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2024)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2024)

04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Chapter
常见并发症介绍
早产儿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容易 出现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 肠炎等问题。
早产儿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 感染各种病原体,导致败血症、 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呼吸系统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感染并发症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 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症 状。
早产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对早产认识的深入,预防早产将成为 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早产诊断与治疗技 术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 率和生存质量。
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得到推广
早产相关研究将更加深入
未来早产防治工作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 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共同为母婴健 康保驾护航。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及时了解胎儿的生长 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 况。
高危因素筛查
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 妇,应进行更加密切的监 测和管理,以降低早产风 险。
及时处理并发症
孕妇在孕期如出现并发症 ,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 治疗,以避免对胎儿的不 良影响。
03
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
Chapter
药物治疗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早产定义及分类
详细阐述了早产的概念 、分类标准,以及早产
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早产危险因素
系统介绍了导致早产的 各种危险因素,包括母 体因素、胎儿因素和环
境因素等。
早产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了预防早产的 有效措施,包括加强孕 期保健、控制孕期并发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早产概述 • 早产预防策略 • 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 •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 早产儿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早产儿护理查房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查房PPT课件

1.维持合适的 3.2 躯体和头部 20:00 位置,颈肩 部垫高,保 持呼吸道通 畅 2.严密监测患 儿经皮血氧 饱和度变化 3.血氧降低时 先予足底刺 激、背部按 摩,促进其 有效呼吸 4.合理用氧, 必要时予CPAP 辅助呼吸
日期 2015-228
护理诊 断 低血糖----与糖 原和脂 肪储存 不足有 关
病程介绍
• 2015.2.28 12:00 • 血生化示:血糖:2.86mmol/l,白蛋白24.4g/l,肌 酸激酶MB同工酶136U/L,提示有低血糖,低蛋白 血症,心肌损害。 • 胸片示:支气管肺炎改变。 • 遵医嘱予开奶,静脉营养,输白蛋白,监测血糖, 患儿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奶量完成。
护理目 护理措施 标 运用无 创呼吸 机、鼻 饲期间 患儿皮 肤黏膜 无破损
日 期
护理评 价 运用无 创呼吸 机期间 患儿皮 肤黏膜 无破损 鼻饲期 间患儿 皮肤黏 膜无破 损
1.在固定CPAP导 3.4 管和鼻塞压迫部 位皮肤黏贴水胶 体敷料,以减少 皮肤受压 2.q2h予松解鼻 塞一次,严格交 3.9 班 3.采用硅胶管, 固定胃管时先在 患儿面部黏贴水 胶体敷料再用胶 布固定,避免撕 揭胶布造成患儿 皮肤损伤
护理目 标 患儿在 住院期 间护士 能及时 发现低 血糖症 状并通 知医生 处理
护理措施
日期
护理评 价 血糖升 至正常
1.按时按量喂 2-28 养,保证热 12:30 量摄入 2.严格控制输 液速度,保 证静脉营养 在24小时内 3.14 匀速输注, 防止夜间低 血糖的发生 3.遵医嘱监测 血糖
患儿在 住院期 间护士 及时发 现并处 理低血 糖
病程介绍
• 2015.3.1 • 8:00遵医嘱予调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循环治疗,通便,经 皮测胆红素 93umol/l,予蓝光照射治疗。 • 20:10患儿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予洗胃, 暂停喂奶一次 • 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

早产儿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衣物选择和更换时机
衣物选择
选择柔软、透气、保暖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 使用化纤或羊毛等刺激性强的材质。
更换时机
根据早产儿出汗、溢奶等情况及时更换衣物, 保持衣物干爽和清洁;同时注意随着季节和室
内温度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04
早产儿疾病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降低策略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01
确保早产儿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和物品消毒,
常见并发症风险
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
如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等。
感染性疾病
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易发生各 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
护理重要性及挑战
护理重要性
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质 量。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 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
早产儿定义
早产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可分为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生理特点与发育状况
生理特点
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不 稳定;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外界环境 影响;消化功能较弱,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和消化道出 血。
发育状况
早产儿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发育 不成熟,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并发症。
03
早产儿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喂养方法与注意事项
喂养方法
根据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 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或管饲喂养。
注意事项
喂奶时保持头高脚低位,观察早产儿面色、呼吸及吞 咽情况,防止呛奶和窒息;喂奶后及时清洁口腔,避 免残留奶液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早产儿护理查房》课件

