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做一个钟摆》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制作钟摆》(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制作钟摆》(教案)

《制作钟摆》教案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摆的基本概念和摆动的原理。

掌握摆长对摆动周期的影响。

了解钟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计时工具中的使用。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摆长对摆动周期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准确计时的钟摆。

难点:精确调整摆长,使钟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次数的摆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摆钟模型、细绳、不同重量的摆锤(如螺母、钩码等)、铁架台、秒表(或手机计时器)、实验记录表、多媒体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实验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摆钟模型)同学们,看这里,这是一个摆钟模型。

你们注意到它最显眼的部分是哪里吗?学生:(观察后回答)是那个来回摆动的部分,老师。

教师:没错,那就是摆钟的钟摆。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它摆动的特点?学生A:它摆动的速度好像是一样的,每次都差不多快。

学生B:它摆动的时候,幅度好像在慢慢变小。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钟摆确实有这样的特点。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钟摆能这样规律地摆动呢?它的摆动快慢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学生:(好奇地)不知道,老师。

教师:没关系,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今天,我们将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并探究摆长与摆动周期之间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在动手制作和观察中,找到答案。

那么,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兴奋地)准备好了,老师!二、新课讲解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摆的基本概念。

摆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学生:摆由摆绳和摆锤组成。

教师:很好!摆绳是连接摆锤和固定点的部分,而摆锤是挂在摆绳下端的重物。

那么,摆是如何摆动的呢?学生:摆锤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围绕一个固定点来回摆动。

教师:非常准确!这就是摆的摆动原理。

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探讨摆长与摆动周期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共13张PPT)

做个“钟摆”
利用上面的钢尺、磁铁,你们能做一个每分钟 正好摆动60次的摆吗?
需要测一分钟吗? 测多久就可以了?为什么?
金属圆片的位置该怎么调整?
王爷爷家有一个摆钟,这段时 间发现摆钟每天都要走慢几分
钟,你能想办法让王爷爷家的
摆钟重新变准吗?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记录
没有磁铁的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加上磁铁的摆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第11组 我们的发现
磁铁在钢尺上固定的位
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
影响吗?
实验方法:
1.将磁铁中心固定在钢尺的上。 2.将磁铁中心固定在钢尺的下部, 约对准钢尺的“0”刻度处,测出 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注意:每个实验重复做三次。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记录
磁铁在上部(20厘米)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第11组 我们的发现 磁铁在下部(0刻度)
为什么会这样?
试着解释这种变化。
固定点
固定点
摆 长 短
重 心
摆 长 长
重心
改变摆锤重心
改变摆长
改变摆的快慢
1.组内做好分工,一人记录,一人计时,两人数数。
2.实验时保持安静,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3.摆挂得尽量远一些,摆幅不要太大,以免撞到铁架 台。 4.计时的同学在按下秒表的同时要放摆锤,数数的同 学开始默默数数,时间到时计时的同学要说“到”,
数数的同学停止数数,将数据报给记录的同学。
5.实验完成后将仪器放旁边,组长举手示意。
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竖直悬
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ppt_做一个钟摆9教科版(10张)标准课件

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ppt_做一个钟摆9教科版(10张)标准课件
固定金属片后,摆动变慢了。
探究二:控制摆锤重心的对比实验
金属片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把金属片固定在离木条顶端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15秒内摆动次数,重复测三次。
探究二:控制摆锤重心的对比实验
实验方法: 对比试验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远,摆长就( ),摆动就( ).
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要改变的条件: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近,摆长就( ),摆动就 ( ).
做一个钟摆
提出问题:
取两根粗细相同的木条,竖 直悬挂在支架上。
让其能自由摆动,预测并观察 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探究一:控制摆锤重量的对比试验
在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这个摆 的快慢会变化吗?
实验提示:
观察并记录他们在15秒内分别摆动多少次 重复测三次
实验完成,停摆,整理分析数据
我发现了
探究一:控制摆锤重量的对比试验
实验完成,停摆,整理分析数据
金属片位置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远,摆长就( ),摆动就( ).
探究一:控制摆锤重量的对比试验
在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这个摆
的快慢会变化吗?
实验提示: 让其能自由摆动,预测并观察哪个摆动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吗?
金属片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3相、同摆方长法越,短测,摆20动厘越米(和3)0.厘米把处金摆动属次片数。固定在离木条顶端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15秒内摆
1、摆的快慢与( )有关. 动次数,重复测三次。
探金究属二 片:位控置制摆锤重心的对比相实同验 方法,测20厘米和30厘米处摆动次数。
探究二:控制摆锤重心的对比实实验验 完成,停摆,整理分析数据。
摆1、锤利重用心上离面固的定木点条近,,摆金长属就圆(片,我),摆们动能就做一( 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吗?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钟摆,理解钟摆的原理,进而制作出自己的钟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制作钟摆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图纸和材料。

