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声音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声音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摘要:电影中的声音作为电影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它能解释、烘托、揭示电影画面和主题,还有补充情节,激发情感,渲染气氛等作用,一部好的电影声音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与电影《赎罪》为例,着重分析声音在其影片中的运用艺术。
关键词:音响音乐声音运用
正文:
作为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影片、第80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配乐奖的电影《赎罪》积淀于伊恩•麦克尤恩的曾获多项大奖小说《赎罪》,经过导演乔·怀特的影像化,成为了2007年众多佳片中不可被遗忘的一员。故事以20世纪30年代为背景,讲述的了一个关于宽恕与忏悔的故事。充满幻想的布里奥妮误以为姐姐塞西莉亚与仆人的儿子罗比有染,而她的误会竟然导致一场无谓的牢狱之灾,使得姐姐和情人被迫分隔多年,而自己也一直活在悔恨的阴影之下。布里奥妮幼稚鲁莽的举动酿成的后果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纠缠着她们。影片情节起伏,节奏紧凑,表演细致入微,镜头语言运用精湛,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配乐,在精妙地传达了人物情感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节奏叙事的连贯性。
一、音响的运用
影片最出彩的重要的声源——打字机,贯穿了情节,推动整部剧情的展开。影片的开头,就是一阵清脆而富有节奏性的打字机声。伴随着这个贯穿全片的有源声音,主人公出现:少年布里奥妮正在打字。她卓越的写作才能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寻找自己新作的读者的焦急心情,在打字机有规律的加快和钢琴、脚步声紧密的配合中得以得以彰显(而镜头在找寻声源的过程中,也把环境背景交待清楚)。这里,影片埋下了一个伏笔:误会的产生,恶果的酿成,最终的赎罪,这一切,都将围绕着布里奥妮的想象力。打字机在之后还出现多次,充分发挥着它极致的推动作用。罗比用打字机写信时,轻快的节奏表现出他内心的狂热,而这狂热也给他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敲击声一点点的砸在耳边,似乎预示着噩运的前奏。而后布里奥妮在医院当护士时,打字机的轻敲又为她的赎罪埋下伏笔。打字机既是声源,又是一种主观的暗示,作为自然的环境声出现,导演加强了它的音效感,让这一切显得并不突兀又耐人寻味。
就音响本身来说,往往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它一旦同画面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联系起来,“音响效果就能表达相当多的含意,有时甚至能产生巨大的情绪感染力”。本片对于情绪的渲染表现的极为精湛。影片开始,当布里奥妮无意中看到姐姐塞西莉亚和自己暗恋罗比有染时,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孩子心里异常紧张。原本是去看落到窗子上的蜜蜂,不料继而导致她看到窗外的一幕。此时,声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运用主观镜头,再加上蜜蜂刺耳的“嗡嗡”声让布里奥妮的紧张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持续的声音时强时弱时断时续,使观者的心,也不由的焦躁不安起来。这一点在后来罗比在树林中叫住布里奥妮,请求她转交信件给塞西莉亚时又一次得到体现。在接过信的那一刻,蜜蜂的嗡鸣又一次有源的出现,同时表达出在小女孩同心爱的人单独相处对话时心中的不安。而正是这两处情节,促使误会萌生,最终酿成一生的灾祸。
影片中的音响还有一种表达主观态度的特殊效果。导演乔·怀特运用的全是有源声音,但是又强化了主观意念。如:罗比在池边用手滑动水面时的声响;布里奥妮产生恐怖的想象后在房间局促的脚步声;罗比在牢狱之灾后第一次和塞西莉亚重遇时,勺子不安搅拌咖啡的声音;布里奥妮在医院走廊上吊灯一个个打开的声音;罗比和塞西莉亚梦想生活中的海浪声……这些夸张的环境音,极大的强化了画面语言,同时又不失真实自然,生动的表现了画面主体当时的内心情感。
2、音乐的运用
本片的音乐也是点睛之笔。用波布克的话说,音乐“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作为“伴侣”,音乐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刻板伴随。影片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
是一个年少无知的小女孩在成熟后对当初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做出的忏悔的故事,因而在片中经常以音乐渲染协助画面表达情感。在《赎罪》中,主题音乐承载着塞西莉亚和罗比的凄美爱情,以及布里奥妮的内疚和忏悔。同时,音乐的起末似乎已经融入了影片本身,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罗比给塞西莉亚写信的时候,镜头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待了塞西莉亚更衣的镜头,这时,胶片机里的音乐声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两个平行画面的交叉结合:罗比的情欲幻想和塞西莉亚的性感身姿,音乐的曼妙悠扬,让画面营造出暧昧和欲望的气氛。而当罗比要去参军,塞西莉亚坐着公车离开时,他嘴里念叨着塞西莉亚名字的时候,他说着“I love you ”,忧伤的音乐又恰到好处的响起,把观众的思绪连同罗比一起,带到了他梦想中的海滩,也营造出了一种分别时淡淡的哀愁。
在男主人公在海边看到大兵们期待起程回国的一幕,先是一段悲壮的音乐,加上一系列主观的远景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了,残酷战争的壮烈和无数伤兵的凄惨。之后突然出现士兵们深情而略带愉悦地歌唱的和平之歌与冷色调的画面,与深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主人公甚至导演的反战情绪,侧面表达了对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处在布里奥妮在战地医院陪同受伤的士兵们看电视时,电视画面上最开始出现的的士兵们参加庆祝仪式时心情愉悦的场景,而音乐却低沉而悲凉。画面上不断出现的美食美酒和音乐形成对位,随即画面又转向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是正坐在电视机前的大兵们,伤痕累累,心力交瘁。这一幕亦是凸显了士兵们艰难的现状,同时也体现出布里奥妮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为罗比带来的巨大痛苦的深深心痛与自责。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论述了电影音乐的三个作用:节奏作用,戏剧作用和抒情作用。本片中的音乐表现,全部运筹帷幄。激昂的音乐伴随脚步声,打字声,营造出的紧张气氛;曼妙古典的音乐把观众带入角色中去,使情节更加渗透人心;而连接罗比和塞西莉亚的段落中,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声把主人公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导演与作曲家的完美合作,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3、语言的运用
影片后半段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塞西莉亚对罗比说的话“Come back,Come back to me……”,有时是有源声音,有时是无源声音。而这不断出现、重叠的话语,更像是塞西莉亚一声声的呼唤,期盼她的爱人回到她的身边。也正是这句话,能够让罗比平静下来,给他以希望和力量。纵观全片,这句话也恰好是塞西莉亚和罗比爱情的见证,也暗示了罗比从战场“回来”与塞西莉亚重聚的不可能,暗含了他们爱情的悲剧结果,也为后来布里奥妮在小说中安排他们重聚买下了伏笔。
最后,当我们听见老年的布里奥妮颤抖的声音,说着那一句“I gave them the happiness”时,我想,一切的情愫都已渗入到观众的心底去了。演员的台词的每一句话的语调和停顿,不用多展现什么,不用华丽的煽情和渲染,只是伴随着他们的声音,我们就已经明白了导演想让影片表达的意图。
赎罪,让主人公的一生都变得如此耐人寻味,也让影片的声音艺术变得如此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利文斯顿,《电影与导演》(引自张凤铸《音响美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7)
2、《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1981.05
3、[法] 马赛尔.马尔丹,何振淦译,《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10月1版2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