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解剖学彩色笔记】第1~2章 绪论 骨学
系统解剖学绪论及第一章骨学
![系统解剖学绪论及第一章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96529fbba45177232e60a249.png)
齿突凹 前弓
前结节 横突孔
上关节凹
椎孔 后弓
医学ppt
椎动脉沟 后结节
第2颈椎有齿突 —枢椎
第7颈椎棘突长 —隆椎
18
上关节面 横突孔
椎孔
齿突
椎弓 棘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椎体钩 椎体
下关节突
医学ppt
椎弓根 棘突
齿突
寰椎
枢椎
医学ppt
19
(3)腰椎
•椎体大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水平方向后伸 •棘突间隙较宽,可作腰 椎穿刺术。
掌骨5 底、体、头
指骨 14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30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掌骨头
掌骨体 掌骨底
钩骨 三角骨 豌豆骨
月骨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医学ppt
指骨粗隆 指骨体 指骨底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头状骨 手舟骨
4、手骨 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手骨(14块)。
大多角骨 手舟骨
月骨
大结节、小结节、
外科颈。
外上髁
冠突窝
鹰嘴窝
干:桡神经沟
肱骨小头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
内上髁、外上髁、
尺神经沟、鹰嘴窝。
医学ppt
内上髁
外上髁
肱骨滑车 尺神经沟 肱骨滑车
26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位置: 位于臂部. (2)形态: 一体两端.
医学ppt 27
2、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
3、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
一、概述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 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按形态: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 则骨
解剖;绪论骨学
![解剖;绪论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eb547b75f7ec4afe04a1dfcf.png)
蝶囟
后囟 乳突囟
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 视,两上肢自然下垂,手掌 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与下(尾侧) 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腹侧)与后(背侧) 近腹者为前(腹侧),近背面 者为后(背侧)。
3.内侧与外侧 近正中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面者为 外侧。
足骨:跗骨( 7块)、跖骨( 5块)、趾骨(14块)。跗 骨包括跟骨、距骨、足舟骨、三块楔骨和骰骨。
跗骨(距上、跟下、舟前三楔、骰在外)
上、下肢骨的常用骨性标志 锁骨、肩胛下角、肩峰、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茎突、桡骨茎突;髂前上棘、髂嵴、 髂结节、耻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腓骨头、胫骨前 缘、内踝、外踝。
壁,如顶、胸骨等。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的内有腔
洞称含气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 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 面,质地致密,由紧密排列 成层的骨板构成。抗压、抗 扭曲能力强。如长骨的骨干、 颅盖骨的内板与外板。
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 部,由骨小梁按压力曲线和 张力曲线排列而成,呈海绵 状。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上
颌
下
骨
颌
骨
腭 骨
腭 骨
犁
下鼻甲
骨
舌 骨
下颌骨分一体两支。下颌角
下颌体: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
下颌支:包括冠突、髁突、下颌头、下颌颈、下颌孔。
冠突
下颌头 下颌颈 下颌孔
髁突
牙槽弓
颏孔
下颌角
颅的整体观
解剖学彩色笔:记第1~2章
![解剖学彩色笔:记第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101c0be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a.png)
解剖学彩色笔:记第1~2章绪论☞知识梳理一、人体解剖学的概念: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科学。
二、解剖学分科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等。
三、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二)方位术语:上和下、前和后、内侧和外侧(尺侧和桡侧、胫侧和腓侧)、内和外、浅和深、近侧和远侧。
(三)轴:3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
(四)面:3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注】1.手背向前✘2.左右前后冠状面。
前后左右矢状面。
水平上下横切面。
正矢有关内外侧。
第1章骨学☞知识梳理第一节概述一、骨的形态和分类全身206块1按部位分颅骨(29)、躯干骨(51)、四肢骨(上肢骨64、下肢骨62)(填空)2.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4种。
注椎骨属于不规则骨,指骨属于长骨,肋骨属于扁骨,二、骨的构造药理学全套笔记【分章节】①骨膜(骨外膜、骨内膜)②骨质(骨密质、骨松质)③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储存脂肪)在长骨的两端胎儿和幼儿体内全是红骨髓第二节躯干骨躯干骨的组成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12对。
一、椎骨组成: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填空)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
二者围成椎孔,连成椎管。
椎弓上有7个突起:即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有横突孔,椎体小、椎孔大,棘突短而分叉(C2~6)。
第1颈椎称寰椎(环形)、第2颈椎称枢椎(齿突)、第7颈椎称隆椎(棘突长、不分叉,为计数椎骨的标志)。
2.胸椎肋凹(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椎体心形、棘突细长、斜向后下。
3.腰椎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腰椎穿刺)4.骶骨三角形,分1底(钾),2面(骶前孔、骶后孔)和2侧部(耳状面)。
笔记(骨学)
![笔记(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a4bc836bec0975f465e2f9.png)