2.准备钟摆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钟摆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对钟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摆的图纸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通过播放钟摆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钟摆图纸和制作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摆。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钟摆,并讲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钟摆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钟摆,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类似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做一个钟摆》

3.“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评价表
“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评价表
第( )组 组员:
项目

★★
★★★ 我们组获得的★
完成时间 7分钟内
5分钟内
3分钟内
一分钟摆动 误差在5下以外 误差在5下以内 等于60次
次数
团队合作 无分工
有分工, 但执行混乱
我们组共获得( )★
分工明确, 执行有效 率
展示:做一个一分摆60次的钟摆
展示要求: 1、展示我们的钟摆,并现场检验1分钟摆动的次数 2、我们组获得了( )★ 3、我们调整摆快慢的方法是…… 4、我们出现的问题……
我有疑问……
我觉得还可 以……
四、拓展:课后查阅资料
生活中的钟表是怎么制做的呢?
重心上移或下移,摆长怎么变?
重 心 上 移
摆长变短,摆动快
悬挂点



重心



摆长变长,摆动慢
你觉得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摆长长,摆动慢; 摆长短,摆动快。
你现在的想 法是什么?
三、制作:做一个一分摆60次的钟摆 1.任务:
在7分钟内,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
2.材料:
摆(摆锤为30cm长的钢尺) 秒表、圆形磁吸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上固定物的位置有怎样 的关系?
设计: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固定物位置关系的实验方案
做三次 实验
及时 记录
固定物 的位置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每次实验时间15秒 3.记录在作业本的表格上 4.重复实验三次 5.磁吸分别放在尺子30厘米、 15厘米、0厘米处。
15 0
圆形磁吸固定在钢尺中间,摆动快慢不变;圆 形磁吸上移,摆动快;下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摆动慢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制作钟摆》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制作钟摆》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制作钟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的第6课《制作钟摆》,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验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

教材中包含了有关钟摆的基本概念、原理、运动规律以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掌握时间计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钟摆的基本概念、原理、运动规律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2)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理解周期、振幅和频率等概念;(3)了解钟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并观察、记录、分析钟摆的运动规律;(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2)鼓励学生探究未知的领域,积极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钟摆的基本概念、原理、运动规律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2)钟摆的运动规律,理解周期、振幅和频率等概念。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钟摆的运动规律;(2)如何让学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科学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实验和观察能力,但对于钟摆的原理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本节课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环节1. 教师出示钟摆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钟摆的运动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和运动规律。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运动的吗?钟摆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实验环节1. 教师介绍钟摆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

(1)准备材料:线、小球、吊钩、支架等。

(2)制作过程:将线穿过小球,将小球系在线的一端,然后将另一端系在吊钩上,再将吊钩挂在支架上即可。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

7.做一個鐘擺【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製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製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調製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台、棉線、一根寬1釐米長30釐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一、引入:1.複習上節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並作出預測。

師出示上節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麼?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

記錄表見課本P62。

3.回饋數據。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麼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6.小組三次實驗並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

7.回饋數據。

8.解釋變化原因並小結。

三、做個鐘擺: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製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

板書設計: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精品教学课件

重物 距离顶点 10厘米处
我的发现
提示:认真操作,合理分工,把握时间
研讨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重物安装 的位置
第一次
不安装 重物
重物
重物
距离顶点 距离顶点
30厘米处 20厘米处
重物 距离顶点 10厘米处
第二次
第三次
我的发现 重物距离顶点越近,摆长就越短, 摆的速度就越快。
小结
1.摆的快慢与( 摆长 )有关。 2.摆长是( 固定点 )到( 摆锤重心 )的距离。 3.摆长越短,摆动越( 快 )。
摆长长
摆长短
探索
做一个钟摆——摆的快慢和摆长关系(2)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有无金属圆片,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1-2)
金属圆片的位置不同,摆动快慢会变化吗?(2-3-4)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重物安装 的位置 第一次 第二重物
距离顶点 距离顶点
30厘米处 20厘米处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 还有什么困惑?
?
摆长越长,摆动越( 慢 )。
拓展
选择题
(1)比较右图中的两个摆的摆动速度,( B )。
A.1号摆摆得快 B.2号摆摆得快 C.它们摆动的快慢是一样的
1号摆
2号摆
拓展
简答题 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你对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 的摆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可以通过调节摆长来调节摆的速度,结合前面的 实验数据确定一个预测的数值,再在实践中修正和调 整,制作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科学五下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科学五下做一个钟摆

