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蠕虫
07第七章 医学蠕虫
第七章医学蠕虫蠕虫(helminth)是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借身体肌肉伸缩作蠕形运动而故名。
与人体有关的蠕虫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的各种低等动物。
蠕虫种类繁多,分布甚广,可营自生生活和寄生生活。
能寄生人体的蠕虫称医学蠕虫。
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蠕虫分为两大类:①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肠道线虫多属此类。
②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较复杂,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所有吸虫、大部分绦虫、组织内线虫多属此类。
有些蠕虫的幼虫进入非适宜宿主体内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存活较长时间,并在组织中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病变,引起幼虫移行症。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幼虫移行症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的幼虫移行症多由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引起,如犬钩口线虫幼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等。
线虫线虫(nematode)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常见寄生于人体的线虫约10余种。
1.形态成虫圆柱状或线状,两侧对称,不分节。
小者长不及1cm,大者可达1m以上。
雌雄异体,雌虫较大,尾端多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多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合伞。
·消化系统较完整,包括口腔、咽管(食道)、肠和肛门。
·生殖系统为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
雌性生殖系统多为双管型,每一管道均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构成,两个子宫末端汇合于阴道,以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
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组成,射精管最后入泄殖腔,有交合刺1根~2根(图7-1)。
图7-1 线虫内部构造模式图虫卵一般为卵圆形,黄色、棕黄色或无色,无卵盖。
卵壳由3层组成,外层薄,称受精膜或卵黄膜;中层为壳质层,较厚,能抵抗一定的机械压力;内层为脂层或称蛔甙层,有调节渗透压作用。
医学蠕虫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医学蠕虫综合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医学蠕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学习医学蠕虫的形态学观察方法;3. 了解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及其与宿主的关系;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医学蠕虫是一类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医学蠕虫,了解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与宿主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医学蠕虫病提供依据。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曼氏迭宫绦虫、曼氏裂头蚴、钩虫、蛔虫等医学蠕虫样本;2. 仪器:显微镜、解剖镜、镊子、剪刀、解剖盘、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固定液等。
五、实验步骤1. 观察曼氏迭宫绦虫:(1)将曼氏迭宫绦虫样本放置于解剖盘内,用生理盐水清洗;(2)用解剖镜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观察头节、颈节、体节等结构;(3)取一小段体节,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结构。
2. 观察曼氏裂头蚴:(1)将曼氏裂头蚴样本放置于解剖盘内,用生理盐水清洗;(2)用解剖镜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观察头节、颈节、体节等结构;(3)取一小段体节,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结构。
3. 观察钩虫:(1)将钩虫样本放置于解剖盘内,用生理盐水清洗;(2)用解剖镜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观察头节、颈部、体部等结构;(3)取一小段体部,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结构。
4. 观察蛔虫:(1)将蛔虫样本放置于解剖盘内,用生理盐水清洗;(2)用解剖镜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观察头节、颈部、体部等结构;(3)取一小段体部,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结构。
六、实验结果1. 曼氏迭宫绦虫:头节呈圆形,颈部细长,体节呈方形,每个体节有4个吸盘和1个生殖孔。