绪论1.定义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2.分科解剖学通常分为大体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可分为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和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两部分,两者主要通过肉眼观察,都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⑴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是按器官功能系统, 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⑵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按人体部位,探讨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
3.人体器官的组成细胞Cell → 组织Tissue →器官Organ → 系统System4.系统的划分5.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⑴解剖学姿势⑵轴和面轴:垂直轴、矢状轴、冠(额)状轴面:水平面、矢状面、冠(额)状面⑶方位术语上和下近侧和远侧前(腹侧)和后(背侧)内侧和外侧尺侧和桡侧、胫侧和腓侧内和外浅和深学习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实验,注意观察标本、模型3、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如:歌诀法、绘制简图法参考书1. 顾晓松胡兴宇系统解剖学(案例版) 科学出版社2. 郭光文王序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3. Richard L. Drake A. Wayne V ogl Adam W. M. Mitchell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运动系统组成:骨骨连结骨胳肌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骨学总论1.成人骨206块中轴骨:颅骨23+6 、躯干骨51四肢骨:1262.形态分类名词解释:骺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干、骺融合的痕迹。
3.构造⑴骨质:骨密质骨松质⑵骨膜: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⑶骨髓:位于骨松质和髓腔内⑷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4.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机质∶无机质= 3∶7(成人)5.骨的发生和发育⑴膜化骨⑵软骨化骨小结教学内容:绪论、骨学总论目的要求:1. 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第01章 骨学
![第01章 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09442544f7ec4afe04a1df8c.png)
? 其他:
? 平滑的骨面称面surface。骨的边缘称缘border,边缘的缺口称切迹notch。
三、骨的构造
? 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 骨密质compact 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 骨松质spongy bone 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一、躯干骨
1.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为不规则骨, 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端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椎体呈扁圆柱形, 表层为密质, 内部为松质。椎弓左右对称, 前部缩窄的部分为椎弓根, 其上、下缘为椎骨上、下切迹。后部较宽的部分为椎弓板。上、下两个相邻椎弓根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根通过。从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即椎弓正中向后伸出的一个棘突,向两侧突出的一对横突,两侧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和向下的一对下关节突。
?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diploe;有板障静脉经过。
? 骨膜periosteum 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erarnen,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
? 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经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可用手指将颈总动脉压于此结节,进行暂时性止血。
系统解剖学—骨学总论
![系统解剖学—骨学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e8443a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7.png)
轴:
人体分 为三条轴 行于 前 后矢状轴
,
。
左右方向 冠 状轴 ,
平行 身体 垂 直 轴 。
内收 外 展 矢状轴 屈伸 要绕冠状 轴
,
。
旋转 围绕 垂直轴 环转 冠矢绕两 轴
,
。
面:
解 剖 学有三断 面, 矢状纵切分 左右 。
冠状分 开前 后面 横断上下水 平 面
,
。
骨学总论
一、骨的形态 1、长骨
枕间)
枕骨
生后不久闭合
导血孔
人字缝
根据囟(膜)可判断颅内压的变化
新生儿可在囟门采集静脉血→颅顶正中线下方的颅腔 内有静脉管道(上矢状窦)
(二)颅底的内面 1 、 各颅窝孔
裂2、各颅窝的毗邻关系
(通鼻腔)(通过嗅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 神 经 、展
(通颅 中窝)
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 下颌神经)
第11 、12胸椎名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
3、腰椎 特点:棘突成板状,水平后伸→ 棘间隙大 相邻棘突呈叠瓦状
腰椎穿刺水平入针,穿刺部位: L3-4/L4-5 计数棘突的方法: 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4、骶骨 特点:①上宽下尖
②前面光滑而凹陷;后面粗糙而隆起 ③骶骨岬:临床上计量骨盆入口前后径的标志 骶管的交通关系
囊外有韧带加固
桡骨小头周围有环状韧带 ③运动: 屈、伸、 旋前、 旋后 ④脱位:后脱位/半脱位(多发生在4岁以下小孩)
肱桡关节 头凸
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 收、展→ 矢状轴 环转→ 两轴以上 屈、伸→ 冠状轴
尺桡近侧关节 桡切迹
环状面
3 、桡骨、 尺骨的连结 桡骨围尺骨转
解剖学总论和骨学
![解剖学总论和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e419044693daef5ff73d40.png)
?颅侧面观
翼点:
颞窝前下部较
薄,在 额、顶、 颞、蝶骨 会合 处最为薄弱,
此处常构成 H 形的缝,称翼
点。其内面有 脑膜中动脉前
支通过。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颅前面观
骨性眶腔
骨性鼻腔 骨性口腔
后囟
前囟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骨性鼻腔
鼻中隔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上额窦(最大 )
鼻 旁
窦
额窦
筛窦
前群
开 口 于 中鼻道
中群 开 口 于
后群 开口于
上鼻道
蝶窦
