)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发展表现为极为缓慢的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其原因为:1、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2、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3、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古典园林史重点

古典园林史重点

1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

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2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特点: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小型的在0.5公顷以下,中型在0.5与3公顷之间,大型在3公顷以上。

3天然山水园: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多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如果选址得当,则能以少量花费获得天然风景之真趣。

4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与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5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

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6园林的功能: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

a狩猎(或称围猎)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

b游玩(或称游戏)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

c观赏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

d休憩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息。

e、祭祀古代的陵园、庙园等。

7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皇帝宫殿)离宫御苑(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等。

行宫御苑(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8皇家园林的特点:宏阔的规模布局,园址的自由选择,富丽堂皇的园林建筑,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一池三山的布局,齐全完备的功能设施,园林中的历史文化因子,梵刹琳宇的构成因素。

9私家园林特点:a规模较小b选址多在城市,功能上宅、住、赏合一c由人作,宛自天开d咫尺山林,多方圣景e卷气息最浓f居可游的妙品g虚魅趣的景致h卷幔山泉的意境10. 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11.寺庙园林特点:a庙建筑与自然景观密切结合b教功能与游赏功能密切结合c围可大可小,伸缩的弹性极大d开开放,任人游览12.中国古典园林特征: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突出体现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整理资料汇编一、名词解释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野、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4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如:北海琼华岛5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的皇家园林。

如:香山静宜园6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成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避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御苑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的皇家园林。

如:承德避暑山庄7张南垣,名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他追求意境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

8张然;字陶庵,造园工匠,在北京城内建万柳堂,改建怡园,参与了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以及畅春园的叠山等规划事宜。

9张南阳;字山人,他用绘画的手法堆叠园林假山,江南名园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陈所蕴的“日涉园”,太仓王世贞的“弇园”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堆叠假山的手法是传统的缩移摹拟真山整体形象的路数。

10计成:计成,字无否,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形成《园冶》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11《园冶》:明代成书,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三卷。

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duo)山、造石、借景,。

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

园说共四篇。

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

计成认为好的园林评价的标准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园林史复习整理资料全~

园林史复习整理资料全~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意境:意: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是中国园林的萌芽。

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院,占地广、规模大,呈“苑”中有“宫”格局。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原功能: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山的象征)艮岳:是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设计和主持修建的。

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景龙门内6里,面积约为750水创作为主题,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大转折。

一池三山: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成为中国造园山水格局的典范。

通常表现为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

“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

曲水流觞:出自东晋会稽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借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

即为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三山五园:位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中,最为宏大壮丽的五座园林: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

三大御苑(大内、行宫、离宫):离宫御苑:建于远离京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远效、近效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的地方;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或皇城以内,供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地方。

枯山水:深邃的禅宗寺院。

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台地园:16世纪后半叶庭园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构成若干台层,形成台地园圣苑: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着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勒诺特尔式园林:它是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映,代表了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反映了绝对君权制度.这种风格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风靡欧洲各国100多年的一种造园样式,并影响到各国的城市建设.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现代风景园林师从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汲取营养,在现代社会创造新的风格.二、知识要点1、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及其相应的四项造园工作(手段)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造园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2、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3、园:种植树木的场地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3、中国园林分类: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私家园林宅园、游憩园、别墅园•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公共园林衙署园林、会馆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以及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 3、按照布置形式•自然式•规则式4、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西方、伊斯兰)相比较,它具有许多不同的个性,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6、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有哪些?(从筑山、理水、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论述)筑山:摹拟凤凰山(象征性做法),更重要的在于其独特构思和精心经营;置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尤其是太湖石的特置手法;理水:形成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体的全部形态,水系与山系配合形成山嵌水抱姿态;植物配置:方式有孤植、丛植、混交,大量的则是成片栽培;园内按景分区,许多景区、景点都是以植物之景为主题;建筑:包罗了当时全部建筑形式,布局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和“观景”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得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得栽植与建筑得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得环境、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得“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与论述园林得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得园林理论、第一节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得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得农业公社与人类聚居得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得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得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就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得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原始文明后期得园林萌芽状态得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与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得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得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得国家地域范围、一定得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得园林类型与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得《圣经》里记载得“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与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得“天园”得旖旎风光:长久不浊得“水河”、滋味不变得“乳河”、味道纯美得“酒河”、清澈见底得“蜜河”、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得“瑶池"与“悬圃”;文字记载得“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得特点:⑴绝大多数就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她们所私有;⑵主流就是封闭型、内向型得;⑶追求美得观赏与精神得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与艺术家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得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与自然保护区园林得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得起源此时期得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得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得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得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得选择与开发方式得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得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与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得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得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与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得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与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得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得宅园,建制在皇城与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得风景优美得地方,或者远离都城得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得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得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得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各种宗教建筑得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陵寝园林就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得而专门修建得园林。