2. 曼氏裂头蚴:头节呈椭圆形,颈部长,体节细长,每个体节有4个吸盘。
3. 钩虫:头节呈半圆形,颈部细长,体部细长,有4个口钩和4个肛门钩。
4. 蛔虫:头节呈圆锥形,颈部细长,体部粗细均匀,有4个唇片。
医学蠕虫
(二)生活史
2020/1/28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 肠、结肠和回肠下段。以 肠内容物、肠组织或血液 为食。交配后雄虫死亡, 雌虫产卵于肛周和会阴皮 肤皱褶处后死亡。虫卵经 6-8h 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经肛-手-口途经感染,幼虫 在十二指肠孵出,下行至 结肠发育为成虫。
15
(三)致病性
蛲虫病患儿临床表现
2020/1/28
返回 上一张 下一张4
一、形 态
2. 虫 卵
(1)受精卵——宽椭圆形,大小约为45-75×3550μm,呈棕黄色,表面有一层波浪状的蛋白质膜, 壳厚而透明,由受精膜、壳质层及蛔甙层组成,卵 内含一个卵细胞。
(2)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大小约为8094×39-44μm,呈棕黄色,蛋白膜及卵壳均较薄, 无蛔甙层, 卵内含有 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
十 二 指 肠 钩 虫
美 洲 钩 虫
成虫
2020/1/28
口囊
交合伞
交合剌
18
(一)形态:
2、虫卵:
两种钩虫卵相似。均为椭圆形,大小为58-76μm*36-40μm,卵壳薄,无色透明,卵内 细胞多为4—8个,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环形空隙。
2020/1/28
19
(二)生活史:
经皮肤粘膜钻入感染 丝状蚴 第二期杆状蚴
医学蠕虫
蠕虫是软体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借身体肌肉的伸缩而蠕动。寄生于人体 的蠕虫称为医学蠕虫。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
线虫
似蚓蛔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班氏吴策线虫 马来布鲁线虫 旋毛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
2020/1/28
吸虫
华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日本裂体吸虫
实训报告医学蠕虫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提高对医学蠕虫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医学蠕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疾病的蠕虫。
根据寄生的部位和感染途径,医学蠕虫可分为肠道蠕虫、皮肤蠕虫和内脏蠕虫。
2. 医学蠕虫的分类(1)肠道蠕虫:包括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
(2)皮肤蠕虫:包括疥螨、虱、虱、蜱等。
(3)内脏蠕虫:包括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等。
3. 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根据生活史的特点,医学蠕虫可分为直接发育型和间接发育型。
4. 医学蠕虫的临床表现(1)肠道蠕虫:可引起腹泻、腹痛、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2)皮肤蠕虫:可引起皮肤瘙痒、红疹、脓疱、溃疡等症状。
(3)内脏蠕虫:可引起肝、肺、心、脑等器官的病变,表现为相应的症状。
5. 医学蠕虫的防治措施(1)健康教育:普及医学蠕虫的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居住条件,消灭中间宿主。
(3)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等。
(4)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医学蠕虫,选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三、实训过程1. 讲解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2. 观察不同类型的医学蠕虫样本,如蛔虫、钩虫、绦虫等。
3. 分析医学蠕虫的生活史,了解其繁殖过程。
4. 学习医学蠕虫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
5. 学习医学蠕虫的防治措施,掌握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医学蠕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医学蠕虫的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提高了自己的诊断能力和防治水平。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具体总结:1. 医学蠕虫的分类、生活史及临床表现方面,掌握了基本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医学蠕虫概述,线虫,蛔虫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 round worm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形态(Morphology)
成虫(Adult) 圆柱形,两端较细 雌虫较大(20-35)cm,尾端
尖直; 雄虫较小(15-31)cm,尾端
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在生活史过程中至少 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的蠕虫。生活史为间接型。
线虫
nematode
一、形态特征
成虫 线状或长圆柱形,体不分节 左右对称,大小不一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具有完整的消化道
