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改革和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试点改革阶段成就,特点和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试点改革阶段成就,特点和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试点改革阶段成就,特点和意义中国对外贸易试点改革是指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领域推出的一系列试点性改革措施。

下面是中国对外贸易试点改革的阶段成就、特点和意义:1.成就:o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试点改革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试点改革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开放和公平的营商环境。

o增加贸易规模:通过推动试点地区开展多样化的贸易业务和探索新的贸易模式,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2.特点:o区域选择:对外贸易试点改革首先在特定地区进行,如深圳、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

这些地区在资源和政策优势上得到重点支持,成为试点改革的前沿。

o体制创新:试点改革尝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如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跨境电商的示范区域、金融服务外包基地等。

这些创新旨在解决外贸领域的难题和瓶颈,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质量提升。

o探索新模式:对外贸易试点改革探索了新的贸易方式和模式,如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

这些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创新和差异化的途径。

3.意义:o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外贸易试点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的转变。

尤其是在跨境电商和高新技术领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o增强国际竞争力:试点改革带来的贸易便利化和新模式的推进,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同时,试点改革也促进了贸易伙伴间的互利合作,推动了区域和全球贸易的繁荣。

o推动全面开放:对外贸易试点改革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经济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全面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对外贸易试点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通过试点改革,中国积极适应全球经济变化,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推动贸易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贸易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1)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2019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2)贸易结构的持续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过去,中国主要依赖低端产品的出口,但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升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中心。

(3)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贸易伙伴如美国和欧盟,中国还积极发展与亚洲、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

例如,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调整(1)从出口导向到内外贸协调发展中国过去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过度依赖对外贸易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内外贸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了对内需的重视,鼓励国内消费,促进内外贸良性互动。

(2)从数量追求到质量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从追求贸易规模的增长转向提升贸易质量。

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品质、创新和品牌建设,努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同时,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含量,推动贸易结构升级。

(3)加强贸易伙伴多元化中国积极寻求与更多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此外,中国也加强与先进经济体的贸易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三、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出口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支持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了就业和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从1978年到现在的2020年,中国步入了一个快速增长和不断开放的时期。

中国的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通过开展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与多个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第一部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政治封锁和自我封闭的状态,外贸规模非常小,几乎沦为世界市场的边缘,而在中国国内,计划经济强调全局管理,企业之间实行计划调拨,这导致了经济高度的内向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不断加深,中国已成为在全球经济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主力军。

30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中国商业市场多层次、全方位和规模化的基础,这些成就取得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1.对外出口、贸易改革开放之初,出口贸易是中国外贸的主要内容。

改革后,自由化政策的实施逐渐推动中国进入全球市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出口贸易依旧是中国外贸的主要来源。

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2.经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合作逐渐从亚洲向世界范围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增加,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也有所增加。

在国际金融机构中,中国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参与国际金融管理。

3.直接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速度也在持续增加。

许多大型中国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张,跨国投资也在加速发展。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外部市场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伴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增速进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展望在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背景、政策目标、主要措施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了经济改革政策,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逐步打破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对外经济贸易逐渐扩大。

自此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

二、政策目标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旨在实现多方面的目标。

首先,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储备,促进汇率稳定。

其次,对外贸易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内就业。

此外,对外贸易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

最后,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其次,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如降低关税、简化贸易手续等,以促进贸易畅通。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建设互联互通的贸易通道。

四、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外汇储备,支持国家金融稳定,也为中国的国际支付提供了保障。

其次,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对外贸易还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的就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采取更多的措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信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引领下,中国将实现更加可持续、平衡和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第一部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限。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逐渐放宽对外经济的管制,鼓励外贸发展,并吸引外国投资。

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2.5万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2.08万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之一。

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大幅增加,为国际贸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部分: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1. 推动经济增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国内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首先,出口业务的增加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促进了国内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增长。

其次,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特别是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作为制造业和加工贸易大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而获得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2. 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

出口企业的扩大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就业的增长。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机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3. 加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合作,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使中国的产品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技术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能力提升。

