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2)
读为经,练为纬,培养语感
读为经,练为纬,培养语感作者:张芝杏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8年第1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那什么是语感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地指出: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在近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沔尊先生。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20世纪8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一、以读为“经”,积淀语感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
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能理解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
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一种最有效的语感练习手段。
(一)充分诵读,“读”到实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在平时下乡听课指导中,我发现语文课堂的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雁过无痕”。
如,初读的要求是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在课堂中,教师通常注重形式,学生课文一遍都未读完,就马上转入下一个程序。
这样,朗读成了教学的一个过渡环节,没有达到实效。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第一个学习任务是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读出语感。
整节课教师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句,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
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充分诵读,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得多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从而积淀了良好的语感。
语言刻画技巧
4、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 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在写人物对话时要分段。 (三)注意标点符号。(特别是提示语在中间时。)
1、运用语气词、象声词、感叹词 用在句首的词有:喂、哎、咦、、嗯、哼、唉、呸、哇、哎呀、 哇噻等等 用在句尾的词有:啊、呀、呢、吗、哈哈、呵呵、呜呜、嘿嘿、 啦等等 例子:“喂,你到哪里去?”“哦——,我去领奖,中大奖啦!” 2、运用一些方言、土语或特定语言 例子:方言——“唔该,去天河城点走哇?”一个老大爷问街上 的保安。 土语——“跟他说话,真是鸡同鸭讲,一点都说不来啊。” 特定语言——“菜鸟一个,还可以 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 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 以把提示语省略。
(一)人物语言描写的对话形式一般有五种: 1、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 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 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 说。 3、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 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3、套用一些成语、歇后语 例子:成语——“说起我家那小子,那可真是一表人才、 万里挑一,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代天骄啊!” 歇后语——“一点到他的痛处,他就好像屁股底 上安了弹簧——一蹦老高,反应大得很咧!” 4、特殊字音的注解 例子:“OK,长城,Very Good!(牛,长城真牛!)” 一个外国老头兴奋地喊道。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同学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同学,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同学。
'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同学学'的误区。
采纳"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
这貌似对同学的关怀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背离教育的初衷的。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施行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施行。
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
'这一精辟见解,启发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索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纳"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
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
同学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同学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实施〔素养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同学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
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同学各种理解碰撞、质疑革新的一方舞台。
"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同学轮换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我谈英语学习——英汉对比
我谈英语学习——英汉对比摘要:现阶段,英语在我国各层次的教育中已成为了必修课。
怎样做到轻松学英语?文章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将英语与汉语相比较,希望能够在学习英语时入门轻松、理解清晰。
关键字:英语汉语语音词汇对比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学习本国语言比较容易,而对于他国语言的学习经历则是漫长而痛苦的。
所以,多数学英语的人都喜欢从《千万不要学英语》、《英语捷径40天》等书籍中寻求帮助。
对我而言,从小学学习母语,中学学习英语,到大学二外的日语学习,直至现在工作,一直和这三种语言形影不离。
所以笔者想就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一谈通过汉语来如何学习英语。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比较是注意英语和汉语的不同之处,让学习者在这些地方特别小心,这是极应该的。
”“对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学习英语时, 以汉语为基础,通过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每种语言的学习都要涉及两个基本而重要的范畴:语音和词汇。
下面从这两方面分别来比较、阐述。
语音,顾名思义,即语言的发音。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
掌握好语音是学习语言的重中之重。
而对于那些抛弃语音学习,只是机械、重复的朗读是不可取的。
在学生学习汉语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它的表音单位---拼音。
拼音是用来标注汉字发音的,只有会拼才会读字。
比如:“ 圩”,对于这样不常用的字,可能不知道它的读音,“圩(wéi)” 这样用拼音进行标注后即可明白。
而在学习英语时,音素则是字母,进而单词发音的标注形式。
在我们初次见到一个单词时,只有会音标才可读出。
Pfizer 这个单词的读音是什么?告诉你音标即可/ faizə/。
两种语言的标音单位不同,我们怎样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记忆英语的音素呢?汉语和英语之间发音雷同的标音单位我们或许接触过。
有些汉语拼音和英语音素无论从书写还是发音方面都相差无几。
