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防控策略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防控策略
平均携带率17%; 盛在肥皂盒中的肥皂带菌率100%,干燥放置后带菌率为
16.7%。
做好手卫生可有效降低CRBSI感染率
Since 1977, 7 of 8 prospectiv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mprovement in hand hygiene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皮肤
80%细菌驻留在表皮
❖ 置管部位选择 ❖ 皮肤消毒 ❖ 手卫生
20%细菌驻留在毛囊
❖ 最大化的无菌屏障 和皮脂腺 ❖ 覆盖的贴膜
消毒18h后细菌可重新回复到消毒前的数量
❖ 置管部位选择
选择皮肤菌落较少部位进行穿刺 由多到少:股静脉>颈内静脉>上肢静脉>锁骨下静脉
外周及中长导管
成人应选择上肢部位进行插管(Ⅱ类); 儿童上肢、下肢或头皮(新生儿或婴儿)部位均可(Ⅱ类); 当治疗持续时间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长导管或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Analysis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studies comparing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and povidone-iodine solutions for care of vascular catheter sites.P.
(PICC)(Ⅱ类)。
中心静脉导管(CVC)
对于成人,应避免选用股静脉 (ⅠA),感染风险:股静脉>颈内静 脉>锁骨上静脉 当对成人放置非隧道式CVC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 脉(ⅠB) 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ⅠA) 须接受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采用造瘘等方式而非放置CVC (ⅠA) 插管部位应尽可能远离开放伤口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21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不保留导管)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 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导管尖端 + -
+ -
外周静脉I + +
-
外周静脉II
结果判断
+/-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
+/-
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
CRBSI
-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3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况
在美国
每年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 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
每年约有248000例血源性感染发生,其中大部分与中心 静脉导管有关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死率为10%-20%,ICU甚至高达25%或 以上
——参照《静脉输液治疗手册》
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
-
非CRBSI
22
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方式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存放,切勿放入冰箱保存
23
CRBSI是后果严重而又可预防的感染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RBSI明显减少
24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 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导管的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可增加污染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 放置时2、操作相关因素
穿刺部位 无菌操作规范性
置管的熟练程度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 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 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与防控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与防控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与防控一级标题: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与防控二级标题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简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在使用医疗装置时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它通常指在使用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或其他类似设备时,由于细菌或真菌侵入到血液循环中引起的感染。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级标题2:常见致病菌类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以由多种细菌和真菌引起。

以下是常见的致病菌类型:1.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人体表面和黏膜上,并能形成生物被膜,使其更难以清除。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具有强大的耐药性。

3.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Enterobacteriaceae):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常引起疾病。

4. 潜在致病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属(Candida albicans)等,尤其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更为常见。

二级标题3: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高标准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正确地进行手卫生,包括适当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洗手液,并确保彻底清洁双手。

2. 具有清除性能的导管选择:临床方案中应根据患者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类型的导管,并确保导管具备良好的清除性能。

3. 禁止不必要的插管:只有在明确需要时才插入导管,并在不再需要时及时拔除,以减少感染风险。

4. 导管周围皮肤护理:使用专业知识进行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和消毒,确保导管安全无菌插入。

5. 导管端口护理:定期更换导管端口,避免污染导致感染。

使用适当的连接方式,比如无菌盖或闭合装置等进行保护。

6. 教育培训与监测:医疗机构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对CRBSI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在使用导管过程中导管以及导管周围的皮肤细菌定植,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的一种并发症。

CRBSI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败血症等危重疾病。

为了预防和处理CRBSI,需采取以下措施:1.导管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及其材质,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例如,选择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风险的抗菌涂层导管。

2.导管的置入:导管置入前需洗手、戴手套、穿无菌衣物,同时确保采取正确的消毒程序,以减少皮肤菌落的污染。

为了降低CRBSI发生率,最好采用最少的导管数量及最短的持续时间。

3.导管定期更换:定期更换导管并清洗导管周围皮肤,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

导管更换间隔一般为每2至4周,需遵循医院制定的导管更换政策。

4.导管固定:导管固定可以减少导管的移动和脱落,减少导管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

固定导管时应使用无菌敷料和透明固定贴,避免使用胶带等不透气的材料,以免导致湿疹和皮肤损伤。

5.清洁和消毒:每天清洁导管和导管周围皮肤,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清洁时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清洁后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可以使用适量的抗菌药物。

6.卫生措施:患者及护理人员都应重视基本手卫生和防护措施,包括洗手、佩戴手套和口罩。

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并定期更换护理敷料。

7.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需遵循严格的指南,并在无必要的情况下避免过度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菌的增加,并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8.并发症处理:一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需要及时处理并注射适当的抗生素。