体壁Βιβλιοθήκη 角皮层 皮下层纵肌层
原体腔(假体腔)
蛔虫
鞭虫
钩虫
消化系统完整 口、咽、肠、肛门
6.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7. 诊断阶段:虫卵、童虫、成虫
8. 成虫寿命:1年
9. 雌虫产卵量:24万/条/天
致病(Pathogenesis)
1、幼虫致病 移行:机械性损伤、肺部 病变(蛔虫性肺炎) 发育、蜕皮: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
致病
2、成虫致病 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呕吐、食欲不振、腹痛 超敏反应:荨麻疹等 并发症:
便 ➢ 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
防治(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综合性防治措施: 查治病人、带虫者: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加强粪便管理,建立无害化粪池 加强卫生教育,讲究个人卫生 消灭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
诊 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操作过程
流行(Epidemiology)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 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儿童高于成人,农村高于城市
医学蠕虫实验课件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蠕虫病的病原学、临床表 现以及防治方法等。
医学蠕虫实验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实验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蠕虫的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以便 更好地观察蠕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实验设计不够完善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如实验操作过于繁 琐、缺乏足够的对照组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
生活史
医学蠕虫的生活史一般包括虫卵、幼虫、成虫和虫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 存需求和特点。
营养与生存环境
医学蠕虫的营养来源和生存环境各不相同,如吸虫主要寄生在淡水或海水生物体内,而绦 虫和线虫则主要寄生在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
医学蠕虫的分类与分布
分类
医学蠕虫可根据其形态、生活史和寄主等特征进行分类,如 吸虫可进一步分为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双殖类和三殖类等。
炎等。
02
免疫反应
医学蠕虫的抗原成分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吸虫的抗原成分可
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引起超敏反
应和自身免疫病等。
03
继发感染
医学蠕虫病患者常常伴有继发感染,如血吸虫病患者可继发细菌感染
引起脓肿和炎症等,蛔虫病患者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阑尾炎等。
02
医学蠕虫实验方法
03
医学蠕虫实验技术
医学蠕虫的显微镜观察
直接观察
将采集到的蠕虫样本进行直接显微镜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其种 类和生长情况。
染色观察
通过染色技术,如苏木精-伊红染色,可以观察蠕虫的内部结 构和细胞形态,有助于鉴别不同种类的蠕虫。
特殊观察技术
如荧光抗体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等,能够提高蠕虫样本的检测 敏感性和特异性。
蠕虫
蠕虫(helminth)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借助身体体壁的肌肉收缩作蠕形运动。
凡是寄生人体,与医学有关的蠕虫称为医学蠕虫,主要分属三个纲,即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和绦虫纲。
三类蠕虫形态结构比较见表。
蠕虫从卵、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而且需要不同的外界条件。
根据蠕虫发育方式可将其生活史分为两大类:直接型,蠕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直接在外界适宜环境中发育到感染期卵或幼虫,人的感染来源于外界环境,该类蠕虫又称土源性蠕虫。
大多数肠道线虫如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的生活史均属此型。
间接型,蠕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幼虫,人的感染来源于另一种生物或媒介,该类蠕虫又称生物源性蠕虫。
例如吸虫和大部分绦虫及部分线虫均属此型。
某些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体内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其体内长期移行、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引起幼虫移行症。
根据幼虫侵入的部位和症状不同,幼虫移行症又可分两型。
