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_浅析_罗亭_中_多余人_的形象

合集下载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

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

试比较中俄两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以《罗亭》《沉沦》为例

试比较中俄两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以《罗亭》《沉沦》为例

(上接第69页)
莉的生活,她开始不喜欢茜莉,但茜莉的遭遇和对她的好, 让她们亲如姐妹。她追求性的乐趣,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让自 己穿梭在男人和女人之间。x 先生对莎格百般的顺从和迁就, 完全不像对茜莉那样不打即骂。茜莉开始感受到了爱情,她 开始思考爱情,她不再是一具活尸,她开始有自己的喜好和 情感。莎格在养病期间,她们一起聊天做针线活,她们无话 不谈。莎格讲有关性的知识,并引导她性意识,对性的认识, 是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有了自己的私人向往。
参考文献: [1]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M]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New York 1982 [2]王晓英 走向完整的生存——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 创作研究[D] 2006(4) [3]周红菊 那个布鲁斯歌声里的悲剧人生——《紫色》莎格 的人物分析[J]文学评论 2007 (7) [4]薛菊花 紫颜色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J]时代文学 2011(6)
托拜尔斯(x 先生弟弟)的到访。他们一起聊天说到了 世界。他们并排而坐,茜莉第一感觉到了和谐,她终于把自 己当成一个人——有各种情感和欲望的个体看待了。他们谈 论到了世界,这是茜莉头一次想到世界。她思考了这世界究 竟和什么有关。她冲破了庄园的禁锢,想到了外面的世界, 这为她出走埋下了伏笔。
莎格是她出走的动力,终于在她找到妹妹写的多封信件 后,决定和这个魔窟告别。她写到“亲爱的聂蒂(茜莉妹妹), 我不再给上帝写信了,上帝给我做过什么”。她和莎格谈论 上帝,她开始对上帝产生质疑,她要寻找真正的上帝,她不 再只是遵循和信奉,她相信上帝是爱她的,所以会接受她的 一切好与不好。因此上帝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自我意识的那部
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176页 [2]同上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选集》(上),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4]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罗亭》,安徽人民出 版社2013年版,第76页 参考文献: [1]王福和,郑玉明,丘引弟.比较文学原理的实践阐释[M].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2]唐正序,陈厚成.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朱栋霖,张福贵.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2 [4]刘莎.屠格涅夫与郁达夫创作比较研究[D].陕西:西安外国 语大学,2013 [5]郁达夫.闲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6]方坪.设谜与解谜——重新解读罗亭形象[J].上海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7]王白立,陈子善.卖文买书-郁达夫和书[M].北京:三联书 店.1996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外国文学史教案(下)

外国文学史教案(下)
2、中期(50年代——70年代)
这个时期是作家创作的极盛时期,中篇小说《木木》《阿霞》和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和《烟》等。
3、晚期(80年代)
作家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是《散文诗》(1878—1882年)是他生活、艺术的总结,融会了他一生创作特点: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悲观情绪;真诚、善良、敏锐、抒情、哲理、简洁。它既是作家人格的写照,又是作家艺术的结晶。
复习思考题:
1、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1)以俄国重要社会矛盾冲突为情节结构的基础,即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在思想、道德、艺术、政治等方面的冲突
(2)结构精巧、简练、明快、朴素、紧凑,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把所有人物和事件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3)对话、辩论占有较大的比重(人物是某种政治或道德理想的体现者,都有其对立面,因而论争对话较多)
1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以俄国重要社会矛盾冲突为情节结构的基础即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在思想道德艺术政治等方面的冲突2结构精巧简练明快朴素紧凑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把所有人物和事件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3对话辩论占有较大的比重人物是某种政治或道德理想的体现者都有其对立面因而论争对话较多4爱情来编织故事情节5塑造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典型2分析罗亭形象1多余人形象之一40年代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2对真理执着的追求丰富的知识雄辩的口才3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罗亭的懦弱4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这一时期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黑暗时期所起过的历史作用但罗亭的局限性也表明了贵族知识分子以无法承担改造旧社会的责任3分析巴扎洛夫形象1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体现了新人的特点
(2)强调客观性。自然主义要求小说家完全消失在小说情节的后面,不要介入小说的叙述,让股市“自己来讲述自己”,也就是说,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做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只限于说出他在人尸体中找到的东西。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_浅析_罗亭_中_多余人_的形象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_浅析_罗亭_中_多余人_的形象

第4卷第10期2009年10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Journa l o f Changchun U n i ve rsity o f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H i gher Educati on Ed iti on)V o l 4 N o 10O ct 2009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浅析罗亭!中∀多余人#的形象徐美仙(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 要]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总称。

而罗亭!中的主人公罗亭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多余人#的形象特点虽然相似,却各有各的不同。

