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超声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对预后进行分析。

方法:2007年1月-2014年3月,对本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11例孕妇进行观察,重点扫查胎儿双侧肺,观察病灶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应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血供情况,并注意观察有无胎儿水肿和其他胎儿异常畸形存在,随访临床、影像或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检出的11例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中,10例病灶位于单侧肺,1例病灶双侧肺均有;单侧肺病例中,6例位于左侧,4例位于右侧;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3例;4例伴有羊水过多;2例Ⅲ型伴有胎儿水肿;1例Ⅱ型伴有同侧胸腔少量积液及合并胎儿唇裂畸形;2例Ⅱ型定期复查显示病灶逐渐缩小;1例Ⅰ型出生后经手术治疗,术后患儿如常;7例选择终止妊娠,引产后病理证实与超声诊断相符。

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可对病灶进行分型并评估预后。

胎儿畸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宫内异常发育所致,多由遗传和染色体异常造成,部分由母体疾病引起[1]。

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是一种肺组织错构畸形,是由于末端支气管的过度生长,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腺瘤样病变。

CCAM发生于胚胎发育第5~10周左右[2]。

超声最早能在孕15周即做出CCAM诊断,能对病灶变化进行跟踪对比,对CCAM可能导致的胎儿肺发育不良、胸水、水肿、纵隔移位进行实时观察,并以此来协助临床判断预后,因此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CCAM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病例分析探讨胎儿CCAM产前超声表现及其转归和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07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CCAM的1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年龄20~35岁,平均(28.2±
2.4)岁,孕周16~40周,平均(26.3±
3.2)周。

7例为初次妊娠,4例为多次妊娠,11例均为单胎妊娠。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麦迪逊Accuvix V2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凸阵探头频率3.0~7.0 MHz。

孕妇平卧位,超声检查内容包括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及羊水,对胎儿头部、内脏、脊柱排列、四肢情况等进行仔细扫查。

通过心脏四腔心切面、胸部矢状及横切面观察胎儿肺实质。

发现肺内异常病灶时,多切面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及回声情况,同时观察心脏、纵隔有无受压移位,胎儿是否存在水肿。

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明确病灶血供来源。

对无心脏及纵隔移位、无胎儿水肿声像者,建议每隔2周行超声复查,观察病灶变化情况;对胎儿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的,建议进一步行胎儿染色体检查;对引产病例追踪尸检结果;活产病例产后行MRI确诊检查。

1.3 胎儿CCAM产前超声分型根据肺内病灶囊泡直径大小分3型:Ⅰ型为大囊肿型,直径>2 cm;Ⅱ型为多发小囊型,直径20 mm的大囊肿,最大囊泡直径达32 mm(孕38周时所见);Ⅱ型5例,病灶位于左肺3例、右肺1例、双侧肺1例,表现为肺内多个大小不等似“蜂窝状”的小囊性暗区,5例病灶囊泡直径
9~15 mm大小;Ⅲ型3例,病灶位于左肺1例、右肺2例,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的不均质强回声实性光团。

11例胎儿CCAM中2例Ⅰ型、1例Ⅱ型病灶大,占据2/3胸腔,致使同侧和对侧肺明显受压迫,纵隔和心脏均受压偏移,其中1例孕19周胎儿,左肺病灶挤压心脏移位至右侧胸腔;2例Ⅲ型胎儿伴有头皮和腹部皮肤软组织水肿增厚;1例Ⅱ型伴胸腔少量积液并合并有唇裂畸形;1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伴有羊水过多。

CDFI显示11例胎儿CCAM中,9例病灶内部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1例Ⅰ型1例Ⅱ型病灶探及来自肺动脉分支血管的条束状彩色血流信号。

2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病例或因肺发育不良、心脏及纵隔严重移位、胎儿水肿、孕妇主动放弃等因素而选择终止妊娠,引产后病理证实为胎儿CCAM。

2例Ⅱ型胎儿CCAM病例因无合并症及其他异常存在而选择继续妊娠,并每隔2周进行超声随访检查,多次检查发现随着孕周增大病灶逐渐缩小,至临产时病灶仅数毫米大小,胎儿出生后无临床异常症状,新生儿预后良好。

1例Ⅰ型1例Ⅱ型病例从首次发现病灶至临产时,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出生后经MRI检查确诊并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患儿状况良好。

3 讨论
据报道,胎儿CCAM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性肺畸形的25%[3]。

CCAM典型者为单侧,常累及一侧肺或一叶肺,80%~95%发生在单一肺叶,双侧肺叶或一叶以上肺叶或整侧肺受累的发生率不足2%[4]。

引起胎儿CCAM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较为普遍的观点是CCAM为一种错构瘤样病变,在胎儿肺芽发育过程中受未知因素影响,引起局部肺发育受阻,继而导致已发育的肺组织过度生长所致[5]。

胎儿CCAM由肺循环系统供血,肿物压迫纵隔移位容易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胎儿水肿;较大肿物的占位使正常肺组织受挤压,从而导致肺发育不良。

依照病理学按Stocker分类[6],胎儿CCAM分为3型:Ⅰ型(大囊肿型):病变最显著,存在大的厚壁囊腔,直径>2 cm,周围可有囊腔,囊肿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厚壁周围有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在大囊之间或邻近大囊肿中存在像肺泡样结构。

