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伤分类
常用检伤分类方法

常用检伤分类方法
1.伤情严重程度分类法:这种方法通常根据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
分为四类:危重伤员(红色伤标)、中重伤员(黄色伤标)、轻伤员(绿色伤标)和死亡(黑色伤标)。
这种分类的目的是在现场大量伤员和医疗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来治疗尽量多的有存活机会的伤员。
2.致伤原因分类法:根据导致受伤的致伤物种类不同,可以分为钝器伤、锐器伤和火
器伤等。
火器伤一般指枪弹伤和爆炸性损伤。
此外,还可以根据致伤物的作用方式不同,分为擦伤、砸伤、碰撞伤、拳脚伤、咬伤、挤压伤、高坠伤、摔跌伤、辗压伤等。
3.损伤性质分类法:根据损伤的性质,可以分为自伤、他伤、意外伤和造作伤等。
造
作伤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自己造成的伤害,如为了赔偿或诬告等。
法医对造作伤的识别是一项专门的工作任务。
4.其他分类法:除了上述分类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伤分类方法,如START分
类法、SALT分类法、PHI评分法、TI评分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根据伤员的生理指标、解剖部位、伤型、伤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伤员的救治优先级。
检伤分类制度

金湖县中医院检伤分类制度1.检伤分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救治时效,避免因现场混乱等其他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残疾或死亡;2.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1第一优先重伤员红色标识2其次优先中度伤员黄色标识3延期处理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4最后处理死亡遗体黑色标识3. 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检伤评估每个伤员必须在5~10秒钟内完成,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必须在每一位甄别后的伤员身上,立即作出分类标志,即边分类边标识,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错、提高效率;完成检伤分类后,由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按伤情标识给予相应的顺序处理;4.检伤分类标志国际通行采用“伤情识别卡”;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必须采用国际公认的四色系统颜色如前所述加以显著区别,整张卡片用一种纯颜色明显标示;卡片上必须记录伤员的重要资料,格式化打勾选择伤情和注明检伤评分分值;卡片一式两联、预先编好号码两联同号,一联挂在每一位伤员身体的醒目部位,另一联现场留底方便统计;5.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以清楚明白地告知现场的救护人员,避免因现场忙乱,伤病人较多,以及抢救人员及装备不足等情况下,遗漏了危重的“第一优先”的积极抢救;或者有限的医疗资源抢救力量用在并非急迫需要抢救的伤病员身上,而真正急需者得不到优先;同时,对神志清醒的伤病人,救护人还应嘱咐伤病人注意事项,以使伤病人必要时据此提醒救护人员及交接后接收医疗机构人员;6.检伤分类的同时,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灾害现场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边分类边登记,最好采用一式两联并编号的伤情识别卡进行统计;现场登记有利于准确统计伤亡人数和伤情程度,正确掌握伤员的转送去向与分流人数,以便及时汇报伤情,有效地组织调度医疗救援力量;。
检伤分类图

START分检法(成人,青春期)
能否走动?
能
等待二次检伤
绿色 有 开放气道后是否有自主呼吸 无 黑色 红色 红色
否
自主呼吸?
无
有
呼吸次数?
>30
<30 灌注情况: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挠动脉可扪及
是 意识状态: 能否遵嘱活动? 能 否 红色
否
红色 黄色
谢谢聆听!
jumpSTART分检法(儿童,青春期之前)
能否走动?
能 开放 气道 有自 主呼 吸 有
等待二次检伤
绿
否
自主呼吸?
无
红
5次人工呼 吸后有自主 呼吸
有
无
红 黑
黑
有
检查 无 脉搏搏 有 意识: AVPU法
否 无 A,V
Alert,Verbal Pain,Unrespond
红
红 黄 红 P,U
急诊现场预检分诊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现场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使用统 一标识。 一、死亡(黑色) 一般最后处理(死亡遗体):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5%— —20%。 二、重伤(红色) 此类伤员需要优先处理: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0%—— 25%. 三、中度伤员(黄色) 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5%——35%。 四、轻伤(绿色或蓝色) 延期处理,比例较高约占总伤员的35%——50%。
检伤分类基本形式

