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演示ppt课件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诊断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新生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碍,如过度兴奋、嗜睡、昏迷
等。
肌张力改变
肌张力增高或减低,甚至松软 ,重症者肌张力消失。
原始反射异常
吸吮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 射减弱或消失。
惊厥
可有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 性惊厥,常见于中、重型病例
。
影像学检查诊断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临床表现。
诊断技术提升
新的影像学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 期诊断提供了更准确、更敏感的方法。
治疗策略优化
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经能够针对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资源和成 果,将有助于推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使用胞磷胆碱、脑活素等 营养脑细胞药物,促进受 损脑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改善脑代谢药物
应用ATP、辅酶A等改善 脑代谢药物,促进脑部能 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减轻 脑损伤。
减轻脑水肿药物
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减 轻脑水肿药物,降低颅内 压,缓解脑水肿症状。
高压氧治疗方案
高压氧治疗原理
在高压氧舱内给予患儿高浓度的氧气吸入,提高血氧分压 和血氧含量,促进脑部组织的氧合作用,加速受损脑细胞 的恢复。
液等。
控制颅内压
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新生儿,可 给予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症状。
控制惊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每次0.1~ 0.3mg/kg, 每次0.1~ 0.3mg/kg,静脉滴注 0.1 水合氯醛 50mg/kg灌肠 50mg/kg灌肠
治疗3 治疗 治疗脑水肿
控制液体量 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 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L/kg 60 颅内压增高首选呋塞米 每次1mg/kg 每次1mg/kg 严重者用甘露醇 每次0.25 0.5g/kg, 0.25~ 严重者用甘露醇 每次0.25~0.5g/kg,静注 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 小时1 连用3 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重 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定
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 , ) 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 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 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 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头颅B 头颅B超
后冠状切面: 后冠状切面 : 枕叶脑白质回声弥 漫性增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漫性增强→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辅助检查
CT扫描 CT扫描
了解脑水肿范围 了解颅内出血类型 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最适检查时间生后2 最适检查时间生后2~5天
CT扫描 CT扫描
弥漫性脑水肿 左额叶局限性水肿(箭头) 左额叶局限性水肿(箭头) 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健康宣教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健康宣教
什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窒息或者缺氧缺血,导致脑部受损,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问题的综合症候群。
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产程异常、胎盘早期剥离、母体高血压、窒息、呼吸窘迫等。
新生儿在这些情况下很容易受损。
临床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发青、抽搐、意识障碍等。
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策略
为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孕妇需定期产前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
免产程异常。
产后要及时照顾,定期接种疫苗,注意观察新生儿健康状况。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态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大部分
情况下都有望康复。
家长要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结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需要引起广泛重视和关注。
通过科学的宣教和预防措施,我们有望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
这篇文档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病,提高对其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评估 常见的评估指标
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肌张力、反射 等。监测这来自指标可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措施
氧合管理
