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一)-Sinoss

合集下载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领域,它通过关注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倾向,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

本文旨在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方法论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尤其是关于人们决策行为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在心理学领域中,行为金融学主要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其中,认知心理学关注人们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限制,实验心理学则通过实验证据揭示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倾向。

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构建和分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理性决策者在面对信息不完全和风险时,能够做出最佳的经济决策。

然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质疑了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情绪、心理偏差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非理性的决策。

二、主要研究领域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决策心理学:研究人们决策的认知过程、心理偏差和风险态度。

其中,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模型。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存在着风险规避和风险寻求的不对称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则主要研究人们决策时对效用的感知与评估。

2. 资产定价:研究资本市场中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特征。

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通常基于理性投资者的假设,认为市场价格会自动回归到公允价值。

然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偏差会导致市场价格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偏离,并产生价格泡沫和过度买卖等现象。

3. 市场行为: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动机、交易行为和市场交易的影响因素。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偏差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市场中的股票或资产的决策和操作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的不稳定和非理性。

4.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行为。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情绪倾向来评估风险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基于理性的决策。

行为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行为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行为金融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行为金融在投资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行为金融是一门关注人类行为如何影响市场的学科,是心理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

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机制和投资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并探讨其在投资领域中的应用。

一、行为金融的理论1.心理学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因素是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包括各种认知偏差,如过度自信、短视、和从众等。

这些偏差可以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例如,在股票市场上,人们常常过度自信,认为自己的决策比其他人更准确。

然而,研究发现,这种过度自信常常会导致错误决策的发生。

相反地,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在做出决策时更加谨慎地考虑各种情况,那么他们往往会做出更好的决策。

2.市场效应的产生行为金融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市场效应的产生。

这些效应通常是由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引起的,而不是基本面因素。

一些典型的市场效应包括羊群效应、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

这些效应可以导致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波动,而与公司的基本面因素无关。

例如,在投资决策中产生的羊群效应,意味着人们倾向于跟随大众,而不是自己的判断。

这种效应通常是由于人们害怕被孤立和失去机会而产生的。

羊群效应可以导致投资者失去独立思考和挖掘真正的价值机会。

在实践中,要避免羊群效应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需要积极思考、充分研究和深入分析。

二、行为金融的实践在行为金融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投资者的实践性方法。

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货币市场、财富管理、股票市场和资产管理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行为金融实践方法的介绍。

1.专注于长期投资行为金融实践中建议投资者应该关注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波动。

这意味着他们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具有稳定业绩的股票,并长期抱有这些股票。

投资者应该忽略短期市场的波动性,不要因短期波动而感到恐慌,并保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不要被暂时的高收益所迷惑。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学理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基于理性经济人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能够做出理性决策,市场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所有信息。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中的诸多现象难以用传统理论解释,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领域,试图更真实地描绘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对金融决策的影响,但在当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金融学逐渐崭露头角。

1985 年,德邦特和塞勒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行为金融学逐渐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分支,如认知偏差理论、有限理性理论、羊群行为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在金融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市场的异常现象。

二、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概念(一)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投资者在信息处理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性错误。

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过度自信、代表性偏差、锚定效应等。

过度自信使得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从而导致过度交易和错误决策。

代表性偏差则是指投资者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或典型案例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

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过分依赖初始信息,即使后续有新的信息出现,也难以改变最初的判断。

(二)有限理性有限理性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由于受到信息获取能力、计算能力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理性。

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决策,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可能导致决策偏差。

(三)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模仿他人的决策,从而导致市场中的群体行为。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新兴的金融学分支,主要探讨投资者行为在金融市场的表现及影响。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虽为金融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实际金融市场应用中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行为金融学在考虑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方法、结论及其局限性进行综合述评。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念与起源行为金融学主要源于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传统金融学强调市场理性与效率,但人们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却往往偏离理性。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在金融市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基本理念包括: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也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等。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法1. 研究领域(1)投资者行为研究: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2)市场异象研究: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如股票溢价之谜、股票交易量之谜等。

(3)资产定价研究:研究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及其波动性。

(4)公司治理与决策研究: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决策等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投资者行为的规律与特征。

(2)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方法,模拟金融市场环境,观察投资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3)心理分析:通过心理分析方法,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与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

四、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1. 投资者行为研究(1)投资者的心理账户:人们倾向于将不同来源的资金或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这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决策过程。

