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角形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7章《三角形》三套精练精析(含答案)

第7章《三角形》三套精练精析(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提要:本章的考查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包括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特殊性质.由于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相等的重要工具,所以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学好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本章虽然内容较多,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既要注意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要保持各部分知识相对的独立性.本章的难点是推理入门.以前在第一册中已了解了推理证明,以及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方法步骤,是为现在正规练习证明做准备的.证明要求掌握有理有据地推理,精练准确地表达过程,有一定难度.一、填空题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其它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2.已知△ABC中,AD⊥BC于D,AE为∠A的平分线,且∠B=35°,∠C=65°,则∠DAE的度数为_____ .3.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_____,两个外角的和必大于_____ .4.三角形ABC中,∠A=40°,顶点C处的外角为110°,那么∠B=_____ .5.锐角三角形任意两锐角的和必大于_____.6.三角形的三个外角都大于和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为 _____ 三角形.7.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80°,∠B=50°,那么∠C 的度数是.8.已知∠A= 1 2∠B=3∠C,则∠A= .9.已知,如图7-1,∠ACD=130°,∠A=∠B,那么∠A的度数是.10.如图7-2,根据图形填空:(1)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则∠=∠=∠.(2)AE是△ABC中线,则==.(3)AF是△ABC的高,则∠=∠=90°.11.如图7-3所示,图中有个三角形,个直角三角形.12.在四边形的四个外角中,最多有个钝角,最多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13.四边形ABCD中,若∠A+∠B=∠C+∠D,若∠C=2∠D,则∠C=.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35°,则图7-1 图7-2 图7-3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5.某足球场需铺设草皮,现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6种形状的草皮,请你帮助工人师傅选择两种草皮来铺设足球场,可供选择的两种组合是.16.若一个n边形的边数增加一倍,则内角和将.17.在一个顶点处,若此正n边形的内角和为,则此正多边形可以铺满地面.18.如图7-4,BC⊥ED于O,∠A=27°,∠D=20°,则∠B= ,∠ACB= .19.如图7-5,由平面上五个点A、B、C、D、E连结而成,则∠A+∠B+∠C+∠D+∠E= .20.以长度为5cm、7cm、9cm、13cm的线段中的三条为边,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情况有种,分别是.二、选择题21.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满足关系∠B+∠C=3∠A,则此三角形().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2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2:3:4,则与之对应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A.4:3:2 B.3:2:4C.5:3:1 D.3:1:523.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A.45°B.55°C.60°D.65°24.如图7-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不是三角形ABC的外角B.∠B<∠1+∠2C.∠ACD是三角形ABC的外角D.∠ACD>∠A+∠B25.如图7-7,C在AB的延长线上,CE⊥AF于E,交FB于D,若∠F=40°,∠C=20°,则∠FBA的度数为().A.50°B.60°C.70°D.80°2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B.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中至少存在一条在三角形内部.C.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2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图7-4 图7-5图7-6图7-7A .1,5,7B .3,4,7C .7,4,1D .5,5,528.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以是下面的( ). A .1 B .9 C .3 D .1029.三条线段a =5,b =3,c 的值为整数,由a 、b 、c 为边可组成三角形( ). A .1个 B .3个 C .5个 D .无数个 30.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 ). A .锐角 B .直角C .钝角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四边形的外角和大于内角和B .若多边形边数从3增加到n (n 为大于3的自然数),它们外角和的度数不变C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可以任意多D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80°32.一个五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都等于n ,则n 的值为( ). A .108° B .125° C .135° D .150° 33.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有( ). A .7条 B .8条 C .9条 D .10条34.如图7-9,三角形ABC 中,D 为BC 上的一点,且S △ABD =S △ADC ,则AD 为( ). A .高 B .角平分线 C .中线 D .不能确定35.如图7-10,已知∠1=∠2,则AH 必为三角形ABC 的( ). A .角平分线 B .中线C .一角的平分线D .角平分线所在射线36.现有长度分别为2cm 、4cm 、6cm 、8cm 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 1 B . 2 C . 3 D . 437.如图7-11,三角形ABC 中,AD 平分∠BAC ,EG ⊥AD ,且分别交AB 、AD 、AC 及BC 的延长线于点E 、H 、F 、G ,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38.如图7-12,在三角形ABC 中,∠1=∠2,G 为AD 的中点,延长BG 交AC 于E .F 为AB 上的一点,CF ⊥AD 于H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AD 是三角形ABE 的角平分线.(2)BE 是三角形ABD 边AD 上的中线. (3)CH 为三角形ACD 边AD 上的高.A .1个B .2个C .3个D .0个图7-9 图7-10 图7-11 图7-12三、解答题3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C,D是BC上一点,且FD⊥BC,DE⊥AB,∠AFD=140°,你能求出∠EDF的度数吗?40.如图,有甲、乙、丙、丁四个小岛,甲、乙、丙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乙、丙在甲的正东方,丁岛在丙岛的正北方,甲岛在丁岛的南偏西52°方向,乙岛在丁岛的南偏东40°方向.那么,丁岛分别在甲岛和乙岛的什么方向?41.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IH⊥BC于H,试比较∠CIH和∠BID的大小.4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BC,BE⊥AC,CF⊥AB,BC=16,AD=3,BE=4,CF=6,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周长吗?4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三角形ABD的周长比三角形ACD的周长小5,你能求出AC与AB的边长的差吗?4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1)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2)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长;(3)若三边长都是整数,求三角形各边的长.45.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试问BE与DF平行吗?为什么?46.某同学在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得到的答案是1125°,老师指出他少加了一个内角的度数,你知道这个同学计算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吗?他少加的那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47.把边长为2cm的正方形剪成四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请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符合下列条件的图形:(1)不是正方形的菱形;(2)不是正方形的长方形;(3)梯形;(4)不是长方形、菱形的的平行四边形.48.下面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段,阅读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学习等腰三角形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其余两角”.同学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与交流后,李明同学举手说: “其余两角是30°和120°”;王华同学说:“其余两角是75°和75°.” 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假如你也在课堂中, 你的意见如何? 为什么?(2)通过上面数学问题的讨论, 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话表示)49.如图,凸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边长AB=2cm,BC=8cm,CD=11cm,DE=6cm,你能求出这个六边形的周长吗?参考解析一、填空题1.直角2.15°3.60°,180°4.70°5.90°6.锐角7.∠C=180°-80°-50°=50°.8.设∠A的度数为x.则∠B=2x,∠C=x.所以x+2x+x=180°,解得x=54°.所以∠A=54°.9.∠A=∠B=∠ACD=65°.10.(1)BAD,CAD,BAC;(2)BE,CE,BC;(3)AFB,AFC.11.解: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D,△ADE,△CDE,△ADC,△ABC;有4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BD,△ADE,△CDE,△ADC.12.3,2,413.120°14.12,815.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正四边形和正八边形中任选两种即可.16.增加(n-4)×180°17.360°或720°或180°18.解:因为∠BED=∠A+∠D=47°,所以∠B=180°-90°-47°=43°.所以∠BCD=27°+43°=70°.所以∠ACB=180°-70°=110°.19.解:连结BC,如图,则∠DBC+∠ECB=∠D+∠E.所以∠A+∠B+∠C+∠D+∠E=∠A+∠B+∠C+∠DBC+∠ECB=180°.20.解:有3种.分别以长为5cm,7cm,9cm;7cm,9cm13cm;5cm,9cm,13cm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二、选择题21.A22.C23.C24.D25.C26.C27.D28.C29.C30.B31.B32.C33.C34.C(点拨:可能会错选A或B.有的同学一看到面积就认为与高相关,故错选A;有的同学认为平分内角必平分三角形的面积,故错选B.其实,因为△ABD与△ACD同高h,又S△ABD=S△ADC,即BD×h=·CD×h,所以,BD=CD,由此可知,AD为三角形ABC中BC边的中线.)35.D(点拨:可能会错选A或选C.错选A的同学,只注重平分内角而忽视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为一线段这一条件;而错选C的同学,实质上与错选A的同学犯的是同一个错误,显然这里“角平分线”与“一角的平分线”是一个意思,因为前提条件是说“AH必为三角形ABC的”.)36.A(点拨: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若长度分别为2cm、4cm、6cm,不可以组成三角形;若长度分别为4cm、6cm、8cm,则可以组成三角形;若长度分别为2cm、4cm、8cm,则不可以组成三角形;若长度分别为2cm、6cm、8cm,则不可以组成三角形.即分别为2cm、4cm、6cm、8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1,故应选A.)37.C(点拨:因为EG⊥AD,交点为H,AD平分∠BAC,所以在直角三角形AHE中,∠1=90°-,在三角形ABC中,易知∠BAC=180°-(∠2+∠3),所以∠1=90°-[180°-(∠2+∠3)]=(∠3+∠2).又因为∠1是三角形EBG的外角,所以∠1=∠2+∠G.所以∠G=∠1-∠2=(∠3+∠2)-∠2=(∠3-∠2).)38.A(点拨:由∠1=∠2,知AD平分∠BAE,但AD不是三角形ABE内的线段,所以(1)不正确;同理,BE 虽然经过三角形ABD边AD的中点G,但BE不是三角形ABD内的线段,故(2)不正确;由于CH⊥AD 于H,故CH是三角形ACD边AD上的高,(3)正确.应选A.)三、解答题39.解析:要想求∠EDF的度数,我们可以利用平角定义,只要能求出∠EDB即可.而∠EDB在三角形BDE中,只要能求出∠B就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EDB.而∠B又等于∠C,题中告诉了三角形DFC 的一个外角∠AFD=140°,所以我们能得出∠C的度数.解:因为∠AFD是三角形DCF的一个外角.所以∠AFD=∠C+∠FDC.即140°=∠C+90°.解得∠C=50°.所以∠B=∠C=50°.所以∠EDB=180°-90°-50°=40°.所以∠FDE=180°-90°-40°=50°.40.解析:我们可以用字母代替甲、乙、丙、丁,用角度代表方向.把题中数据与图形一一对应,利用各方向的关系可求出丁岛分别在甲岛和乙岛的方向.解:设甲岛处的位置为A,乙岛处的位置为B,丙岛处的位置为D,丁岛处的位置为C.如图:因为丁岛在丙岛的正北方,所以CD⊥AB.因为甲岛在丁岛的南偏西52°方向,所以∠ACD=52°.所以∠CAD=180°-90°-52°=38°.所以丁岛在甲岛的东偏北38°方向.因为乙岛在丁岛的南偏东40°方向,所以∠BCD=40°.所以∠CBD=180°-90°-40°=50°.所以丁岛在乙岛的西偏北50°方向.41.解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解:因为AI、BI、CI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所以∠BAD=∠BAC,∠ABI=∠ABC,∠HCI=∠ACB.所以∠BAD+∠ABI+∠HCI=∠BAC+∠ABC+∠ACB=(∠BAC+∠ABC+∠ACB)=×180°=90°.所以∠BAD+∠ABI=90°-∠HCI.又因为∠BAD+∠ABI=∠BID,90°-∠HCI=∠CIH,所以∠BID=∠CIH.所以∠BID和∠CIH是相等的关系.42.解析:本题已知一边长和三条高,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另外两边长,三边相加即可得到三角形的周长.解: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ABC=BC×AD=AC×BE,即16×3=4×AC,所以AC=1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ABC=BC×AD=AB×CF,即16×3=6×AB.所以AB=8.所以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12+8=36.43.解析:本题要求AC与AB的边长的差,且AC与AB的长度都不知道,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分析题中条件:三角形ABD的周长比三角形ACD的周长小5,即AC-AB+CD-BD=5,又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BD=CD.所以AC-AB=5.解:AC-AB=5.44.解析:在第(1)和第(2)问中,没有说明所给边长是腰长还是底边长,因此我们要进行分类讨论.在第(3)问中,只给出了三边长都是整数,而此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其最长边小于8cm,我们可以用列表法一一列出各组边长.解:(1)如果腰长为4cm,则底边长为16-4-4=8cm.三边长为4cm,4cm,8cm,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所以应该是底边长为4cm.所以腰长为(16-4)÷2=6cm.三边长为4cm,6cm,6cm,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所以另外两边长都为6cm.(2)如果腰长为6cm,则底边长为16-6-6=4cm.三边长为4cm,6cm,6cm,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所以另外两边长分别为6cm和4cm.如果底边长为6cm,则腰长为(16-6)÷2=5cm.三边长为6cm,5cm,5cm,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所以另外两边长都为5cm.(3)因为周长为16cm,且三边都是整数,所以三角形的最长边不会超过8cm且是等腰三角形,我们可用列表法,求出其各边长如下:7cm,7cm,2cm;6cm,5cm,5cm;6cm,6cm,4cm,共有这三种情况.45.解析:要想BE与DF平行,就要找平行的条件.题中只给出了∠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那么我们是利用同位角相等呢还是利用同旁内角互补?经过仔细观察图形我们知道∠BFD是三角形ADF的外角,则∠BFD=∠A+∠ADF.而∠ADF是∠ADC的一半,∠ABE是∠ABC的一半,所以我们选择用同旁内角互补来证平行.解:BE与DF平行.理由如下:由n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四边形内角和为(4-2)×180°=360°.因为∠A=∠C=90°,所以∠ADC+∠ABC=180°.因为BE平分∠ABC,DF平分∠ADC,所以∠ADF=∠ADC,∠ABE=∠ABC.因为∠BFD是三角形ADF的外角,所以∠BFD=∠A+∠ADF.所以∠BFD+∠ABE=∠A+∠ADC+∠ABC=∠A+(∠ADC+∠ABC)=90°+90°=180°.所以BE与DF平行.46.解析:我们发现1125°不能被180°整除,所以老师说少加了一个角的度数.我们可设少加的度数为x,利用整除求解.解:设少加的度数为x.则1125°=180°×7-135°.因为0°<x<180°,所以x=135°.所以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125°+135°=1260°.