检伤分类基本形式
1. 现场分拣式,就像在菜市场挑选蔬菜一样,你得快速地把好的和坏的分开呀!比如在火灾现场,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就会进行这样的分拣,把急需救助的伤员快速找出来。
2. 分类卡片式,这就好比玩扑克牌,不同的卡片代表不同的类别呢!医院里经常会用这种方式,比如红色卡片代表重伤患者。
3. 延期分拣式,哎呀,这有点像等蛋糕发酵一样,需要时间等待呢!像地震后,一开始可能先做简单处理,之后再详细分拣。
4. 轻重伤分类法,很简单呀,就是把重伤的和轻伤的区分开嘛,就好像区分大苹果和小苹果一样。
比如车祸现场就常用这种方法。
5. 救治优先分类,这不就是先救最紧急的嘛,就像家里着火了先救小孩一样!例如在战场上,肯定优先救治那些伤势重又有希望救活的。
6. 简易分类法,很容易理解呀,就是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分,就如同把黑白两色球分开一样。
像是在紧急集合的时候可以快速用这个方法。
7. 多标准分类法,哇,这就像一个综合打分一样,好多方面都要考虑进去呢!比如在重大事故中,要结合伤势、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拣。
8. 区域分类法,就好像把一个大房间分成不同的区域一样清楚明白!比如在大型灾害现场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安置不同情况的伤员。
我觉得检伤分类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救援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呢!。
简明检伤分类法

简明检伤分类法犯罪是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检察机关则是犯罪打击的重要力量。
针对案件的性质和特点,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分类处理,以此进行有效的打击和管理。
下面是简明的检测分类法。
1.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案件,通常是指违反刑法的案件。
这类案件通常会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由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并移交到法院进行审判。
常见的刑事案件有盗窃、抢劫、杀人等。
2. 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指在民事关系中,因过失或违约等原因导致的有争议的案件。
这类案件多半是由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引起的,例如合同纠纷、财产损失等。
而这类案件的审理通常晚于刑事案件,也需要从民事行政部门进行司法调解,只有在调解无效后才会交由法院裁决。
3. 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以行政行为为内容的法律争议案件。
这种案件通常是由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导致的,例如申请办理某项手续时,行政机关没有按规定办理或者作出错误决定等。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当地检察机关提出投诉或控告,并由检察机关对其行政行为进行调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4. 其他案件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案件,其他案件也有时被列为检测机构进行处理。
例如公益诉讼、刑事执行等。
公益诉讼是指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发现了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对其展开清理整顿。
刑事执行是指对判决文书中的刑事内容进行执行,确保刑罚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总之,检察机关的分类处理能够更精准的定性案件,并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和打击。
不同类型的案件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而这一分类制度则有助于各级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合理地调度,保护当事人利益。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是紧急医疗救援中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救援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是一种常用的检伤分类方法,适用于大规模伤亡事件。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病人和受伤者对治疗的迫切需要程度进行分类、归类和优先排序。
在检伤分类过程中,急救人员会快速评估受伤人员,并按照伤情的严重程度将伤员分为不同的等级。
例如,红色伤票代表危重伤,急需抢救,黄色伤票代表重伤。
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确保最需要紧急治疗的伤员得到优先处理。
伤患评估则是救援人员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评估的内容包括伤员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出血情况等,以及可能的致伤原因和受伤部位。
评估的结果将决定下一步的救援措施,例如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
总的来说,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是紧急医疗救援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需要迅速、准确地进行评估和分类,以确保最有需要的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
伤员检伤分类四个步骤

伤员检伤分类四个步骤咱就说,在遇到有伤员的时候啊,检伤分类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呢!这可是能救命的大事呀!第一步呢,就是要快速地“扫描”一下现场。
你得像个机灵的小侦探一样,看看周围的情况,有没有啥危险还没排除掉的呀。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新地方,得先瞅瞅周围环境安不安全嘛。
可不能马虎,要是没搞清楚状况就乱来,那不是添乱嘛!第二步呀,得赶紧去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
啥叫生命体征?就是呼吸呀、心跳呀这些关键的东西。
这就好像是给伤员做个全面的“体检”,看看他们身体的关键部位是不是还正常工作着呢。
要是呼吸都不顺畅了,那可得赶紧想办法呀!就像一辆车,发动机要是出问题了,那还能跑得起来吗?第三步呢,要仔细观察伤员的受伤情况。
是擦破点皮呀,还是伤筋动骨啦,或者更严重的情况。
这就跟你去买东西要仔细看看质量好不好是一个道理呀。
不能光看表面,得深入了解一下,到底伤得有多严重。
这可关系到后续怎么处理他们呀,不能稀里糊涂的。
第四步呀,就是要根据前面的这些情况给伤员分分类啦。
哪些是重伤得赶紧救的,哪些是伤得不重可以等等的。
这就好像是给一群人排队,重要的人先照顾嘛。
总不能不管轻重缓急都一起处理呀,那不是乱套了嘛。
你想想啊,如果不按照这四个步骤来,那得多混乱呀!该救的没先救,那不就耽误事儿了嘛。
所以呀,这伤员检伤分类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得认真对待呀!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都得用心去做。
而且呀,这四个步骤就像是一个链条,一环扣一环,少了哪一个都不行呢。
只有都做好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对伤员进行分类和救治。
咱可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呀,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呢!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四个步骤,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啦!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啦。
咱得做那个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还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呀!。
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

