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探讨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泥鳅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不过,由于需求量增大,野生泥鳅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因此,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
现在,咱们就到山东省的微山湖畔去看看,泥鳅是怎样养殖的。
泥鳅养殖场地的建设1、养殖场的正确选址要想养好泥鳅,选好合适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的、水质良好的地方。
因为泥鳅也是一种鱼,是鱼就离不开水,所以,必须得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才能养殖泥鳅。
其次,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养殖过程中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因此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仅仅选择好了场地还不够,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周全,现在,我们就看看养殖场的布局。
2、养殖场总体布局泥鳅养殖场肯定是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短为最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池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
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
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最好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
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咱们还需要有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
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养殖场建设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着场子的周围,要用围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使用围网的目的是防止小猫小狗等动物进入养殖场,给养殖场造成污染和危害。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可利用稻 田、沟渠围拦等进行养殖 ,是一种理想 的养
殖对象 。但是 ,虽然泥鳅成鱼的规模化养殖 已取得很 大的成功,而泥鳅的苗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一直难以达到商业化规
模,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在泥鳅仔鱼孵化后不久,容
亡的现象。一些水产研究人员在泥鳅的人工育种及开 口饵料方面做 了不少研究 ,现将 目前泥鳅的人工育种
研究。
俗 名土鳅、胡溜 、鳅、真泥鳅等。泥鳅分布广泛 ,肉 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且富含矿 物质和多种
维 生素 ,其 中维 生 素 B 量 比黄 鱼 、虾 类 高 3 4 1 含 ~ 倍,维生素A 含量比其它鱼类也高,其所含 的脂肪 、c
1 泥鳅 的人工繁殖
1 1 亲鳅选择 .
好 ,是我 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以日本 、韩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最好采 集 临近 产卵期 的天然泥鳅 或人工饲养体 质较好 的亲 鳅 。在进行数天 的强化培育后 ,于4 月底5 月初水温稳 定在2 ℃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 。 0
112 亲鳅的选择 ..
国需求量为最大,近年来出口创汇逐步升高。泥鳅适 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力强、运输方便 、 易养殖,饵料易得 、养殖成本低 ,被列为特种水产 品 养殖种类之一 。在 日本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很早就有泥
选择体长 1  ̄2c ,体重3  ̄5g ~3 5 0m 0 0 ,2 龄,体 质健壮 ,无病无伤 ,性腺发育良好 的亲鳅 。
ii3 雌雄亲鳅及成熟度的鉴别 .. 雌鳅腹部 圆大柔软 ,有 光泽,体色稍呈黄红者
鳅 的养殖 生产,在 中国大陆和 台湾 地区 的某 些地方
北方泥鳅鱼人工繁殖新技术
( 2 ) 催 产 剂 注 射 。 由于 泥 鳅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 体 小 , 每 尾 泥 鳅 注 射 液
的量应不超 过0 . 5 毫 升 , 以0 . 2 ~0 . 3 毫 升 为宜 , 以 免 发 生 身 体 肿 胀 或 药 液 溢 出 。注 射 用 4 号不锈钢针头 ,1 毫 升 的 玻 璃 注射 器
( 用 前 煮 沸 消 毒 ) , 为 了 有 效 地 控 制 进 针 的 深 度 , 可 把 针 头 锉 短 到O . 2 ~0 . 3 c m 长 , 或 在针 头 的 基 部套 上 胶 管 ,使 针 头 仅 露 出 2 0 0 c m X l O O c m  ̄l O O c m ,催 产 之前 将池 中 水注 满 。另外 在池 中放置 0 . 2 ~O . 3 c m 的针尖,防止进针过深。注射部位以背部肌 肉为好 , 水泵 ,用 来 在泥 鳅产 卵时 在池 中有 水流 , 刺 激 亲鳅 鱼排 卵 。 其 次腹 部 中 线胸 、腹 鳍 之 间 也可 。泥鳅 身 体黏 液 多 ,很 滑 ,为 不 2 . 2 产前 准 备 鱼巢 的 放 置 泥鳅 卵 是粘 性 的 卵 ,棕 榈树 皮 是 鱼巢 的较 好 选 择 ,用 作鱼 巢 损 伤 鳅 体 ,要 用 湿 纱布 包 住 进 行 注 射 。进 针 时 注 射 器 与 鳅 体 呈