维持适当的氧合水平,防止进一步损伤。
使用氧气治疗时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定义和背景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评估 3. 护理干预措施 4. 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5. 家长的心理支持与教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定义 和背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定义和背景
什么是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因缺 氧或血流不足导致脑部损伤的情况。
早期识别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监测方法
通过随访、定期检查和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来 监测并发症。
家长的反馈也是重要的监测方式。
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处理措施
如发现并发症,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相 应的治疗计划。
多学科合作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家长的心理支持与教育
家长的心理支持与教育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这种病症可能引发长期的神经系统损害,影响婴 儿的生长和发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定义和背景 发病原因
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分娩时窘迫、胎盘功能不全 、脐带绕颈等。
了解发病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识别。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定义和背景 流行病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约为每千名新生 儿中有2-3例。
谢谢观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家庭造成心理压力,需 要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足月儿多见。
【病因】缺氧是发病的核心,其中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病因。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因很多,缺氧原因有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缺血因素有心脏停搏或严重的心动过缓、重度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等。
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脑损伤的部位与胎龄有关。
足月儿主要累及脑皮质、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则易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二)临床表现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兴奋)、中(抑制、迟钝)、重度(重度抑制、昏迷)。
特点是兴奋和抑制交替出现。
症状常发生在生后24h内。
惊厥最常见的表现。
同时有前囟隆起等脑水肿症状体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1.轻度机体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一般不出现惊厥。
症状于24小时后逐渐减轻。
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影像学诊断可无阳性表现。
2.中度机体主要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病情较重者可出现惊厥。
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等。
足月儿出现上肢肌张力减退较下肢重,而早产儿则表现为下肢肌张力减退比上肢重。
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样波或电压改变,影像诊断常发现异常3.重度机体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发作,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明显增高,拥抱、吸吮反射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差,心率减慢等。
辅助检查,脑电图及影像诊断明显异常。
脑干诱发电位也异常。
此期死亡率高,存活者多数留有后遗症。
(三)辅助检查B超具有无创、价廉,对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72小时内使用B超(早期)。
CT扫描(首选)有助于了解脑水肿范围、基底核及丘脑损伤、脑梗死、颅内出血类型,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适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要点
目录 简介 早期护理 营养支持 神经保护 康复护理
简介
简介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 中或者出生后发生脑组织缺氧缺血引起 的脑损伤。 护理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病情、促进 康复。
早期护理
早期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及时采取吸痰措施,保持通气畅通。
维持体温稳定:提供足够的保暖措施, 避免低温和高温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 。
早期护理
保持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 时补充葡萄糖以维持正常代谢。 防止感染:保持洁净环境、严格执行手 卫生、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预防感染 的发生。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早期喂养:根据婴儿的状况和医生的建 议,尽早开始喂养,逐渐增加喂养量和 频次。
负压抽吸喂养:对于吞咽困难的新生儿 ,可以尝试负压抽吸喂养,确保营养摄 入。
营养支持
补充维生素: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 当的维生素补充,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 育。