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一、引言现场检伤是指在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对伤者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和处理的过程。
在现场检伤中,根据伤者的伤情特点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伤者的伤情分为不同的分类,从而为后续的救治和医疗处理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
二、伤情分级的原则1. 严重程度原则:根据伤者受伤的严重程度,将伤情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轻度伤者通常指伤情较轻,不会危及生命,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和休息来恢复。
中度伤者伤情较重,但并不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的医疗处理。
重度伤者伤情严重,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和治疗。
2. 伤情类型原则:根据伤者所受的伤情类型,将伤情分为外伤、烧伤、中毒、冻伤等几个类别。
外伤通常是指身体组织受到机械性或物理性的损伤,如刀伤、撞伤等。
烧伤是指身体组织受到高温或化学物质的损伤,如火灾、化学品溅入等。
中毒是指身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冻伤是指身体组织受到低温的损伤,如冻疮、冻伤等。
3. 伤情部位原则:根据伤者受伤的部位,将伤情分为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几个部位。
头部伤情通常是指头部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头部撞击、头部烧伤等。
胸部伤情是指胸部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胸部刺伤、胸部烧伤等。
腹部伤情是指腹部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腹部撞击、腹部烧伤等。
四肢伤情是指四肢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四肢骨折、四肢烧伤等。
4. 伤情性质原则:根据伤者受伤的性质,将伤情分为急性伤、慢性伤和复合伤三类。
急性伤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产生的伤害,如刀伤、撞伤等。
慢性伤是指长期积累的、时间较长的伤害,如慢性创伤、慢性病等。
复合伤是指多种伤害同时出现的伤情,如刀伤并发感染等。
三、现场检伤分类的意义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快速了解伤者的伤情特点,从而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通过对伤者伤情的分类,可以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来确定救治的优先级,优先处理那些伤情较重、危及生命的伤者。
突发事件伤员检伤分类指南(2020年版)

XX市突发事件伤员检伤分类指南(2020年版)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危及伤员生命的伤情程度,将伤员伤情分为以下三个级别:危重伤、重伤、轻伤,具体判定标准如下:一、危重伤当伤员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情况时,按照危重伤报告:(一)即时的气道阻塞或呼吸停止,呼吸停止<10分钟;(二)即时的心跳停止,心跳停止<10分钟;(三)呼吸异常:呼吸节律不规整>30次/分或<8次/分;(四)严重的大量出血,估计出血量>800-1000ml;(五)休克:收缩压<100mmHg,同时伴脉压<30 mmHg、心率>100次/分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六)伴意识障碍的严重颅脑损伤;(七)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八)不稳定的颈椎损伤,伴肢体麻木、活动障碍;(九)胸部严重开放性损伤;(十)腹部严重开放性损伤;(十一)骨盆损伤伴休克;(十二)大面积严重的烧伤,全身烧伤面积>50%的二度或三度烧伤;(十三)开放性骨折而远端不能触摸到脉搏。
二、重伤当伤员伤情未达危重伤标准,且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情况时,按照重伤报告:(一)严重脑部损伤但意识清醒;(二)颈部以下的脊椎损伤;(三)中量失血,估计出血量<800ml;(四)中度烧伤,全身烧伤面积<50%的二度或三度烧伤;(五)复杂性或开放性骨折;(六)多发骨折;(七)有伤口的眼部外伤;(八)不伴有意识障碍的有毒气体吸入。
三、轻伤当伤员伤情未达危重或重伤标准,且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情况时,按照轻伤报告:(一)少量出血,估计出血量<200ml的软组织损伤;(二)不造成休克的软组织损伤;(三)有行走能力的创伤;(四)<20%的<Ⅱ°烧伤且不涉及机体重要部位或外生殖器;(五)不造成远端脉搏消失的肌肉或骨骼损伤;(六)简单骨折。
现场检伤分类