(2)过度自信现象:投资者往往过于自信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能力,导致过度交易和投资决策失误。

(3)羊群效应: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形成羊群效应,导致市场出现群体性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发展中的新兴研究领域,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进一步讨论行为金融与有效市场理论争论之所在。

关键字:行为金融有效市场理性预期行为金融理论最早由 Burrel 和Bauman教授于1951年提出,他们认为,在衡量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不仅应建立和应用量化的投资模型,而且还应对投资者传统的投资模式进行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市场上与有效市场理论相违背的异象实证结果的积累,试验心理学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学基础,行为金融学进入繁荣时期。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金融理论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尤其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设和资产定价模型挑战和质疑背景下形成的,运用心理学、试验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手段对市场中的现象和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

1.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利用和挖掘,发现与传统金融理论不符合,甚至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及其原因。

2.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满足理性人假设,他们在决策时并非遵循贝叶斯法则,而会产生易获性偏误、代表性偏误、过度自信、框架依赖等认知偏误,不能根据已知信息对证券价值做出正确评估。

3.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学习模拟的,会产生从众心理偏差,出现“羊群效应”、“聚集行为”,这样证券价格就可能出现系统性偏差。

4.基于心理学和有限套利的资产定价研究。

行为金融的定价模型包括两个关键的假设:投资者并非是完美理性的;理性投资者抵消非理性投资者资产的愿望或能力有限,因此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或者预期会影响到金融资产的价格。

基于以上两个假设,行为金融学构造了噪音交易者模型、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资产定价问题。

二、行为金融理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决策的实际过程来看,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心理、情绪、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偏离贝叶斯法则,会产生易获性偏误、代表性偏误、过度自信产、框架依赖等认知偏误,因此不能根据己知信息对证券价值做出正确评估。

经济学中的行为金融理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金融理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金融理论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不断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旨在揭示金融市场异常和非理性现象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通过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探讨,为读者带来更加深入的经济学视角。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金融理论主要依赖公式化的数学模型和理性预期假设进行分析。

但是,这些理论常常无法解释诸如股市崩盘、泡沫破裂等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异常现象。

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探寻非理性行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这便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

二、行为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1. 决策偏差决策偏差是指由于人类认知局限或情感因素导致的,与理性决策相悖的决策倾向。

比如,代表性启发、过度自信、固定偏见等都是常见的决策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度买入某股票或过度卖出某股票,从而导致股市出现异常波动。

2. 群体决策在实际决策中,人们常常会被其他人的观点所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现象在股市中十分常见,当某个股票的价格开始上涨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跟进买入,形成市场热潮;相反,当某个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则倾向于抛售,形成市场恐慌。

3. 情绪波动情绪波动是指投资者心理状态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这种波动主要包括两种情绪:贪婪和恐惧。

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会变得贪婪,更倾向于买入;当股市下跌时,投资者则会变得恐惧,更倾向于卖出。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应用1. 教育投资者通过教育投资者了解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决策偏差和情绪影响,并从中采取控制和调整措施。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性投资决策更加有利于长期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2. 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了解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定更好的制度安排和监管措施,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合适的调节手段减少投资者的情绪波动,限制群体决策的影响,以稳定金融市场。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
金融行为理论认为投资决策的结果受到有用、有效的心理结构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
偏好、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它比传统金融理论更容易证明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推导
出不同投资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金融行为理论将金融活动归结为一种社会行为,并以此加强金融决策的个人焦点。


认为,金融行为的背景包括两个主要回答: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以及他们如
何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偏好;其次是衡量个人面临的环境。

考验金融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投资者行为偏差”。

它指出,个人投资者能做
出让mfa理论认为不理智的投资,并且他们将不经意地重复这种偏差,而不是有效地采取
投资。

这个原则说明,市场不能完全依赖有效预测,也无法准确地假设理性投资者的行为。

此外,金融行为理论更注重投资者的情绪,因此它更容易证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受到情绪影响。

例如,个人投资者很容易受行业或某一投资标的市场形势所影响,
其影响力可以更进一步进行扩张,以影响特定市场的行为。

金融行为理论也支持研究表明,由于投机性交易活动的爆发,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可
能由此而引起。

它还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包括投资者的情绪反应,如欣快、恐惧和绝望。

此外,它还指出,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可以被作为一种信号,因此它也在另一种方面可能会
影响市场的行为。