对处于中间阶段的罗亭来说,他的存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余人的形象特点和罗亭与之前的多余人的异同比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多余人的本质特征及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状况。

[关键词] 罗亭;多余人;差异[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徐美仙(1963 ),女,广东顺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法和美国文学。

罗亭!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55年夏,于1856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的第一、二期。

在小说中屠格涅夫塑造了一个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动的小贵族的叛逆者的形象 ∀多余人#罗亭,他身上集中了19世纪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同时也是一系列∀多余人#形象的杰出代表。

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系列文学形象的概括与总结,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毕巧林,再到罗亭、奥博洛莫夫,他们都被定义为∀多余人#。

其共同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有高度智慧,曾有强烈的激情,都对社会现实不满并试图改变,但是却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可以改变现状,因而与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同时又脱离人民群众,在社会上成为不上不下的∀多余人#,别林斯基称这类人是∀智慧与痛苦的结合体#。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

屠格涅夫《罗亭》赏析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

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

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

他的小说不仅反应了当时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

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

早期诗作有《巴拉莎》、《地主》,重要的长篇小说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

中篇小说有《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

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罗亭》这一作品以罗亭与娜塔丽娅的爱情为线索,小说中的主人公罗亭出生没落贵族家庭,念过大学,胸怀大志,虽然有着诸多追求,却优柔寡断,一直一事无成。

娜塔丽娅是一个大家闺秀,罗亭偶然到她家做客,她对他一见钟情,但她的母亲不同意他们结婚。

于是,美丽勇敢的娜塔丽娅为爱义无反顾,决心要和罗亭私奔。

可是,罗亭却感到犹豫和彷徨,最终选择了退缩。

他以自己不能她幸福为由拒绝了娜塔丽娅,娜塔丽娅为此伤心不已。

多年以后,娜塔丽娅已嫁为人妇,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而罗亭,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最终,罗亭走上革命的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

罗亭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可以说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他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才思敏捷,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能感染人、吸引人。

但是他却缺乏必要的实践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徒有过人的天赋才智,却不能正确运用、付诸实践。

一旦付诸实践,便顾虑重重,急流勇退,充分暴露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

而小说中的女主角娜塔丽娅是一个纯洁勇敢,坚强执着、为爱不顾一切的贵族少女形象,她的勇气让人钦佩。

浅论屠格涅夫笔下罗亭这一

浅论屠格涅夫笔下罗亭这一

浅论屠格涅夫笔下罗亭这一“多余人”形象内容摘要: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这一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的显著代表,代表了俄国文学史的时代特征,也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俄国的文学史上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政治上的变革。

这一个形象的出现,不仅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一个里程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屠格涅夫笔下罗亭这一“多余人”人物形象,并和俄国其他的作家所写的作品中的“多余人”人物进行比较,找到罗亭这一人物形象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从他的身上,折射出的当时俄国的时代背景特征,以及当时的政坛变动。

罗亭这一人物形象是“多余人”的显著代表,罗亭作为一个有理想的青年,渴望成功,渴望改变社会现状,但是却由于社会的现状,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他的理想难以实现。

罗亭是俄国在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青年贵族的浓缩,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身,代表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和他一样的一类人。

关键字:罗亭“多余人”阶级的局限性俄罗斯的社会变革正文:在俄国的文学史上,“多余人”这一称谓是在屠格涅夫在1850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开始广为流传的,但是这类人物的基本特征在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身上已经确定下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希金的奥涅金这一形象是“多余人”的鼻祖,而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使得它更加深入人心。

之后又有赫尔岑《谁的罪过》中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的奥博洛莫夫。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作者:孙宏颖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3期内容摘要: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多余人以反传统姿态出现,使俄国文学在世人眼前为之一亮;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俄国文学历史产物“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一.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部诗体小说,是俄国文学的一大创新。

作品将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涅金从小受贵族教育,最早跟着法国家庭教师学习,其从小没有接触过“艰苦奋斗”精神,由于家庭条件优越,长大后既不想飞黄腾达的仕途,也不想成为士兵或者将军而光宗耀祖。

贵族世袭制使奥涅金出生便有了一切,他期望自由却又不愿抛弃已有一切的束缚。

奥涅金的生活是无奈的,既无家人陪伴,又无工作寄托,自视清高却又不甘寂寞,受过资产阶级启蒙,又无法摆脱贵族阶级教育。

总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奥涅金毫无能力、无所作为,充其量做一些善事。

奥涅金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到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就这样把光阴虚度。

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不是需要这样的“多余人”。

奥涅金形象,奠定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基础,是俄国甚至整个世界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多余人——毕巧林人物形象分析莱蒙托夫作品《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可以说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小说中毕巧林利用写日记的形式,将自身的不足和毛病向读者展现出来。