《早产儿护理查房》课件

查房内容
1
饮食营养
2
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饮食量的控
制和增加、营养补充和调整。
3
环境和护理
4
温度的调节与监控、空气质量的保证、 睡眠的护理和管理、水和卫生的管理。
生命体征
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 的监测与处理。
发育和病情
头围、身长的测量与监测、发育指标 的评估和记录、病情观察和处理、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
结语
母婴关系的维护
母婴之间建立健康的情感依恋,对早产儿的 成长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的责任和角色
护理人员要承担起保家庭是早产儿的主要支持系统,在护理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质量的提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护理质量,为早 产儿带来更好的未来。
《早产儿护理查房》PPT 课件
早产儿护理查房课件,带您深入了解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查房内容及护理 质量的提升。准备好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了吗?
早产儿简介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期不满37周的胎儿。
早产儿的特点和风险
早产儿通常较小且体弱,面临呼吸、消化、免疫等方面的风险。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
早产儿护理是关键阶段,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巨大影响。

早产儿护理 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  PPT课件

(四)维持有效呼吸


1. 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 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动脉 氧气压(Pa0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02)<85%以下者,为 有缺氧症状,应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吸入氧的浓度、时间应根据 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有条件的应给予学氧饱和度监测,如果血氧 饱和度<85%以下者可给予不同的吸氧方式系吸氧,如低流量吸氧,即 将氧气管直接插入保温箱内,氧流量为1-2L/min,箱内氧浓度可达25%30%;氧气罩吸氧,即将一个氧气罩罩在早产儿的鼻口部,氧流量为45L/min,氧浓度可达到45%-55%。使血液中氧含量维持在Pa02在50~ 80mmHg,或TcS02在90%~95%。若持续吸氧时,吸氧的时间最好不 超过3d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 防 止氧疗并发症的发生。 2. 保持气道通畅,如果分泌物较多,应给予吸痰,有胃、食管返流 者应抬高床头15-30度,如果出现呼吸暂停者应及时给予物理刺激,如弹 足、托背,必要时给予面罩加压吸氧。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 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
护理措施



(一) 环境 (二) 维持体温稳定 (三)合理喂养 (四)维持有效呼吸 (五)预防感染 (六)密切观察病情 (七)连续3d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八)发育支持理措施方法
(一)环境

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 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 27℃~28℃,相对湿度55%~65%。病室 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min.每月 空气培养一次。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 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 苏抢救设备。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为加强 早产儿的护理管理,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 护理

2024版早产课件ppt课件

2024版早产课件ppt课件
学习方法更得当
通过本次学习,我意识到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同时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反思。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工作
下一讲内容预告
我们将深入探讨早产儿的护理和管理,包括早产儿的特点、护理原则、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预备工作建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下一讲的内容,建议学员提前预习相关教材资料,并思考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所 学知识。同时,也欢迎学员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早产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 压疾病、糖尿病等。
处理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的早产并发症,如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如使用宫缩抑制剂、抗生素等,同时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情况,必要时及时终止妊 娠。
04
早产儿护理要点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以 降低早产风险。
指导孕妇自我监测
教育孕妇学会自我监测胎动、体重、 血压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就医。
定期产检及筛查高风险人群
规范产检流程
制定详细的产检计划,确保孕妇 在孕期接受全面、系统的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早产的
操作技巧
宫颈环扎术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缝合宫颈内口来加强 宫颈管张力,防止早产。手术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后 需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情况。
辅助生殖技术在早产中应用
辅助生殖技术
包括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可用 于治疗因生殖道异常、内分泌失调 等原因引起的早产。
应用方法
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选 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 同时需注意控制多胎妊娠等风险。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 ❖ (2)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应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5~37.2℃)。 ❖ (3)每天在固定时间称1次体重,宜在哺乳前进行。 ❖ (4)早产儿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再沐浴。 ❖ (5)按要求给予基础护理,如眼护、口护、脐护等。 ❖ (6)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生发基质,易发生颅内出血。
❖ 7、肝脏功能 ❖ 肝脏不成熟对胆红素代谢不完全,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且
重,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 ❖ 贮存维生素K不足,凝血因子缺乏,易致出血。 ❖ 维生素A、D缺乏,易患佝偻病。 ❖ 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低,易发生低血糖 。 ❖ 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差,血浆蛋白低下,易致水肿及低蛋白血
吸收较好,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坏死 性小肠结肠炎。 ❖ (3)消化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胀、腹泻。 ❖ (4 ) 胎粪形成较少,肠蠕动乏力,易发生胎粪延迟排出。
编辑课件
9
❖ 6、神经系统 ❖ 胎龄越小,各种反射越差,表现为原始反射难以引出或引出
不完全,肌张力低。 ❖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脑室管膜下存在胚胎
潜在并发症
出血、呼吸暂停
预期目标
通过体温管理使体温维 持在36.5~37.2℃(腋温) 患儿体重合理增长,无 喂养不耐受发生 无医院感染的发生
通过呼吸护理维持有效 呼吸,患儿无缺氧表现 通过护理避免或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编辑课件
15
六、护理措施
❖ 1.一般护理 ❖ (1)保持病室安静,集中护理,喂奶、穿衣、换尿布等工作需在暖箱中轻
❖ 3)喂奶后应取右侧卧位,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呕吐等,准确记录24小时 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便于分析以调整喂养方案。
❖ 4)留置胃管的护理 ❖ ①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一例早产儿护理查房PPT课件

