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第六章PPT课件
摄影基础(12摄影构图) PPT课件
第六节 摄影构图
画幅
第六节 摄影构图
画幅
第六节 摄影构图
方幅
第六节 摄影构图
虚实
突出主体 表现动感 加强空间感 表现意境
第六节 摄影构图
虚实
第六节 摄影构图
前景与背景
季节性、地方性前景 筐架式前景 突出主体的影调对比背景
第六节 摄影构图
对比性背景处理
摄影构图
第六节 摄影构图
拍摄距离 拍摄方向 拍摄角度 稳定 空白 三分法 画幅 虚实 前景与背景 色调与影调
拍摄距离
第六节 摄影构图
远景——表现气势、强调整体,忽略细节 全景——表现全貌与环境、主体明显 中景——表现主体与辅体关系、情节取胜 近景——突出表现主要部分 特写——刻画细节
第六节 摄影构图
拍摄角度
平拍——亲切自然、突出主体 仰拍——强调夸张、高昂向上 俯拍——层次充分、场面盛大
第六节
稳定 空白 三分法
地平线、垂直线要正 画面均衡 空白的处理 兴趣中心
摄影构图
第六节 摄影构图
第六节 摄影构图
画幅
横幅——强化景物的水平舒展与广阔 竖幅——强化高大向上,增添活力与吸
第六节 摄影构图
对比性背景处理
第六节 摄影构图
色调
第六节 摄影构图
影调
第六节 摄影构图
远景
第六节 摄影构图
全景
第六节 摄影构图
中景
第六节 摄影构图
近景
第六节 摄影构图
特写
第六节 摄影构图
拍摄方向
正面——主体正面形象、对称美、 庄重威严、缺乏透视感
斜侧——透视效果明显、画面生动、 突出主体、要主次分明
《摄影构图》ppt课件
人们的视线运动有一个习惯的规律: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合理运用这个规律,可使画面富于动感,拓展纵深, 延伸画面。
由于有了视线运动,使得图片的左上为视觉入口,右 下为出口,造成四个视觉中心的1、2、3、4的顺序。
1
2
3
4
10
(二)视线运动
视线运动
水平构图 垂直构图 斜线构图 “S”型构图 汇聚线
11
块中的小面积的对抗色 能产生强烈的刺激。 “万绿丛中一点红”
3、色彩的心理特征
红色--进取、热
烈
黄色--温暖、幸
福
绿色、兰色--宁
19
静、和平、寒冷
20
21
四、心理特征
和谐: 指变化中的统一,指画 面的诸要素:光、影、 点、色彩、虚实等统一 在表现主题之下。
22
23
24
25
26
27
28
主讲:XXX
1
一、概论 二、视觉特征
(一)视觉位置特征 (二)视线运动
三、色彩特征 四、心理特征 五、突出主题的具体方式 六、总结 七、构图训练
2
一、概论
摄影构图是将现实生活 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 通过拍摄,利用视觉特征,有 机地再现在由角边限定的二维 空间内。
摄影构图担负着突出主体,
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
7
(一)视觉的位置特征
3、角 由两线相交所形成。
角有强烈的限制视线作 用。也就是说,将表现 主角置于角内能突出主 体,同时,角尖所指的 方向也有向上或向下引 导的趋势。
8
(一)视觉的位置特征
4、画面的几何中心 画面的几何中心(即
死点),为画面对角线 中心。有宁静、平衡、 固定或呆板的特点。
摄影构图 PPT课件
2.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 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 巧妙,对应而平衡。常 用于月
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
3。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 定、相对的特点。缺点 :呆板、
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 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4.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 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 和想象,并留下进一 步判断的余
E.有明暗变化 的主体,可以 分别处理在有 明暗变化的背 景上。将主体 物亮的部分处 理在暗的背景 上,主体物亮 的部分处理在 亮的背景上, 这样也可以达 到突出主体的 目的。
F. 把主体物的轮 廓线处理得清楚一 些,而背景的轮廓 线处理得模糊一些, 同样也可以使主体 从暗的背景上突出 出来。
影子在构图中的重要性
3.色彩构成
注意的几点问题: 1.选择取舍 2.色温变化和对比 3.基本色调 4.正确使用滤镜
注意的几点问题: 1.选择取舍
一般来说,少量的有意 义的色彩比一堆杂乱无 章的色彩更能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注意的几点问题:
2.要注意不同色温条 件下,颜色的冷暖变化 和对比,有时会产生意 想不到的效果。
注意的几点问题:
3.要注意大面积的色彩在摄影画面 中的位置,恰当的处理会取得令人 满意的结果。
注意的几点问题: 4.要学会正确地把握色温
四.构图的形式法则
1.对称与均衡
2.节奏与统一
3.集中与呼应
4.对比
5.黄金分割
6.框中框
构图