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1260°,解得n=9.所以此多边形是九边形,少加的那个内角的度数是135°.47.解析:题中告诉了我们按要求拼成.解:如图:48.解析: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在阅读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断后,对两名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考生应抓住题中条件“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这个不确定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当∠A是顶角时,设底角是α,∴30°+α+α=180°,α=75°,∴其余两底角是75°和75°.当∠A是底角时,设顶角是β,∴30°+30°+β=180°,β=120°,∴其余两角是30°和120°.由此说明李明和王华两同学都犯了以偏概全的答题的错误.对于第(2)问应在第(1)问的解答的基础上,可总结出“根据图形位置关系,实施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解多解型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等.小结: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是三角形中三条十分重要的线段,初学者常因不能准确理解其概念的实质内涵,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举例分析如下,以达到亡羊补牢或未雨绸缪的目的.49.解析:要求六边形的周长,必须先求出边EF和AF的长.由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可知六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如图4,如果延长BA,得到的∠PAF=60°,延长EF,得到的∠PFA=60°,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三角形APF,在三角形APF中,∠P的度数为180°-60°-60°=60°,因此三角形APF是等边三角形.同样的道理,我们分别延长AB、DC,交于点G,那么三角形BGC为等边三角形.分别延长FE、CD交于点H,则三角形DHE也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G=∠H=60°.所以三角形GHP也是等边三角形.于是我们得到三角形APF、三角形BGC、三角形DHE、三角形GHP四个等边三角形.于是就把多边形的问题转化为和等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的性质,可以轻松的求出AF和EF的长,从而求出六边形ABCDEF的周长.解:如图4,分别作直线AB、CD、EF的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G、H、P.因为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所以六边形ABCDEF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所以三角形APF、三角形BGC、三角形DHE、三角形GHP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GC=BC=8cm,DH=DE=6cm.所以GH=8+11+6=25cm,FA=PA=PG-AB-BG=25-2-8=15cm,EF=PH-PF-EH=25-15-6=4cm.所以六边形的周长为2+8+11+6+4+15=46cm.小结: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多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六边形构造出等边三角形,从而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和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来解答多边形的问题.方程思想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用方程思想求解数学问题时,应从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入手,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将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再通过解方程,使问题得到解决.方程思想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不但能用方程思想解决代数问题,而且还能够解决有关的几何问题.第7章 三角形整章同步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______________ 学号 姓名 ____ 得分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AB ∥CD ,∠A=55°,∠C=20°,则∠P=___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6.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 . (写出两种即可)8.如图所示,∠A+∠B +∠C +∠D +∠E +∠F +∠G 的度数为 .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请你写出∠A 与∠D 的关系: . 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1.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的位置在( )(第2题)(第4题)(第6题)30°30° 30°A(第7题)GFE D CBA(第9题)EDCBA(第3题)(第5题)DCBAA.三角形内B.三角形外C.三角形边上D.要根据三角形的形状才能定1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1、4、2 C.2、3、4 D.6、2、313.一批相同的正六边形地砖铺满地面的图案中,每个顶点处由几块正六边形组成A.2块B.3块C.4块D.6块14.一个多边形只有27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8 B.9 C.10 D.1115.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即平面镶嵌)的是A.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B.正四边形和正五边形C.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D.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7.某城市进行旧城区人行道的路面翻新,准备对地面密铺彩色地砖, 有人提出了4种地砖的形状供设计选用:①正三角形,②正四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其中不能进行密铺的地砖的形状是().A.①B.②C.③D.④1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8,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A.①5或7 B.7 C.9 D.7或9三、解答题(共56分)19.(5分)在△ABC中,∠C=900,BD是∠ABC的平分线,∠A=200,求∠BDC的度数.20.(5分)小明在求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由于疏忽,把一个内角加了两遍,而求出的结果为20040,请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21.(5分)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从小到大排列,恰好依次增加相同的度数,其中最小角是1000,最大角是140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2.(5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O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观察图形,试猜想∠C 和∠DOE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结论.23.(5分)分别测量如图所示的△ABC 和△DEF 的内角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有何猜想?(3第23题DE FF ED CB A 24.(5分)如果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恰好依次增加的度数相同,设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多少?25.(6分)如图所示,BE 、CD 交于A 点,∠C 和∠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 (1)试求:∠F 与∠B ,∠D 有何等量关系? (2)当∠B ﹕∠D ﹕∠F=2﹕4﹕x 时,x 为多少?∠4∠3∠2∠1FEABCD第25题图26.(6分)如图所示,求∠A +∠B +∠C +∠D +∠E +∠F 的度数.27.(6分)已知,如图,∠XOY =900,点A 、B 分别在射线OX 、OY 上移动,BE 是∠ABY 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 ,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点A 、B 移动发生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YXOABCE28.(8分)(1)AD 是△ABC 的中线,那么△ABD 与△ACD 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你能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吗?请画出图形.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 2.稳定 3.60° 4.35° 5.82.5 6.120 7.答案不唯一 8.540° 9.∠A=2∠D 10.130° 二、选择题11.D 12.C 13.B 14.B 15.A 16.C 17.C 18.D 三、解答题19.550 20.240,十三边形 21.6 22.∠C+∠DOE=1800 23.(1)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或接近1800;(2)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3)方法很多(略) 24.六边形 25.(1)∠F=21(∠B+∠D );(2)3 26.360° 27.∠C 的大小保持不变 28.(1)相等;(2)略第7章 三角形(中考试题演练)1.(包头)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第10个图形需要_____根火柴棒.2.(陕西)如图所示,在锐角△ABC 中,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且CD ,BE交于一点P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A.150° B.130° C.120° D.100°3.(南安)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4.(南充)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A.115° B.120° C.125° D.130°5.(哈尔滨)以下面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8cm,6cm,4cmC.12cm,5cm,6cm D.2cm,3cm,6cm6.(云南)若n边形的内角和是1260°,则边数n为().A.8 B.9 C.10 D.117.(南通)在下列角度中,是多边形内角和的是().A.270° B.560° C.630° D.1800°8.(临沂)在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9.(天津)如图所示,在△ABC中,∠B=∠C,FD⊥BC,DE⊥AB,∠AFD=•158•°,•则∠EDF=________.10.(潍坊)某人到瓷砖店去购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A.正三角形 B.矩形(长方形) C.正八边形 D.正六边形答案:1.21 (点拨:第n个图形有2n+1根火柴)2.B 3.1800°4.D (点拨: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判断)5.B (点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判断)6.B (点拨: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7.D 8.C 9.68° 10.C第7章三角形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个.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3.用长度为8cm,9cm,10cm的三条线段_______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4.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根木条.5.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6.如图1所示,AB∥CD,∠A=45°,∠C=29°,则∠E=______.(1) (2) (3)7.如图2所示,∠α=_______.8.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10.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1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____•条对角线.13.如图3所示,共有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14.如图4所示,∠A+∠B+∠C+∠D+∠E=________.(4) (5) (6)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16.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17.如图5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18.D是△ABC内一点,那么,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D+CD>BC B.∠BDC>∠A C.BD>CD D.AB+AC>BD+CD19.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A.8 B.9 C.10 D.1120.如图6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21.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k B.2k+1 C.2k+2 D.2k-222.如图所示,在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内部有一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7cm2B.8cm2C.9cm2D.10cm2三、解答题:(共48分)23.如图所示,在△ABC中:(1)画出BC边上的高AD和中线AE.(3分)(2)若∠B=30°,∠ACB=130°,求∠BAD和∠CAD的度数.(5分)24.(8分)如图所示,BE平分∠ABD,DE平分∠CDB,BE和DE相交于AC上一点E,•如果∠BED=90°,试说明AB∥CD.25.(8分)如图所示,直线AD和BC相交于O,AB∥CD,∠AOC=95°,∠B=50°,•求∠A和∠D.26.(1)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4分)(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如果它的内角与外角的度数之比为13:1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4分)27.(8分)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与∠C•应分别是32°和21°,检验工人量得∠BDC=148°,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试用三角形有关知识说明理由.28.(8分)园艺师从土地上收集了许多大理石的边角料,•准备给公共绿地的甬道铺地面,其中最多的一种边角材料形状如图所示,你能否用这种边角料铺满地面?•如果能,请设计出至少两种方案.四、思维拓展题:(共10分)29.请完成下面的说明:(1)如图①所示,△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G,试说明∠BGC=90°-12∠A.说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知∠ABC+∠ACB=180°-∠_____.根据平角是180°,可知∠ABE+∠ACF=180°×2=360°,所以∠EBC+∠FCB=360°-(∠ABC+∠ACB)=360°-(180°-∠_____)=180•°+•∠______.根据角平分线的意义,可知∠2+∠3=12(∠EBC+∠FCB)=12(180°+∠_____)=90°+12∠_______.所以∠BGC=180°-(∠2+∠3)=90°-∠____.(2)如图②所示,若△ABC的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试说明∠BIC=90°+12∠A.(3)用(1),(2)的结论,你能说出∠BGC和∠BIC的关系吗?①②五、合作探究题:(共10分)30.如图所示,分别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广场各角修建半径为R•的扇形草坪(图中阴影部分).(1)图①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2)图②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3)图③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4)如果多边形的边数为n,其余条件不变,那么,你认为草坪的面积为_____.答案:一、1.3 12.三角形的稳定性不稳定性3.能 4.两 5.90° 50° 6.16°7.75° 8.1440° 144° 9.3 10.311.8cm或6cm 12.613.3 △ABD,△ABC △ACD,△ACB14.180°二、15.C 16.C 17.B 18.C 19.C 20.D 21.C 22.A三、23.(1)如答图所示.(2)∠BAD=60°,∠CAD=40°.24.证明:在△BDE中,∵∠BED=90°,∠BED+∠EBD+∠EDB=180°,∴∠EBD+∠EDB=180°-∠BED=180°-90°=90°.又∵BE平分∠ABD,DE平分∠CDB,∴∠ABD=2∠EBD,∠CDB=2∠EDB,∴∠ABD+∠CDB=2(∠EBD+∠EDB)=2×90°=180°,∴AB∥CD.25.解:∵∠AOC是△AOB的一个外角.∴∠AOC=∠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AOC=95°,∠B=50°,∴∠A=∠AOC-∠B=95°-50°=45°.∵AB∥CD,∴∠D=∠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45°.26.解:(1)设边数为n,则(n-2)·180°=2340,n=15.答:边数为15.(2)每个外角度数为180°×215=24°.∴多边形边数为36024︒︒=15.答:边数为15.27.解:延长BD交AC于点E,∠CDB=90°+32°+21°=143°,所以不合格.28.能:如答图所示.四、29.(1)A A A A A A(2)说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得∠ABC+∠ACB=180°-∠A,根据角平分线的意义,有∠6+∠8=12(∠ABC+∠ACB)=12(180°-∠A)=90°-12∠A,所以∠BIC=180°-(∠6+∠8)=180°-(90°-12∠A)=90°+12∠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

