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_理论研讨会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动态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

林红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辽宁阜新 123000)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8)05-0092-02

日前,由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四家单位主办,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局和全国30多所高校、院所以及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绿色时报》、《生态文化》杂志社等报刊的55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专家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广泛研讨,并以“鹫峰宣言”的形式将最终的研讨成果予以公布。现将主要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造成生态危机从而危及人类生存的深刻反思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诸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之必然。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和内在充分条件。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必将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有学者认为,文明意味着对动物本能生存方式的超越,人类不可能像其他动物那样本能地服从自然规律,人类必须以文化生存的方式生存在地球之上。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是自杀式的文明,生态文明是汲取了原始文化亲自然的优点又继承了现代工业文明民主、法治等一切积极成果而又避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致命弊端的更高级、更复杂的文明,我们必须走出现代工业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

与会者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有学者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战略选择。有学者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生态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后,做出的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对中华民族甚至对全人类未来都具有深远意义。还有学者认为,就生态文明这样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的建设而言,世界各国差不多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中国已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我们的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信息与动态

业结构、制度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将对世界进入生态文明作出巨大的原创性的贡献。与会者在研讨中认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对改善民生、实现民主的高度关注,是建设政治文明、法律完备、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可以预见,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进程,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关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有学者认为,生态被提到了文明的高度,就意味着文明建构的法则必须发生变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的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其中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有学者提出,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证。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证。生态文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保护、节约、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维护稳定的条件。还有学者认为,生态灾害、生态危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际事务的敏感、重大问题,关系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三、关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与会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从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的层面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治本之举。生态文明作为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广泛性特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覆盖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不可能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框架内进行,它必然要使整个现代文明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向,这包括制度、理念、技术等诸多方面,比如我们必须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使生产方式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调整消费理念,使众多人口的消费不致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我们尤其要在科技和价值观上来一次根本转向,发展亲自然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技术;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树立生态伦理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把人看作自然的征服者。人与自然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既有斗争性(人类向自然索取),又有统一性(人与自然同步发展),并且是以统一性占主导地位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达到统一性的目的。也有学者提出,人的存在不但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承担义务和责任,而且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对他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得更好些,这样才体现人的价值的全面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种群对于其他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还有学者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蒋旭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