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生殖内分泌基础

合集下载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意义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意义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意义生殖和内分泌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共同受到卵巢的孕育。

所以生殖内分泌的基础值得我们进行了解,在进行激素测定的过程中,当今我们国家还没有统一,完整的内分泌性的激素测定值,同时因为各种的试剂的来源,数据的运算,测定的方式以及参考的单位不同,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激素标本,经过实验之后得出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殖内分泌基础其中生殖内分泌基础上包含卵巢的功能以及月经的不调。

其实卵巢的一辈子并不是特别长,但是却一直在为了自身的责任而辛苦操劳中,当女性没有出生还是胎儿十六到二十周大的时候,卵巢当中囤积的生殖细胞的数量会达到最高峰,大概会有六百到七百万,但是在以后的阶段这些生殖的细胞就会被慢慢退化,成批地被淘汰,在出生的时候还剩两百万个,到了青春期之后大约会剩三十万个,当女性进入生育期之后,所有卵子当中只会有一个作为选中的‘王妃’,而其他的便只能成为陪葬的牺牲品。

女性随着自身年龄的不断增加,卵巢储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弱化,虽然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是也是有快慢的区分的,需要看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对于卵巢的保护。

卵巢储备的功能会直接影响到生殖的功能,在当今的社会当中,不孕症的发生概率在不断地上升,通过促进排卵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助孕,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女性朋友担心,既然卵巢这么脆弱,那么通过药物促进排卵的治疗方式会导致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吗,到底需要促进排卵吗?实际上一般的状态下每一个月经的周期当中都只会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且进行排卵,医生给予的这些促进排卵的药物可以让体内原本的那些‘陪葬’当中的部分卵泡可以同时发育成熟并且排出,这种方式只是增加了卵子的利用率。

所以进行常规的促排卵并不会对卵巢当中卵子的数量造成影响。

但是这种看起来较为简单的治疗方式还是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往往会出现卵巢过度或者多胎的现象,同时还有可能是药物本身具有的副作用,那么这种治疗的方式适用于哪些女性呢?第一种是无法正常排卵的女性,其中较为常见的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主要会表现为月经的不规则,肥胖,卵巢的增大,没有排卵的迹象等等,对于这种病人,虽然使用促进排卵的方式可以解决生育的问题,但是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前期的预防治疗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有肥胖现象的女性需要多进行锻炼,对生活方式进行改善,可以借助药物对体重进行控制,做到减重才是关键。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包括月经周期的调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调节方法和疾病的治疗。

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成。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刺激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则对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

一些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不调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表现为卵巢内多囊肿的形成和多个卵泡的发育,导致月经不规律和排卵障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生长,造成排卵问题、疼痛和不孕等。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和经期等方面的失调,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闭经、功能性异常子宫出血和月经量过少等。

针对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失调,有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重要的。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其次,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例如,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月经周期,减轻月经痛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症状。

此外,一些激素替代疗法也可以帮助补充体内激素,减轻内分泌失衡带来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一些自然疗法和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例如,针灸、艾灸和中药等可以通过调整气血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总之,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临床意义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临床意义

性激素的代谢(1)
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 其代谢速率与SHBG结合容量成反比 雌二醇的代谢产物为雌酮及其硫酸盐 (E1S)、雌三醇(E3) E3为不可逆的代谢产物 部分E1S可转变为雌二醇 由肠肝循环再吸收
性激素的代谢(2)
孕激素代谢为孕二醇(P2),经肾排出
睾酮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盐的形式经尿排出 双氢睾酮(DHT)在细胞内代谢为3α、3β雄 烷二醇及其葡萄糖醛酸盐,经肾排出
绝经后
>40
0.02-0.08 0.11 0.54 0.7-2.2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1)
雌激素受体分布广泛:生殖道及乳腺肝、 皮肤黏膜、脂肪、骨骼、肾、脑、心血管 等 雌激素能诱导ER的生成, 孕激素却抑制ER生成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2)-生殖系统
子宫:增加子宫的血液供应使肌层增厚,子宫 增大,提高肌层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及增殖 持续刺激可使子宫内膜增生 使子宫颈管腺体分泌黏液增多内含的 水份、盐类及糖蛋白增加,拉丝度好, 涂片有羊齿状结晶,有利于精子的存活 及穿透
卵巢的自分泌和旁分泌
E, Inhibin, IGF, GHRH, GF, IL-1, PGFα-2, ……
E, P, T, ……
血 流
Autocrine
Paracrine
Endocrine
性激素的转运
E2、T与双氢睾酮(DHT)在血中大部分 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或白蛋白结合 游离部分仅占1-3%,孕激素则与白蛋白及皮质 甾类结合球蛋白(CBG)结合 游离及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为发挥生物效 能的部分 雌激素及甲状腺素促进SHBG的合成, 雄激素则起相反的作用
胆固醇
Δ5-3β羟化途径
孕烯醇酮