1/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 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 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 ,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 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 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
第六课--人像摄影PPT优秀课件
2021/6/3
21
6.1.3 选择最合适的拍摄角度
• 选择水平还是垂直画幅 •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2021/6/3
22
水平画幅
• 水平画幅通常用于拍摄全身人像,或者有 多个被摄者的情况。
2021/6/3
23
2021/6/3
24
2021/6/3
25
2021/6/3
26
2021/6/3
27
9
特写人像
• 以表现人物表情和脸部特色为主要内容 • 由于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给
人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所以对拍摄角度 的选择、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 的表现要求的更为严格。
2021/6/3
10
• 尽可能避免面部的缺陷
2021/6/3
11
2021/6/3
12
拍摄的一些注意事项
• 对于脸较胖的被拍摄者,可以适当采用饰 物或手等来遮挡脸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 高机位来将脸拍瘦。
2021/6/3
28
垂直画幅
• 减少背景,突出被摄主体
2021/6/3
29
2021/6/3
30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 平摄:最为自然 • 俯拍:突出头部,凸显人物的表情和视线 • 仰拍:表现人物高大,展现身材
2021/6/3
31
2021/6/3
32
2021/6/3
33
重视拍摄角度
• 正面拍摄 • 侧面拍摄 • 背面拍摄
2021/6/3
4
• 摆拍 与环境
2021/6/3
5
2021/6/3
6
• 初学者容易犯得错误是:忽略背景对主题 表现的作用。拍出的照片背景杂乱无章, 不知所云。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摄影构图的定义解释摄影构图的概念,强调其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性。
强调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探讨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平衡和对比等。
分析优秀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规则三分法介绍规则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如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网格。
强调通过规则三分法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视觉焦点。
2.2 对比与平衡讲解对比与平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分析如何通过对比与平衡来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摄影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3.1 线条的运用介绍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动态感等。
分析如何利用线条来构建有趣的构图。
3.2 形状的识别与运用讲解形状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识别和利用不同形状来创造视觉焦点。
强调通过形状的运用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视觉吸引力。
第四章:摄影构图中的光影与色彩4.1 光影的运用介绍光影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塑造立体感、增强氛围等。
分析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4.2 色彩的运用讲解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情感表达、创造氛围等。
强调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摄影构图的实践与应用5.1 构图实践技巧提供一些构图实践技巧,如观察角度、拍摄位置的选择等。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拍摄来提升构图能力。
