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合集下载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
1.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地识别圆的基本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和圆周;
•能够知道圆的性质:圆心到圆周上任一点的距离相等;
•能够正确地绘制圆的相关图形;
•能够应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
1.圆的定义和基本元素的概念解读
2.圆的性质和相关定义
3.圆的应用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沙盘等方式展现圆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形状,引入本节课程内容。

3.2 观察圆、圆心、直径、半径和圆周
教师介绍圆的定义和基本元素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圆、圆心、直径、半径和圆周的特征。

3.3 圆的性质
•圆心到圆周上任一点的距离相等;
•相交的两条弦相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相切的两线段的长度相等。

教师介绍圆的性质和相关定义,并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这些性质。

3.4 圆的应用
•绘制圆的相关图形;
•通过圆的相关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案例和练习,让学生应用圆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

3.5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4. 教学评价
1.通过练习检验学生掌握圆的基本元素和性质;
2.给予学生实战问题进行创新思考的实际应用;
3.教学互动的质量,学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小学数学教材》
3.《小学数学导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

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的属性、圆的画法、圆的对称性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画法,认识圆的半径、直径,了解圆的对称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

2.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识别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子、钟表等,引导学生认识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属性、画法、对称性,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

3. 练习:让学生动手画圆,识别圆的半径和直径,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圆的认识2. 内容:圆的定义、属性、画法、对称性、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作业设计1. 基础题:画圆,识别圆的半径和直径。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

3. 拓展题:研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内容条理清晰,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学生对圆的对称性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共计约 500 字,如需进一步扩展至 2000 字,可以在每个部分增加详细的讲解、示例、练习题目及解析、学生常见问题及解答等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等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 教学难点:圆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

-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圆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

-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二、新课1. 教师利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圆有哪些部分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4. 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半径相等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部分?圆有哪些性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教师总结并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强调记忆方法。

4. 学生练习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讲解、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教材P56页的练习题1-4。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尝试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并记录下来。

5.1.1《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5.1.1《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5.1.1《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会画圆,能找出一圆的半径和直径,知道圆有无数条半径,半径都相等;圆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美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会画圆。

2. 教学难点:找出一圆的半径和直径,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引出圆的概念。

2. 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发现圆的特征。

教师可提供一些圆形物品,如硬币、圆规、圆形卡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圆的特征。

3. 深化理解:教师讲解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尝试画圆,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4. 实践应用: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进行解答。

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直径;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等。

5. 总结归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圆的特征,以及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内容。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一些不同大小的圆,并找出它们的半径和直径。

2. 让学生测量一些圆形物品的半径和直径,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3. 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圆的知识?举例说明。

五、板书设计1. 圆的认识2. 圆的特征:曲线、封闭、无限多边形3. 圆的半径、直径4.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5. 画圆的方法6. 实际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认识教案《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的特征和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准确认识、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直尺、三角板、彩笔、硬币、线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兴趣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实验体验)3、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平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的圆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上有圆,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圆创造了这么多美丽啊,难怪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图形。

2、摸圆形纸片游戏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我将这些形状的硬纸片装入这个口袋,你能从中摸出圆形吗?摸完后,师问:有可能把其他图形当成圆形吗?为什么?小结:三角形、四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却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同学们,圆不但美观而且藏有更深奥的秘密。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尝试着来研究研究?(想)那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来试一试?(请看大屏幕)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本58页,并完成检测练习。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

这样反复折几次.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教师板书:圆心(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青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内容【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后续学习的圆周长、面积及圆柱体打好基础,所以圆的认识是几何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1、做游戏导入新课:猜图形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我们先来做个摸圆的小游戏轻松一下好吗?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圆形和其它图形,我想找同学把里面的圆形摸出来,谁来试试?师:摸到了吗?生:摸到了师:你为什么觉得你摸的是圆形而不是其它图形?生1:它的表面是光滑的生2:它没有角生3:它的边圆圆的师:观察一下这个圆,想一想圆与我们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做比较)师总结:以前学过的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认识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认识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认识圆︳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定义,能准确说出圆的特点;2.能够测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3.能够独立画出指定半径或直径的圆;4.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并找出规律的能力;5.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特点;2.圆的周长、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使用一些图形进行讲解,例如一个纸片、手机、电视机等都是圆形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共性,并识别出圆所具有的特点。

