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第2章(翻 译 概 论)
![英汉翻译第2章(翻 译 概 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2dad136c175f0e7cd137a7.png)
Regardless of appearance, Jack is innocent. 原译: 不管迈克的相貌如何, 他都是无辜的。 改译: 不管迈克的外表如何,
二、漏译
群众是复杂的, 工作又很多。 原译:the masses of people are complex.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t masses ,there are extremely complex elements. 改译: And we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第三节 翻译的标准 (P8)
翻译的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
最高标准是翻译的理想境界,是翻译工 作的努力方向。最低标准是指译文起码 应该达到的水平, 低于这个水平就是不 合格的翻译, 失败的翻译。 不合格的翻译 译文中若出现下列情况,译文读者得不 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即属于 不合格的翻译。
三、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 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促 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 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 的逻辑影响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 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第二节 翻译的分类
一、根据翻译活动形式 (一)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1. 连续传译(consecutive translation)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二)笔译 ( translation) (三)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四)网络翻译(online translati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英汉翻译 )
英语翻译概论.ChapterOne ppt2
![英语翻译概论.ChapterOne ppt2](https://img.taocdn.com/s3/m/0222f193da38376baf1faea4.p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nationally & transculturally)
Contrastive analysis
Subject Name(1960s)
Science of translating Translatology
framework of the discipline
out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to which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or trainee translators can place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
A few general distinctions
School of Cannibalism (De Campos)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T.
Niranjana, G. Spivak)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Lawrence
Venuti)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point
Cicero, Horace, St. Jerome( Septuagint Bible) , Luther,
Academic disciplin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inguistic-oriented)
Translation Workshop(I.A. Rechards, 1920s) reading and writing experiment
Nature, principles, criteria, techniques, history
Contrastive analysis
Subject Name(1960s)
Science of translating Translatology
framework of the discipline
out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to which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or trainee translators can place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
A few general distinctions
School of Cannibalism (De Campos)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T.
Niranjana, G. Spivak)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Lawrence
Venuti)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point
Cicero, Horace, St. Jerome( Septuagint Bible) , Luther,
Academic disciplin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inguistic-oriented)
Translation Workshop(I.A. Rechards, 1920s) reading and writing experiment
Nature, principles, criteria, techniques, history
翻译概论2翻译概论(许均版)青岛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教材PPT
![翻译概论2翻译概论(许均版)青岛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教材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85526fdd36a32d7375818c.png)
奴隶、镣铐类
除了翻书之外,不提倡自由创造,实际研究, 只不过多造些鹦鹉名士出来了!⋯⋯译诗不是鹦 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郭沫若,1984)
The translator is a slave;he wracks his brain to follow the footprints of the author he is translating,devotes his life to it,and employs every graceful turn of phrase with currency among his peers,in order to conform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o the meaning
及戏实觉丐胎铐婆演刻
其类、类类转类类类类
他器
世
类具
类
类
绘画、雕刻类
译文学书的工作就不同了:他所用的不 是与原作同样的颜料,但却要他的画图 有与原作同样的力量与效果。(郑振铎, 1921)
Translation is precisely to a beginner in the art of painting.(GOTTsCHED,J C.1992)
翻译比喻 定义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凡是在描述和解释 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喻体”,无论相 关的这个模拟生动不生动、形象不形象, 我们都可以将这样的表达手法称为“翻 译比喻”。
翻译是艺术/翻译是科学
翻译比喻 分类
比竞动酒商叛奴桥音绘
喻赛物水人逆隶梁乐画
本、、、、、、、、、
身游果味乞投镣媒表雕
翻译中的比喻种种
翻译中的比喻种种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 而在神似。(傅 雷,1951)
翻译概论(许均版)青岛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教材PPT
![翻译概论(许均版)青岛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教材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a75e2610661ed9ad51f39f.png)
7/17/2015
7/17/2015
• Eg 2: • 奈达对《桃花源记》的英译中对部分译文 修改。其目的是追求译作和原作在情景语 境上的一致。 • 原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The sweetsmelling grass was fresh and beautiful,and the fallen blossoms scattered in confusion.) • 修改:and the fallen blossoms blanketing/carperting the ground.
