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缝计算
结构缝分类和设置
结构缝分类和设置一、结构缝的分类情况(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 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3. 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4. 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5. 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7. 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8. 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9. 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出所形成的缝;10. 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二)、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1. 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2. 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4. 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5. 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6. 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7. 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二、结构缝的设置(一)、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注:i.当有实践经验和可靠根据时,可不遵守本表的规定。
2. 层高大于5m的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 1.3后采用,但墙体采用硅酸盐块体和混凝土砌块砌筑时,不得大于75m。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抗震设计
2 抗震设计(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抗震计算单元及动力计算简图取整个衡宇或抗震缝区段(设防震缝时)为计算单元,动力计算简图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
即将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集中于每一层楼盖或屋盖标高处。
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计算可采用振型分解反映谱法和底部剪力法。
本工程总高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散布比较均匀,近似于单质点体系,故采用底部剪力法。
此法是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然后将其按必然规律分派给各质点。
计算简图2—1 如下示:图2—1重力荷载代表值按照抗震规范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域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按照抗震规范5.1.3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2—1采用。
组合值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1.屋面(上人)苏J01—2005:a. 10厚防滑地砖铺面,干水泥擦缝,每3—6m留10宽缝m2b. 20厚1:水泥砂浆加建筑胶结合层找平层20×= kN/m2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4@150双向钢筋25×= kN/m2d.隔离层/e. 三粘四油沥青油毡防水层m2f. 冷底子油一道/g.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2h.保温层5×= kN/m2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2j.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25×= kN/m2 合计kN/m2 2.1~4层楼面苏J01—2005a. 15厚1:2白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kN/m2b.耍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c.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2d.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25×= kN/m2合计kN/m2 2)屋面及楼面的可变荷载标准值上人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S k=μr×S o=×= kN/m2式中:μr为屋面积雪散布系数,取μr=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a.梁、柱可按照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出的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对墙、门、窗等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计算结构如表2—2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表b.