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941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7100例体检者心电图结果分析

17100例体检者心电图结果分析

17100例体检者心电图结果分析作者:何明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19期【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对17100例体检者按年龄分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中老年组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男、女性均明显高于青提组(P0.05);在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中老年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

结论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发现心电图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电图查体对照分析【中图分类号】 R1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a)-0178-01本研究人选参加健康体检者17100例,分为青年组及中老年组,进行心电图对照分析,旨在揭示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7100例。

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青年组20~45岁,平均年龄(30±7)岁,共8915例,男5710例,女3205例;中老年组46~71岁,平均(59±8)岁,共8185例,男5255例,女2930例。

1.2研究方法采用麦迪克斯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描记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心电图诊断标准以黄宛主编的1998年版《临床心电图学》为准。

1.3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处理数据。

2结果全部17100人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见表1。

中老年组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男性、女性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在各种异常心电图中,以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房性、室性、交界性)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中老年组这2种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

3讨论(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

本组体检人群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中老年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青年组,这与赵长安和马英报道的情况相符,说明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老龄化程度有关。

健康体检941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健康体检941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健康体检941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关键词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资料与方法2009年资中县农业银行和资中县公安局职工及退休人员941人参加了检测,男606人,女335人,年龄21~90岁。

心电图诊断标准按《临床心电图学》[1]标准判断,参照《临床心电图图谱》[2]。

结果心肌缺血情况: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者89例(94%),其中有单纯ST段改变或T波改变者,也有ST段和T波改变同时存在者。

心律失常13例(138%),其中房性早搏5例,室性早搏6例,心房纤颤2例。

传导阻滞25例(256%),其中右束枝传导阻滞1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共8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

房室肥大4例(042%),左心室肥大3例,右室肥大1例。

预激综合征3例(031%)。

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

讨论心肌缺血引起ST-T异常改变有多种原因,在青年人中,排除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各项检查均为正常而仅有心电图异常者,80%为青年女性,ST-T异常主要表现在Ⅱ、Ⅲ、A VF导联,追问病史有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应用馐芴遄柚图粱虻鹘谥参锷窬嘁┪锖笾⒆椿航狻⑿牡缤几纳疲镶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或心神经官能综合征(Da Costa综合征)诊断[3]。

所以,在青年人中,特别是青年女性,临床医生常不能仅仅依据心电图异常,即诊断心肌缺血、心肌劳损、心肌炎等,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疗效也不佳。

据调查,60%~7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的存在,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大,还能使患冠心病的概率比血压正常者增加4倍。

年龄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一项很强的危险因素[4],冠心病的发生率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性别方面,由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50岁以前男性比女性患冠心病的概率高3~4倍,这种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

所以,对中老年人的心电图异常要尤为重视。

心律失常以过早搏动最常见,尤以室性早博和房性早博多见,并且以40岁以上年龄发生率最高。

435例大学生招工体检心电图分析

435例大学生招工体检心电图分析

435例大学生招工体检心电图分析目的:了解招工人员心脏状况,确保招工人员身体素质。

方法: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

对异常者根据需要加做附加导联或采用心得安试验来鉴别是功能性心脏病还是器质性心脏病。

结果:435例体检人员中,心电图异常者53例,占总受检人数的12.2%。

经过全面分析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仅有2例心电图体检不合格。

结论:医务人员对心电图体检结果要综合分析、判断,掌握心电图体检合格的标准,以免误诊。

标签:大学生招工;体检;心电图;合格标准本科今年对435例大学生招工人员进行了心电图检查,体检中有53例心电图异常。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心电图异常者中精神因素是首要的影响因素。

笔者借鉴了有些地方体检只要心电图异常无论任何原因都视为不合格心电图,既耽误了体检者的招工,又给体检者背上了心脏有病的心理负担。

对这类心电图,医务人员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排除心血管疾病后,应视此类心电图为合格心电图[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均为应届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其中,男性186例,女性249例。