现场检伤分类
现场检伤分类是指在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快速评估和分类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优先救治那些病情严重、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以下是现场检伤分类的一些要点:
1. 评估病情:首先需要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评估的内容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气道、出血、骨折等方面。
2. 分类标准:根据伤员的病情,可以将伤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红色(危重)、黄色(重)、绿色(轻)。
对于那些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可以将其分为红色和黄色等级。
3. 分类方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例如“三三三”法,即观察伤员的呼吸频率、心跳次数和意识状态,如果其中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则可以将其分类为重或危重。
4. 优先救治:对于红色和黄色等级的伤员,应该优先进行救治,包括止血、心肺复苏、固定骨折等。
5. 记录和沟通:在检伤分类的过程中,应该对伤员的病情、分类结果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6. 动态评估:在救治过程中,应该对伤员的病情进行动态评估,如果伤情发生变化,应该及时调整分类等级和救治方案。
总之,现场检伤分类是事故现场救援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在进行检伤分类时,应该遵循科学、快速、准确的原则,同时要尊重伤员的人权和尊严。
检伤分类图

此类伤员需要优先处理: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0%—— 25%. 三、中度伤员(黄色)
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5%——35%。 四、轻伤(绿色或蓝色)
延期处理,比例较高约占总伤员的35%——50%。
jumpSTART分检法(儿童,青春期之前)
能否走动? 否
自主呼吸? 有
呼吸次数?
能
等待二次检伤
无
有
开放气道后是否有自主呼吸
无
>30
<30
灌注情况:
否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挠动脉可扪及
是
否
意识状态:
能否遵嘱活动?
能
绿色 红色 黑色 红色
红色
红色 黄色
谢谢聆听!
能 能否走动?
否 无
自主呼吸?
有
开放 气道 有自 主呼 吸
有
检查 有 无 脉搏 无
等待二次检伤 绿
红
5次人工呼 有
红
吸后有自主
呼吸
无
黑
黑
呼吸15-45 是 脉搏 有
意识: AVPU法
否 无
Alert,Verbal Pain,Unrespond
红
红 A,V
黄
红 P,U
START分检法(成人,青春期)
绿红能否无有无有有无红黑有无5次人工呼吸后有自主呼吸开放气道有自主呼吸检查脉搏等待二次检伤jumpstart分检法儿童青春期之前呼吸1545脉搏黑红红红黄无有avpu无否是alertverbalpainunrespond意识
急诊现场预检分诊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现场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使用统 一标识。 一、死亡(黑色)
急救检伤分类

急救检伤分类
急救检伤分类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 临床表现急救检伤: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类,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头痛、意识丧失、出血等。
2. 体部急救检伤:主要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分类,比如头部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等。
3. 创伤急救检伤: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外伤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刺伤、烧伤、挤压伤、撞击伤等。
4. 毒物急救检伤:根据患者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后出现的症状进行分类,包括药物中毒、化学品中毒、食物中毒等。
5. 环境急救检伤:主要根据患者处于什么环境中引起的急救检伤,比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溺水等。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但在现实急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种伤病共存的情况,因此在急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急救检伤。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心搏呼吸骤停 –治愈时间约需 1~2个月,可留有功效障碍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10
第10页
轻伤员
–约占总伤员数 30% ~ 40% –主要脏器或部位未受损伤 –无内脏伤,仅有体表伤或单纯闭合性骨折 –全部生命体征稳定,无异常改变 –不会有生命危险 –治愈时间在 1 ~ 4周内,可痊愈无后遗症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7
第7页
死亡
–约占总伤员数 5% ~ 20%
–伤员头、颈、胸、腹任一部位粉碎性破裂 或完全断离
–或者心搏呼吸停顿已超出 20 ~ 30 分钟以 上,且未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人体整个生命机能永久性丧失,死亡不可 逆转,心肺脑复苏已不可能
–现场宣告生物学死亡,已全无抢救价值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8
第8页
重伤员
–约占总伤员数 20% ~ 25% –主要脏器或部位严重损伤 –主要生命体征出现显著异常 –有亟时生命危险,心跳呼吸可能随时骤停 –常因严重休克而不能耐受手术,也不宜马上
转院 (但可在医疗监护下从现场紧急后送) –治愈时间需2个月以上,可能遗留终生残废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9
第9页
中度伤
时间就是生命
–检伤分类就是要尽快将重伤员筛选出来 –在第一时间首先抢救重伤员,争取宝贵时机 –防止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3
第3页
准确推测预后
–全方面、正确地评定伤情和伤亡发展趋势 (宏观)
–及时、有效地救治每个伤员,主动改进预后
–决定某一伤员在现场是否优先救治和后送
检伤分类课件