神经保护
神经保护
维持头部稳定:保持新生儿头部的稳定 位置,避免头部剧烈晃动。
促进早期活动: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 促进肌肉和关节的发育。
神经保护
提供刺激:通过适当的触摸和声音刺激 ,促进新生儿的感觉发育。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健康监测:定期检查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护理
家庭支持: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帮助 家庭照顾新生儿,提高康复效果。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因缺氧缺血造成的新生儿脑组织缺损。
该病常常由于缺氧缺血、低血糖或其他原因导致,可能导致婴儿的神经系统障碍、脑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文主要介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一、诊断标准1. 根据分娩及新生儿状况分为预期HIE和突发HIE,病情分为轻、中、重度。
2. 采用SGA评分法确定HIE程度,分别为轻度(1-3级)、中度(4-6级)和重度(7-9级)。
二、治疗方法1. 改善氧供(1)肺保护通气、机械通气(2)提高血氧饱和度(3)利用ECMO,透析连续肝替代治疗等措施促进并维持患儿全身氧供2. 血流动力学支持(1)补充血容量(2)控制血压(3)防治低血糖等3. 治疗惊厥(1)苯巴比妥钠:按3~5mg/kg给药,缓慢静脉注射;(2)丙泊酚:治疗惊厥的首选药物,按1-2.5mg/kg/d定量输注。
4. 防止颅内压升高(1)控制CO2水平(2)保证水盐平衡(3)使用低渗凝胶体5. 营养支持(1)高热量、低蛋白、低钠、低脂肪的膳食(2)控制水盐平衡6. 康复训练(1)康复评估(2)针对不同病情情况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和方法,如装具调整、言语训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三、HIE抢救的操作规范1. 诊断HIE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及相应科室人员,并启动抢救流程。
2. 保证新生儿的呼吸道畅通,并给予肺保护通气。
3. 定期观察新生儿的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4. 孕期出现危险因素时,及时进行引产;产程监测、产前胎心监测等,及时诊断HIE。
5. 采取有效措施,监测气管内气体监测值、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数据,以制定治疗方案。
6. 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等治疗。
7. 根据SGA评分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8. 对于严重HIE患儿,应用超声等治疗措施,大脑浆液引流,以减轻颅内压。
9. 营养方案应进行个体化考虑,对于需要输注的患儿,应注意水盐平衡。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因缺氧或缺血而导致脑组织受损,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早期干预对其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早期干预可以从预防开始,孕期的保健很重要。
孕期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过于激动及接触有害物质等。
另外,产前检查也很重要,包括胎儿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
如果孕期出现胎位异常、胎盘早剥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
对于出生后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早期干预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
对于窒息婴儿应马上采取通气、胸外心脏按摩等紧急救援措施。
其次,保持新生儿体温,可以通过加温被单、温热毯等方式,避免新生儿体温过低。
此外,也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温度的方式来提高新生儿体温。
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道通畅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吸痰、氧疗等方式来降低呼吸道阻力。
药物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适当使用药物可以减轻脑组织缺氧缺血的程度,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恢复。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肝素、甘露醇等,但是需要注重药物的种类、剂量等用法用量问题。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需要及时干预的疾病。
早期干预包括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以及出生后的急救、体温调节、呼吸道管理等方面,还可以适当使用药物辅助治疗。
如果
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和脑组织受损程度,提高新生儿的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ppt课件
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呼吸道应保持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
合理喂养
新生儿应尽早开始喂养,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 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0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目的是减轻脑水肿、 改善脑部微循环、促进神经元修复等。
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方面,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02
药物与细胞治疗
在基础研究中,一些药物和细胞治疗手段被证实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
有保护作用,如神经营养因子、干细胞移植等。
03
基因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有助