ABD C E(第3题)ABAB CDP12第7题ABCD第10题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3,3B、3,3,6C、3,2,5D、3,2,6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AD是△ABC的高,延长BC至E,使CE=BC,△ABC的面积为S1,△ACE的面积为S2,那么()A、S1>S2B、S1=S2C、S1<S2D、不能确定4、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形所示,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6、已知△ABC中,∠A、∠B、∠C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1:2:3C、4:3:5D、1:2:27、点P是△ABC内一点,连结BP并延长交AC于D,连结PC,则图中∠1、∠2、∠A的大小关系是()A、∠A>∠2>∠1B、∠A>∠2>∠1C、∠2>∠1>∠AD、∠1>∠2>∠A8、在△ABC中,∠A=80°,BD、CE分别平分∠ABC、∠ACB,BD、CE相交于点O,则∠BOC等于()A、140°B、100°C、50°D、130°9、下列正多边形的地砖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是()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10、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等于()A、40°B、50°C、45°D、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P为△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50°,∠B=70°,则∠ACP=_____。

初中数学 第七章 三角形综合练习课件

初中数学 第七章 三角形综合练习课件
整体的思想
∠A+ ∠B =180°- ∠C ∠1+ ∠2=360°- (∠A+ ∠B )
=360°-(180°- ∠C ) =180°+ ∠C =270°
11.如图7.5.2-5,求 A B C D E F
的度数.
解:连接BE. 由三角形内角和可知:
∠1+ ∠2= ∠C+ ∠D
A B C D E F
(180 C ADC)
(180 B ADB)
360 B C 262 360 63 262 35
8.如图7.5.2-2,BDC 98,C 39
B 24,则∠A=__3__5_°_.
方法三:
解:连接BC. BDC 98
DBC BCD 180 98 82 A 180 ABC ACB 180 (ABD DBC) (ACD BCD)
证明:因为 A D B C
A B C D 360
所以 AB 1×360°=180°
所以
2
AD//BC
9.如图7.5.1-3,AD是的中线,CE是的中线. (1)ACE 15,CAD 40,求 CED 的度数. (2)过点E作的高EF. (3)若ABC的面积是80,BD=5,则CDE 中 CD边上的高是多少?
∠B=40 ° ∠A=80 ° ∠C=60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4和7,它的周长是 ___1_5_或__1_8___.
分情况讨论:
解:①若底为4,腰为7,可以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为:4+7+7=18 ②若底为7,腰为4,可以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为:4+4+7=15
7
7

4
44 ②

第七章 三角形综合题习题精选2

第七章 三角形综合题习题精选2

2CBAD 122题第七章三角形综合题习题精选1.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下的规律,铺成若干个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 块; (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 块。

2.某体育馆用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镶嵌地面. (1)第1次铺2块,如图1;(2)第2次把第1次铺的完全围起来,如图2.共用_____________块;(3)第3次把第2次铺的完全围起来,如图3.共用______________块;…;(4)依此方法,第n 次铺完后,用字母n 表示第n 次镶嵌所使用的木块块数为 ___________ (n 为正整数) (5)王师傅说:“在镶嵌地面时,有一次铺完后,我用去了100块木块”,小红说:“不可能”,你认为小红说得有无道理?3.(03甘肃)某地板厂要制作一批正六边形形状的地板砖如图,为了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要求在地板砖上设计的图案能够把正六边形6等份,请你帮助他们设计等分图案.(至少设计两种)4.△ABC 中,∠B 内角平分线和∠C 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A 1, ∠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A 2, 继续作∠A 2BC 与∠A 2CD 的平分线可得∠A 3,如此下去可得∠A 4…,∠A n ,当∠A = 64°时,∠A 4的度数是多少?5.△ABC 中,∠A =2∠B =3∠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6.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B=∠1,求证:∠2=∠BAC .EDCBA7.已知:在△ABC 中,∠B=∠C ,在△ADE 中∠ADE=∠AED ,∠BAD=40°, 求:∠EDC 的度数。

8.如图,在△ABC 中,90ACB ∠=,,CD AB ⊥AF 是角平分线,交CD 于点E ,求证1 2.∠=∠9.△ABC 中,∠A =2∠B =3∠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10.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 =∠D ,∠B =∠C ,试判断AD 与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1.已知:在△ABC 中,BE 平分∠ABC 交AC 于E ,CD ⊥AC 交AB 于D ,∠BCD =∠A 求∠BEA 的度数.12.已知:如图,点E 在AC 上,点F 在AB 上,BE 、CF 交于点O ,且∠C -∠B =20°,∠EOF -∠A =70°.求∠C 的度数.13.如图所示,在△ABC 中,BD 、CD 是内角平分线,BP 、CP 是∠ABC 、∠ACB 的外角平分线,分别交于D 、P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三角形全套配套练习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三角形全套配套练习集

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2.下列说法:(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为40cm 和50cm ,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不计接头),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A .10cm 长的木棒 B .40cm 长的木棒 C .90cm 长的木棒 D .100cm 长的木棒 4.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12cm ,8cm B .6cm ,8cm ,15cmC .2.5cm ,3cm ,5cmD .6.3cm ,6.3cm ,12.6cm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 ,则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____.•若x 是奇数,则x 的值是______;这样的三角形有______个;•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______;这样的三角形又有________个.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 ) A .16 B .12或15 C .17 D .16或17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另一边长等于9,则周长为_____. 8.(综合题)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b 、c 满足(b-2)2+│c-3│=0,且a 为方程│x-4│=2的解,求△ABC 的周长,判断△ABC 的形状.9.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四个自然村分别位于图中的A 、B 、C 、D 处.现计划安装一台变压器,使变压器到四个自然村的输电线路的电线总长最短,那么这个变压器应安装在AC 、BD 的交点E 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别在下列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画出所有的高。

第七章三角形练习题3套有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练习题3套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练习题(1)一、细心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图形能说明∠1>∠2的是( )12121212AB C D 2.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4cmB 、8cm ,6cm ,4cmC 、12cm ,5cm ,6cmD 、2cm ,3cm ,6cm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 )A 、三角形内B 、三角形外C 、三角形的某边上D 、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9和4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是( ) A 、5 B 、7 C 、8D 、13 5.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1和2,那么它的周长为( )A 、5B 、4C 、5或4D 、以上都不对6.某人到瓷砖商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 、正三角形B 、矩形C 、正八边形D 、正六边形 7.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只有( )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n+1)边形的内角和比n 边形的内角和大( )A 、180°B 、360°C 、n ·180°D 、n ·360° 9.将一个正方形桌面砍下一个角后,桌子剩下的角的个数是( )A 、3个B 、4个C 、5个D 、3个或4个或5个10.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1+∠2=2∠AB 、∠1+∠2=∠AC 、∠A=2(∠1+∠2)D 、∠1+∠2=21∠A二、潜心填空(每题3分,共15分)11.木工师傅做完房门后,为防止变形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根据是 12.某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 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 14.把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初一数学第七章 三角形有关的练习题(含答案)

