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距离问题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选修一1.4.2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第1课时课件)课件

人教A版选修一1.4.2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第1课时课件)课件
2
2
2.点P到平面α的距离为 PQ AP
n
|n|

AP n

| AP n |
|n|
3.点线距求解方法
线线距实质上都是求点线距,
直线方向向量→点到直线点的向量→求点线距
4.点面距求解方法
线面距、面面距实质上都是求点面距,
平面法向量→点到平面点的向量→求点面距
|n|
THANKS
1)
2
2
1
AB (0,1,0), AC1 (1,1, 1), AE (0, , 1),
2
1
1
1
EC1 (1, ,0), FC (1, ,0), AF (0, ,0).
2
2
2
A
C
F
B
D1
A1
x
E
C1 y
B1
AC1
3
(1)取a AB (0,1,0), u
则点A到直线EF的距离为
答案:
.
174
6
解析:如图,以点 D 为原点,DA,DC,DD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2,0,0),E(0,2,1),F(1,0,2), =(1,-2,1),
=(1,0,-2),∴| |= 12 + (-2)2 + 12 = 6,
· = 0,
-2 + 2 = 0,


-2 + 4 = 0.
·1 = 0,
取 z=1,则 x=y=2,所以 n=(2,2,1).
|·1 1 |
所以点 B1 到平面 AD1C 的距离 d=
||
8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

二面角的大小为
.
π4或34π 解析: cos〈m,n〉=|mm|·|nn|= 22,∴〈m,n〉=π4.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4或34π.
经典例题
角度1:点线距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用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必找点在直线上的垂足以及垂线段. (2)在直线上可以任意选点,但一般选较易求得坐标的特殊点. (3)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任取,但必须保证计算正确.
则 在法向量 n 上的投影向量的长度即为异面直线 a,b 的距离,所以距离为
.
自主学习
二.空间角的向量求法 空间角包括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这三种角的定义确定了它
们相应的取值范围,结合它们的取值范围可以用向量法进行求解.
自主学习
角的分类
向量求法
范围
两异面直线 l1 与 l2 所成的角为 θ
设 l1 与 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u,v,
经典例题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例 2 在三棱锥 S-ABC 中,△ABC 是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平面 SAC⊥平面 ABC,
SA=SC=2 3,M,N 分别为 AB,SB 的中点,如图所示.求点 B 到平面 CMN 的 距离.
取 AC 的中点 O,连接 OS,OB. ∵SA=SC,AB=BC,∴AC⊥SO,AC⊥BO. ∵平面 SAC⊥平面 ABC,平面 SAC∩平面 ABC=AC, ∴SO⊥平面 ABC. 又 BO⊂平面 ABC,∴SO⊥BO. 又∵△ABC 为正三角形,O 为 AC 的中点,∴AO⊥BO. 如图所示,分别以 OA,OB,OS 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v>|
则 cosθ=
|u·v| = |u||v|

