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土地出让时序研究
苏建价2016 154号文
苏建价2016 154号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问题,包括房价过高、房地产投机等,这使得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苏建价2016 154号文被提出。
苏建价2016 154号文是苏州市政府为解决当地房地产市场问题而发布的一项政策文件。
这个文件把稳定房地产市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该文件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现象,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批,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审查和评估。
对于违规行为,苏州市政府将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惩治,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其次,该文件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大对住房供应的投入。
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住房开发建设的力度,确保房屋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同时,鼓励企业开发租赁住房,以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此外,该文件提出了调整土地出让价格的措施。
土地资源是房地产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出让价格的合理调整将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苏州市政府将合理确定土地出让价格,确保土地流转的公平公正,并增加对土地供应的透明度,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
另外,苏建价2016 154号文还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披露和发布。
通过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信息公示平台,向公众公开房地产市场的相关信息,包括房价、房地产企业的资质等。
这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市场价格趋势,从而更好地作出购房决策。
此外,苏建价2016 154号文还提出了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
通过建立公租房和廉租房项目,并优先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住房权益。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疏解城市人口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苏建价2016 154号文是苏州市政府为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苏府[2014]9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苏府〔2014〕9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管理意见》已经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1月27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管理意见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源头上解决我市商业房地产市场售后包租等问题。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88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的通知》(苏建房管〔2013〕432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房地产项目货币资本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府规字〔2010〕1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商业房地产项目供需平衡(一)规划部门应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通过完善规划选址、业态布局等,优化商业业态结构及用地布局。
(二)国土部门应根据商业地块区位、交通、周边商业体的现状存量、未来上市量和总体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平衡有序的供地计划,确保商业房地产市场总量平衡、有序发展。
二、严格产权分割,规范商业房地产项目审批管理(一)商业房地产项目在土地出让前,由项目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按不可分割、分层分割、比例分割提出产权分割初步意见,并经市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中国基本农田的研究综述
中国基本农田的研究综述吕振宇;牛灵安;郝晋珉【摘要】为系统总结中国基本农田的研究成果,进而为新时期基本农田保护及建设提供借鉴,采用文献综合法及归纳总结法,阐述基本农田的内涵,分析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基本农田划定以及基本农田建设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基本农田保护及建设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0【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中国基本农田;划定;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进展;生态化高标准基本农田【作者】吕振宇;牛灵安;郝晋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河北曲周 057250;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河北曲周 057250;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自1989年5月农业部与原国家土地局在湖北省监利县召开基本农田保护现场会以来,中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已历时近30年。
在近30年间,伴随着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的实践,众多学者在基本农田的内涵、保护制度、划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综观已有文献,缺乏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
因此,本文梳理基本农田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新时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及建设提供借鉴。
基本农田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
“基本农田”一词首现于1963年中国召开的“黄河中下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该会议提出了“通过水土保持,逐步建立旱涝保收、产量较高的基本农田”[1]。
可见首次提出的基本农田具备2个特征:旱涝保收、产量较高,即能够抵御旱涝自然灾害实现稳产且又高产的农田即为基本农田。
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基本农田的核心内容一直是指高产稳产的农田[2]。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定义的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3]。
相较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该条例所指的基本农田的内涵已变更为综合考虑农产品的需求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其关注的焦点已非高产稳产,此时基本农田的确定是基于“要吃饭,也要建设”。
(6)国土资发【2010】34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要求,依法加强监管,切实落实房地产土地管理的各项规定,增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加保障性为重点的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地产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快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一)科学编制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住房建设规划和计划及棚户区改造规划,结合本地区已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闲置土地处置情况,科学编制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合理确定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和结构。
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确保上述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
要严格控制大套型住房建设用地,严禁向别墅供地。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市、县房地产用地年度计划作出预安排,并于3月底前,将本年度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汇总报部,并抄送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二)协调推进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实施。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按照经政府批准的供地计划,结合政府收购储备地块开发和房地产市场土地供需的情况,确定年度计划中拟供应的地块,合理安排供地时序。
应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依据投资到位情况和方便群众工作生活要求,优先确定保障性住房用地地块,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落实。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建原则上应实行原址改造,盘活存量土地,优化用地结构,完善服务功能,节约集约用地。
落实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涉及占用农用地的,要优先安排农转用计划指标,按部审批改革要求,及时组织申报,加快审批征收。
苏州市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施办法-苏府1995第68号
苏州市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施办法正文:---------------------------------------------------------------------------------------------------------------------------------------------------- 苏州市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施办法(苏府1995第68号)一、为了加强苏州市市区国有土地的管理,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苏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决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本实施办法适用于苏州市市区行政辖区范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在苏州市区投资经营商业、旅游、金融、娱乐、服务业、商品房开发、工业等用地实行出让供地。
对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和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办公用地,自建自用的职工住宅、安居房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及其动迁房用地,仍实行行政划拨供地。