生殖内分泌基础

生殖内分泌基础
传统观念
黄体期激素浓度的抑制作用
黄体期的卵泡发育受限
Pache et al., 1990
女性黄体期卵泡波募集
释放孕酮的节育环
放置节育环或者皮下 埋置避孕的15 名卵 细胞捐赠者
VS
111 名 普通的捐赠者
卵巢对 COH的反应并没有受到孕酮的影响
Moulin J. Abst 27th Annual Meeting of ESHRE, 2011
(Gonadotrophin surge-attenuating factor, GnSAF)
上述机制的对话(cross-talk)、平衡(balance)决定 LH峰的出现
Human Reprod, 2006, 21,645-650
排卵控制因素的平衡
抑制因子 GnSAF 无排卵 自然排卵 刺激因子 雌激素
ER阻断组,对照组o
FSH升高时点的决定因素
1.LH峰值后第10天(或周期 第25天)开始使用经皮 E0.2mg/天,直至月经第3 天早晨停药。 2.Inhibin-A 和P没有受影 响,月经如期来潮, 3.FSH保持低值直至停药, FSH升高并在月经第6天 达峰值 JCEM,1993,77:439-442
提示可以在月经周期中用外源性E来程序化卵泡发育 (programming ovulation)
Fertil & Steril ,1999,72(1):77-82
月经来潮的控制
月经来潮的控制
卵泡期:雌激素 黄体期:雌激素+孕激素 哪种激素是“操盘手”?
月经来潮的调控
在接收赠卵的患者(卵巢无功能)
在牛类中卵泡波的可重现性
在不同季节和年 龄,小母牛的月
经周期呈现出

《生殖内分泌基础》课件

《生殖内分泌基础》课件

多囊卵巢综合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内有多个囊肿,月经紊乱、 不孕不育、肥胖等表现。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的 器官上,引起疼痛、痛经、不 孕等表现。
不孕不育
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排卵障碍、 精子异常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不 孕症。
预防和治疗生殖内分泌紊乱的方法
1 生活方式
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 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 眠质量。
2
负反馈
正常情况下,激素水平恒定,超过一定范围时负反馈,抑制激素分泌。
Hale Waihona Puke 3人工控制利用药物干预,促进或抑制激素分泌。
生殖内分泌紊乱的影响
女性
• 月经紊乱 • 不孕不育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男性
• 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 低精子数 • 睾丸纤维化
全身
• 肥胖、糖尿病 • 骨质疏松 • 乳腺异常增生
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
《生殖内分泌基础》PPT 课件
了解人体内部的重要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其基本概念。
内分泌系统概述
组成部分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泌激素组成。
功能
将激素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并维持体内平衡。
调节机制
负反馈、正反馈和中枢神经系统协同作用。
生殖内分泌的基本概念
1 作用
2 激素
控制生殖领域的生理过 程,如性成熟、卵泡发 育、睾丸发育、排卵等。
2 药物干预
促进或抑制激素分泌的 药物,如口服避孕药、 抗糖尿药物等。
3 手术治疗
根据疾病特点选择手术 方式,如子宫肌瘤切除、 输卵管复通手术等。
雌激素、孕激素、黄体 酮、睾酮等。
3 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 相互影响。