改革开放40年的贸易政策调整与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40年的贸易政策调整与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40年的贸易政策调整与发展方向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政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推动下,中国的贸易政策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下面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改革开放40年的贸易政策调整和发展方向。

一、渐进式对外开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逐步深化与世界的经济合作。

以加入WTO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使得中国经济和国际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中国市场、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但同时,渐进式对外开放的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迹象明显,这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和企业国际化面临更大的压力。

为此,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包括加强市场准入改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协议谈判,营造有利于企业国际化的市场和政策环境等。

其次,渐进式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待加快。

尽管满足加入WTO的条件,但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依然存在不少瓶颈和限制。

为此,政府应该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改革相关政策。

比如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速推进服务业和高端技术产品的自由化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优化贸易结构当前,中国贸易结构仍然以出口为主,内需市场饱和度也较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加快转型,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

第一,加强国内市场建设。

当前,尽管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庞大,但仍面临结构不完善和缺乏品牌的问题。

为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支持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第二,增加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而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

政府应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消费水平,增强内需市场的拉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与前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与前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与前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革命成果向开放挑战的转型和从出口转内需、从数量到品质效益的深刻变革。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个经济效益的提升过程,更是一个逐步参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进程。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贸易“改革开放”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转折点和起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状况先是由于凭借基本的自然资源,主要以小额商品贸易为主,而且以受管制的国家对国家贸易为主。

1978年中国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就开始逐步开放市场,实现从国家控制到市场调节的变革。

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口额比“文革”前增长了十多倍,最终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

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三个高峰”时期: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我国成为世界前15位贸易国家之一。

此时的“三高”,指的是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和高级别开放,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入WTO后的对外贸易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又迈出了更重要的一步。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历史性的机遇,对外贸易竞争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商品贸易、资源贸易、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艰辛和挑战,但最终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WTO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规则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达到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9.7%,超过了去年10%的增长目标,这也是我国连续四年增长的记录。

三、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前景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仍将充满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巨文思 13023022教改经302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从“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十四大以后向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深化。

——摘要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规律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

随后,我国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始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对外经济交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多边经济合作、对外投资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同时,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时期。

我国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原有的以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特定历史时期,这一体制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原有外贸体制的垄断经营、大锅饭、财政补贴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际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并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技术引进。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推出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外国投资和技术,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

中国的出口迅速增长,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进口需求也大幅增加。

从外国进口资源和能源成为中国的重要需求之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不仅如此,中国通过参与区域和自由贸易协定,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等,进一步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中国还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繁荣。

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逐渐增强。

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中国被指责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如知识产权侵权和产能过剩。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上升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开放、平等和互利的国际贸易环境,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对于中国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和变革几乎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及其影响。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是增加外贸收入,以支持国内经济建设。

在这一阶段,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出口、引进外商投资、扩大对外贸易的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1978年颁布的《对外贸易法》,该法规定了委托贸易、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等贸易模式,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的资本进入条件,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对外贸易政策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入WTO后,中国开始实行更多的市场经济原则,并逐步开放了更多的领域,如金融、服务、农业等。

此外,加入WTO还让中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体系,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对外贸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自2013年提出的一个大型经济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项目来加强若干经济走廊的贸易和投资联系,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在“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下,中国可以建立更多贸易伙伴,并在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革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涉及到贸易结构和贸易伙伴。

由于中国经济初步现代化以来对外贸易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也开始着眼于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和提高贸易结构。

中国开始致力于建立更多的自由贸易区,以促进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在IT、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范围。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充满了变革和进步。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到跨境贸易,从依赖传统贸易伙伴到拥有更加多样化的贸易伙伴,这一切得益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完善。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但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历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1978年,中国启动了历史性的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政策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贸的政策,包括设立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步放开对外贸易的管制,积极吸引外资,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1980年代初,中国加入了联合国,并于1986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参与国际贸易体系。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经济合作逐渐深入。