检伤分类目的和意义
评估伤势的危急程度 建立优先救治的顺序 急危重症得到立即处置
有限的人力、物力、时间,用于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
◯特点
◯两个关键
时间紧迫
如何评估患者伤情
一个特点 ,两个关键
亲属? 朋友? 谁好救就救谁? 刚好看着谁就救谁? 谁大喊大叫喊就救谁?
?????
2
目录
1 • 检伤分类定义 2 • 检伤分类流程 3 • 检伤分类练习
检伤分类的概念
急救检伤分类(triage):就是一种医疗卫生 资源分配决策系统,用于急诊部门、大型事故及 战场上大量病人治疗优先顺序的分配。
4
检伤分类的类型
• 因此可以在现场等待稍后的延期医疗处理 • 一般在1 ~ 4周内痊愈,无后遗症
9
(2)中度伤
• 总的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5% ~ 35% • 伤情介于重伤与轻伤之间 • 伤员重要部位或脏器有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如
果伤情恶化则有潜在的生命危险,但是,短时间内 不会发生心搏呼吸骤停 • 及时救治和手术完全可以使中度伤员存活 • 愈后良好,治愈时间约需 1~2个月,可能遗留功能 障碍
综合应急能力提升培训
Emergency rescue skills training.
One experience, a lifetime benefit.
根据发生的灾害,我们可以看出当发生伤亡 人员众多的严重灾难事件时,现场往往没有足够 的医疗救援资源。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伤员, — —你先救谁呢?
意识水平
不能简单交流
红色/ 立即
急救检伤分类标准