Ⅱ型(多发小囊肿型):病变以许多平均分隔的囊腔为特征,囊腔最大直径很少超过1 cm,囊肿内衬立方或高柱状纤毛上皮,只有很少假复层。

Ⅲ型(实质性肿块型):病变大体上类似坚实的肺组织肿块,产生明显纵隔移位。

正常胎儿的肺组织呈对称均匀的中等回声,较肝脏回声略高,随着孕周的增大回声逐渐增强。

当发现肺内异常病灶时,测量并记录病灶所在肺内的位置,对比病灶与正常肺组织的回声差别。

当病灶引起纵隔或心脏移位压迫对侧肺组织时,测量对侧肺面积和心胸比,了解受压迫程度。

通过CDFI明确病灶血供来源加以鉴别。

胎儿CCAM超声最常检出在孕18~26周[7],肿块的分型、大小变化速度、纵隔移位程度、以及是否出现胎儿水肿和羊水过多均与预后有关,成为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胎儿CCAMⅠ型并发畸形少,预后好,多可成活;Ⅱ型预后主要取决于伴发畸形多少及严重程度,若无合并胎儿水肿、羊水过多、纵隔移位等可存活至出生;Ⅲ型并发畸形较多,病变常累及整个肺,较易出现肺水肿,往往死于宫内,预后差。

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用CCAM病灶体积与胎儿头围比值(volume to head circumference ratio,CVR)来评价胎儿水肿情况,当CVR≥1.6
时,80%的胎儿出现水肿,当CVR<1.6且病灶不大时,胎儿出现水肿的风险仅为2%[8]。

胎儿水肿出现与存活率有密切关系,有文献报道,胎儿CCAM如不发生水肿,存活率为92%,发生水肿时存活率仅为21%[9]。

本组11例胎儿CCAM 中4例存在羊水过多情况,推测是由于食管被病灶压迫导致胎儿吞咽羊水减少,本组研究中发现,病灶体积越大羊水过多的程度越高,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也印证了上述推测。

本组2例CCAMⅡ型病灶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原因不明,有学者提出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胎儿CCAM内液体向气管支气管树的分流减压或病灶生长过快以致血供不足[10]。

MacGillivray等也曾报道过6例合并纵隔移位的胎儿CCAM病灶随妊娠的进展而逐渐缩小至消失,且均无合并胎儿水肿。

因此,对于逐渐缩小且无合并水肿的CCAM胎儿,可以继续妊娠并定期超声复查至足月,出生后再行MRI检查以确定CCAM的存在。

对于出生后无症状的CCAM患者可以选择密切观察而不必手术切除,但病灶的持续存在患者终生有感染和恶变的风险[11],所以生后7~10个月通过肺叶切除术完整切除病灶是CCAM治疗的首选方式[12]。

胎儿CCAM主要与隔离肺、先天性膈疝、支气管囊肿、纵隔畸胎瘤相鉴别。

(1)隔离肺:最容易与胎儿CCAM Ⅲ型相混淆,隔离肺的声像图表现也呈均匀一致的强回声,累及一侧肺或一叶肺,也可造成纵隔偏移,但是病灶主要出现在下叶肺,CDFI显示病灶滋养血管来自体循环是重要鉴别点。

(2)先天性膈疝:是膈的发育缺陷导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以左侧多见,超声声像图可见胸腔内疝入的胃及肠管回声,动态观察时可见疝入的胃泡大小的变化以及肠管的蠕动。

(3)支气管囊肿:主要与胎儿CCAMⅠ型相鉴别,支气管囊肿与气管、支气管相连,声像图表现为肺实质内孤立的囊状结构,多为单发,体积相对较小且靠近中线。

(4)纵隔畸胎瘤:纵隔畸胎瘤的声像图表现多样,单纯囊性的畸胎瘤不易与CCAM鉴别。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在胎儿早期即可检出CCAM,能动态观察病灶发展和变化并对预后进行评估,对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丛晓丽,王晓毅.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75-76.
[2]孙子燕,夏黎明,陈欣林,等.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5):490-492.
[3] Andreas R,Axel F,Peter W. Prenatal diagnosis of bilater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J]. J Clin Ultrasound,1987,15(1):3-8.
[4] Sfakianaki A K,Copel J A. Congenital cystic lesions of the lung: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and 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J]. Rev Obstet Gynecol,2012,5(2):85-93.
[5] Berrocal T,Madrid C,Novo S,et al. 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tracheobronchial tree,lung,and mediastinum:embryology,radiology,and pathology[J]. Radiographics,2004,24(1):17.
[6] Stocker J J,Madwell J E,Drake R M.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 of lung classification and morphologic spectrum[J]. Hum Pathol,1977,8(2):155-171.
[7]洪淳,俞钢,马小燕.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诊治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1):49-52.
[8] Crombleholme T M,Coleman B,Hedrick H,et 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volume ratio predicts outcome in prenatally diagnosed cystic adenomatoid maiformation of the lung[J]. Pediatr Surg,2002,37(3):331-338.
[9] Iraj F. Hydrops fetalis:recent advances[J]. Obstet Gynecol Sur,1997,52(4):130-138.
[10] Yong P J,V on Dadelszen P,Carpara D,et al. Prediction of pediatric outcome after prenatal diagnosis and expectant antenatal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J]. Fetal Diagn Ther,2012,31(5):94-102.
[11]孙瑜.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筛查与诊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9):532-534.
[12] Laje P,Liechty K W. Postnatal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prenatally diagnosed lung lesions[J]. Prenat Diagn,2008,28(6):612-6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