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煤地质学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亮煤
❖ 灰黑、光泽较强、性脆易碎、内生裂隙发育、均一程度不如镜煤; ❖ 化学工艺性质介于镜煤与暗煤之间,灰分含量较低; ❖ 在煤层所占比例较大,可形成较厚分层,也可单独成层。
4. 暗煤
❖ 灰黑、光泽暗淡、致密坚硬、韧性较大; ❖ 层理不清晰、矿物质含量较多,成分复杂、对煤质影响大; ❖ 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可形成较厚分层,也可单独成层。
资源与环境学院
煤的形成过程:
腐泥化作用
低等植物, 浮游生物
腐泥 煤成岩作用 腐泥煤
高等植物 泥炭化作用
泥炭 煤成岩作用
褐煤
煤变质作用
烟煤,无烟煤
资源与环境学院
煤的形成过程
资源与环境学院
煤的形成过程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二、 煤岩组成 (一) 腐植煤的煤岩成分与宏观煤岩类型 1、煤岩成分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宏观煤岩成分
1、丝炭
❖ 灰黑色,形如木炭,具明显的纤维状结构和丝绢光泽; ❖ 疏松、多孔、硬度小、脆度大、易染指; ❖ 没有粘结性、吸氧性强、易氧化自燃、易成煤尘; ❖ 在煤层中多呈几毫米厚的扁平透镜体,数量不多,但分布广。
2、镜煤
❖ 乌黑、光亮如镜、内生裂隙发育、结构均一、易碎、粘结性强; ❖ 在煤层中不形成独立分层,以透镜或条带状散布于亮煤中;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的形成
3.煤接触变质作用 煤接触变质作用是指各种岩床、岩墙、岩脉等浅
成岩体侵入或接近煤层时,使岩浆热和岩浆中的热 液与挥发性气体等的影响下,使煤发生变质的作用。 4.煤动力变质作用
煤动力变质作用是指由于地壳构造变动的直接原
因而造成煤发生变质的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煤时代与成煤植物
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又称区域热力变质作用或远程岩浆变质作 用,它是大规模岩浆侵入含煤岩系或其外围,在大量岩浆热和岩浆 中的热液与挥发性气体等的影响下,导致区域内地热增高,使煤发 生变质的作用。
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与煤深成变质作用的特征有相近之处,但 在受热温度高低、时间长短及受热均匀程度上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外来矿物质是在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的顶板、底板 和煤层中的矸石等混入煤中而造成的。这种矿物质用洗 选的方法较易除去。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三、 煤的物理性质
1. 煤的颜色 煤的颜色是煤对不同波长可见光波吸收的结果。
水分能使颜色加深,而煤中的矿物质往往使煤的颜 色变浅。
煤的粉色指煤研成粉末的颜色。粉色较固定,用 粉色判断煤的煤化程度效果较好。 褐煤(褐色),烟煤(黑色),无烟煤(灰色) 2. 煤的光泽
1.光亮型煤 主要由镜煤、亮煤组成(>80%) ,光泽很强、内生 裂隙发育,性脆易碎,中变质光亮型煤是炼焦最好用煤。
2. 半亮型煤 以亮煤为主,光泽强度次于光亮型煤,一般由较光亮 和较暗淡的条带互层而显示出半亮的平均光泽,最常见。
3. 半暗型煤 由暗煤、亮煤组成,以暗煤为主,光泽较暗,硬度、 脆度较大,内生裂隙不发育。
资源与环境学院
2)煤的变质作用 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称煤变质作用。 煤在变质作用的过程中,褐煤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较 长地质时间等因素的作用下,进一步受到物理化学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3、影响煤化作用的因素 1)温度 最为重要。 2)时间 指煤受热的持续时间。 3)压力 是煤变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煤岩成分又称煤岩组分、肉眼煤岩类型。它是腐植煤 中肉眼可以鉴别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镜煤、亮煤、暗煤 和丝炭。 2、宏观煤岩的类型
宏观煤岩类型是肉眼观察时,按照煤的总体相对光泽 强度划分的类型。它是煤岩成分的典型共生组合。依据煤 的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和光亮成分(煤中镜煤和亮煤的统称 )的含量,依次分为: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 4类。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腐泥化作用是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在生物化学作用 下转变为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灰黑色、含大量水分的 棉絮状胶体物质。这种物质经进一步的生物化学作用、去 水、压实,形成腐泥,即腐泥煤的前身;当含无机成分达 到一定数量时,则为油页岩的前身。