四、苏州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由苏州市土地管理局会同市规划、建设、计划和房产管理部门,按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共同拟订年度出让计划方案。
出让计划方案须经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核、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批准并报市委核准确定。
这项工作一般在每年一季度完成,以供全年计划出让土地之需,对外可公布地块。
出让工作由苏州市土地管理局组织实施,并代表市政府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负责土地合同、地价和土地市场的监督管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出让计划的,须报经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和拍卖的方式。
对一些竞争力较强的黄金地段地块,采取招标或拍卖的形式出让。
2021年苏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须知(苏地2010-G-6号--苏地2010-G-14号)
申请参加土地使用权挂牌竞价的竞买人,报名时应向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递交下列文件:
(一)营业执照副本
(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苏地2010-G-7号
平江区平海路北、元和塘西
2010年
8月18日
2011年8月18日前开工,2013年8月18日前竣工
基础设施达“七通”(通路、通电、通上水、通下水、通讯、通燃气、通有线电视)。地面建筑物拆除,管线迁移,其余按现状条件交地
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支付出让价款25%,剩余出让价款于2010年8月18日前付清
(三)法人代表身份证影印件(竞买人为个人的只须提供身份证影印件)
报名参加挂牌竞价的竞买人,在报名时须向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缴纳履约保证金。持同城转帐支票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报名截止日为2010年6月13日下午五时前。履约保证金是指在2010年6月17日前有效的,并可在苏州市区各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实时兑现的银行支票或汇票。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竞买人的履约保证金在拍卖竞价结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后开始办理退款手续,保证金不计利息。履约保证金缴入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指定的开户银行,帐号咨询请拨0512-65212829。具体地块报名时须缴纳的履约保证金金额详见拍卖公告。
(一)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容积率指标以市规划局出具的规划验收合格证为准,土地分割时,以房管局实测的建筑面积为准,如拍卖、挂牌转让文件对容积率有另行约定的,按出让文件约定执行。
(二)如果规划核准项目超容积率,在市政府批准同意调整容积率的前提下,补缴土地出让金。补缴土地出让金的评估时点:
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
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㊃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高雯茜,何兵∗,黄远祥㊀(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苏州215011)摘要㊀构建了人口融合㊁空间融合㊁经济融合㊁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等5个维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测度,研究了2008 2019年苏州不同时序分布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不同维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得出了苏州城乡融合发展中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依然羸弱 ,并给出了符合苏州实际㊁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㊀城乡融合;水平测度;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㊀S-09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2)23-0252-06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3.062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onMeasurement,ProblemsandPathsofSuzhou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GAOWen⁃xi,HEBing,HUANGYuan⁃xiang㊀(SuzhouExecutiveLeadershipAcademy,Suzhou,Jiangsu215011)Abstract㊀Byconstructingthefivedimensionalindexsystemofpopulationintegration,spatialintegration,economicintegration,socialintegra⁃tionandecologicalintegration,thispaperscientificallymeasuresthedevelopment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Suzhoubyusingtheentropyweightmethod,andstudiesthedifferences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and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ofdiffer⁃entdimensionsinSuzhoufrom2008to2019.Itisconcludedthat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Suzhou,suchas theobstaclestothefreeflowofurban⁃ruralfactorsstillexist and thekineticenergyofruralindustrialintegrationdevelop⁃mentisstillweak ,andgivespolicysuggestionsontheimplementationpath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inlinewiththerealityofSuzhouandwithSuzhoucharacteristics.Keywords㊀Urban⁃ruralintegration;Levelmeasurement;Developmentpath作者简介㊀高雯茜(1997 ),女,江苏泰州人,硕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㊂∗通信作者,副教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01-07㊀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的基本原则㊂苏州市于2020㊁2021年分别发布的‘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20 2022年)“两大版本中,都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二级评价指标㊂对苏州不同时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不同维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短板,给出政策建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㊂1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1.1㊀基本背景㊀城乡融合是一个复杂系统,是 基于生产力发展对城乡社会经济㊁生态环境㊁文化生活㊁空间景观等方面进行协调统一的过程 [1],是 在社会发展战略上把农村与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 [2]㊂苏州市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㊂自2008年苏州市被江苏省委㊁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以来,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先后探索形成 三集中三置换 三大合作 三优三保 生态补偿 股权固化 等系列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㊁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3]㊁城乡生态建设协同化㊁城乡居民发展同步化,城乡融合发展初见实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㊂为更好地研究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发展现状㊁问题短板和提升路径,该研究构建了人口融合㊁空间融合㊁经济融合㊁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等5个维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测度,研究2008 2019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状况㊂1.2㊀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往往需要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方式很多,指标的选取也有所差异㊂结合前人的学术研究[1,4-7],秉承着客观㊁准确㊁科学的原则,该研究构建了人口㊁空间㊁经济㊁社会㊁生态等5个一级指标,人口水平㊁就业水平㊁行政规划等11个二级指标,人口城镇化率㊁非农与农业从业比重比㊁就业反差系数等20个三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相关研究(表1)㊂1.2.1㊀数据来源㊂该研究用来进行城乡融合水平测度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008 2019年)㊁‘苏州统计年鉴“(2008 2019年)和‘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 