催产 等。 关 键词 : 泥鳅 鱼;人 工 繁殖 ;孵 化 ;催 产
中图分 类号 :¥ 9 6 6 . 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4 3 2( 2 0 1 3 )一 0 4 - 0 2 5 5 - 1
1亲鳅鱼 的挑选
1 . 1 亲鳅 鱼 的挑 选 7 月份 是泥 鳅 繁殖 的高 峰时 期 ,性腺 发育 都 比较好 。我 们挑 选 长度 1 6  ̄2 0 c m 、体 重2 6  ̄4 9 g ,身 体表 面很 滑 、没 有病 没有 伤过 的 选 为亲 鳅 ,先在 放养 池 中养 两天 以后 ,便 可注 射催 产剂 。 1 . 2 亲鳅 鱼 分 配组 试 验 中亲鳅 鱼 的 雌雄 比应 为 1 :3 ,注 意 :如 看 到雌 鳅 腹 部有 白点 ,就证 明雌鳅 这一 年 内 已产 过卵 ,不 可用 作亲 鱼 了 。 2亲 鳅 鱼催 产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泥鳅以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和美味的食用价值,成为了人们广泛喜爱的淡水鱼类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泥鳅的需求,人工繁育孵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一、基础设施搭建:泥鳅的人工繁育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场所和设施。
首先,需搭建水产养殖池,池子的大小和数量根据需求灵活确定。
其次,需要安装必要的水泵、过滤器和增氧设备,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充氧度。
此外,还需配置合适的光照设备,以模拟日夜交替的自然环境。
二、泥鳅种苗选取:泥鳅的种苗选取对繁育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通常可从市场或养殖场购买已经成活且健康的泥鳅,作为种苗开始繁育。
种苗的选择应重点关注其外观、精神状态和生长情况。
三、泥鳅人工孵化方法:1. 温水孵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泥鳅初始阶段的孵化。
首先,将合适数量的孵化箱准备好,箱内填充适量的淡水和细石子。
然后,将已经授精的泥鳅鱼卵轻轻放入孵化箱中。
孵化箱内的温度需控制在25-28摄氏度之间。
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下,鱼卵会逐渐孵化成为孵化仔鱼。
2. 潜伏卵孵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泥鳅中期的孵化。
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泥鳅鱼卵放入清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泥鳅仔鱼会自行孵化出来。
然后,可以将孵化好的仔鱼转移到合适的养殖池中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成长。
四、泥鳅人工育苗技术:1. 合理饲养管理:泥鳅孵化后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适宜的水温、饲料和养殖密度。
水温宜控制在20-25摄氏度,饲料应根据鱼体大小选择合适粒径的饲料,饲养密度要根据池子面积和水质情况,保证孵化鱼的生长和发育。
2. 疾病防治:在泥鳅人工繁殖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常见的疾病。
常见的泥鳅疾病包括寄生虫、细菌感染等,可采用合适的药物和消毒措施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分为基础设施。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
泥鳅被誉为“水中猪”,其养殖技术颇受欢迎。
泥鳅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文将对泥鳅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一、泥鳅的适宜水质
泥鳅适宜在PH值为7-8.5,水温为18-22度的中性溶液中生长繁殖。
溶氧量需要保持在3mg/L以上,水深不宜超过1-1.5米,水质要保持清洁。
二、泥鳅的饵料选择
泥鳅喜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其饲料宜选用浸泡过的稻草、蚯蚓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天然或人工混合饲料,膳食结构应该合理平衡,保持泥鳅足够的营养摄入。
三、泥鳅的养殖环境
泥鳅适宜生长的环境为有残根、杂草、水草等植物覆盖、泥质较厚的底部。
在经过处理的池塘中,要注意保持水位合适,会清除垃圾和底泥,这样能够让泥鳅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四、泥鳅的管理与养护
1. 避免水质污染:定期更换水质,保证水中溶氧量高。
2. 防止病害:泥鳅非常容易感染细菌病毒,应该定期进行消毒,同时保持恰当的饮食结构。
3. 正确的饲料管理:正确选择泥鳅适宜的饲料,有在良好的水质环境下进行喂养。
4. 合适的密度:多余的密度会损害水质,这样对泥鳅获得有效饲料的能力有所限制。
综上所述,泥鳅养殖技术需要注意水质、饵料、环境、管理等因素的统一。
如果在控制好各项因素的前提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
泥鳅人工养殖的方法
l 0 ~ 2 5 厘米 , 静水流水都可以, 但要保持水质清新。 因 受 精 卵 的粘 着 力弱 , 容易脱落 , 所 以应 该 注 意 防止 孵
化 用 水 急剧 冲 刷波 动 ,水 流量 的大小 在 孵 化池 内 以
不 冲走仔鱼为准 ,在孵 化缸 和孵化槽 内以能使 卵翻