思考与启示
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控制一些变量,如摆线长度、摆锤质 量和摆角大小等,以探究它们对钟摆周期的影响。这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钟摆的运动情况,并记录相 关数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中的归纳和总结
原理
钟摆利用重力作用,使重物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当摆角小于10度时, 摆动周期与摆角无关,只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作用
钟摆可以用来测量时间,因为它的摆动周期是一定的,所以可以通过计算摆动 次数来得到经过的时间。此外,钟摆还可以用来研究力学、振动等物理现象。
02 准备材料
所需材料
一根长度适 中的棉线
调整钟摆长度
确保钟摆架稳定,不会因为钟摆的摆动而 摇晃。如有需要,可以增加额外的支撑或 加固框架。
通过调整钟摆的长度,可以改变钟摆的摆 动频率。尝试不同的长度,找到适合你的 观察和记录的摆动速度。
记录数据
完善外观
使用纸笔或相机记录钟摆摆动的次数和时 间,以便分析数据并计算摆动周期。
你可以给钟摆架添加一些装饰,使其看起 来更美观。例如,可以在木板上画上漂亮 的图案或使用彩色胶带进行装饰。
观察摆动速度
观察重锤摆动的速度,记录摆动的周期,即从一 次摆动到下一次摆动所需要的
时间。
记录数据
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笔记本 上,以便后续分析。
结果分析
分析摆动方向
通过观察摆动方向,可以了解 重锤的旋转运动规律。
分析摆动速度
通过观察摆动速度,可以了解 重锤的能量传递和损失情况。
安装挂绳
在框架顶部中央位置,钻一个小孔, 用于挂绳。将一根结实的细绳穿过 小孔,并在两端打结固定。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课件-做一个钟摆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课件-做一个钟摆

15秒內擺動次數的觀察記錄
擺錘安裝重 重物離固定點 重物離固定點 重物離固定點
物位置
10釐米
20釐米
30釐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的發現
• 擺長:固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改變擺錘重心的對比實驗
實驗結論:
擺錘重心離固定點近,擺長就( 短 ),
擺動就 ( ).
擺錘重心離固定點遠,擺長就( 長 ),
擺動就( ).
總結:
1、擺的快慢與( 擺長 )有關.
2、擺長是( 固定點)到(擺錘重心 )的距離.
3、擺長越短,擺動越( 快 ). 擺長越長,擺動越( 慢 ).
做個“鐘擺”
• 利用上面的木條、金屬圓片,你們能做一
個每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嗎? 金屬圓片的位置該怎麼調整?擺繩該怎麼調 整?
固定點 擺 長
重 心
固定點 擺 長
重心
改變擺錘重心(擺長)的對比實驗
研究的問題 猜測
不變的條件 改變的條件 實驗方法
實驗結論
擺錘重心的位置對擺動的快慢有影響嗎?
擺錘重心離固定點越近,擺動越 ,
擺錘重心離固定點越遠,擺動越 。 擺繩長度,擺錘長度 擺錘重心的位置 把金屬圓片分別固定離固定點30釐米、 20釐米、10釐米處,依次測量在15秒內的 擺動次數,比較三個擺的擺動快慢.
取兩根長度一樣的鋼條作為擺錘,在其中 一根的底部加上一個圓片,預測並觀察哪 個擺擺動得快,哪個擺動得慢。
圓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中間數
15秒擺動次數研究
沒圓片
有圓片
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從
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 集中於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做一个钟摆 课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做一个钟摆 课件
• 【教学目标】
•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 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 2.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 钟摆。
• 3.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 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 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结论:摆的快慢与( 摆锤重量无关 )。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结论:摆的快慢与( 摆绳长度
摆绳越短,摆动越( 快 ),
摆绳越长,摆动越( 慢 ).
6/27/2024
)有关.
我知道
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长度 ) 有关,与( 摆锤重量 )无关.
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取两根长度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竖 直悬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预测并观察哪个摆 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研究的问题
金属圆片(加磁铁)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 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
控制不变的因素 摆绳长度,摆锤长度,摆锤重量
要改变的因 素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摆锤重心
把金属圆片分别固定在离固定点的距离 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木条上,依 次测量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比较三个摆 的摆动快慢.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心有关.
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但与摆锤( 长度 )有关
摆绳长度相同, 摆锤越短,摆动越( ); 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
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 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固定点
固定点
距 离 短
重 心
距 离 长
重心
控制摆锤重心的实验对比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近的摆,摆动得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七课《做一个钟摆》(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七课《做一个钟摆》(课件)
固定点距离长重心实践探究如果原来木条的重心到固定点的距离小于固定了金属圆片后的重心到固定点的距离原来木条摆动的速度将要比改变后的摆摆动速度固定点重心距离短实践探究摆长摆长摆长测量它们的摆动次数实践探究10厘米处20厘米处30厘米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的快慢摆摆动次数记录20次16次10次20次16次10次22次17次11次实践探究结论
实践探究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 下摆的摆长是怎样影响摆摆动 次数的呢?
实践探究
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实验(一) 不变的因素 改变的因素
实验步骤
控制摆长的长度 摆锤的重量、摆锤的长度
摆绳的长度 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 米、 粗细相同的木条,竖直悬挂在 支架上,让其自由摆动。观察哪个 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实践探究
测量它们的摆动次数
30厘米长的木条
20厘米长的木条
实践探究
木条摆动次数记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
30厘米的木条
10次 10次 11次