2019年)㊂1.2.2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㊂在利用多指标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评价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㊁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等㊂由于该研究指标包括正㊁负向指标,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由于正㊁负向指标导致意义不太明确,而因子分析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时可能会失效,因此该研究采用较为客观㊁准确㊁科学的熵值法对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融合度数值的测算[6-8]㊂熵值法通过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来确定不同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贡献度,进而判断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㊂计算步骤如下:㊀㊀(1)构建指标原始数据矩阵:选取m个评价对象,n项测评指标,则Xij(0ɤiɤm,0ɤjɤn)是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㊂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2,50(23):252-257表1㊀苏州市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Table1㊀Suzhouurban⁃ruralintegrationevaluationindexsystem目标Target一级指标First⁃levelindicator二级指标Second⁃levelindicator三级指标Third⁃levelindicator指标计算或说明Indicatorcalculationorexplanation指标性质Indicatornature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The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inSuzhou人口融合人口水平人口城镇化率城市人口/总人口(%)正就业水平非农与农业从业比重比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正就业反差系数城镇居民就业比重-农村居民就业比重(%)负空间融合行政规划土地城镇化水平建成区面积/土地总面积(%)正城乡人口密度比城镇人口密度/农村人口密度负交通水平交通网密度公路运营里程/土地总面积(km/km2)正经济融合收支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负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比城市家庭人均消费/农村家庭人均消费负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市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负产业互动第二㊁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二㊁三产业产值之和/GDP(%)正非农产业与农业产值比第二㊁三产业产值之和/第一产业产值正社会融合文化互动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公共图书馆藏书/总人口(册)正乡镇文化站数量单位:个正网络通信城乡宽带接入用户单位:万户负城乡交通通信支出比城市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农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负公共服务城乡医疗保健支出比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正每千人医生数城乡总医生数/人口数ˑ1000(人)正生态融合环境保护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m2)正财政支出中环保占比环保支出/财政支出(%)正环境污染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万t负㊀㊀(2)所选取的指标存在度量单位上的差异,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㊂为消除负数和0的影响,同时进行数据平移:正向指标Xᶄij=xij-min{Xj}max{Xj}-min{Xj}+1逆向指标Xᶄij=max{Xj}-Xijmax{Xj}-min{Xj}+1(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指标值的比重(Pij):Pij=Xij/mi=1Xij(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即计算各项指标的熵值(ej):ej=- mi=1Pijln(Pij)/lnm㊂(5)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Wj=(1-ej)/ nj=1(1-ej)(6)得出不同年份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价得分(Si):Si= nj=1(WjˑXᶄij)㊀㊀Si值越大,表明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得分越高㊂1.3㊀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㊀如表2所示,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从2008年的0.3893提升至2019年的0.6820,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㊂表2㊀2008—2019年苏州市城乡融合水平及一级指标测度情况Table2㊀The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SuzhouCityandthemeasurementoffirst⁃levelindicatorsduring2008-2019年份Year城乡融合发展水平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人口融合Populationintegration空间融合Spatialfusion经济融合Economicintegration社会融合Socialintegration生态融合Ecologicalintegration20080.38930.00090.04210.07250.20320.070620090.39370.00770.08690.07120.15080.077020100.41430.05550.08410.07350.14420.057020110.36760.06700.09340.03440.13690.035920120.51360.06480.14030.11370.14530.049520130.53170.10430.14160.16170.06780.056420140.55450.11590.14260.13100.08720.777820150.57000.12290.13290.13270.09570.085820160.58060.12880.14240.15150.10020.057820170.62740.13200.12700.17720.10790.083320180.63570.13500.11220.20640.11880.063420190.68200.14380.09980.23250.14280.063035250卷2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高雯茜等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㊀㊀从图1中不难发现,城乡一体化推进伊始曲线波动上扬,直至2016年曲率变得平坦,后在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增长呈明显加速态势㊂图1㊀2008 2019年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势Fig.1㊀Trend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inSuzhoufrom2008to2019图2显示出细分的5个维度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其中经济融合水平增长最为明显,人口融合增长速度次之,社会融合水平在2013年之后增长也较为明显,相对来说生态融合和空间融合指数值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5个一级指标总体仍是呈现出上升的态势㊂与整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势一致,5个维度的城乡融合发展态势均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趋势,表明城乡融合发展与政策供给高度相关,同时也存在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㊂图2㊀2008 2019年苏州市5个维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势Fig.2㊀Thetrendofthefive⁃dimensional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inSuzhouduring2008-20191.3.1㊀人口融合发展水平㊂如图2所示,人口融合指数在2008 2019年呈现出显著的上升,尤其在2008 2014年人口融合指数的增速最大,这与苏州2008年被江苏省委㊁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后大力推进 三集中 三置换 密切相关,包括空间融合㊁经济融合㊁社会融合等都呈现同样的发展趋势,间接验证了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㊂人口融合水平数值在5个一级指标中位列最低,人口融合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一级指标综合得分相对较低,但在研究时序上改善较大㊂据原始统计数据,苏州市城乡融合的三级指标中,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从2008年的65.9%提升到2019年的77.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较低,表明农村居民进城仍受到政策干扰㊂同时参照苏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净流入人口大多都进入城市,苏州的城镇化率没有准确反映出或者说夸大了苏州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程度㊂非农与农业从业比重比从14.432上升到32.139,就业反差系数也从2008年的-10.3%变化为2019年的-33.8%㊂从图3可见,就业水平在2013年后增速明显放缓,一定程度说明了农民的非农化就业基本已经实现,通过提升非农化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变得艰难㊂在绝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背景下,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急需开辟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空间㊂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中人口融合这一维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强㊂图3㊀2008 2019年苏州市人口融合走势Fig.3㊀Thetrendofpopulation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2㊀空间融合发展水平㊂空间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相比其他4个一级指标的增长幅度较小,可见空间融合的速度相对较慢㊂空间融合的指标数值从2008年的0.0421上升到0.0998,尽管空间融合水平的增长速度缓慢,但空间融合水平在5个层面指标中整体处于中等的水平㊂据原始数据反映,在具体层面看来,空间融合的三级指标中,土地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而城乡人口密度比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5.218下降到2019年的2 881㊂图4显示出行政规划的城乡融合数值上升显著,说明近年来空间层面城市化的推进加快,城乡人口密度的差距越来越小,呈现出苏州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趋势㊂交通的便捷有利于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苏州线网的规模和密度总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苏州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也催生了对交通通达性的更高要求㊂图4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空间融合走势Fig.4㊀Thetrendofspatial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3㊀经济融合发展水平㊂经济融合发展的数值在200845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2019年呈现出显著的持续上升趋势,从0.0725上升到0.2325,在经济融合的增长速度上处于5个一级指标中的前三位,说明苏州市的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处于较好的区间㊂经济融合的三级指标中,在收支水平层面的原始数据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渐缩小,从2008年的2.025下降到2019年的1.952(2020年为1.889)㊂如图5所示,收支水平层面的融合度波动上升幅度较小且波动性较大,其原因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比的缩小较为艰巨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比从2008年的1.798下降到2019年的1.723,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率从1.110下降到0.984,这些均反映出苏州城乡的经济消费能力和家庭的生活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㊂另外,从产业互动层面,非农产业与农业产值比不断上升,从2008年的51.980%上升到2019年的96.793%,产业互动的城乡融合数值不断上升,表明苏州工业化程度不断攀升,要