5.2 构图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探讨其构图的优点和效果。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经典构图,提升自己的摄影创作水平。
第六章: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6.1 点、线、面的构成讲解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6.2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感介绍空间感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营造深远感、层次感等。
强调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来表现空间感。
摄影艺术图解教程课件第六章:摄影艺术构图法则-2
多样
取景的基本要求
3、统一:统一与多样是相辅相成的,多样突出
景物的变化,统一则强调画面有序、协调,不杂 乱。两者的有机结合,就会使画面结构优美和谐 。如图所示:
摄影构图常见形式
1、S形构图形式:
S形构图也叫“之”字形构图,主体景物呈S形态 势。S形曲线优美、柔和、舒展、飘逸,极具流动 感、韵律感,是摄影艺术创作最常用的形式法则 ,尤其在风光、人像、小品、创意摄影中被大量 应用。
俯拍
照相机的位置高于被 拍摄对象,镜头向下 俯视取景。俯视取景 可以抬高地平线,地 面景物纳入较多,给 人以开阔的感觉,利 于表现大场面和整体 面貌。
俯视拍摄
关注景物的侧面与背面
斜侧面取景:能比较好的表现人物景物的 立体感、空间感,令画面生动、活泼。如 图:
正侧面取景:重点表现人物、景物的侧面
5、L形构图形式:
L形具有稳定、安宁的感觉,同时,由于它是一种 边角构图形式,占据画面的两边和一角,具有“ 钳形包围”的态势,中间透空,视野开阔,画面 显得活泼、多变。
正L形
倒L形
构图形式
6、十字形构图形式:
喜欢对称和平稳画面构成的摄影师,会比较多地 会应用 “十字形”构图形式,即画面整体上是左 右、上下对称的,给人一种十分稳固、平稳、凝 重或严肃的感觉。在“十字形”构图形式中,作 者一般会把摄影主体放在画面中间,而有意把视 觉中心点的位置安排在十字形的左右两侧或上下 两端合适的位置上,令画面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
能力训练
1、分析下列作品在构图上的特色。
总结
“艺有法,艺无定法”。任何一幅作品都 有自己独特的构图形式,这就要求摄影者 不能机械、死板的套用某些构图模式,也 不要为教材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现今有 不少优秀照片就是故意打破这些规则,以 求创新和突破的。
摄影构图PPT参考课件
2020/2/16
6
人工照明灯具
五、聚光型灯具;
(聚光灯、回光灯、追光灯) 1、发光强度大,亮度高; 2、属于硬光型灯具,产生明确阴影; 3、可用遮扉控制光区、加色纸或柔光纸; 4、演播室、摄影棚的主力光源,可作“面
上”照明,也可作“点上”照明; 5、色温2900K——3200K之间;
31
其他人工光线
一、眼神光; 二、效果光; 三、夹板光; 四、顶 光; 五、脚 光; 六、发 光。
32
***观摩教学片 《美国DV影视布光高级教程》
(1,4分5秒——2,14分)
33
第三节 人工光线的造型
34
照明角度的确定
(1)光 线 方 向; (2)光 线 高 度;
2020/2/16
35
光线的方向
三、光 线 色 彩; (色 温)
2020/2/16
4
人工照明灯具
一、新闻灯
1、色温3200K; 2、单管1300W; 3、光线较强; 4、覆盖面积大; 5、产生大量的热。
2020/2/16
5
人工照明灯具
二、红头灯; (色温3200K,灯泡800W左右,常用于人 物专访,热光源) 三、电瓶灯; (充电电池供电,手持灯,灵活) 四、机头灯;
2020/2/16
17
宽光照明
(1)光源位于摄影机左右30度位置; (2)被摄体表面受光面较大,阴影面较小; (3)在表现立体感、质感方面强于面光照明, 弱于常用主光照明、窄光照明;
2020/2/16
18
常用主光照明
(1)光源位于摄影机左右45度位置; (2)被摄体表面受光面、阴影面大小 搭配比较正常; (3)利于表现立体感、质感,影调层 次比较丰富;
《摄影基础》第六章 摄影进阶——探索构图的艺术
光圈:F7 快门速度:1/400 s 感光度:100 焦距:14 mm
光圈:F7 快门速度:1/500 s 感光度:100 焦距:140 mm
➢正三角形构图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向上的延伸感,给人力量强大、无法撼动 的安全感; ➢倒三角形构图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构图方法,给人明快、敞露等感觉,但它 具有不稳定感,因此会呈现一种压迫感、紧张感。
由于拍摄者通常不能精确地测量 0.618∶1这个比例,所以会用九宫格构图、三 分法构图来替代或根据目测和经验来取景。
光圈:F4 快门速度:1/160 s 感光度:320 焦距:70 mm
2.15 封闭式与开放式——各具特色的构图
封闭式构图就是把整个主体限定在取景框中,追求它的完整性,适用于
远景拍摄;
光圈:F5.6 快门速度:1/800 s 感光度:1000 焦距:300 mm
2.4 汇聚线——纵深透视的构图
汇聚线构图是指画面