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称为皮肤幼虫移行症,患者皮肤可出现线状红疹如巴西钩口线虫、犬钩口线虫,也可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肿块如斯氏狸殖吸虫;以有关脏器损害为主的称为内脏型幼虫移行症,如犬弓首线虫在患者体内引起的眼、脑等器官病变,及广州管园线虫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但有的寄生蠕虫既可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又可引起内脏幼虫幼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及曼氏迭宫绦虫。
表人体寄生蠕虫的类别及形态特点区别点线虫吸虫绦虫体形圆柱状或线状背腹扁平有口、腹吸盘背腹扁平,带状分节体腔原体腔无无消化系统较完整不完整无生殖系统雌雄异体大多数为雌雄同体雌雄同体。
寄生虫课件蠕虫、蛔虫
(二)成虫的致病作用
1.掠夺营养引起营养不良;
2.损伤肠粘膜;
3.引起变态反应
4.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症(最常见,64%)
(2)蛔虫性肠梗阻(32%)
(3)蛔虫性阑尾炎
(4)其它
四、蛔 虫 感 染 的 诊 断
01 粪便查找虫卵或成虫
02
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 ○ 改良加藤氏法(定量透明法)镜检虫卵 ○ 浓集虫卵检查(沉淀法、浮聚法) ○ 粪便内发现成虫
一. 成虫
二. 虫卵 受精卵,未受精卵,脱蛋白 膜卵
一. 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 二.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三.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感染方
式:经口感染 四. 幼虫在人体内经肝、肺病作用
1.蛔蚴性肺炎、蛔蚴性哮喘
2.幼虫异位寄生:眼、脑肉芽肿
○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高球蛋白血 症
○ 病原诊断困难
临床类型
○ 皮肤幼虫移行症 ○ 内脏幼虫移行症
形态特点
• 形态特点 – 虫体线形或圆柱形 –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 原体腔(假体腔) – 体壁:角皮层(保护层)、皮下层(具背、 腹、侧四条纵索)、纵肌层(多肌型、少肌 型、细肌型) – 内脏器官呈细管状,包括消化、排泄、神经 和生殖系统(雄性单管型、雌性多双管型) – 虫卵多呈椭圆形,由卵壳和卵内容物构成, 卵壳分三层(受精膜即卵黄膜、壳质层、脂 层或蛔甙层) – 幼虫发育成熟需蜕皮四次
线虫常见种类
成虫特性
01
定居部位:小肠肠腔
02
食性:以小肠内已消化的食物(食糜)
为食
03
雌虫产卵量:24万个虫卵/1条雌虫/天
04
寿命:1年左右
造成蛔虫窜扰的诱因
高热
医学蠕虫
返 回
鞭虫(毛首鞭形线虫)
定义:鞭虫又称毛首鞭形虫,寄生于人回盲肠
部、阑尾、结肠等处引起鞭虫病。鞭虫病广泛分 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常与蛔虫病分布一致。
鞭虫(毛首鞭形线虫)
形态结构 (一)成虫 成虫虫体形似马鞭,前3/5纤细,后2/5粗短, 口腔极小,烟管细长,外包又有一串较大的杆 状细胞,排列形成杆状体,灰白色,雌雄异体。 雄虫长约30~45mm,尾端向腹面卷曲,末端 有一根交合刺,长2.5mm,外有鞘,鞘表面有 小刺。 雌虫略大,长30~50mm,生殖器官为单管型, 阴门位于虫体粗大部前方的腹面,尾端直而钝 圆,有肛门开口。 (二)虫卵 虫卵呈纺锤形或橄榄形,长宽约为(50~54) um× (22~23) um虫卵两段各有一透明塞状突 起,成为透明栓.
鞭虫(毛首鞭形线虫)
流行特点: 鞭虫分布与蛔虫相似,虫卵但感染率比蛔虫低,多见于热带、 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人是唯一传染源。 防治措施: 防治与蛔虫相似。驱虫采用甲苯咪唑,阿苯哒唑效果较好,噻嘧啶 与甲苯咪唑合用效果更好。治疗一般需要2~3个疗程。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流行特点
1、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无 密切联系 2、蛲虫的传染主要在幼儿及儿童间传染较广泛 3、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地方分布
防治原则
1、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
2、普查普治 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 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医学蠕虫
蛲虫 (蠕形住肠线虫) 鞭虫
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定义:蛲虫,蠕形住肠线虫,主要寄生于人的 盲肠附近,引起蛲虫病。蛲虫病分布广泛,各 种年龄的人均可感染,但以9岁以下的儿童感染 最为常见。
医学蠕虫—医学蠕虫图谱(寄生虫检验技术课件)
一、线虫
1.似蚓蛔线虫
♀
♂
简介
似蚓蛔线虫俗称蛔虫是人体最
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 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感染方式
食入感染期虫卵
致病
幼虫在体内移行造成机械性损 害,如蛔蚴性肺炎;成虫夺取 宿主的营养、造成超敏反应, 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肠 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等。
♀♂
2.毛首鞭形线虫
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成虫
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可引起 华支睾吸虫病。
感染方式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 虾而感染。