腐泥化作用是在成煤的第一阶段进行的,故这一阶段 也称腐泥化阶段。
三、 煤的变质作用类型 根据引起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和
变质特征,将煤的变质作用划分为煤深成变质作用、 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煤接触变质作用和煤动力变 质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1.煤深成变质作用 煤深成变质作用是指煤层(年轻褐煤)形成后,在沉降过程中,
在地热及上覆岩层静压力作用下,使煤发生变质的作用。这种煤变 质作用的增强,往往与煤层埋藏深度的加大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 地热引起。 2.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凝胶化作用(木质纤维组—形成富氢的凝胶化物质) ❖ 丝炭化作用(木质素、纤维素—富碳贫氢的丝碳物质)
小结:泥炭化过程中,因植物品种的不同和沼泽覆水深度、 氧含量、介质酸等条件的变化,使凝胶化、丝碳化、沥青 化作用的产物,以不同比例共生或者在垂直层序中交替出 现;同时混入的矿物成分、数量也不等、因此,他们埋藏 后经煤化作用形成暗、亮相间条带的腐植煤。
第一节 煤
结构镜质体,胞腔充填树脂体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丝质体,显示植物梯状管胞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大孢子体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三) 煤中矿物质 1、内在矿物质
1)原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植物的
根部吸收溶于水中的一些矿物质。 2)次生矿物质
(1)同生矿物质 (2)后生矿物质 2、外来矿物质
种。);
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煤的必要条件
1. 植物条件
——物质基础;
2. 气候条件
——影响植物生长,同时影响植物的分解;
3. 自然地理条件
——植物堆积;
4. 地壳运wenku.baidu.com条件
——埋藏条件。
资源与环境学院
1.植物条件 植物是成煤的原始物质.没有大量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 的生长、繁盛,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煤。
还原条件下,经过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显微组分组。 (2)惰质组 又称丝质组。由植物的遗体主要经过丝
炭化作用转变而成的显微组分组。 (3)壳质组 又称稳定组、类脂组。主要由高等植物
的繁殖器官、树皮、分泌物及藻类等形成的发射率 最低的硬煤显微组分组。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科达木结构镜质体,横切面,近正方形或近等径多边形大管胞 资源与环境学院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成分有何区别?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二) 成煤作用
1.泥炭化作用 高等植物遗体堆积在泥炭沼泽中,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
化学变化,逐渐转变为泥炭的作用,称泥炭化作用。泥炭化作用 是在成煤作用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图5-1)进行的,以生物化 学作用为主。
泥炭——黄褐、黑褐色,无光泽、质地疏松状物 质,风干可作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和肥料。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一 煤的形成
(一) 成煤原始物质 植物是形成煤的原始物质。在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
中常保存有完好程度不同的植物化石. 以高等植物为原始物质形成的煤,称腐植煤。以低等植物 为主并有浮游生物为原始物质形成的煤,称腐泥煤。由高 等植物和低等植物混合形成的以腐泥煤为主的煤,称腐植 腐泥煤;以腐植质为主的煤,称腐泥腐植煤。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宏观煤岩类型
1、光亮煤 主要由镜煤和亮煤组成(>80%),光泽 很强。
2、半亮煤 亮煤和镜煤占多数(50%~80%),含有 暗煤和丝炭。
3、半暗煤 镜煤和亮煤含量较少(50%~20%),而暗 煤和丝炭含量较多.