毕巧林同奥涅金一样出生于贵族家庭,接受贵族教育,都是上层社会优秀人才,他们都不赞同旧制度意欲脱离这种贵族的生活,但却又没有理想、玩世不恭,不免要感到苦闷和绝望;但毕巧林和奥涅金的情绪变化、命运波折又不完全相同,毕巧林所生活的时代相对黑暗,尽管毕巧林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才华;多种社会、政治因素造成了毕巧林的悲剧。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多余人”出现在俄国历史舞台上不是刹那间的现象,它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到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再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再到冈察洛夫作品中的“睡神”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充实鲜明起来。

(1)聪明的废物——奥涅金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奥涅金具有所有“多余人”的共性,即聪明,博学有才华;生活在上流社会过着奢侈空虚的生活;厌恶自己的生活圈子却不得不依赖于它;有理想却缺乏实干精神、坚强的毅力;精神苦闷不知所措,最终迷失自我。

他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即他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厌恶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没有毅力,事事不能坚持到底,内心非常痛苦,性格也更加阴郁、孤僻,被称为“聪明的废*物”。

(2)当代英雄——毕巧林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俄国19世纪3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此时的俄国正处在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统治者的残*暴让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前途黑暗渺茫。

与第一代的代表奥涅金相比,除了拥有“多余人”的共性,毕巧林更狂热,更玩世不恭,更损人利已,更具有破坏性,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忧郁。

“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毕巧林的两大个性。

他是一个极端的冷热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又对生活和人类丧失信心,往往激情与冷漠并存,显得喜怒无常。

他年轻聪明富有激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也因此对社会看的更透彻,心灰意冷的更彻底,可又止不住幻想,幻想过后又是更大的失望。

所以毕巧林的玩世不恭、碌碌无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已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个体,一个冷静地怀疑着、分析着、求索着的个体。

浅析罗亭的悲剧命运

浅析罗亭的悲剧命运

浅析罗亭的悲剧命运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罗亭》,塑造了主人公罗亭这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所谓“多余人”,是指19世纪俄国文学所描绘的一类贵族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身于落魄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事物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然而他们华丽的思想外衣下空有的只是一副懦弱无能的身躯,除了空喊口号以外一事无成。

罗亭无疑是悲剧的,他刚登场时意气风发,却在结尾凄凉悲惨的死去。

罗亭悲剧的命运正代表着众多余人所遭受的命运:在懦弱之中失去爱情,在空想中被现实打败,在矛盾的思想中痛苦纠结最终跌入深渊。

而悲剧的原因是由很多方面造成的,包括身边小人的诋毁,出身的低微以及沙皇统治下黑暗的俄国社会环境等等。

然而归根结底,可以归到他作为“多余人”所特有的那种空思想、不作为的本质上面。

这部小说很少有关于背景环境以及动作细节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比如说其中很多涉及到罗亭的评价,都是从其大学同学列日涅夫的口中得知的。

从罗亭对他人夸夸其谈的话语中,读者也能够直接感受到他那空洞的思想和晦涩难懂的语言。

在对话中交代人物背景,用对话来表现当时的人物感情,无疑都使得罗亭这个“多余人”形象更加跃然于纸上。

主人公罗亭出身于一个落魄的地主家庭,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将所有的心血都投注到了罗亭身上,即使家境贫寒,也尽力让罗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成归来的罗亭没有做成任何事业,而是凭借着看似高深的头脑和能说会道的口才在贵族门下做食客。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亭得以到贵妇达里娅的农庄去做客。

在那里他夸夸其谈,谈生命,谈哲学和真理。

他那套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以及故作高深的话题得到了众人的钦佩和女主人赏识,成为了座上宾。

达里娅的小女儿娜塔莉亚也因为仰慕罗亭的才华而深深地爱上了他,然而这段恋情才刚刚开始就结束了。

达里娅的眼线潘达列夫斯基撞破了罗亭与娜塔莉亚的约会,便将这件事告诉了达里娅。

罗亭不再被尊敬,甚至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厌恶。

人们厌恶罗亭之迅速,就像一开始拜倒在罗亭的思想之下一样。

“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

平卧不起的废物—奥勃洛摩夫
(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摩夫养 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 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 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 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 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 一个完全丧失实际活动能力的极 端懒惰的 “寄生虫”
“多余人”形象比较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鲁迅笔下的涓生 巴金笔下的觉新 柔石笔下的肖涧秋 叶圣陶笔下的倪焕之
曹禺笔下的周萍
总结
“多余人”群像是“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中间人物, 是时代与社会背景的反映,是封建制度崩败时期,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发展时期,贵族同农民对抗日益 尖锐时期的产物。
作家们通过这些人物主要是反映现实的黑暗,希望 改变现实,扭转时局。
“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是19世纪20-50年代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
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 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
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
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
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 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
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
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 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 爱情中也遭失败的一位既 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 又不被劳动人民所接受, 不被理解的 “聪明的废物”