于开发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进展
0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与康复
家庭护理指导
01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 湿度,定期开窗通风, 避免对流风。
02
合理喂养,少量多餐, 避免过饱或过饥。
03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清洁卫生,及时更 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燥 。
04
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康复训练指导
01
02
03
04
早期干预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干预训 练,如抚触、被动体操等。
信息支持
向家长提供有关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知识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 照顾宝宝。
教育培训
对家长进行早期干预和康 复训练的教育和培训,提 高家庭护理和康复效果。
0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01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疾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是指各种缘由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削减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是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缘由之一。
重者常有后遗症,如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耳聋、视力障碍等。
本症不仅严峻威逼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病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发病缘由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因素许多:1.缺氧(1)围生期窒息: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窒息,宫内缺氧、胎盘功能特别、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特别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特别;胎儿发育特别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
(2)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严峻肺部感染:新生儿有严峻呼吸系统疾病,如严峻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
2.缺血(1)严峻循环系统疾病:心搏骤停和心动过缓,严峻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2)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或休克。
(3)严峻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等。
在HIE病因中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缘由,产前和产时窒息各占50%和40%,其他缘由约占10%。
(二)发病机制1.血流淌力学变化缺氧时机体发生潜水反射。
为了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如脑、心)的血供,脑血管扩张,非重要器官血管收缩,这种自动调整功能使大脑在轻度短期缺氧时不受损伤。
如缺氧连续存在,脑血管自主调整功能失代偿,脑小动脉对灌注压和CO2浓度变化的反应力量减弱,形成压力相关性的被动性脑血流调整过程,当血压降低时脑血流削减,造成动脉边缘带的缺血性损害。
2.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缺氧时细胞内氧化代谢障碍,只能依靠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并积累在细胞内,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脑水肿。
由于无氧酵解产生的能量远远少于有氧代谢,必需通过增加糖原分解和葡萄糖摄取来代偿,从而引起继发性的能量衰竭,致使细胞膜上离子泵功能受损,细胞内钠、钙和水增多,造成细胞肿胀和溶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产程、分娩或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这种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存和发育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出生后立即发生窒息,呼吸急促、表情痛苦;2.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抽搐、肌张力异常、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等;3. 颅内压增高,呕吐、脑膜刺激征等;4. 心血循环功能障碍,心率、血压异常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气分析,动脉血pH值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氧分压降低;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3. 脑电图,出现异常的脑电图表现,如脑电波幅度减低、频率减慢等;4. 脑影像学检查,颅内出血、脑水肿等表现。
三、诊断标准。
1. 产程和分娩过程中有窒息发生;2.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出现窒息表现;3. 临床表现符合上述描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症状;4. 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上述描述。
四、鉴别诊断。
1. 先天性代谢性疾病;2. 脑出血、脑水肿;3. 脑膜炎;4. 其他原因引起的窒息。
五、诊断注意事项。
1.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应充分了解患儿的产程和分娩情况;2.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3. 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六、诊断结果的意义。