一例早产儿护理查房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如何维持早产儿的体温、如何保 证营养供给、如何预防感染等。
解决方案
使用保温箱、实施母乳喂养、加 强消毒隔离等措施。
02
早产儿护理要点
喂养护理
01
02
03
04
母乳喂养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 来追赶生长,母乳喂养能够提 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奶量控制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逐渐增加奶量,避免过度喂 养或喂养不足。
治疗建议
对于早产儿黄疸,治疗原则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 核黄疸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蓝光照射、换血疗法等。
症状与体征
早产儿出现黄疸时,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嗜睡 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
护理早产儿黄疸时,应注意观察黄疸程度及变化,保持室 内光线充足,定期记录宝宝体重、身高等指标,以便及时 发现异常。
喂奶姿势
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宝 宝吸入空气和发生呛奶。
喂奶后观察
观察宝宝是否有溢奶、腹胀等 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皮肤护理
清洁卫生
红臀预防
皮肤褶皱护理
保持早产儿皮肤清洁干 燥,定期洗澡和更换尿
布。
选用合适的尿布,及时 更换,避免红臀的发生。
对于皮肤褶皱处,要保 持清洁干燥,避免皮肤
感染。
指甲护理
体温调节能力差,吸吮能力弱,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 差,容易发生并发症。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
提高存活率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通过科学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
促进生长发育
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减少后遗症 的发生。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与免疫
接种计划的重要性
早产儿出院后,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接种计划完成 各类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传染病。
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应确保早产儿无发热、腹泻等症状,接种 后需观察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提高免疫力的措施
除疫苗接种外,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 的户外活动也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力。
早产儿护理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
02
早产儿日常护理
03
早产儿健康监测
04
早产儿常见问题处理
05
早产儿心理关怀
06
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
目 录
01
早产儿护理的重 要性
早产儿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
02
03
特点
体重轻、头围小,皮肤薄嫩,头发纤细, 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底纹理少。
早产儿护理的目标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喂养和定期体重监测, 确保早产儿达到同龄婴儿的体
重标准。
促进身体发育
为早产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促进其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提高免疫力
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增强早产 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02 早产儿日常护理
饮食与喂养
母乳优先
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含有 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 早产儿生长发育。
情感支持的重要性
01 心理安全感
情感支持能让早产儿获得心理安全感,有助 于其适应新环境。
03 长期影响
情感支持对早产儿的长期发展有积极影响, 能降低心理问题的风险。
情感支持促进早产儿情感发展,有利于建立 积极的人际关系。

2024年《早产临床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年《早产临床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02 早产临床防治策略加Βιβλιοθήκη 孕期保健与宣教孕前咨询与教育
针对适龄夫妇开展孕前优生 咨询,普及早产防治知识。
定期产检
加强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早产的潜
在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
指导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
动、充足睡眠等。
早期识别与干预高风险人群
高危因素筛查
对有早产史、宫颈机能不全、 子宫畸形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
行筛查。
早期干预措施
针对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采 取宫颈环扎术、孕酮补充等早
期干预措施。
心理关怀与支持
为高风险孕妇提供心理关怀与 支持,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优化产程管理与胎儿监护
产程管理
加强产程观察与管理,及时发 现并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
胎儿监护
采用胎心监护、超声等手段对 胎儿进行持续监护,确保胎儿 安全。
02
危险因素包括孕期高血压、糖尿 病、心脏病等母体疾病,以及不 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滥用 药物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早产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体温调节不稳定、黄疸等症状。部分早产儿还可能伴 有视网膜病变、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早产儿的出生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头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 断颅内出血等病变。
远期预后评估及干预策略
通过对早产儿的长期随访,评估其远期预后情况,包括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健康状况等方面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预后评估
干预策略
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和预后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如针对生长发育迟缓的早产儿, 加强营养支持和运动锻炼;针对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早产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等。同 时,定期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心率、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评估
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相 关检查,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观察
注意早产儿神志、肌张力等神经系统 表现,预防脑损伤等并发症。
03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护理
1 2 3
眼科检查。
04
早产儿出院指导与家庭护 理
出院前评估与教育
评估早产儿健康状况
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以及呼吸、心率、体温等生 命体征。
家长教育
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的特点、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家长的护理 能力。
指导家长观察早产儿状况
教授家长如何观察早产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日常情况,以及 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环 Nhomakorabea湿度控制
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 55%-65%之间,以防皮 肤水分蒸发过多。
减少光线刺激
降低室内光线强度,避免 对早产儿眼睛的刺激。
喂养与营养支持
尽早开始喂养
根据早产儿情况,尽早开 始经口或鼻胃管喂养,以 促进胃肠发育。
选择合适乳品
根据早产儿情况选择母乳 或早产儿配方奶,以满足 其特殊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
消化系统并发症及护理
喂养不耐受
01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护理中应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02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护理中应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腹胀、呕吐等症状。
黄疸
03
早产儿肝脏功能不成熟,处理胆红素能力有限,易发生黄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1 室温保持在 24℃~26℃,沐浴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 55%~65%。 2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程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环境温度。体
重<2000g,应置于暖箱中并予鸟巢保暖。
体温管理
护理措施:
3 暖箱的温度可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0~36℃ ,保持患儿目标中
性温度在36.5-37℃,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轻度后仰位; 2 予心电血氧监护,报警的范围在85-100%和音量设置合理。
呼吸管理
3 出现呼吸暂停予刺激足底、托背、 或轻摇身体出现发绀予气囊加压给氧。
氧疗过程的护理