致病 症状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引起胆管内膜炎、阻塞性黄疸、 胆石症、肝硬化、腹水,甚至 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而死 亡。儿童严重感染可致侏儒症。
2.布氏姜片吸虫
♀
♂
雌雄同体 人体寄生吸虫最大者
症
状
行症,能引起多个器官损伤, 最严重的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
或脑膜炎。
二、绦虫
成虫 ♂
头节
1.链状带绦虫
♀
孕节
简介 感染方式
链状带绦虫俗称猪肉绦虫、猪 带绦虫、有钩绦虫,古籍中称 为寸白虫或白虫。雌雄同体,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幼虫 可寄生于人或猪的组织内。
人误食含囊尾蚴的“米猪肉” 感染猪带绦虫病;误食虫卵 或孕节可感染猪囊尾蚴病。
4.斯氏狸殖吸虫
♀
♂
雌雄同体 虫体窄长呈梭形
简简简简介介介介 感染方式
斯氏狸殖吸虫是我国独有的虫 种。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猫、 犬等动物的肺部, 在人体一般 不能发育为成虫。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 而感染。
医学蠕虫学总结
——形成囊蚴encystedmetacercaria——被人吞食——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卵巢ovary与子宫并生殖系统
2个睾丸前后排列:虫体后1/3
2个睾丸:虫体后1/3
2个睾丸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
7个睾丸腹:吸盘之后
卵黄腺
虫体两侧
发达,位于虫体两侧
生活史
寄生胆道的成虫——排出虫卵——随粪便入水——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摄入在螺体内孵化为毛蚴miracidium、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尾蚴从螺体逸出——在第二宿主淡水虾、鱼中形成感染期:囊蚴encystedmetacercaria——经人口进入——在十二指肠破囊形成成虫
人类可能是斯氏狸殖吸虫吸虫的非正常宿主,侵入人体的大多为幼虫阶段,到处游窜——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
成虫在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适宜温度下发育为毛蚴miracidium——进入中间宿主扁卷螺——形成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从螺体逸出的尾蚴在水生植物菱角、荸荠表面形成囊蚴——人喝生水感染——在小肠发育为成虫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westermani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布氏姜片吸虫
Faciolopsis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雌性生殖系统
观察医学蠕虫实验报告
观察医学蠕虫实验报告引言医学蠕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或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钩虫等。
为了深入了解医学蠕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医学蠕虫的实验。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常见的蛔虫作为实验对象,以了解其生命周期和行为特征。
实验设计如下:1. 实验材料:医学蠕虫、宠物猫粪便2. 实验仪器:显微镜、显微摄像机3. 实验步骤:- 收集宠物猫的粪便样本,制备试样;- 使用显微镜观察试样中的蛔虫样本;- 使用显微摄像机记录观察到的蛔虫图像;- 分析观察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现象:1. 外观特征:蛔虫呈细长的圆柱状,体长3-5厘米左右,外表呈淡粉色或淡白色,表面光滑。
2. 移动方式:蛔虫通过蠕动的方式前进,身体呈波动状,灵活而有力。
3. 生活环境:蛔虫常寄生于人体小肠,尤其是儿童较多。
它们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严重感染时可能导致消瘦、腹痛等症状。
4. 生命周期:人体内的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幼虫,再经过摄食感染进入人体。
幼虫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于小肠,进行繁殖。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观察医学蠕虫的实验,我们对医学蠕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蛔虫是一种典型的寄生虫,通过人体内的寄宿,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由于蠕虫的生活周期和寄生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学蠕虫感染:1. 定期洗手:合理养成洗手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土壤、土地、宠物等可能存在寄生虫的环境后。
2. 食品安全:食品应充分煮熟,避免通过食物感染蠕虫。
3.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蠕虫滋生的机会。
4. 防止传播:避免接触已感染蠕虫的猫、狗等宠物。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医学蠕虫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和定植机制,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减少医学蠕虫感染所带来的危害。