20厘米的木条 15次 15次 17次 快
实践探究
结论: 木条长度为30厘米的摆,摆动的速度
要比长度为20厘米的摆摆得慢。摆绳越长 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实践探究
实验(二) 不变的因素 改变的因素
控制摆锤重量 摆绳长度、摆锤长度
摆锤重量
实验步骤
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 片,比较没有金属圆片和加上金属圆片的摆 的摆动快慢有什么变化?观察并记录它们在 15秒内分别摆动多少次。
实践探究
测量在15秒内它们的摆动次数
没有金属圆片的木条
加上金属圆片的木条
实践探究
做个“钟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课题做一个钟摆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1分钟摆30次的摆。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重点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讨论交流通过上节课发现的新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根据我们对摆的研究,让我们来制作一个钟摆(1)任务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

观察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2)注意事项①两个摆的摆绳长度要一样②摆动的时间要相同(15秒)③自由摆动,不能推摆④碰到支架需重新实验⑤重复实验三次,做好记录(3)15秒木条摆动观察记录制作摆,观察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2、摆的快慢与木条(或塑料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摆长与摆绳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拓展】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小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例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课件

新知讲解
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 块金属圆片,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
观察并记录它 们在15秒内分 别摆动多少次
注意:摆绳和木条的长度保持不变。
新知讲解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没有金属圆片的摆 16次 15次 16次
有金属圆片的摆 11次 10次 11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⑥若摆动次数不是30次,超过就把金 属圆片位置调下一些。 ⑦反之,就把金属圆片位置调上一些。 ⑧用适当幅度摆动单摆,然后测出固定 住金属圆片的摆60秒内摆动的次数, 重复3次。 ⑨直至摆动的次数为30次为止。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有关。(✘) (2)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时的方向会发生偏转。(√ ) (3)做摆绳的材料需要有弹性,而且弹性越大越好。(✘) (4)我们无法做出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20次的摆动。( ✘) (5)做摆时,如果摆不精准,只能调整摆绳的长短。(✘) (6)摆绳的长度叫摆长。(✘)
把金属圆片分别固定 在木条的10厘米、20 厘米、30厘米处的摆 动周期,15秒内观察 摆的摆动情况,做好 记录。
注意:木条长度、摆绳长度和摆锤重量不变。
新知讲解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发现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10厘米处
20次 20次 22次 快
20厘米处
16次 16次 17次 较慢
30厘米处 10次 10次 11次 慢
做一个钟摆 科学教科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摆绳长度一样 摆锤重量不一样
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新知讲解
活动1: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ppt_做一个钟摆5教科版(10张)标准课件

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ppt_做一个钟摆5教科版(10张)标准课件
3 (2)为节省时间,先调整到每15秒摆动15次。
摆锤上的磁铁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
4 利用上面的钢条、磁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利用上面的钢条、磁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5 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摆锤上的磁铁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
(1)根据数据预测摆长
摆锤的位置 下 (1)根据数据预测摆长
摆:摆由质量很小的摆绳和下端质量较大的摆锤构成。


1 改变摆锤上磁铁的位置可以改变摆动快慢。
改变摆锤上磁铁的位置可以改变摆动快慢。
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为节省时间,先调整到每15秒摆动15次。
利用上面的钢条、磁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做一个钟摆
回顾 1.摆的结构
摆:摆由质量很小的摆绳和下端质量 较大的摆锤构成。
摆绳
摆锤
回顾 1.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无关?
摆锤重量、摆幅
2.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摆绳长度