蝶筛隐窝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新生儿颅 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颅囟
前囟
后囟 蝶囟 乳突囟
1- 31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第三节 附肢骨
椎间孔
椎弓板 —突起(上、下关节突,横突,棘突)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横突孔
(1)颈椎
棘突短而分叉
寰椎( 1)
枢椎( 2) 隆椎( 7)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 2 )胸椎
有上、下肋凹
有横突肋凹
棘突细长向后下倾斜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内、外
深、浅
四肢:
近侧、远侧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十六分。
3.轴、面的术语
矢状轴(前、后)
轴 冠状轴(左、右)
垂直轴(上、下)
人体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65079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3.png)
人体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中骨学是人体解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为读者们整理出人体解剖学骨学中的重点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学科。
一、骨学概述骨学研究人体的骨骼结构,包括骨骼的形态、功能、发育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人体的骨骼是支撑身体的重要结构,同时也是许多生理功能的基础。
骨学在人体解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骨学的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1.骨骼的形态:人体的骨骼形态多种多样,不同部位的骨骼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了解骨骼的形态对于理解骨骼的功能和人体的整体结构至关重要。
2.骨骼的发育:骨骼的发育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营养等。
了解骨骼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和预防骨骼疾病。
3.骨连接:骨连接是人体的主要连接方式,包括关节连接和纤维连接。
了解不同类型的骨连接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对于理解人体的运动和稳定至关重要。
4.骨骼系统:骨骼系统包括人体的所有骨骼,是一个整体。
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人体的整体结构和生理功能。
5.骨骼疾病:骨骼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多种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三、复习建议1.结合实体骨骼:通过观察和触摸实体骨骼,可以更好地理解骨骼的形态和结构。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找一些实体骨骼进行观察和比较。
2.结合生活实例: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与骨骼学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行走的姿势、手的动作等都可以帮助理解骨骼的功能和结构。
3.反复练习:记忆和理解骨学知识需要反复练习。
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做题、背诵等方式来加强记忆。
4.寻求帮助:如果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共同探讨和学习。
总之,人体解剖学骨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通过总结重点知识点和提供复习建议,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为今后的医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01骨学 2
![01骨学 2](https://img.taocdn.com/s3/m/1302d00655270722192ef71c.png)
第一章 骨学—总论
一、骨的分类 按 部 位
脑颅8
颅 骨:29块 面颅15 听小骨6 椎骨26 躯干骨:51块 肋骨24 胸骨1 上肢64 四肢骨:126块
下肢62
第一章 骨学—总论
按 形 态
1. 长骨: 管状、骨干、髓腔、 骨骺、干骺端、骺软骨→骺线、 分布在四肢 2. 短骨:立方形、连结牢固 运动复杂部位、腕骨、跗骨 3. 扁骨:板状,构成中轴腔 壁,颅、胸、盆腔壁 4.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椎骨,上颌骨(含气)
第一章 骨学—总论
4. 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血 管:滋养动脉、 骺动脉、干骺端动 脉、骨膜动脉 淋巴管:骨膜淋巴管丰富
神 经:伴滋养血管入骨,对张力、撕
扯敏感
第一章 骨学—总论
三、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 机 质:骨胶原纤维,粘多糖蛋白等;构成支架;赋予弹性 和韧性,占成人骨1/3, 无 机 质:碱性磷酸钙等,坚硬刚性,占成人骨2/3 实验证明:脱钙骨:柔软有弹性;煅烧骨:脆而易碎
从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可分: 断层解剖学、X-线解剖学 外科解剖学或应用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
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
表面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系统解剖学—绪论
四、人体的器官系统和分部
1. 器官系统(按功能分9大系统)
运动系统:骨骼系统、关节系统、骨骼肌系统
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 呼吸系统:呼吸道、肺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 感觉系统:视器、前庭蜗器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运动系统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组成与功能: 骨、关节、骨骼肌
解刨1-12章笔记整理
![解刨1-12章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faddc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6.png)
解刨1-12章笔记整理骨学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3.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突两对。
4.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寰椎呈环状,枢椎椎体伸出齿突,第二至六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腰椎棘突短而宽,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
5.骶管裂孔:骶管上端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
6.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7.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
