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蒿沟乡小学学案纸

学科:数学年级:二主备人:冯艳审核人:李娟

《一共有多少天》导学案

孙光峰

2014/10/29

《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

孙光峰

2014/10/29

《一共有多少》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小节的内容。

“一共有多少”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1的问题是“手中有几枝铅笔”,通过把左右手中的铅笔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主题图2的问题“有几只熊猫”,有3只在吃竹子,2只在玩耍,一共有几只。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第二板块“摆一摆,算一算”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1个桃子图片,再摆3个,一共是几个?摆2朵花,再摆2朵花,一共是几朵花?摆4只小鹅,再摆1只,一共有几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板块安排试一试练习,一是通过看图求一共有多少车?一共有多少小鸟?加深学生对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就是合在一起的思维训练;二是说一说,通过四组图计算1+4=?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板块教材安排了“练一练”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进行说一说和动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加法就是合在一起的计算”的认识,来进一步巩固加法算理。

1.学习目标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2.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

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实物,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符号,进而进行加法的学习,最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列出算式,使学生更加深化对加法的学习。采用“情景学习——解决问题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

2.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但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在注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不断引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在一起”的过程

1. 猜谜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黑心肠,尖尖头,走起路来全靠头;直着走,横着走,肚子空了就不走”。

学生猜谜底:铅笔。

用生动有趣的谜语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数学情境中,为提出加法问题做铺垫。

2.说一说,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笑笑左手拿着2枝铅笔,右手拿着3枝铅笔。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说出笑笑左手拿着2枝铅笔,右手拿着3枝铅笔。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多种多样,抓住:一共有多少枝铅笔?适时板书。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太有价值了。一共有几支铅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共有多少”。(板书课题)

3.数一数,一共有几枝铅笔

谈话:请同学们数一数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枝铅笔?(课件出示图二:笑笑两手一共拿着5支铅笔。)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尽快感受到把两个数合起来的过程。我再谜语导入后直接抛出问题:你能出什么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即便是学生现在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不太恰当也没有关系,让他们明白“这就是数学问题”就足够了。

(二)说一说,数一数,有几只熊猫?

1.课件出示情境图2: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出:有3只熊猫吃竹子,2只玩耍,一共有几只?

2.抽象概括,用圆圈表示熊猫,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生活中的实物,先画3个圆圈表示3只熊猫,再画2个圆圈表示2只熊猫,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5个圆圈。

这一环节是对第一环节的深入和提升。同样表示“合起来”,这一环节增加了用圆圈代表熊猫,画一画,数一数的内容。由具体到抽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稳步推进,让学生的认知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三)认识加法算式,明确加法的意义

谈话:把铅笔合起来,把熊猫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3+2=5

学生齐读算式:3加2等于5.

教师讲解:算式中的“+”叫做加号。

请你用自己熟悉的物品,说一说3+2=5.

这里的认一认环节属于纯知识性的教学。所以我运用了讲解法来引导学生读一读加法算式,认一认加号,举例说一说3+2=5意义。目的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