墙、门、窗重力荷载标准值:外墙体为200mm厚的粘土空心砖,外墙面贴马赛克(kN/m2),内墙面为20mm厚的抹灰,则外墙的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15×+17×= kN/m2内墙为200mm厚的粘土空心砖,双侧均为20mm厚抹灰,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15×+17××2= kN/m2电梯井墙为240mm粘土空心砖,双侧均为20mm厚抹灰,则电梯井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15×+17××2= kN/m2木门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kN/m2,钢铁门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kN/m2铝合金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kN/m2门、窗、雨棚重力荷载代表值:一层门窗:×(2××2+××2+××3+××1+××2)+×××13+××1+××2+××2+××3+××2) +×××2)=二~四层门窗:×××2+××3)+×××16+××2+××2+××2+××3+××2)= kN五层门窗:×××2+×+×××3+××2)= kNA轴的雨蓬:25×(2××+×××3+×××2= kN9轴雨蓬:25×××= kN五层雨蓬:25×××3= kN楼梯重力荷载代表值:一层:25××××2+25×××+25××××10+25×××9×2= kN二~四层:25××××2+25×××12+25×××12= kN外墙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一层:×[(59×2-×11×2-×14)×+-×4)×+-×4)×-××13-××1-××2-××2-××3-××2-××2-2××2-××1-××2-×]=二~四层:×[(59×2-×11×2-×14)×+-×4)×+-×4)×-××16-××2-××2-××2-××3-××2]= kN五层(包括女儿墙):×[×4+×2) ×+4××+××1-××2-××3-××3]+25×[+59+9+9+--×2)×2+--×2)×5]××+25×[4×4+×4+9×2]××=内墙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一层:×[(4×2+×2)×++×-×++++×-×-×+4×3×-××2]= kN二~四层:×[+++×+4×3×-××3-×+×+×-×]= kN五层:×4×=电梯井墙重力荷载代表值:一层:×[+-×+(4+×]= kN二~四层:×[+-×+(4+×]= kN屋顶装饰架重力荷载代表值:25××5+×2)××= kN总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恒荷载取全数,活荷载取50%(按均布等效荷载计算),则集中于各楼层的标高出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 i的计算进程:一层:×(59×-×4×2-4×+++++++++×4×59×= kN二~三层:×(59×-4××2-4×+++++++×4×59×= kN四层:×9×4+++++++×(59×-×4×2-9×4)+×4×(9×4+×4×2)+××(59×-×4×2-9×4)= kN五层:××4×2+9×4)+++++++××(9×4+×4×2)= kN 故G1=G2= kNG3= kNG4= kNG5=图2—2如下:G5=3124.87kNG4=18184.16kNG1=17311.22kNG2=17311.22kNG5=18568.35kN图2—2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框架侧移刚度计算梁线刚度:i b=E c I b/l,I b=(中框架梁),I b=(边框架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定额建筑及装饰工程计算规则
目录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实体项目)一、土石方工程二、桩与地基基础工程三、砌筑工程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五、厂库房大门、特种门、木结构工程六、金属结构工程七、屋面及防水工程八、防腐、保温、隔热工程九、一般楼地面工程十、一般装饰工程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措施项目)一、脚手架工程二、模板工程三、建筑物垂直运输四、施工排水、降水工程五、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六、附录:建筑超高增加人工、机械定额装饰装修工程消耗定额一、楼地面工程二、墙柱面工程三、天棚工程四、门窗工程五、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六、其他工程七、装饰装修脚手架及项目成品保护费八、垂直运输及超高增加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1 总则1.0.1为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1.0.3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1.0.4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本规范,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层高:上下两层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2自然层: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2.0.3架空层:建筑物深基础或坡地建筑吊脚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间。
2.0.4走廊: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2.0.5挑廊: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
2.0.6檐廊:设置在建筑物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2.0.7回廊: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2.0.8门斗: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风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2.0.9建筑物通道: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建筑空间。
2.0.10架空走廊: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2.0.11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的加厚部分。
2.0.12围护结构: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题目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A、结构类型和结构总高度D、地震烈度有关。
2、重力荷载代表值中可变荷载组合值的组合系数是A、雪载取0.5 C、书库等库房取0.8 D、楼面荷载取0.5。
3、≥150m高层剪力墙结构剪力的底部加强部位,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墙肢总高的1/10,并不小于底部两层层高。
4、高层建筑立面不规则包括A、竖向刚度不规则B、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D、楼层承载力突变5、适用于底部剪力法的高层建筑应该A、高度≤40米C、质量和刚度没高度分布比较均匀D、以第一振型和剪切变形为主。
6、减少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B、控制结构的高宽比C、设计平面成正方形D、设计密柱深梁。
7、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有B、箍筋和纵筋配筋率D、剪跨比和轴压比。