4、暗淡煤 镜煤和亮煤含量很少(<20%),而以暗 煤为主.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1)煤的成岩作用 泥炭和腐泥被掩埋后分别转变为褐煤与腐泥褐煤的作
用,称煤的成岩作用。煤成岩作用处于煤化阶段的初期。 泥炭和腐泥形成后,由于盆地的沉降,在上覆沉积物的覆 盖下被埋藏于地下,经压实、脱水、增碳,游离纤维素消 失,出现凝胶化组分,逐渐固结并具有了微弱的反射力, 经过这种物理化学变化转变成年青褐煤。这一转变所历经 的作用称为煤的成岩作用。E.stach认为,这种作用大致 发生于地下200~400m的浅层。
3.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是指成煤场所。要形成面积较广的煤层,还必须 有适于发生大面积沼泽化的自然地理场所。
4.构造运动条件成煤作用与地壳缓慢下沉息息相关.地壳下沉形成有 利的沉积场所—沼泽地。但只有在地壳沉降速度与植物遗体堆积速 度相对平衡时,即地壳下沉空间与植物堆积空间近似相等时,才可 以始终保持沼泽环境,成煤作用才能持续。
第五章 煤地质学基础
第一节 煤 第二节含煤岩系 第三节聚煤盆地与煤田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Coal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一号露天煤矿 资源与环境学院
Coal
中国最大的露天矿——安家岭露天矿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最大的露天矿——安家岭露天矿 资源与环境学院
2.气候条件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是成煤的最有利条件之一。温度 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泥炭的大量堆积,最有利的应该是温暖的气候 条件。泥炭积累的速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沼泽覆水程度有关, 而沼泽的覆水程度与湿度有关。当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才有可 能发生成煤作用。一般认为温度与湿度比较,湿度对成煤更重要。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2、 煤化作用 1.煤成岩作用与煤变质作用
泥炭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或腐泥煤转变为 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烟煤的作用,称煤化作 用。煤化作用是在成煤作用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图5-1)进行的,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生物化学作用 逐渐消失。煤化作用包括煤成岩作用和煤变质作用。
4. 暗淡型煤 由暗煤组成,有时夹有镜煤和丝炭,光泽暗淡,层理 不明显,硬度和韧性强,煤质较差。
注意:实际工作中,只有变质程度相同的煤才能互相比较和划分不同 类型,划分的最小厚度一般为3~10cm。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二) 煤显微组分 煤显微组分组
煤显微组分组可划分为三大组: (1)镜质组 主要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覆水的
资源与环境学院
泥炭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植物遗体 泥炭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泥炭化作用
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煤化作用
成煤作用
图5-1 成煤作用的阶段划分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1)植物残骸堆积方式 成煤植物残体有原地堆积与异地堆积(包括微异地堆积)2种方式。
2)泥炭沼泽 沼泽是地表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喜湿性沼
泽植物的低洼地段。如果沼泽中形成并积累着泥炭,则称为泥炭沼泽。 泥炭沼泽既不属于水域,又不是真正的陆地,而是地表水域和陆地之 间的过渡形态。由陆地演化为泥炭沼泽,称为陆地泥炭沼泽化;由水 域转化为泥炭沼泽,称为水域泥炭沼泽化。 3)泥炭的形成
一般认为,泥炭化阶段生物化学作用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一 阶段,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转化为 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第二阶段,分解产物互相作用进一步 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这2个阶段不 是截然分开的,在植物分解作用进行不久时,合成作用就开始了。
煤的光泽是指煤新鲜断面的反光特征。光泽与煤 的成因类型、煤岩成分、煤化程度和风化程度有关。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3. 煤的反射率
煤的反射率是在垂直照明条件下,煤岩组分磨光面的反射光 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 煤的反射率不断的增强。