2. 讲授圆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导入环节,已经引导学生发现了圆的特点,接下来,需要对圆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

首先,可以通过PPT课件展示圆的样例,然后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出圆形,并开展探究活动,由学生自行总结出圆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经发现的共性和特点来归纳总结。

3. 测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在学习了圆的定义和特点之后,需要讲解如何测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

可以展示一些工具,如圆规、卷尺、量角器等,让学生自行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并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圆的周长。

4. 独立练习在学习了圆的定义、特点和测量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可以包括测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画出指定半径或直径的圆等题目,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 总结评价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并进行小结。

同时,还可以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识别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提升。

四、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可以包括如下内容:•圆的定义;•圆的特点;•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

五、教学用具PPT、圆规、卷尺、量角器等。

六、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的定义及性质•能够正确绘制圆的图形•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2.能力目标•能够解决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的知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计算公式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推导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等,并能描述圆的特点。

2.讲解(1)定义圆•圆是由平面上到一点(圆心)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简而言之,就是一条半径相等的闭合曲线。

•通过一系列图片和实地绘制圆形显示,深度理解圆的定义。

(2)圆的性质•在讲解圆的性质时,首先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制作的圆的图形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开始讲解圆的性质。

•圆的半径相等。

以任意点为圆心,连接圆上不同两点,作垂线,垂足和圆心连线为半径,则两半径相等。

•圆的直径等于两倍半径。

直径就是任何经过圆心的线段,将其两端相接,则得到圆的直径。

•以圆心为端点的举行都相等。

对于同一圆上的两线段,连接其与圆心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两线段就相等。

(3)圆的周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通过实地练习,学生可以得出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L = 2πr。

其中,L为圆的周长,r为圆的半径,π为常数,约为3.14。

(4)圆的面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面积,通过实地练习,学生可以得出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S = πr²。

其中,S为圆的面积,r为圆的半径,π为常数,约为3.14。

3.练习•让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和实际操作演练,巩固圆的相关知识点。

4.教学小结•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包括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等。

•课外扩展:搜集与圆相关的实际应用例子,加深对圆的认识与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相关知识。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需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下面是我对5.1《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圆的定义、性质和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深入了解圆的特征,并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描述圆的基本特征;2. 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的模型、圆规、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圆的特征。

2. 圆的定义与性质: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讨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等。

3. 圆的周长计算:我会讲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公式计算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

4. 圆的面积计算:我会讲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半径的圆的面积。

5.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计算圆形草坪的周长和面积等,进行讲解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描述圆的定义和性质;3. 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性质:圆的直径是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通过圆心的直径是最长的。

圆的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所有半径相等。

圆的认识教案(6篇)

圆的认识教案(6篇)

圆的认识教案(6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时:3课时(预习指导课、展示课、反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材简介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

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难点: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过程(预习指导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

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二、探索新知1、谈话: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请大家画一个圆,研究一下。

学生独立画圆。

谈话:同学们得到圆了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圆的呢?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方法;找有代表性的到黑板上来画一下。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用图钉、细线和铅笔画图,画时图钉要固定好,细线要拉紧,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②用圆形的瓶子盖可以画出一个圆。

谈话:我们来看这几个同学画的,有什么问题吗?(不圆)为什么会不圆呢?你们画的时候有问题吗?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谈话: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

请大家用圆规画圆试一试。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小组内交流:用圆规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再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圆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主要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圆规、直尺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让同学们观察并描述一下他们看到的圆的特点。

2. 知识点讲解:我会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关于圆的例题,让同学们一起跟我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本,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画出一个圆,并测量它的直径和半径。

2. 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圆的定义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部分同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多进行相关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的黑板画圆,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特点,这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知识点讲解环节中的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五完美的图形----《圆的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五完美的图形----《圆的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五完美的图形《圆的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圆的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从教材的第十章引入,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的定义、圆的性质以及圆的度量。

我会详细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将圆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学生对于圆的概念的理解会是一个难点,同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将是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饼干、硬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形状。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计算工具,如计算器,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周长和面积,从而引入圆的概念。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圆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辅导。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包括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学生能够自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圆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计划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圆的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我会尽量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物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形状,帮助他们建立圆的基本概念。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将是另一个重点。