生殖内分泌的基本概念

生殖内分泌的基本概念

治疗原则-无排卵型功血
• 止血 • 调整月经周期 • 促排卵或预防频发出血 • 根治用于少数顽固的更年期功血
止血
• 方法:
激素止血( 青春期首选):
-子宫内膜脱落法(药物刮宫) -子宫内膜修复法 -子宫内膜萎缩法
刮宫止血( 更年期首选):
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激素止血(1 Nhomakorabea-子宫内膜脱落法
• 适于血色素>7g,且一般状况较好者
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 辅助检查:
-卵巢功能检查(细胞学、宫颈粘液、BBT) -尿hCG测定 -B超
Anovulatory functional bleeding 鉴别诊断:
• 全身疾病:血液病、甲亢甲低、肝肾损害 • 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 • 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 生殖道肿瘤:肌瘤、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瘤、绒癌 • 医源性出血: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IUD
治疗
• 生殖道梗阻 • 子宫性闭经 • 卵巢性闭经
• 下丘脑、垂体性闭经
病例2-无排卵型功血
• 18岁 • 月经13岁初潮,有时不规律 • 本次出血10天,量偏多 • 血色素8g%,WBC和PLT正常 • B超示子宫附件正常
➢予孕激素加雄激素撤退
病例3-无排卵型功血
• 46岁 • 月经13岁初潮,不规律半年,周期半月~
数月 • 本次出血20天,量大 • 血色素8g%,WBC和PLT正常 • B超示子宫附件正常
• 雌激素试验(倍美力1.25毫克,QD,21天,后10天加用
安宫黄体酮4毫克QD,或最后3-5天肌注黄体酮20毫克, QD)
✓ 无撤血:子宫性:畸形、宫腔粘连 ✓ 有撤血
• 生殖激素测定

生殖内分泌

生殖内分泌

2、肾上腺:分泌及合成糖、盐皮质激素,是 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肾上腺皮质是女 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若雄激素过多可抑 制下丘脑分泌GnRH,并对抗雌激素,出 现闭经,甚至男性化表现,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病因之一。临床因雄激素升高可见肾 上腺皮质增生(CAH)
3、胰腺: 分泌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对维持 正常卵巢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出现在胰岛 素拮抗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卵巢产生过多 雄激素导致月经失调。
雄激素(T): 主要有睾酮和雄烯二酮,排卵前在LH峰作 用下,合成雄激素增多,其大部分来自肾 上腺细胞,小部分来自卵巢,可促进非优 质卵泡闭锁并提高性欲作用。临床应用: 如过高可考虑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皮 质增生或肿瘤、两性畸形鉴别、多囊卵巢 综合征、诊疗后评价治疗效果等。应用含 雄激素药物:如达那唑,需血测T水平。
2、月经来潮及月经周期的调节:
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青春期 重要标志)说明卵巢产生的激素足以使子 宫内膜增殖,达到内膜脱落出现月经,但 此时由于中枢神经对卵巢产生雌激素正
反馈不健全,从而可产生不排卵或引起青 春期功血,经2~4年阴道规律性的排卵后, 月经逐渐正常。月经周期的调节是复杂的 过程,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相互 调节、相互影响,此种调节属于神经内分 泌调节。
二、下面介绍几种激素作用:
A、下丘脑激素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是一种神经激素,为十肽结构,产生于下丘 脑的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通过垂体门脉系 统运送至腺垂体,分泌呈脉冲式,其生理作 用是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特别是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 反馈调节。
调节方式: 正反馈(起促进作用)和负反馈(起抑制 作用)。路径分长反馈,是卵巢分泌到循 环中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短 反馈是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 反馈,超短反馈是指GnRH本身的合成及分 泌的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4
女性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
可编辑ppt
5
可编辑ppt
6
受精与着床
可编辑ppt
7
女性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
可编辑ppt
8
正常妇女血清生殖激素 浓度正常值
育龄期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后
雌二醇
0.18-0.22 0.92-1.5 0.55-0.7 0.02-0.08
(nmol/L)
孕酮 (nmol/L)
<3
3-6
可编辑ppt
32-64
0.54
9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中枢皮层

