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第34讲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4讲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第34讲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考点一 文艺复兴『名师导语』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义发动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在全国卷中所占比例极低。
鉴于其整体命题趋势,建议淡化处理细节,把它放在人文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中把握。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文艺复兴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背景是备考时予以关注的重点。
1.背景(1)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形成。
(2)基督教神学垄断束缚人们的思想。
(3)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打破封建神学的束缚,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反对世俗封建制度和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2.兴起:反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3.矛头:反对世俗封建制度和基督教神学。
4.代表人物及作品(1)彼特拉克⎩⎪⎨⎪⎧①代表作:《歌集》寄托了作者关于美和精神品质的理想,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②主张:提倡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③地位: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薄伽丘:《十日谈》以爱情和机智为主题,刻画出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败,嘲笑教士及封建贵族的不学无术和虚伪,称道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赞美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
5.意义(1)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高峰。
(2)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传播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的关系从思想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传统的认识刻意突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文化断裂,淡化了文艺复兴与宗教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具有反基督教的性质,许多人文主义者是虔诚的基督徒。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构图解史】文艺复兴实质、形式信息提取: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下,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第34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高频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
克党的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
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斯大林模式
的背景与影响。 2.备考策略:十月革命主要分析其爆发 的原因和历史影响;苏俄(联)经济政策 的考查侧重于背景、特点和影响,其 中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既要看到 其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其在苏联建设 中巨大的积极作用;注意苏俄(联)经济 政策与“三农问题”、工业化相联系 ,特别是与新中国的经济政策措施、 罗斯福新政等相联系,通过对比总结 各自的经验教训。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五年高考:2012·22.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模式确立后粮 食产量下降
福建考情回 顾
备考分析: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建议复习备考 ,重点掌握一战爆发的社会背景、主要战役、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下的大国关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苏俄向社会主义 过渡和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三、争取民族独立的反殖民斗争 1.圣雄甘地 (1)非暴力思想内容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②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 暴力。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①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原因 目的 主要 内容
结果
英国高压统治,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运用 和平与合手法段,争取印度的自治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文艺: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突出表现了生产力 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 4.科学: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 的角度和方式,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第34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
第12单元 第34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 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存 1.政治: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 时代。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 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 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也维持着和平共处的状态,国际局势相对稳定。20 世纪30年代,由大危机、大动荡到走向局部战争;1939—1945年,第二 次世界大战。其间,世界历史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 国家之间的矛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的瓦解。
(3)动机:争夺世界霸权。影响:顺应了民族平等和渴望和平的历史 潮流,对20世纪的国际关系的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拓展] 1.全面认识国际联盟的建立 (1)从出发点看:美国的倡议迎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渴望 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创造 了条件。 (2)从进步性看: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也是 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在维持国际和平与 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国际联盟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的兴起。
典例研析·立标杆
1.(2022·山东高考·14)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
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建 立 ( 构 成 ) : 一 战 结 束 后 , 战 胜 国 在 _____1_9_1_9____ 年 和 1921— 1922 年 分 别 召 开 了 巴 黎 和 会 和 ___华__盛__顿__会__议____ , 与 会 各 国 缔 结 了 以 《___凡__尔__赛__条__约____》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2)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___凡__尔__赛__条__约____》:德国及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 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 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人民通史版)第4编 选修 第34讲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3-4-34
必修三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4单元
高考历史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4单元
高考历史总复习
毛泽东思想及 第 34 讲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4单元
高考历史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4单元 第34讲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 标 要 求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点拨提升 2: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 东思想? (1)从思想路线上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 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4单元 第34讲
高考历史总复习
(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 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 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3)从统一战线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 统一战线。
必修三
第4单元 第34讲
高考历史总复习
26 3.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____○ ____的发展 27 要求,代表____○____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人 教 实 验 版
的根本利益。 4.影响: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
28 面的强大____○____。
必修三
第4单元 第34讲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4单元 第34讲
高考历史总复习
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 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 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 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 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34讲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
2013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第34讲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
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
