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4.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二)[1]本月修正版
![4.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二)[1]本月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f72f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0.png)
4.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二)4.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二)1. WTO和国际贸易规则1.1 世界贸易组织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成立于1995年,是负责制定和监督国际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WTO的成立旨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WTO拥有164个成员国,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经济体。
1.2 WTO的基本原则和功能WTO的工作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即对所有成员国一视同仁,不做任何国别歧视的区别对待。
- 国民待遇原则:即将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平等对待,不给予本国企业特殊优惠。
- 无限制贸易原则:即采取非歧视性贸易壁垒措施,不设定数量限制或出口补贴等贸易限制。
- 公平竞争原则:即禁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如倾销、反倾销等。
- 透明度原则:即成员国应向WTO提供相关贸易信息,并充分公开。
WTO的功能主要包括:- 制定贸易规则:WTO负责制定和修改国际贸易规则,例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 解决纠纷:WTO提供争端解决机制,促使成员国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 监督合规:WTO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WTO规则。
- 提供技术援助:WTO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其参与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 促进谈判:WTO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2. 禁止补贴和反倾销措施2.1 禁止补贴规则WTO禁止不当补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市场秩序。
WTO的补贴规则分为三大类:禁止性补贴、补偿性补贴和无界定补贴。
- 禁止性补贴:指那些明确对进口产品提供补贴的措施,如出口补贴。
- 补偿性补贴:指为了弥补生产成本上升、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而提供的补贴。
- 无界定补贴:指那些既不是禁止性补贴,也不是补偿性补贴的补贴措施。
WTO规定成员国对于禁止性补贴必须予以制止,对补偿性补贴需要进行合理限制或执行条件,对无界定补贴则要求成员国在其国内立法时授予受益者适当的权力。
国际贸易法之WTO法律制度2023简版
![国际贸易法之WTO法律制度2023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baa4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c.png)
国际贸易法之WTO法律制度国际贸易法之WTO法律制度摘要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法中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世界贸易组织(WTO)。
,我们将讨论WTO的背景和目标。
然后,我们将介绍WTO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WTO的核心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并解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我们将分析WTO在解决贸易争端和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一、背景和目标A. 国际贸易的背景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重要方式。
但是,贸易行为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和规则,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和管理贸易事务。
B.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建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成立,是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组织。
WTO的目标是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它通过建立贸易规则、处理贸易争端和促进贸易谈判等方式来实现其目标。
二、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A. 成员WTO的成员由全球各个国家组成,目前拥有164个成员。
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遵守WTO的规则和决定。
B. 决策机制WTO的决策机制基于成员之间的共识。
重大决策通常通过成员间的协商达成共识,而一般性决策则通过大多数成员的支持来实现。
C. 组织结构WTO的组织结构包括最高决策机构——部长级会议,以及负责日常管理和决策的理事会和专门委员会等。
,WTO还设有秘书处,负责协调和管理WTO的工作。
三、核心原则A. 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WTO的核心原则之一,指成员国应将对一国的贸易优惠待遇扩展给所有成员国。
这意味着成员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不得对某一国家给予特殊优惠,而必须平等对待所有成员国。
B. 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是指成员国应将对本国企业的优惠待遇扩展给所有其他成员国的企业。
这意味着成员国在执行国内法律和规定时,不得对外国企业歧视。
四、贸易争端解决和促进贸易自由化A. 贸易争端解决WTO设立了争端解决机制,用于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9d57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d.png)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一、引言(在此部分介绍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背景和意义)二、国际贸易管理法律概述(在此部分概述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三、国际贸易组织(在此部分介绍国际贸易组织的成立、功能、组织结构和重要规则)3.1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此部分详细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背景、成立目的和主要职能)3.1.1 WTO的成立背景(在此部分介绍WTO的前身、成立原因和目的)3.1.2 WTO的主要职能(在此部分介绍WTO的主要职能和作用,例如贸易自由化、贸易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制等)3.1.3 WTO的组织结构(在此部分详细介绍WTO的组织结构,包括成员国、理事会、总干事等)3.1.4 WTO的重要规则(在此部分和解释WTO的重要规则,例如最惠国待遇、国内优惠等)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此部分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目的和主要职能)3.2.1 IMF的成立背景(在此部分介绍IMF的前身、成立原因和目的)3.2.2 IMF的主要职能(在此部分介绍IMF的主要职能和作用,例如货币监管、债务解决和金融援助等)3.2.3 IMF的组织结构(在此部分详细介绍IMF的组织结构,包括成员国、董事会、总裁等)3.3 