4. 煤的硬度和脆度
(1)煤的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按摩式硬度计, 一般煤的硬度介于2~4之间,褐煤和中煤化程度的烟煤的硬度最 小,约为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同一变质程度的煤, 暗煤比亮煤、镜煤硬度大。
— 石炭-二叠纪的蕨类植物(即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
木贼纲(楔叶纲)、真蕨纲。前四纲都是小叶型蕨类植物,是一些较
原始而古老的蕨类植物,现存在较少。); — 三叠-侏罗纪的裸子植物(银杏、银杉、金钱松、水杉、
水松、侧柏); — 第三纪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
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 属 , 约 20 多 万 种 , 占 植 物 界 的 一 半 , 中 国 有 2700 多 属 , 约 3 万
3. 亮煤
❖ 灰黑、光泽较强、性脆易碎、内生裂隙发育、均一程度不如镜煤; ❖ 化学工艺性质介于镜煤与暗煤之间,灰分含量较低; ❖ 在煤层所占比例较大,可形成较厚分层,也可单独成层。
4. 暗煤
❖ 灰黑、光泽暗淡、致密坚硬、韧性较大; ❖ 层理不清晰、矿物质含量较多,成分复杂、对煤质影响大; ❖ 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可形成较厚分层,也可单独成层。
资源与环境学院
煤的形成过程:
腐泥化作用
低等植物, 浮游生物
腐泥 煤成岩作用 腐泥煤
高等植物 泥炭化作用
泥炭 煤成岩作用
褐煤
煤变质作用
烟煤,无烟煤
资源与环境学院
煤的形成过程
资源与环境学院
煤的形成过程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二、 煤岩组成 (一) 腐植煤的煤岩成分与宏观煤岩类型 1、煤岩成分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宏观煤岩成分
1、丝炭
❖ 灰黑色,形如木炭,具明显的纤维状结构和丝绢光泽; ❖ 疏松、多孔、硬度小、脆度大、易染指; ❖ 没有粘结性、吸氧性强、易氧化自燃、易成煤尘; ❖ 在煤层中多呈几毫米厚的扁平透镜体,数量不多,但分布广。
2、镜煤
❖ 乌黑、光亮如镜、内生裂隙发育、结构均一、易碎、粘结性强; ❖ 在煤层中不形成独立分层,以透镜或条带状散布于亮煤中;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的形成
3.煤接触变质作用 煤接触变质作用是指各种岩床、岩墙、岩脉等浅
成岩体侵入或接近煤层时,使岩浆热和岩浆中的热 液与挥发性气体等的影响下,使煤发生变质的作用。 4.煤动力变质作用
煤动力变质作用是指由于地壳构造变动的直接原
因而造成煤发生变质的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煤时代与成煤植物
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又称区域热力变质作用或远程岩浆变质作 用,它是大规模岩浆侵入含煤岩系或其外围,在大量岩浆热和岩浆 中的热液与挥发性气体等的影响下,导致区域内地热增高,使煤发 生变质的作用。
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与煤深成变质作用的特征有相近之处,但 在受热温度高低、时间长短及受热均匀程度上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外来矿物质是在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的顶板、底板 和煤层中的矸石等混入煤中而造成的。这种矿物质用洗 选的方法较易除去。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三、 煤的物理性质
1. 煤的颜色 煤的颜色是煤对不同波长可见光波吸收的结果。
水分能使颜色加深,而煤中的矿物质往往使煤的颜 色变浅。
煤的粉色指煤研成粉末的颜色。粉色较固定,用 粉色判断煤的煤化程度效果较好。 褐煤(褐色),烟煤(黑色),无烟煤(灰色) 2. 煤的光泽
1.光亮型煤 主要由镜煤、亮煤组成(>80%) ,光泽很强、内生 裂隙发育,性脆易碎,中变质光亮型煤是炼焦最好用煤。
2. 半亮型煤 以亮煤为主,光泽强度次于光亮型煤,一般由较光亮 和较暗淡的条带互层而显示出半亮的平均光泽,最常见。
3. 半暗型煤 由暗煤、亮煤组成,以暗煤为主,光泽较暗,硬度、 脆度较大,内生裂隙不发育。
资源与环境学院
2)煤的变质作用 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称煤变质作用。 煤在变质作用的过程中,褐煤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较 长地质时间等因素的作用下,进一步受到物理化学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3、影响煤化作用的因素 1)温度 最为重要。 2)时间 指煤受热的持续时间。 3)压力 是煤变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煤岩成分又称煤岩组分、肉眼煤岩类型。它是腐植煤 中肉眼可以鉴别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镜煤、亮煤、暗煤 和丝炭。 2、宏观煤岩的类型