8、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一般包括B、设置边缘构件C、控制轴压比D、限制高宽比9、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高50m,另一幢为框架结构,高30m。
若设沉降缝,缝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170mm。
10、框架结构中反弯点高度比与A、层高B、层数、层次及层高变化C、上下梁线刚度比D、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11、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控制最大层间位移的目的是A、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B、防止结构在常遇荷载下的损害C、确保在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致倒塌D、力求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不被损坏1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中,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反弯点高度不同B、D值法假定柱的上下端转角不相等D、反弯点法中D值需要修正13、高层建筑结构增大基础埋深的作用有A、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减少沉降C、加强地基的嵌固作用,抵抗水平力,防止建筑物的滑移、倾斜,保证稳定性D、利用箱基等基础外侧墙的土压力和摩擦力,使基底的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减少应力集中14、8度地震区某高度75m的高层建筑,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不应该组合的项是C、竖向地震作用15、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A、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二、判断题1、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纪纪验算中,引入抗震调整系数γRE 含义是考虑罕遇地震时结构的可靠度可以略微降低。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yh ( y0 y1 y2 y3 )h
t 上端弯矩: M c
V jk
D jk
V jk (1 y )h
D
r 1
m
Vj
jr
下端弯矩:
b Mc
V jk yh
抗震计算设计(框架内力计算)
(3)计算梁端弯矩、剪力。 (4)计算柱子轴力。 左梁端弯矩: 例题
ibl M ibl ibr
最大剪力Vmax (支座)
注意:左风右风、左震右震参与组合
抗震计算设计(框架内力组合)
9.3 框架柱截面内力组合
(1) 控制截面
每层柱的上下端。 (2) 内力组合(基本同单厂柱) 框架柱通常对称配筋,取三种情况: ① |M|max及相应的N,V
② Nmax及相应的M,V
③ Nmin 及相应的M,V 例题
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
非抗震设计
SR
x M 1 f c bx(h0 ) 2
M 1
抗震设计
S
R
RE
RE
x [1 f c bx(h0 )] 2
一级框架: 二、三级框架:
x 0.25h0
x 0.35h0
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
(3)受剪: 1)考虑“强剪弱弯”进行内力调整(P188)
阳台、雨篷
悬桃1.2-2.0m左右
根部120-200mm
概念设计(结构布置方案)
(3)按变形条件选择
类别 单向板 简支板h/l 1/35 连续板h/l 1/40 悬臂板h/l 根部1/12
双向板
1/45
1/50
(4)注意所选择的板厚,不得小于按施工要求及按变形控制的板厚。
概念设计(结构布置方案)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计算
有很多人在设计混凝土梁的时候都忘记了验算梁的裂缝和挠度,当然这一定是错误的设计方式,因为某些情况下梁很可能不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和耐久性的需求,那么:第一个问题是:钢筋混凝土梁什么时候是强度控制,什么时候是裂缝控制呢?一般情况下,经过抗震设计的嵌固层以上的结构(7度以上),其框架梁多属于强度控制,裂缝大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因为地震作用比较大,地震组合需要的强度配筋已经比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配筋大了,当然地震产生的内力与竖向作用产生的内力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决定因素,而并不是说考虑了地震作用就一定能满足裂缝要求。
但是对于次梁,地下室等结构的梁构件,由于标准组合比非抗震设计组合的内力不会小很多,因此一般对于非抗震设计的构件而言,正常使用状态的设计对梁的配筋起控制作用,当然这个结论也不绝对,具体分析如下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裂缝计算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系?1.受拉钢筋的应力水平,受拉钢筋的应力与裂缝宽度线性相关,因此控制受拉钢筋在标准组合下的应力水平是控制裂缝宽度的关键因素,国外如ACI,EC等多控制受拉钢筋的应力水平在0.6fy左右,由于我国的荷载分项系数较小,因此受拉钢筋的应力水平比国外稍大,对于HRB400三级钢,25mm左右的直径,正常保护层下的梁而言,应力水平主要在0.6-0.8区间不等,而这个应力水平将随着钢筋直径,保护层,配筋率,混凝土等级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受拉钢筋配筋率,配筋率是决定钢筋应力有效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是裂缝计算的关键因素之一,统计混凝土规范的计算公式表明,配筋率越大,钢筋应力有效利用的水平越高,裂缝也越容易控制,这里好象存在一个悖论,比如在前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根400X800的梁裂缝计算不满足要求,而换成350X800裂缝计算却满足要求了,就是因为后者配筋率大了一些,因此钢筋应力水平要求相应放松了的缘故,从本质上说这是混凝土规范裂缝宽度验算公式的“特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死扣”规范有时候却可以用于优化构件尺寸。
pkpm_参数设置
一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宜对称,尽量避免L形等凸凹墙体,避免困难时,应满足t/d小于等于0.3否则应设防震缝。
使底层纵横向刚心尽可能与整栋房屋的质心重合。
2、 7度设防时,允许7层且高度小于21m,对教学楼等横墙少的6层19m,对砖抗震墙为5层16m。