素流动的拐点已经到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天花板被打开㊂图5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经济融合走势Fig.5㊀Thetrendofeconomic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4㊀社会融合发展水平㊂社会融合度数值从2008年的0.2032发展到2013年的0.0678,苏州在推进社会融合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波动性,而自2013年以来一直长期保持着较高且稳定的增长率,于2019年达到0.1428㊂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苏州长期高度关注交通㊁通讯㊁文化㊁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强化了这一倾向㊂如图6所示,文化互动㊁网络通信和公共服务的城乡融合数值表现为整体波动上升态势,说明在苏州推进社会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现实困难和挑战㊂具体到下设的三级指标,在文化互动层面,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从2008年的人均0.970册增长到2019年的4.696册,乡镇文化站数量的波动尽管在一定程度可以归并为乡镇撤并等原因,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教育等还有待进一步强化㊂从网络通信层面,城乡宽带接入用户从2008年的149.75万户增长到2019年的645.8万户,说明宽带接入用户数量逐年稳步上升,但城乡交通通信支出比则从1.324上升到1.588,说明农村在信息要素的聚集中需要加大力度,农民在信息资本的积累中需要加大投入㊂在公共服务层面,城乡医疗保健支出比从2008年的1.928下降到2019年的1.170,每千人医生数从2.550个上升到3.306个,表明城乡之间的医疗保健支出差距逐渐缩小,且居民所享有的医生数得到提升㊂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递增也加大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压力,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关怀㊂图6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社会融合走势Fig.6㊀Thetrendofsocial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5㊀生态融合发展水平㊂生态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螺旋式上升,但增长速度较慢,甚至2008 2019年的部分年份有一定的下降,而2011 2017年呈现为持续稳定的上升,从0.0359增长到0.0833㊂整体而言,苏州市生态融合度处于5个一级指标中的下游水平㊂具体到原始数据,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8年的人均17.10m2下降到2019年的人均13 25m2,说明近年来苏州发展相对快速,因而绿地的增长趋于饱和㊂财政支出中的环保占比从2008年的3.038%上升到2019年的4.949%,其中财政支出中的环保占比在2008 2010年略有下滑,2010年后该指标先是经历了增长率较为缓慢的攀升,从2013年起增长加速,2015年后又回归缓慢增长态势㊂从工业废水排放量看,整体处于显著的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58762万t下降到2019年的36586万t㊂图7显示出环境污染的城乡融合指数值相对环境保护的城乡融合指数值增速更大,体现出苏州的污染防治工程卓有成效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增长缓慢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下降㊁财政支出中环保占比的整体增长体现出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生态融合有所改善,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净流入及苏州作为制造业聚集高地,生态融合压力后续依然较大㊂图7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生态融合走势Fig.7㊀ThetrendofecologicalintegrationinSuzhoufrom2008to20192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短板城乡融合是苏州改革发展的金字招牌,自2008年苏州市被江苏省委㊁省政府确定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55250卷2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高雯茜等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革试点地区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体系不断优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的布局不断完善,但对标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的要求还存在问题短板㊂2.1㊀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㊀自苏州城乡一体化 三集中 三置换 等政策实施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走过了快速发展期,现代农业园区㊁特色小镇等建设也助推了技术人才下乡,但近年来促进人的融合的政策效应逐步弱化,促进农民进城㊁人才下乡的政策障碍越发显现㊂ 331 专项整治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等提升农村生态宜居的同时也使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为依托的社会资本㊁农村劳动等要素更多地流向了城市[8],且没有出台有效的对冲政策工具化解要素流动的不平衡性㊂特色小镇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散状式分布并未形成发展合力,未能很好地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兴趣,行政壁垒的存在也使得特色小镇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难以跨地域成为要素的聚集平台㊂社会资本在投资农业农村过程中面临市场和政策双风险,尤其是部分职能部门迫于自身问责压力而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要素由城入乡的积极性并未得到真正提升㊂2.2㊀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依然羸弱㊀城市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背后的技术优势㊁产业优势等并未有效渗透到农业,没能改善农业的低效益的困境㊂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智能制造㊁大数据等产业发展迅猛㊁规模庞大,但一方面与农业结合的应用场景还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借助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效应扩展智能制造㊁大数据等产业发展空间向农业农村延展还有待提升㊂乡村旅游㊁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呈现零星的点状分布,且没有出现势能强劲的高能级农旅融合产品;呈遍地开花趋势的民宿㊁共享农庄也因盈利模式的单一,未能与其他农村休闲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市场化变现前景并不喜人;部分板块虽有心用片区理念整合农村项目,致力于形成农村商业综合体,但整体效果不佳,未能有效激发城市群体的消费热潮㊂总体看,苏州当前城市产业扩散农村不够,城市消费渗透农村不足㊂2.3㊀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压力依然很大㊀从统计数据看,2020年苏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9,比2019年缩小0.063,低于江苏全省的2.194和上海的2.189,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地区之一㊂但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看,苏州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3477元,与2018年的31062元相比,差距扩大了2415元,实属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高的地区之一㊂从收入差异的结构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工资性收入㊁财产性收入㊁收入差距及占总差距的比重,分别为22973元㊁8365元和68.62%㊁24.99%㊂财产性收入差距一定意义上是工资性收入差距累积后的必然结果,因此收入差距的根源主要在工资性收入且占比巨大㊂工资性收入一般由劳动力用工市场决定,政策调控工具少,要改变城乡收入差距只能更多地从隐形的支出结构入手,即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村居民减少支出来变相增加收入㊂从统计数据,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在2016年顶峰的5614元下降到2019年的4496元,尽管可以理解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后激发了消费热情,但背后也反映出村民收入积累少的现实㊁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艰难㊂2.4㊀基层有效治理提升的挑战依然艰巨㊀尽管在表2中 社会融合 维度相比其他4个维度而言得分较高,这得益于苏州强大财力背后支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但乡村有效治理的压力远大于城市㊂农村工作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村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村民自治的活跃度有待提高,农村基层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载体不多㊁方法单一, 替民做主 现象较为严重,基层群众的获得感㊁安全感和满意度与苏州经济发展形势不相匹配㊂基层干部还没有熟练掌握㊁运用法治的思维㊁方式思考问题㊁开展工作㊁处理矛盾,一些群众的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依法申诉㊁反映自己的诉求㊂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㊁渗透,部分群众不关心公共事务,价值取向紊乱,是非评判颠倒,阻碍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充分彰显,压制了社会正能量的有效释放㊂一些基层党组织不善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㊁调动社会资源合力,在乡村治理方面 管不到㊁管不住㊁管不好 的问题还时有显现,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组织一体建设㊁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工作一体开展㊁党群共建与社会共治一体实施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思路㊁新途径㊁新举措还没有真正领悟和践行㊂2.5㊀农村改革协同发力的效应依然不足㊀苏州 三农 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较早地碰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同时苏州重视基层创新,一直积极通过改革来推动创新发展㊂自2011年11月苏州被列为首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10年来苏州先后承担了19项国家级(其中12项已顺利完成)㊁6项省级试验任务(第三轮2项㊁第四轮4项),为苏州 三农 发展注入新动能㊂农业农村发展是系统工程,苏州的众多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分属不同板块㊁不同领域㊁不同历史时期,聚焦各自的试验目标,满足于改革试验任务的项目验收,缺乏把改革试验任务按照整体性㊁协同性的原则进行全盘谋划的系统思维,缺乏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把不同的改革试验任务进行集聚㊁整合,放大农村改革试验区功能,提升改革协同效应的有效路径㊂3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把握规律,按照 