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例如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9.培训和宣教: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CRBSI 的认识和防控措施的理解。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最新编辑ppt
20
血培养
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的关键点:
▪ 采血时间 ▪ 采血次数 ▪ 接种血液数量 ▪ 使用含树脂培养瓶
最新编辑ppt
21
血培养
采血时间:
A、发热开始时 B、寒战开始时 C、发热最高峰时 D、寒战结束时 E、预计寒战发热前
最新编辑ppt
22
血培养
采血次数:
▪ 每名患者应至少采集2份血培养,最好为3份 ▪ 一份指一次静脉穿刺 ▪ 绝不能只采集一份血培养 ▪ 每份血培养时间间隔应不超过10分钟,因网状内皮系
识别隧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 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 红、硬结,范围在2cm以上,伴 或不伴血培养阳性。
最新编辑ppt
16
常见的导管相关感染
识别装置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 完全置入皮下的静脉装置出现炎性 液体,常有表面皮肤压痛、红、硬 结、装置自发性破裂、溢液或表面 皮肤坏死,伴或不伴血培养阳性。
8
致病菌
凝固酶阴 性葡萄球菌 如:表皮葡
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 如:大肠埃 希菌、假单
胞菌属
最新编辑ppt
真菌如: 白色念珠菌
9
致病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更 易粘附于塑料制品表面,形 成导管表面的优势菌从而引 发感染。
最新编辑ppt
10
常见的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定植 静脉炎 外部感染 隧道感染 装置感染 血流感染:输液相关
最新编辑ppt
3
导管的血流感染率
计算方法: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 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感染例数
CRBSI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日 *1000
最新编辑ppt
4
流行病学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03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案例三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 防意识。
建立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病例。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并进行分析。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报告 制度,确保感染病例得到及时上
报和处理。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 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他 们的预防意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留置导管期 间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感 染风险。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机,CRBSI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导管作为异物植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如血小板在导管表面 黏附、形成血栓,以及炎症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这些都为微生物的黏附和定 植提供了条件。
影响因素
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材料与类型、置管技术、医护人 员手卫生、导管护理措施等。
01
在置管、更换导管和敷料等操作 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使 用的物品均达到无菌要求。
02
操作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无 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执行 。
合理选择导管类型和置管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导管类型,尽量选择材质好、生物相 容性好的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指留置 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 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 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 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1
CRBSI的危险因素
3
CRBSI的后果
▪ 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 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 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4
CRBSI的发病机制
▪ 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 导管接口部污染 ▪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 输液污染
▪ 导管材料 ▪ 感染菌内在特性
5
CRBSI的病原学
▪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
14
Hale Waihona Puke 15▪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 白色念珠菌
6
CRBSI的诊断
▪ CRBSI诊断目前尚没有金标准! ▪ 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以把握; ▪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 ▪ 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
7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培养 留取
▪ 7)对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紧急置管,应在 48h内选择另一穿刺更换导管;
▪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 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 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 的日常护理;
▪ 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CRBSI的治疗
▪ 一旦怀疑CRBSI,首先决定是否拔管,是否开始 抗菌药物治疗;
▪ 导管类型: ▪ 导管留置时间:放置时间>72h感染危险性明显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 以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均应遵循“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 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导管插入和 维护操作,使用无菌手套、口罩和帽 子,并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导管选择与插入技巧
选择合适的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 预防与处理
汇报人: 2023-12-01
目 录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述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处理方法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质量安全与持续改进
0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 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 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原因、症状及危 害,提高其对感染的认知。
预防措施
教育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 免触碰导管等预防措施。
导管维护
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 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心理干预与情绪疏导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治疗需 求选择适当类型和规格的导管, 尽量使用最小有效管腔的导管, 以减少感染风险。
熟练掌握插入技巧
操作者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 握导管插入技巧,确保在无菌条 件下进行操作,避免损伤血管和 组织。
导管维护与管理策略
01
02
03
定期更换导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1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白色念珠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更易粘附塑料制品表
面,形成导管表面的优势,而引发感染
整理课件
12
感染途径
皮肤置管部 导管接头处
位的侵入
侵入
远处感染 的血流播