宏观煤岩类型是肉眼观察时,按照煤的总体相对光泽 强度划分的类型。它是煤岩成分的典型共生组合。依据煤 的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和光亮成分(煤中镜煤和亮煤的统称 )的含量,依次分为: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 4类。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腐泥化作用是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在生物化学作用 下转变为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灰黑色、含大量水分的 棉絮状胶体物质。这种物质经进一步的生物化学作用、去 水、压实,形成腐泥,即腐泥煤的前身;当含无机成分达 到一定数量时,则为油页岩的前身。
腐泥化作用是在成煤的第一阶段进行的,故这一阶段 也称腐泥化阶段。
三、 煤的变质作用类型 根据引起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和
变质特征,将煤的变质作用划分为煤深成变质作用、 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煤接触变质作用和煤动力变 质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1.煤深成变质作用 煤深成变质作用是指煤层(年轻褐煤)形成后,在沉降过程中,
在地热及上覆岩层静压力作用下,使煤发生变质的作用。这种煤变 质作用的增强,往往与煤层埋藏深度的加大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 地热引起。 2.煤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凝胶化作用(木质纤维组—形成富氢的凝胶化物质) ❖ 丝炭化作用(木质素、纤维素—富碳贫氢的丝碳物质)
小结:泥炭化过程中,因植物品种的不同和沼泽覆水深度、 氧含量、介质酸等条件的变化,使凝胶化、丝碳化、沥青 化作用的产物,以不同比例共生或者在垂直层序中交替出 现;同时混入的矿物成分、数量也不等、因此,他们埋藏 后经煤化作用形成暗、亮相间条带的腐植煤。
第一节 煤
结构镜质体,胞腔充填树脂体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丝质体,显示植物梯状管胞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大孢子体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三) 煤中矿物质 1、内在矿物质
1)原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植物的
根部吸收溶于水中的一些矿物质。 2)次生矿物质
(1)同生矿物质 (2)后生矿物质 2、外来矿物质
种。);
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煤的必要条件
1. 植物条件
——物质基础;
2. 气候条件
——影响植物生长,同时影响植物的分解;
3. 自然地理条件
——植物堆积;
4. 地壳运wenku.baidu.com条件
——埋藏条件。
资源与环境学院
1.植物条件 植物是成煤的原始物质.没有大量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 的生长、繁盛,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煤。
还原条件下,经过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显微组分组。 (2)惰质组 又称丝质组。由植物的遗体主要经过丝
炭化作用转变而成的显微组分组。 (3)壳质组 又称稳定组、类脂组。主要由高等植物
的繁殖器官、树皮、分泌物及藻类等形成的发射率 最低的硬煤显微组分组。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科达木结构镜质体,横切面,近正方形或近等径多边形大管胞 资源与环境学院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成分有何区别?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二) 成煤作用
1.泥炭化作用 高等植物遗体堆积在泥炭沼泽中,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
化学变化,逐渐转变为泥炭的作用,称泥炭化作用。泥炭化作用 是在成煤作用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图5-1)进行的,以生物化 学作用为主。
泥炭——黄褐、黑褐色,无光泽、质地疏松状物 质,风干可作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和肥料。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一 煤的形成
(一) 成煤原始物质 植物是形成煤的原始物质。在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
中常保存有完好程度不同的植物化石. 以高等植物为原始物质形成的煤,称腐植煤。以低等植物 为主并有浮游生物为原始物质形成的煤,称腐泥煤。由高 等植物和低等植物混合形成的以腐泥煤为主的煤,称腐植 腐泥煤;以腐植质为主的煤,称腐泥腐植煤。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宏观煤岩类型
1、光亮煤 主要由镜煤和亮煤组成(>80%),光泽 很强。
2、半亮煤 亮煤和镜煤占多数(50%~80%),含有 暗煤和丝炭。
3、半暗煤 镜煤和亮煤含量较少(50%~20%),而暗 煤和丝炭含量较多.