工农互促㊁城乡互补㊁协调发展㊁共同繁荣 的要求,对照苏州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奋进目标,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点㊁体现标杆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㊂3.1㊀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供给㊀以城带乡的外溢㊁渗透㊁辐射等自然效应尽管客观存在,但城市作为发展极的吸聚能量强大,要素由乡入城的趋势难以自发改变,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政策合力提供强大支撑,保证 人地钱 要素投入㊂弱化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城市二㊁三产业的政策导向,切实解决现行土地管理政策难以适应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以及农村涌现出的新产业新业态 用地难 等问题㊂畅通各65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类人才下乡渠道,创造各类人才在农村干事创业的环境和平台,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㊁工程师㊁规划师㊁建筑师㊁教师㊁医生下乡服务,扎根乡村㊂做强做优乡村振兴建设引导基金,吸引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㊁建设乡村㊂破解现代农业园区㊁特色小镇㊁特色田园乡村等对要素沉淀农村的行政壁垒,放大市场功能和作用㊂打通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定期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做出绩效评价,不能让政策停留在制度设计文件中㊂3.2㊀深挖国家战略叠加苏州的巨大红利㊀充分发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㊁长江经济带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㊁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等国家战略在苏州交汇叠加的机遇红利,把苏州打造成各重大发展战略激发不同要素活力下沉农村㊁推动发展的高地,从苏州市域一体化㊁沪苏同城化的视角重新定义苏州农业㊁农村的功能价值㊂用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的最新的理念来引领㊁最新的技术来辐射苏州农业农村发展,用长三角一体化 理念来重新定格苏州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要素和消费市场,创造条件让要素在苏州地域及长三角区域内由城流向乡[9],让苏州的农业农村的消费市场辐射到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内,让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技术㊁信息㊁商业模式渗透到苏州,把苏州农村建设成各方资源要素的汇聚地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的创新地㊂3.3㊀打造城乡产业融合互促的标杆高地㊀积极探索在苏州全域范围内培育建设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挖掘㊁总结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引领㊁示范全市城乡产业融合互促发展[10]㊂充分利用苏州作为新兴产业聚集的制造业高地优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关联企业发挥苏州智慧农业㊁数字乡村等农村改革试验机遇,把开发与农业农村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产品线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让苏州农村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示范应用场景和示范消费市场㊂树立城市是 高容积率 产业聚集地㊁农村是 低容积率 产业聚集地的理念,抛弃农村和第一产业的绝对联系,积极探索把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开发提升㊁精准招商变为 低容积率 的 乡野硅谷 ㊂树立城市是向往 高容积率 生活方式的群体聚集空间㊁农村是向往 低容积率 生活方式的群体聚集空间的理念,大力发展基于农村 原住民 (农民)㊁ 常住人口 (乡野创客)㊁ 流动人口 (城市休闲客)大融合的符合 低容积率 生活方式理念的农村新业态㊂3.4㊀完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设计㊀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愈发严重,针对性解决背后的深层影响因子意义重大㊂创造条件让农民举家进城,让市民返乡创业,改变农村逐步成为低收入群体聚集地的趋势㊂积极开展包括职业农民培训在内的农民技能教育,用税收抵扣等政策鼓励企业主体对雇佣的本地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素质能力和就业机会㊂充分发挥农民群体勤劳的比较优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主体发展面向城市市民消费市场的周末经济,创造更多兼业机会给农民劳动力群体及老年农民群体,弱化能力相对较低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劣势㊂加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股权有偿退出的探索,深化政经分离改革,让农村集体经济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㊂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割裂贫穷的代际传递[11]㊂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升㊁精神文明建设,用医疗服务㊁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 隐性财富 来变现增加农民收入㊂3.5㊀发挥苏州农村改革试验的协同效应㊀苏州承担的国家级㊁省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覆盖农业生产经营㊁管理服务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㊂要加大苏州农村改革试验的系统总结,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尤其是苏州在促进要素流动的改革试验中,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㊁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改革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㊁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改革㊁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的协同,充分利用改革试验的先行先试优势,既谋划单个改革的实施路径,更要设计不同改革的协同发力,进一步推动苏州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同时为全国农村改革提供苏州系统解决方案㊂参考文献[1]项松林,刘牧晨.合肥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20,28(5):28-34.[2]刘荣增,赵亮,陈娜,等.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的水平测度[J].区域经济评论,2020(5):94-104.[3]何仁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㊁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地理研究,2018,37(11):2127-2140.[4]周佳宁,秦富仓,刘佳,等.多维视域下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测度㊁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9,29(9):166-176.[5]窦旺胜,王成新,蒋旭,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42(6):1-8.[6]张克听,莫豫佳.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2021(1):30-34.[7]赵德起,陈娜.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12):1-28.[8]王向阳,谭静,申学锋.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20,41(10):61-67.[9]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㊁问题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19(2):35-42.[10]刘偲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2(18):31-33.[11]马斌,宋智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城乡融合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22(5):76-84.75250卷2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高雯茜等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16•【字号】苏府[2009]190号•【施行日期】2009.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苏府〔2009〕190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现将苏州市监察局、规划局制定的《关于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管理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关于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管理的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建规〔2008〕227号),省建设厅、监察厅《关于切实加强经营性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苏建规〔2007〕15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和用地性质的规划管理,有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切实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及省建设厅、监察厅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的变更管理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央、省、市关于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的相关意见也把城乡规划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有利于维护规划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利于提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切实规范辖区内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项目的统一管理,并实施项目批准后的跟踪管理;各地行政监察机关要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程序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政府、国土部门、土地储备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辖区内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和用地性质变更项目的管理工作。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28•【字号】苏府〔2017〕60号•【施行日期】2017.