浅析“多余人”形象

浅析“多余人”形象

浅析“多余人”形象作者:李蹊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2期作者简介:李蹊(1990—),女,辽宁沈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俄语。

李蹊(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北京 100872)摘要: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在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

“多余人”形象是那个时代人物的一个典型。

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后的作家塑造了不同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多余人”;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19世纪俄罗斯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01—02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出现了一组特殊形象群体——“多余人”。

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传统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产物。

普希金笔下《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可谓“多余人”的“鼻祖”,是俄国文学上第一个“多余人”。

在俄国沙皇的高压政策下,普希金只能让他笔下的奥涅金停留在苦闷、彷徨、探索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个人反抗阶段,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专制农奴制度的危机和新一代年轻人的觉醒。

一、“多余人”形象产生原因及其特点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浅谈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一)

浅谈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一)

浅谈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一)论文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多余人现代性意义诱惑神圣家园世俗欲望论文内容提要: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是一种被误读了的文学形象,在我们接受的过程中被本土化了。

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曾经的家园已不复存在,面对空寂的神殿,他们无法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寻找存在的意义,成为他们难以抑制的生命冲动。

本文以《罗亭》为例阐明“多余人”的命运是对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启示:上帝离去留下的巨大空白,是任何世俗的理想、事业都无法填充和取代的。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形象的称谓。

“整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特别是l9世纪的前半叶,几乎没有一个大作家不描写‘多余人’题材,如果抽掉了‘多余人’形象,就等于无视这部罕见惊人的文学史的精华,就等于抛弃了俄罗斯文学人物画廊里光彩照人的主体部分”,人们是如何定义“多余人”形象的呢?“只要有新与旧的矛盾存在,那么就会有只从感情和口头上否定旧事物,而不用行动去摧毁旧事物和建设新事物的人存在,从本质上讲,这种类型的人就是‘多余人…。

这里对“多余人”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文化转型时期挣扎在新与旧之间的人物,二是这些人物大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其中是否存在着对作为“原型”的“多余人”的文化误读?他们是否是我们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用现代性的理念构想出来的“多余人”?本文旨在以罗亭为中心,通过对屠格涅夫笔下多余人形象的分析,揭示他们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精神实质。

关于19世纪的俄国,别尔加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说:“这是一个思考和语言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尖锐分裂的世纪,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大的特点则是内在的解放与紧张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追求。

”知识分子是文化裂变时期的触角,别尔加耶夫认为俄国“知识分子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阶级,这个阶级的人们整个的迷恋于理想,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至被处死。

知识分子在我们这里不可能生活在现在,他们是生活于未来,有时则生活于过去。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摘要:“多余人”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一代的作家们眼观世事、心系社会,创作出这样一系列形象:他们中有孤独者魏连殳、怯懦者觉新、精神流浪汉方鸿渐,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一现象是在时代环境、知识分子自身、俄罗斯文学的多重影响下形成的。

他们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社会意义,更包含了深邃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多余人”;现象;性格;成因;意义一、“多余人”现象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逐渐丰富的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中“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推进,“多余人”形象在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多余”从事业一步步渗入到爱情、婚姻当中,进而表现在他们整个人生。

这些“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家庭环境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生活上的行为方式亦是各有各样:(一)孤独者魏连殳魏连殳生活在辛亥革命失败、五四大潮尚未崛起的无比黑暗的年代,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给他这个在新思潮呼唤下觉醒的知识分子提供用武之地。

魏连殳原本是旧传统旧势力的激情反叛者,但是社会把这个善良正直、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逼上了绝境,当他面对比新思潮更加庞大的旧势力的压迫时,不得不为了苟活去当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时常与先前他憎恶的墨客奉承应和,他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失去了以往和旧势力斗争的独立人格,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成了“多余之人”,在封建势力高压下走上了绝路。

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他承担痛苦、折磨和煎熬。

他也曾经用他觉醒的灵魂向中国传统文化和黑暗丑恶的政治势力进行过抵抗,向麻木的中国人发出过启蒙的呼声,但最终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勇气,成了时代的落伍者。

他缺乏执着于信念的坚强意志,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只能采取消极顺应的形式:调整、缓和与旧势力的矛盾。

这时他难免成为一个失败者,苟且生存。

浅析罗亭悲剧命运

浅析罗亭悲剧命运

浅析罗亭的悲剧命运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罗亭》,塑造了主人公罗亭这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所谓“多余人”,是指19世纪俄国文学所描绘的一类贵族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身于落魄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事物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然而他们华丽的思想外衣下空有的只是一副懦弱无能的身躯,除了空喊口号以外一事无成。