这样借助汉语拼音的发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某些英语音素记住。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多读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重要性在古文语句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人认为:“阅读是人类最优雅的行为,也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我们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
对于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而在这些能力中,“读”又成了重中之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才能“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才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才能在听、说、写等各个方面游刃有余。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主导课堂,纵使在阅读课上,教师也是掌控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活动、阅读。
然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还课堂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台前走到幕后,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自己去和作者对话,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一、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对于语文阅读同样如此。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著名大家曹文轩曾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无限的能量。
巴金也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词语、积累语段,但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与作品中人物心灵的沟通,可以把握和领悟真善美,拓宽自己的生活面,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艺术和人文修养,提高审美水平。
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心灵是会干枯的。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2)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
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的确如此,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
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只翅膀。
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
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一部分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甚至不看课外书。
有的小学生借不到书,我市公共图书馆很少,对少年儿童开放的更少。
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小学生在家无书可读。
一部分对儿童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学生购一些书,但购买的主要是跟学业直接有关的书籍,小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可看;作业太多,无时间看。
随着年级地升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繁琐的作业挤掉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更由于缺乏教师有效地课外活动指导,许多学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间多于课外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今,《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个学段145万字课外阅读既有量的保证,又有质的提升,因而我们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索现代科学家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二十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专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
”所以现代人除了承袭古人的“苦学”精神,而更要拥有比古代文明得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做到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应用乃至创新,从而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益。
因此,只有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相结合,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成效,并使之形成能力:1、交给学生读的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
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的确如此,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
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只翅膀。
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
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一部分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甚至不看课外书。
有的小学生借不到书,我市公共图书馆很少,对少年儿童开放的更少。
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小学生在家无书可读。
一部分对儿童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学生购一些书,但购买的主要是跟学业直接有关的书籍,小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可看;作业太多,无时间看。
随着年级地升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繁琐的作业挤掉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更由于缺乏教师有效地课外活动指导,许多学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间多于课外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今,《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个学段145万字课外阅读既有量的保证,又有质的提升,因而我们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索现代科学家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二十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专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
”所以现代人除了承袭古人的“苦学”精神,而更要拥有比古代文明得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做到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应用乃至创新,从而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益。
因此,只有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相结合,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成效,并使之形成能力:1、交给学生读的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说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实验小学刘洁虹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使我们变的有修养,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
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
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