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7〕60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5月28日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我市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土资发〔2016〕147号)、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苏发〔2016〕16号)及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按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目标,确定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范围。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不符合现有国家产业政策、安全、环保、能耗等要求的产业用地;(二)经所在县(市)、区通过亩均综合效益评价认定为低效的产业用地;(三)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的存量建设用地;(四)不符合城乡规划的存量建设用地;(五)已建成但利用不充分或闲置的公共建筑、商业房产等所涉存量建设用地;(六)经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认定的其他低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七)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土资发〔2016〕147号)规定的改造开发范围内的其他城镇低效用地。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1•【字号】苏府规字[2013]4号•【施行日期】2013.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规字〔2013〕4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1日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我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苏州实际,对市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通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使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优化,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地占比合理提升,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适用范围鼓励盘活的存量建设用地主要指下列几种情形:(一)闲置土地。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一年的国有建设用地。
(二)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
国家现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使用的工业用地;土地利用和综合产出效率低下的工业用地;属于政府专项整治“关停并转”范畴的企业所使用的工业用地;因企业自身原因无法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进行建设利用的工业用地。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及供后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及供后管理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加强土地出让管理,促进土地市场和产业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规范土地出让前期管理(一)坚持规划引导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落实城市发展战略,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引导土地要素配置与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环境约束协同耦合,优先向重点区域配置土地资源。
科学确定规划用地结构,以产城融合单元管控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各类用地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深化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划用地分类原则上应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的通知》确定。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未覆盖区域,不得出让房地产开发用地。
鼓励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供应,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上地下互联互通,强化垂直空间上的多元性和紧凑性。
鼓励土地多用途混合利用,按照功能复合兼容、用途相近相通的原则,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确定混合用地类型及比例。
(二)实行供应计划市级统筹。
全市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实行市级统筹管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编制全市年度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统筹全市经营性用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等,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执行。
各区(市)县应在下达的年度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范围内,科学有序安排经营性用地供应。
(三)严格实行“净地”出让审查。
拟出让宗地应纳入土地储备库,录入“自然资源部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并取得统一电子监管号。
拟出让宗地必须是征收(拆迁)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法律经济纠纷、土地权利清晰并已注销原不动产权利证书、规划条件明确、具备动工开发基本条件的“净地”。
不具备“净地”条件的宗地,一律不得出让。
拟出让宗地的“净地”情况,按照“分层级、分类型”原则进行审查,审查意见作为土地上市交易的必备要件。
其中,土地出让方案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交市公资交易中心的,由区(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查,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征地事务机构)复审后出具审查意见;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提交市公资交易中心的,由区(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同步提交“拟供地前置审查系统”备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征地事务机构)对备案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未通过的不予上市。
土地出让策划书3篇
土地出让策划书3篇篇一土地出让策划书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具体土地项目名称]2. 项目位置:[详细地理位置]3. 项目性质:[商业、住宅、工业等]4. 土地面积:[土地面积大小]5. 出让方式:[招标、拍卖、挂牌等]二、市场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2. 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市场供需状况房价走势主要竞争对手分析3. 项目周边环境分析交通状况配套设施潜在客户群体三、项目定位1. 目标客户群体定位年龄、收入、家庭结构等特征购房用途(自住、投资等)2. 项目产品定位产品类型(别墅、高层、洋房等)户型面积建筑风格3. 项目价格定位市场比较法确定价格区间定价策略四、营销策略1. 销售渠道选择售楼处、网络平台、中介机构等宣传推广策略广告投放计划活动策划与执行2. 销售阶段划分预热期开盘期持续销售期尾盘期3. 促销策略优惠政策付款方式团购活动五、项目实施计划1. 土地获取出让方式选择竞买准备竞拍策略2. 规划设计设计单位选择规划方案调整建筑设计优化3. 工程建设开工时间建设进度安排竣工时间4. 销售准备售楼处建设样板房装修销售团队组建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1. 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应对措施: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策略2. 市场风险市场供需失衡房价波动应对措施:加强市场调研,灵活定价策略3. 财务风险资金筹集困难投资回报率低应对措施:合理安排资金,控制成本,提高项目盈利能力4. 法律风险土地出让法律纠纷项目建设法律风险应对措施: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七、财务分析1. 投资估算土地成本建安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 收入预测销售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3. 利润预测利润总额净利润4. 财务指标分析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八、结论与建议1. 结论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优势与不足2. 建议项目实施建议风险防范建议篇二土地出让策划书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具体土地项目名称]2. 项目位置:[详细地理位置]3. 项目背景:[介绍土地出让的背景和原因]4. 项目目标:[明确土地出让的目标和期望结果]二、市场分析1. 区域市场分析: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房价走势、竞争情况等。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省物价局关于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通知【法规类别】房地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苏建房管[2010]488号、苏国土资发[2010]323号、苏监发[2010]5号、苏价服[2010]346号【发布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监察厅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日期】2010.10.09【实施日期】2010.10.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通知(苏建房管〔2010〕488号、苏国土资发〔2010〕323号、苏监发〔2010〕5号、苏价服〔2010〕346号)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房地产、规划)局(委),国土资源局,监察局,物价局:《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国发10号文件)下发以来,我省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
为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通知》(建房〔2010〕155号)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1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我省贯彻意见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一)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国发10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部署上来。