年龄22~28岁,平均24.5岁。

1.2 方法采用日本光电9522P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查,受检者平卧,检查时嘱受检者安静,放松心态,使全身肌肉松弛,对不正常者根据检查结果,有的采用加做附加导联或心得安试验。

1.3 诊断标准参照黄宛《临床心电图学》[2]为诊断依据。

结果除正常心电图及大致正常心电图外,异常结果有窦性心律失常、ST-T改变(主要为T波改变,表现为下壁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少数伴有其他导联T波改变)。

2 结果在被检查的435例体检人员中,心电图异常者58例,占总受检人数的13.3%。

其中,窦性心律失常者31例,占异常人数的53.4%。

ST-T改变者11例(18.9%),心电轴左偏2例(3.4%),心电轴右偏3例(5.2%),房性期前收缩1例(1.7%),室性期前收缩1例(1.7%),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6.9%),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1.7%),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1.7%),早期复极综合征2例(3.4%),预激综合征1例(1.7%)。

体检人员心电图报告分析

体检人员心电图报告分析

体检人员心电图报告分析[摘要] 目的对某公交运输公司体检人员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预防早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方法对2 839例体检者心电图检查报告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8.64%,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等。

结论定期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心电图检查是职业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故而成为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体检的某公交运输公司2 839例体检者,其中男2 186例,女653例,年龄24~60岁。

所有对象均为在职机动车驾驶人员且无心脏疾患史。

1.2 方法采用GE公司MAC-ST1200 型12导联全自动心电图仪,受检者静息状态下平卧。

由专业心电图技师检查,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走纸速度为25 mm/s,标准电压为10 mV。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心电图学》[1]。

统计心电图异常的类型时,若一例有多种异常时,按一种异常改变为一例次统计。

2.2 性别差异 2 839例体检者中,男性2 186例,异常心电图697例,检出率为31.88%;女性653例,异常心电图116例,检出率为17.76%。

2.3 年龄差异23~40岁体检者1356例,异常心电图249例,检出率为18.36%;41~60岁体检者1 483例,异常心电图564例,检出率为38.11%。

3 讨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公交运输系统的压力持续加大,公交运输人员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2 839例公交运输人员心电图报告分析发现,异常心电图813例,占体检人数的28.64%,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女性,并且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学者也有类似报道[2]。

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左室高电压最为常见。

1380例征兵、新兵入伍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相关分析

1380例征兵、新兵入伍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相关分析

1380例征兵、新兵入伍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相关分析目的通过对征兵、新兵入伍体检心电图研究,了解异常心电图成因及入伍者身体状况,为征兵、新兵入伍把关。

方法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对异常者根据需要加做心脏超声检查或心得安试验来鉴别是功能性心脏病还是器质性心脏病,对检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结果1380例受检者中心电图异常率11.5%,多数属于生理性异常,经过全面分析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

结论医务人员对心电图体检结果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心脏听诊、血压、心脏彩超综合分析、判断,掌握心电图体检合格的标准,谨慎结论,必要时复查心电图,追踪观察心电图以做出正确合理的诊断。

标签:征兵、新兵;体检;心电图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脏疾患的一个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是征兵、新兵入伍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也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价值[1]。

本报告对1380例征兵、新兵入伍体检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心电图,为征兵、新兵入伍把关,同时也便于疾病的早期诊治。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征兵、新兵体检心电图,全部均为男性,年龄15~24岁,平均年龄18.32岁。

1.2方法采用日本光电9130P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对1380例受检者进行十二导心电图同步描记,嘱体检者安静平卧、放松心态,由专业人员操作,描记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压10mv,心电图按黄宛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标准判定。