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
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现今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
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
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
我们要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替学生甩掉沉重的学习包袱,“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是大势所趋,让我们都来重视课外阅读吧!。
语言的演变
5. 语汇的消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1)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 失;(2)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 出现;(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咖啡 骓
桌
6.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哪些类型? 【提示】
⑴词义的扩大,如“江”“河”
⑵词义的缩小,如 “肉”“谷”
⑶词义的转移,如 “涕”“信” ⑷词义的弱化,如“很”“普遍”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
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他的创意被完全克隆了。
可见,“克隆”这个词已不再单指无性繁殖了, 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已发生变化。对于
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世界
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
也是这样。”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语言的奥秘吧!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语言学
深入浅出的“语言演变” 本文为《语文常谈》一书的第六章,原名《古 今言殊》,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
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全文分为四个
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依次为“语言也在变”,
“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
到白话”。课文节选前三部分。作者采用聊家常式
的口吻与语言,叙述精要,深入浅出,生动幽默。
一笔),断大=六(“大”字一撇断开),早下=十
(“早”字的下半边),毛尾=七(“毛”字的尾部),
旭边=九(“旭”字的左边)。
答案:分头=八,缺丑=五,断大=六,早下=十,
毛尾=七,旭边=九
家、教育家。一生从事语言教学
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 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 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 理等领域,是中国近代汉语研究
试用课文教学指导学生作文中对语言锤炼论文
试用课文教学指导学生作文中对语言的锤炼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
”的确,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经常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但学生仍对作文感到头痛,感到无东西可写,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的素材、文化积淀甚少,学生阅读所获贫乏,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学生作文的语言,如何使学生作文语言做到简明、连贯、精炼,就要考虑到学生在作文中对语言的锤炼。
在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中,很多都是现当代作家的名篇,我们不妨利用这些精彩的美文,来指导学生作文语言的锤炼。
下面我就朱自清先生《春》中作者对语言的锤炼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在写作当中尝试着对语言进行锤炼:一、尝试利用准确传神的词语来锤炼作文的语言学生在作文中要拥有较好的语言文采,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就要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作修饰。
课文中这样的例子不少,如: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这个句子中的“朗润、涨、红”三个词看似平常,细想却是极准确具体地写出了春山换颜、春水涣涣、春阳艳艳的特点,更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这个句子用了“抚摸”这个动词,写出了春风的“温柔”特点,让人感觉到春风吹到脸上不会有寒冷和刺骨,更吹醒了自然万物。
运用人的动作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贴切具体。
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和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这个句子用“卖弄”这个贬义词,在这里不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鸟儿的可爱、活泼,而且表现出了鸟儿喜爱唱自己的歌,尽情的唱出春天的气息,准确传神。
二、尝试利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锤炼作文的语言学生运用修辞方法来锤炼作文语言,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势,富于节奏美和音乐美。
学生在作文中学会运用修辞来锤炼作文语言,就会使学生所要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
让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好处多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
我们要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责无旁贷,而且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早培养越好。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发现到了二年级下学期,班上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语文成绩越来越出色了。
这些年来,我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一年级阶段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喜欢上看书。
一、树立榜样新生入学时,就会发现一些识字量大的学生,他们几乎认识全班小朋友的名字。
他们都表示从小就喜欢看书,于是多多表扬他们,让他们说说自己爱看的书,让他们成为孩子身边的榜样。
我还利用晨会课,讲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无不是从小酷爱读书,从书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脑子变得日益聪明起来的。
二、多给孩子讲故事我们学校有不少孩子在学校吃饭,班主任也在学校吃饭,于是我就利用午饭后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
我自己准备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每天给孩子们讲一个小故事,渐渐地,回家吃饭的学生也早早地赶到学校里来听故事了,有些学生还把自己家里的书带来学校请老师讲。
三、亲子伴读利用第一次的新生家长会,向每一位家长介绍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表扬班上爱阅读的学生,请他们的家长介绍成功经验。
给家长们推荐一些自己看过的觉得比较好的家教书籍,比如《卡尔威特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让家长做孩子们阅读的榜样,并且建议每位家长在睡前给孩子讲20分钟的故事,美好的亲子交流,一定会让孩子喜欢上一本本图书。
有规矩才成方圆
有规矩才成方圆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有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是坚不可摧的。
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生活中的一切细枝末节都要受到习惯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辞海》上解释为:在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