中的所有线条向某一点汇聚,这 些汇聚线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实体 线,也可以是视觉上的抽象线
汇聚线构图常用于 建筑、公路、小巷、桥 梁等对象的拍摄,通常 配合广角镜头使用。
光圈:F2.2 快门速度:1/1200 s 感光度:25 焦距:4.2 mm
1.2 构图的基本要素
光圈:F5.6 快门速度:1/50 s 感光度:400 焦距:238 mm
陪体是指在画面
中陪衬、渲染、突出主 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 情节,从而诠释画面寓 意的对象。
陪体的作用: ① 一是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② 二是均衡画面 ③ 三是渲染气氛
前景指位于主体之前、离镜头最
近的景物。有强调主体、增强画面的 空间感、均衡画面、渲染气氛和修饰 画面的作用
注意:分割线构图中的分割物不 能阻碍主体的表现。
摄影课程-摄影构图-101页PPT精品文档
《摄影构图》
绪论
• 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 代”。
• 平面媒体和网络离不开摄 影。
一张报纸上就有两样东西:
• 图片和文字; • 图片虽然包括绘画和摄影 (图形与图像)但是目前 照片的数量远远高于图画。
• 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全中国只 有两种报纸,一种杂志,被称 为“两报一刊”。
• 最高品位的摄影,最纯粹的摄影。
以挂历为例
• 20世纪70年代:绘画:40%;摄影 作品: 60%;
• 80年代:绘画:20%;摄影作品: 80%;
• 70年代:绘画:10%;摄影作品: 90%;
• 现在:绘画:5%;摄影作品: 95
三、纪实摄影
• 以纪实的手法表现的摄影形式: • 记录社会现实,风土人情,世间百
天文
• 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就 是拍摄天体的照片和光谱,用于天 文分析。
• 中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口径2.16米; • 美国:2.7米;智利:4米;澳大利亚:
4米;美国:5米;苏联:6米;美国: 10米。 • 哈勃太空望远镜:2.4米。
1米望远镜 2.7米望远镜
航天
• 苏联:1957年;美国:1958年;中国: 1974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 业余爱好者(摄影、计算机)。
(五)什么工作需要摄影
• 新闻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科学 工作者、商业工作者、计算机工 作者;
• 电影电视工作者;报纸、杂志编 辑、记者;广告设计师;平面设 计师;网络工作者等。
第一讲、摄影的门类
摄影主要包括六大门类
• 新闻摄影; • 艺术摄影; • 纪实摄影; • 广告摄影; • 科技摄影; • 应用摄影。
态,生活风貌; • 歌颂美好事物,针砭社会时弊。
第六章_摄影构图基础
一、线条
摄影画面上的线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 是无形但可体体验到的。
1、线及其视觉心理
第二节
线的种类 垂直线 较长的横线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给人的感觉
给人高耸、挺拔、尊严和向 上升腾的力感 给人怡静、安宁、沉稳、开 阔的感受和具有一种舒展和 延伸的稳定感
联想到的事物
挺直的树干、电线杆、 纪念碑、人的正立姿势 地平线、平静的水面、 无垠的草原、人平躺的 姿势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色彩取得和谐协调 的方法有三种: · 注意黑、白、灰的消色调和作 · 造成对比双方的面积差距 · 使对比双方在纯度上有较大差别 (2)摄影画面的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就是根据内容和所要抒发的思想 感情,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某一种色彩作为画面上 的主导色彩,让它来强调事物的特征,表达或渲染 某种情绪。
第四节 拍摄角度的选择
3、仰角度拍摄 仰角度拍摄主要用来强调或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以及 宏伟、庄严的气势。
影视拍摄中,常用仰角度来表现英雄人物,以寄托敬仰 的 感情。仰角度拍摄有利于利用天空为背景来突出 主体,简洁 画面。 图片
三、拍摄距离的选择
拍摄距离的选择关系到被摄对象大小的选择,关系到景的 大小的选择。
斜线
自由曲线
各种运动着的生物、倾 倒中的物体等
袅袅上升的轻烟、飘动 的浮云、挥动的飘带和 人的舞姿、蜿蜒的小路
给人以动感和惊险、奇突的 感觉
给人以自由活泼、优美生动、 轻灵流畅的运动感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线还具有远近感和轻重感。长线显得近而短线显得远, 粗线重、细线轻, 粗线近而细线远。
2.线条的运用
线条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表现画面空 感, 一是 塑造画面的可视形象。 (1)线条透视 主观加强线条透视效果一般有四种方法:
《摄影构图》PPT课件
7
.