其他国际贸易组织(在此部分介绍其他国际贸易组织的成立目的和主要职能,例如国际清算银行等)四、国际贸易协定与条约(在此部分介绍国际贸易协定与条约的重要性和影响)4.1 自由贸易协定(在此部分介绍自由贸易协定的概念、类型和特点)4.2 区域贸易协定(在此部分介绍区域贸易协定的概念、目的和影响)4.3 双边贸易协定(在此部分介绍双边贸易协定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五、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此部分介绍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程序和结果)六、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的落地与执行(在此部分介绍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机制)七、附件:(在此部分列出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例如相关法律文件、国际贸易协定等)八、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部分列出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对应的注释,方便读者理解)九、结束语(在此部分总结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讲 自由贸易理论 PPT课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讲 自由贸易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9ca0f8ff00bed5b8f31d2c.png)
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 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 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绝对成本理论的核心内容: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是: 1、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2、分工能够减少工序周转损失; 3、分工能够增加发明创造的可能。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 新生产 要素论
• 偏好相 似理论
“简单化”假定
•假定货币是“中性化”的参加贸 易的国家只有两个、商品只有两 种、生产商品的要素只有两类,
不考虑商品的运输费用;
“静态化”假定
•假定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 技术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形态、 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5)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 累。对外贸易可阻止国内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通 过商品进出口的调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水平,增加资本积累,使经济得以不断发展。
古典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 绝对成 本理论
• 比较成 本理论
新古典学 派自由贸 易理论
• 要素禀 赋理论
• 里昂惕 夫悖论
新贸易学 派自由贸 易理论
如果农民只能生产土豆,牧牛人只能生产牛肉。 第一方案:两人“老死不相往来” 结果:农民只能吃土豆泥、炸土豆、烤土豆;牧 牛人只能吃烤牛肉、炸牛肉、煮牛肉;每个人只能 食用一种物品。 第二方案:贸易 结果:每个人可以享受更多的物品,他们既可以 吃汉堡包,也可以吃炸薯条。
例1:
中国和美国等量劳动(100人)生产的两种商品的 数量如下:
〉 分工后:社会总产量=24
“H—O”原理
四、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生产要素禀
赋理论(Factors Endowment Theory)
2024版国际贸易法ppt课件
![2024版国际贸易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7d03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2.png)
01
信用风险
交易双方中的一方不按照合同规定履行支付义务,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
为防范信用风险,交易双方应充分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选择信誉良好
的贸易伙伴。
02
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货币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支付方实际支付的金额
与预期不符。为降低汇率风险,可以选择使用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或
者采用汇率锁定等金融工具。
的自由流通。
公平竞争原则
禁止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02
国际贸易合同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合同的成立要件
当事人具备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理 解和承担合同义务。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存在 欺诈、胁迫等情形。
合同内容合法
仲裁
仲裁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纠纷解决方式。交易双方可以 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 有终局性,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诉讼
在无法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交易双方 可以选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支付纠纷。诉讼程序相对复杂, 成本较高,但具有强制执行力。
04
国际贸易运输法律制度
托收
指债权人(出口人)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在托 收方式下,出口商开出汇票连同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向 进口商收取货款。
信用证
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它是一种银行信用,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 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国际贸易支付中的风险与防范
定义
特点
具有跨国性、复杂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涉及多个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区。
国际经济法之第二篇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之国际货物贸易法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之第二篇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之国际货物贸易法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e7dc6a1c0508763230121238.png)
主讲人:余素梅
2010年9月
h
1
第二章 国际贸易法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 渊源和发展
一、概念
国际贸易法(international trade law)是调整 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 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 包括国际公约、国际商业惯例以及各国有关对外 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法令与规定。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一)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 1、1964年两个海牙公约的产生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the Uniform Law on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 ULIS)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the Uniform Law on the Formation of Contract for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ULF)