8.面颅骨有十五块,成对的骨有上颌骨、颚骨、颧骨、鼻骨、泪骨和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9.颅底内面呈阶梯状的三个窝:颅前窝(颅前窝上有筛板、鸡冠,筛板上有筛孔)、颅中窝(颅中窝上有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颅后窝上有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
10.翼点: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 形的缝,称为翼点。
12.腕骨分为八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关节学一、概述1.骨与骨之间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2.直接连结纤维连结的两种形式:韧带连结和缝。
软骨连结的两种形式:透明软骨结合和纤维软骨结合。
骨性连结: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一般由纤维连结(缝)或透明软骨结合骨化成。
3.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特点:①密闭腔隙;②内有少量滑液;③关节腔内呈负压状态。
4.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临床医学彩色笔记
![临床医学彩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d35b8e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3.png)
临床医学彩色笔记一、人体解剖学部分。
1. 运动系统。
- 骨学。
- 颅骨:详细描述颅骨的组成,包括额骨、顶骨、枕骨等的位置、形态特点。
例如,额骨构成了前额部分,有眶上缘等结构,在临床上,额骨骨折可能会影响到眼眶和颅脑。
- 躯干骨:介绍脊柱的椎骨结构,如颈椎、胸椎、腰椎的区别。
颈椎有横突孔,椎动脉从此通过,这一结构特点在颈椎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四肢骨:上肢骨中的肱骨,它的外科颈易发生骨折;下肢骨的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损伤类型。
- 关节学。
-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以膝关节为例,关节面覆有关节软骨,关节囊的滑膜层可分泌滑液,关节腔为负压,这些结构特点保证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临床上,膝关节滑膜炎就是滑膜层的炎症,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
- 脊柱的关节:椎间关节和椎弓间的连接结构,如黄韧带、棘间韧带等,它们的退变或损伤可能导致椎管狭窄等疾病。
- 肌学。
- 头肌:表情肌和咀嚼肌的功能与神经支配。
表情肌由面神经支配,如面神经麻痹会导致面部表情异常;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等,它们的收缩可实现咀嚼运动。
- 颈肌:胸锁乳突肌的作用,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两侧收缩使头后仰,其损伤可引起斜颈。
- 躯干肌:背肌中的竖脊肌,它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肌肉,长期弯腰等不良姿势可导致竖脊肌劳损。
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等,它们在维持腹压、保护腹腔脏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四肢肌:上肢肌中的三角肌,它是肩部的重要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下肢肌的股四头肌是伸膝关节的主要肌肉,股四头肌无力会影响膝关节的伸直功能。
2. 内脏学。
- 消化系统。
- 口腔: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分类(切牙、尖牙、磨牙),舌的乳头结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等)及其与味觉的关系。
- 咽:咽的分部(鼻咽、口咽、喉咽),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部,其堵塞可导致中耳炎。
- 食管: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部位,这三个狭窄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大一下学期网红版《人体解剖学》笔记
![大一下学期网红版《人体解剖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3f8545f482fb4daa48d4b1a.png)
.轴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
(3)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第二章骨学
第一节概述
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两面:上面较光滑,下面较粗糙。
凸向: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2.肩胛骨
位于背部外上方,2~7肋骨之间,三角形扁骨。
三缘:上缘(外侧有喙突)、内侧缘(薄而长)、外侧缘(肥厚)。
三角:上角(平第2肋)、下角(平第7肋)、外侧角(有关节盂)。
二面:前面(肩胛下窝)、后面(肩胛冈,肩峰,冈上、下窝)。
3.滑膜襞和滑膜囊
二、关节的运动
1.伸和屈
在踝关节,足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为踝关节的伸,亦称背屈。足尖下垂为踝关节的屈,亦称趾屈。
2.收和展
3.旋转
在前臂,桡骨是围绕通过桡骨头和尺骨头的轴旋转,将手背转向前的运动,称旋前
将手掌恢复到向前或手背转向后的运动,称旋后
4.环绕
5.平移
三、关节的分类
单轴关节滑车关节
韧带、前臂桡尺骨之间的骨间膜
纤维连接缝:颅骨的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直接连接
骨连接软骨连结透明软骨连接:骺软骨、蝶枕软骨(到年龄后
间接连接/关节/滑膜关节形成骨性结合
纤维软骨结合:椎间盘、耻骨联合
一、概述
间接连结
特点: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及滑液;有较大的活动性的连结,又称关节。
★关节的主要结构
4.不规则骨:如椎骨、髋骨、面颅骨
系统解剖学笔记
![系统解剖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73424c65a8102d277a22f42.png)
系统解剖学笔记第一章骨学Osteology第一节总论教学内容骨bone 是一种器官,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坚韧而有弹性, 有血管和神经分布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有修复、改造和再生能力。
成人骨共有206块,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骨的分类骨的形态不一, 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二、骨的构造骨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三、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第二节各论一、躯干骨教学内容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 块尾骨借骨连结构成脊柱。
胸椎与12 对肋相连接。
肋前端连胸骨,形成骨性胸廓。
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接构成骨盆。
(一)椎骨vertebrae1. 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和7 个突起。