动 为 好 。净 水孵 化每 天 要换 水 2次 ,孵 化 量 以每 1 O
对 泥 鳅进 行处 理 。用 可卡 因 0 . 1 克溶于 5 0升水 中配 成 麻 醉 液 ,泥鳅 在 麻 醉液 中经 2 ~ 3分 钟 被麻 醉 后 注 射 催情 药 物 。也可 用毛 巾将 泥鳅 包住 掀 开毛 巾一 角 , 使 泥 鳅肚 皮 露 出 ,在腹 鳍 前 约 l 厘 米 处 避开 正 中线 部位 , 从 后 向前 人 针 , 针 刺 要 防止 刺 伤 内脏 , 动 作 要
一
脑垂 体一个 或绒 毛膜促 性腺激 素 3 0 0 ~ 4 0 0国际单 位。 雄泥鳅用量减半。 做法是把所需的脑垂体或激素 配 在一 定 量 的林 格 氏液 ,其 配制 方 法是 在 1 升 蒸馏
水 中溶 人氯 化 钠 7 . 5克 , 氯 化钾 0 . 2克 , 氯 化钙 0 . 4克
饵料 , 投喂量为鱼种体重的 3 %~ 5 %。冬季水温下降 到l 0 c c 时鱼种停食 , 水温下降到 5 ℃时开始冬眠 , 越
冬 池 封 冰前 水 深 应保 持 在 2米 以上 ,鱼 种 的越 冬 密 度 为每 立方 米 水体 0 . 7 5千克 。
升水 中放人 5 0 0 0 粒受精卵为最佳。在水温 1 9 ~ 2 3 ℃ 时 多数 受精 卵 经 2 6小 时 左 右 即可 全 部孵 出鱼 苗 。3
左 右 的 鱼 种 ,在 水 深 4 O厘 米 的 池 中 每 平 方 米 放 0 . 1 ~ 0 . 2千 克 , 即3 0 — 5 0尾 。 饵 料选 择应 注 意不要 连 续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准备繁殖场地
01
02
03
场地选择
选择一个安静、避风、向 阳、环境干净且方便管理 的地方进行繁殖。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20-30平 方米,水深1-1.5米,池底 平坦并有一定坡度,以便 于排水和捕捞。
水质要求
使用无污染、清澈、溶氧 充足的水源,并定期检测 水质,确保符合养殖标准 。
准备种鳅
种鳅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
价值的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
养殖潜力
02
泥鳅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易于养殖,具有很大的养殖
潜力。
发展趋势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泥鳅养殖业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
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泥鳅人工繁殖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量
通过人工繁殖,可以大幅度提高泥鳅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健康、无病无伤、年龄 适宜且具有明显性征的泥鳅 作为种鳅。
种鳅数量
根据池塘大小和繁殖需求确 定种鳅数量,一般每亩放养 200-300组种鳅。
种鳅培育
在繁殖前,对种鳅进行强化 培育,以增强其体质和繁殖 能力。
准备孵化设施
孵化池
建造或选择适合孵化泥鳅的孵化池,要求池壁光 滑、不渗水、水质清新且便于管理。
04
泥鳅人工繁殖的管理 要点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源
为确保水质清洁,应定 期更换水源,一般每周 更换一次。更换时,应 从水质良好的水域抽取 新水,同时排出旧水。
水质检测
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定期 检测水质,包括pH值、 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以确保水质符合养殖 标准。
水质处理
如发现水质有问题,应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如 使用过滤器去除杂质、 使用化学试剂调节pH值 等。
泥鳅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
2020.04养殖技术泥鳅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水中人参之称,市场需求量和养殖规模近年来逐年扩大。
台湾泥鳅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易捕捞、养殖单产高等优势,已为目前泥鳅三大主要养殖品种中的重要养殖品种。
近年来我县养殖户从外地购买该品种苗种在池塘、稻田进行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解决群众泥鳅养殖中苗种短缺问题,今年,我县农丰泥鳅养殖作业合作社在台湾泥鳅苗种繁育和培育方面进行了系列工作,共开展人工繁育2次,孵化泥鳅卵765万粒,培育3㎝以上泥鳅苗种361万尾。
现将泥鳅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 亲鳅选择及培育1.1 泥鳅的生物学特征及繁育时间安排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
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适宜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22℃~27℃,水温超过30℃、低于10℃时,摄食会明显下降。
夏天水温30℃以上时,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降到5℃以下时,钻入泥中越冬。
除用鳃、皮肤呼吸之外,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
二龄性成熟,为一年多次产卵型鱼类。
繁殖期4-8月份(部分较热的地区产卵可延续到9月份),盛产期5-6月份,繁殖水温18℃~30℃,最适水温22℃~28℃。
生产中泥鳅人工繁殖时间安排,在当地水温稳定在18℃以上即可进行,根据天气、水温等情况具体确定。
本次开展的2批泥鳅人工繁殖和苗种繁殖均在我县柳林镇柳林社区城固县农丰泥鳅养殖作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进行,时间6月上旬。