二、迅猛增长期(1990年-2000年)1990年代初,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实施开放政策。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为中国融入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机会。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1997年,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动了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安排,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三、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时期(2001年-2010年)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承诺逐步实现市场经济地位,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全面开放市场。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和贸易中心之一,加工贸易模式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特征。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也快速增加,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大亮点。

四、全球经济危机后的调整时期(2010年-202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

出口市场受到冲击,但国内市场需求的崛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引擎。

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了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拓展了贸易伙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发展的历程与趋势1978年,时任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倡议,开启了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序幕。

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外开放,从而使得中国的外贸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外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本文将从历程和趋势两方面,探讨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外贸发展的进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历程1.起步阶段1978年至1990年是中国外贸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逐渐放宽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允许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贸易,同时加入了国际贸易组织。

这一时期的外贸主要以传统的农产品、轻工业产品和成衣出口为主,距离今天的外贸巨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高速增长阶段1990年至2008年是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向出口大国的方向发展。

中国成功地抓住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机遇,并不断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外贸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中国的外贸额保持高速增长,达到了自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3.新常态阶段2008年至今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期。

在经济放缓和国际贸易形势趋紧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增长逐渐减缓,但是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此时,中国开始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如“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多边贸易谈判等,来保持外贸的发展势头。

二、趋势1.强化技术含量中国的外贸发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致力于提高技术含量,创新和研发。

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吸引了国际客户的订单。

这将有利于中国外贸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2.巩固和拓展传统市场虽然中国已经开始与新兴市场国家合作,但传统市场依然是中国外贸的主要来源。

因此,中国需要巩固和拓展传统市场,如欧盟、美国和东亚。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

1. 历史背景中国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时代,当时中国就以丝绸、瓷器等商品闻名于世,并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然而,近代以来的贸易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1978年,中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并采取了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进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 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衣物以及塑料制品等领域。

此外,中国还在服务贸易、金融业和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 面临的挑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出口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开拓新的市场。

其次,中国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制造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动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

4. 未来发展展望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仍然十分广阔。

首先,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其次,中国将重点发展服务贸易和高技术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此外,中国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并得益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持续扩大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合作,推动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具有着相当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面对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因此,中国的对外经贸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一、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2018年,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措施,涵盖了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这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在对外贸易上,中国一直以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也是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于全球贸易发展和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和繁荣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也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在亚洲地区,中国是周边国家最大的经济体,对于周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能力,能够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合作空间。

中国积极参与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发起了一系列的合作倡议和机制,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这些合作倡议和机制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为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提升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三、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对外经贸政策也在不断地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加入WTO之前,已经开始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如加强工厂排放标准和对污染企业的治理等。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不断采取了更多的环保措施。

例如,实施了大规模的清洁能源政策、推进了绿色金融、着力解决重污染区域等问题。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务,例如签署了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

这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环保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以及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贸易政策1978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开始迈向国际市场。

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积极吸引外资,推动出口贸易增长。

为了吸引外资,中国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提供了税收优惠和特殊待遇,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基地。

2. 吸引外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发展。

3. 增加外汇储备:外贸顺差使中国大量积累外汇储备,提升了国际金融实力。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对外贸易政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贸易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

中国在加入WTO后,逐步实现了市场准入的自由化和开放化,取消或降低了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准入的自由化和开放化使得外国企业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 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中国商品更具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出口。

3. 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外资企业的引入促使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调整。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外部压力,推动了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扩大进口:为了平衡贸易关系,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减少关税限制,开展贸易投资自由化试验区等举措,鼓励更多的进口。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通过自由贸易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促进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外开放非常有限。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

从那时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政策措施
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扩大开放领域,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鼓励外商投资,促进跨境贸易合作等。

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影响
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
重大影响。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全球贸易
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将继续扩
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
字化贸易发展,加强国际贸易合作等。

同时,中国还将积极构建新的
对外贸易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是中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将
继续致力于推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
更大的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9%。

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8%;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2%;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