2.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cervical vertbral :椎体小, 椎孔大。
横突根部有横突孔, 横突的未端前后各有一结节。
第6 颈椎棘突较短, 未端分叉。
(1)第1 颈椎又名寰椎atlas, 呈环形, 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
前弓后面正中有齿突凹, 侧块有上、下关节面(2)第2 颈椎又名枢椎axis, 由椎体向上伸出一齿突, 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3)第7 颈椎又名隆椎vertebrae prominens, 棘突长, 末端不分叉。
(见上图)2)胸椎throacic vertebrae 椎体呈心形, 在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
横突未端前面有横突肋凹。
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 彼此掩盖成叠瓦状。
3)腰椎lumbar vertebrae: 椎体大, 椎弓发达, 棘突呈板状, 水平伸向后。
4)骶骨sacral bone: 由5 个骶椎愈合而成, 呈倒置的三角形。
(二)胸廓thorax 胸廓由胸椎、肋、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1. 肋ribs由肋骨和肋软骨,共12对。
人体解剖学-----骨学
![人体解剖学-----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2e338065ce05087632138b.png)
棘突
11
椎体 椎弓根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椎体
下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胸椎
横突
肋凹—与肋头相关节。
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棘突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 叠瓦状排列。
上关节突 横突
横突肋凹
棘突
上关节突 上肋凹 上关节突 下肋凹
12
(2)颈椎
横突孔
椎体
•椎体较小
上关节突
•颈椎有横突孔,
椎孔
8
第二节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
9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
10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棘突1个 •突起 横突l对
关节突2对
椎孔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横突
• 椎孔→椎管
• 椎间孔
49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掌骨头
掌骨5 底、体、头
指骨 14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掌骨体 掌骨底
钩骨 三角骨 豌豆骨
月骨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43
指骨粗隆 指骨体 指骨底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头状骨 手舟骨
二、下肢骨
(一) 下肢带骨 ⒈髂骨 2.坐骨
3.耻骨
髂嵴
髂窝 髂前上棘
弓状线
耻骨梳 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面
后群:上鼻道
37
(4)鼻旁窦
筛窦前群
筛窦中群
额窦 ----
上颌窦 ---- →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骨学)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9f1f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4.png)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骨学要点1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成年人的骨有206块,占人体体重的20%。
按部位可分为躯干骨51块,颅骨29块(含听小骨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红骨髓分布于骨松质内,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内,主要为脂肪组织。
无造血功能,大量失血时可转化为红骨髓进行造血,人一般在5~7岁出现黄骨髓。
要点2躯干骨的组成:成人躯干骨由椎骨24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5个骶椎愈合形成),尾骨1块(4~5个尾椎愈合形成),肋骨12对和胸骨1块组成。
要点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椎骨属于不规则骨,有1个椎体、1个椎弓和7个突起。
颈椎横突上有横突孔,通行椎动脉、椎静脉;除第1和第7颈椎外,棘突末端分叉;椎体小;椎孔呈三角形。
胸椎椎体和横突有肋凹,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椎体肥大,棘突呈板状,矢状位水平向后。
要点4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胸骨为扁骨。
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柄的上缘凹陷为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
外侧缘有第1肋切迹。
柄体交界向前凸出称胸骨角。
胸骨角外侧与第2对肋相连接,是临床计数肋的标志。
胸骨体外侧缘接第2~7肋软骨。
要点5颅的组成和名称:颅由23块颅骨构成,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骨8块,围成颅腔,容纳、保护脑。
脑颅主要由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以及顶部中线两侧成对的顶骨和颞骨构成。
面颅由成对的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上颌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及舌骨共计15块组成。
要点6上肢骨的组成:1.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2.自由上肢骨:上臂:肱骨前臂:尺骨(内侧)桡骨(外侧)手骨: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要点7腕骨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从桡侧至尽侧,近侧列为手舟骨、月状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要点8下肢骨的组成:1.下肢带骨:髋骨2.自由下肢骨:①大腿骨:股骨②髌骨③小腿骨:胫骨(内侧)腓骨(外侧)④足骨: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踇趾2节,其余均3节)。
1 绪论骨总论
![1 绪论骨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76e8f36137ee06eff918ab.png)
中轴周围
指骨是短骨吗?
作用
支持 杠杆
承重 抗压
保护
多样
二、 骨的表面形态(自学) 三、骨的构造★
骨质 骨膜 骨髓 神经 血管
骨的构造一览表
分类
特点
骨 骨密质 致密 质 骨松质 疏松
外层 致密
骨 膜
内层
含成骨细胞与破 骨细胞
骨内膜 薄
红色,含不同发
骨 红骨髓 脂肪组织
2.我国解剖学发展史
年代 公元前300年 春秋战国时期
两宋时代 清代 19世纪
新中国成立
代表人物
代表事件
(不可考证) 《黄帝内经》
宋慈
《洗冤集录》
王清任
《医林改错》
西方医学传入我国
涌现一大批解剖学工作者 各种教材、专著、图谱
三、常用术语
• 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 ★
这是什么姿势?