罗亭无疑是悲剧的,他刚登场时意气风发,却在结尾凄凉悲惨的死去。

罗亭悲剧的命运正代表着众多余人所遭受的命运:在懦弱之中失去爱情,在空想中被现实打败,在矛盾的思想中痛苦纠结最终跌入深渊。

而悲剧的原因是由很多方面造成的,包括身边小人的诋毁,出身的低微以及沙皇统治下黑暗的俄国社会环境等等。

然而归根结底,可以归到他作为“多余人”所特有的那种空思想、不作为的本质上面。

这部小说很少有关于背景环境以及动作细节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比如说其中很多涉及到罗亭的评价,都是从其大学同学列日涅夫的口中得知的。

从罗亭对他人夸夸其谈的话语中,读者也能够直接感受到他那空洞的思想和晦涩难懂的语言。

在对话中交代人物背景,用对话来表现当时的人物感情,无疑都使得罗亭这个“多余人”形象更加跃然于纸上。

主人公罗亭出身于一个落魄的地主家庭,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将所有的心血都投注到了罗亭身上,即使家境贫寒,也尽力让罗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成归来的罗亭没有做成任何事业,而是凭借着看似高深的头脑和能说会道的口才在贵族门下做食客。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亭得以到贵妇达里娅的农庄去做客。

在那里他夸夸其谈,谈生命,谈哲学和真理。

他那套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以及故作高深的话题得到了众人的钦佩和女主人赏识,成为了座上宾。