1.2 亲鳅来源及培育繁殖用亲鳅于5月初分别由河南、甘肃等地2处泥鳅养殖场购得,共205㎏(雌鳅168㎏,雄鳅37㎏斤),雌雄亲鳅个体全长均为15~17㎝,体重40~50g/尾,购回的亲鳅下塘前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消毒后,投放经消毒处理面积340㎡的土质池塘进行亲本培育。
亲鳅下塘第二天起,投喂泥鳅专用浮性饵料,日投喂2~3次。
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5月中旬前,每7~10天左右换水一次,以后,每2~3天冲水一次,每次1小时,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左右,始终保持水深在50㎝以上。
泥鳅养殖技巧:泥鳅的繁殖技术与繁殖准备工作安排
泥鳅养殖技巧:泥鳅的繁殖技术与繁殖准备
工作安排
每年四五月一般都是泥鳅的繁殖季节,这个季节水温通常稳定在18摄氏度以上,这个时候开展泥鳅繁殖工作会比较顺利,那么,泥鳅繁殖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1、繁殖池
泥鳅的繁殖池大小在10---20平方的水泥池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新池需要进行脱碱操作,且水泥池不宜太过于粗糙,以免收苗时伤到小苗。
当然有的养殖户想要降低成本,也可以直接在地上挖一个池子,铺上塑料薄膜即可开展养殖。
2、网布
网布的主要作用的隔离种鳅和产下的卵粒,同时方便产卵后种鳅的收集。
一般选择8目左右的聚乙烯网布,这样的材质更加耐用。
到时候网布直接铺在泥鳅的产卵池上面,入水5厘米左右即可。
3、注射器
一般选择连续性注射器,这样的注射器最大的有点就是可以一次调节好刻度后每次注射都是固定的剂量。
速度更快,节省人工!
4、催产药品
根据需要繁殖的种鳅数量准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地欧酮以及生理盐水。
5、增氧机
泥鳅养殖是不需要增氧机的,但是在繁殖和小苗期间,为了增加孵化率以及成活率还是需要适当充氧的,购买小型增氧机即可,一个10平方池子放上2--3个左右的沙头即可。
一般来说,泥鳅繁殖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就可以了,准备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养殖泥鳅在繁殖泥鳅种苗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更多更具体的请在实践中摸索吧。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完整版
繁殖特性: 泥鳅为雌雄异体,性成熟年龄为1~2冬龄,1年可产卵2-3次,怀卵量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升高: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10厘米怀卵量7000粒,12厘米怀卵量1万粒以上,20厘米可达2万粒以上。每年4~9月为产卵期,5~7月为产卵盛期,但也有秋后产卵的。。
4、繁殖特性:
产卵时要求水温18~28℃,以25-26℃最好;20℃以下一般在晴天的清晨或上午10点前产卵,20~28℃时多在雨后或半夜产卵;产粘性卵。 泥鳅卵为圆形、米黄色、半透明,卵径为0.8~1毫米(卵粒直径0.5毫米),吸水膨胀后1.3~1.5毫米。受精卵经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刚孵出的鳅苗长3毫米。水温在25℃时11个小时就可出苗。
3、食性特点
主要饵料有陆生蚯蚓、蚕蛹、螺蚌肉、畜禽下脚料、面包虫、蝇蛆、鱼粉、豆饼、麸皮、米糠、花生饼和酒糟等,能较好的利用各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能习惯于吃配合饲料。 泥鳅昼伏夜出,白天也吃食,一般上午7-10时和下午16-18时吃食较多。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利用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
1
2
放养鳅苗应注意的事项
饲养管理 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人工饲料等,也可拌合剁碎以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地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将幼鳅放入池塘进行鳅种培育。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等)。
01
泥鳅体腹鳍以前呈圆筒状,由此向后渐侧扁。头较尖,眼小,为皮膜覆盖。吻部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呈马蹄形。触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鳃孔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背鳍条2-7对,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前,距吻端较距尾基为远。
泥鳅养殖经验_1_繁殖要点
65 如何培育泥鳅亲鱼? 泥鳅亲本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繁育效果,泥鳅亲本的强化培育是人 工繁殖前重要的环节。泥鳅亲本的强化培育,增强泥鳅体质,促使未 成熟的泥鳅性腺尽快发育达到成熟,以利提早产卵和精卵质量。
泥鳅亲本培育池,面积 50~100 平方米,深 1.2 米,保持水深 40~ 50 厘米。池底夯实,池壁需较硬而不让泥鳅钻洞,也可用塑料膜贴 面。进排水口设网栏,池底铺富含腐殖质的软土或软腐泥 20 厘米左 右。放养前,池塘先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清塘.每 10 平方米用生石灰 1 公斤或漂白粉 100 克兑水后全池泼洒。一般 7 天之后便可放养亲鳅 了。
68 如何鉴别泥鳅成熟度?