1. 对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 对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预后评估意义。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在诊断过程中也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纠正酸中毒。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给予 维生素K1 5mg/d,或输鲜血或血浆。及 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重症监护: 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 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冲、瞳孔大 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 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当出现心功能不 全和休克时要及时处理。
病 理
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对缺氧 缺血的易感程度不同,细胞丰富、代谢率高的区 域需氧量高,对缺氧缺血敏感。脑的动脉末梢边 缘区由于血压低、供血少,成为缺氧缺血的敏感 区。大脑的病变表现为白质软化、皮质坏死、变 性、分解和液化。严重者液化成空洞脑,形成多 囊及出血性坏死、神经广泛脱失萎缩。 脑干的病变表现为在脑干神经核或血管末梢的白 质区发生坏死和软化,脑干萎缩。 颅内出血常见脑实质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是围生期脑损伤的最重要原因。
病 因
1、围生期窒息 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或 出生时的窒息是主要的病因。脑部病变依 窒息时间和缺氧缺血程度而定。 2、新生儿疾病 如严重的呼吸暂停、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胎粪吸入综合征、严 重肺炎,心搏骤停、心力衰竭、休克等。
发病机理
]缺氧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使脑细胞氧化代谢 发生障碍,体液由血管 内经组织间隙转移到细胞 内,产生细胞内水肿。 缺氧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细胞外水肿,继 而使脑血管受压,发生脑缺血。 严重缺氧时心搏减少,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更加 重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 缺氧使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 渗出或组织坏死使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
脑电图 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平行。 脑电图正常或单灶者,预后好;持续异常 (等电位、低电位、快波、暴发抑制波形等) 脑电图,尤其是周期性、多灶性或弥曼性 改变者,是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信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规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规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
【诊断】1.病史:有围产期窒息史,尤其是重度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分,5分钟﹤6分,经抢救10分钟后开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
2.症状和体征:于生后12小时内出现神经功能异常,临床可通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脑干功能及有无惊厥来进行判断。
病情较重时可有惊厥或频繁发作,因脑水肿出现囟门张力增高。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干症状,如呼吸节律不齐、呼吸减慢、呼吸暂停等中枢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应迟钝、甚至消失,部分患儿出现眼球震颤。
HIE临床分度标准(199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新生儿学组制定)意识过度兴奋嗜睡、迟钝昏迷肌张力正常减低松软或间歇性伸肌张力增高拥抱反射稍活跃减弱消失吸吮反射正常减弱消失惊厥无通常伴有多见或持续中枢性呼吸衰竭无无或轻度常有瞳孔改变无无或缩小不对称、扩大或光反应消失前囟张力正常正常或稍饱满饱满、紧张病程及预后兴奋症状在24小时内最明显,3天内渐消失,预后好多症状一周后消失,10天后仍不消失者如存活,可能有后遗症病死率高,多在一周内死亡,存活者症状持续数周,多有后遗症3.头颅B超(1)脑实质内广泛均匀分布的轻度回声增强,伴脑室、脑沟及半球裂隙的变窄或消失,和脑动脉搏动减弱,提示脑水肿存在。
(2)基底神经节和丘脑呈双侧对称性强回声,提示存在基底神经节和丘脑损伤。
(3)在脑动脉分布区见局限性强回声,提示存在大脑大动脉及其分支的梗塞。
(4)在冠状切面中见侧脑室前角外上方呈倒三角形双侧对称强回声区;矢状切面中沿侧脑室外上方呈不规则分布强回声,提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4.头颅CT(1)CT扫描时要测定脑实质的CT值,正常足月儿脑白质CT值在20Hu以上,﹤18Hu为低密度。
(2)要排除与新生儿脑发育有关的正常低密度现象,即在早产儿的额-枕区和足月儿的额区呈现低密度为正常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饱满或紧张
死亡率高,症状72小 时内明显,大部分1周 内死亡,存活者常有 后遗症(症状持续数 周)
选择性脑损伤临床出现两种不同的综合 征: 1.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特点为惊厥发 作常在生后第1天内出现,止惊药不敏感, 有前囟隆起,颅缝分裂等脑水肿症状。 2.病变在丘脑、脑干核等处:特点为惊 厥持久,肌张力减低,有脑干损伤症候 群。如瞳孔固定,无吸吮和吞咽反射等, 但无脑水肿症。 3.亦有两种临床综合征重叠出现者。
中 迟钝(嗜睡)(II)
重 昏迷(III) 松软 消失 消失、
通常伴有肌阵挛,下 多见或持续 颏抖动
中枢性呼吸衰 竭
瞳孔改变
无
无(扩大)
无或轻度
缩小
常有
不对称,扩大或光反 射消失
前囟张力
病程及预后
正常
症状持续24小 时,3天后完 全消失,预后 好
正常或稍饱满
症状持续通常在1周 后消失(24-72小时 较明显)持续10天者 可能有后遗症
2.出生后疾病:10%