达里娅的小女儿娜塔莉亚也因为仰慕罗亭的才华而深深地爱上了他,然而这段恋情才刚刚开始就结束了。

达里娅的眼线潘达列夫斯基撞破了罗亭与娜塔莉亚的约会,便将这件事告诉了达里娅。

罗亭不再被尊敬,甚至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厌恶。

人们厌恶罗亭之迅速,就像一开始拜倒在罗亭的思想之下一样。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
文 史 哲
பைடு நூலகம்
思想 上 的巨人 ,行 动 上的矮 子
论2 世 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小说 中的 “ 0 多余人”形象
张谨 ( 西理 工 学 院 文 学 院 陕 西 汉 中 7 3 0 ) 陕 20 0
摘 要 :本 文在 1 世 纪 俄 国文 学 作 品 中的 “ 9 多余 人 ”形 象和 品 中 ,因此 大量 的 “ 多余人 ”形象 应运 而 生 。这些 “ 多余 人 ”大
“ 四 ” 时 期 作 家 文 化 心 理 等 内 容 的 感 召 下 , 深 入 分 析 了 2 世 纪 部 分有 着共 同的特 征 :首先 他 们是 多余 的、孤 独 的 。有着 崇高 的 五 0
二 三十年代 中 国小说 中的 “ 多余人” 形 象。主要 以郁 迭 夫小说 《沉 理 想却 远离 人 民 ,虽不 满现 实却缺 少 实 际行动 。因此 ,从 思想 上 沦 》中的 “ 我”和鲁迅 小说 《 独者》中的魏连 殳为例进行论述 。 孤 看 ,他 们思 想进 步 ,看 见 了历 史潮 流 的趋 势和 贵族 阶级 的腐 朽 , 关 键 字 : 多余人 ; “ ” ;魏 连 殳 我 开 始厌 恶贵 族 生活 ,这 种厌 恶 其 实是 一种 思想 上 的反 叛 ;从行 为 上 看 ,他们 又 缺乏 同贵 族作 斗 争 的坚 定毅 力和 勇敢 不 怕牺牲 的精 有 一 种 人 被称 为 “ 思想 上 的 巨人 ,行 动 上 的矮 子 ” ,那 是 神 ,往 往缺 乏 一种 积极 地行 动 。 由此 可见 ,他 们 就成 了整 个社 会 因 为他们 在 一定 社会 环 境 中思想 比较 先 进 ,超 出一 般人 ,而行 动 中 一种 上不 靠 天 ,下不 接地 的人 ,这种 独特 的地位 使他 们沦 为 所 又 迟于 他 的思想 ,与一 般人 没什 么 区别 ,他 们 往往 是对 当时 的社 谓 的 “ 多余 人 ” 。l 世 纪俄 国文 学作 品 中的 “ 余人 ”形 象最 早 9 多 会 充满 着梦 想 ,但 是 当梦醒 了又无 路可 走 。也 就是 他们 的行 为与 出现 于 普希 金 笔下 的 “ 甫盖 尼 ・ 涅金 ”,之 后有 赫尔 岑笔 下 叶 奥 思 想往 往是 相 背离 ,不 能达 到 统一 。然 而 ,文 学作 品中有 一类 人 的 “ 尔托 夫 ” ,莱 蒙托 夫笔 下 的 “ 巧林 ” ,屠格 涅 夫笔下 的 别 毕 物 也可 以被 称 为 “ 思想 上 的巨人 ,行动 上 的矮 子 ” ,因为 他们 往 “ 罗亭 ”, 冈察洛 夫 笔下 的 “ 勃洛 莫夫 ”等 。同 时波及 世 界各 奥 O 1 _( 往 是有 思想 但缺 乏行 为 ,或 者 是采 取消 极行 为 的人 ,具有 适得 其 地 ,也 影响 了中 国2 世 纪 二j十 年代 的作 家们 。_ ’ 反 的效 果 。这里 的 思想 是~ 种 积极 的 、先进 的,看 到社 会 现 实的 2 世纪 二 三十 年代 的 中 国与 1 世 纪 的俄 国有着 相似 的社会 背 O 9 进 步思 想 。消 极行 为是 相对 于 积极 行为 而 言 的。积 极行 动 是指 一 景 :阶 级矛 盾 十分 尖锐 ,国 家暗无 天 日, 民族 日趋 衰 亡 ,人 民生 切 积极 、有 益 于 自己和 他人 的 行动 ;消 极行 动 是指 消 极 、有 害于 活 极其 痛苦 ,人们 渴望 变 革 ,希望 打破 这 种 悲苦 的现 状 。于是 大 自己和他 人 ,对 他 人或 自己造成 危 害 的行动 。这里 说 的 “ 行动 上 量 “ 四 ”作 家在 西方 个性 主 义 思潮影 响下 ,发现 了 自我个 体 的 五 的 矮子 ” 中的 “ 动 ”就是 一种 消 极 的 ,对 他 人和 自己不 利 的行 价值 ,认 同 了 自我 在社 会 中 的主体 地位 ,因而 真 正开始 了作为 现 行 代 的独 立个 体 必备 的 “ 自我 ”主体 人格 的 设想 和构 建 。 J ’ 们 (他 为 。这种 人 习惯被 称为 “ 多余人 ” 。 “多 余 人 ” 产 生于 1 t 初 期 的俄 国 ,它 的产 生 与 当时 俄 不 约而 同 的意 识到 中 国 的封 建 制度 对 人性 严 重束 缚 的各种 弊端 , 9  ̄纪 国的社会 背 景分 不 开的 。在 1 世 纪 初期 ,欧洲 资本 主义 的蓬勃 发 并 开 始 反 省 自己在 内 的 中 国人 的人 格 现 状 。他 们 对 自我 弱 小 无 9 展 和1 1年 击 败拿 破仑 入侵 后 ,一 部分 有觉 悟 ,有 理想 ,盼望 改 助 、孤 独 的揭 示是 为 了争取 个 人在 社会 中的价 值 。 “ 四”作 家 82 五 良的进 步知 识 分子 决心 推翻 沙 皇 的统治 ,但 他 们大 多 数 以失败 告 的 创作 ,大 部 分展 现 了觉醒 者 对 旧秩序 的反叛 ,对 个 人幸福 的追 终 了 。于是 这 部分 进步 知识 分 子把 其希 望 寄托 于他 们所 创 作 的作 求 ,但 这些 反 叛和 追求 也 显示 出 强度 、毅 力和 决 心 的不足 ,那 种 莫 言有 过受 压抑 的苦 难 的童 年 ,但 有着 总 想顽 强表 现 孩提 时 在 小 说 结 尾 ,菊 子 姑 娘 、 小 石 匠 、 黑孩 …… 最 终 都 没 有 匹 代 的生 动感 觉和 浪 漫情 结 ,不 论多 么严 酷 的生 活都 包含 着 浪漫 的 配 到 自己的那个 “ 胡萝 ” 。这不 能 不说 是一 种浸 透着 缺 乏沧 桑 情调。 的 荒凉 质感 。可 以这么 说 ,这 篇 小说 是一 种 “ 反传 统 ” 的有力 接 对 于 莫 言来 说 ,这 篇 小说 的 出现 是 梦 醒 之 后 自然 而 生 的 … 点 ,这是 一种 曲折 的表 达 , 一 无声 的反 抗 。 种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于十九世纪的前期,伴随着俄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俄国文学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最终只能在极度的空虚和愤懑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悲剧人生。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是与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农奴制度下的封建俄国与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想的强烈对抗,促使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

他们希望社会向着自由民主的形态发展,却又不愿意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俄国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标志着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家族性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的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应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谴责了那个使得本来有希望“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最终变得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于自身形象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意义,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邃的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揭示了旧社会体制内部深重的矛盾与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第10期2009年10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Journa l o f Changchun U n i ve rsity o f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H i gher Educati on Ed iti on)V o l 4 N o 10O ct 2009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浅析罗亭!中∀多余人#的形象徐美仙(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 要]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总称。

而罗亭!中的主人公罗亭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多余人#的形象特点虽然相似,却各有各的不同。

对处于中间阶段的罗亭来说,他的存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余人的形象特点和罗亭与之前的多余人的异同比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多余人的本质特征及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状况。