总之,金融行为理论强调个人心理状态和情绪在投资决策当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
影响市场价格波动,从而实现投资者的获利和损失。

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的投资选择,
让投资者能够有效把握金融市场的行为特征,从而更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行为金融学综述

行为金融学综述

行为金融学综述08051113 投资2班刘瓅摘要: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

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本文先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再从模型和理论两方面,对行为金融的内容进行综述,最后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行为金融理论模型套利限制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作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它更重视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了更为现实的指导方案。

行为金融学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缺陷的修正中,在行为认知偏差、行为组合理论、期望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捉进了金融学理论研究向更现实的方向发展。

行为金融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于19世纪50年代萌芽。

行为金融理论是将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它分析人的行为、心理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批心理学发展成果成功引进金融学领域,行为金融学才渐渐受到经济学家的瞩目。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行为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Vernon L.Smith,从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极大关注,并在近年来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理论大约起源于相同的时期。

1951年,美国商务学教授O.K.Burren发表了《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成为最早提出将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研究的学者之一。

1969年Bau-man又发表了《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一文。

这两篇文章都呼吁把心理学和金融研究相结合,认为更传统的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相结合是有益的。

同年,Slovic从行为的观点发表了一篇关于投资过程的详细研究。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在当今的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行为的理解。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金融研究,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为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行为金融学的几个主要理论。

一、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由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的,它是行为金融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决策时,并不是完全理性地根据期望收益来做出选择,而是会受到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的影响。

价值函数是前景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与传统的效用函数不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价值函数是基于参考点来定义的。

参考点通常是人们的现状或预期水平,收益和损失是相对于参考点来衡量的。

这意味着相同数量的收益和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损失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相同数量收益带来的快乐。

其次,价值函数在损失区域是凸函数,在收益区域是凹函数。

这意味着人们对损失的感受更加敏感,在面临损失时更倾向于冒险,而在获得收益时则更倾向于保守。

决策权重函数则反映了人们对概率的主观判断。

与客观概率不同,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高估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低估中大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

这导致了人们在决策时可能会做出与期望效用理论不一致的选择。

前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许多金融市场中的现象,如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即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等。

二、有限理性理论传统金融学假设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信息,并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

然而,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投资者在认知和决策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限制和偏差,导致他们无法做到完全理性。

认知偏差是有限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理性与金融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

围绕理性人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预设,金融学形成了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组成的抽象的理论框架。

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似乎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7年,罗尔(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学术界的有效市场假说(EMH),也被指出了许多统计异常现象。

同时,标准金融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β系数,显示出其与股票投资收益仅有不明显的联系。

1992年,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人之一的E·法玛(Eugene Fama)甚至撤回了对CAPM的支持。

这些无疑把现代金融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典的、数量经济基础上的严谨体系如果不是错误的,也至少是很不完善的。

金融学面临着一旁是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支持的模型、另一旁是没有理论解释的实证数据的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

其实,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并不是晚近的事情,在主流金融学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科学当中重要分支的行为学早已渗入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若隐若现。

早在1951年,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来自俄勒冈大学的巴曼(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发展的方向。

追随他们理论的金融学家也陆续有一些研究问世,但都是散见的,没有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本文概述在金融领域,行为金融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分支,挑战了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假设,转而探索人类在实际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模式。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行为金融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回顾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其与传统金融理论的根本区别。

随后,本文将重点分析行为金融理论的关键概念,如心理偏见、羊群行为和情绪波动,并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决策和市场效率。

此外,本文将转向中国市场的具体背景,分析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本节将研究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在中国股市的表现中。

文章还将探讨中国政府如何应对行为金融理论在监管政策中提出的挑战,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

本文将总结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主要发现,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提供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理解和应用行为金融理论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并为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行为金融理论综述在这一部分,文章可能会介绍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包括它如何与传统金融理论区分开来,以及早期研究人员如何开始关注投资者行为对市场的影响。

文章还可以概述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包括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和关键学者的贡献。

行为金融理论强调心理学原理在财务决策中的作用。

本文可以探讨如何将认知偏见、情绪影响、过度自信等心理学概念应用于分析投资者的行为模式。

这可能包括对各种认知偏见及其如何影响投资决策的详细描述。

本文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关系。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即所有可用的信息都已被市场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行为金融理论通过揭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来挑战这一假设。