2 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1380例体检者中异常心电图159例,异常心电图发生率11.5%,其中ST-T改变9例,占0.65%;窦性心动过缓18例,占1.30%;窦性心动过速21例,占1.52%;期前收缩8例,占0.57%;左心室高电压2例,占0.14%;早期复极6例,占0.43%;窦性心律不齐64例,占4.63%;预激综合征1例,占0.07%;心电轴(显著)右偏30例,占2.17%。

1356例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心电图分析

1356例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心电图分析

1356例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心电图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类型,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

方法按3个年龄段对1356例健康体检患者心电图进行分组分析,同时对心电图异常者做病因诊断。

结果 1.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以61~81岁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最高。

2.异常心电图占22.14%,其中 ST-T异常占首位11.23%。

结论定期健康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心电图健康体检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 我院对企事业单位在职、离退休职工进行年度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1356例,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所有对象均为以团体形式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病例,1356例中,男682例,女674例。

22~40岁798例占58.8%;41~60岁306例占22.6%;61~81岁252例占18.6%。

1.2方法受检者取平卧位,采用日本光电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ECG-9020P,描记安静状态下常规12个导联心电图,走纸速度25mm/s,准电压10mV,所有心电图由一名专业人员手工测量分析,分析标准参照临床心电图[1]学及内科学[2]。

对心电图异常者,选择相关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进行病因诊断。

2 结果1356例中异常心电图占 22.14%,其中 ,ST-T改变所占比例最高 ,为11.23%;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占5.60%、窦性心动过速占1.86%、窦性心律不齐占1.56%;期前收缩占1.50%,主要是室性早搏;束支传导阻滞占1.13%,主要是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很少。

其他类型的异常占1.12%,依次为冠状窦性心律、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等。

各年龄组男女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2~40岁、41~60岁、61~81岁分别为16.23%、32.56%、43.65%。

其中,在41~60岁年龄组以男性患者发生率高,在61~81岁组,男女异常发生率相当。

大学生入学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

大学生入学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

184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年4月C第6卷第12期Apr. C 2018 Vol. 6 No. 12大学生入学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姚晓丹(云南民族大学医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目的 快速识别大学生异常心电图,选择心脏辅助检查项目,防治心脏器质性病变。

方法 以2017年9月~10月在校医院进行入学健康体检的7620名大一新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

统计分析其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变异及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构成比;研究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和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心电图的相关性。

结果 统计发现正常心电图检出率为71.31%,正常变异心电图为28.05%,异常心电图0.64%。

体重指数异常者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校医要能识别心电图的正常变异,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心电图,降低学生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体检;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2.184.01大学新生体检中心电图检查快速、无创、费用低廉,能够诊断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障碍、早期发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提示未来可能出现的快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可极大程度降低学生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0月某高校7620名大学生体检结果中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男2972名,女4648名,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为(18.2±0.9)岁,其中体重指数IBM 正常者5410名,肥胖、超重及偏低者2210名,其中城镇学生2515名,农村5105名。

1.2 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9130T12同步导联心电图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

6091份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6091份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6091份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心电图异常率,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

方法:对我院体检中心1-4月份进行健康体检的6091份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例。

结果:异常心电图占44.22%(2694/6091),按照心电图异常类型,前五位分别为窦性心律不齐7.63%(465/6091)、窦性心动过缓7.35%(448/6091)、ST-T异常6.58%(401/6091)、窦性心动过速3.52%(215/6091)、左室高电压占3.44%(210/6091);研究显示,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60岁成年人异常率47.80%,60岁以上老年人异常率73.79%;女性分别为31.74%、52.05%,在21~30岁出现小高峰达到31.10%,心电图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异常表现类型较多;对于异常者,应明确诊断;应关注心电图异常老年人。

标签:心电图;健康体检;分析心血管病是人类第一杀手,在我国心血管病致使例约占总死亡例的42%。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增多,人口老龄化向深入发展,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心血管病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早期误漏诊率较高,及早诊断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心血管病诊断方法较多,心电图是最常用的诊断技术,操作简单、无创、普及率高。

