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的腔道也很重要,腔道越少感染率越低,单腔导管感 染率为 2%~5%,双腔导管感染率 4 . 9%~22 . 7%,差异 显著,管腔越多操作过程复杂,感染机会也就会随之增加
导管的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可增加污染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 放置时间>72h感染危险性明显增加
CRBSI的危险因素
2、操作相关因素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保留导管) 一般情况取两份血,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来自导管 内,两份血源的采血时间应接近(间隔<5分钟)且同时送 检
导管 外周静脉 条件
导管较外周报阳时间快120分 钟 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结果判断
+
+
+
+
CRBSI可能
CRBSI
+
+
-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 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 提示可能为CRBSI
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
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
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
菌水平
Page 25
穿刺部位 无菌操作规范性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 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 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CRBSI的危险因素
3、其它与CRBSI相关的因素
输液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导致微粒污染 血管内装置若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或输 入全静脉营养液,则会增加感染概率 患者情况 病区因素 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使用免疫抑 制剂、皮肤弥漫性病变(烧伤)及远处感染病灶 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消毒液污染 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
Page 27
CRBSI的预防
置管后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 拭各种接头(接口)的横切面及外围。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 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
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
-
非CRBSI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不保留导管)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 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导管尖端 外周静脉I 外周静脉II 结果判断
+
+
+
+ -
+/+/-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 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 CRBSI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3)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口和内腔,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 感染 其中,前两种属于腔外途径,第三种为腔内途径
CRBSI的危险因素
1、导管相关因素
导管的选择 导管的材料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选择组织相容性好光滑柔韧的导管,以减少血管内壁的损 伤和感染的发生,表面越光滑可防止细菌粘附,表面粗糙越 易形成血栓;
——Klevens RM,etal.Public Health Reports.2007,122:160-166
新生儿血流感染
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千分之6-38,发展中国家比 发达国家高3-20倍 严重感染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20%-40% NICU中,有约33%-66%的新生儿曾发生医院感染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 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
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
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肝素帽不同擦拭时间在荧光剂下的表现
——Slide courtesy kristina bryant,kosair children’s hosp
一旦怀疑病人发 生CRBSI,应如何 处理呢?
处 理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RO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一旦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立即拔管!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
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 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
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 敏结果的致病菌。
——2011年卫生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血管内导管的类型
血管内导管的类型
CVC
PICC
PROT
CRBSI的发病机制
微生物引起导管感染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 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2)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管上黏 附定植,引起CR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况
在美国
每年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
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 每年约有248000例血源性感染发生,其中大部分与中心 静脉导管有关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死率为10%-20%,ICU甚至高达25%或 以上
——参照《静脉输液治疗手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的监测与预防
血流感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院内获得性感染
● 2002年美国主要的医院感染类型
● ● ● ● ●
泌尿系感染 肺炎 15% 血流感染 14% 其他 17%
32%
虽然血流感染仅占全部
手术部位感染 22%
医院感染的14%,其导
致的死亡却占到医院感 染相关死亡的约1/3
-
-
-
非CRBSI
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方式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存放,切勿放入冰箱保存
CRBSI是后果严重而又可预防的感染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RBSI明显减少
Page 24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 无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
输注药物
所有的感染源都应防护
导管 血源性 敷贴 皮肤
接头
Page 13 重症患者:2-4个导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RBSI的病原学
平均留置3周的导管污染70%来自于接头和导管腔内,而仅 30%来源于皮肤和血液播散
国外报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 在我国最常见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和 真菌
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CRBSI的预防
置管后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 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
时,应当及时处理,必要时拔除导管,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
当尽早拔除导管
手卫生
容易产生遗漏
2016/9/19
手掌
手背
30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年5月1日实施)
CRBSI的诊断
怀疑CRBSI时
拟拔除导管 留外周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 暂不拔除导管 应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同时取得配对血液标本
注意事项
在抗菌治疗应用前采集血培养 培养瓶应做好标记,标明血标本的采集部位
——参照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年更新版本》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CRBSI的预防
置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 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 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 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