我认为习惯就是人生旅途中你的方向盘。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我真切地感受到此比喻的精辟。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力量。
养成一种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很难加以改变。
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而低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好启蒙时期,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他的整个学习生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通过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从“常规习惯”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从而就可以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
在朗读中感受美,展示美——《夏夜多美》案例反思案例背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声地诵读,有感情地表演读,轻声地读,默默地读,边读边想,这都是读。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光要提倡“书声琅琅”,也要提倡“静思默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描述:我在《夏夜多美》教学中努力实践着这一理念,学习课文时,我就引导学生按“读、说、问、想、读”的学习步骤学习。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
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小动物的特点?接着师生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总结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一边想象表演一边有感情地背诵。
这样,在感情朗读中,学生就“形象”而“直观”地表现了语言,调动了身心的每一个部位传情达意,表现自我,使得感情朗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了学习个体化的过程。
因此,感情朗读“个体化”应成为感情朗读教学优化的基本策略之一。
师:还有那些小伙伴也想送小蚂蚁回家呢?生踊跃回答。
师根据回答板书:睡莲、蜻蜓、萤火虫并呈上图片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么多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生非常愿意说喜欢的伙伴的名字。
师: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
师: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他读错了你一定要帮助他啊!生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气氛很浓。
师指名读后小结:是啊!睡莲不仅帮助小蚂蚁爬上叶子,而且还邀请小蚂蚁住下,它多爱帮助别人啊!我也非常喜欢他,还有那些孩子愿意邀请小蚂蚁住下呢?出示: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纷纷举手读。
走进课外阅读
官 , 阅读更有趣。借助 网络 , 让 学生们可根据学 习语文的需要进行“ 以点带 面” 的完整性阅读 , 如 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 后 学生上网查找安徒生 童话 中另外 的故 事 。 可 以进行 “ 同一 主题 系列 性 阅读”如学了描写梅花的古诗后, , 学生上网查找 有关 梅花 的 儿歌 、 童话或 诗 词等 。 三 、进行 课 外 阅读 的 策 略 鼓 励 学 生 进 行 课 外 阅 读 是 优 化 阅 读 教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法 。为 更 好 地 发挥 它 的作 用 , 为 防止学生在课外阅读 中的 盲目性 和随意性 , 为 使课 外阅读真正有实效 , 教师要善 于引导学 生 采用 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外 阅读要讲究 策略 , 以利 用班级 内的 图书角为例 , 体策略 如下 : 具 1选 择 。学 生 是 阅 读 的 主 体 , 师 引 导 学 . 教 生 根 据 自身 的 知 识 结 构 、 力 的 高 低 、 解 力 能 理 的强 弱而 自主 地 确 立 阅 读 的 内容 , 由选 取 课 自 外 书 籍 , 正让 他 的 个 性 在 阅读 中 充 分展 示 。 真 2 尝试 。学生通过 阅读 , 凑 瞳文章 大意 。 . 初步 3 交 流 。组 织 看 过 文 章 的 同 学 进 行 交 流 , . 进一步读懂文意。 4 质 疑 。学 生 针 对 疑 难 先 独 立 思 索 , 进 . 再
走 进 课 外 阅 读
李
著名的语言学家 吕叔湘先生在谈 到 自己的 学 习 过 程 时 曾 说过 :… … ( 识 ) 之 于老 师 课 “ 知 得 堂 上讲 的 占 多少 , 之 于 课外 阅 渎 的 占多 少 , 得 我 想 自己 大概 是 三 七 开 吧 , 也就 是 说 , 分 之 七 十 百 得 之 于 课外 阅读 。这 番 话 一语 中的— — 课 外 阅 ” 读 在 语 文学 习 中 占有重 要 的位 置 。此 外 , 程标 课 准也对学生的课 外『读提 出了具 体的要求 。由 剜 此, 语文老师们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地将阅读从课 内延伸到课外, 为语文阅读教学打开另一扇窗。 课 内 阅读 教 学 存在 的不 足 1 阅读 的 内 容 是 老 师 指 定 了的 字 、 、 、 . 词 句 段、 , 章 每个学 生都一样 , 学生机 械地读 , 机械 地 接 收 , 种 阅 读 忽 视 了学 生 的个 性 差 异 , 这 也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研究上海市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刘敏芬引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我校2008年5月开展了《小学拓展阅读活动支持策略的研究》, 笔者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也在指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方法不容乐观。
观察一:我校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如何?以我校一二年级学生(240人)为对象展开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学生阅读的兴趣成为我们阅读的大问题。
学生喜欢阅读的人数和一般喜欢的人数各占一半。
观察二:我校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质量如何?据笔者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几种现象: 1、对阅读不感兴趣。
2、拿到书籍没有方法。
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收获。
3、没有适合的书籍。
一是没有书读,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
观察三:低学生阅读课外绘本读物有何方法?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拿到书籍后对图片产生浓厚的兴趣,只看图不读文字;一小部分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字,还有学生草草地翻阅一遍书籍便了事了。
学生喜欢阅读并不能读懂,他们缺少阅读的方法,所以阅读时手足无措。
事实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笔者认为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看,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如今的孩子入学前已有大量的识字量,他们有着对阅读的需求,心中常常会涌动对课外读物的向往,有阅读的欲望,迫切想获取丰富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
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方法的学生才能真正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终身力量。
从课程改革的需要角度看,教师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意识,增强自主阅读的能力。
从教育发展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希望就是看这个民族是否有阅读的愿望,人的素养和阅读量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学生的阅读。
仿写训练
仿写训练教学过程:导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可见,人语言能力是在学习实践的模仿和创新中逐渐提高的。
而且,仿写本身就是学生在仿照范文的写作练习中,学会运用语言、章法和表达技巧的一种好方法。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朱熹讲:“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