15.09.2020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内容
建立总的视觉印象(基调) 确立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 确立画面范围,以及长宽比例 区分被摄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透视与空间深度的控制 点线面的运用 影像清晰与模糊的配置 画面气氛的渲染
.
8 15.09.2020
第三节 摄影构图的基本步骤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11 15.09.2020
兴趣中心 景别 均衡
12
.
15.09.2020
第六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设计
1、主题突出 2、简洁而富有条理 3、追求动感与节奏
13
.
15.09.2020
14
.
15.09.2020
15
.
15.09.2020
16
.
15.09.2020
17
.
15.09.2020
18
量体裁衣
量:观察被拍摄物体 体:被拍摄对象 裁:具体拍摄技巧措施 衣:最后完成的拍摄作品
4
.
15.09.2020
选择=舍弃
选择:
位置 距离 角度 时机
.
5 15.09.2020
摄影构图的局限性
平面的 静态的(瞬间的) 视觉的
6
.
15.09.2020
摄影成功的秘诀
打破摄影自身的局限性 打破人眼视觉的局限性
观察分析研究被摄对象 组合画面 区分影调层次 拍摄的方向、距离、角度
9
.
15.09.2020
第四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元素
形状 线条 色彩 影调 质感 虚实 节奏 时间 空间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
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
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
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
“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
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
2021
11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
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 ,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 也可以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2021
12
斜线式构图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放式斜横线两种。常表现运
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 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 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2021
13
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 局,透视感强,有利 于把人们视线有四周 引向中心,或景物具 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放大的特点。常用于 建筑、大桥、公路、
田野等题材。
十字形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
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型
出现的构图形式。此构图
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因而
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陪体
,使观者视线自然向十字
摄【 好贫 人农 物教
程 】 怎 样
是长运用, 没有也不 要紧,关 键是心中 要牢记这 个对构图 有帮助的” 九宫格“。
2021
拍
5
怎样安排人像构图
当初学者在拍摄人像时,往往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表情和动
作,这无疑是正确和重要的。但普遍存在忽构图规律或根本 就没有认识到它的作用。这就是与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高 手的一个显著区别。希望看了此章后,能够在立即重视并注
摄影第六讲 构图
4、背侧面构图