正确地选择适当成熟的亲鳅十分重要,应认真挑选,同时,不仅要选 好的雌鳅,而且也要选好的雄鳅,这对亲鳅的发情、产卵,或人工授 精,提高鳅卵受精率都有重要的意义。成熟的雄泥鳅一般能挤出精液,
较易判别。雌泥鳅卵巢发育要求达到成熟阶段最佳,不成熟或过度成 熟便会使人工繁殖失败;接近成熟阶段则可以采用人工催熟。
66 人工催产需要准备哪些器具和药品?
⑴ 常用用具有:①注射器: 1~2 毫升容量的医用注射器数支,20 毫升注射器 3 支;4 号或 4.5 号及 18 号针注射针数支。吸取精液, 注射催产剂。②研钵:直径 6.1 厘米的两副,用于磨碎精巢和脑垂体。 ③量筒:100 毫升或 50 毫升有刻度的锥形,或有刻度的吸管.用于盛 放或吸取溶在林格氏液中的精液。④粗鹅毛:人工授精时用于搅拌精 卵用,并用于拨放卵到鱼巢上。⑤解剖刀、剪、镊子:各 1 把,用于 摘取垂体和精巢。⑥器皿:用于暂养亲泥鳅,如盆、桶等若干个。⑦
减至 20%。日投喂量为在池泥鳅体重的 5~8%。培育期间适当追肥, 使水色为黄绿色,水质保持肥、活、爽。要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为 1/4 左右,在近催产半月左右,每天注水 1 小时,以微流水为好, 有利亲鳅性腺发育。池中要放养一定量的水草,保持良好的培育环境。 另外,可以在池面上设置诱虫灯,引诱昆虫投入水中,作为泥鳅的活 饵料,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可提高饲料效果。
泥鳅苗人工孵化技术详解
泥鳅苗人工孵化技术详解泥鳅苗刚孵出时全长约3.5毫米,吻端具黏着器,此时泥鳅苗都粘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
孵出后8小时左右,苗长约4毫米,口裂出现,口角有1对芽基;腮丝露出在腮盖外,形成外鳃;胸鳍逐渐扩大,全身出现稀疏的黑色素。
这时泥鳅苗由刚孵出时呈透明的‘逗点’状到体色逐渐变黑。
孵出后约33小时,苗长4.5毫米,口下颚已能活动,口角出现2对须,卵黄囊缩小,外鳃继续生长,胸鳍能来回煽动,体表黑色素增加。
孵出后约60小时,苗长5.5毫米。
已能做简单的游动,具须3对,鳃盖扩大,已延伸到胸鳍基部,但鳃丝仍有部分外露,螵已出现,卵黄囊接近消失。
鱼苗已开口摄食轮虫等食物。
所以孵出后约3天便要开始喂食,如不喂食,第5天便开始死亡,10天后全部死亡。
孵出后84小时,苗长7毫米左右,外鳃已缩入鳃盖内,螵已渐圆,具须4对,卵黄囊全部消失,肠管内可见食物团充积,泥鳅苗能自由游动。
孵出后12天,苗长11毫米,鳃已发育完整,具须5对,螵成圆形,胸鳍缩小,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殿鳍条均已经发生。
孵出后21天,苗长达到15毫米以上,形态已与成品泥鳅相仿。
这时候+泥鳅苗的呼吸功能由鳃呼吸逐渐转化成兼营肠呼吸。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肠除了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具有呼吸功能,此时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
通过孵出偶的前期培育〈约21天〉,泥鳅苗的形态已长得与成体相似,呼吸功能也逐渐健全,这时便转入泥鳅夏花培育阶段。
从1.5厘米的泥鳅苗培育成3厘米的夏花称夏花培育阶段。
泥鳅苗在水质良好、饵料充足、饲养精细的条件下,大约经过1个月的培育一般能长成体长3厘米的夏花鱼种。
这时泥鳅已具有钻泥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大大的加强,便可转入成鱼饲养阶段。
体长3厘米的夏花泥鳅种虽然已初步长成,但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进行长途运输或直接进行成鳅养殖,成活率伤不能保证。
但原池中密度已经过高,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应将泥鳅进行筛选分养。
再经过约1个月饲养,使泥鳅重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后再进行长途运输和移入成品泥鳅池养殖,这一生产过程称为鳅种培育阶段。
泥鳅人工授精
泥鳅人工授精的方法时间:2010-06-29 16:16:45 来源:新民养殖网作者:冬冬人工催产后的泥鳅,可以再网箱中让其自行产卵受精,也可进行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的优点:可获得更多的受精卵,提高亲鳅的利用率。
泥鳅人工授精的方法:一、适时人工授精。
认真观察网箱中亲鳅的动静,若发现雌、雄亲鳅追逐渐频,特别是雌鳅呼吸急促,则说明发情高潮来临了,这时候挤压雌鳅腹部会流出金黄色的卵子,卵子游离。
亲鳅的授精时间到了,应马上做好准备,进行授精。
二、制备精液。