7/17/2015
2.2思维差异
• Eg 3: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 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Player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等值翻译的内涵(what) • 2 制约完全等值的因素(why)
7/17/2015
1 等值翻译的内涵
• 1.1 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 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 致——费道罗夫《翻译概论》 • 1.2奈达根据自己翻译《圣经》的切身经验 认识到:绝对的翻译等值是不可能的 。他认 为所谓翻译是指在译入语中复制出最接近 源语信息的自然等值,首先表现在意义的 上的等值,其次是风格上的等值。
翻译概论ppt课件
![翻译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a2493de87101f69f319527.png)
• Ten-
nis
• When the
• Game ends
• And
they
• Go
home
• The
net
• Will
still
• Be
be-
• tween them
• 四十岁的爱情 • 中年 • 夫妇 • 打网 • 球打 • 完后 • 回家 • 走球 • 网依 • 旧把 • 人分 • 左右
• He said, “I don’t know.” • He said that he didn’t know.
美”、“切合原作风格”等)
“‘信、达、雅’理论80年来一直对我国的翻译工作起 着指导作用,至今还有它的生命力。许多学者先 后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翻译原则(标准),但看来 没有一种能够取代它,如‘忠实、通顺’,‘忠 实于原作,完善的译文形式’,‘在准确的基础 上通顺’,‘准确、简明、通顺’,‘准确、流 利’等等,我的浅见总觉得并没有超出信、达、 雅的范畴……”
There are some Chinese beautiful girls on the picture. There are some beautiful Chinese girls in the picture.
所指层次
• A: You alone here? • B: I’m saving myself for you.
翻译
第一讲 翻译的概论
• 翻译的定义 • 翻译的分类 • 翻译的标准 • 译者的要求
翻译的定义
人们对翻译性质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低级 到高级。
盖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 音 虽似别,意则大同。 ----宋僧法云《翻译名义集》
翻译概论课件
![翻译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6dd3a6d5bbfd0a78567315.png)
Shuttle: 纺织行业的“梭子”,航天方 面的“航天飞机”、“穿梭机”
4.根据汉语搭配习惯确定词义
She proves to be a good listener. 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她是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忠实的听众。 她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 the stone cutter cu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child, a good wife or a good husband.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spiritual conformity/resemblance in spirit )
钱钟书: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 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 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 (transmigration)
run into debt 负债 run one’s head into a wall 撞南墙,碰壁 The idea runs in his mind. 这个念头萦绕在
他的脑海里。
The street runs north. 大街向北延伸。 The news runs rapidly in the town. 这个消
A COURSE OF TRANSLATION
[ENTER]
翻译概论
What is translation?
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贾公彦 )
4.根据汉语搭配习惯确定词义
She proves to be a good listener. 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她是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忠实的听众。 她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 the stone cutter cu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child, a good wife or a good husband.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spiritual conformity/resemblance in spirit )
钱钟书: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 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 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 (transmigration)
run into debt 负债 run one’s head into a wall 撞南墙,碰壁 The idea runs in his mind. 这个念头萦绕在
他的脑海里。
The street runs north. 大街向北延伸。 The news runs rapidly in the town. 这个消
A COURSE OF TRANSLATION
[ENTER]
翻译概论
What is translation?
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贾公彦 )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四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四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d762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0.png)
¡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语 义翻译试图在译人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 原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 种效果,这效果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原语作者,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 译入语的读者。这两种方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 当出现 矛盾时,交际翻译必须强调“ 表现力” ,而不强调信息 的内容。。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翻译概论PPT
![翻译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3006ca77232f60ddcca1f0.png)
而文艺学派认为翻译是艺术活动,追求的是再创造。
18
2.4 研究视角的多元整合
勒弗维尔指出:“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 而是在两种文学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 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 解,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9
语言对比和价值评判层面
两种文化
2.就翻译学研究而言,对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的关注 都是应该而必须的,但是如果要建立起翻译学的知识 体系,语言要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任何翻译活动 都是以语言作为媒介的。
3.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们为推动译 学研究的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但是也要认识到译学 研究的语言学探索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深涉,深 度和广度也有待加强。9
4. 范晓.语言、言语和话语[J]. 汉语学习. 1994.
9
奈达的对等理论:
奈达对翻译理论提出指导原则,阐明了形式对应和动 态对等(即功能对等)两个概念。其核心是:译文措 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应相似。5
形式对应即译者直接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译者把重 点放在原文或源语的表达形式上,译者尽可能的使目 的语的表达形式与源于的表达形式一样。6
5.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6. 赵丹丹. 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 文中教育(中). 2011.