本文可以分析非理性行为如何导致市场偏离效率,并探讨市场泡沫和崩溃。

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是中国实践,第二章可以具体讨论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这可能包括分析中国投资者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影响中国股市的表现。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转而关注人类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影响因素在金融决策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理论体系构建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

初步形成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如过度自信、过度反应等。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理论体系构建阶段,行为金融学开始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预期理论,他们提出了人类决策中的心理账户和框架效应等概念。

实证研究阶段,学者们运用大量实证数据验证了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框架效应等。

这些理论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过程。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于自信,忽视潜在的风险。

损失厌恶则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对同等收益的敏感度。

心理账户则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将财富划分为不同的账户,对不同账户的财富进行不同的评估和决策。

框架效应则是指人们在不同的问题框架下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四、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者行为、市场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学者们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心理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非理性行为。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推荐下载】关于行为金融学综述

【推荐下载】关于行为金融学综述

关于行为金融学综述行为金融学综述如下文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BF)作为新兴的金融学分支与占据金融学统治地位已经有三十年之久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对金融学的基础套利,投资人理性以及自1980 年代以来涌现出来的大量异常现象进行了达二十年之长的争论,双方此消彼长,加深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促进了金融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一、介绍在传统金融学的范式中,理性意味着两个方面:首先,代理人的信仰是正确的:他们用于预测未知变量未来实现的主观分布就是那些被抽取实现的分布。

其次,给定他们的信仰,在与Savage 的主观期望效用(SEU)概念相一致的意义上,代理人做出正常可接受的选择。

BF 是一种研究金融市场崭新方法,至少部分地以对传统范例面临的困难做出反应的面貌出现的。

广义上,BF 认为通过使用某些代理人不是完全理性的模型,可以更好的理解某些金融现象。

在某些行为金融学模型中,代理人的信仰不完全正确,大都是因为不恰当的应用贝叶斯法则。

在另一些模型中,代理人的信仰是正确的但做出的选择通常是有疑问的,与SEU 不相容。

BF 最大的成功之一是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

文献称之为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 ,这构成了BF 的两大块之一。

(见第二部分)为了做出清晰的预测,行为模型常需要指定代理人的非理性形式。

人们究竟怎样误用贝叶斯法则或偏离SEU 呢?在此引导下,行为经济学家们典型地求助于认知心理学家汇编的大量实验证据,这些都是关于人们形成信仰时潜在的偏误,和人们的偏好或给定信仰后怎样做出决策的。

因此心理学构成了BF 的第二大块。

(见第三部分)我们考虑BF 的特殊应用:理解整个股市,平均回报的横截面情况,封闭式基金定价;理解投资者特殊群体怎样选择其资产组合和跨时交易;理解证券发行,资本结构和公司的股利政策。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相对于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并不很长。

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形成了研究行为金融的热潮,大量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

行为金融定义的讨论行为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城,虽然己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

Thaler(1993)认为行为金融就是“思路开放式金融研究”(open-minded 'finance),只要是对现实世界关注,考虑经济系统中的人有可能不是完全理性的,就可以认为是研究行为金融。

Lintner(1998)把行为金融学研究定义为“研先人类如何解释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Olsen(1998)声称“行为金融学并不是试图去定义‘理性’的行为或者把决策打上偏差或错误的标记;行为金融学是寻求理解并预测进行市场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含义”。

Statman(1999)则认为金融学从来就未离开过心理学,一切行为均是基于心理考虑的结果,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不同在于对心理、行为的观点有所不同。

Sheinn(2000)认为,行为金融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

Russell (2000)对行为金融是这样定义的:(1)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

(2)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3)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是如何在判断中发生系统性的错误的。

从上述行为金融学家定义的行为金融概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行为金融研究考虑到了人的不完全理性的本性,其研究需要运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知识,其研究对象是金融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

行为金融的发展历史通常把行为金融的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行为金融研究。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行为金融理论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尤其是在对EMH和CAPM)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

这些经典理论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

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PM和EMH的权威地位。

金融学在研究中吸收心理学、行为科学、决策科学等的相关成果,注重对金融主体决策过程的探索,促成了一门新的科学,即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人是以有限的理性产生决策,并且会因情境及问题不的陈述与表达,进而影响投资人对风险与收益的主观认定,进而影响到投资决策行为。

所以市场上股价经常是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而现代金融理论假设投资人皆为理性的,并假设投资人作投资决策时,能将所有的相关信息反映于证券价格上,也就是符合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因此能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一旦产生,马上就会被市场修正。