剖腹取出贴在背椎两侧的泥鳅精巢。
解剖后将2条乳白色的精巢用镊子轻轻取出。
然后将其放入研钵中研磨,并以1尾雄鳅精液加入15毫升林格氏液的比例将林格氏液立即冲入即可。
三、人工授精。
制备好精液后,人工授精可立即进行。
将雌泥鳅的体表水用干净毛巾擦干,一人用毛巾将成熟的雌泥鳅裹住,露出肚皮,用手轻轻挤压雌鳅腹部,将成熟卵子挤入干燥的白搪瓷盆;另一人将规格为20毫升的注射器(不用针头)吸取配好精液浇在卵上;第三人一手托住白瓷盆轻轻摇晃,另一手用羽毛轻轻搅拌,数秒钟后,加入少量清水,以增强精子的活力,使卵子与精子充分结合。
然后将完成授精操作的卵子漂洗几次,倾出血水,放入孵化设别中孵化。
泥鳅人工授精技术(图)来源:未知时间:2009-5-13 16:43:09 查看次数:1069次文章导读:人工授精,就是让人来给泥鳅注射催产激素,然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得到受精卵的过程。
如果让泥鳅自然产卵,每条雌鳅产卵的时间不同,有早有晚,有的从4月下旬就产卵了,而有的能拖到8、9月份才产卵,这样很不方便生产管理,费时费力费工。
人工繁殖可以使亲鳅集中产卵,使卵集中孵化,可以得到大量的、规格一致的鳅苗,有利于规模华生产。
所以,有技术、有经验的养殖户,最好实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1.准备人工催产工具进行泥鳅催产,应准备的常用工具有:小研钵2个,用来研磨脑垂体和精巢;1~2毫升注射器数个和4号注射针头数只,用来注射催产药物;剪子、手术刀、镊子各2把,用来摘取雄鳅精巢;家鹅的硬羽毛数支,用来搅拌精液和卵子;500毫升或1000毫升棕色玻璃瓶1个,用于存放格林氏液;10毫升或20毫升吸管2支,用于吸取格林式液;500毫升烧杯数只,用于存放卵和精液;数条毛巾,用于注射时包裹亲鳅;木桶或水盆数只,用于催产前存放亲鳅(图6)。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和大鳞副泥 鳅(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隶 属 于 鲤 形 目、鳅 科、花鳅亚科,分属于泥鳅属( 前者) 和大鳞副泥 鳅属( 后者) ,均 为 小 型 淡 水 鱼 类。因 其 营 养 丰 富、肉质鲜美,有“水中之参”的美誉。近年来,国 内掀起了台湾泥鳅的养殖热潮,尤其在广东、浙江 等地区发展迅速。台湾泥鳅是台湾地区改良的泥 鳅新品种,其分类地位暂不明确。据报道,在南方 养殖 3 ~ 4 个月,泥鳅的平均体质量为 13 g,大鳞 副泥鳅为 20 g,而台湾泥鳅体质量可达 90 g 以 上,是本地泥鳅的 4 ~ 5 倍[1 - 3]。不仅如此,台湾 泥鳅还表现出养殖周期短、易捕捞等特点。对泥 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人工繁育技术已有研究[4 - 8], 但以台湾泥鳅为亲本的人工繁育尚未见报道。本 试验研究了台湾泥鳅的早期发育情况,以期为台 湾泥鳅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提供参考。
出膜前,胚体在卵膜内激烈挣扎,尾部首先刺
286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作者:金晓丽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2期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泥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保证人们充足的泥鳅供应,加强对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对其开口饵料的研究,就成为了人们工作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我国河南地区为例,对我国但却泥鳅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泥鳅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泥鳅的人工繁殖有所脾益。
关键词:政府;人工繁殖;开口饵料;方法对策泥鳅是一种既能够自然生长,也可以由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在我国多地都可以养殖。
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是影响泥鳅养殖规模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当前对泥鳅养殖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捕捞野生苗种和人工繁殖苗种两种方式。