10
奈达的对等理论:
所谓“动态对等”, 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s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Nida, 2004:24)
18
2.4 研究视角的多元整合
勒弗维尔指出:“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 而是在两种文学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 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 解,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9
语言对比和价值评判层面
两种文化
2.就翻译学研究而言,对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的关注 都是应该而必须的,但是如果要建立起翻译学的知识 体系,语言要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任何翻译活动 都是以语言作为媒介的。
3.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们为推动译 学研究的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但是也要认识到译学 研究的语言学探索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深涉,深 度和广度也有待加强。9
4. 范晓.语言、言语和话语[J]. 汉语学习. 1994.
9
奈达的对等理论:
奈达对翻译理论提出指导原则,阐明了形式对应和动 态对等(即功能对等)两个概念。其核心是:译文措 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应相似。5
形式对应即译者直接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译者把重 点放在原文或源语的表达形式上,译者尽可能的使目 的语的表达形式与源于的表达形式一样。6
5.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6. 赵丹丹. 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 文中教育(中). 2011.
10
奈达的对等理论:
所谓“动态对等”, 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s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Nida, 2004:24)
英汉翻译-翻译概论
![英汉翻译-翻译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dc18a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d.png)
英汉翻译-翻译概论
目录
•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 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 翻译中的语义分析 • 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
01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的定义
0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 过程,同时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02 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还包括文化、语境和 语意的传递。
归化与异化
归化
归化是指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 惯和审美需求。归化的优点是易于理解,但有时可能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异化
异化是指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 点是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有时可能会使目标语读者感到陌生或不习惯。
准确
机器翻译通常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翻译结果,特别是在 处理一些常见和规范的文本时。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01
语义理解不足
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的语义和语 境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导致翻译 结果不够准确。
文化差异
02
03
需要人工校对
机器翻译难以完全理解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语言含义,可能会造成 文化信息的损失。
• 灵活性高:人工翻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 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翻译,满足不同的翻 译要求。
人工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成本高
人工翻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
效率低
人工翻译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像机器翻译一样快速 完成大量文本的翻译。
语言错误
人工翻译在处理一些复杂或专业的文本时可能会出现 语言错误或疏漏。
03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背景的差异
01
目录
•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 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 翻译中的语义分析 • 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
01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的定义
0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 过程,同时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02 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还包括文化、语境和 语意的传递。
归化与异化
归化
归化是指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 惯和审美需求。归化的优点是易于理解,但有时可能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异化
异化是指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 点是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有时可能会使目标语读者感到陌生或不习惯。
准确
机器翻译通常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翻译结果,特别是在 处理一些常见和规范的文本时。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01
语义理解不足
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的语义和语 境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导致翻译 结果不够准确。
文化差异
02
03
需要人工校对
机器翻译难以完全理解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语言含义,可能会造成 文化信息的损失。
• 灵活性高:人工翻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 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翻译,满足不同的翻 译要求。
人工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成本高
人工翻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
效率低
人工翻译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像机器翻译一样快速 完成大量文本的翻译。
语言错误
人工翻译在处理一些复杂或专业的文本时可能会出现 语言错误或疏漏。
03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背景的差异
01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4597a705acfa1c7aa00cc23.png)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目录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翻译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 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次序,把中国翻译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 •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 • 三、“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 的翻译; • 四、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