3、上面砖墙应按轴线上下对齐或基本对齐(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二道不落在框架主梁,或砼抗震墙上)。
次梁的重力和弯矩应作为主梁的集中力和集中扭矩,并应传递到主梁两端的竖向支承构件,形成附加的地震作用效应;北京市的结构设计技术细则中要求:“允许有1/3道墙体可以不与下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
同时,不对齐的墙不能连续超过两道。
4、底层应布置纵、横向尽量连成一体的抗震墙,横墙间距应小于18m。
抗震墙布置原则: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其他的一些细节诸如:最好在上部砖墙下布墙、宜布在楼梯间周围等。
总层数不超过5层的底层,可以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当采用砖时应先砌墙后浇梁柱(要防止底层商铺随意打墙)。
纵横向抗震墙宜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布置在外围或靠近外墙处,并应尽量避免出现一字形墙体。
为防止角柱的破坏最好在转角处布置混凝土抗震墙,如不能布置则应在该处嵌砌砖围护墙,而且该墙不宜开设门窗洞口;抗震墙基础应应与框架柱基础联合考虑成一体。
5、二层楼盖应现浇且不小于120厚,当150厚时,应配双层筋,以承担部分水平剪力。
6、梁高跨比应在1/4-1/8之间,梁宽应300以上,b/h >0.3,柱宜采用方形截面对称配筋。
二底框计算方法1、满载法:把梁作为单独的受弯构件,上部墙等全荷均作用梁上(结果偏大)。
2、三板两墙法:即只算三层楼板两层墙体的重量,其余层不算(柱和基础算)虽未出过问题,但缺乏科学依据。
3、弹性地基梁法:把墙体视为半无限弹性体,将托梁视为倒过来的弹性地基梁,按三角形竖向荷载计算托梁。
4、墙梁组合规范算法:考虑墙梁大拱效应规范算法,按墙梁组合计算,虽经济合理,但条件太多见如下各条:(1)梁宽不小于300,净跨不小于梁高的4倍,梁高在1/6-1/8;(2)梁底筋应通长,伸入支座不小于锚固长度,接头焊接,箍筋最小8@100,1/5跨内无洞口;(3)托梁通长腰筋2¢14,间距不大于200。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好
而且要考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 受力合理,各构件材料强度能 充分发挥。
3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 框架梁:
梁高:
11
hb
( 8
12)lb
梁宽:
bb
(1 2
1 3)hb
lb 框架梁计算跨度
注意:现浇框架梁是T形截面,装配或装配整体式位矩形 或花篮形截面
• 框架柱
—截面尺寸为方形或矩形
宽度:详见《建设计规范》。
• 两栋房屋的沉降缝处理
柱轴线 错位
• 两栋房屋的沉降缝处理
悬臂挑出
荷载计算 传力路线明确
垂直荷载 框 架 荷 载
水平荷载
框架自重;粉灰重; 板、次梁、墙体重。
恒载 活载
人群、家具、设备等 荷载,取值见《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可 折减。
风载 wk z s z w0
上柱
下柱 右梁
0.377 0.303
J
33.81
33.27 26.74
11.01
0.232
114.04 18.63 16.99
0.274 0.274 0.220
I
33.72
22.01 22.01 17.67
16.64 11.01
0.232
114.04 18.63 16.99
上柱 下柱 右梁
0.541 0.459
E
122.05
66.03 56.02
0.351 0.351 0.298
D
114.04
40.03 40.03 33.98
第一次分配: 放松节点,把各节点 不平衡弯矩“同时” 进行分配。
0.351 0.351 0.298
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说明书及计算规则
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说明及计算规则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总说明一、《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根据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组织修订<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03版)>的通知》(建建发[2009]165号)、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及有关规定,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GJD-101-95)、《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GYD-901-2002)和《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建筑工程节能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指导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的编制以及工程合同价的约定、竣工结算办理、工程计价纠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鉴定等的依据。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编制招标控制价应执行本定额。
三、本定额适用于本省区域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不适用于修建和其他专业工程,也不适用于国防、科研等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及实行产品出厂价格的各类建筑构配件。
四、本定额是按现行的建筑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编制的,是本省境内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建筑分项工程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反映本省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
五、本定额的工作内容扼要地说明了主要工序,次要工序虽未一一列出,定额均已考虑。
六、本定额未包括的项目,可按本省其他相应工程计价定额计算,如任缺项的,应编制地区性补充定额,并按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七、有关定额人工的说明和规定。
1. 本定额的人工消耗量是以现行《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为基础,并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编制的,已考虑了各项目施工操作的直接用工、其他用工(材料超运距、工种搭接、安全和质量检查以及临时停水、停电等)及人工幅度差。
新的抗震规范将结构分为规则结构、一般不规则结构、特别不规则结构和严重不规则结构,而严重不规则结构是禁
SATWE中,有效质量的计算适用于弹性板和刚性板.当有效质量系数不足时,也会发生剪重比不够的情况.