不同地域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深入分析体检心电图检测结果,有助于了解医院辖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心血管病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我院2015年1-4月份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091分心电图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91例被体检者,男4786例、女1305例。

20岁以下1492例(24.50 %),21~30岁1242例(20.39 %),31~40岁771例(12.66%),41~50岁822例(13.50%),51~60岁1055例(17.32 %),61~80岁686例(11.26%),80岁以上23例(0.37%)。

5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5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5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的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接收50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的情况,分析受检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并研究其检出的BMI、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

结果:经体检后,500例受检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占38.40%,且出现异常情况的受检者血压异常占比最高。

结论:在500例老年人中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的主要是由于BMI、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出现异常,其中血压情况为主要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要重视BMI、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以预防其它疾病。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电图;老年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而心电图是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临床诊断的无创伤性检查方式之一,及时的进行临床健康检查,有助于患者提早发现相关疾病及相关的危险因素[1]。

为了了解患者健康体检的相关情况,本文对500例老年人的心电图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接收500名老年人健康体检的情况,其中男性有259名,女性241名,年龄为61-90岁,平均年龄(70.28±4.82)岁。

所有接受健康体检老年人均排除有其它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肾脏病等疾病的患者,且500例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所有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族史、既往史及其它个人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日本光电ECG1350P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准确汇总所有老年人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分别由我院两位心血管专业人员及心电图专业人员共同对心电图结果及危险因素做出临床诊断[2]。

1.3观察指标观察500例受检者检查结果的异常率和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其中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包括BMI异常情况、血糖异常情况、血压异常情况及血脂异常情况。

10050例体检心电图分析

10050例体检心电图分析

青年组 ( P<0 . 0 1 ) , 但各组 内男 女异 常心电图总检率 比较差 异不显著 , 在异常心 电图中, s T—T改变 , 各种期前 收缩
的发 生率较 高 , 且 中老年组发生率 明显高于青年组 , 但各组 内男性女 性 的发 生率 比较 差异 不显著 。结论
查心 电图可尽早发 现心 电图异常 , 对心血管疾病 的预 防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 词 : 心 电图 ; 查体 ; 对照 ;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5 4 0 .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6 3 9 ( 2 0 1 4 ) 叭一 0 0 5 5— 0 2
硬化 引起 的冠状 动 脉狭 窄 。
各种 期前 收缩 : 为此 次 受 检 人 群异 常率 仅 次 于 s T— T改变 组 , 早 搏 是指 在 窦 性 或 异 位 心 率 的基 础 上, 心脏 某一起 搏 点 比基 本 心率提 前发 出激 动 , 过早 引起 心脏 某一 部分 或 全 部 发 生 除极 , 其 产 生 原 理 是 由于异位 起搏 点 的 自律 性 增 加 , 或 者 由于异 位 起 搏 点 的 阈电位下 降 , 使 自身起 搏 点 激 动 达 到 阈值 而 引 起 的心肌 激动 的结 果 。室性 早搏 的 临床意义 在很 大 程度 上取 决 于基础 心 脏 的类 型 和严 重 程 度 , 因此 对 室早 的 提前发 现 , 对 指导 临 床治疗 有着 积极 地作 用 。 房早 的发生率 仅 次 于室 性 早 搏 , 房 性早 搏 可见 于 正 常人 和无 心脏 病 患者 , 但 正 常 健 康 人 频 发性 房 性 早
应 予 以及 时处理 , 否 则 很 快 发 展成 二 度 或 高 度 房 室 阻滞 。