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8 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主要由国家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公司负责,而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后,外贸经营已经逐渐实现市场化,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到今天的外贸形势进行梳理,探究外贸改革带来的影响。

一. 初期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遵循了“全家出动,全国发展”的原则,即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所有对外贸易业务都由国家委托外贸公司代理。

这一时期,外贸公司是政府的直接代表,负责了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和监督,形成了一条受政府直接控制的“国家贸易通道”。

1984年,外贸体制改革开始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开放区和边境开放地带率先试水,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外贸体制。

1985年,全国范围内的外贸体制改革措施逐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享受国家对出口企业实行退税”、“由国家统一控制转向市场调节”等,这些调整的政策为外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企业主体地位的提升20世纪80年代,我国与国外的贸易逐步增长,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许可证制度改革后小试牛刀,掀起了市场化的新浪潮,外贸企业开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寻求与海外市场进行直接的贸易往来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他们已经成为跨越国界、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

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和生力军,外贸体制也由以外贸公司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公司自主经营,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三. 外贸增速逐渐放缓新世纪至今,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但同时也发现,贸易增速稳中微降,这与全球贸易形势变化、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有关。

在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对美出口额下降,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原材料出口上,负增长严重。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大国来说,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体制的改革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外贸易的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的外贸形势也在不断的转变中。

而在这个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过于依赖出口,整个对外贸易的结构是以出口为主导,缺乏对进口的重视。

这种出口导向的贸易结构不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难以适应全球经济的演变和调整。

其次,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对外贸易贸易往来频繁,对华恶意做空等非理性操作,更是让贸易安全问题愈发凸显,需要优化完善治理体系,采用更加前沿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应对。

最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也存在着过于依赖传统的贸易工具和方式,对新兴领域和新兴产业的探索不足。

这不仅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让中国无法在新兴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针对上述的问题和不足,中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出更加具有自主性和核心竞争力的对外贸易体系。

具体而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和目标:一是要建立更加稳健和全面的对外贸易体制机制,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质量。

这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贸易结构、技术创新等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升级,打造全球具有竞争力的贸易体系。

二是要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积极拓展多边贸易渠道和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建立更加广泛的贸易伙伴关系,由此构建起完善的全球贸易体系。

三是要深化对外贸易改革,从结构性的层面上进行调整和升级,加快老旧的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注重拓展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推动中国在铁路、网络、航空、卫星等新兴产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将从不同的阶段来描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如深圳、上海、广州等。

这些地区受到政策的特殊支持,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外国技术和资金,推动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但规模还相对较小。

第二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WTO使得中国对外贸易更加规范化和国际化,也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贸易壁垒。

中国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中国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此时,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第三阶段:“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至今)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这一倡议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推动贸易便利化等举措,中国加强了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贸易联系。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更多的国家签署贸易协议。

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四阶段:数字贸易的崛起(近年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新趋势。