初一数学第七章 三角形有关的练习题(含答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习题精选习题一一、选择题:1.已知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A.6<L<15 B.6<L<16 C.11<L<13 D.10<L<16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0cm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 )A.10cm的木棒 B.20cm的木棒C.50cm的木棒 D.60cm的木棒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A.9 B.12 C.15 D.12或15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 )A. 2cm B. 3cm C. 4cm D. 5cm6.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9,且三边长都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二、填空题: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当周长是5的倍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则它的腰长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若五条线段的长分别是1cm,2cm,3cm,4cm,5cm,则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_个三角形.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0cm,D为AC边上一点,且BD=AD,△BCD的周长为15cm,则底边BC的长为__________.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7cm,且它的周长大于16cm,则第三边长为_____.三、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已知P是△ABC内一点,试说明PA+PB+PC>(AB+BC+AC).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求它的周长.四、提高训练:设△ABC的三边a,b,c的长度都是自然数,且a≤b≤c,a+b+c=13,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几个?五、探索发现:若三角形的各边长均为正整数,且最长边为9,则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是多少?六、中考题与竞赛题:1.(2001.南京)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3cm B. 1cm, 2cm, 4cm; C. 2cm, 3cm, 4cm D. 2cm, 3cm,6cm2.(2002.青海)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的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答案:一、1.B 2.D 3.B 4.C 5.B 6.B二、1.5<c<9 6或8 6 2.17 10或11 3.0<a<12 b>2 4.3 5. 5cm 6. 7cm三、1.解:在△APB中,AP+BP>AB,同理BP+PC>BC,PC+AP>AC,三式相加得2(AP+BP+PC)>AB+AC+BC,∴AP+BP+CP>(AB+AC+BC).2.22四、5个五、25个六、1. C 2. 2cm<x< 18cm 25cm.习题二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在△ABC中,∠ACB=90°,把△ABC沿直线AC翻折180°,使点B落在点B′的位置,则线段AC具有性质( )A.是边BB′上的中线 B.是边BB′上的高C.是∠BAB′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性质合一2.如图2所示,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是△BCD的中线 B.BD是△ABC的中线C.AD=DC,BD=EC D.∠C的对边是DE3.如图3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且S△ABC= 4cm2,则S阴影等于( )A. 2cm2 B. 1cm 2 C.cm2 D.cm24.在△ABC,∠A=90°,角平分线AE、中线AD、高AH的大小关系为( )A.AH<AE<AD B.AH<AD<AE C.AH≤AD≤AE D.AH≤AE≤AD5.在△ABC中,D是BC上的点,且BD:DC=2:1,S△ACD=12,那么S△ABC等于( )A.30 B. 36 C.72 D.246.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B.三角形房架C.照相机的三角架 D.矩形门框的斜拉条二、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_______度.2.等腰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的总条数为________.3.在△ABC中,∠B=80°,∠C=40°,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4.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在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在___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在_____.三、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在△ABC中,∠C-∠B=90°,AE是∠BAC的平分线,求∠AEC的度数.2.在△ABC中,AB=AC,AD是中线,△ABC的周长为34cm,△ABD的周长为30cm,求AD的长.四、提高训练:在△ABC中,∠A=50°,高BE,CF所在的直线交于点O,求∠BOC的度数.五、探索发现:如图所示的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为s.按此规律推断s与n有什么关系,并求出当n=13时,s的值.六、中考题与竞赛题:(2000.杭州)AD,A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和中线,则AD 与AE 的大小关系为____.答案:一、1.D 2.D 3.B 4.D 5.B 6.C二、1.135 2.3条或7条 3.20°4.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内部、边上或外部三、1.∠AEC=45° 2.AD= 13cm四、∠BOC=50°或130°五、s=3n-3,当n=13时,s=36.六、AD=AE.。

初中数学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训练题A 卷(基础知识部分,50分)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C.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D.三角形三条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的内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B .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C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直角D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3. 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 )A.内角和增加360°B.外角和增加360°C.对角线增加一条D.内角和增加180°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7cm 和13cm ,则它的周长是( ) A.27cm B.33cm C.7cm 或33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5.△ABC 中,∠A=2∠B =3∠C ,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15分) 6.如图所示,图中的∠1=______________º.7.△ABC 中,若∠A +∠C =2∠B ,最小角为30°,则最大的角为_______8.现有长度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5cm 的5条线段,从其中选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_____个不同的三角形9.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12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0.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小于45º这样的多边形边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 三、耐心解一解(第11~13题各6分,第14题7分,共25分) 11.△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

(1)若∠ABC = 40°,∠ACB = 50°,则∠BOC =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角的平分线是线段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C.钝角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外D.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是三角形的中线2.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差等于第三个内角,则它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交的角的度数是()A.45° B.135°C.45°或135° D.以上答案都不对4.为了让居民有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地方,政府又新建了几处广场,工人师傅在铺设地面时,准备选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

现有下面几种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其中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5.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8 B.9 C.10 D.116.如果多边形的边数减少1条,那么它的外角和()A.减少180°B.不变 C.增加180° D.答案是A或B7.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为()A.14 B.15 C.16 D.178.下列说法:①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②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钝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直角;④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最多可以有两个钝角;⑤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最多可以有两个锐角。

其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9.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只有()A. 3个B.2个 C.1个 D.0个10.在一个三角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三个外角度数之比为3:4:5,则这个三角形为()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11.图中有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七章_三角形_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七章_三角形_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知识要点】一.认识三角形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2.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形成的线段;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任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④一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与一点,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引申: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③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2)三角形的外角和:360°(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常用来求角度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第7章 三角形复习练习题1

第7章 三角形复习练习题1

第七章三角形复习练习(一)1.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则第24个三角形数与第22个三角形数的差为.2.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钝角三角形有条高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恰是它的。

3. 在△ABC中,若∠A=∠C=13∠B,则∠A= ,∠B= ,这个三角形是。

4、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条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8,则第三边的长度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6.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cm)的范围是____________.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边长为_____cm..8.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9.已知△ABC的周长是偶数,且a=2,b=7,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10.等腰△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第三边长为.1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度.1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度.14.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一腰上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周长之差为2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分成15和6 两部分,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将一个三角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___。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认识三角形 基础题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认识三角形 基础题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认识三角形基础题训练一、选择题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 6B. 3C. 2D. 112.如下图,△ABC中,AD⊥BC于点D,BE⊥CA于点E,则AC边上的高是()A. ADB. ABC. DCD. BE3.如图,为了估计校园内池塘岸边两点A、B之间的距离,小明同学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测得P4=5m,PB=4m,那么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 6mB. 6.5mC. 7mD. 9m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它的周长为()A. 16cmB. 17cmC. 20cmD. 16cm或20cm5.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A. B.C. D.6.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 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如图,将△ABC沿射线BC方向移动,使点B移动到点C,得到△DCE,连接AE,若△ABC的面积为2,则△ACE的面积为()A. 2B. 4C. 8D. 168.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的度数的比为1:1:2,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 20°B. 30°C. 10°D. 15°二、填空题1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6,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______.11.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5,AC=3,△ABD的周长和△ACD的周长相差____________.12.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C的面积为12,△BOM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______ .13.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B=50°,∠C=70°,则∠EAD=_.14.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AD的中点,且SΔABC=8,则S阴影=.15.如图,在△ABC中,AD⊥BC,CE⊥AB,BC=12,AB=6,AD=4,则CE=____.1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10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cm.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在正方形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是三角形AˈBˈCˈ,其中C与Cˈ是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ˈBˈCˈ;(2)请求出三角形AˈBˈCˈ的面积.18.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中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来点A,点B′、点C和它的对应点C′.(1)请画出平移前后的△ABC和△A′B′C′;(注意并标注好字母)(2)利用网格画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D;(注意并标注好字母)(3)利用网格画出△ABC中AB边上的高CE;(注意并标注好字母)(4)△A′B′C′的面积为____.19.如图,Δ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E是BC边上的高.(1)若∠ACB=100°,求∠CAE的度数;(2)若SΔABC=12,CD=4,求高AE的长.20.如图,已知△ABC中,∠B=65°,∠C=4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答案和解析1.A解:设第三边为x,则7−3<x<7+3,即4<x<10,所以符合条件的整数为6,2.D解:△ABC中,AD⊥BC于点D,BE⊥CA于点E,则AC边上的高是BE.3.D解:∵PA、PB、AB能构成三角形,∴PA−PB<AB<PA+PB,即1m<AB<9m.4.C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当腰长是4cm时,则三角形的三边是4cm,4cm,8cm,4cm+4cm=8cm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当腰长是8cm时,三角形的三边是8cm,8cm,4cm,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5.A解:线段BD是△ABC的高,则过点B作对边AC的垂线,则垂线段BD为△ABC的高.6.D解: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的根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A解:∵将△ABC沿射线BC方向移动,使点B移动到点C,得到△DCE,∴BC=CE,∴S△ACE=S△ABC,又∵△ABC的面积为2,8.D解:设这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x、x、2x,则x+x+2x=180°,解得x=45°,∴2x=90°,∴这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A解:∵∠BAC=60°,∠C=80°,∴∠B=40°.又∵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D=12∠BAC=30°,∴∠ADE=70°,又∵OE⊥BC,∴∠EOD=20°.10.6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6−2<x<6+2,即4<x<8.又∵第三边长是偶数,则x=6,11.2解:∵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BD=DC=12BC,∴△ABD和△ADC的周长的差,=(AB+12BC+AD)−(AC+12BC+AD),=AB−AC,=5−3,=2,12.4解: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C 的面积为12,∴S△ABM=S△ABN=12S△ABC=6.又∵S△ABM−S△BOM=S△AOB,△BOM的面积为2,∴S△AOB=4,∴S四边形MCNO=S△ABC−S△ABN−S△OBM=12−6−2=4.13.10°解:∵∠B=50°,∠C=70°,∴∠BAC=180°−∠B−∠C=180°−50°−70°=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12∠BAC=12×60°=30°,∵AE是△ABC的高线,∴∠BAE=90°−∠B=90°−50°=40°,∴∠EAD=∠BAE−∠BAD=40°−30°=10°.14.2解:∵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S△ABD=S△ACD=12S△ABC=4,S△ACD=4,S△DCE=12S△ACD=2,15.8解:∵AD⊥BC,CE⊥AB,∴S△ABC=12BC⋅AD=12AB⋅CE,即12×12×4=12×6⋅CE,解得CE=8.16.25解:当5cm是腰时,5cm+5cm=10cm,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故答案是:25.题中没有指出哪个底哪个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7.(1).18.解:(1)如图,△ABC和△A′B′C′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AD即为所求;(3)如图,线段CE即为所求;(4)S△A′B′C′=1×3×4=6.219.解:(1)∵AE是BC边上的高,∴∠E=90°,又∵∠ACB=100°,∴∠CAE=100°−90°=10°;(2)∵AD是BC上的中线,DC=4,∴D为BC的中点,∴BC=2DC=8,∵AE是BC边上的高,S△ABC=12,×8×AE=12,即12∴AE=3.20.解:在△ABC中,∵∠BAC=180°−∠B−∠C=70°,∵AE是∠BAC的平分线,∴∠BAE=∠CAE=35°.又∵AD是BC边上的高,∴∠ADB=90°,∵在△ABD中∠BAD=90°−∠B=25°,∴∠DAE=∠BAE−∠BAD=10°.。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七章 三角形 同步练习 测试卷 无答案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七章 三角形 同步练习 测试卷 无答案 全国通用