• 方位术语★
星期一,第四实验组在2楼11实验室,朱晓华 星期三,第四实验组在2楼11实验室,白桂芹 星期五,第四实验组在2楼9实验室,白桂芹
五、学时安排
• 理论 • 实验
第一篇 运动系统
内容提纲
骨 学:总论、全身骨(206块) 关节学:总论、全身骨连结(直接连结、间接连结) 肌 学:总论、全身肌(600多块)
概述:组成 功能
第一章 骨学
第一节 总论
一、骨的分类
1.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2.按形态★
1)长骨
上、下 前、后 内、外 内侧与外侧 浅、深
• 轴与面★
冠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 冠状面 矢状面 水平面
四、学习方法
• 四种观点:
进化发展、形态与功能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联系 实际
解剖学基础绪论、骨
![解剖学基础绪论、骨](https://img.taocdn.com/s3/m/b2023b12fad6195f302ba607.png)
下颌骨
额骨 顶骨
蝶骨
筛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颞骨 枕骨
41
1.额骨 2.筛骨 3.蝶骨 形似蝴蝶,居颅底中央 分4部 •体-蝶窦、蝶鞍、垂体窝 •大翼-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小翼-视神经管、眶上裂 •翼突-翼管、翼腭窝
42
4.颞骨 鳞部 鼓部 茎突 岩部(锥体) 乳突 茎乳孔
5.枕骨 6.顶骨
下颌头
髁突
冠突 下颌支 下颌孔
1.下颌骨 2.舌骨 3.犁骨 4.上颌骨
咬肌粗隆 下颌角 下颌体
颏孔
上颌体:上颌窦眶 下孔额突 上颌窦 颧突 牙槽突 腭突
额突
颧突
眶下孔
牙槽突
45
5.腭骨 6.鼻骨 7.泪骨 8.下鼻甲 9.颧骨
46
(三)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2.颅后面观 : 枕外隆凸
28
第二节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
29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腰椎 骶椎 尾椎
12
5 1(5) 1(3-4)
30
椎骨的共同特征
• • • •
一体 椎体 相接处为椎弓根 椎上切迹 一弓 椎弓 其后部为椎弓板 椎下切迹 椎间孔 一孔 椎孔:各椎孔相通构成椎管、容纳脊髓 七突起 棘突1个 横突2个(供肌肉或韧带附着) 上关节突2个 下关节突2个(限制运动)
中轴骨
14
1.长骨(一体两端) 尺骨和掌骨等 骨干 髓腔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骺 滋养孔
2.短骨 腕骨 附骨 3.扁骨 颅、胸、盆部 4.不规则骨 椎骨
15Hale Waihona Puke 听小骨二、骨的表面形态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骨学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骨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7d225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1.png)
医学笔记:⼈体解剖学之⾻学医学笔记⼈体解剖学之⾻学张桢第⼀章⾻学第⼀节⾻与⾻的连接总论⼀、⾻⾻是⼀种坚硬⽽富有弹性的器官,主要由⾻组织构成,表⾯覆盖有⾻膜,内含有⾻髓,并有丰富的⾎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具有⼀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体⾻有⽣长发育、修复再⽣和改建的能⼒。
⾻的作⽤:对⼈体有⽀持、保护和运动杠杆的作⽤,也是重要的造⾎器官和钙、磷的储存场所(成⼈⾻共有206块)。
(1)⾻的形态分类有4种:长⾻、短⾻、扁⾻、和不规则⾻。
(2)⾻的构造:⾻由⾻质、⾻膜、⾻髓等构成,并有⾎管、淋巴和神经等结构分布。
1.⾻质由⾻组织构成,分为⾻密质和⾻松质,是⾻的主要成分2.⾻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可分为内外两层。
被覆于⾻外表⾯的外层称⾻外膜,较厚;衬与⾻髓腔内⾯或⾻松质腔隙内的内层称⾻内膜,较薄。
3.⾻髓充填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髓和黄⾻髓。
红⾻髓呈红⾊,有造⾎功能。
黄⾻髓呈黄⾊,⽆造⾎功能,但在需要时可转化为红⾻髓。
(3)⾻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有机质和⽆机质。
有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和少量的黏多糖蛋⽩,使⾻更具有弹性和韧性;⾻的物理特性随化学成分⽐例的改变⽽改变。
⼆、⾻连接⾻与⾻之间的连接装置,称为⾻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类。
直接连接的特点是连接紧密、⽆间隙、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间接连接即关节,其特点是有间隙,活动性较⼤。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关节囊、关节腔。
(2)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3)关节的运动:屈和伸、收和展、旋转、环转。
第⼆节躯⼲⾻及其连接躯⼲⾻包括椎⾻、肋和胸⾻,借⾻连接参与构成脊柱、胸廓和⾻盆。
⼀、躯⼲⾻块)胸⾻(块)肋:肋⾻、肋软⾻(块)尾椎(块)骶椎(块)腰椎(块)胸椎(块)颈椎(快)椎⾻(12411512726块)51躯⼲⾻(各种椎⾻的主要特征:(1)颈椎椎体较⼩,横突根部有横突孔,内有椎动脉、椎静脉通过。
(2)胸椎椎体侧⾯后部接近上、下缘处和横突末端有肋凹,是与肋形成关节的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知识梳理一、人体解剖学的概念: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科学。
二、解剖学分科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等。