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认识圆;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测量,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2、学会画圆教学难点:画出规定条件的圆学具准备:直尺、圆规、圆形纸片教学过程:课前: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你玩过吗?怎么玩?你玩的时候,游戏的奖品是什么?老师也很喜欢玩套圈游戏,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就从玩套圈游戏开始,好吗?上课!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看大屏幕,这种套圈游戏的奖品是什么?做这样的游戏有一个规则,自己读一读。

谈话:如果用它(磁钉)来表示奖品,用这根小棒的长度来表示3米的距离。

想一想你可以站在哪里投掷?你来画一画。

只有这个点吗?还能画吗?这样的点可以找到多少个?谈话: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无数个点会组成什么图形?(课件演示)请看,和你想的一样吗?2.生活中找圆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圆?刚才有同学说到车轮是圆形的,那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课题二、学习画圆。

我执教的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这一课。

以往在教学画圆的时候,是老师手把手的教,课堂上耗费许多时间。

其实画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他们喜欢画着玩,玩着玩着就会画了,为何不放在课下呢?于是,我制作了微课,将用不同方法画圆放在了课外,目的是想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学生在微课学习之后,尝试用多种方式画圆,既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又感悟了一些圆的特征。

这也是对翻转课堂的一点尝试吧!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微课学习过画圆了。

那在画圆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预设:(1)手指(2)用线和笔画一个圆。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圆的特征。

2.熟练掌握圆的相关术语:圆心、半径、直径。

3.能根据给定的圆的相关信息,求解圆的面积和周长。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圆的概念和特征。

2.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教学难点1.圆的相关问题的求解。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导入问题:“一个形状又尖又长的图形叫做什么?”2.引出圆形的概念:展示一张圆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征:任何一条线段的终点和起点都与圆心相等,并且半径相同。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3.引导学生总结圆的特点并进行概括,例如:“圆是一个没有边界、没有拐角的二维图形。

”2. 讲授圆的术语和定义1.引导学生观察圆形图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指出圆的特点和定义,例如:“圆心是圆的中心点,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2.配合圆形图片,引导学生熟悉圆的基本术语,例如:“圆心、半径、直径、圆周、弧、扇形等”3. 圆的相关问题的求解1.经过讲解,提供一些简单的圆的相关问题,例如:“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一个圆的直径为12cm,求它的圆周长是多少?”等等。

2.强调解题步骤,以及如何将图形转化为算式。

4. 拓展和巩固1.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教学方法排除传统的说教方式,加强思维性和互动性。

例如,引导学生发现和讨论圆的特点,并且利用圆画图加强学生对圆的理解和识别。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以“圆的认识”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圆的术语和定义,并讲解了一些圆的相关问题的求解方式。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讲解,也有图形示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中文表述不准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词汇的教学。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定义和性质。

2. 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 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理解和应用。

2. 圆的性质的推导。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圆规、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钟表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圆。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吗?圆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讲解圆的性质:a. 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叫做半径。

b.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c. 圆的半径和直径相等。

3. 讲解圆的画法:使用圆规和直尺,先画圆心,再画半径或直径,最后画出完整的圆。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圆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动手操作1. 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略)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课后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理解和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是圆的基本要素,对它们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5.1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5.1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5.1 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2. 学会使用圆规画圆,并能正确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3.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圆的周长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圆的周长公式。

2. 演示法:演示圆规的使用方法,展示圆的画法。

3. 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用圆规画圆,并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4.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回顾: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全新的平面图形——圆。

二、讲解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讲解圆的定义:以一个固定点为端点,以一个固定长度为半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

2. 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圆心、半径、直径。

三、演示圆规的使用方法1. 演示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2. 演示如何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四、学生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圆规和一张白纸。

2.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并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五、讲解圆的周长公式1.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纠正学生的错误。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周长公式。

2. 强调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操作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周长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 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圆是曲线图形”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在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图形”这一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及画法。

教学难点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幅生活中的图片,如车轮、钟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引出圆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 圆的认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圆形的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圆的特点: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 圆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并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并记住圆的各部分名称。

3. 圆规画圆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圆,并讲解画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用圆规画圆。

三、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画指定大小的圆、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的认识和画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加深对圆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圆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使学生认识了圆,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学会了用圆规画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规画圆的方法圆规画圆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技能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圆规画圆。

青岛版六上《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

青岛版六上《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圆的认识”52—56页。

【教材简析】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 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探索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学会用圆规画圆。