第七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A 组练习】:一.判断1.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2.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能断定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二.想想填填一段18 厘米长的吸管,剪成5 厘米、6 厘米和7 厘米的三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它还能剪成()厘米,()厘米和()厘米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或剪成()厘米,()厘米和()厘米,也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2.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四.根据下面每个图形标出的底,画出图形的高。

五.算一算。

1.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1=42°,∠2=38°,求∠3 的度数。

(2)∠1=28°,∠2=62°,求∠3 的度数。

六.解决问题1.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3 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 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32【B 组练习】:一.判断。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二.填空1.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二个()角的度数相等,两条()相等;等边三角形()条边都相等。

()个角的度数相等,都是()度。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 度,它的底角是()度。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0 度,它的顶角是()度。

4.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度,顶角60 度的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和一个顶角的和是130 度,它的顶角是()度。

三.下面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把它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①②③④⑤⑥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求下面各角度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七章《三角形》综合测试题_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七章《三角形》综合测试题_

凤冈县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目标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 陆建东供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A 、 13 .B 、 17 .C 、 13或17 .D 、 不能确定. 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 6 .B 、 7 .C 、 8 .D 、 9.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 、 锐角三角形.B 、 直角三角形.C 、 等腰三角形.D 、 钝角三角形. 4.下图中有一条公共边三角形的个数为( ).A 、 4个.B 、 6个.C 、 8个.D 、 10个.5.如图在△ABC 中,∠ACB=900,CD 是边AB 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A 、 ∠B . B 、 ∠ACD .C 、 ∠BCD.D 、 ∠BDC. 6. 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第4题ED CBA第5题DCBAA 、 角平分线.B 、 高.C 、 中线.D 、外角平分线.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B (5,0),C (0,4)所组成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 )A 、32.B 、4.C 、16.D 、8.8. 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 .C.3个.D.4个.依次观察左边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第四个图形是( ).10.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 ,且|AC -BC|=2 cm ,则腰长AC 为( ) A.10 cm 或6 cm B.10 cm C.6 cm D.8 cm 或6 cm 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32分).11.如图,从A 处观测C 处仰角∠CAD=300,从B 处观测C 处的仰角 ∠CBD=450,从C 处观测A、B 两处时视角∠ACB=度.12.已知:如图,CD ∥AB,∠A=400,∠B=600,那么∠1= , ∠2= .13.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第(12)题21 DCBA第(11)题DCBA第9题那么其它两边长分别为 .14.填表:用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15.如图,∠1=∠2=300,∠3=∠4,∠A=800,则=x ,=y .16.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0,它是 边形。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A B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 、3㎝,4㎝,8㎝ B、 8㎝,7㎝,15㎝C、 13㎝,12㎝,20㎝D、5㎝, 5㎝,11㎝2、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4个B、6个C、8个D、10个3、已知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A) 十二边形 (B) 十边形 (C) 八边形 (D) 六边形4、如果三角形三内角之比是3︰2︰5,那么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5、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能是()A.正三角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矩形6、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等于()A.40° B.50° C.45° D.60°7、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A.150° B.130° C.120° D.100°9题 10题8依次观察左边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第四个图形是()DABECPABCD第10题6题第(4)题EDCBA2题(A )(B (C )(D 9、小芳画一个有两边长分别为5和6的等腰三角形,则它的周长是( )A 、16B 、17C 、11D 、16或1710、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形所示,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 根木条,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 .11题12、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为2cm ,7cm ,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是_____. 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是1260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14、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能判断AB ∥CD 的条件是.15、下列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同一平面内,若a ∥b ,c ⊥b 则a ∥c;③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正确的是 (填序号).16、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锐角。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三角形配套课时练习附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三角形配套课时练习附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实用资料第七章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边1.下列各组线段中,首尾相接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3㎝,8㎝,10㎝B.5㎝,5㎝,a㎝(0<a<10)C.a+1,a+2,a+3(a>0)D.三条线段的比为2∶3∶5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6cm,5cm,4cm,2cm,选其中三根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则可选择的种数有()A.4种B.3种C.2种D.1种3.△ABC的三边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b≤c,且b=4,则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有()A.7个B.8个C.9个D.10个4.在△ABC中,AB=9,BC=2,并且AC为整数,那么△ABC的周长为.5.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11,则其周长为;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6和11,则其周长为.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一边长为5㎝,则另两边的长为.7.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其中两边的差为2,求腰和底边的长.9.在△ABC中,已知AB=30,AC=24.(1)若BC是最大边,求BC的取值范围;(2)若BC是最小边,且末位数字是0时,求BC的取值范围.10.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x-1、5x-3,其中有两边相等,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2. 如图,AC 为BC 的垂线,CD 为AB 的垂线,DE 为BC 的垂线,D ,E 分别在△ABC 的AB 和BC 边上,下列说法:①△ABC 中,AC 是BC 边上的高;②△BCD 中,DE 是BC 边上的高;③△ABE中,DE 是BE 边上的高;④△ACD 中,AD 是CD 边上的高.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3.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是( )A .高B .中线和角平分线C .角平分线D .中线4. 下列命题:①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②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③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它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就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是一条垂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 如图,B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角平分线,已知AC =10cm ,∠BAC =70°,则AD = cm ,∠BAE = °.6. 如图,已知A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高,且AB =5cm ,AC =3cm ,则△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为 cm ,△ABD 与△ACD 的面积关系为 .7.如图,在△ABC 中,∠C 是钝角, 画出∠C 的两边AC 、BC 边上的高BE 、AD .8.如图,在△ABC 中,AC =6,BC =8,AD ⊥BC 于D ,AD =5,BE ⊥AC 于E ,求BE 的长.A B C DE (第2题) A C (第5题) B E D A B C D E (第6题) A (第8题) DE CB (第7题)A B C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梯形B.长方形C.三角形D.正方形2.大桥钢架、索道支架、人字梁等为了坚固,都采用三角形结构,这是根据.3.生活中的活动铁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4.在下列多边形上画一些线段,使之稳定:5.举出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生活中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1=∠2,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E,F为AB上一点,CF⊥AD于H.下面判断: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已知△ABC,先画出△ABC的中线AM,再分别画出△ABM、△ACM的高BE、CF,试探究BE与CF的位置关系怎样?大小关系呢?(不妨量量看)能说明为什么吗?ACHF G(第5题)B D1 2EA(第7题)C B1. 在△ABC 中,∠A =2∠B =75°,则∠C 等于 ( )A .30°B .67°30′C .105°D .135°2.如图,∠A +∠B +∠C +∠D +∠E 等于 ( )A .180°B .360°C .220°D .300°3.若是任意三角形,则它的最小内角的最大值是 ( )A .30°B .60°C .90°D .45°4. 在△ABC 中,若∠A =25°18′,∠B =53°46′,则∠C = .5. 在△ABC 中,若∠B =50°,∠A =∠C ,则∠A = .6. 在△ABC 中,∠A 比2∠B 多10°,∠B 比2∠C 少10°,则∠A = °,∠B = °.7. 已知△ABC 中,∠B =∠C ,BD 平分∠ABC ,∠A =36°,则∠BDC = °.8. 如图,∠A =60°,∠B =80°,则∠1+∠2的度数为 °.9.已知:如图,△ABC 中,∠B >∠C ,AD ⊥BC 于D ,AE 平分∠BAC 交BC 于E .(1)求证∠DAE =12(∠B —∠C ); (2)把题中“AD ⊥BC 于D ”换成“F 为AE 上的一点,FG ⊥BC 于G ”,这时∠FEG 是否仍等于12(∠B —∠C )?试证明你的结论.(第2题) E D C B A A (第9题) ED BC D C B A 2 1 (第8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它的一个内角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这个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内角2. 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则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至少有( )A .0个B .2个C .3个D .4个3. △ABC 中,∠ABC 的角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 ,且∠A =α,则∠BOC =( )A .12α B .180°-12α C .90°-12α D .90°+12α 4. 在△ABC 中,∠A =15∠C =13∠B ,则△ABC 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 . 5. 如图所示,则α= °.6. 如图,在△ABC 中,∠B =60°,∠C =52°,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平分∠ADC 交AC 于点E ,则∠BDE = °. 7. 如图,∠A =55°,∠B =30°,∠C =35°,求∠D 的度数.8.如图,AC ⊥DE ,垂足为O ,∠A =27°,∠D =20°,求∠B 与∠ACB 的度数.D B AEO C A B D EC (第6题) A CD B 58°(第5题) 24° 32° α第6课时 多边形1. 下列多边形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 )2. 下列多边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B .长方形C .等腰三角形D .正方形3. 以线段a =2,b =4,c =6,d =8为边作四边形,则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4. 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所有的对角线,则它将十边形分成 ( )A .6个三角形B .7个三角形C .8个三角形D .9个三角形5. 六边形的对角线有 ( )A .3条B .6条C .9条D .12条6. 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条,把这个五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它一共有条对角线.7. 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条,把这个n 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它一共有 条对角线.8. 画出下列多边形的所有对角线.A .B .C .D .第7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四边形B .五边形C .六边形D .七边形2. 在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能多于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n 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倍,它的内角和就增加 ( )A .180°B .360°C .n ·180°D .(n -2)·180°4. 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A .600°B .720°C .900°D .1080°5. 若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是2570°,则这个角是 ( )A .90°B .150°C .120°D .130°6. 在四边形的四个外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少有 个锐角.7.若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n =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9.在四边形ABCD 中,若分别与∠A 、∠B 、∠C 、∠D 相邻的外角的比是1∶2∶3∶4,则∠A = °,∠B = °,∠C = °,∠D = °.10.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1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9∶2,求边数.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求证AB ∥CD .13.一个多边形的最小内角为95°,以后依次每一个内角比前一个内角大10°,且所有内角和与最大内角之比为288∶37,求多边形的边数.C(第18题)第8课时 镶嵌1. 下列图形中能够用来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八边形B .正七边形C .正六边形D .正五边形2. 用下列两种边长相等的图形,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B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C .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D .正十边形和正八边形3. 若限用两种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则下列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B .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C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D .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4. 用三种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其中的两种是正四边形和正五边形,则另一种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2B .15C .18D .205. 用边长相等的m 个正三角形和n 个正六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则m 和n 的满足关系式为( )A .2m +3n =12B .m +n =8C .2m +2n =6D .m +2n =66. 用正n 边形地砖铺地板,则n 的值可能是 .7.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和正十二边形以及正 边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8.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用它们镶嵌图案,方法如下:白色正六边形分上下两行,上面一行的正六边形个数比下面一行少一个,正六边形之间的空隙用黑色的正三角形嵌满.按第1,2,3个图案(如图)所示规律依次下去,则第n 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和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 .9.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作平面镶嵌,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为什么?试画图说明.10.有一个十一边形,它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和边长为1的正方形无重叠、无间隙拼成.求此十一边形各内角的大小.第1个 ……第2个 第3个小结与思考一、选择题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6B.8C.10D.122.有4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2cm、10cm、8cm、4cm,选择其中三根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选择的种数有()A.1 B.2 C.3 D.43.一个三角形三条高(或延长线)的交点恰好是该三角形的某个顶点,该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4.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A.周长相等的三角形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形状相同的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5.△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A.125°B.100°C.75°D.50°6.下列度数中,不可能是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180°B.400°C.1080°D.1800°7.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正多边形的瓷砖,镶嵌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8.把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后,余下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A.540°B.360°C.540°或360°或180°D.180°二、填空题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1,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10.△ABC中,∠A∶∠B∶∠C=4∶5∶6,则∠C=_____.11.n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44°,则边数n=_________.1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这个多边形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13.过四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过五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14.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长5和8,第三条线段长为2x-1,如果这以三条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如图,已知∠CBE=95°,∠A=28°,∠C=30°,求∠ADE的度数.ABDFE(第15题)(第1题)A BCFDE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共216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7.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两部分,求此三角形的底边长.18.如图,AD ,CE 为△ABC 的两条高,已知AD =10,CE =9,AB =12,求BC 的长.19.如图,已知E 是△ABC 内一点,试说明∠AEB =∠1+∠2+∠C 成立的原因.20.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时,求得的内角和为1125°;当发现错了之后,重新检查发现少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A B C E D (第18题) E A B C 2 1 (第19题)21.阅读下面材料:“在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如图1,△ABC 中,如果AB =AC ,那么∠B =∠C .试根据材料内容解答下列各题:(1)△ABC 中,AB =AC ,∠A =50°,则∠C =_________.(2)如图2,△ABC 中,CD 平分∠ACB ,且AD =CD =BC ,求∠A 的度数.22.在△ABC 中,∠A =30°.(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分别经过点B ,C ,则∠ABC +∠ACB = °,∠XBC +∠XCB = °.(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 的位置,使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仍然分别经过点B ,C ,则∠ABX +∠ACX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举例说明;若不发生变化,求出∠ABX +∠ACX 的大小.参考答案与提示第七章 三角形第1课时 三角形的边C D A B 图2 C A B 图1(第21题) (第22题)Y 图11.D 2.B 3.D 4.19或20或21 5.27,23或28 6.5㎝、8㎝或6.5㎝、6.5㎝7.a+b+c8.腰223、底163或腰6、底8 9.(1)30≤BC<54;(2)BC=10或20 10.2第2课时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C 2.B 3.D 4.D 5.5,35 6.2,相等7.略8.20 3第3课时三角形的稳定性1.C 2.三角形的稳定性 3.不稳定性 4.略5.略6.B7.平行,相等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1.B 2.A 3.B 4.100°56′ 5.65°6.7307,33077.72 8.140 9.(1)∠DAE=12∠A—=12∠A—(90°—∠B)=12(180°—∠B—∠C)—(90°—∠B)=12(180°—∠B—∠C)—(90°—∠B)=12(∠B—∠C);(2)是,因为FG∥BC,所以∠FEG=∠DAE第5课时三角形的外角1.C 2.B 3.A 4.160°,120°,80°5.114°7.123 6.提示:连接AD并延长,求得∠D的度数为120°7.43°,110°第6课时多边形1.A 2.D 3.D 4.C 5.C 6.2,3,5 7.n-3,n-2,(3)2n n8.画图略第7课时多边形的内角和1.C.2.B 3.C 4.A 5.D 6.3,0 7.十二8.十9.144,108,72,36 10.相等或互补11.7 12.略13.多边形的边数为10第8课时镶嵌1.C 2.B 3.D 4.D 5.D 6.3或4或6 7.六8.4n,2n+1 9.两种10.由于正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正方形每个内角为90°,所以无重叠、无间隙只可拼成60°、90°、120°、150°四种角度.又十一边形的内角和为(11-2)×180°=1620°,且120°×11<1620°<150°×11.所以这个十一边形内角只有120°和150°两种.可设120°的角有x个,150°的角有y个,则有120°x+150°y=1620°.此方程有惟一正整数解为x=1,y=10.所以这个十一边形内角中有1个角为120°,另10个角均为150°。