第二,船舶、飞机、气垫船的买卖;
第三,电力的买卖;
第四,卖方主要义务在于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的 买卖;
第五,仅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
第六,由拍卖方式进行的销售;
第七,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
h
16
(4)公约未作规定的3方面内容 ①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 任何惯例的效力;
约》、《联合国海
上货物运输公约》等;
国
区域性国际条约:如《北美自由贸易协
际 法
定》等。 双边国际条约 如双边贸易协定、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
规 范
国际商业惯例 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 用证统一惯例》等;
国际惯例
区域性、行业性惯例 如跨国公司及同业公会制定的标准合 同等。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fe80c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a.png)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引言背景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贸易活动,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则也得到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从最早的大航海时代到现在的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经历了诸多的变革和发展。
发展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是以国际公法为基础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和争端解决机制。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贸易争端的增多,国际贸易法逐渐从国际公法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领域。
接着是以国际经济组织为主导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国际组织来协调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和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它通过推动自由贸易和公正贸易的原则来规范国际贸易。
最近的发展是以区域贸易协定为特征的第三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加强了贸易合作和互联互通。
区域贸易协定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经济一体化来增加贸易活动。
主要的法律框架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主要框架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贸易协定。
国际公法是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基础,它规定了国际贸易的原则和基本规则。
国际经济组织如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通过制定和管理贸易规则来协调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
区域贸易协定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通过协商和签署协定来促进贸易合作。
结论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贸易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也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完善。
只有建立健全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才能够保护各国的贸易权益,促进全球贸易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92cb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9.png)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一、引言本文旨在介绍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以便为各国贸易实践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
二、国际贸易基本法律原则1·最惠国待遇原则:各国应给予其他成员国最惠国待遇,即任何一方给予另一方优惠待遇时,应将该优惠待遇扩大至其他所有成员国。
2·国民待遇原则:各国应给予本国和外国人相同的待遇,即不应对外国人进行差别对待。
3·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GATT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旨在合理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并推动贸易自由化。
三、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1·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各国解决贸易争端的主要渠道,包括协商、争议解决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等流程。
2·投资仲裁机制: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是解决国际投资纠纷的重要工具,如国际中心仲裁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等。
四、国际贸易法律框架建设1·自由贸易协定:各国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2·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旨在保护、促进和便利化投资,并为投资者提供保护机制。
五、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框架下的国际知识产权协议: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国际协议,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创作和创新。
2·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和许可合同:涉及技术转让和许可的国际合同,旨在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六、国际贸易合同法律制度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CISG):CISG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合同法律制度,规定了跨国货物销售中的买卖双方权利义务和争议解决方式。
2·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国际贸易合同争议解决机制有双方协商、调解、仲裁和司法诉讼等渠道,以解决合同纠纷。
七、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关文件。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1e760a0740be1e650e9a2d.png)
4. 有关国际货物运输的国际条约 1)海洋 《1978年汉堡规则》,全名为《1978 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国际货约》), 1938年, 参加国是欧洲和中东的30多个国家
2)铁路
《国际货协》,1965年,前社会主义国家阵营, 我国于1954年加入