心电图报告分析

心电图报告分析

电轴左偏:本图I 导联QRS主波方 向向上,呈qR型, QRS电压代数和 为+10.5= +12+(-1.5) ,III 导联QRS主波方 向向下,呈rS型, QRS电压代数和 为-9.5=+2.5 +(-12),查表 约-22°。故仍属 正常心电轴(目 前多数左偏仍用
-30 °~ - 90 °)。
电轴左偏:是指 QRS额面电轴在30°~ -90°之间。 目测见I导联QRS 主波方向向上,III 导联QRS主波方向 向下,且III导联的 代数和绝对值需≥ I 导联代数和。本图 I导联QRS呈Rs型, QRS电压代数和为 +4,III导联QRS 呈rS型,QRS电压 代数和为-6,查表其 电轴为-49°,为电 轴左偏。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
额面六轴系统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图波 相应心电活动
P波 心房除极
PR段 房室传导时间
QRS波群 心室除极
ST段与T波 心室复极的缓

期与快速期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 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 向波
• 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 S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QRS增宽:正常室 上性的QRS时限成 年人为0.06s- 0.10s (小儿<10岁0.05s -0.08s ,>10岁 0.09s),当QRS时 限≥0.12s时,称室 内传导延缓(也称 室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包括 完全性左或右束支 传导阻滞、不定型 的室内传导阻滞三 种。本图为完全性 右束支阻滞,QRS 0.14s。QRS增宽还 见于室性异位搏动、 预激综合征及室内

体检人群中异常心电图分析

体检人群中异常心电图分析

190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0年第34卷第3期Journal of China-Jap a n Friendship Hospital,2020Jun,Vol.34,No.3体检人群中异常心电图分析郑俊博,宋璐,罗薇(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北京100029)心电图检査具有无创、简便等特点,对临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叭现将我院体检中心参检人群检出异常心电图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3月~2018年6月来我院的8500名健康体检者,排除3d内使用心血管药物、电解质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中男5230例、女3270例;年龄30-86岁(平均45.12±11.9岁)。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我们将<60岁设为中青年组,共3980例;M60岁设为老年组,共4520例。

1.2方法每例受检者常规内科检査,询问既往病史。

心电图检查使用日本光电心电图机(型号ECG-9130P)描记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检测结果由心电图医师进行分析。

心电图诊断标准依照《黄宛临床心电图学》⑺。

血压测量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叭清晨空腹抽取受检者静脉血进行血脂、血糖检测等,血脂、血糖异常的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⑷。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才检验。

2结果8500名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异常2200名,总检出率25.88%。

各类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见表1。

中青年组随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ST-T改变和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均PvO.05)。

异常心电图与临床异常指标分析: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青年组。

3讨论本研究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与其他研究报道相一致叫考虑与老年人心脏长时间劳累、心脏负荷增加,出现心肌萎缩、心脏瓣膜钙化,慢性代谢性疾病病变累及浸润心脏,导致心机组织及传导组织退行性变及纤维样变等因素有关问。

2010年单位职工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2010年单位职工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2010年单位职工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张可331论著I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情况,为预防相关痰病提供依据。

方法对参加体检520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统计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

并进行比较。

结果520例体检心电图中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占67.50%,异常心电图占32.50%。

结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预防心血管痰病是积极有益的。

老年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心血管痰病。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电困分析【中图分类号】R 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聊40(2010)19JD 5旬331抛A nal ysi s of E C G of Phys i cal ex 龇I l i nat i onf or 哪p10ye 髂i n 2010Z H A N G K eIA bs 嗽哦】obj e 嘶eT o i nve8t i g 砒e d 旭ab ∞彻a l i t yof E cGofhealthy 咖ined 锄pL0ye ∞,eValu8kt l l e r i 5kof 把18l ed di se 鹪鹪and 删deab 弱i 8f 时pr 帆eI 岖锄.剐【e1山。