人教版七年下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下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附答案)

三角形测试题2012-6-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 8B. 9C. 10D.11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A. 图(1)B. 图(2)C. 图(3)D.图(4)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 ,2㎝,4㎝B. 8㎝,6㎝,4㎝C. 12㎝,5㎝,6㎝D.2㎝,3㎝,6㎝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A. 是直角三角形B. 是锐角三角形C. 是钝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AD 是斜边上的高,DE ⊥AC,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26.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 ) A. 430° B.4343° C. 4320° D.4360°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7.在△ABC 中,AD 是中线,则△ABD 的面积 △ACD的面积(填“>”“<”或“=”)E C B A EC B A E C B A E C B AD FE C B A D C B A (第1题) (第2题) (1) (2) (3) (4) (第5题) (第7题)8.如图,△ABC 中,∠A=40°,∠B=72°,CE 平分∠ACB,CD ⊥AB 于D,DF ⊥CE, 则∠CDF= 度.9.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锐角.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它的内角和是 度.三、想一想(本题7分)1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三米多,你相信吗?写出理由.四、试一试(每题10分,共20分)12.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 和5 m 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13.小华从点A 出发向前走10 m ,向右转36°然后继续向前走10 m ,再向右转36°,他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走下去,他能回到点A 吗?若能,当他走回点A 时共走多少米?若不能,写出理由.五、算一算(本题15分)14. △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1)若∠ABC=40°,∠ACB=50°,则∠BOC= .(2)若∠ABC+∠ACB=116°,则∠BOC= .(3)若∠A=76°,则∠BOC= .(4) ∠BOC=120°,则∠A= .(5)你能找出∠A 与∠BOC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D FE C B A (第8题)六、小设计(本题10分)15.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种不同的种子进行对比试验,需要将这块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设计出两种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说明.答案1.B ;2.A ;3.B ;4.C ;5.B ;6.C ;7.=;8.74;9.三,三;10.12,1800;11.不能.如果此人一步能走三米多,由三角形的关系得,此人两腿的长大于3米多,这下实际情况矛盾,所以一步不能走3米多.12.小颖有九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4,5,6,7,8,9,10,11,12㎝13.小华能走回到点A.当他走回点A 是共走了1000米14.(1)135°.(2)122°.(3)128°.(4)60°.(5)∠BOC=90°+21∠A 15.略。

第七章 三角形 测试卷

第七章  三角形 测试卷

E BCA(1)A EC BBAEC E B AC (2)(3)(4)(第10题)A C A′B ED E′B A D CP 12第七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cm ,6cm D 、2cm ,3cm ,6cm2、已知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是2、3,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 、0<L <5 B 、1<L <5 C 、L >6 D 、6<L <103、已知一等腰三角形,两条不相等的边长分别为2和7,则它的周长是( ) A 、9 B 、11 C 、16 D 、11和16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 A 、是直角三角形 B 、是锐角三角形 C 、是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5、三角形的外角和为( )A 、90°B 、180°C 、270°D 、360° 6、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A 、图⑴B 、图⑵C 、图⑶D 、图⑷ 7、三角形中一条线段将它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这条线段是( )A 、中线B 、角平分线C 、高D 、连结两边的中点的线段 8、下列物体(现象):①窗户做成长方形;②在门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条;③房顶的三角形房架;④弧形的桥拱;⑤旗帜做成三角形。

其中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一个六边形的五个内角都等于130°,则第六个角是( )A 、130°B 、120°C 、90°D 、70°10、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A ′B与E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 的度数( ) A 、大于90 ° B 、等于90° C 、小于90°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 中,∠A=60°,∠B=2∠C ,则∠B= ,∠C=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 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  三角形