3)航空 影响最大的是《1929年华沙公约》, 现有130多个成员国 4)国际多式联运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公约》(简称《联运公约》,1980年
(二)法律适用规范
法律适用:面对法律冲突,必须要从不同国家的 法律中选择一种法律来处理涉外民事关系。这种 法律选择被称为法律适用,它是一个交易合同中 的中心问题。 法律适用规范(冲突规范 Conflict Rules)指出 某种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哪一国的法律,并不直 接确定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准据法是根据法律适用规范的指示而找出的应适 用的法律,它具体规定了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 和义务,是实体法。
法律适用规范采用的基本原则:
1. 意思自治原则(Autonomy of Will), 主要用于法律冲突。 定义 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共同 选择某国法律(限于任意法),作为解决 与该合同有关纠纷的依据。 2. 客观标志原则,适用于当事人没有选择 准据法的情况。 1)定义-合同的客观联系因素。
(二)我国的涉外法律
《合同法》,《民法通则》,《对外贸易
法》,《海关法》,《海商法》,《仲裁
法》,《专利法》,《商品检验法》
最重要的是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合同法》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5月公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二讲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讲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ead2ea9284ac850ad024277.png)
• DDU • 未完税交货 • (……指定目的港) • “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将 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 物卸下,即完成交货。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 险和费用,不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国进口应交纳的任 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 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买方必须承担此项“税费”和因其未能及时 输货物进口清关手续而引起的费用和风险。 • 但是,如果双方希望卖方办理海关手续并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和 风险,以及在货物进口时应支付的一此费用,则应在销售合同中明确 写明。 • 该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但当货物在目的港船上或码头交货 时,应使用DES或DEQ术语。
• • • • • • • • • • • • • • • (一)条约 CISG,需要掌握: 公约的适用范围: 1、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贸易; 2、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那么该国之法律中也可以被认为包括 CISG 3、货物贸易 就货物贸易而言: 不适用:股票、债券、票据、货币、其他投资证券 船舶、飞机、气垫船、 电力 服务 仅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 拍卖方式进行的销售; 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 4、公约仅仅适用于合同的订立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不涉及合同的效力、所有 权问题、人身伤亡、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
• •
•
• • • • • • • • • • • • • •
A3 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无义务。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B3 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买方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的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约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港习惯方式, 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 B4 受领货物 买方必须在卖方按照A4规定交货时受领货物。
第二章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第二章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575dd43186bceb19e8bb90.png)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
一、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又被称为“价格 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又被称为“ 术语” 交货条件” 术语”或“交货条件”,是为了简化买卖双方 在做国际货物贸易时的交易成本, 在做国际货物贸易时的交易成本,明确买卖双 方所订立的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相关条款, 方所订立的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相关条款,主 要功能在于划分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责 风险、费用,并反映价格构成、交货条件。 任、风险、费用,并反映价格构成、交货条件。
第一节 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
一、国际货物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法
(一)国际货物贸易的概念 确定一个贸易是否是国际货物贸易的通常 标准: 标准: 当事人的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 1.当事人的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 当事人分属不同的国家; 2.当事人分属不同的国家; 作为交易标的货物跨越国境。 3. 作为交易标的货物跨越国境。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
一、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最早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最早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于 1936年公布的 后来,分别于1953 年公布的。 1953年 1967年 1936年公布的。后来,分别于1953年、1967年、 1976年 1980年 1990年和2000年对 年和2000年对《 1976年、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对《国际贸 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现行的 是从2000年年1 2000年年 日起生效的《2000年国际贸 是从2000年年1月1日起生效的《2000年国际贸 易术语解释通则》 2000)。 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
第一节 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91d8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7.png)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引言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则是指国际社会为了维护公平、自由和有序的国际贸易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规则的体系。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1.1 国际贸易法的起源国际贸易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国际商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872年颁布的《国际商品买卖合同公约》。