空间向量与空间距离 课件

空间向量与空间距离 课件

| (2,0, 1) 1,0, 1 |
12 12
2. 2
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4,0,0),M(2,3,4),
P(0,4,0),Q(4,6,2),
∴ Q=M(-2,-3,2),
QP=(-4,-2,-2),
∴ Q在M 上Q的P 投影长为
| QM QP | | QP |
24 3 2 2 2
化简得4x+6y-8z+7=0, 即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x,y,z满足的条 件是4x+6y-8z+7=0.
对空间中的几种距离的认识 (1)面面距.与两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两个平面的公垂 线.公垂线夹在两平行平面之间的部分叫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 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2)空间中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 面的距离都可转化为点面距.
32 6
3
方法二:向量法. 分别以PA,PB,PC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1,0,0),B(0,1,0),C(0,0,1),平面ABC的一个法 向量是n=(1,1,1),
d | PA n | 3 .
n
3
答案: 3
3
3.已知A(3,3,1),B(1,0,5),求: (1)线段AB的中点坐标和AB的长度; (2)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x,y,z满足的条 件.
0, 0.
取b1=1,则n2=(2,1,2).
ac11
2b1, 2b1.
又 DC=(0,0,
1),
2
d | DC n2 |
12 2
1,
n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1)求证:B1D⊥平面ABD; (2)求证:平面EGF∥平面ABD;
(3)求平面EGF与平面ABD的距离.
问题二、如何利用方向向量、法向量求异面直线的夹 角、直线与平面所成夹角、平面与平面夹角、二面角?
1、异面直线的夹角
范围:[0°,90°]
l1
u
v
l2
uv
cos cos u,v
uv
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教学目标
(1)学会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的向量法
(2)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3)提高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问题与例题
问题一、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包括点到直线、点到平 面、两条平行直线以及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问题等。如何 用空间向量解决这些问题呢?
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四)A组:教材P43第9、10题 B组:教材P43第15、18题
与β的夹角为_3___.
3.如图,在正方体ABEF-DCE′F′中,M,N分别为AC,BF的中点,求 (1)求直线MN与直线AC的夹角余弦值 (2)求直线EN与平面MNB的夹角余弦值 (3)平面MNA与平面MNB的夹角的余弦值.
课堂小结
1、向量法求点到直线(平行直线)的距离. 2、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直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 的距离. 3、向量法求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 面的夹角.
范围:[0°,90°]
l
u
n
un
sin cos u, n
un
3、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范围:[0°,90°]
n2
n1
cos cos n1, n2 n1 n2
n1 n2
例题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CB=2,AA1=3,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1课时+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问题)课件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1课时+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问题)课件
= -,
·1 = 2 + 2 = 0,
所以
所以 = -.
· = 2 + 2 = 0.
取x=1,则y=-1,z=-1.
所以,n=(1,-1,-1)是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点 D1 到平面 A1BD 的距离
|1 1 ·|
d= ||
=
2
3
=
2 3
.
3
(2)根据题意,知A1D1
, ,
2 6 3
,
3
=4,a·u= 3 .
所以点 C 到直线 AB1 的距离为
2
2
-(·)
=
33
.
3
探究二
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2】 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求:
(1)点D1到平面A1BD的距离;
(2)平面A1BD与平面B1CD1间的距离.
分析:(1)由平面 A1BD 的法向量和向量1 1 可求出点 D1 到平面 A1BD 的
|1 |
= -
2
2
,0,
2
2
.
所以,点 M 到直线 AD1 的距离
d=
2 -(·)2
当 m=-
-
3

2
=
=
2
+
2 1
(-) - 2 (-)2
=
3 2
-
2

1 2
时,根式内的二次函数取得最小值3a .
3
故 d 的最小值为
3
a.
3
+
1 2
.
2
反思感悟 用向量方法求直线外一点N到直线的距离的步骤
人教A版 数学 选择性必修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人教版)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人教版)

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所成的角是0°的角。
θ∈[0°,90°]
斜线l
l P 垂线
A
O
斜线l的射影
回顾旧知
5、二面角的定义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棱为l,
两个面分别为、 的二面角. 记为 -l- .
6、二面角的平面角
l
与在距二离面类角似-,l-角的度棱是l上立任体取几一何点中O另,一如个图重,要在的半度平量. 下面我们 B
2、若A( x1, y1, z1 ),B( x2 , y2 , z2 ),则 AB ( x2 x1, y2 y1 , z2 z1 )
回顾旧知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
b'//b,我们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
的角(或夹角)。 (0, ]
解:化为向量问题
如图,以{CA,CB,CD}作为基底,则MA CA CM CA 1 CB
2
CN 1 (CA CD) 设向量CN与MA的夹角为,
则直线A2M与CN夹角的余弦值等于| cos | .
B
A N D
进行向量运算
M
CN
MA
1 (CA 2
CD) (CA
1 CB) 2
12 CA
2
| CN || MA | 3 3 3
回到图形问题
22
所 以 直 线AM和CN夹 角 的 余 弦 值 为2 3
A
N
B
D
M C
思考:以上我们用向量方法解决了异面直线AM和CN所成角的问题,你
能用向量方法求直线AB与平面BCD所成的角吗?