初中数学试卷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七章三角形测试1三角形的边学习要求1.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表述、符号语言表述及图形表述方法.2.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一个重要性质.(一)课堂学习检测1、填空题:(1)由____________三条线段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______;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______,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______,简称______.(2)如图所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______,读作______.其中,顶点A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顶点C 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3)由“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可以得到三角形的三边有这样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它还可推出:三角形两边的差____________.(4)对于△ABC,若a≥b,则a+b______c同时a-b______c;又可写成______<c<______.(5)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5cm,则第三边x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其中x可以取的整数值为____________.(二)综合运用诊断2.已知: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线段AD为公共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线段CE所在的三角形是______,CE边所对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BC、△ACD、△ADE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1)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3cm,3cm,6cm (B)2cm,3cm,6cm(C)5cm,8cm,12cm (D)4cm,7cm,11cm(2)现有两根木条,它们的长分别为50cm,35cm,如果要钉一个三角形木架,那么下列四根木条中应选取( ).(A)0.85m长的木条(B)0.15m长的木条(C)1m长的木条(D)0.5m长的木条(3)从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40cm的四根木条中,任取三根可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4)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其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A)6<l<15 (B)6<l<16(C)11<l<13 (D)10<l<164.(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若腰长的3倍比底边的2倍多6,求各边长.(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8cm,一边等于6cm,求它的周长.(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一边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一边与另一边的差是3cm,求三边的长.(三)拓广、探究、思考5.(1)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7,10,x,求x的范围.(2)若三边分别为2,x-1,3,求x的范围.(3)若三角形两边长为7和10,求最长边x的范围.(4)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求周长l的范围.(5)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整数,周长是10,求它的各边长.6.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D 是AB 边上一点.(1)通过度量AB 、CD 、DB 的长度,确定AB 与)(21DB CD 的大小关系. (2)试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说明这个不等关系是成立的.7.已知:如图,P 是△ABC 内一点.请想一个办法说明AB +AC >PB +PC .8.如图,D 、E 是△ABC 内的两点,求证:AB +AC >BD +DE +EC .测试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学习要求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2.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一)课堂学习检测1.填空题:(1)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______,以______和______为端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高.如图,若CD 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则∠ADC ______∠BDC =______,C 点到对边AB 的距离是______的长.(2)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______的______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中线.如右图,若BE 是△ABC 中AC 边上的中线,则AE ______.______21 EC(3)三角形一个角的______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以这个角的______和______为端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一个角的平分线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BAD ______∠CAD =21______或∠BAC =2______=2______.2.已知:△GEF ,分别画出此三角形的高GH ,中线EM ,角平分线FN .(二)综合运用诊断3.(1)分别画出△ABC 的三条高AD 、BE 、CF .(∠A 为锐角) (∠A 为直角) (∠A 为钝角)(2)这三条高AD 、BE 、CF 所在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4.(1)分别画出△ABC的三条中线AD、BE、CF.(2)这三条中线AD、BE、C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设中线AD与BE相交于M点,分别量一量线段BM和ME、线段AM和MD的长,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5.(1)分别画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AD、BE、CF.(2)这三条角平分线AD、BE、C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设△ABC的角平分线BE、CF交于N点,请量一量点N到△ABC三边的距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6.已知:△ABC中,AB=AC,BD是AC边上的中线,如果D点把三角形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此三角形各边的长.7.(1)如果将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确定,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不会改变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边形是否具有这种性质?(三)拓广、探究、思考8.将一个三角形剖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称为该三角形的等积三角形的剖分(以下两问要求各画三个示意图)(1)已知一个任意三角形,并其剖分成3个等积的三角形.(2)已知一个任意三角形,将其剖分成4个等积的三角形.9.不等边△ABC的两条高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的长也是整数,试求它的长.测试3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学习要求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一)课堂学习检测1.填空:(1)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是利用平行线的______与______的定义,通过推理得到的.它的推理过程如下:已知:△ABC,求证:∠BAC+∠ABC+∠ACB=______.证明:过A点作______∥______,则∠EAB=______,∠F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AF是平角,∴∠EAB+______+______=180°.( )∴∠ABC+∠BAC+∠ACB=∠EAB+∠______+∠______.( )即∠ABC+∠BAC+∠ACB=______.2.填空:(1)三角形的一边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因此,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与和它相邻的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互为______.(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如图,∵∠ACD是△ABC的外角,∴∠ACD与∠ACB互为______,即∠ACD=180°-∠ACB.①又∵∠A+∠B+∠ACB=______,∴∠A+∠B=______.②由①、②,得∠ACD=______+______.∴∠ACD>∠A,∠ACD>∠B由上述(2)的说理,可以得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如下: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已知:如图,∠1、∠2、∠3分别是△ABC的外角,求:∠1+∠2+∠3.(2)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4.已知:如图,BE与CF相交于A点,试确定∠B+∠C与∠E+∠F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5.已知:如图,CE⊥AB于E,AD⊥BC于D,∠A=30°,求∠C的度数.6.依据题设,写出结论,想一想,为什么?已知:如图,△ABC中,∠ACB=90°,则:(1)∠A+∠B=______.即∠A与∠B互为______;(2)若作CD⊥AB于点D,可得∠BCD=∠______,∠ACD=∠______.(二)综合运用诊断7.填空:(1)△ABC中,若∠A+∠C=2∠B,则∠B=______.(2)△ABC中,若∠A∶∠B∶∠C=2∶3∶5,则∠A=______,∠B=______,∠C=______.(3)△ABC中,若∠A∶∠B∶∠C=1∶2∶3,则它们的相应邻补角的比为______.(4)如图,直线a∥b,则∠A=______度.(5)已知:如图,DE⊥AB,∠A=25°,∠D=45°,则∠ACB=______.(6)已知:如图,∠DAC=∠B,∠ADC=115°,则∠BAC=______.(7)已知:如图,△ABC中,∠ABC=∠C=∠BDC,∠A=∠ABD,则∠A=______(8)在△ABC中,若∠B-∠A=15°,∠C-∠B=60°,则∠A=______,∠B=______,∠C=______.8.已知:如图,一轮船在海上往东行驶,在A处测得灯塔C位于北偏东60°,在B处测得灯塔C位于北偏东25°,求∠ACB.9.已知: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1)若∠B=30°,∠C=50°,求∠DAE的度数.(2)试问∠DAE与∠C-∠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三)拓广、探究、思考10.已知:如图,O是△ABC内一点,且OB、OC分别平分∠ABC、∠ACB.(1)若∠A=46°,求∠BOC;(2)若∠A=n°,求∠BOC;(3)若∠BOC=148°,利用第(2)题的结论求∠A.11.已知:如图,O是△ABC的内角∠ABC和外角∠ACE的平分线的交点.(1)若∠A=46°,求∠BOC;(2)若∠A=n°,用n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12.类比第10、11题,若O是△ABC外一点,OB、OC分别平分△ABC的外角∠CBE、∠BCF,若∠A=n°,画出图形并用n的代数表示∠BOC.13.如图,点M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点N是△ABC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如果∠CMB;∠CNB=3∶2求∠CAB的度数.14.如图,已知线段AD、BC相交于点Q,DM平分∠ADC,BM平分∠ABC,且∠A=27°,∠M=33°,求∠C的度数.测试4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学习要求1.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其外角和的计算公式.2.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一)课堂学习检测1.填空:(1)平面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多边形.组成多边形的线段叫做______.如果一个多边形有n条边,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______.多边形____________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______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连结多边形________________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2)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直线,如果整个多边形都在______,那么这个多边形称作凸多边形.(3)各个角______,各条边______的______叫做正多边形.2.(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此n边形分为______个三角形.而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总和就是此n边形的内角和,所以,此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2)请按下面给出的思路,进行推理填空.如图,在n边形A1A2A3…A n-1A n内任取一点O,依次连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它们将此n边形分为______个三角形,而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总和,减去以O为顶点的一个周角就是此多边形的内角和.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180°×______-( )=( )×180°.3.任何一个凸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它与该多边形的______无关.4.正n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等于______,每一个外角等于______.5.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2340°,则边数为______.它的外角等于______.6.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它的内角和等于______.7.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对角线条数为______.8.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其中一个角为65°,则另一个角为______度.(二)综合运用诊断9.选择题:(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两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2)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它的内角和也随着增加,而它的外角和( ).(A)随着增加(B)随着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3)若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只可以引三条对角线,则它是( )边形.(A)五(B)六(C)七(D)八(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那么它的内角和增加( ).(A)0°(B)90°(C)180°(D)360°(5)如果一个四边形四个内角度数之比是2∶2∶3∶5,那么这四个内角中( ).(A)只有一个直角(B)只有一个锐角(C)有两个直角(D)有两个钝角(6)在一个四边形中,如果有两个内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两个内角( ).(A)都是钝角(B)都是锐角(C)一个是锐角,一个是直角(D)互为补角10.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BE交CD于E,∠BCD的平分线CF交AB于F,BE、CF相交于O,∠A=124°,∠D=100°.求∠BOF的度数.(三)拓广、探究、思考11.(1)已知:如图1,求∠1+∠2+∠3+∠4+∠5+∠6___________.图1(2)已知:如图2,求∠1+∠2+∠3+∠4+∠5+∠6+∠7+∠8____________.图212.如图,在图(1)中,猜想:∠A+∠B+∠C+∠D+∠E+∠F=______度.请说明你猜想的理由.图1如果把图1成为2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为∠A+∠B+∠C+∠D+∠E+∠F;图2称为2环四边形,它的内角和为∠A+∠B+∠C+∠D+∠E+∠F+∠G+∠H;图2则2环四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2环五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2环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13.一张长方形的桌面,减去一个角后,求剩下的部分的多边形的内角和.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某一个外角的度数总和为13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5.如果一个凸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以外,其它内角的和为2570°,求这个没有计算在内的内角的度数.16.小华从点A出发向前走10米,向右转36°,然后继续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36°,他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走下去,他能回到点A吗?若能,当他走回点A时共走了多少米?若不能,写出理由.测试5镶嵌学习要求通过镶嵌这一课题的学习,体验角的知识(特别是多边形内角和)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探究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课堂学习检测1.我们常常见到像如下图那样图案的地板,它们分别是用正方形、正三角形的材料铺成的.为什么用这样形状的材料能铺成平整(不互相重叠),又无空隙的地板呢?2.工人师傅把一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但不规则的四边形边脚余料用来铺地板,按照下面给出的拼接四边形木块的方法,就可以不留下任何空隙铺成一大片.(1)请你说出工人师傅之所以能这样拼接的道理.