结语通过观察医学蠕虫的实验,我们对这种寄生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医学蠕虫-精品文档
根据不同的医学蠕虫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 案,如抗蠕虫药物、抗炎药物等。
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支持治疗,如营养补充、对症 治疗等。
02
医学蠕虫的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人体通过直接接触含有蠕虫病原体或中间宿主的动物或人,导致蠕虫感染。 例如,钩虫病和旋毛虫病的传播。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蠕虫后,虫卵或幼虫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感染。如广州 管圆线虫病。
发。
预防再次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 免再次感染蠕虫。
增强免疫力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 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06
医学蠕虫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肠阿米巴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肠阿米巴病 。
治疗
治疗肠阿米巴病主要使用抗阿米巴药物,如硝唑尼特和甲硝唑。
对于由虫媒传播的医学蠕虫病, 应采取措施防止虫媒的滋生和繁 殖,如清除垃圾、治理污水等。
避免接触传染源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或接触者, 应避免与他人接触,以防止疾病 的进一步传播。
针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医学蠕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医学蠕虫的机会。
脑脊液检查
对于一些寄生虫感染,如脑囊尾蚴病等,需要采集脑脊液样本,用显微镜观察是 否有寄生虫感染。
05
医学蠕虫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针对性用药
根据感染的蠕虫种类,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 疗。
剂量与疗程
【医学课件大全】医学蠕虫学(64p)
肠道线虫多属直接发育型。其差别:
• 虫卵从宿主体内排出,短期即具有感染性 (蛲虫)
• 虫卵在宿主体外,经一定时间的发育,成 为感染性虫卵,然后经口感染宿主(蛔虫)
• 虫卵在宿主体外发育,孵化出幼虫,经短 期的自生生活,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然后 经皮肤感染宿主(钩虫)
蛔虫
学名: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蛲虫
学名: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简称蛲虫(pinworm),成虫寄生
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 虫病(enterobiasis)。以学龄前低龄儿 童易感为特征。
形态 成虫
虫卵
卵壳 幼虫
蛲虫卵
蛲虫卵
蛲虫卵(扫描电镜)
生活史
人入睡,至肛门外
动关系密切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2005年
蠕虫总感染率21.74% 其中土源性线虫为19.56% 蛔虫占12.72%,推算全国约有8593万人
蛔虫病感染普遍的原因
• 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 • 蛔虫产卵量大,雌虫(24万个卵/日/条) • 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 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 • 疫区人群不良的卫生习惯(随地便溺)
3、消化系统: 4、排泄系统: 5、神经系统: 6、生殖系统:雄虫为单管型,尾端多具有1个
或1对角质交合刺 雌虫多为双管型,阴门的位置 均在虫体腹面肛门之前
二、生活史
1、卵 —— 幼虫 —— 成虫三个发育阶段。 2、发育过程中需蜕皮4次,才能成为成虫 3、对人的感染期,有的是虫卵,有的是幼虫
按其生活史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型: 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者,属间接发育型 ——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 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者,属直接发育 型 —— 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
医学蠕虫名词解释
医学蠕虫名词解释
医学蠕虫名词解释
蠕虫:一类具有头部、身体和尾部结构的寄生虫,栖息于人体内的部位,例如肠道,呼吸道等,有的物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蠕虫病:一类由蠕虫引发的疾病,常见的蠕虫病有钩虫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等,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病治疗。
蠕虫培养:指将蠕虫标本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促使它们生长繁殖的实验过程。
药物治疗:指采用药物有效杀灭蠕虫,大部分蠕虫病都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一般选用氯霉素、头孢剂等抗蠕虫药物。
手术治疗:指通过外科手术移除蠕虫实体,一般情况下,常用于一些外部蠕虫的治疗,比如血吸虫病。