而人工繁殖如果在泥鳅孵化后的开口阶段,不能提供合适的饵料,则容易导致泥鳅苗种的死亡。
所以在泥鳅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在泥鳅开口阶段加强对其饵料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当前对泥鳅养殖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在人工养殖等方面,人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泥鳅苗种的培育方面,很难达到商业化规模。
本文从我国河南地区泥鳅养殖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泥鳅开口饵料的现状进行研究。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1.亲鳅选择。
泥鳅亲鱼的选择及培育。
(1)亲鱼来源。
如果使用人工养殖的泥鳅,我们需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蓄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者人工养殖中体质较好的亲鳅。
通过几天的强化培训,可以在四五月份外部水温稳定时,进行人工养殖。
(2)亲鳅的选择。
选择体长15~20cm,体重30~50g,2~3龄,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鳅。
(3)雌雄亲鳅及成熟度的鉴别。
在雌雄以及成熟度的辨别上,我们需要通过对泥鳅体型以及颜色的区别,来对泥鳅的雌雄和成熟度进行辨别。
比如雌鳅一般个体比雄鳅大,并且鳍的前端呈现为短且圆的形状。
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泥鳅市场俏销,价格较高,成为农民养殖增收的好门路。
为帮助养殖户解决好苗种紧缺问题,现将泥鳅苗种繁育、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人工繁殖1. 亲鱼选择人工繁殖用的亲鳅可在临近产卵期不久采集,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培育。
亲鱼来源可从天然水域捕捞、市场收购和养鳅池中选留,一般从养殖池采集为最好。
采集泥鳅时,从背部向下观察,见腹部是白色的,即是发育良好的标志,若腹部两侧出现白斑点则是已产完卵的鱼,不能采集。
此外,黏液不多或囤养时间太久的也不能采集。
催产时,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黏液较多、体长15~20cm 以上、体重30~50g以上的泥鳅,雌鳅腹部圆大,雄鳅“追星”(骨质突起)明显。
雌雄区别: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短而圆,呈扇形,第2~3根软鳍条的长短基本一致;雄鳅胸鳍宽而长,第1根鳍条末端尖而上翘,第2根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胸鳍在生殖季节手触有追星,挤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2. 人工催产泥鳅人工催产一般在水温22℃以上进行,催产季节4月下旬至6月。
催产药物可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鲤鱼脑垂体,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HCG300~400国际单位,或鲤鱼垂体0.5~1个,或LRH-A5~8μg,雄鳅剂量减半。
注射部位最好在背鳍肌肉,雌鳅注射药液0.2mL、雄鳅0.1mL,注射时可用湿纱布包住亲鳅露出注射部位注射。
亲鳅注射激素后,按雌雄比例1∶2~3放入水缸或产卵池中,也可放入悬挂在鱼池水中用40目筛绢制成的网箱内,池、缸、箱中放养水草(蒿草、水浮莲等)并用棕片或杨柳根须做成鱼巢。
在25~28℃水温条件下,注射后的亲鳅一般经8~10小时便开始发情,表现为亲鳅在水中激烈翻腾,继而雄鳅卷住雌鳅身体产卵、排精,卵产于鱼巢上,产卵过程约20~30分钟,产卵后要及时捞出亲鳅,或取出粘有卵粒的鱼巢另池孵化,以防亲鳅吞食卵粒。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育鳅苗,既可解决鳅苗不足和供应不及时的困难,又能降低成鳅生产成本,提高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
泥鳅人工繁殖包括亲鳅养殖、产卵孵化和鳅苗培育三个环节。
一、亲鳅养殖(一)亲鱼池的准备1、亲鱼池的建造,要选择避风向阳、灌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农药和工业污染的地方建池。