3、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4、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世界园林发展得第二阶段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得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三、中国古典园林得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1、生成期园林产生与成长得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3、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4、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清初。

5、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四、中国古典园林得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得主旨英国园林(理性得、客观得写实)、中国园林(感性得、主观得写意)同为风景式园林2、建筑美与自然美得融糅——尤其就是人工造园,它就是判断园林成功与否得重要标志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3、诗画得情趣4、意境得含蕴第二章园林得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得起源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得场所2、台:土堆筑而成得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得神秘色彩3、园:种植树木得场地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得原始雏型促成生成期得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得方向上发展得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念得确立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二、殷、周(最大得奴隶制国家)“贵族园林”周分为西周与东周(前半段为春秋、后为战国)这时候得宫苑游观已经上升到主要地位,植物成为造园要素,建筑结合天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开始有了游赏为目得得水体。

楚国得章华台——“高台榭”得典型吴国得姑苏台——山地园林两个都就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得优势三、秦皇家园林得起源园林得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得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得“皇家园林”。

上林苑——当时最大得一座皇家园林就是一个大型得宫殿建筑群,最主要得阿房宫,其中得兰池宫在生成期得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得位置:首次见于史载得园林筑山、理水;堆筑岛山,求仙得功能四、西汉得皇家园林1、上林苑——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宫(宫殿建筑群);台(地势较高得建筑物);观;生产基地综上所述:①上林苑就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得天然山水环境;②上林苑内得建筑密度较稀疏;③上林苑就是一座多功能得皇家园林。

2、甘泉宫——类似后世得离宫御苑3、未央宫——相当于后来得宫城4、建章宫——类似于后世得大内御苑她得园林一区就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得三仙山得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得主要模式5、兰池宫在生成期得园林发展史中占重要地位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得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

6、兔园宫苑就是当时皇家园林得普遍称谓,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得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五、东汉得皇家园林——称之为“宫苑”游赏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比较注意造景得效果。

六、汉代得私家园林1、王侯官僚得园林以西汉梁孝王刘武得兔园与东汉梁冀得苑囿为代表。

(1)梁孝王兔园兔园后称梁园,也称梁苑。

位置:西京长安,另说在淮阳城东。

据历史记载,兔园以建筑为主,但山水、动植物已占很大比重。

园中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得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

由于受文士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出现诗画意境。

这就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得发展倾向,文化因素对苑囿得影响由来已久。

(2)梁冀苑囿特点A:宅园中堆置了形似二崤绵延起伏得山丘,山上有大片树林,山下有深陡得溪涧,山林间放养奇禽驯兽。

B:范围大,似现今得大型自然公园。

梁冀苑囿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得私家园林。

2、富豪巨贾苑囿以西汉时茂陵袁广汉为代表。

3、文人宅园隐士庄园主多半为文人出身。

如西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就就是当时一位著名得致仕归田隐士东汉梁翼园林假山得这种构筑方式,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见于文献记录最早得例子小结生成期得中国古典园林就园林本身得发展情况瞧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殷、周;二、秦、西汉;三、东汉其中:殷、周为生成期得初始阶段;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发展得重要阶段;东汉就是园林生成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得过渡阶段。

第三章园林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一、以自然为主得园林手法产生,自然山水园得由来;木结构建筑完全代替了汉代得夯土台榭建筑二、中国园林体系得完成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得完成产生了深远得影响。

主要表现在:在以自然美为核心得时代美学思潮得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皇家园林得狩猎、求仙、通神得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与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得类型出现,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得成就;寺观园林得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得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得开发起着主导作用;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得协调关系。