- 1 -。
医学蠕虫
医学蠕虫一、名词解释1.医学蠕虫答案:医学蠕虫是寄生于人体的一类软体、多细胞、无脊椎的低等动物.题型:名词解释难度:章节:二、填空1.线虫的雌虫尾端较,雄虫的尾端多或。
答案:尖直| 卷曲 |膨大成伞状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2.生活史为间接发育的线虫有、。
答案:丝虫| 旋毛虫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3.成虫寄生于小肠的线虫是、、,寄生于大肠的线虫是、。
答案:蛔虫| 钩虫| 旋毛虫| 蛲虫| 鞭虫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4.产幼虫的线虫有和,其感染途径分别是和。
答案:旋毛虫| 丝虫| 经口| 经皮肤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5.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寄生引起的合并症,最常见的合并症是。
答案:异位| 胆道蛔虫症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6.蛔虫和钩虫的幼虫均经移行到肺部,但二者发育过程不同,蛔蚴在肺部,而钩蚴。
答案:经2 次蜕皮| 不蜕皮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7.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常用手抓肛周皮肤痒处,可能因雌虫在肛周活动引起。
答案:蛲虫产卵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8.在我国引起丝虫病的病原是和,两种丝虫病的病原诊断主要是依据血流中的的形态特征。
答案:班氏丝虫 |马来丝虫| 微丝蚴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9.以囊蚴为感染阶段的吸虫有、、。
答案:肝吸虫| 肺吸虫 |姜片虫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10.晚期血吸虫病人临床上分为、、三型。
答案:巨脾型| 腹水型 |侏儒型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11.日本血吸虫雌成虫在肠系膜静脉产出的虫卵主要沉积于及 , 部分可从排出体外,少数随沉积于门静脉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
答案:肝脏 |结肠 |粪便| 血流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12.姜片虫成虫寄生于人体,中间宿主是。
保虫宿主主要是。
姜片虫的感染是因为食入带有的荸荠或菱角引起。
答案:小肠 |扁卷螺 |猪囊蚴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13.肺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第一中间宿主为,第二中间宿主为及。
答案:肺 |川卷螺| 溪蟹喇姑题型:填空题难度:章节:14.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其幼虫,可寄生于人体的、、等。
医学蠕虫-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职课件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感染,应尽早 开始治疗,以减少蠕虫 在体内的繁殖和危害。
综合治疗
根据不同蠕虫种类和病 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 应给予支持治疗,如补 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
紊乱等。
预防复发
治疗结束后,应继续观 察并采取预防措施,以
防复发。
防治中的挑战与展望
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机制
免疫应答的分类
根据参与的免疫细胞和产生的 免疫效应的不同,免疫应答可 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 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过程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天然 免疫细胞和天然免疫分子介导 ,而特异性免疫应答由适应性 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分子介 导。
免疫应答的机制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吞噬、 抗菌肽等机制清除病原体,而 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抗原识别 、淋巴细胞活化、细胞因子分 泌等机制发挥效应。
免疫学在医学蠕虫防治中的应用
80%
疫苗研发
利用免疫学技术研发针对医学蠕 虫的疫苗,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 疫力,预防感染。
100%
诊断与监测
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医学蠕虫感 染,如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等, 以及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
80%
药物研发
基于免疫学机制,研发针对医学 蠕虫感染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
04
医学蠕虫的危害与影响
危害
医学蠕虫感染可导致各种疾病,如肠道感染、肝脏疾病、肺部感 染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影响
医学蠕虫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02
病原生物基础