• 照相机镜头与被摄对象的面向成 135度、225度。主要用于表现被摄对 象背面和侧面某些特征。它所拍摄的照 片立体感强,各类线条也具有明显的方 向性和透视感。这种构图形式大多用于 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
5、背面构图
• 从被摄对象的正后方、对着被摄者 的背部拍摄。把它用于人 物摄影往往能 使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因为画面背景 中的景物正是主体视线所注视的,从而 也有助于观众联想主体人物面对背景所 产生的感受。
能够明确表现被摄对象的侧面特征而且使其轮廓线条突出有助于表现拍摄对象的立体感和深度用于人物拍摄其特点是能生动地表现人物脸部尤其是鼻子的轮廓线条拍人物剪影的最佳方面就是正侧方向
第六讲 摄影构图
第一节
•
摄影构图
构图一词来自拉丁语,其意思是结 构、组成、联结和联系。摄影构图是指 摄影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安排。
第二节 影调
一、影调的含义与运用
指照片上影像的阶调 (阶调是指影 象明暗过渡的变化情况),黑、灰、白 是黑白摄影的基本影调,称三大基调。
•
黑白照片的基调通常概括为三种, 即高调、低调和中间调。
(一)高调
• 高调指照片上白色和浅灰色构成的 照片称为高调照片。高调照片能给人轻 盈、纯洁、明快、淡雅和舒畅之类的感 觉,常适宜于表现明朗秀丽的风光、浅 色的静物、动物等。在人像摄影中,用 于表现儿童、少女、医生等效果较好。
平拍、俯拍、仰拍的人物比较
四、 稳定、空白与三分法
(一)、画面稳定
• 画面稳定的基本含义是指画面上景 物的水平线(如地平线)要水平、垂直 线(如建筑的垂直墙沿)要垂直。 • 画面影调的均衡也是一种稳定的表 现。
(二)、画面空白
• 画面空白又具有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动 势的功能。 • 对于动体运动方向的前方、人物视线的 前方在画面上宜留有一定的空间。一般 来说,其“前方”空间宜大于“后方” 空间。
摄影构图PPT课件
1、特点:
a、仰视可以在照片画面中造成很低的水平 线或地平线,使杂乱的背景掩盖在较低的地平线以 下,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景物前后的自 然比例,产生一种透视效果。
b、仰视拍摄领袖、崇拜者、名人等或塑像, 可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大,是观众产生敬仰之 情。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1
第六节 画面构图的三分法
三分法----把画面平均分成垂直的三等分, 还可以将画面横向的再分成三个等分,而画面的主 体将在其中任何一条分割线上,即“井”字形的构 图法,在传统书法、绘画中称为“九宫格”。
1、这种分割画面的构图方法导致画面被分 成九个相等的方块,垂直线和横线相交的四个点, 被称为黄金分割点,是照片画面实现的重点所在。
C、斜侧方位拍摄时,所产生的汇聚线还可以成为引 导线,把观者的视线引向被摄主体,有利于主体的突出。
三、侧面构图----相机的方位与被摄对象 成90度角拍摄,即产生侧面构图效果。
特点:
a、能够明确地表达被摄体的侧面形象特征,可以 构造人物或景物的轮廓效果。
b、正侧方位常用于人物拍摄,其特点是生动地表 现人物脸部、额头到鼻梁,鼻梁和下巴四个大的起伏,使 整幅面孔形成一条流畅的曲线。
* 不同的拍摄方位可以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
* 选择拍摄方位时要寻找最能表现主体特征,并使主体与 画面的周边环境获得和谐的方位拍摄。
第五节 选择不同的拍摄高度
拍摄高度----是指相机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的 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在画面上,就是地平线高低和 被摄对象平面结构的变化。
(一)平摄----是指相机的镜头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 平线上,以平视的方式来拍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窄光照明
(1)光源位于摄影机左右75度位置; (2)被摄体表面受光面很小,阴影面很大, 画面影调偏深暗; (3)有利于表现立体感、质感; (4)拍摄人物时,可以减小脸部面积;
辅助光
一、定义:
又称“补助光”、“副光”、“润 饰光”,是用来帮助主光造型,弥补主 光照明不足,平衡亮度的光线,常常在 主光布置完成后使用,光源性质属于散 射光。
人工照明灯具
一、新闻灯
1、色温3200K; 2、单管1300W; 3、光线较强; 4、覆盖面积大; 5、产生大量的热。
人工照明灯具
二、红头灯; (色温3200K,灯泡800W左右,常用于人 物专访,热光源) 三、电瓶灯; (充电电池供电,手持灯,灵活) 四、机头灯; (安装在摄像机手柄前端,电池供电,可有限 度调节光线色温)