市、县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促进房价地价合理调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耦视角下的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第38卷第1期2021年3月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38No.lMar.2021doi:10.12084/j.issn.2096-3289.2021.01.011解耦视角下的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研究——以苏州市为例柳玉梅1,TIMOTHY O.Randhir2,李九一彳(1.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2.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美国马萨诸塞州01003;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问题已上升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构建解耦理论视角的城镇化和资源环境压力指标体系,对2003-2017年苏州市城镇化发展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借鉴Tapio解耦模型,对其两者之间的解耦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苏州市城镇化水平进入后期发展阶段,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城镇化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资源的消耗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苏州市资源环境压力呈波动上升趋势,2003—2007年其主要受制于环境污染,2008—2017年则主要受制于资源消耗;苏州市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压力关系基本符合倒“U”型发展趋势,从解耦角度看,两者呈现耦合-解耦-耦合-解耦-耦合-解耦的变化态势,体现了苏州市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特征。
关键词:城镇化;资源环境;解耦模型;苏州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289(2021)01-0071-08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是中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可忽视的是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如何协调这种关系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热点叫国外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主要集中于城镇化与资源、能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卩阿。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升级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升级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2.04.25•【文号】自然资办函〔2022〕676号•【施行日期】2022.04.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升级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2〕6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部信息中心、规划院:国有储备土地(以下简称“储备土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监管系统”)是对土地储备业务及相应的资产实施监测监管的重要平台。
为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进一步加强储备土地资产管理,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土地储备有关信息,维护所有者权益,部对监测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规范填报土地储备有关信息(一)调整填报范围。
储备土地即尚未设立使用权或使用权已消灭、以国家所有权形态存在的国有建设用地,具体包括:政府依法收回且原使用权已注销的国有建设用地;政府通过收购、优先购买等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根据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依法批准征收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其他无明确使用权人、无权属争议的国有建设用地。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按项目报批用地的国有建设用地,可不纳入储备管理。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委托给土地储备机构管理的储备土地、以及各类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国有平台公司、基层政府或相关单位依法承担具体实施工作(含前期开发)的储备土地纳入统计范围,进行全口径统计和管理。
(二)明确填报内容。
监测监管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机构名录管理、其他填报单位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地块管理、存量贷款管理、专项债券管理、国有储备土地资产负债表等。
1.机构名录管理。
土地储备机构应为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所在行政区划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辖区内土地储备工作的事业单位。
苏州市相城区2024-03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
苏州市相城区2024-03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4.《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7号);5.《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当前土地征收前期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20)442号);6.《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21)15号);7.《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发然021)138号);8.《省政府关于重新公布江苏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的通知》(苏政规(2023)12号);9.《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相城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通知》(相政发[2020)42号);10.《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府办(2014)205号);IL《江苏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指南(试行)》;12.《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工作的通知》(苏府办(2021)242号);13.《苏州市相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4.《苏州市相城区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15.《2023年度苏州市相城区预支空间规模指标落地上图方案》;16.《相城区黄康镇东桥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03、04、05基本控制单元调整及警民路周边老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17.《关于公布苏州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标准的通知》(苏人保养(2022〕9号);18.苏州市相城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19.苏州市相城区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20.成片开发拟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料及其他资料。
二、基本情况相城区2024-03号方案共划定2个片区,涉及1个板块,为黄墩镇,片区总面积为162.1940公顷。
浅析苏州市产业用地储备
浅析苏州市产业用地储备摘要: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认真落实产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产业用地出让的前提工作,特别是产业用的储备是产业用地招标拍卖出让工作的关键,土地储备作为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用地纳入政府土地储备,使产业用地与管理其他经营性用地一样,建立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的“三个统一”土地储备制度,从而增强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土地储备机构在土地前期开发整理方面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切实推进产业用地出让前期工作,加快产业用地的供地速度,确保产业项目用地。
关键词:产业用地;储备;前期工作0 引言近年来,随着《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规(2017)17号〕、《江苏省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苏国土资发(2018)147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意见》〔苏府办(2019)129号〕以及苏州各区和市级发布的土地储备办法的文件出台,苏州市经营性用地储备管理统筹工作已日趋完善;2020年8月10日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全市产业用地储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资规发(2020)187号〕,对于苏州市产业用地的储备工作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文件。
产业用地储备是整个工业产业用地的基础,充足完善的产业用地储备管理是工业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针对苏州市产业用地的储备工作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 产业用地储备的政策指引2017年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土地储备管理办法》,2018年江苏省出台《土地储备管理办法》,2019年苏州市出台《进一步加强市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意见》,苏州各市、区也相继出台了土地储备操作流程和办法,对经营性用地储备有相关的实施办法,但尚未对产业用地储备出台详细的操作办法。
2008年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杭州市区工业用地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实施意见》,200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广州市工业用地储备和公开出让规定》,对工业用地的储备范围、储备方式、工作程序、资金筹措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1.1 土地市场概论市场,直观地说,它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从实质上来说,它足商品交换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在土地市场中,市场的主体是土地的供给者、购买者和其他参与者,市场的客体是交换的目的物,即土地。
在土地的交换过程中,不只是市场的买卖双方参与土地交易,而是有众多的参与者,要发生多方面的经济关系。
市场的参与者除贿买者、出售者之外,还有出租人、承租人、抵押人、贷款人、经营者、政府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等。
在土地交易过程中各参与者要发生以土地交易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如签订各种经济合同、资金结算、办理各种法律手续等。