为摆脱这样的局面,秦孝公曾发出以下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材料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材料3: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1,扼要分析秦孝公要变法图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2,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3说明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3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1)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被中原各国称为“西戎”,“派兵侵夺它的土地”,秦孝公求贤等,注意语言要简洁;第(2)题,再现教材所学,可知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从“秦孝公用商君”,可知法令之所以推行是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第(3)题注意从材料3中概括得出,不要照搬教材。
答案:(1)秦地处西陲,位置偏僻,思想保守,受中原各国歧视;经济落后,国力较弱;为实现富国强兵,秦孝公决定变法。
(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原因:秦孝公的支持。
(3)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材料2: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
……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34讲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34讲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2023广东高三联考)18世纪中期,西班牙国王卡洛斯进行改革。
政治上削减拉丁美洲本土白人在政府的任职人数、驱逐拉丁美洲本土教士;经济上规定拉丁美洲只能同西班牙进行商贸往来。
这些措施的实施客观上()A.导致了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B.使拉丁美洲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C.强化了西班牙对整个美洲的控制D.稳定了拉丁美洲地区的社会秩序2.(2023广东汕头一模)从下图描绘的场景可推知,当时古巴()1840年古巴的一幅画。
画的右上角是甘蔗林A.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B.延续了奴隶制种植园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D.劳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3.(2023天津南开一模)20世纪初整个亚洲建造的铁路有80%位于印度。
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强令殖民当局保证在印度的铁路投资得到固定的收益;另外,铁道的建设、车厢的生产、燃料的供给和铁路的运营均由英国公司一手包办。
这些做法旨在()A.移植英国的生产方式B.改善印度的交通条件C.服务英国的殖民侵略D.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4.(2023广东六校一联)20世纪初,比利时将刚果变为殖民地后,在当地开展有组织的可可种植,刚果成为欧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产地。
同一时期,欧洲人掌握了生产固体巧克力的技术,巧克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材料说明()A.比利时人垄断了欧洲巧克力产业B.列强的殖民活动影响了国际分工C.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开启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争夺5.(2023云南联考二模)下面是关于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漫画。
如果根据史实给这幅漫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A.《战胜国的盛宴》B.《和平的缔造者》C.《非洲人的抉择》D.《强盗们的逻辑》6.(2023安徽淮北一模)18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
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
高考历史必修3总复习:第十六单元第34讲新中国的教育和文学艺术
(2012· 佛山市高三质检)春
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 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
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
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栏目 导引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 息相关 B.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百家争鸣” 出现的因素之一 C.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 荣的程度
【归纳概括】
“双百”方针中的“百
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
实质有何不同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
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众
多,但阵线非常鲜明,主要体现了新兴地
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栏目 导引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2)“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 要体现在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自 由争论,目的是推动新中国科学文化 的繁荣发展。
栏目 导引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
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解析:选C。领导者个人素质可以影
响文化繁荣程度,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栏目 导引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 “文革”结束后,我 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1.政局稳定、拨乱反正。“文革”结束 后,政局稳定,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 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 的工作,全国教育界冤假错案被平反,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与人民
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4讲 专题小结课件
精选ppt
12
栏目索引
材料三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大事记: 1947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的最后文件,该会议创建了 关贸总协定。 1949年,新中国中断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照会关贸总协定秘书处,要求恢复其关贸总协 定成员国席位。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有134个成员。 2001年7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就中国正式加入问题达成一致。 (1)依据材料一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精选ppt
10
栏目索引
(3)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①主观原因一般是从某事件中人物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目 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进行思考。 ②客观原因主要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等方 面进行分析。 典题例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小摩根索和怀特事业的巅峰,他们确 信基金组织和银行不但可以确保在打败轴心国之后创立一个健全的全 球经济,而且也确保了美国财政部对国际金融的控制。对他们来讲,布 雷顿森林体系不仅仅战胜了美国孤立主义和经济保皇党,而且也打败了
易体系
透明地进行
精选ppt
8
学科能力提升
栏目索引
背景、原因类设问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1)限定性的设问,如某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 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客观/主观/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某一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 有哪些等。 2.答题模板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
精选ppt
9
栏目索引
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①历史背景可以从国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国内(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分析。 ②经济背景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角度归 纳。 ③政治背景可以从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 事等方面归纳。 ④文化背景可以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归纳。 (2)回答根本原因时主要从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 要等方面思考。
第34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命题角度 明清文化高压政策的实质;明清文化高压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近五年全国卷没有命制该部分试题
1.命题点:清代的反传统思想
(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主要信息:
答案 从材料信息看,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武装反抗、著书批判,到不仕清廷;由托病力辞、派子替之,再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之所以出现上述变化是因为: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认可。
1.李贽的工商观
“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李贽
发现问题 宋儒强调“道”就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封建伦理纲常;明清进步思想家则强调“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命题角度程朱理学的僵化;商品经济发展与冲击传统道德观念的关系;市民意识的初步觉醒。
考点二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1.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认识
(1)积极影响
①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发现问题 黄宗羲对于民主政治的思考契合了时代的要求。
命题角度 黄宗羲思想的特点;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演变。
3.王夫之的“唯物史观”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王夫之