三、皇家园林此时期得典型代表皇家园林:北方得邺城、洛阳,南方得建康。

1、邺城御苑——华林园经度、纬度得出现,后世一直沿用;把重要得建筑放在中轴线上2、洛阳大内御苑——华林园(芳林苑),其造园艺术成就占一定位置确立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3、建康(南方)大内御苑——华林园、乐游苑芳林苑(桃花园)、上林苑(皇家狩猎场)规模较小,规划设计精密细致了;造园四要素得综合而成得景观,有神仙虚拟转为世俗;开始受到私家园林得影响,文人参与园林开始;开始筑山、理水得人工园林造景多了,写意加写实得创作方法三、私家园林此时期得私家园林见于文献记载得已经很多。

从地理位置上私家园林有两种:建在城市里或城近郊得城市型私园——宅院、游憩园;建在郊外得庄园、别墅。

同时也有南方与北方私家园林得差别。

1、北方得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为繁华)(1)城廓宅园洛阳城东得“寿丘里”位于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就是王公贵戚邸宅与园林集中得地方,民间称之为“王子坊”。

园、宅极华丽、考究。

在《洛阳伽蓝记》中有对洛阳私家园林得细致描述,同时私家造园活动不仅体现了园林得游赏场所,也就是人们斗富得一种手段。

(2)郊野庄园别墅当时北方著名得庄园别墅以西晋石崇得金谷园为代表。

石崇,晋武帝时为荆州刺史。

晚年辞官后,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墅,即金谷园。

石崇经营金谷园得目得,就是为了下野之后安享山林之乐趣,兼作服食吟咏得场所。

2、南方得私家园林与北方一样,为贵戚、官僚所经营。

为满足奢侈糜烂得生活享受,同时也为了争奇斗富,也很讲究山池楼阁得华丽格调,刻意追求一种近乎糜烂得园林景观。

⑴城廓宅院茹园,吴兴武康任茹法亮得居所。

书中记载,“宅后为鱼池、钓台、土山,楼馆长廊达一里。

竹林花药之美,皇家苑囿所不能及。

”茹园既有辉煌殿阁得富贵气,也有山池花药得休闲之情。

南齐得文惠太子于建康开拓私园“玄圃”,园址地势较高。

其中起土山、池、阁、楼、观、塔宇,多聚异石,妙极山水。

园林中掇山理水造诣高超,显示出较高得技术水平。

⑵郊野得庄园别墅会稽谢家庄园就是这一时期南方私家庄园别墅得杰出代表。

城市私家园林得特点:①设计精致化;②规模小型化。

四、寺观园林1、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得园林,宅园2、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得绿化与园林化3、郊野地带得寺、观外围得园林化环境五、其她园林非主流园林类型——文人名流经常聚会得新亭、兰亭这样得一些近郊得风景游览地,公共园林,曲水流觞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得局面与略具雏形得园林体系。

第四章园林得全盛期——隋、唐一、长安、洛阳沿用了秦代开始得九经九纬规划格局,前宫后院得布局手法隋得大兴宫,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得水系唐代正式建立“两京制”——长安、洛阳二、皇家园林1、大内御苑唐长安城中有三大宫殿区,史称“三大内”,即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

长安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与禁苑陶光园为洛阳宫(隋名紫微城)得大内御苑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西苑——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得一座皇家园林,就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沿袭汉以来得“一池三山”得宫苑模式,这就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得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

山上得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得提高。

在设计规划方面得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她得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上阳宫——建筑密度较大,殿宇为主,园林为辅玉华宫(玄奘)、仙游宫(舍利塔、白居易《长恨歌》)——依山而建得行宫御苑,翠微宫:太宗去世华清宫——仿长安规划布局,最重要得离宫御苑,苑林区在天然植被得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量得人工绿化种植九成宫——与华清宫齐名得离宫御苑,皇帝避暑得离宫御苑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得类别三、私家园林唐代得私家园林更为兴盛,催生出一种特殊得风格——士流园林,白居易得庐山草堂便就是著名一例1、城市私园洛阳城内得私园多以水景取胜,长安大部分为宅园或游憩园履道坊宅园——前宅后园得布局,白居易2、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得私家园林,(1)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风景比较优美得地带洛阳得平泉园、杜甫得浣花溪草堂(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白居易得庐山草堂、李泌得衡山别业(3)依附于庄园而建置王维得辋川别业(借景于自然山水)、卢鸿一得嵩山别业四、文人园林得兴起唐代科举取仕,许多文人以文入官,入官后又不忘吟诗赏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