• 意大利比较文学窳梅雷加利认为“虽然翻译的最终结果大 概是属于语言,而后又属于文学范畴的,可是翻译行为的 本质是语际性,它是自然语言所形成的各个人类岛屿之间 的桥梁”;
• 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 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 的语言活动”; • 中国翻译家张今说“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 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 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 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 字翻译活动。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 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
早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时(公元148年),波斯帝国(今伊 朗)的安世高来到中国,开始了较大规模地从事译经活动。他
翻译了三十部四十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
二、翻译的类型
翻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多种类型。 首先,就涉及的语言而论,翻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在同一种语言 内进行翻译,如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把文言文本译为白 话文本,把广东话译为普通话等等;一类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把汉 语文本译为英语文本,或把英语文本译为汉语文本等。
目录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翻译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 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次序,把中国翻译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 •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 • 三、“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 的翻译; • 四、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
• 意大利比较文学窳梅雷加利认为“虽然翻译的最终结果大 概是属于语言,而后又属于文学范畴的,可是翻译行为的 本质是语际性,它是自然语言所形成的各个人类岛屿之间 的桥梁”;
• 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 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 的语言活动”; • 中国翻译家张今说“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 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 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 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 字翻译活动。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 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
早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时(公元148年),波斯帝国(今伊 朗)的安世高来到中国,开始了较大规模地从事译经活动。他
翻译了三十部四十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
二、翻译的类型
翻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多种类型。 首先,就涉及的语言而论,翻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在同一种语言 内进行翻译,如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把文言文本译为白 话文本,把广东话译为普通话等等;一类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把汉 语文本译为英语文本,或把英语文本译为汉语文本等。
PPT 翻译概论 第四章
![PPT 翻译概论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a044f9fd4afe04a1b071de1c.png)
杨绛《失败的经验---试探翻译》
三原则
去字梏: 单词 重组句: 句子 建空间: 篇章
英语口译 梁丽娅
莫里斯对意义的分类:
1.指称意义: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 主观世界获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 概念意义,认知意义) 语言符号的基本内容和它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 VS 字面意义) 2.言内意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语言 符号的音韵,语法,词汇,句子和话语等各个 层面。 3.语用意义: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包括 收讯人和发讯人——之间的关系(主观性)
法国释意派对意义的分类:
最大的贡献是:区分了潜在意义和现实化意 义; 释意派的弟子安帕罗· 于塔多· 阿尔比 在《富裕的“忠实”概念》中发展了释义派 理论对意义的认识。
分类:
1. 涵意,现实化涵义与意义
现实化涵义是意义的一部分
2. 信息与意义 3. 效果与意义
被理解的意义是效果引发的因素
4. 意图与意义
4.3 意义的分类 4.4 在交流中让意义再生
英语口译 梁丽娅
什么是意义?
意义不是一种客观的,唯一的确定的 存在,意义的这一特质就给翻译活动 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译者在遇 到难以克服的的障碍并无法完全赋原 文本的意义以再生时,译者须分清轻 重,主次,尽可能减少语义损失。
奈达对意义的分类
早期分类:
所指意义
(字面意义)
联想意义
(言外之意)
Nida said,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esest equivalent of the soure-language messege, first in terms og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三原则
去字梏: 单词 重组句: 句子 建空间: 篇章
英语口译 梁丽娅
莫里斯对意义的分类:
1.指称意义: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 主观世界获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 概念意义,认知意义) 语言符号的基本内容和它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 VS 字面意义) 2.言内意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语言 符号的音韵,语法,词汇,句子和话语等各个 层面。 3.语用意义: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包括 收讯人和发讯人——之间的关系(主观性)
法国释意派对意义的分类:
最大的贡献是:区分了潜在意义和现实化意 义; 释意派的弟子安帕罗· 于塔多· 阿尔比 在《富裕的“忠实”概念》中发展了释义派 理论对意义的认识。
分类:
1. 涵意,现实化涵义与意义
现实化涵义是意义的一部分
2. 信息与意义 3. 效果与意义
被理解的意义是效果引发的因素
4. 意图与意义
4.3 意义的分类 4.4 在交流中让意义再生
英语口译 梁丽娅
什么是意义?
意义不是一种客观的,唯一的确定的 存在,意义的这一特质就给翻译活动 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译者在遇 到难以克服的的障碍并无法完全赋原 文本的意义以再生时,译者须分清轻 重,主次,尽可能减少语义损失。
奈达对意义的分类
早期分类:
所指意义
(字面意义)
联想意义
(言外之意)
Nida said,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esest equivalent of the soure-language messege, first in terms og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新英汉翻译课件教程 Chapter 1 翻译概论
![新英汉翻译课件教程 Chapter 1 翻译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3f04c30580216fc700afd79.png)
• Contrast is the spice of life. There can
be no joy without sorrow, no summer without winter, no love without hate. • 【译文】矛盾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悲伤就 没有快乐;没有冬就没有夏;没有恨就没有 爱。 • 【解析】充满哲理,令人信服。译文和原文 一样挥洒自如,如歌似曲。
课堂互动 1:找找哪个译文正确
• 1.He has a weakness for smoking.
•
– A.他有抽烟的缺点。 – B.他有抽烟的癖好。 2.A cat is a cleanly animal. – A.猫是一种干净的动物。 – B.猫是喜爱清洁的动物。
• 3.He is dead,as I live.