但是在实际市场上显现出来的状况几乎是行为金融学提出的结果。

1.1. 现代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6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并成为主流理论。

1952年,Markowitz发表“证券组合选择”一文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

1970年,Fama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的文章,重新定义了他于1965年提及的有效市场,认为一个有效市场中的价格反映了关于资产的所有信息。

随后,Fama的EMH被赋予三种不同的信息效率,即弱式有效、半强有效和强式有效:弱式有效意味着某种形式的随机游走,人们不能利用价格运动的历史知识来获取超额投资收益;半强有效意味着任何时候的价格都包含了所有公开利用的信息;强式有效意味着任何时候的价格包括了所有信息,无论是公共信息还是私人信息。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旨在研究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

行为金融学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人们开始质疑证券市场是否总是遵循理性的行为假设。

本文旨在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决策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

这些行为和偏差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选择困难症、套利限制等。

通过研究这些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行为金融学旨在揭示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提供对市场现象更全面、准确的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实证实验研究。

实证研究通常使用大规模的市场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和市场的现象。

实证实验研究则通过设计实验场景,观察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以揭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

这些研究方法使得行为金融学能够更准确地探究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并对市场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三、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趋势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行为金融学在初期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现如今越来越多地关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使得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跨学科研究:行为金融学涉及心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强调不同学科的协作与交叉,探讨出更多新颖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技术与数据的发展:随着技术和数据的不断发展,行为金融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从更广泛和深入的角度研究市场现象和投资者行为。

4. 市场监管与政策改革: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市场监管和政策改革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政策建议和实践应用,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风险控制。

结论: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揭示了市场行为的内在机制。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

理论评价
理论评价
行为金融理论已经开始成为金融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它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 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 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效率市场假说和现代金融理论提出挑战并能够有效地解 释市场异常行为的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它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突破了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 型,简单地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使人们对金融市场投 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怎么做决策”转变到“实际是怎样做决策”,研究更接近实际。因而,尽管现代金融理 论依然是对市场价格的最好描述,但行为金融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投资行为模型
1.BSV模型
BSV(Barberis,Shleffer,and Vishny,1998)模型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 是选择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 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under- reaction)。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on), 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over -reaction)。BSV模型是从这 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假说的。
行为金融理论
经济学理论
01 概念
03 心理偏差
目录
02 产生容
07 金融分析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一)(苟宇刘菲菲刘正王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610074)摘要: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

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

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

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

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期望理论。

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

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

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

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

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

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1994)构筑了BAPM(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 的对应物,将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

BAPM一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义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

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于2000年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该理论打破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存在的局限:理性人局限、投资者均为风险厌恶者的局限以及风险度量的局限,更加接近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行为,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最后,综合前面各部分的介绍,我们尝试对现阶段行为金融研究的成就、局限及相关的理论争辩做个小结。

关键词:行为金融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一、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缺陷现代金融理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6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并最终成为主流理论。

1952年,Markowitz发表的“证券组合选择”一文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

1970年,法玛(Fama)发表了题为有效资本市场的文章,市场被赋予三种不同的效率。

Sharpe(1964)Lintner(1965)和black(1972)构建了一个统计上可检验的 CAPM模型来描述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认为β系数(公司收益与市场收益的关系)单一决定了风险,而投资者因承受了这个风险因而要求得到风险溢价。

EMH与CAPM是内生一致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关联的,即后者提供了一套检验前者的方法。

这种组合为假说和定价模型开启了一道实证的有效性的大门。

通过这扇大门,大量的研究对假说及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随后的发展有Rose的套利定价模型(APT)、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OPT)等。

在70年代中期,以有效市场假设(EMH)为基础,以资本市场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地位。

一般来说,现代经典金融理论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性假设:理性投资者、有效市场和随机游走。

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验研究发现,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并不完全支持CAPM 的结论。

对此,有三种常见的解释:第一,所谓的市场投资组合不能完全、恰当地代表真实的市场投资组合(Roll,1977);第二,CAPM没有考虑到市场的不完全性,如借贷成本、投资比例限制、有差别的税收政策、资产的不可分性以及某些资产的不可交易性等;第三是CAPM的假设条件不现实。

而实际上,CAPM最大的问题是它的立论基础和理论逻辑。

CAPM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首先取决于E-V规则的有效性,即E-V规则能否完整地刻画出经济个体的行为特征。