三、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二)方位术语:上和下、前和后、内侧和外侧(尺侧和桡侧、胫侧和腓侧)、内和外、浅和深、近侧和远侧。
(三)轴:3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
(四)面:3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注】1.手背向前✘2.左右前后冠状面。
前后左右矢状面。
水平上下横切面。
正矢有关内外侧。
第1章骨学☞知识梳理第一节概述一、骨的形态和分类全身206块1按部位分颅骨(29)、躯干骨(51)、四肢骨(上肢骨64、下肢骨62)(填空)2.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4种。
注椎骨属于不规则骨,指骨属于长骨,肋骨属于扁骨,二、骨的构造药理学全套笔记【分章节】①骨膜(骨外膜、骨内膜)②骨质(骨密质、骨松质)③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储存脂肪)在长骨的两端胎儿和幼儿体内全是红骨髓第二节躯干骨躯干骨的组成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12对。
一、椎骨组成: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填空)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
二者围成椎孔,连成椎管。
椎弓上有7个突起:即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有横突孔,椎体小、椎孔大,棘突短而分叉(C2~6)。
第1颈椎称寰椎(环形)、第2颈椎称枢椎(齿突)、第7颈椎称隆椎(棘突长、不分叉,为计数椎骨的标志)。
2.胸椎肋凹(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椎体心形、棘突细长、斜向后下。
3.腰椎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腰椎穿刺)4.骶骨三角形,分1底(钾),2面(骶前孔、骶后孔)和2侧部(耳状面)。
主要结构:低管、骶管裂孔、骶角(骶管麻醉的标志)。
二、肋组成:肋骨+肋软骨。
真肋:第1~7肋。
假肋:第8~12肋(第8~10肋软骨组成肋弓,第11、12肋称浮肋)。
三、胸骨自上而下为3部: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
(胸骨柄上缘中份凹陷称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两侧连第二肋软骨,为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考点】1.骨的构造:髓质膜2.计数肋骨的标志胸骨角计数椎骨的标志第7颈椎3.颈椎横突有孔4.骶管麻醉找骶角5.躯干骨的骨性标志隆椎肋弓胸骨角骨性标志剑突颈静脉切迹骶角1.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第三节颅骨☞知识梳理一、脑颅骨8块。
单个-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成对-顶骨和额骨。
二、面颅骨15块。
名称歌:“上颌下颌、颧鼻泪腭、下甲犁舌”。
下颌骨的形态结构:下颌体+下额支(髁突、冠突)。
下颌角、下颌孔、颈孔。
三、颅的整体观(一)颅的顶面观3缝-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
(二)颅的侧面观以额弓为界分为上方的额窝(内有翼点)和下方的额下窝。
翼点:即额、顶、颞、蝶4骨邻接处,常形成“H”形的缝,此处骨质最薄(三)颅的前面观1.眶:四面锥体形,分为1尖(视神经管)、1底(眶上、下孔)和4壁。
2.骨性鼻腔:外侧壁结构歌:“3甲3道1隐窝”。
3.鼻旁窦:名称:额窦、上颌窦、蝶窦、筛窦(前、中、后群)。
(四)颅的内面观:(主要孔裂)①颅前窝:筛孔。
②颅中窝: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
3孔1裂1管1窝③颅后窝:枕骨大孔、颈静脉孔、内耳门、舌下神经管。
2孔1门1管(五)颅的外面观:下颌窝、关节结节。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颅囱:新生儿颅顶各骨未发育完全,其间有致密结缔组织膜,在多骨交汇处较大前囱:菱形,1~2岁闭合;位于矢、冠状缝汇合处。
后囱:三角形,生后不久闭合。
五、颅骨的骨性标志(常考)1.重要骨性标志: 颧弓、乳突、下颌角2.骨性标志: 枕外隆凸、舌骨、翼点【填空】1.成对的脑颅骨为____和____。
2.成对的面颅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翼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骨汇合处.【注】1..脑颅骨共8块成对的脑颅骨顶颞2对不成对的脑颅骨额枕蝶筛4个2.面颅骨共15块上颌下颌、颧鼻泪腭、下甲犁舌下颌骨犁骨舌骨各1个. 共3个其余都是各1对共6ⅹ2=12个【简答题】1.简述下颌骨的形态。
2.简述各颅窝主要的孔和裂。
第四节四肢骨☞知识梳理一、上肢骨锁肩肱手桡尺6种胳膊+肩膀+锁骨组成: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腕骨、掌骨、指骨)。
(一)上肢带骨1.锁骨~形,分两端(胸骨端、肩峰端)、一体(内侧2/3与外侧1/3交界处易骨折)。
2.肩胛骨三角形:分“2面3角3缘”。
上2下72面:前面——肩胛下窝;后面—一肩胛冈-肩峰肩部最高:冈上窝、冈下窝。
3缘:上缘:最短、薄,喙突;内侧缘:最长,脊柱缘;外侧缘:腋缘。
3角: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一关节盂。
(二)自由上肢骨1.肱骨、桡骨、尺骨分“两端一体”。
主要结构(1)肱骨: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易发生骨折部位),两结节。
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骨折时易伤及桡神经).下端:肱骨小头、肽骨滑车、外上髁、内上髁(尺神经沟)2.腕骨排列顺序歌:“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3.尺骨结构包括: 滑车切迹、鹰嘴、尺骨头【注】无尺切迹4.桡骨的结构包括: 桡骨头、桡骨颈、腕关节面【注】无桡切迹二、下肢骨髋股髌胫腓足骶骨不属于下肢骨组成:下肢带骨——髋骨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附骨、跖骨、趾骨)。