病原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蠕虫
头节吸附于肠道
牛或猪食入虫卵或孕节
小肠中的成虫
粪便中的虫卵或孕节
3/27/2017
=感染阶段 =诊断阶段
第三节 绦虫 一、链状带绦虫 (三)致病性 囊尾蚴的危害远大于成虫。
皮肌型囊尾蚴病
脑囊尾蚴病
眼囊尾蚴病
3/27/2017
第三节 绦虫 二、肥胖带绦虫 1. 成虫
3/27/2017
第三节 绦虫 二、肥胖带绦虫 (1)头节:小钩、吸盘
掠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覆盖肠黏膜,妨碍吸收和消化 代谢产物、排泄物具毒性。 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腹痛、腹泻等; 中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 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瘦、贫血、腹水,甚至发生衰竭、 死亡。 儿童反复重度感染可导致发育障碍。
3/27/2017
第二节 吸虫 三、卫氏并殖吸虫 1. 成虫
口吸盘 肠管
腹吸盘
卵巢 子宫
睾丸
3/27/2017
第二节 吸虫 三、卫氏并殖吸虫 2. 虫卵
3/27/2017
肺吸虫生活史 第二节 吸虫 三、卫氏并殖吸虫
3/27/2017
第二节 吸虫
三、卫氏并殖吸虫 动物病理标本 (三)致病性 • 主要由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成虫定 居或移行所引起。病理过程可分为3期。 1.脓肿期 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 脓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腔。 2.囊肿期 脓腔内大量炎性细胞坏死、崩解及液 化,囊壁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变厚。 3.纤维瘢痕期 囊内由肉芽组织充填,最后病灶 纤维化形成瘢痕。
头间隙
2.微丝蚴
鞘膜
体核
尾核
班氏微丝蚴
3/27/2017
马来微丝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蠕形住肠线虫 (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一、形态
(一)成虫
(二)虫卵
1.椭圆形 2.无色 3.中等偏小 4.中等厚度 5.内含幼虫
二、生活史
幼虫
成虫 虫卵
回盲部
蜕皮一次6h
感染期卵
三、致病
(一)肛门瘙痒及继发性炎症 (二)消化道症状 (三)异位损害
毛首鞭形线虫 (鞭虫)
Trichuris trichiura
一、形态
(一)成虫
(二)虫卵 1)腰鼓形 2)棕黄色 3)中等偏小 4)中等厚度 5)卵细胞
二、生活史
三、致病
(一)机制 1.成虫机械性损伤 2.分泌物刺激作用
(二)病理 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溃疡,以及
在炎症基础上形成肉芽肿等病变。
四、诊断
病原学检查: 肛周查到虫卵或成虫可确诊
(一) 透明胶纸法、棉拭子法等 (二) 辨认成虫
五、流行
(一)分布 世界性。 国内各地均有感染。
(二)流行因素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 传播途径:肛门—手—口,易反复。 易感者:个人 卫生习惯。
六、防治
(一)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医学蠕虫
一、概念
蠕虫 医学蠕虫 蠕虫病
二、种属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和吸虫纲 棘头动物门:
三、分类
根据蠕虫发育方式分为: 1.土源性蠕虫 2.生物源性蠕虫
线虫的共同特点: 1.线形或圆柱状,左右对称,不分节, 雌雄异体。 2.消化道完全 3.生殖系统发达
似蚓蛔线虫 (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一、形态
(一)成虫
口囊和交合伞
(二)虫卵
1.形状 2.颜色 3.大小 4.卵壳 5.内容物
受精蛔虫卵
末受精蛔虫卵
二、生活史
三、致病
(一)机制 1.机械性损伤 2.变态反应
(二)病理 出血、水肿、组织破坏和炎性细胞浸
润等
(三)临床表现: 1.幼虫致病 (1)肺部:蛔虫症:(Loffler’s syndrome) (2)异位损害:甲状腺、脾、脑等 2.成虫致病 (1)损伤肠粘膜 (2)掠夺营养,影响吸收 (3)引起变态反应 (4)常见并发症
五、流行
(一)分布
(二)流行因素 1. 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六、防治
(一)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二)治疗 药物:甲苯咪唑、阿苯哒唑。
掌握:鞭虫的成虫、虫卵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熟悉:鞭虫的流行因素、防治原则和治疗 药物。
(二)治疗 常用药物: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和噻嘧啶 外用药物:蛲虫膏、2%白降汞软膏 中药:槟榔、百部、苦楝皮
思考题
1.为什么蛔虫是分布最广,感染率最高的寄 生虫?
2.以鞭虫和蛔虫生活史特点说明为什么蛔 虫病流行区往往伴有鞭虫病的流行?
3.为什么蛲虫主要在儿童中传播?如何防 治?
并发症 发热、胃肠病变、辛辣物、麻醉剂和驱虫
治疗不当可引起: 胆道蛔虫症 阑尾炎 胰腺炎
大量虫体扭结成团,堵塞肠管可引起: 肠梗阻
胆 道 蛔 虫 病 理 标 本
蛔 虫 病 人 照 片
四、诊断
查获虫卵、成虫或幼虫是确诊依据 (一) 直接涂片法 (二) 浓聚法 (三) 虫体鉴定 (四) 试验驱虫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病原学检查 便检虫卵阳性即可确诊
1.直接涂片法 2.浓聚法
五、流行
(一)分布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六、防治
(一)防治原则:基本与蛔虫相同 (二)常用药:阿苯达唑
甲苯咪唑
掌握:蛲虫的成虫、虫卵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