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课件

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课件
奇异点
在某些情况下,向量法求空间距离可 能会遇到奇异点,即某些点的坐标值 可能为无穷大或不确定。对于这些点 ,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如排除或 进行特殊处理。
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坐标系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问题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如笛卡尔坐标 系、极坐标系等。不同的坐标系可能 会影响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结果。
03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实例解析
点到直线的距离实例
总结词
利用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详细描述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直线和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然后,通过向量的点积和向量的模长,我们可以计算出点到 直线的向量。最后,利用向量法公式,我们可以求出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实例
总结词
利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最短距离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1 2
深入研究向量法的理论基础
进一步探讨向量法的数学基础和原理,提高其理 论水平。
拓展向量法的应用领域
发掘向量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如机器学习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
3
开发向量法的算法优化
针对向量法的计算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其计算效 率和精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课件
目 录
•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基本概念 •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公式推导 •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实例解析 •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基本概念
向量的概念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的表示
用有方向的线段表示向量,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 的大小,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
向量法求空间距离的优势与局限性
• 适用范围广:向量法不仅可以用于求解空间距离,还可以 用于解决其他几何问题。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距离 课件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距离  课件
||·cos∠ABO=
||||cos∠
.
||
如果令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考虑到法向量的方向,可以得到点 B
到平面 α 的距离为|| =
|·|
.
||
因此要求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1)求出该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找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
|·|
||
=
3 3
5
=
3 15
.
5
错因分析: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求点面距时,应是用平面内
一点与该点构成的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实际上本例中 O∉平面
MBC,选择求点A 到平面 MBC 的距离是错误的,应选向量(或
, ).
正解:(接错解)又 = (0,0,2 3),
则点 A 到平面 MBC 的距离 d=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则 A(1,0,0),F(1,1,0),C(0,0,1).
(1)∵CM=BN=a(0<a< 2), 且四边形ABCD,ABEF 为正方形,

2
2
,0,1-
2
2
2
2
, ,0
2
2
,
,
2
2
∴ = 0,
,
-1 .
2
2
∴|| = 2 - 2 + 1,
即 MN 的长为 2 - 2 + 1.
的向量;(3)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对应的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

以法向量的模,即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因为 =n0 可以视为平面
||
的单位法向量,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实质就是平面的单位法向量与
从该点出发的斜线段对应的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即 d=| ·n0|.

《空间向量求距离》课件

《空间向量求距离》课件

点到直线的距 离
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 向量的叉积可以求解 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 离
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 向量的叉积可以求解 点到平面的最短距离。
线段间的距离
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 向量的叉积可以计算 线段间的距离。
示例演示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示 例来演示如何计算不 同情况下的空间向量 的距离。
总结
空间向量的加减法
1
减法定义
2
向量的减法是指将减去的向量的对应分
量与被减向量的对应分量相减,得到一
个新的向量。
3
加法定义
向量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 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示例演示
通过具体的示例演示,我们将更好地理 解向量的加减法。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
数量积性质
2
数量积具有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
空间向量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件,您已经掌握了 空间向量的基础概念和性质。
空间向量的运算和性质
您已经学会了空间向量的加 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等运 算。
空间向量求距离的方法
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叉积, 您可以计算点到直线、点到 平面和线段间的距离。
Q&A
在本节中,您可以向我们提问,并得到关于空间向量的解答。
性质。
3
数量积定义
数量积是指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相乘再 相加的结果。
示例演示
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来展示数量积的具 体应用。
空间向量的向量积
向量积的定义
向量积是指两个向量 通过向量积公式计算 而得到的另一个向量。
向量积的性质
向量积具有垂直于原 向量的性质,可用于 求平面的法向量。
向量积的意义
向量积在物理学、几 何学等领域中有广泛 的应用。