急救检伤分类标准急救是指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减轻伤害的程度。
而急救检伤是指在急救过程中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分类和评估,以确定急救措施的优先级和方式。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急救检伤分类标准。
一、按伤情严重程度分类根据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可以将急救检伤分为轻伤、中度伤和重伤三个级别。
1. 轻伤轻伤是指伤者的伤情较为轻微,不会危及生命,但仍需要进行急救处理。
常见的轻伤包括轻微擦伤、轻度扭伤、轻微烧伤等。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采取简单的处理方法,如清洁伤口、敷药、冷敷等。
2. 中度伤中度伤是指伤者的伤情较为严重,但并未危及生命。
常见的中度伤包括骨折、严重扭伤、中度烧伤等。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处理,如固定骨折、包扎伤口、止血等。
3. 重伤重伤是指伤者的伤情非常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常见的重伤包括严重骨折、内脏损伤、大面积烧伤等。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如止血、复位、人工呼吸等。
二、按伤口类型分类根据伤者的伤口类型和位置,可以将急救检伤分为不同的类别。
1. 外伤外伤是指伤者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损伤,常见的外伤包括擦伤、割伤、烧伤、挫伤等。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及时清洁伤口,避免感染,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敷药、包扎等。
2.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折断,常见的骨折包括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先固定骨折部位,然后进行包扎和止血等处理。
3. 内脏损伤内脏损伤是指伤者内部器官的损伤,常见的内脏损伤包括脑震荡、心脏破裂、脾脏破裂等。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迅速进行抢救,如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
三、按伤者年龄分类根据伤者的年龄不同,急救检伤也会有所区别。
1. 成人成人的身体结构相对成熟,对于一些急救处理方法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较为复杂的处理方法,如固定骨折、进行人工呼吸等。
2. 儿童儿童的身体结构相对脆弱,对于一些急救处理方法比较敏感。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重伤员
–约占总伤员数的 20% ~ 25% –重要脏器或部位的严重损伤 –重要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异常 –有亟时的生命危险,心跳呼吸可能随时骤停 –常因严重休克而不能耐受手术,也不适宜立 即转院 (但可在医疗监护下从现场紧急后送) –治愈时间需2个月以上,可能遗留终身残废
10
中度伤
–约占总伤员数的 25% ~ 35% –伤情介于重伤与轻伤之间 –重要生命体征有异常改变,但不严重
作者
选取参数
检验结果
(5个参数英文 字头的缩写) 儿童创伤记分法
(Pediatric TS)
生命体征 灵敏度82% Gormican 胸腹部伤势 特异度86% Clemmer 运动语言反应 总体评价: 共计5项 评分较复杂 儿童体重 生命体征 伤部及伤型 共计6项 灵敏度91% 特异度85% 总体评价: 适用于儿童
(86~99 mmHg)
10.0 ~ 11.33
(75~85 mmHg)
<9.86(74mmHg) 2、脉 搏 (次/分)
51 ~ 119 >120 <50
0 3 5
30
续前
3、呼 吸 (次/分) 正常(14 ~ 28) 费力或表浅 >30 缓慢 <10 正常 模糊或烦躁 不可理解的言语 胸或腹部穿通伤 无 有 0 3 5 0 3 5 0 4
12
现场必须遵循的救治顺序
第一优先
重伤员
其次优先
稍后处理 最后处理
中度伤员
轻伤员 死亡遗体
13
四、分类判断伤情的依据参数
一般情况:
如伤员年龄、性别、心理素质、 致伤因子的能量大小、 基础疾病、既往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伤分类:为保证有效的院前救护,护士在对成批的伤病员进行病情评估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现场分类,这是保证急危重患者有效救治的重要方法
急症病情分级:Ⅰ病情危重,若得不到紧急救治,则很快会导致生命危险Ⅱ级有潜在性危及生命的可能Ⅲ级急性症状不能缓解的病人Ⅳ级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病人
ICU收治对象:1心肺脑复苏后需要对其脏器功能继续给予支持者 2 各种原因所致单一器官衰竭或多系统器官衰竭病人 3 心血管系统危重疾病的病人 4 突然昏迷抽搐者 5 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及酸碱失衡的病人 6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垂体等内分泌危象者7各种中毒和意外伤害病人 8 多发伤,复合伤及大手术后需监测者
一般护理: 1 心理护理对于神智清楚地病人,周到细致的解释和精神安慰可以起到增强病人自信心和通气治疗的效果 2 呼吸道管理病人由于机械正压通气,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原因,易发生阻塞性肺不张 3 营养支持病人常留置胃管或十二指肠管 4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正常的咀嚼减少或停,易导致口腔粘膜或牙龈感染,溃疡 5康复护理给予被动的肢体活动,预防关节僵直变硬
除颤的监护要点:1 除颤前应认真检查有关器械和设备,确切证实充电,放电功能有效,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
2 准确安放电极板,并与病人皮肤全部贴紧,保证导电和除颤的效果3 对细颤型室颤者,先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变为粗颤后,在进行电击,以提高成功率 4 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避免触电 5 电击部位的皮肤可出现红斑,疼痛,须加强皮肤护理 6 对除颤成功者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遵医嘱继续应用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 7 将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或生理盐水擦掉,以备再次使用。
止血术注意事项 1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结扎部位不应距离出血点太远。
2 注意松紧适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宜 3 连续使用不宜超过5小时 4 采用屈肢法止血时有可能压迫附近大的神经造成损伤,故需谨慎使用。
骨折固定:对骨折部位采取及时,正确的固定,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移动损伤血管神经,减轻伤员的痛苦,有利于防止休克及伤员的搬运常用固定法:1上臂固定法 2 前臂固定法 3 大腿固定法 4 小腿固定法注意事项 1选择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其长度必须超过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 2 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应垫以棉花等物品,尤其在夹板两端,骨突出部位应加厚衬垫,以防止受压或固定不妥 3 固定应松紧适度 4 肢体固定时必须将指(趾)端露出 5 固定中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搬运注意事项 1 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巧,协调一致,避免颠簸,减少病员的痛苦 2 搬运时病人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便于后面抬担架的人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3 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平稳前进。