污染的输液 直接输入
整理课件
13
导管感染途径
Ø 采血数量:每套20ml,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瓶各
10ml
同时采集,并且在试管和化验单上表明
血样的部位和采集时间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17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正确采集血培养的关键点: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接种血液数量 ➢使用含树脂的培养瓶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18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最佳采血时间: A.发热开始时 B.寒战开始时 C.发热最高峰时 D.寒战结束时 E.预计寒战发热前
整理课件
24
CRBSI治疗
经常遇到的问题: 立即拔管还是保留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于莫些需要长期留置< 导管的病人,当诊断
CRBSI并培养出特定病菌时,应考虑使用“抗 生素锁”治疗。即使用2-4ml抗菌素封管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25
抗生素锁的治疗
➢万古霉素封堵 • 2mg/ml的万古霉素封管(不要与其他药物相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19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需要采集多少份血培养? • 至少应采集2份血培养,一份是指一次静脉
穿刺。 • 绝对不能只采集一份 • 每份血培养间隔不应超过5分钟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20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应采集患者多少血液? • 血液量是培养的最佳灵敏度的唯一重要因素 • 大多数2份培养瓶,每份至少应10ml,最好
正常皮肤菌群
相互感染
敷料
污染的消毒剂
自行种植
整理课件
14
CRBSI诊断
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可诊断CRBSI
导管样本培养是诊断 CRBSI的金标准:
(1)半定量培养结果≥15cfu/导管片断、定量培 养结果≥100cfu/导管片断,同时伴有明显的
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15
CRBSI诊断
(2)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的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 血培养的菌落数的5倍以上;
(3)中心静脉血培养比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现阳性 结果的时间早2小时以上。
配对培养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
整理课件
导管感染
16
影响诊断的关键点
Ø 采血时间:体温上升期或寒战时
应用抗菌素前
Ø 采血部位:一个从导管内采血
一个从外周静脉穿刺采血
• 美国平均CVC导管CRBSI感染率3.2-5.5/1 000导管留置日,
• 其中隧道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以及外周植入的中心静脉导 管(PICC) 感染率低。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6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ØPICC导管的CRBSI感染率为: 0.8/1000导管 置管日 ,
整理课件
导管相关性 血行感染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
3
导管相关性感染CRI
CRI: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它与导管出口处 感染;皮下隧道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有关。 它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总的发生率 很难统计。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感 染
整理课件
9
发病机制
1)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2)导管接口部感染 3)经血行污染导管的端口 4)输液污染 5)导管材料 6)感染菌内在的特性 7)细菌生物膜Biofilm 8)电子显微镜表明:几乎所有插入血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 9)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10)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常由医护人员的手污染导管或接头
Ø肺动脉导管以及非隧道 CVC 发生率最高。 Ø感染患者中平均死亡率为12%~25%。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7
CRBSI后果
可导致: ➢ 住院天数增加 ➢死亡率增加 ➢治疗费用增加
整理课件
导管感染
8
CRBSI定义
CRBSI是患者有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 寒战等,从导管和外周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 病原菌,并且没有其他感染源的入侵。
整理课件
10
高危因素
导管类型:单腔较双腔或三腔发生率低 放置部位:股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放置时间:CRI的发生率与导管留置时间呈正相关。
放置时间> 72小时感染危险性明显增加
年龄与疾病:年龄 ≤1岁或 ≥60岁,白细胞减少症,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病区因素: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1. 拔除导管
2.截取导管远端5cm
3.在琼脂平板滚动,一般4次
4.培养18-24h,数菌落 ➢结果判断:≥15CFU/导管段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23
导管定量法
——检测导管外表面和腔内细菌
(插管>10d)
➢培养方法:
远端导管段浸肉汤培养基中
培养18-24h,数菌落
➢结果判断: ≥10分注在2个血培养瓶内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21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不拔管时血标本采集: 从导管侧采集1份 从周围静脉血采集1份
➢需拔管时标本采集: 导管半定量或定量培养法 从周围静脉取血1-2份
整理课件
导管感染
22
导管半定量法(滚动平板法)
——用于检测导管外表面细菌(插管<10d)
➢采集方法:
ØCRBSI: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是最为严重的导 管感染,也是CRI中的一种,它可以导致机体 血液循环系统的破坏,出现败血症 ,菌血症, 脓毒血症,严重者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ØCRBSI是最为理想的统计指标,它反应了最
为严重的感染发生情况。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5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Ø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 及预防策略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侯学丽
整理课件
1
导管感染
➢增加病人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病房的周转率 ➢有可能使医院面临医疗纠纷
整理课件
导管感染
2
导管感染
导管相关性 感染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CRI)
混合)每12小时一次连续三天 • 如果效果差拔出导管 • 如果治疗效果好保留导管
导管感染
整理课件
26
拔除导管指征
➢通道口化脓 ➢有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真菌感染 ➢导管拯救效果不明显或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