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ppt课件

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ppt课件
9.8 距离 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立几的方法求距离,我
们来简单回忆一下:
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
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异面直线的距离
2
如何用向量法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呢?
已知点P和面ABCD, 用向量法求解就得构造向量,比如说 AP
过P点作PH垂直平面并交平面于点H,则PH的长为所求
A x x
A
Cy B
B
1200
y C
接下来我们要求面SBC的法向量了
SB (a, 3a, 3a), SC (0, 2 3a, 3a)
n (x, y, z), n SB, n SC
ax 3ay 3az 0, 2 3ay 3az 0
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很多,只要满足 上面的这个等式即可,为了计算的方 便,我们通常会要相对简洁的数字组 成的法向量,可以令z=1,则得到平 面SBC的一个法向量了:
首先我们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异面直线的法向量
A D
A1
D1
B C
B1
AC (1,1, 0), A1D (1, 0,1) n (1, 1, 1)
则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d为:
C1
d A1A n (0, 0,1) (1, 1, 1) 3
n
3
3
经过了上面几道例题,我们已经熟悉并掌握了用向量法求空间距
P
我们发现,PH 垂直平面ABCD,
我们可以理解成面ABCD的法向量 n
AP, PH
AP, n
PH AP COS AP, PH
A
B AP COS AP, n
AP n
H
AP AP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x=1,得平面A1BE的 一个法向量n (1, 2, 2)
z
D1 A1
E
C1 B1
选点B1到面A1BE的斜向量为A1B1 0,1,0,
D
得B1到面A1BE的距离为d
A1B1 n n2 3A来自xCyB
解:1)以D为坐标原点,DA所在的直线为x轴,DC所在的直线为y轴,
DD1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如图所示
位。
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思想 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圣人孔子
•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他 的祖先是宋国贵族, 大约在孔子前几世没 落了,失掉了贵族的 地位,《史记》称 “孔子贫且贱”,孔 子自己也说:“吾少 也贱,故能多鄙事。” (《论语·子罕》)
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 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 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 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 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 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 修整理了《诗》、《书》、 《礼》、《乐》、《周易》、 《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 岁逝世。
孔府
亚圣孟子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 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 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 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 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 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 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 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 圣”。
n
P
四种距离的统一向量形式:
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d
|
AP n |
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n
异面直线的距离: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1, E为D1C1的中点,求下列问题:
(1) 求B1到面A1BE的距离; z
D1
A1
D
A
x
E
C1
B1
Cy
B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1, E为D1C1的中点,求下列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距离问题
一、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P
一般方法:
利用定义先作出过
d
这个点到平面的垂
线段,再计算这个
垂线段的长度。
O
还可以用等积法求距离.
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d
sin
AP
d | AP | sin
P
n
| AP n |
sin
d
AP n
d | AP n | n
O
孔子和孟 子作为凡 人的一面
A
其中 AP 为斜向量,n 为法向量。
二、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l
d | AP n | n
P
n
d
O A
其中 AP 为斜向量,n 为法向量。
三、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d | AP n |
n
A
n
P
d O
四、异面直线的距离
d | AP n | a n
AP ?
b
n?
A
n 是与 a, b 都垂直的向量
则D1
(0,
0,1),
B(1,1,
0),
A1
(1,
0,1),
E
(0,
1 2
,1)
z
A1E
1,
1 2
,
0
,
D1B 1,1, 1
设n (x, y, z)是与A1E, D1B都垂直的向量,
D1

n
A1E
0,
x 1 y 0, 2
A1
n D1B 0, x y z 0,
E
C1 B1
即zy
Sz
(2)求二面角N CM B的大小;
(3)求 点B到 平 面CMN的 距 离.
N
C
O
y
B
A
M
x
2)A1E
=(-1,1 2
,0),A1B=(0,1,-1)设n
(
x,
y,
z)为面A1BE的法向量,

n
A1E
0,
x 1 y 0, 2
n A1B 0, y z 0,
即zy
2x, 2x,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G⊥平面
ABCD,CG=2,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求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
zG
x
D
F
A
E
C
B
y
练习7:
在三棱锥S-ABC中,ABC 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
形,平面SAC垂直平面ABC,SA=SC= 2 3 ,
M、N分别为AB、SB的中点,求:点B到平面
CMN的距离. (1)证明:AC SB;
(2) 求D1C到面A1BE的距离;
z
D1
A1
D
A
x
E
C1
B1
Cy
B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1, E为D1C1的中点,求下列问题:
(3) 求面A1DB与面D1CB1的距离;
z
D1
A1
D
A
x
C1
B1
Cy
B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1, E为D1C1的中点,求下列问题:
(4) 求异面直线D1B与A1E的距离.
z
D1
A1
D
A
x
E
C1
B1
Cy
B
练习1:
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分别是B1C1和C1D1 的中点,求点A1到平 面DBEF的距离。
z
D1 F
C1
A1
E B1
D A
x
C y
B
练习2:
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 求平面DA1C1和平面AB1C间的距离。
练习4: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1,
∠ACB=900,AA1= 2 ,
求B1到平面A1BC的距离。C1 z
A1
B1
C
A
B
x
y
练习5: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C=BC=AB=1, AA1= 2
z
求B1到平面A1BC的距离。 C1
A1
B1
C
xA M
B y
练习6:
2x, 3x,
取x=1,得其中一个n
选A1E与BD1的两点向量为D1A1 1,
0,
(1,
0
2, 3)
,A
x
D
得A1E与BD1的距离
d
D1A1 n n
14 14
Cy
B
孔子和孟子的生平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 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 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 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 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z
D1
C1
A1 B1
D A
x
C y
B
练习3:
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 求直线DA1和AC间的距离。
z
D1
C1
A1 B1
D A
x
C y
B
小结
利用法向量来解决上述立体几何题目,最大 的优点就是不用象在进行几何推理时那样去 确定垂足的位置,完全依靠计算就可以解决 问题。但是也有局限性,用代数推理解立体 几何题目,关键就是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把向量通过坐标形式表示出来,所以能用这 种方法解题的立体几何模型一般都是如:正 (长)方体、直棱柱、正棱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