4 搬运中要随时了解伤病员的生命体征,长途搬运时必须防止压疮的发生
急性心力衰竭症状:1急性肺水肿:为急性左心衰竭的严重表现。
由于左心室充盈障碍或左心负荷突然明显增加,使左心室排出血量急剧下降,导致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左心房压急剧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淤血,使流体静脉压升高。
当肺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超过胶体渗透压时,大量血浆由肺毛细血管渗出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引发急性肺水肿。
肺泡内液体与气体形成泡沫后,表面张力增大,影响气体交换,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
洗胃:1适应证水溶性毒物中毒者,洗胃最为适宜 2 禁忌症惊厥未控制者,服用强腐蚀剂者,原有食管静脉曲张或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者
洗胃液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症
温水,生理盐水清洗原因未明的急性中毒
1:5000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多种生物碱,有机毒物内吸磷,乐果,对硫磷
20g/L碳酸氢钠分解有机磷农药等敌百虫
茶水,20~40g/L鞣酸沉淀重金属,生物碱
洗胃病人的护理 1 向神志清醒者说明洗胃的目的,争取其合作。
2 选择胃管需大口径且有一定硬度 3 根据毒物选择洗胃液的种类 4 插胃管时动作要轻柔 5 洗胃应快进快出,先出后入,保持出入量基本一致 6 每次灌洗量为300~500 7洗胃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8 注意观察洗出液的颜色,气味 9 洗胃完毕,保留胃管一定的时间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甲蓝小剂量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大剂量亚甲蓝效果相反,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适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
急性有机磷酸农药中毒: 1 毒覃碱样表现(M样作用):出现最早,主要为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的结果。
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多汗,流泪,流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率减慢,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甚至肺水肿 2 烟碱样表现(N样作用):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过度积蓄,使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产生强直性痉挛,病人常有肌束颤动,牙关紧闭,抽搐,全身紧束感,严重时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呼吸肌麻痹可引起呼吸衰竭 3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脑内乙酰胆碱积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头晕,进而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等中毒程度 1 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多汗视力模糊,瞳孔无明显缩小,血胆碱酯酶活力50%~70% 2 中度中毒有明显毒覃碱样表现,并伴有肌纤维颤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为30%~50% 3 重度中毒出现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昏迷,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30%以下实验室检查 1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中毒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 尿液中有机磷杀虫药分解产物的测定
中暑病人紧急救护: 1 迅速使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或脱去外衣,取平卧位安静休息。
进入室内后,尽快采用空调,电扇或放置冰块等方法,
使室温降至22~25度,提供良好的降温环境 2 反复用冷水擦洗病人面部,四肢或全身,直至体温降至38度以下。
护理中应正确执行各种降温措施,及时更换降温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接触冰袋,防止冻伤。
冷水擦试或冷水浴时,需用力按摩病人四肢及躯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低温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液淤滞 3对于高热病人,物力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可防止肌肉震颤,抑制机体分解代谢,减少产热,增强降温效果。
常用氯丙嗪等冬眠药
溺水病人紧急救护:1 救起溺水者首先清除口,鼻中的污泥和杂草。
有义齿者应取下,并将舌头拉出。
牙关紧闭者应设法撬开其口腔。
松解领口和紧身内衣,胸罩,腰带,确保呼吸道通畅 2 迅速倒出淹溺者呼吸道及胃内积水。
救护者将淹溺者腹部横放于自己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按压背部,从而倒出呼吸道和胃内的积水;或双手抱起淹溺者的腰腹部,使其背部向上,头胸部下垂,上下抖动,以倒出积水;还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抱起淹溺者,将其腹部放在一侧肩上并使头胸下垂,然后不停抖动肩部,也可倒出体内积水。
需要注意的是到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 对呼吸,心搏停止者,快速倒水后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交通意外病人:1 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启动医疗救援系统,使伤员尽快得到有效治疗 2 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能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 3 呼救的同时,在现场对伤者进行评估:先查看现场伤员的伤情,实行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4 事故发生后尽可能对现场进行保护以便提供事故责任划分的依据,并采用最快的方式向交通管理执法部门报告 5 发生恶性交通事故时,当大量外援到达后,要在抢险指挥部门统一指挥协调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伤员分类,救护和转送等工作。
遇到大批伤员时,必须进行伤情分类,并按轻重缓急给予处理。
对疑有骨折伤员,应先做简单固定在去搬运
案例分析:病人可能因为原来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输液过快导致了急性心力衰竭
急诊处理: 1 安置体位,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双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肺淤血;增加肺容量和肺活量,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 2 纠正缺氧增加心肌及其他脏器的供养(1)鼻塞给氧(2)面罩给氧(3)呼吸机加压持续给氧 3 药物治疗(1)吗啡(2)利尿药(3)血管扩张药(4)强心药(5 )氨茶碱(6)糖皮质激素 4 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
护理计划:1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 2 安置病人与单人房间,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 3病人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减轻心脏负担 4少量多餐,每日总热能分 4~5次摄入 5 加强口腔护理,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