如:肺透明膜病、严重肺炎、先天性心
氧浓度降低的因素均可造
成窒息。
三、 发病机制: (一)脑血流改变: 缺氧 首先器官血流重新分布 肺、肾、 胃肠血流↓;心、脑、肾上腺血流↑ 器官 受累不同而脑血流正常 持续缺氧 失代偿 第二次血流重新分布 大脑半 球血流↓;丘脑、脑干、小脑血流正常 大脑 皮层矢状区及其下的白质(大脑前、中、后 动脉灌注边缘带)最易受损。 急性完全缺氧 代偿无效 丘脑、脑干、小脑血流 ↓,脑皮层血流正常 丘脑、脑干受损而无 脑水肿(选择性易损性)。 缺氧、酸中毒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压力被动性脑血流 低血压 脑血流↓,缺 血损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及酸中毒还可导致脑血管自主 调节功能障碍,形成压力被动性脑 血流,当血压升高过大时,可造成 脑室周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低血 压时脑血流量减少,又可引起缺血 性损伤。
2.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缺氧→大量葡萄糖酵解→乳酸和CO2↑ ↓ ↘低血糖
脑组织的葡萄糖耗尽 钙通道开放 小血管痉挛→脑循环障碍 钙内流、还原氧 脑能量供应↓ 细胞膜通透性破坏 脑水肿 阻碍脑血流灌注 脑缺氧缺血↑
③重度:初生至 72 小时症状最明显, 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 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 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 或暂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电 图呈现爆发抑制波形,死亡率高, 幸存者每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HIE 分 度
项目 意识 肌张力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惊厥 中枢性呼衰 瞳孔改变 前囟张力 病程及预后 轻度 中度 重度 过度兴奋 嗜睡、迟钝 昏迷松软 正常 减低 消失 稍活跃 减弱 消失 正常 减弱 消失 无 通常伴有 多见或持续 无 无或轻度 有 无 缩小 不对称、扩大 正常 正常或稍饱满 饱满 良 可有后遗症 死亡,后遗症
如缺氧继续存在,这种代偿机制失败, 脑血流灌注下降,遂出现第2次血流重新 分布,即供应大脑半球的血流减少,以 保证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灌注量,此 时大脑皮层矢状旁区和其下面的白质 (大脑前、中、后动脉灌注的边缘带) 最易受损。
如窒息缺氧为急性完全性,上述代 偿机制均无效,脑损伤发生在代谢 最旺盛部位即丘脑及脑干核,而大 脑皮层不受影响,亦不发生脑水肿。
对遗留有后遗症的按年龄及发育缺陷进 行功能训练,并从心身、行为、情绪、 喂养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
七、预后
凡气管插管经过2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频 繁惊厥不能控制、神经症状持续1周仍未减 轻或消失、脑电图异常、血清CPK-BB持续 增高者预后均不良。幸存者遗留有不同程 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重者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神经病理学改变
• 可见到皮质梗死,丘脑、基底节和间脑等部 位深部灰质核坏死,脑干坏死,脑室周围或脑 室内出血和白质病变等。
• 足月儿常见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是皮质梗死及深部 灰质核坏死; • 早产儿则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多见; • 其次是白质病变,包括白质脂类沉着、星形细胞 反应性增生和脑室周围白质营养不良,后者发展 为囊性改变。
哈尔滨治疗脑缺血哪家医院好:
• 如窒息缺氧为急性完全性,上述代偿机制均无效, 脑损伤发生在代谢最旺盛部位即丘脑及脑干核, 而大脑皮层不受影响,亦不发生脑水肿。这种由 于脑组织内在特性(解剖或代谢)的不同,而使 之对损害具有特异的高危性,称为选择易损性 (selective vulnerability)。
哈尔滨治疗脑血管病最好的医院:
(二)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 20mg/kg,于 15~30 分 钟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 1 小时后可加用 10mg/kg;每日维持量为5mg/kg。 安定的作用时间短,疗效快,在上药疗效不败显时 可加用,剂量为 0.1~0.3mg/kg,静脉滴注,两药 合用时应注意抑制呼吸的可能性。
HIE 分 度
项目 意识 肌张力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惊厥 中枢性呼衰 瞳孔改变 前囟张力 病程及预后 轻度 中度 重度 过度兴奋 嗜睡、迟钝 昏迷松软 正常 减低 消失 稍活跃 减弱 消失 正常 减弱 消失 无 通常伴有 多见或持续 无 无或轻度 有 无 缩小 不对称、扩大 正常 正常或稍饱满 饱满 良 可有后遗症 死亡,后遗症
• 脑 缺 氧 时 一 些 兴 奋 性 氨 其 酸 ( excitatory amino acid,EAA),如谷氨酸、天冬氨酸在脑脊液中浓度 增高,亦可造成钠、钙离子内流,诱发上述生化反应, 还可阻断线粒体的磷酸化氧化作用,引起细胞自我破 坏(凋亡, apoptosis),神经元上 EAA 受体密集者 易受缺氧缺血损伤。
• ②纠正酸中毒:应改善通气以纠正 呼吸性酸中毒,在此基础上方可使 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 重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 1~3ml/kg以5%葡萄糖1:1稀释,静 脉缓慢推注,或经1:2.5稀释后静 脉滴注。
③纠正低血糖:按每分钟6~8mg/kg静脉输注葡萄糖,使 血糖>3.36mmol/L(60mg/dI),但应注意防止高血糖。 ④纠正低血压:每分钟输注多巴胺5~15μg/kg,可合用多 巴酚丁胺2.5~10μg/kg,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 ⑤补液:每日液量控制在60~80ml/kg。
诊断
• 本症病史和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易与新生儿期 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临床与尸检诊断亦可相 距甚远。 • 近年运用影像学技术,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一)头颅超声检查
• 具有无损伤、价廉、可在床边操作和进行系列 随访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检测脑血流 速率及阻力指数,对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帮 助。