(一)下肢带骨髋骨:髂骨+坐骨+耻骨主要形态结构:“2面4缘”。
�能在体表摸到髂嵴(二)自由下肢骨1.股骨、胫骨、腓骨主要形态结构:“两端一体”(1)股骨: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前-转子间线,后-转子间嵴)能在体表摸到大转子.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内上髁、外上髁2.附骨排列顺序歌:“距下跟前舟、内中外楔骰”。
(三)下肢骨的骨性标志髌骨、内踝、外踝、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胫骨粗隆.1.简述肩胛骨的基本形态。
2.试比较肱骨与股骨的相关结构第2章关节学☞知识梳理第一节概述一、直接连结(一)纤维连结 1.缝2.韧带连结(二)软骨连结 1.透明软骨结合2.纤维软骨联合(三)骨性结合二、间接连结(滑膜关节,简称关节)(一)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负压、滑液)。
(二)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三)运动形式①冠状轴一屈和伸:②矢状轴一收和展:③垂直轴一旋转(旋内和旋外);④冠、矢两轴一环转。
�冠屈伸,矢收展,垂直轴上做旋转,矢冠配合是环转第二节躯干骨的连结组成: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及其连结。
椎体间的连结: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无黄韧带椎弓间的连结:黄韧带(介于两个椎弓板之间)、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一)椎间盘腰部最厚,颈部次之,中胸部最薄。
中央部一髓核、周围部一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弱一椎间盘脱出)。
(二)韧带(3长、3短,名称与功能)长:前后棘上短:黄棘横突1.长韧带①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伸),②后纵韧带+③棘上韧带(防止脊柱过屈)2.短韧带①黄韧带+②棘间韧带(防止脊柱过届)、③横突间韧带。
(三)关节关节突关节——微动关节(四)脊柱的整体观侧面观的生理弯曲:颈曲(小儿抬头)、胸曲、腰曲和骶曲。
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五)脊柱的运动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
二、胸廓组成:胸骨+12对肋+胸椎及其连结。
(一)肋与胸椎的连结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二)肋与胸骨的连结第1对肋:软骨结合;第2~7对肋:胸肋关节;第8~10对:肋弓;11、12对游离(三)胸廓的整体观形态:近似圆锥形、前后略扁,胸廓上口、胸廓下口。
肋间隙、胸骨下角。
(四)运动升肋——胸腔容积扩大,吸气;降肋——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第三节颅骨的连结额下颌关节组成: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
特点:关节盘。
三、简答题1.简述脊柱的的连结及其整体运动。
☞知识梳理第四节上肢骨的连结一、上肢带连结(一)胸锁关节特点有关节盘(二)肩锁关节微动关节二、自由上肢骨连结(一)肩关节全身最灵活、运动幅度最大的关节组成:肱骨头+关节盂。
特点:头大盂浅,下壁薄弱一向前下方脱位。
运动:①冠状轴——屈和伸;②矢状轴——收和展;③垂直轴--旋内和旋外④环转(二)肘关节组成:①肱桡关节、②肱尺关节、③桡尺近侧关节。
特点: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囊壁前后薄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
运动:屈和伸。
(三)桡尺骨连结桡尺近侧关节+前臂骨间膜+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桡骨下部转向尺骨内前方,两骨相互交叉,手背向前;旋后:桡骨转向与尺骨平行,手背向后。
(四)手关节1.桡腕关节(腕关节)含关节盘,做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构成:舟月三角[注]无豌豆骨2.掌指关节做屈、伸、收、展运动。
(五)关节盘含有关节盘(1)胸锁关节(2)颞下颌关节(3)膝关节.第五节下肢骨的连结一、下肢带连结(一)骶髂关节微动关节(二)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围成坐骨大孔、坐骨小孔。
(三)耻骨联合耻骨间盘(四)骨盆构成:骶骨+尾骨+左、右髋骨及其连结。
分部:借界线分为大、小骨盆。
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维成。
.�无骶结节韧带骨盆上口:即界线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
�下口无骶棘韧带女性骨盆特点:形状宽而短,上口近似圆形,下口较宽大,骨盆腔宽短呈圆桶形,耻骨下角90°~100°男性骨盆特点:形状窄而长,上口心形,下口较狭窄,骨盆腔狭长呈漏斗形,耻骨下角70°~75°二、自由下肢骨连结(一)髋关节组成:髋臼+股骨头特点:关节囊厚而坚韧(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之分)。
运动:①冠状轴——屈和伸;②矢状轴——收和展;③垂直轴——旋内和旋外④环转(二)膝关节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特点:内、外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后方移位)。
运动:屈和伸。
在半屈膝时,还可做轻微的旋转运动。
�膝关节内的结构不包括髌骨、髌韧带(三)胫腓骨连结胫腓关节+小腿骨间膜+韧带连结。
(四)足关节1.踝关节做背屈(伸)、区(屈),内翻、外翻运动。
2.跖趾关节做屈、伸、收、展运动。
(五)足弓即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分横弓和纵弓。
扁平足。
三、简答题1.简述男女性骨盆的形态差别。
2.简述肩关节的运动形式(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