实验探究一:
无磁铁的摆 1 2 4 5 6 7 8
有磁铁的摆
实验探究二:
15秒摆摆动的次数
改变摆锤上磁铁的位置可以改变摆动快慢。
6 利用上面的钢条、磁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利用上面的钢条、磁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7
8
我们的发现:
改变摆锤上磁铁的位置可以改变摆动快慢。
摆锤上的磁铁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反之, 摆动越慢。
摆长:固定点到重心的距离。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钟摆》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钟摆》优质课件
16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7
谢谢观看 !
2.6 制作钟摆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思考:利用摆钟计时的原理是什么?
①摆的等时性 ②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 动得慢;摆绳端,摆动得快
思考:什么是单摆定律?
即摆长与摆动周期成正比,摆长越长,周 期就越长。
2
任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3
设计方案 在你的设计方案中,需要哪些材料呢?
11
制作与调试
按照方案制作1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如果1分 钟摆动的次数超过60次,则要增加摆绳长度,减慢摆摆 动的速度;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少于60次,则要减少摆 绳长度,加快摆摆动的速度。
如果使用倍增法,需要准备不同长度的摆绳。如果使 用递减法,可以使用一根摆绳,依次选取不同的长度。
12
6
方案二:倍减法 先测试摆绳长度为30cm的摆1分钟的摆动次
数,再测试摆绳长度为15cm的摆1分钟的摆动次 数,取与目标值接近的摆绳长度,再进行微调。
7
方案三:递增法 摆绳长度每次增加5cm(或其他厘米数)。
方案四:倍增法 摆绳长度每次增加一倍进行实验,再调试。
8
9
10
思考:实验记录表格应该如何设计?
思考:为了节省实验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怎么做呢?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每次测试15秒,观察摆在15
秒内是否摆动了15次。
13
研讨: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
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其摆绳长度大约是25cm。 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如果把摆绳长度增加一倍 (或减少一半),它摆动的频次并不会减少一半(或增加 一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锤上的金属片离固定点越近, 摆长就短,摆动就快,反之,摆 动越慢。
为什么重物在摆上固定的位 置不同,摆动的快慢也不同 呢?
重物固定在下端,重心下移, 摆长变长,摆得慢; 重物固定在上端,重心上移, 摆长变短,摆得快。
总结:
1. 摆的快慢与( 摆长 )有关. 2、摆长是( 固定点 )到( 摆锤重心 ) 的距离. 3、摆长越短,摆动越( 快 ). 摆长越长,摆动越( 慢 ).
实验方法: 把金属圆片分别固定在离木条固定点的距离 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地方,依次测 量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比较三个摆的摆动快 慢。
15秒时间摆动次数记录
距离固定点 5厘米处 距离固定点 10厘米处 距离固定点 15厘米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 们 的 发 现
改变摆锤上金属片的位置可以改 变摆动快慢。
做一个钟摆
知识点一:什么是摆长?
知识点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复习回顾:
摆的快慢与 摆锤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与 摆绳长短有关, 摆绳长,摆得 慢 , 摆绳短,摆得 快 。
什么是摆长?
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 重心的距离
重心:物体的质量中心, 能够保持物体平衡的点 就是重心。
摆长
重心
1.分别找出它们的摆长
在15厘米长的尺子低端固定 一块磁铁,这个摆的快慢会变化 吗?
无金属片的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有金属片的摆
我发现了
1.观察到了什么变化?
无金属圆片的摆摆动得快,金属圆片固定在底端 的摆摆动变慢了。
2.怎样解释这种变化?
• 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 长
摆 长
摆 长
控制因素: 摆绳长度,摆锤长度,摆锤重量
2.猜一猜:哪一个摆的速度快?
摆长 长
摆长 短
速度慢
速度快
我 发 现
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一天,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去做礼拜,惊奇地发现, 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被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那么这个吊灯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呢?他想, 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 自己的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他发现灯每往返摆动 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 灯被强风吹动,摆得更高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能相 同吗? 伽利略回到家里,那摆来摆去的吊灯老在他脑子里转 悠着。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 到不同的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细心地用脉搏测定摆动的 时间。结果表明:铁块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 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 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 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1656-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利用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原理,发 明了第一个摆钟。后经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
• 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 越短摆动越快。 •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
摆 锤 下 端 的 金 属 圆 片
巩固练习
做个“钟摆”
利用上面的木条、金属圆片, 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 摆吗? 金属圆片的位置该怎么调整? 摆绳该怎么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