高考历史课件第34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深化拓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作用、弊端及崩溃 1.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方货币与 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 2.作用 (1)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 了条件。 (3)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 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3)提信息,找关键:①体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②评价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③日本、西欧崛起。 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⑤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答案】 (1)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货币与美元 保持固定汇率。 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创造了条件。 (2)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原因:体系自身的矛盾;日本、西欧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二 20 世纪 70 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③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④,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 护主义抬头⑤。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停止按 35 美元价格兑换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 实亡⑥。 1973 年 3 月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最终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世界 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的影响。
(2)过程
①1989年,堪培拉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②1991年,通过《汉城宣言》,确立宗旨和目标。
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34讲巩固演练
必修3 第3单元第34讲巩固演练1.(2013·新课标Ⅰ卷·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哥白尼“日心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辨析能力。
哥白尼“日心说”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其著作《天体运行论》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B、C、D三项虽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但与题干的评价不符,故正确答案选A。
本题易错选C项,将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与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混淆。
2.(2013·广东·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科技发展。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概括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据题干信息“上帝远离世界、降低人类独一无二性”可知是对进化论的评价。
A项是启蒙运动的学说;C项是宗教改革;D项是对宇宙空间的探索。
故正确答案选B。
3.(2014·山东·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肯定人的尊严的是文艺复兴,而不是科学的进步,排除A项。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4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课后提升
第十一单元第34讲一、选择题1.(2024·河北衡水质检)“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冲突不像冷战时期那么明显,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下降,而实际利益、民族主义和文明因素的作用上升,不遵守‘嬉戏规则’、出人意料的事情时有发生,国际局势处于一种‘分’与‘合’的困难态势中。
”材料( )A.强调了世界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B.说明白国际关系应超越意识形态C.确定了文明多样化的世界潮流D.指明白世界多极化尚在形成中【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受各种因素影响,当今“国际局势处于一种‘分’与‘合’的困难态势中”,说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尚在形成中,故D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材料强调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并没有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解除A项;材料指出国际关系中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下降,并没有说明国际关系应超越意识形态,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明多样化,解除C项。
2.(2024·湘豫名校联盟联考)有视察人士指出,包括东盟经济共同体在内的诸多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越到后期分歧越多。
这反映出当前( ) A.区域贸易爱护主义盛行B.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挑战C.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东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答案】B 【解析】材料“诸多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越到后期分歧越多”说明区域经济集团化面临挑战,故选B项。
3.(2024·广东茂名模拟)推动下表所列宣言或公约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宣言、公约参加国内容1970年《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智利、乌拉圭等拉美9国宣布沿海国有权确定其领海主权和管辖权的范围;把签署国的领海或专属管辖区扩大为200海里1972年《圣多明各宣言》拉美15国主见领海和承袭海的总宽度不超过200海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19国(美、英等国拒签) 一国可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的海疆拥有经济专属权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B.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受到阻碍C.欧洲联盟初具规模供应了胜利的范例D.政治多极化推动了经济多极化【答案】A 【解析】近代以来的国际体系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建立的,广阔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二战后,新兴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通过缔结公约或发表联合宣言等形式主动争取海洋权利,故A项正确;签订这些公约或宣言的国家并非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并不属于区域性经济集团,解除B项;欧盟是在1993年成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经济多极化会推动政治多极化,D项逻辑关系紊乱,解除。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和新中国的科教文化第34讲 新中国的科教文化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特点及其 重要意义。
[结论] (1)特点: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全国性运动;时间长,成效显著。 意义:扫盲运动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一场大众文化知识教育,开启了新 中国文化教育的新篇章;改变了自古以来国民缺少文化教育的局面,提高 了人口文化素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 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盲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 中国基本扫除文盲的战略目标,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方针
基础
“文化大革命” “停课闹革命”、招生停顿、“上山 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
时期
下乡”“教育革命”、废止高考制度 断层”的局面
基本普及了 九年义务教育 ,
1977年12月恢复 高考 ;实施“科教 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普
社会主义建设
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立法,初步建立 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成
新时期
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 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高考聚焦——深度学习再升华
典例分析
1.(2013·全国Ⅱ卷,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 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 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 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信息技 ①1983年成功研制“ 银河 ”巨型计算机系统 术领域 ②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生物工 程领域
①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 ②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③建立起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的特点。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 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 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 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
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
项目
戊戌变法
脱离群众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兴 领导力量 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建立 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 量小,依靠没有实 权的皇帝,不敢发 动群众,顽固派力 量强大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 改革进 治建立新政权后实 程 行改革、新政策能 够得到贯彻
8.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 原因的比较
戊戌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发 资本主义发展的 展不充分;中外 社会背 水平高于中国; 反动势力勾结使 景 封建统治相对薄 封建统治势力强 弱 大 项目 明治维新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 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接连 不断,以中下级武士、商 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为 群众基础 主体的改革力量展开了倒 幕运动,幕府统治成为众 矢之的
日本的入侵和干涉,使明治维新有了
一个宽松的环境。 ②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也加快了明治 维新成功的步伐。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6.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综合认识