由于选择性脑损伤的结果 凡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者 特点 • 生后24小时内出现惊厥 • 对抗惊厥药不敏感 • 同有前囟隆起,颅缝分裂等脑水肿症状体征;
而病变在丘脑、脑干核等处者 特点 • 惊厥持久, • 有脑干功能障碍加瞳孔固定, • 无吸吮和吞咽反射, • 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体征。
•
哈尔滨治疗脑血管病多少钱:
②中度:24~72小时症状最明显,意 识淡漠,嗜睡,出现惊厥活动,1~2 周后可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进入
浅昏迷并持续5天以上者预后差。
③重度:初生至72小时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 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 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 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电图呈现爆发抑制波 形,死亡率高,幸存者每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后
与病情严重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关系密切。 • 凡自主呼吸出现过迟、频繁惊厥不能控制、神经症状持 续 1 周仍未减轻或消失、脑电图异常、血清 CPK-BB 持 续增高者预后均不良。幸存者常留有脑瘫、共济失调、 智力障碍和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
• 同新生儿窒息。
(三)治疗脑水肿
• 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可先用呋塞米 1mg/kg,静脉推注; 也可用甘露醇,首剂 0.5~0.75/kg静脉推注,以后可用 0.25~0.5/kg,每4~6小时1次。 • 是否使用地塞米松意见不一,剂量为每次0.5~1.0mg/kg, 每日2次静脉滴注,48小时后减量,一般仅用3~5天。
• ATP产生减少,细胞膜钠泵、钙泵功能不足,使 钠、钙离子进入细胞内,钠离子造成细胞原性脑 水肿,而钙离子则不但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害, 还可激活某些受其调节的酶,引起胞浆膜磷脂成 分分解,从而进一步破坏脑细胞膜的完整性及通 透性;
• 脑缺氧时,ATP降解,腺苷转变为次黄嘌呤, 当血流再灌注时,其提供的氧和次黄嘌呤在 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可产生氧自由基;
• 缺氧及酸中毒还可导致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形成压力被动性脑血流,当血压升高过大时,可 造成脑室周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低血压时脑血 流量减少,又可引起缺血性损伤。
(二)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
• 脑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的氧化过程,缺氧 时无氧糖酵解使糖耗量增加、乳酸堆积,导致低 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 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性脑 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足月儿多见,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 一。
(四)脑电图
• 可在床边进行,有助于临床确定脑病变的 严重度、判断预后和对惊厥的鉴别。
(五)血生化检测
•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PK-BB)测定 可帮助确定脑组织损伤的严重度和判断预后。
治疗
• 控制惊厥
• 降颅压 • 支持及对症治疗
(一)支持疗法 ①供氧: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 保持PaO2>6.65~9.31kPa (50~70mmHg)、 PaCO2<5.32kPa (40mmHg),但要防止PaO2 过高和PaCO2过低。
病因
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都可导致本病
产前因素
• • • • • 母亲因素 胎盘异常 脐带 分娩因素 新生儿因素
产时因素
气道阻塞 难产 药物
发病机制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与 下列因素有关
(一)脑血流改变
当窒息缺氧为不完全性时,体内出现器官间血液分流以 保证脑组织血流量; 如缺氧继续存在,这种代偿机制失败,脑血流灌注下降, 遂减少,以保证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灌注量,此时大 脑皮层矢状旁区和其下面的白质(大脑前、中、后动 脉灌注的边缘带)最易受损。
临床表现
•
临床可分轻、中、重三度。
①轻度: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 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 的肌阵挛,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 加,Moro反射增强,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扩大, 心率增快,无惊厥,脑电图正常,3~5天后症状 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史:患儿男,4小时,以“生后青紫4小时”入
院。患儿G1P1 ,36W妊娠,羊水早破48小时,剖 腹产,产前胎儿宫内窘迫,术中见羊水Ⅲ度污 染,脐带绕颈2周。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 5分钟8分。颜面青紫,下颌抖动。持续吸氧1 小时无改善。 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 查体:T 35.4℃, P 126次/分, R 60次/分, W 2550g, 早产儿外貌,意识清,瞳孔等大等 圆,对光反射灵敏,颜面手足青紫,前囟 2 1.51.5cm , 平坦,三凹征阳性,肺部听诊呼 吸音粗,心腹无异常,觅食反射正常,吸吮、 拥抱、握持反射均减弱、四肢肌张力高。
(二)头颅CT检查
• 对脑水肿、梗死、颅内出血类型及病灶部位 等有确诊价值,但价格昂贵,仪器不能搬移 而难以进行系列随访。
(三)磁共振成像
• 有助于对某些超声和CT不能检测出的部位如大脑皮层 矢状旁区,丘脑、基底节梗死等的诊断。此外,磁共 振光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eopy,MRS)还 可检测高能磷酸代谢物的相对浓度,便于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