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

这些平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也使得中国商品更容易进入全球市场。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一带一路”倡议和数字贸易的崛起,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创新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营体制和政策变化
关税:水平较高 许可证:1987覆盖范围 达进口商品的1/3(一般、 凭许可证和禁止进口类) 出口退税:1985文件
关税: 1986逐步降低关 税(消费品和中间产品 需求)(1990保税区、 保税仓库) 许可:逐步减少
关税:90年代快速降低 (复关、入世) 经贸委向其他部委放权 (工贸公司),中央向 地方放权,国家向符合 条件的生产企业放权
1995/96两次降低出口退 税率,1998/1999上调 2001,外贸经营权由审 批制——登记和核准制
对外贸易发展
总量 相对量(世界地位、外贸依存度) 区域结构(外部、内部) 行业结构 形式结构(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等)
进出口区域比较
• 与亚洲、欧洲、北美洲的贸易在总体的90%以上;
• 与亚洲贸易赤字突出,与北美、欧洲贸易盈余明显 (贸易摩擦: 如倾销等) (外资企业)
第十一讲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改革和发展
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改革与发展 对外开放与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基本原则:互通有无、调节余缺 ——外贸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以进定出”
方式编制,汇率不变,没有关税、配额和进出 口许可等(对外贸易总体平衡,保证国际收支 的平衡,维持较低的国内价格水平;割断了中 国与世界市场的有机联系)
1988,“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 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990,“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
1、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 2、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3、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 4、改进和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5、加强外贸政策的法制建设
1、在非歧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原则下, 调整原有规定 2、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 3、转变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职能
22.50%
3.10% 2.30%1.70%
49.80%
20.60%
亚洲
欧洲
拉丁美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
主要出口区域
3.90% 2.80%2.40% 9.30%
15.90%
65.80%
亚洲
欧洲
拉丁美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
主要进口区域
海关进出口分类商品金额比例(2004)
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 录音机及放声 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零附件
沿边城市(黑龙江、内蒙、新疆、云南、广西)、 沿江城市(重庆等)和内陆省会城市(太原等)
外资快速发展,呈几何级数增长,以中外合资企业 为主,独资企业稳步提升。
2001—:以WTO规 则为基础引进外资 全面展开阶段
行业、部门领域扩大,实行国民待遇(国产化、出 口比例、技术转让等要求)
2002 年成为全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独资企业取代了中外合资成为最重要的进入模式。
吸引外资发展
总量 投资方式比较 行业结构 区域结构(外部、内部)
中国协议和实际利用外资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外资进入模式的结构变化
EJV(Equity Joint Ventures))——合资企业 CJV(Cooperative Joint Ventures)——合作企业 WFOE(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独资企业
1994—2001:以国际接轨为 导向的市场化改革
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 外贸易法”
2001—:以WTO规则为基础 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全面 改革
主要措施
1、增加口岸,下放经营权,广开贸易渠道, 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 2、指令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结合 3、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 4、探索促进工贸结合 5、采取鼓励出口政策措施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贱金属及其制品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 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 仪器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及其零附 件 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 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矿ຫໍສະໝຸດ 品塑料及其制品; 橡胶及其制品
出口 41.8% 15.0% 7.4% 4.1% 3.5% 3.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区域分布
中国实际利用外 资的省区分布
1994年 2002年
人均GDP水平 (人民币/元)
管理与知识型产业
北京、上海、广州
等大城市
15,000

北京、上海、天津
技术密集型产业

北京、上海、广州 广州、深圳、大连、

等大城市
沈阳、长春、南京、
福州、重庆、武汉等
——外贸经营体制:(对外经营)国有垄断体制 国家外贸专业总公司及所属口岸分公司;(对 内经营)出口收购制和进口调拨制(低于市场 价格)
——外资禁止流入
对外贸易改革历程
阶段
1979-87:以调动外贸企业 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1984年9月,“外贸体制改 革意见的报告” 贸易逆差
1988-93:以建立对外贸易 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 为中心的改革 88-89逆差,93逆差
1984-1991:沿海开 沿海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
放,以优惠政策吸 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
引外商投资
湛江、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南,浦东
1986-1991 年,FDI每年增长44%,中外合资为主。
1992-2001:内陆地 区开放,以市场与 产业吸引
3.1% 2.8% 2.8%
进口 41.7% 4.1% 8.7% 7.6% 3.5% 7.4%
0.1% 12.0% 5.8%
主要进出口商品门 类接近
机械、车辆等接近
矿产、贱金属、化 学、精密仪器进口 比例多(资源、资 金、技术密集性)
纺织、鞋帽等出口 主导(劳动密集性)
对外开放历程
1979-1984(初始阶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段):兴办经济特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小、增长慢,投资者主要是以中 区,允许外商投资 外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 ,试探性、短期的投资。
10,000
左栏各地区外,
资金密集型产业
广州、深圳、上海 福州、大连、沈阳、 左栏各地区外,
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长春、南京、重庆、 浙江、河北、湖北
青岛、武汉等大城市 等城市
5,000
深圳、广州、珠海、 深圳、广州、珠海、 左栏各地区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