总需要面积的多少视苗种需要量而定,一般每㎡水面可养泥鳅亲鱼50-60尾,有流水的水面可以增加放养量。
每尾雌性亲鱼怀卵量约为7000-10000粒。
再根据产卵率、卵的孵化率和鱼苗、鱼种成活率,即可估算出亲鱼池的总需要面积。
每口池的大小也要依实际情况而定,可大可小。
一般以50-300㎡为宜,土池为好。
要求池深1.5m,池底要实,池的四周要打三合土,也可用砖、水泥板或塑料板砌成,无漏洞、缝隙,不能渗水,更不能让泥鳅逃逸。
进、出水口做成闸门式,设两逆闸门,一道为封闭的门,一道为钢丝网门,平时用封闭式门,在需要进水或排水时用网状门。
这样,就能将注入池中的水进行过滤,放水时可防止泥鳅逃跑。
2、鱼池施肥消毒。
鱼池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以人畜粪(鸡、鸭粪更好)加上刈割的青草、树叶和少量米糠、麸皮拌匀堆集(不能压实),用稀泥密封发酵,根据气温,一般经10-30天即可充分腐熟。
用量:每667㎡施1500-2000㎏。
施肥方法:一是平面撒施。
即首先在池底均匀铺20cm厚的淤泥,再将有机肥均匀撒在淤泥之上;二是沟施。
即在距池四周1-1.2m远的地方挖沟,沟宽40cm、深50cm,根据池的大小,可挖“口”字、“十”字或“井”字形沟,将有机肥与挖出的沟泥拌匀填回沟内即可。
池塘消毒:施肥后注入过滤的水,使水深达到20cm,然后按每667㎡水面用生石灰80㎏的用量,将生石灰加水溶化并调成石灰乳,趁热全池泼洒消毒,10-15天后再注入经过滤之后的新水至池水深50cm。
再过2-3天,投放水藻(硅藻、绿藻或蓝藻)及水浮莲。
但要求水浮莲不超过池水面的1/3。
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
试验总结/Test Summary文章编号:1006-3188(2016)04-0024-02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晏有水 江敏 廖亚明 叶本祥 曹烈 付永进(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九江 332000)摘要:从台湾泥鳅的亲鳅培育、繁殖设施、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出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人工繁殖;孵化;培育;台湾泥鳅中图分类号:S961.2 文献标识码:B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大鳞副泥鳅,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又因其生长快,广受消费者和养殖户喜爱,台湾泥鳅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极为畅销,仅国内市场每年需求量30-40万吨,但市场供应量仅有10-15万吨,缺口巨大。
人工养殖台湾泥鳅具有良好的前景,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2014年至2016年开展台湾泥鳅的人工养殖、人工繁殖研究,摸索出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现就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亲鳅的培育台湾泥鳅人工繁殖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与繁殖习性,利用精心饲养管理培育出的优质台湾泥鳅亲本。
1.1.1 亲鳅来源2014年4月份从广州市华轩水产有限公司引进的寸片苗种(2013年秋繁苗),经过1周年的养殖,选择优质的台湾泥鳅作为亲本培养。
1.1.2 亲鳅培育和饲养管理⑴亲鳅培育池的条件鱼池面积4亩,水源良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水深1米,长方形池塘,池底平坦少淤泥。
⑵亲鳅培育池的清整清除过多的淤泥,平整加固池埂,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除野,同时,每亩加腐熟发酵肥料250公斤,培肥水质。
⑶亲鳅放养亲鳅的放养要根据池塘条件,繁殖设施规模,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放养,100kg/亩。
⑷亲鳅培育方法冬季晴天每天投喂1次,按体重0.5%投喂,3月份,当水温上升时,开始产前强化培育,每天投喂2次,主要以豆饼、小麦混合浸泡投喂(辅以颗粒饲料)。
2%-3%投喂比例,培育后期每天冲水2-3小时,促使性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