疾病特点:
早产儿对低氧和高氧均很敏感,氧疗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又要防 止高氧血症,以免发生视网膜病。

谢谢!

护理措施:
血氧,(有吸氧的Spo2保持在90-95%,无吸氧的可记录达100%)。
1 氧疗时必须有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至少每2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和
2 通常传感器放置在足部,紧密贴近皮肤,要求局部循环良好,温度正 常,没有浮肿。
3 保持氧疗过程的顺利,头罩要有足够空间,氧流量要保持科
早产儿的定义
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 包括: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1499g的早产 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
早产儿与足月儿外观特点比较
足月儿
皮肤 头发 耳壳 皮肤红润,胎毛少 头发可多可少,分条清楚 耳廓软骨发育好



呼吸关 感染关 喂养关 黄疸关 贫血关 体重关。 循环关。 体温关。
护理是患儿存活的关键所在
护理重点



体温控制 呼吸管理 氧疗护理 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
整体化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评价
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体温管理

疾病特点:
体温调节功能差、脂肪少、产热量低、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 肪少、汗腺发育不全等,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大。
早产儿
皮肤薄嫩、水肿,胎毛多 头发细而乱,分条不清 软,缺乏软骨
指甲
乳腺 跖纹 外生殖 器
指甲达到或超过指端
乳晕清楚,乳房结节>4mm 足跖纹遍及整个足底 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 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
指甲未达到指端
乳房无结节或结节<4mm 足跖纹少 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 女婴:大阴唇未覆盖小阴唇
早产儿的八大关
病情观察

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 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①体温不正 常;②呼吸不规则或呻吟;③面部或全 身青紫(或苍白);④烦躁不安或反应 低下;⑤惊厥;早期或重度黄疸; 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硬肿症; 出血症状;24小时仍无大小便。
最终的目标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保证生存质量
预防感染
疾病特点:
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IgG较少,故对某些感染的抵抗能力弱,易引起败血症。
护理措施: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护性隔离,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
避免交叉感染。 2 奶瓶、药杯、衣服、被套等进行高压灭菌:听诊器,复苏囊等物品一人一物。 3 所有在新生儿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无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主 动向科室领导报告,暂时调离,待康复后再返回新生儿室。 4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换专用鞋,戒指、手表取下,按入室前要求 洗手。 5在病室内检查、护理每个患儿前后均应使用各病床旁的速效消毒剂消毒双手。
4 吸入氧气要经过湿化处理。
消化道护理
疾病特点:
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容易呛奶。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好,易溢奶。 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排泄功能差,故生理性黄疸严重,持续时间 长,易引起核黄疸
护理措施:
1 每次喂奶速度不宜过快采用重力喂养, 2 抬高床头30°喂奶后予右侧卧位。 3 密切观察喂养是否耐受,胃内容物的量和性质。并观察有无腹胀预 防NEC的发生。
4 体温过低的BB在复温的过程中不宜过快,专家建议的复温的速度 为1℃/h
5 所有的医疗护理操作中注意保暖。开暖箱次数越少越好,时间越
短越好 6 至少每2小时记录箱温和湿度一次,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呼吸管理

疾病特点:
呼吸中枢不完善,呼吸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和呼吸窘迫 综合征。

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