======================================================================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
1 1.4877 179.67 0.99 ( 0.99+0.00 ) 0.01
周期比,位移比是通过数据来分析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另外更重要的是强调抗震较大,原则是离刚心越远的地方增加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可调整边框梁柱,剪力墙断面。同时可减小X,Y向侧向刚度,总之Tt/T1,从分母,分子两个方面着手即可。
另外,多层只需满足抗规的要求,只有位移比控制,没有周期比控制,但可参考分析。
==============================================
3-Dimensional Vibration Period (Seconds)
a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in X, Y direction and torsion
Mode NoPeriodAngleMovementTorsion
注释:
1)这里的“质量”的概念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质量。离散结构的振型总数是有限的,振型总个数等于独立质量的总个数。可以通过判断结构的独立质量数来了解结构的固有振型总数。具体地说:
需要设置抗震缝的几种情况
结构位移,周期控制(1. 位移比(层间位移比):1.1 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 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1.3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 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1.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抗规]3.4.2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存在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高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1.4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PKPM软件中的SATWE程序对每一楼层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详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抗震缝计算
抗震缝计算抗震缝是建筑物中为了减轻地震作用而设置的缝隙或膨胀节,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吸收能量并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抗震缝的设计与计算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将介绍抗震缝计算的相关内容。
1. 抗震缝的作用抗震缝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缓冲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
在地震发生时,抗震缝能够允许建筑物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减小地震产生的剪切力和弯矩,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2. 抗震缝的类型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抗震缝可以分为水平抗震缝和垂直抗震缝两种类型。
水平抗震缝主要用于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常见的形式包括水平缝隙和膨胀节。
垂直抗震缝则用于控制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常见的形式包括垂直缝隙和隔震层。
3. 抗震缝的计算方法抗震缝的计算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抗震缝的位置确定、抗震缝的尺寸计算、抗震缝的变形能力评估等。
- 抗震缝的位置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地震作用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抗震缝位置。
一般来说,抗震缝应该设置在结构变形能力较强的地方,如柱子和墙体的连接处。
- 抗震缝的尺寸计算:抗震缝的尺寸计算是为了满足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变形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公式或者专业软件进行计算。
其中,考虑到地震作用的水平位移,需要确定抗震缝的最大位移量;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剪切力,需要确定抗震缝的最大剪切力。
- 抗震缝的变形能力评估:抗震缝的变形能力评估是为了确保抗震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发生过大的破坏。
通过对抗震缝的材料性能、连接方式和设计参数等进行评估,可以确定抗震缝的变形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4. 抗震缝的设计要求在进行抗震缝的计算和设计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抗震缝应保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发生过大的破坏。
- 抗震缝的尺寸和位置应根据具体的地震作用和建筑物结构进行合理确定。
- 抗震缝的材料和连接方式应具备足够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缝最小宽度一览表 6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6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7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7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8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8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8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9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9度区 房屋高度(m)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1 15~20 120 100 100 12 75~80 340 238 170 1 15~19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100 100 12 59~63 340 238 170 1 15~18 120 100 100 12 48~51 340 238 170 23 81~84 560 392 280 1 15~17 120 100 100 12 37~39 340 238 170 2 20~25 140 100 100 13 80~85 360 252 180 2 19~23 140 100 100 13 63~67 360 252 180 2 18~21 140 100 100 13 51~54 360 252 180 24 84~87 580 406 290 2 17~19 140 100 100 13 39~41 360 252 180 3 25~30 160 112 100 14 85~90 380 266 190 3 23~27 160 112 100 14 67~71 380 266 190 3 21~24 160 112 100 14 54~57 380 266 190 25 87~90 600 420 300 3 19~21 160 112 100 14 41~43 380 266 190 4 30~35 180 126 100 15 90~95 400 280 200 4 27~31 180 126 100 15 71~75 400 280 200 4 24~27 180 126 100 15 57~60 400 280 200 26 90~93 620 434 310 4 21~23 180 126 100 15 43~45 400 280 200 5 35~40 200 140 100 16 95~100 420 294 210 5 31~35 200 140 100 16 75~79 420 294 210 5 27~30 200 140 100 16 60~63 420 294 210 27 93~96 640 448 320 5 23~25 200 140 100 16 45~47 420 294 210 6 40~45 220 154 110 7 45~50 240 168 120 8 50~55 260 182 130 9 55~60 280 196 140 10 60~70 300 210 150 11 70~75 320 224 160
17 18 19 20 100~105 105~110 110~115 115~120 440 460 480 500 308 322 336 350 220 230 240 250 6 35~39 220 154 110 17 79~83 440 308 220 6 30~33 220 154 110 17 63~66 440 308 220 28 96~99 660 462 330 6 25~27 220 154 110 17 47~49 440 308 220 7 39~43 240 168 120 18 83~87 460 322 230 7 33~36 240 168 120 18 66~69 460 322 230 29 99~102 680 476 340 7 27~29 240 168 120 18 49~51 460 322 230 8 29~31 260 182 130 19 51~53 480 336 240 9 31~33 280 196 140 20 53~55 500 350 250 10 33~35 300 210 150 21 55~57 520 364 260 11 35~37 320 224 160 22 57~59 540 378 270 8 43~47 260 182 130 19 87~91 480 336 240 8 36~39 260 182 130 19 69~72 480 336 240 9 47~51 280 196 140 20 91~95 500 350 250 9 39~42 280 196 140 20 72~75 500 350 250 10 51~55 300 210 150 21 95~99 520 364 260 10 42~45 300 210 150 21 75~78 520 364 260 11 45~48 320 224 160 22 78~81 540 378 270 11 55~59 320 224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