下丘脑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垂体

FSH 促性腺激素
LH



雌激素
孕激素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性激素和有关药物的用途
1.治疗与月经有关疾病 2.避孕(短效,长效,紧急避孕) 3.助孕技术(IVF) 4 绝经妇女的激素替代疗法(HRT) 5.治疗与女性激素有关疾病(内膜异位症,子宫
肌瘤, 子宫内膜腺癌,乳腺癌) 6.促宫颈成熟(妊娠引产) 7.抗早孕
可编辑ppt
15
与月经有关的疾病
1. 功血 2. 多囊卵巢 3. 闭经 4. 原发性痛经 5. 黄体功能不足 6. 卵泡发育缺陷 7. 月经过多 8. 经前综合症
可编辑ppt
16
女性激素药物介绍
可编辑ppt
17
雌激素种类、剂量和用药途径
5~10mg 0.7~1mg 250g/d 2mg 10~20mg 300mg 75g 150g
联合剂量
2.5~5mg 0.35mg
1mg 5~10mg 100mg
30g
可编辑ppt
21
紧急避孕问题
可编辑ppt
22
LNG和米非司酮用于避孕
机机理理
影•影•响影响子响子宫子宫内宫内膜内膜的膜的发的发育发育和育和受和受精受精卵精卵的卵的植的植入植入入 •不•不不影影影响响响排排排卵卵卵和和和激激激素素素周周周期期期变变变化化化与与与月月月经经经类类类型型型 •选•选择择性性内内膜膜避避孕孕
可编辑ppt
25
排卵前后服药对妊娠率的影响
妊娠百分率
4917例 妊娠69例 (1.4%) 预期妊娠数 387.5 有效率82.2%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4
-3
-2
-1
0
性生活发生的周期日
可编辑ppt
1
26
妇女生殖内分泌基础
可编辑ppt
1
女性卵巢功能的生理变化
卵巢的一生
▪分泌性激素 ▪排卵
青春期
生育期
绝经期
(18-40岁)
青春发育(11-17岁)
绝经 (40-48岁)
可编辑ppt
3
卵巢功能的兴衰
• 绝经期 40岁开始卵巢功能走向衰退至
终止的时期,绝经年龄平均50岁
• 老年期 60-65岁后的时期,主要是各器官老
选择性内膜避孕
可编辑ppt
23
1.上海采用国产米非司酮进行了50mg、 25mg和10mg的随机对照试验,三种剂量的方法失 败率(不包括使用不当造成的失败)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2.由北京牵头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以随机、双 盲的方法比较国产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和米非司 酮10mg的效果米非司酮的妊娠率为1.4%,显著低 于左炔诺孕酮(3.1%)。
孕激素
用法
甲孕酮(安家乐) 地屈孕酮 孕酮 左炔诺孕酮 炔诺孕酮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可编辑ppt
20
孕激素种类、剂量和用药途径
孕激素
甲孕酮 炔诺酮
环丙孕酮 地屈孕酮 孕酮 左炔诺孕酮 炔诺孕酮
用法
口服 口服 贴片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序贯剂量
雌激素种类、剂量和用药途径
雌激素
用法
商品名
17雌二醇
口服(微粒化) 诺更宁 皮贴 得美索、欧适可、松奇
伊尔、更乐
霜剂
爱斯妥凝胶
阴道
vagifem片
吸入
aerodial
结合雌激素 口服
倍美力
霜剂(阴道) 倍美力软膏
戊酸雌二醇 口服
克龄蒙、补佳乐
尼尔雌醇
口服
维尼安
雌三醇 阴道(软膏/栓) 欧维婷,伊斯娇 普罗雌醚 阴道(胶囊、软膏) 更宝芬
可编辑ppt
24
影响妊娠的因素
1.服药时间与妊娠的关系
服药时间每延迟24小时,妊娠的OR值相对增加35%
2.服药后再次性生活与妊娠的关系
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 1506例 无再次性生活 12例妊娠(0.8% ) 1524例 至少一次性生活 22例妊娠(1.4% )
RR=1.81 95% CI(0.91,3.61)
炔雌醇 乙烯雌酚
口服 口服
femhrt, 国产药 已不用
推荐剂量 1~2mg/d
25~50g/d 1/2~1剂量尺/d 25 g /片
300 g /d
0.3~1.25mg/d 0.5~1g/g 1~2mg/d 2mg/week 0.5~1mg/d 10mg/d 5~10g
可编辑ppt
19
孕激素种类、剂量和用药途径
雌激素
17雌二醇
结合雌激素 戊酸雌二醇 雌三醇 普罗雌醚
用法 口服 皮贴
霜剂 阴道
商品名 诺更宁 得美索、欧适可、松奇 伊尔、更乐 爱斯妥凝胶
vagifem片
口服
倍美力
霜剂(阴道)
倍美力软膏
口服
克龄蒙、补佳乐
口服
尼尔雌醇(维尼安)
阴道(软膏/栓)
欧维婷,伊斯娇
阴道可(编胶辑pp囊t 、软膏)
更宝芬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