这种为实现土地交易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及经济关系就构成土地市场。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土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为人类提供劳动条件、活动空间及场所,人们利用土地,是为了获取土地的产品和服务,即土地的未来收益。
土地的未来收益因土地权利的分离而在各权利者之间实现分割。
土地的权利是一个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束,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租赁权、地役权等。
不同权利因其内涵不同而分割到大小不等的土地收益。
土地市场交换的客体,事实上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各种内涵不同的土地权利。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分为土地用权出让市场、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土地使用权租赁市场和土地使用权抵押市场。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城市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从土地所有人处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土地使用权人以协议的方式将合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受让人的行为,是土地使用权人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行为。
土地使用权租赁是指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城市空地可以依法出租,承租者向国家按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缴纳土地收益后,方可按两年期限临时租用,当国家建设暂时未利用时,到期后可续期租用。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1.2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据统计我国国有资产总额达到33万亿元,其中土地资产为25万亿元,占76%。
我国按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原则,建立土地市场制度。
我国土地市场分为二级运行模式:一级市场即土地的使用权出让市场,是指政府有偿、有期限的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市场。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5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拟定方案,决定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文件规定城市土地的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四种方式。
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初步确立阶段;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国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第二年,深圳经济特区第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成功,拉开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序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颁布,使得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的真正得以确立,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由原来的单一行政划拨的单轨制,逐步变成了划拨和出让并存的双轨制。
二是配套制度建立阶段;2002年国土资源部颁布1l号令即《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即国土资源部11号令),确定除了协议出让外,国有土地出让,还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其中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
三是细节完善阶段;2004年“8.31"大限之后,2006年相继出台了《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实施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对协议出让进行了严格规范限定,进一步扩大了公开出让的范围,招标、拍卖、挂牌逐步成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系列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我国土地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土地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3 研究背景城市土地的无偿或低偿使用,造成了国家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的国家,其土地所有权不能在经济上完全得以实现,所获得土地收益甚微且缺乏保障,土地实际占用者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国家成了土地实际所有者,占有了绝大部分土地收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市场化要求愈来愈为强烈,土地作为一类重要资源,其原有使用制度也急需进一步的改革与调整。
由于政府未能实现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应,许多单位和企业绕开一级市场,进行土地出租和转让,造成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同时,也引发了炒卖地皮的现象,土地市场价格信号失真,进而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给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快企业重组改制步伐,筹集城市建设资会,实现生态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建设的加速,城市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住宅用地、商业用地等方面需求的迅速膨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均土地数量有限,资源稀缺性明显,现有土地供给压力较大。
这一情形使得城市土地供给稀缺与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出让的相关研究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调整土地资源配制,整合土地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目前我国建立城市土地公开出让制度的主要目标。
苏州行政级别虽为地级市,却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
是全省经济、对外贸易中心,也是重要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的土地出让发展的进程对周边县市的影响可谓深远。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1)揭示苏州市近年来土地出让时序与空间分布情况,从总体上把握了苏州市土地出让近年来的变化概况与特点。
本文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苏州市土地出让的时间顺序、空间分布分析和比较,探索苏州市土地出让时序与空间分布的规律及特点,为认识土地发展多样性,为合理的制定土地出让制度提供依据。
(2)分析土地出让分布与多种因素的相关关系,为区域要素合理流动提供指导,众多的区位论都表明了土地出让分布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区位因子(包括地形、资源条件、交通状况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导向的影响。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选择合适的空间集聚方向和区位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1.5.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如下:数据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整体与局部分析相结合1.5.2 评价指标及数据来源(1)采用的评价指标土地出让分布衡量指标(地块位置)土地出让时序变化(时间变化)(2)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都来源于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官方网站:(/cjxx.asp)2008-2011年的苏州市土地出让统计数据,该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采用ArcGIS软件对苏州市政区图进行数字化的成果作为图形处理数据的基础。
2.苏州市概况和土地出让现状2.1 苏州市概况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2′(东经120°37′、北纬31°39′)。
总面积8488.4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3609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650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为129.41平方千米。
2006年底,常住总人口809.86万人;户籍总人口616.0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30.15万人。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
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行政级别虽为地级市,却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
是全省经济、对外贸易中心,也是重要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
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
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
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2.2 苏州土地出让土地拍卖、挂牌竞价工作流程(1)根据列入年度供地计划的地块,向规划局委托申请规划选址,指标设计工作(2)市规划局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控制指标、红线图(3)地籍调查、宗地测绘(4)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地价评估(5)根据评估价确定土地出让起报价(6)制订土地拍卖、挂牌竞价出让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7)在媒体上发布土地拍卖、挂牌竞价出让公告(8)制作土地拍卖、挂牌竞价文件(9)组织地块现场踏勘(10)办理报名登记申请,审核竞买资格(11)组织土地拍卖、挂牌竞价会并现场公证(12)签订拍卖、挂牌成交确认书(13)15日内凭成交确认书签订正式土地出让合同3. 苏州市近年来土地出让空间分布及特征3.1 苏州市土地出让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图1 2008年-2011年苏州市土地出让总体分布图3.2 各个行政区域土地出让空间分布特征图2 2008年-2011年苏州市区土地出让分布图2008年-2011年苏州市区(包括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土地出让成交地块共79块,由于政府新的土地板块的开发使得出让成交的土地多集中在火车站苏站路附近、平江新城、沧浪新城等地区,这些地方多处于区域交界地带普遍交通十分便捷。
图3 2008年-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土地出让分布图2008年-2011年苏州高新区土地出让成交地块共94块,地块多集中于枫桥、通安、浒墅关街道,这些地方多处于街道周边普遍配套设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