不过,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在二战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1.2 国际贸易的多边机制在1947年签署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奠定了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础。
GATT的目标是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以促进自由和公平的国际贸易。
而在GATT的基础上,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则进一步巩固了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1.3 国际贸易条约和协议除了多边机制,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也包括了许多国际贸易条约和协议。
例如,1994年签署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方面与贸易有关的权利协议》(TRIPS)和2009年签署的《国际公认的公正和公平竞争原则》等。
二、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遵循着一些基本原则,确保国际贸易的公平、自由和有序。
2.1 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家对待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对象应当一视同仁,不得设置歧视性待遇。
2.2 国民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国家对待国内和外国的贸易对象应当一视同仁,不得设置歧视性待遇。
2.3 公平和公正贸易公平和公正贸易原则是指国际贸易应当根据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确保各方在贸易活动中享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2.4 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规则是指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对于产品的产地和原产地进行明确规定,以便确定适用的关税和贸易规则。
2.5 非歧视性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强调非歧视性原则,即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贸易对象应当一视同仁,不得歧视任何特定国家或地区。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ppt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1b3640eff9aef8941e0677.png)
第四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公约 (一)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 (二)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主要内容
公约的订立:该公约1980年3月制定,1988 年生效,我国1986年加入。
公约的四个部分:适用范围、合同的成立、
(三) 渊源
1、双边与多边的国际公约; 2、 国际商业惯例; 3、 内国贸易法; 4、 国际组织的宣言与决议。
三、国际贸易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 古罗马的万民法 (二)中世纪的商人法
(三)被认可为各国的内国法 (四)国际贸易法的编纂和统一
第二节 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 学
一、施米托夫的身份:联合国法律顾 问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席; 二、施米托夫的主要贡献:促成了国际贸 易法委员会的诞生并领导起草了《联合 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提供劳务和服务的货物销售合同。
公约没有涉及的事项:
公约没有涉及的事项:
A公约不涉及销售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问题。 B公约不涉及销售合同中所售出的货物的所有权
问题。 C公约不涉及卖方对货物引起的人身伤亡的责任
问题。
公约适用的任意性
“当事人无相反约定,则公约自动适应。”
我国对于公约适用的保留
(1)合同形式的保留:我国只承认书面形式的 合同。
由合同的当事人自由选择是否适用,并可 对所选定的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予以增 删。
(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
三、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
(一) 大陆法国家: 1、民商合一:买卖法作为民法典的一 部分在债篇中加以规定,如瑞士、意大 利、土耳其、泰国等; 2、民商分立:有单独的民法典、商法 典,如法国、德国、日本等;
国际贸易法学课件
![国际贸易法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e3b3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7.png)
除非在紧急情况下,每一成员应迅速将所有涉及或影响本协定实施的法律、法规、行政命 令及任何其他决定、规定以及习惯做法,最迟在它们生效以前予以公布。
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
各成员应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有切实利益的部门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促进它们在服务贸易 领域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与监管
要点一
国际贸易争端往往涉及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具有跨国性。
法律性
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需要依据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争端的类型与特点
专业性
国际贸易争端涉及商品检验、海关手续、运输保险等专业问题,需要专业知识 和技。
多样性
国际贸易争端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合同违约、欺诈等传统贸易争 端,也有反倾销、反补贴等新型贸易争端。
成员方应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并防止侵权的措施和救济方法。
知识产权的执法
成员方应确保其国内法中包括关于本部分规定的实施程序,以便对任何侵犯本协定所涵盖知识产权的行 为采取有效行动,包括防止侵权的迅速救济措施和制止进一步侵权的救济措施。
05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争端的类型与特点
近代国际贸易法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 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得到了空前 的发展,国际贸易法也逐渐形成了一 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19世纪末 至20世纪初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和随 后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等国际组织在 推动国际贸易法的统一化和规范化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法的基本原则
A
国家主权原则
国际贸易法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国际贸易法
中世纪国际贸易法
古代国际贸易法主要表现为一些零散 的、不成文的规定和习惯做法,如古 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商事惯例和海事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