”仿写既可以是局部的、片段的,也可以是整体的。
从内容上看,词汇、句型、段落、篇章以及选材、布局、修辞和照应等都可以仿写。
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整体仿写,在中考中,这几年来,各地高考中考考卷中可常常见到仿写类试题。
一般来说,仿句是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制,仿写时要求:1、在思路上必须严格地保持原思路,要做到神似(要求把虎画成虎,而不能画成猫)。
2、在形式上要明确其约束性,必须做到三同一对仗,即结构相同、句式相同、修辞方式相同,关于对仗没有硬性的要求。
3、在内容上既要做到意趣相同又要做到有创造性。
意趣相同指的是要①具有原句的含蕴;②具有原句中用词的特点(褒、贬、雅、俗);③具有原句的感情基调(忧伤、喜悦、沉重、明快)。
因此,仿写句子并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对语言的学习和再造。
仿写句子集锦1、暗喻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p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是希望;D是等待拉开的弓,是渴望。
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0是一轮大阳,是朝气;S是一条曲线;是优美。
2、生活就是一块调色板,它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五彩缤纷;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它让我们领略其中的酸甜苦辣。
3、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
在书里:奋斗是主流,渗透在字里行间;失望是_______,___________;成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万能模板之二层进式结构(2)
《清醒》层进式结构示例一
●(1)解释什么是清醒。
是什么
●(2)举格鲁希关键时刻头脑
不清醒导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 之例,论证保持清醒的必要性。
为什么
由 此 及
●(3)保持清醒首先要做的是
彼
提升智慧,形成正确判断。
●(4)保持清醒还要注意与他 怎么办
环
人交流,不断提升对自己的清
环
醒认知。
相
扣
《清醒》层进式结构示例二
论 述 分 论 点 ③ —— 通 过 社会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 养。这一论点从“书本” 走向“生活”,逻辑上更 进一步。在论述的过程中, 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两种方法加以论述,逻辑 严密,说服力强。
高分例文——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总之,作为中学生而言,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 读社会生活实践,三者互相 辅助,互相补充,都是提升 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三 管齐下,不可偏废。
层次而顾此失彼。
温馨 提示
2
选取的论据材料应根 据分论点的层次关系
进行适当选择,论据
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层
次性,一般是按照由
浅入深、由小到大等
顺序层层深入,步步
推进;
注意事项
1.由此及彼,环环相扣。可以通过分别回答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体现, 这是最简单的递进式。
2.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即层次间关系是由 浅入深,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可使用表递 进意味的连接词,如“不仅,而且”“甚 至”“况且”“更有甚者”等等。
开头:从现实社会要求出 发,引出论述的话题—— 如何提升语文素养,通过
设问的形式巧妙列出分论 点——也就是命题材料提 出的三种途径,最后亮出 观点,照应标题。
高分例文——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 古诗文默写。
(共10分,答对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6)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7)在失意的季节,我们可以像诗人一样,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我们可以学习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信豪迈,学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豁达,学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以这些高贵的品质锤炼出一颗坚强的心。
2. 在古诗词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往往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
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的确如此,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
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只翅膀。
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
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一部分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甚至不看课外书。
有的小学生借不到书,我市公共图书馆很少,对少年儿童开放的更少。
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小学生在家无书可读。
一部分对儿童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学生购一些书,但购买的主要是跟学业直接有关的书籍,小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可看;作业太多,无时间看。
随着年级地升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繁琐的作业挤掉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更由于缺乏教师有效地课外活动指导,许多学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间多于课外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今,《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个学段145万字课外阅读既有量的保证,又有质的提升,因而我们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索现代科学家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二十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专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
”所以现代人除了承袭古人的“苦学”精神,而更要拥有比古代文明得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做到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应用乃至创新,从而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益。
因此,只有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相结合,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成效,并使之形成能力:
1、交给学生读的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
这是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
如阅读报刊,引导学生快速读,用找标题、找中心句的方法摘录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并简要摘记;〔2〕探求性的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要求“一目十行”,通过长期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大大提高,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多看点自己喜欢的书,真是一举两得。
〔3〕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著书篇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4〕朗读和默读紧密结合。
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美美地诵读,培养他们的预感,并和默读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