[关键词] 罗亭;多余人;差异[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徐美仙(1963 ),女,广东顺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法和美国文学。

罗亭!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55年夏,于1856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的第一、二期。

在小说中屠格涅夫塑造了一个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动的小贵族的叛逆者的形象 ∀多余人#罗亭,他身上集中了19世纪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同时也是一系列∀多余人#形象的杰出代表。

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系列文学形象的概括与总结,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毕巧林,再到罗亭、奥博洛莫夫,他们都被定义为∀多余人#。

其共同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有高度智慧,曾有强烈的激情,都对社会现实不满并试图改变,但是却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可以改变现状,因而与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同时又脱离人民群众,在社会上成为不上不下的∀多余人#,别林斯基称这类人是∀智慧与痛苦的结合体#。

屠格涅夫创作的最大特色是把握时代的脉搏、敏锐地发现并及时捕捉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作为屠格涅夫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罗亭的身上也不例外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即深刻地体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阶段向平民知识分子革命阶段转折时期,与作家同时代的俄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描写了他们为了理想、生活而不断地抗争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心理的变化。

俄国作家的∀忏悔#意识非常强烈,加之他们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在面对俄国越来越腐败的社会现实的时候,精英知识分子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拯救俄国。

屠格涅夫试图对这些重大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对贵族知识分子前一时期的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如何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了长篇小说罗亭!。

而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迷茫,作者自身的彷徨,直接体现在罗亭的性格中,导致了罗亭的多余。

一、罗亭作为多余人,其性格特点的具体表现(一)博学多才,善于雄辩,有理想,有抱负,即语言的巨人在小说中,女主角娜塔里娅在自己的庄园里接待了来自远方的罗亭,从此开始了罗亭在庄园的生活以及他和女主角的爱情。

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罗亭与庄园中其他客人的对话,由此突现了他的思想和才华。

1.罗亭是一个成功的宣传家和启蒙家他才思敏捷,口才出众,用热情洋溢的语言点燃了青年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他和毕加索夫的初次交锋,立即赢得四座喝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围坐在他身边,听他侃侃而谈%%∀他的演说,受到震动最大的要数巴西斯托夫和娜塔里娅了。

巴西斯托夫几乎屏住呼吸,张着嘴,睁大了眼睛,坐在那儿听得入神,好像有生以来还从未听过别人说话似的;娜塔里娅的脸通红通红,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罗亭,那双眼睛时而流露出忧郁,时而又放射出异彩%%巴西斯托夫彻夜未睡,又没有脱衣服,直到天亮还在给莫斯科的一位朋友写信;而娜塔里娅尽管脱了衣服躺在床上,但没有丝毫睡意,连眼睛都没合过。

她手垫着脑袋,眼望着黑暗;她的脉搏在狂跳,一声声长叹使她的胸脯时起时伏。

#无疑,罗亭是一位成功的启蒙家,他的那种号召前进的言论,不仅触动了娜塔里娅的心灵,同时在平民知识分子出身的家庭教师巴西斯托夫心中也得到了强烈的反映,他自始至终把罗亭视作自己的导师。

列日涅夫说:∀谁有权利说他从来没有做过,也不能做一件好事呢!谁有权利说他的言论没有在年轻人的心中播下许多优良的种子呢?#由此可见,罗亭满怀激情地宣传真理和理想,征服了许多人的心,也因此赢得了娜塔利娅的爱慕,他富有感染力的思想魅力和语言才华可见一斑。

2.罗亭知识渊博,热情洋溢,胸怀大志,立志改革,有理想,有抱负,是一个上层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罗亭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念过大学,又曾到国外游历,可以说,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接受到西方自由民主的学说和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

正是在与其他贵族知识分子的交锋中,让我们看到了罗亭那渊博的知识,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舌战群儒,并在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的能言善辩让他的思想熠熠生辉。

这部小说从一开始又为罗亭安排了一个几乎毫不留情面的∀剖析者# 他大学时代的同学列日涅夫,罗亭性格和命运的必不可少的剖析者。

当罗亭热衷并极为擅长地剖析时代、剖析俄罗斯、剖析人性和文明的时候,列日涅夫也在剖析着他。

列日涅夫说:∀他有热情;而这一点,请你们相信我这个懒散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

我们大家都变得难以容忍的谨慎、冷漠和萎靡,我们都沉睡了,麻木了,谁能唤醒我们,给我们以温暖,哪怕一分钟也好,那就得对他说声谢谢。

#后来他曾创办农业、水利、教育等20多种事业,都以失败告终,文章的结尾处,罗亭显得非常的疲惫,列日涅夫对他说:∀盘踞在你心里的不是一条虫,也不是一颗由于无所事事而焦躁不安的灵魂 那是热爱真理的烈火在你内心熊熊燃烧。