凼W e aI l alyzed t he EI Ⅺ8l 栅t he m edi cal 仞【aI ni 瑚吐i on0ft l l e520硼ci pan 协,pm vi ded t he 8州86∞of 龇i 眦i de 魄《岫幽啪nal EcG.R 黻岫’11l 雠慨67.50%螂砌EcG 锄d 32.50%幽啪nalE C G outof 520c 硼0fphy8i cal 懿锄i na £i ∞.C ond 吲∞R egul ar EC G 删I mi 弧t i on i 8u 眈柚t o 跚舰m car d i oya ∞u l ar di 蝴弛.EC G i 8hdp 触f or t heel dedy i n 明r l y det ect i ∞,di a 印硼面《∞I dj 西墩ul ar 揖e 啪.【K e y 俐'rds 】H 朗hh 既am i I 哦i ∞El ∞hD c 蛐i i ogramA I l 8l y8i 82010年4月,我院对扬州市某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现将520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心电图检查报告单

心电图检查报告单

心电图检查报告单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心电图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当我们接到一份心电图检查报告单时,也许会对上面的一些术语和指标感到困惑,接下来就是对心电图检查报告单的详细解读。

心电图检查报告单通常由医师通过心电图仪器记录下来,在纸质或电子版中呈现。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报告单中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这些基本信息对于后续的分析和解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是报告单的核心部分,心电图波形与指标的解读。

正常情况下,一个心电图波形应该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通过分析这些波形的形态、时间和振幅等指标,医师可以对患者的心电功能进行评估。

在报告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心电图指标,如心率、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等。

其中,心率是最基本的一个指标,表示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静态时的心率应该在60-100次/分钟左右。

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

另外,PR间期指的是P波开始至QRS波群开始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

QRS间期是QRS波群的持续时间,一般应该小于0.12秒。

QT间期则是由QRS波群开始至T波结束的时间,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除了这些常见指标之外,报告单中还可能包括一些诊断性指标,如ST段变化、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

这些指标如果出现异常,都可能暗示患者存在特定的心脏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报告单中的签名和盖章。

在我国,每一份正式的心电图报告单都需要经过医师签名和盖章,以确保检查的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在接受心电图检查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检查的操作方法和环境,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之,心电图检查报告单作为一种临床医学的重要记录方式,在我们接受心脏疾病筛查和治疗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报告单上的各种指标和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心电图报告及分析范文

心电图报告及分析范文

心电图报告及分析范文英文回答: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is a medical test that measures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heart.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rt's rhythm, rate, and overall health. The ECG report is a detailed analysis ofthe recorded electrical signals, and it helps doctors diagnose various heart conditions.In my case, the ECG report showed a normal sinus rhythm, which means that my heart is beating at a regular rate and rhythm. This is a good sign and indicates that my heart is functioning properly. The report also showed normalintervals and segments, which further confirms the healthy state of my heart.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abnormalities that can be detected in an ECG report. For example, if there is an abnormality in the P wave, it could indicate atrialfibrillation, which is a common heart rhythm disorder. If the QRS complex is widened, it may suggest a conduction defect in the heart. These abnormalities can help doctors identify potential heart problems and develop a treatment plan.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ECG report is just one piece of the puzzle when it comes to diagnosing heart conditions. Doctors als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symptoms, and other diagnostic tests to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 Therefore, it's crucial to consult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to interpret the ECG report and determine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中文回答:心电图是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医学检查。

1368例体检心电图分析

1368例体检心电图分析

1368例体检心电图分析
于海荣;张筱玲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疾病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将 1368 例健康体检职工心电图资料分成 3 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对异常者做病因诊断.结果:发现:异常心电图占 23.16%,其中 ST-T异常占首位(9.32%),其次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束枝阻滞等.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1~60 岁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较高,且多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酯,;61~81 岁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最高,且多已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陈旧心机梗死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异常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4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有积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于海荣;张筱玲
【作者单位】山东荣成石岛人民医院 264309;山东荣成石岛人民医院 2643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高原社区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体检心电图分析
2.梅州地区体检人群心电图ST-T 改变及T波改变的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
3.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心电图异常的结果分析
4.143例运动员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
5.体检人群中异常心电图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取因胸闷、心悸等不适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104例,收集检出心肌桥的患者,尤其是孤立性心肌桥患者的造影图像、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结果共检出心肌桥941例,检出率为11.62%,其中孤立性心肌桥319例。