(2)如果工人师傅手里还有一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但不规则的三角形边脚余料,那么工人师傅能否用它们拼成平整且无空隙的地板呢?如果可以,请说出你的理由,并将你剪好的一些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但不规则的三角形纸片,贴在下面的空白处(不互相重叠且无空隙),镶嵌成地板模型.(二)综合运用诊断3.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一个平面图形.(1)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正多边形边数 3 4 5 6 7 8 …n 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60°90°…(2)如果限于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3)不能用正五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满地面的理由是什么?正五边形的地砖会留有不少缝隙(4)某家庭准备用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两种瓷砖结合在一起镶嵌地面,由你帮助设计镶嵌图案,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镶嵌方案?(5)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呢?(画图说明)全章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 ∥DE ,测得∠B =140°,∠D =120°,则∠C 的度数为( ).(A)120° (B)100°(C)140° (D)90°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BC 上,AB ∥DE ,∠B =78°,∠C =60°,则∠EDC 的度数为( ).(A)42° (B)60°(C)78° (D)80°3.已知△ABC 的一个内角是40°,∠A =∠B ,那么∠C 的外角的大小是( ).(A)140° (B)80°或100° (C)100°或140° (D)80°或140°4.上午9时,一艘船从A 处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1时到达B 处,若在A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34°,且,23BAC ACB ∠=∠则灯塔C 应在 B 处的( ).(A)北偏西68° (B)南偏西85°(C)北偏西85° (D)南偏西68°5.在△ABC 中,若∠A ∶∠B =5∶7,∠C -∠A =10°,则∠C 等于( ).(A)75° (B)60° (C)50° (D)40°6.在△ABC 中,若AB =3,BC =1-2x ,CA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0<x <2 (B)-5<x <-2(C)-2<x <5 (D)x <-5或x >27.在△ABC 中,若AB =AC ,其周长为1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A)AB >6 (B)AB <3(C)4<AB <7 (D)3<AB <6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二倍,则它的边数是( ).(A)四 (B)五 (C)六 (D)七9.下列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是( ).①外角和大于内角和的多边形只有三角形.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60°.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其内角和随着增加,外角和不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10.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的差为10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七(B)八(C)九(D)十11.在下面四种正多边形中,用同一种图形不能平面镶嵌的是( ).1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 (B)2∠A=∠1+∠2(C)3∠A=2∠1+∠2 (D)3∠A=2(∠1+∠2)二、填空题:13.如图,AB∥CD,直线PQ分别交AB、CD于点E、F,EG是∠FED的平分线,交AB于点G.若∠QED=40°,那么∠EGB等于______.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共有______条对角线.15.把“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把一幅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 =______度.17.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______.18.下列各命题中:①对顶角一定相等;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若∠A=∠B,∠B=∠C,则∠A=∠C,④同角的补角相等;⑤若∠AOB+∠BOC=180°;则∠AOB与∠BOC互为邻补角.其中错误的命题是______(填序号)19.如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2cm和1cm,则图中由弧AB、弧CD和AC、BD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20.一个广场面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地面的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砖,周围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理石地砖拼成.从里往外共12层(不包括中央的正六边形地砖),每一层的外界都围成一个多边形.若中央正六边形地砖的边长是0.5米,则第12层的外边界所围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是______米.三、解答题:21.已知:钝角△ABC.分别画出AC边上的高BD、BC边上的中线AE及△ABC中∠ACB的平分线CF.22.已知:如图,AB∥DE,∠1=∠2,AC平分∠BAD,求证:AD∥BC.23.已知:在△ABC中,BE平分∠ABC交AC于E,CD⊥AC交AB于D,∠BCD=∠A,求∠BEA的度数.24.已知:如图,点E在AC上,点F在AB上,BE,CF交于点O,且∠C-∠B=20°,∠EOF-∠A=70°,求∠C的度数.25.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其面积等分,试用这条规律完成下面问题.(1)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至少给出两种方法);(2)在一块均匀的三角形草地上,恰好可放养84只羊,如图,现被两条中线分成4块,则四边形的一块(阴影部分)恰好可放养几只羊?四、探究题26.已知△ABC中,∠ABC的n等分线与∠ACB的n等分线相交于G1、G2、G3,…、G n-1,试猜想:∠BG n-1C与∠A的关系.(其中n≥2的整数)首先得到:当n=2时,如图1,∠BG1C=______,当n=3时,如图2,∠BG2C=______,…………猜想∠BG n-1C=______.图1图2图n参考答案第七章 三角形测试11.(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首尾顺次相接,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的角.(2)△ABC ,三角形ABC ,BC ,a ;AC ,b ;AB ,c(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小于第三边.(4)>,<,a -b ,a +b(5)1cm <x <9cm ,2cm 、3cm 、4cm 、5cm 、6cm 、7cm 、8cm .2.(1)六,△ABC 、△ABD 、△ABE 、△ACD 、△ACE 、△ADE .(2)△ABD 、△ACD 、△ADE .(3)△ACE ,∠CAE .(4)BC :CD :DE .3.(1)C ,(2)D ,(3)A ,(4)D4.(1)6,6,6;(2)20cm ,22cm ;(3)12cm ,12cm ;(4)5cm ,5cm ,2cm .5.(1)3<x <17;(2)2<x <6;(3)10≤x <17;(4)4<e <8;(5)3,3,4或4,4,26.(1))(21DB CD AB +>. (2)提示:对于△ADC ,∵AD +AC >DC ,∴(AD +DB )+AC >CD +DB ,即AB +AC >CD +DB .又∵AB =AC ,∴2AB >CD +DB .从而AB >21(CD +DB ). 7.提示:延长BP 交AC 于D .∵在△ABD 中,AB +AD >BD =BP +PD ,①在△DPC 中,DP +DC >PC ,②由①、②,∴AB +(AD +DC )+DP >BP +PC +DP .即AB +AC >PB +PC .8.证明:延长BP 交AC 于D ,延长CE 交BD 于F .在△ABD 中,AB +AD >BD . ①在△FDC 中,FD +DC >FC . ②在△PEF 中,PF +FE >PE . ③①+②+③得AB +AD +FD +DC +PF +FE >BD +FC +PE ,即:AB +AC +PF +FD +FE >BP +PF +FD +FE +EC +PE ,所以AB +AC >BP +PE +EC .测试21.(1)垂线,顶点、垂足,=,90°,高CD 的长.(2)所对的边的中点、线段,=,AC(3)平分线,顶点、交点,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射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BAC ,∠BAD ,∠DAC2.略.3.(1)略,(2)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4.(1)略,(2)三条中线交于一点,(3)BM =2ME .5.(1)略,(2)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3)点N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6.提示:有两种情况,分别运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求解.⎩⎨⎧===,11,8BC AC AB 或⎩⎨⎧===.7,10BC AC AB 7.(1)三角形的稳定性,(2)不具有稳定性.8.(1)(2)下列各图是答案的一部分:9.它的长为5,或4.提示:设S △ABC =S ,第三条高为h ,则△ABC 的三边长可表示为:h S S S 212242、、,列不等式得:12242212242S S h S S S +<<-∴3<h <6.测试31.(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性质、平角,说理过程(略)2.略.3.∠1+∠2+∠3=360°,360°.4.∠B +∠C =∠E +∠F .(此图中的结论为常用结论) 5.30°6.(1)90°,余角,(2)∠A ,∠B7.(1)60°.(2)36°,54°,90°.(3)5∶4∶3.(4)39°.(5)110°.(6)115°.(7)36°.(8)30°,45°,105°.8.35°. 9.(1)10°;(2)).(21B C DAE ∠-∠=∠ 10.(1)113°,(2),2190o n + (3)116°. 11.(1)23°.(2).21 n BOC =∠ 证明:∵OB 平分∠ABC ,OC 平分∠ACE , ∴.21,21ABC OBC ACE OCE ∠=∠∠=∠ ∴.2121)(21 n A ABC ACE OBC OCF BOC =∠=∠-∠=∠-∠=∠ 12.)(21180)32(180FCB EBC BOC ∠+∠-=∠+∠-=∠ )]()[(21180o ABC A ACB A ∠+∠+∠+∠-= )180(21180o o A ∠+-= A ∠-=2190 .2190o n -=13.36°.14.39°.由本练习中第4题结论可知:∠C +∠CDM =∠M +∠MBC , 即①.2121ABC M ADC C ∠+∠=∠+∠同理,②.2121ABC A ADC M ∠+∠=∠+∠ 由①、②得),(21C A M ∠+∠=∠ 因此∠C =39°. 测试41.略.2.(1)(n -2)×180°,n -3,n -2,n -2.(2)OA 1,OA 2,OA 3……,OA n -1,OA n ,n ,n ,360°,(n -2).3.360°,边数. 4.⋅⨯-n nn oo 360,180)2( 5.十五,24°. 6.1260°. 7.12,54. 8.65°或115°.9.(1)C ,(2)C ,(3)B ,(4)C ,(5)A ,(6)D 10.68°11.(1)360°;(2)360°.12.(1)360°;(2)720°;(3)1080°;(4)2(n -2)×180°.13.180°或360°或540°.14.九.提示: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某一个外角为α.则(n -2)×180+α =1350. 从而1809071801350)2(αα-+=-=-n . 因为边数n 为正整数,所以α =90,n =9.15.130°.提示: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没有计算在内的内角为x °.(0<x <180)则(n -2)×180=2570+x . 从而⋅++=-18050142x n 因为边数n 为正整数,所以x =130.16.可以走回到A 点,共走100米.测试51.这是因为它们的每一个内角分别为90°和60°,用它们可以拼成周角(360°).2.(1)这是因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2)可以.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拼图略.3.(1) 正多边形的边数 5 6 7 8 …n 正多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108° 120° 74128度 135° … n n ︒⋅-180)2( (2)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3)因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是108°,它不是360°的约数.所以不行.同理,因为正七边形、正八边形等的每一个内角,也分别不是360°的约数,所以也都不行.(4)参考图案:(5)参考图案:全章测试1.B 2.A 3.D 4.C 5.B 6.B 7.D 8.C 9.B10.C 11.C 12.B 13.110°; 14.20.15.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6.165°; 17.115°; 18.②⑤;19.1cm 2; 20.39; 21.略. 22.略.23.135°. 24.45°.25.提示:(1)略.(2)连结OC . 利用方程组得阴影部分有28只羊.26.当n =2时,.21901A C BG ∠+=∠ 当n =3时,.32602A C BG ∠+=∠ 猜想.11801A n n n C BG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三角形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433-2008浙江湖州)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在门框的拐角处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在这样的根据是( )
A .矩形的对称性;
B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 .三角形的稳定性;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449-2007山东新泰)下列个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都是由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52
的是( )
A .
B .
C .
D .
3.(36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 )
A .125°;
B .135°;
C .145°;
D .150°;
4.(273)如图,BE 、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A =40°,则∠BOC =( )度
A .70;
B .110;
C .120;
D .140;
O F
E
C B A
5.(5843-08浙江嘉兴)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6.(26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等于( )
A .顶角;
B .顶角的一半;
C .顶角的两倍;
D .底角;
7.(2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
C .三角形的外角必大于不相邻的内角;
D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8.(9818)如图是跷跷板的示意图,支柱OC 与地面垂直,点O 是横板AB 的中点,AB 可以绕着点O 上下转动,当A 端落地时,∠OAC =20°,横板上下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即∠A′OA )是( )
A B A ′
B ′
O C
A .80°
B .60°
C .40°
D .20°
9.(350)已知△ABC 中,∠A =n °,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O ,则∠BOC 的度数应为( )
A .90°-n 21°;
B .90°+ n 21°;
C .180°-n °;
D .180°-n 2
1°; 10.(286)已知△ABC 的外角∠CBE 和∠BCF 的角平分线BP ,CP 交于P ,则∠BPC 是( )
A .钝角;
B .锐角;
C .直角;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220)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等腰三角形周长为____________;
12.(472-2007四川盐亭)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上摆20(即n =20)根时,需要的火柴棍数为__________根.
n =1 n =2 n =3
13.(243)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5和8,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4.(6340)如图,在⊿ABC 中,AD 是中线,则⊿ABD 的面积 ⊿ACD 的面积(填
“>”“<”“=”). A
B C D
15.(1971)如图∠A +∠B +∠C +∠D +∠E +∠F 的度数是________.
A B
F C D E
16.(295-2007湖南湘潭)将一副三角板摆成如下图所示,图中∠1=______度.
1
17.(281)如图,∠ABD 与∠ACE 是△ABC 的两个外角,若∠A =70°,则∠ABD +∠ACE =_____. A
B C D E
18.(215)如图∠A =75º,∠ABE =30º,∠ACD =25º,则∠BDC = ,∠BEC = ,∠BFC = ;
F E
D C B A
19.(214)△ABC 中,AB =AC ,CD 是∠C 的平分线,∠ADC =108º,则∠B = .
20.(34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三、证明题
21.(285)D 、E 分别是△ABC 的边 AB 、AC 上的点,把 △ADE 沿DE 翻折,当点A 落在四边形 BCED 的内部变为A 1时,证明 ∠A 1 =
12(∠1+∠2)。

22.(279)如图,E 是△ABC 的边CA 延长线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D 点在BC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1<∠2.
2 1
F
E
C B
A
四、解答题
23.(287)如下图所示,已知∠A =70°,∠B =40°,∠C =20°,求∠BOC 的度数. A
B C O
24.(208)如图,在△ABC 中,∠A =60º,∠B =70º,∠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D ,DE ∥BC 交AC 于E ,求∠BDC 、∠EDC .
E
D C B A
25.(84)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交BC 延长线于F ,若∠B =67°,∠ACB =74°,∠AED =48°,求∠BDF 的度数.
A
B
D E
C F
26.(361)如图,已知BP 平分∠ABC ,DP 平分∠ADC ,DP 与BP 相交于P ,AB 与CD 交于O 点,若∠A=40°, ∠C=36°,求∠P 的度数.
A B
C
D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