(1)从涉及领域看,包括政治、经济、军
事、思想文化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
气象,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
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选修
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 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
的传播。
(8)从失败原因看:①根本原因:资产
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
势力十分强大。②主观原因:既缺乏 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了广大人民 群众。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 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 切实际的幻想。 7.比较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和俄 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1)不同点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 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 4.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历程中的影 响 (1)进步性 ①经济方面: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 的近代化。日本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 主义强国。 ②政治方面: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 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 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阶级和 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4讲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 新和戊戌变法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要点整合点拨疑难
1.全面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1)进步性 ①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 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 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栏目 导引
选修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 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 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 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命题分析】
本题第(1)问需要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必要性应从农奴制的弊端考虑,如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③文化方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 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近代化军队, 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为摆脱民族危机 和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⑤对外方面: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 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并跻身 于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行列。 (2)局限性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随后将被处决或流放至西伯利亚监禁,民
众生活依旧困苦;另一方面,各地地主
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反映自己的最大
利益,而农民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用
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的威胁越来越大,形
势逼迫亚历山大二世拟定一个能较全面
代表统治者根本利益的方案。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①右图描绘了被地主 宣布“解放”的农民伏 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 的情景。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 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
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
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
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 „„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消失的无 影无踪。”
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 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 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 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 的自治机构。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 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 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 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明治政府发布一系 具体措 列除旧布新的改革 施 措施并大力推行
资产阶级维新势力 并未掌握实权,守 旧势力强大,变法 诏书无法贯彻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 变法诏书,各地阳 奉阴违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发生在19世纪自由 资本主义时期,西 方对中国入侵和中 国际 国人民的反抗,客 环境 观上为日本提供了 较为有利的国际环 境
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 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 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 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 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 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
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③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 残余,经济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 然存在,封建的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 保留;政治上沙皇专制仍然保留。这 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 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 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 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总之,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新的生 产关系的逐步确立,并引起了上层建 筑的变革。俄国上层建筑方面的一系 列变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 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 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①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 了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 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了 巨大灾难。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5.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内因 ①直接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在幕 藩体制下,内部等级森严,人民生活 困苦不堪,下层武士日益贫困,这些 都发展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 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 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看,由一个没有实权的 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 弱小。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从性质上看,既是救亡图存的爱国 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 双重性。 (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 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从推行过程看,变法措施过于急燥, 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
步。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是什么? (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这表现在: ①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 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②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 主义的发展。 (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 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 致,并增强了日本政府对外扩张力量.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②决定性的原因是封建社会内部离心 力量日益强大。 ③根本原因是执行了符合国情和时代 潮流的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故改革取得了成功。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外因 ①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等亚洲 各国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 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 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
感激也可)。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
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
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
答。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 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