心肌桥患者的平均年龄(60.93±11.15)岁。

心肌桥位于前降支中段者751例(79.80%),其中382例患者心肌桥合并近段血管粥样硬化。

43.89%的孤立性心肌桥患者出现典型的心绞痛,27.59%的孤立性心肌桥患者出现典型的心律失常,6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出现心肌梗死。

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最常见于前降支中段。

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可能为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少数患者可发展为心肌梗死,部分心肌桥患者可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

标签:心肌桥;前降支;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的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在心肌内行进一段距离后,又走到心脏表面,这种覆盖在心肌表面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束被称之为心肌桥(MB),而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则称之为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心肌桥虽然为一种良性病变,但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相应部位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甚至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猝死,本文通过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冠狀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以及心肌桥伴粥样硬化特点及其相关临床和心电征象。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因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104例患者,其中共发现941例心肌桥患者,收集这941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合并的基础疾病、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资料。

1.2诊断方法: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相关造影导管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采取以下体位:左冠状动脉造影用头位、右前斜+头位、左前斜+头位、足位、右前斜+足位、左前斜+足位,右冠状动脉造影用左前斜、头位,至少两位有经验者同时观察,发现有MB或可疑MB患者,于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200μg后再次造影评价,以冠状动脉在心脏收缩时出现短暂、间歇的狭窄,而在心脏舒张期恢复正常或狭窄明显减轻(图1、图2)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诊断标准。

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检测心脏电信号记录心脏功能的无创检测方法。

它可以用于诊断心脏病、评估心脏功能和监测心脏治疗效果等多种用途。

那么,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一、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是通过对心脏电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得出的。

正常情况下,心电图可以显示出以下信息:1. 心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

婴儿和小孩的心率通常更快。

2. 心律:正常情况下,心律应该是规则的。

如果心律不规则,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3. 心电轴:心电轴是心脏电信号传播方向的一个指标。

正常情况下,心电轴应该在区间-30°到90°之间。

4. 心肌缺血:如果心肌缺血,心电图可能显示为ST段压低。

5. 心肌梗死:如果心肌梗死,心电图可能显示为ST段抬高、Q 波增宽,T波倒置等。

6. 心肌肥厚:如果心肌肥厚,心电图可能显示为心电轴左偏、QRS波增宽等。

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等。

二、治疗方法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出很多心脏疾病,例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等,针对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

1. 心律失常:如果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来维持心律。

例如,心跳过缓的患者可能会使用β受体激动剂来增加心率。

2.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如果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此外,患者也可以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介入治疗方法。

3. 心肌病:如果患者出现心肌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例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对治疗心肌肥厚和扩张型心肌病有效。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外,心脏起搏器和心脏除颤器也是治疗某些心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使用化妆品和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动态心电图100例结果分析

动态心电图100例结果分析

动态心电图100例结果分析
王慧敬
【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
【年(卷),期】1998(14)5
【摘要】动态心理图(DCG)是美国理学博士Holter于1957年首创,又称Holter 监测心电图。

目前已由原来的双极单导联发展成双极双导联同步记录。

DCG集中了先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相当完善的科学诊断心脏疾患的手段,DCG已经成为当代心脏病学领域中最盛行、实用、高效、无创伤、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是临床心电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

许多研究已证实,Holter在检出自发的心律失常方面的敏感性高于其它心电图试验,也是评定有症状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个有价值的辅助工具。

【总页数】2页(P35-36)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作者】王慧敬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工人疗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345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分析 [J], 周艳兰
2.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r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 赵希祥
3.动态心电图对心前区不适患者的诊断价值(附20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J], 张亚萍
4.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345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分析 [J], 周艳兰
5.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检测 (一)动态心电图ST段的分析功能 [J], 张兆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