•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 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 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 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上是入于“化” 境了。 谭载喜提出了翻译的“东张西望”法和译学内 容的“瞻前顾后”法。“东张”即发挥自身的 语言优势,做到译文的“信达贴”、“信达 切”、“神似”、“化境”。“西望”则是借 鉴西方译论,立足分析,注重理论,放眼系统。 “瞻前”——放开思路,大胆开拓;“顾 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黄昏的阴影几乎连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 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 • 【解析】此译文对原文语序略作调整,译文表达忠实、正 确、流畅,符合汉语习惯。但现代人读来文字华丽、感到 过于学究气,和原语文本中所用文字和所表达语气似乎相 悖。 • 【译文】时值晚秋,天气肃杀凄凉,令人伤感,晨日的光 影与黄昏的光影几乎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昏暗的光线 投射到一年的衰败秋日之中,而就在这样的一天,我独自 到西敏寺大教堂散步了几个小时。
翻译概论课件..
![翻译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b32ff89b89680203d8254c.png)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 the stone cutter cu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child, a good wife or a good husband.
run into debt 负债 run one’s head into a wall 撞南墙,碰壁 The idea runs in his mind. 这个念头萦绕在 他的脑海里。 The street runs north. 大街向北延伸。 The news runs rapidly in the town. 这个消 息迅速在镇上传开。
鲁迅:“真好像做苦工,日子不好过”、 “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 傅雷:我译文的风格,令自己深以为苦,虽 已尽全力,却永远达不到满意的完美程 度……我尽量尝试译得忠于原文,而又不失 艺术性,务使译文看来似中文创作,惜仍然 力不从心。翻译之难,比起演奏家之演绎往 昔大师的杰作,实在不遑多让。
英汉词法翻译
1.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汉语中一字多义,这 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依靠 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某一个字或词语的 意义。
right
And not only has won, but because it has won, has been in the right. Adj.正义的 Might is right. n.公理 She tried her best to right her husband from the charge of robbery. Vt.申冤 You are quite right to refuse. Adj. 正确的 All came right in the end. Adv. 顺利
run into debt 负债 run one’s head into a wall 撞南墙,碰壁 The idea runs in his mind. 这个念头萦绕在 他的脑海里。 The street runs north. 大街向北延伸。 The news runs rapidly in the town. 这个消 息迅速在镇上传开。
鲁迅:“真好像做苦工,日子不好过”、 “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 傅雷:我译文的风格,令自己深以为苦,虽 已尽全力,却永远达不到满意的完美程 度……我尽量尝试译得忠于原文,而又不失 艺术性,务使译文看来似中文创作,惜仍然 力不从心。翻译之难,比起演奏家之演绎往 昔大师的杰作,实在不遑多让。
英汉词法翻译
1.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汉语中一字多义,这 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依靠 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某一个字或词语的 意义。
right
And not only has won, but because it has won, has been in the right. Adj.正义的 Might is right. n.公理 She tried her best to right her husband from the charge of robbery. Vt.申冤 You are quite right to refuse. Adj. 正确的 All came right in the end. Adv. 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tion Two
China’s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nd the Famous Translators 第二节 我国翻译历史及 著名翻译家
China recorded
has a long in history
bhoisotko.srythoaft
translation. as early as
It ‘s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in the Xia Dynasty(夏
朝), there we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people of different tribes in our country. But
that was mainly by spoken letation. The earliest large scale written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Tang Dynasty(唐朝).
From that time o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 (oral translation)
.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客体) of translation,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Literary translation(文学翻译) Pragmatic translation(实用翻译)
.
II.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分类
.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two kinds of codes(代码),transla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内翻译) and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or four
high tides ):
The First High Tide
The first high tide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he Buddhist Scripture (佛 经)。It began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汉朝), came to flourishing in the dynasties of Sui and Tang(隋唐), declined in the Song Dynasty(宋朝). It lasted more than 1000 years .Now let’s look at some main figures of this period:
.
III. There are other kinds of translation, which combines other methods of writing or compiling:
.
Compiling Translation(编译):
Selecting the materials one needs and translate them, and then compile them together. The material can be selected from one original material or several materials. Usually used in pragmatic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between archaic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
What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is the translation in the narrow sense:
Translation between languages.
.
Chapter I An Outline
第一章 概论
Contents
Section I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Section II
China’s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nd the Famous Translators
Section One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
I.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 In The Narrow Sense:
Translation mean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a certain text of a language using another language, e.g.:
.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subject(主体) who does the translation,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
Translation by people , Machine translation.
.
According to form and manner of translation,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 In the Broard Sense
In the broard sense, translation can also mean those kinds of translation between a dialect and the common language of a country, between one dialect and another dialect, between the old form and the modern form of a language. It also includes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igns or numbers and a language.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