关于这一点,如Markowitz所说,E-V规则的有效性仍有待从理论上对理性行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其次,CAPM是在市场组合收益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既定的条件下考察单个资产的定价关系,无论是市场组合收益率还是无风险利率,都是模型的外生变量。

它的意图是以资本市场的整体收益率作为中间环节,绕开对风险和收益背后复杂的经济因素进行具体考察。

这种处理方法自然有助于简化分析过程,但却回避了资产定价理论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即搞清楚风险和收益的来源。

所以,CAPM事实上只是 Cochrane(1997)所说的“相对定价模型”。

作为一种理论,它是不完整的,它回避了对资产风险和收益来源问题的深人研究,同时,无风险利率和市场收益率的外生性也使得模型偏离了一般均衡的要求,只能算是一种局部均衡模型。

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许多经典金融学的“未解之谜”。

比如,经典金融学通常假定理性交易者具有同质性知识的先验信念,在使市场有效的理性预期的均衡状态下,交易者都持有市场证券组合,其持有的份额取决于各自风险承受能力的相对水平。

它意味着证券交易产生的原因只是缘于交易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

这就是同质性先验信念假定带来的缺陷。

因为现实情况经常是:人们对未来收益的不同预期应该是产生证券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就具有这样的缺陷。

其他有关投资者个体交易行为的“未解之谜”还包括投资股票的“处置效应”(Shefrin and statman,1985),即投资者倾向于推迟出售处于亏损状态的股票,同时过早卖掉处于盈利状态的股票,以及投资的“极端”行为(Odean,1999),即投资者倾向于购买过去表现最好或最差的股票。

而股权溢价之谜也一直困扰着当代的金融学家。

美国股市历史的总体收益率水平高出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很难由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所解释(Mehra和Prescott.,1985)。

最新的证据源自Campbell和Cochrane(1999)的工作,他们发现在1871-1993期间的S﹠P500指数的平均对数收益率比短期商业票据的平均收益率高 3.9%。

因为实际的消费增长比较平稳,即以高的股权溢价隐含了高的风险厌恶水平,而高的风险厌恶水平又意味着高水平的实际利率。

这又与实际的利率水平不相符。

同时,“未解之谜”还存在于有关单个股票或投资组合的实证证据中。

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认为股票横截面平均收益呈现的多样性应由风险因子所决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控制了诸多风险因子之后,股票横截面平均收益率仍然是呈现多样性。

事实上,作为有效市场微观基础的竞争性理性预期理论有其自身的悖论;噪音交易理论重要考察的还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博弈框架对人的理性又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实中的交易者真是如此“理性”吗?理性的人们怎么产生了这么多的、金融学不能解释的“未解之谜”?以公理化系统作为出发点的传统金融理论是否应该反省,重新认识对交易者的理性假设前提?二、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及其缺陷(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关于市场有效性的最早研究来自1900年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 对商品价格波动的研究,他指出商品价格呈随机波动,但是这一前瞻性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才迅速升温,其中Kendall 和Cootner 指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Random Walk )规律,这为有效市场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70年Fama 在其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中,对过去有关EMH 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研究EMH 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所谓有效市场,是指市场由大量的理性投资者组成,这些投资者基于市场上可以充分流动的信息,对于证券的未来市场价值做出判断,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竞争。

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质是研究证券市场价格对全部相关信息反应的速度和分布。

该理论隐含的前提和结论可概括为:若证券市场上的有关信息对每个投资者都是均等的,而且每个投资者都能根据其掌握的信息及时进行理性的投资决策,那么,任何投资者都不能获得超常收益,则证券市场是有效的。

Fama 认为,一个市场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不存在交易成本;二、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都可以无成本的获得;三、对于现有信息的价值以及每一种证券未来价格的概率分布,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具有共识。

我们认为,考虑到市场参与者数量的众多、信息精确定价的不可能、信息分布的非对称以及人们信念的不一致,市场有效的条件实际上较Fama 提出的条件更为苛刻。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检验和缺陷受物理学中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 )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在EMH 条件下,价格的波动也应该为布朗运动,在离散情况下,{}t P 为随机游走序列:11+++=t t t P P ε其中,{}t ε为白噪声(White Noise )序列。

由此可以看出,在t 时刻,影响价格变化的是下一时刻的信息1+t ε,因此,价格的波动是不可预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