很显然,尽管你遇到了种种挫折,但是你内心的这团火,比起许多不认为自己自私、反而把你称为阴谋家的人,燃烧得更加炽烈。

#(二)空有满脑子思想,无行动力,即行动的矮子1.表现之一是罗亭拒绝了娜塔里娅的爱情罗亭热爱自由,向往理想的生活、事业、爱情。

当他知道十七岁的娜塔里娅爱他时,他踌躇满志,特地去向沃伦采夫表示歉意,以此证明自己胸怀坦荡。

然而罗亭既无钱财又无地位,达里娅∃米哈伊洛芙娜不许女儿与他来往。

这时,娜塔里娅告诉罗亭,她宁可抛弃亲人和家庭也要跟他远走高飞。

然而意志软弱的罗亭竟然选择退出。

他后来离开、消失。

两年之后,娜塔利娅嫁给了一直爱她的沃伦采夫。

若干年后,庄园客人之一再次遇见罗亭,发现他已经发生变化,疲惫、寒酸,创事业也失败了,已成为流浪汉(第一版至此结束)。

事业、爱情都惨遭失败,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

后来1860年再版时,作者很生硬地加上了一段,但给人以宽慰。

1848年巴黎,罗亭牺牲在革命的巷战中,将其在第一版的形象改变成具有国际主义革命精神的革命者。

2.表现之二是罗亭∀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缺乏实干精神罗亭离开娜塔里娅后,就一直在漂泊,多年后,当列日涅夫再见到他时:∀尽管日益逼近的老年已经在他脸上留下烙印;但他的神情却很不一样,他的眼神变了。

他浑身上下,那时缓时急的动作,那无精打采、断断续续的话语,无不透露出一种极度的疲倦和难言的苦衷。

#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他创办的农业、水利、教育等多种事业,但都失败了,他自己说:∀正如你所说的,我缺乏毅力! %%我从来不善于创建任何东西,再说,如果你脚下没有地基,如果你不得不亲手为自己开辟一块立足之地,那么,老兄,要进行建设又谈何容易!#罗亭因激情四溢的思想言论和退缩放弃的软弱行为的强烈对比,因其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而成为∀多余人#形象中的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

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罗亭与之前的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不是完全相同呢?答案是否定的。

罗亭的时代已经不同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

二、罗亭与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两个∀多余人#的差异(一)人生观不同叶甫盖尼∃奥涅金更多的是思考个人的命运、自我生存的问题;而罗亭的语言中不是对个体生存的关注,而是对民族的甚至是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

罗亭有伟大的理想,唯一的目的就是拯救俄国。

罗亭身上是革命性与革命性无法实践的矛盾,而叶甫盖尼∃奥涅金身上没有革命性。

(二)爱情观不同叶甫盖尼∃奥涅金拒绝女主人公是因为他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内心已经没有了激情。

他最后的求爱,是希望与之交往获得拯救的可能性,是为了试图寻找激发其生存的因素,使灵魂得到安慰。

罗亭拒绝女主人公则是考虑到爱情将会影响到自己的革命抱负,这是出于革命性的一种需要。

(三)事业观不同叶甫盖尼∃奥涅金从城市来到农村,而后去国外,都不是为了实现理想,而是在逃避,是为了逃避现实,脱离苦闷,希望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来宣泄心中的痛苦。

罗亭从庄园离开去各地,他是去尝试创立自己的事业,他之所以走向颓废,是源于多次行动后的失败。

(四)个性品质不同叶甫盖尼∃奥涅金走到任何地方,都会给其他人带来不幸,他的内心充满了忧郁、痛苦,他拒绝达吉亚娜的爱,拒绝拯救她的灵魂,使得达吉亚娜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造成了她的婚姻悲剧,却在最后乞求达吉亚娜的爱,希望她能救赎自己的灵魂,所以说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而罗亭却是一个高尚的人。

他在辩论中以雄辩压倒对手,获得精神上的胜利,虽然因此树立了很多敌人,但是也赢得尊重。

综上所述,罗亭这个人物形象具备了多余人的一切特点,有思想进步的一面,也有着懦弱的一面,被概括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尝试的过程,重要的是是否追求过,从这一点上来讲,罗亭与之前的多余人又是不尽相同的。

虽然他一事无成,但他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多余,相反,在他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以及理想破灭后的种种思想情绪,对社会后世是∀一份优秀的遗产#(高尔基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具有进步性的,可以说,他是并非多余的∀多余人#。

参考文献:[1] 段怀清.俄罗斯曾经的激情与道德想象力:关于启蒙者罗亭[J].社会科学论坛,2008(01).[2] 谢玉萱,冯志华.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12).[3] 方钦.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J].跨世纪,2008(07).[4] 方坪.设谜与解谜 重新解读罗亭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