通过对圆的认识,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 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学习的圆周长、面积及圆柱体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 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在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供素材1. 回忆感知生活中的圆2. 课件呈现车辆的图片谈话: 从古至今的车辆在设计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大致能说出轮子都是圆形的。

)追问: 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呢?引导学生猜想, 引出课题——圆的认识。

二、分析素材, 理解概念1. 借助材料画圆——初步感知(1)学生小组合作, 用准备的材料画圆。

预设:学生可能借助圆形物体描圆, 可能借助圆规画圆……画好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画圆的方法和画圆时要注意的地方。

(2)组织交流指名说画圆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引出: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 用圆规画圆——理解概念(1)谈话:如果再让你在纸上快速地画一个圆, 会选择那种方法?(大部分学生会想到用圆规画圆)追问: 为什么?交流明确, 用圆规画的圆规范、标准、快捷、随意大小。

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特点和圆周率的含义;2.会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3.能够求解有关圆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圆的特点和周长的计算;2.直径和半径的测量和计算;3.圆与其他图形的比较和求解。

三、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求解;2.圆与其他图形的比较和求解的思维转化。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2.讲授法;3.演练法;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询问学生对圆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到圆在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环节2.1 圆的特点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对圆的特点进行讲解,重点强调直径、半径和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2 圆的周长公式通过实例演算,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

2.3 圆的测量通过实验室实际操作和示范,教授直径和半径的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

3. 演练环节3.1 练习题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直径、半径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检测掌握程度。

3.2 拓展练习通过提供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环节通过讲解和复习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对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将圆的特点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

六、教学评估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考察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圆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应用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并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教案: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特征: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是所有直径的交点,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周长C=2πr,面积S=πr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能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周率的理解,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的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是圆形。

3. 圆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如轴对称、圆心、半径等,并用圆规和直尺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特征的理解。

4.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推导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些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的认识1. 定义: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特征: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是所有直径的交点,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3. 周长:C=2πr4. 面积:S=πr²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

半径r=5cm答案:周长C=2πr=31.4cm,面积S=πr²=78.5cm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圆的认识”55—59页。

【教材简析】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的圆周长、面积及圆柱体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圆规画圆,在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回忆感知生活中的圆
2.课件呈现车辆的图片
谈话:从古至今的车辆在设计
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大致能说出轮子都是圆形的。


追问: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呢?
引导学生猜想,引出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过的的圆形表面,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圆
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建立圆的初步表象,适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借助材料画圆——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用准备的材料画圆。

预设:学生可能借助圆形物体描圆,可能借助圆规画圆??
画好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画圆的方法和画圆时要注意的地方。

(2)组织交流
指名说画圆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引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用圆规画圆——理解概念
(1)谈话:如果再让你在纸上快速地画一个圆,会选择那种方法?
(大部分学生会想到用圆规画圆)
追问:为什么?
交流明确,用圆规画的圆规范、标准、快捷、随意大小。

(2)实际操作,用圆规画圆。

(3)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进行交流,指出问题,明确画圆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①定长②定点③旋转
组织学生交流:大家画的圆都一样大吗?位置一样吗?
通过交流明确:针尖(点)位置不同,所以圆的位置不同;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不同,所以圆的大小不同。

(4)练一练: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2厘米,按步骤画出一个圆,并在小组内比一比谁画的好。

【设计意图: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谈话:其实,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像这些能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我们称它们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第53页自学。

全班交流:反馈圆心、半径、直径(让学生上台画、板书)
出示课件:判断下面的线段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为什么?。

① ② ③ ④
2.回顾画圆过程,理解原理,内化概念。

谈话: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其实回头看一下刚才我们画圆的过程,里面就蕴含了这些知识,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明确:针尖及圆心,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及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合作探索,掌握特征
(1)谈话: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了,请将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拿出来小组合作进行研究。

(2)小组合作,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讨论研究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交流:操作过程中对圆又有了哪些更深入的认识?
预设:大部分学生能会发现圆的直径和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相等,所有的半径也相等;同一个圆中,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如果学生说出,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适时追问:所有的所有的直径都是半径的两倍吗?使学生明确:必须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生小结: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

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

d=2r 或r=2
1d (课件出示数学史料)通过课件介绍,加深对圆特征的理解。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车轴应该装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动画演示)
2.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小。

()
(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
3.课件出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