几种光线成分造成的主要光线效果; (2)光线投射集中,防止干扰其他光线。
其他人工光线
一、眼神光; 二、效果光; 三、夹板光; 四、顶 光; 五、脚 光; 六、发 光。
***观摩教学片
《美国DV影视布光高级教程》
(1,4分5秒——2,14分)
第三节 人工光线的造型
照明角度的确定
(1)光 线 方 向; (2)光 线 高 度;
装饰光
一、定义: 又称“修饰光”、“平衡光”,是
用来对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 照明效果进行修饰、弥补的光线。
装饰光
二、作用: (1)对被摄体局部进行修正、修饰,
弥补被摄体局部轻微缺陷; (2)消除不真实的、多余的灯光投影,
使画面简洁、干净。
装饰光
三、运用: (1)用光要有明确的目的,不得破坏前
光线的方向
一、钟面表示法:
以摄影机拍摄位置为基准,以被摄体为 圆心形成一个圆,将其分成十二个区,正对 摄影机的位置为12点钟位置,距摄影机最 近的位置为6点钟的位置,依此类推(如 图)。
如果灯的位置不变,也可以此来标示摄 影机的位置。
光线的高度
一、钟面表示法:
以摄影机拍摄位置为基准,以被摄体为 圆心形成一个圆,将其分成十二个区,正对 摄影机的位置为9点钟位置,距摄影机最近 的位置为3点钟的位置,依此类推(如图)。
主光
二、作用: (1)强调和突出主要被摄对象或者
被摄对象最有表现力的部分; (2)构成一定的反差和明暗配置。
主光
三、运用: (1)面光照明; (2)宽光照明; (3)常用主光照明; (4)窄光照明。
面光照明
(1)光源位于摄影机左右15度位置; (2)被摄体表面受光面很大,阴影面很小; (3)不利于表现立体感、质感、影调较单一; (4)拍摄人物时,可以夸张人物脸部面积。
宽光照明
(1)光源位于摄影机左右30度位置; (2)被摄体表面受光面较大,阴影面较小; (3)在表现立体感、质感方面强于面光照明, 弱于常用主光照明、窄光照明;
常用主光照明
(1)光源位于摄影机左右45度位置;
(2)被摄体表面受光面、阴影面大小 搭配比较正常;
(3)利于表现立体感、质感,影调层 次比较丰富;
2
第一节 人工光线的认识
人工光线特点
一、运 用 上 具 有 灵 活 性; (可随时改变光线方向、高度、亮度;)
二、目 的 要 明 确,防 止 盲 目 性;
人工光线的基本特性
一、光 线 强 度;
(与输出强度正比、光源距离平方反比)
二、光 线 方 向; (顺、侧、斜侧、逆光)
三、光 线 色 彩; (色 温)
1、光线漫反射,性质散射光; 2、光线照射距离短,光线柔和; 3、适合做辅助光、底子光照明;
七、柔光箱
八、中国球(China Balls)
九、反光伞
第二节 人工光线的成分
一、主 光; 二、辅助光; 三、轮廓光; 四、背景光; 五、装饰光;
主光
一、定义: 又称“塑型光”、“主光源”,是
用来描绘被摄体外貌和形态的主要光线。
辅助光
二、作用: (1)调整明暗对比,控制画面反差; (2)帮助主光造型,表现事物立体感
和质感; (3)使被摄事物具有丰富的影调层次。
辅助光
三、运用: (1)光线亮度不得强于主光; (2)不能在被摄体表面造成投影; (3)不能干扰主光形成的光线效果; (4)不改变主光光线造型的前提下,
尽量再现阴影部分的层次和质感; (5)不宜太多,足以完成任务为准。
如果灯的位置不变,也可以此来标示摄 影机的位置。
结束语
conclusion
概述: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工照明灯具
五、聚光型灯具;
(聚光灯、回光灯、追光灯) 1、发光强度大,亮度高; 2、属于硬光型灯具,产生明确阴影; 3、可用遮扉控制光区、加色纸或柔光纸; 4、演播室、摄影棚的主力光源,可作“面
上”照明,也可作“点上”照明; 5、色温2900K——3200K之间;
聚光灯
人工照明灯具
六、泛光型灯具; (散光灯、天幕灯、地排灯)
第六章 人工光线照明
序言
PREFACE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 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您的内容打在 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 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轮廓光
一、定义: 又称“隔离光”、“逆光”、“勾
边光”,是来自被摄体后方和侧后方的 一种光线。
轮廓光
二、作用: (1)强调空间深度,交代远近层次关系; (2)区别被摄体与背景; (3)配合烟雾、光影表达浓郁的现场气氛; (4)表现透明、半透明物体特征; (5)勾勒物体轮廓,具有装饰作用。
轮廓光
三、运用: (1)确定主光与轮廓光的主次关系及光比; (2)轮廓光不可太高,否则会成为光条; (3)轮廓光不能太偏,否则会成为夹板光;
背景光
一、定义: 又称“环境光”、“天幕光”、
“气氛光”,是用来照明被摄对象周围 环境及背景的光线,加强各种节目及场 景的气氛。
背景光
二、作用: (1)突出主体; (2)交代时间、地点特征; (3)渲染、烘托气氛; (4)丰富影调对比,形成画面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