4、暗淡煤 镜煤和亮煤含量很少(<20%),而以暗 煤为主.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1)煤的成岩作用 泥炭和腐泥被掩埋后分别转变为褐煤与腐泥褐煤的作
用,称煤的成岩作用。煤成岩作用处于煤化阶段的初期。 泥炭和腐泥形成后,由于盆地的沉降,在上覆沉积物的覆 盖下被埋藏于地下,经压实、脱水、增碳,游离纤维素消 失,出现凝胶化组分,逐渐固结并具有了微弱的反射力, 经过这种物理化学变化转变成年青褐煤。这一转变所历经 的作用称为煤的成岩作用。E.stach认为,这种作用大致 发生于地下200~400m的浅层。
3.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是指成煤场所。要形成面积较广的煤层,还必须 有适于发生大面积沼泽化的自然地理场所。
4.构造运动条件成煤作用与地壳缓慢下沉息息相关.地壳下沉形成有 利的沉积场所—沼泽地。但只有在地壳沉降速度与植物遗体堆积速 度相对平衡时,即地壳下沉空间与植物堆积空间近似相等时,才可 以始终保持沼泽环境,成煤作用才能持续。
第五章 煤地质学基础
第一节 煤 第二节含煤岩系 第三节聚煤盆地与煤田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Coal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一号露天煤矿 资源与环境学院
Coal
中国最大的露天矿——安家岭露天矿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最大的露天矿——安家岭露天矿 资源与环境学院
2.气候条件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是成煤的最有利条件之一。温度 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泥炭的大量堆积,最有利的应该是温暖的气候 条件。泥炭积累的速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沼泽覆水程度有关, 而沼泽的覆水程度与湿度有关。当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才有可 能发生成煤作用。一般认为温度与湿度比较,湿度对成煤更重要。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2、 煤化作用 1.煤成岩作用与煤变质作用
泥炭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或腐泥煤转变为 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烟煤的作用,称煤化作 用。煤化作用是在成煤作用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图5-1)进行的,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生物化学作用 逐渐消失。煤化作用包括煤成岩作用和煤变质作用。
4. 暗淡型煤 由暗煤组成,有时夹有镜煤和丝炭,光泽暗淡,层理 不明显,硬度和韧性强,煤质较差。
注意:实际工作中,只有变质程度相同的煤才能互相比较和划分不同 类型,划分的最小厚度一般为3~10cm。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二) 煤显微组分 煤显微组分组
煤显微组分组可划分为三大组: (1)镜质组 主要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覆水的
资源与环境学院
泥炭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植物遗体 泥炭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泥炭化作用
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煤化作用
成煤作用
图5-1 成煤作用的阶段划分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1)植物残骸堆积方式 成煤植物残体有原地堆积与异地堆积(包括微异地堆积)2种方式。
2)泥炭沼泽 沼泽是地表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喜湿性沼
泽植物的低洼地段。如果沼泽中形成并积累着泥炭,则称为泥炭沼泽。 泥炭沼泽既不属于水域,又不是真正的陆地,而是地表水域和陆地之 间的过渡形态。由陆地演化为泥炭沼泽,称为陆地泥炭沼泽化;由水 域转化为泥炭沼泽,称为水域泥炭沼泽化。 3)泥炭的形成
一般认为,泥炭化阶段生物化学作用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一 阶段,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转化为 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第二阶段,分解产物互相作用进一步 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这2个阶段不 是截然分开的,在植物分解作用进行不久时,合成作用就开始了。
煤的光泽是指煤新鲜断面的反光特征。光泽与煤 的成因类型、煤岩成分、煤化程度和风化程度有关。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煤
3. 煤的反射率
煤的反射率是在垂直照明条件下,煤岩组分磨光面的反射光 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 煤的反射率不断的增强。
4. 煤的硬度和脆度
(1)煤的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按摩式硬度计, 一般煤的硬度介于2~4之间,褐煤和中煤化程度的烟煤的硬度最 小,约为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同一变质程度的煤, 暗煤比亮煤、镜煤硬度大。
— 石炭-二叠纪的蕨类植物(即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
木贼纲(楔叶纲)、真蕨纲。前四纲都是小叶型蕨类植物,是一些较
原始而古老的蕨类植物,现存在较少。); — 三叠-侏罗纪的裸子植物(银杏、银杉、金钱松、水杉、
水松、侧柏); — 第三纪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
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 属 , 约 20 多 万 种 , 占 植 物 界 的 一 半 , 中 国 有 2700 多 属 , 约 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