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解释PPT课件

文言文实词解释PPT课件

练一练
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抚军亦厚赉成名。
(烤肉) (打) (赏)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财)
02
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 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
1.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课堂练习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绐”作何解释?
【推断】结合上下文“项王迷失道”“田父”“左”“项王陷大泽中”“汉追及 之”,可知“绐”应是“欺骗”义,此处与“丝织品”无关。
小结
01 字形推断法 02 句式推断法 03 语境推断法
词义 变化
1. 内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2.外部语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1.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③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
2.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 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
句式推断法
文言句式特点:上下文结构常相近或相同 对应词语特点:意义相近、相同或相反

《文言文实词》课件

《文言文实词》课件

对应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实词的含义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足 ”与“足以”中的“足”对应,表示“足够”,因此可以推断出“足”的含义为“足够”。
05
文言文实词的记忆技巧
分类记忆法
总结词
将文言文实词按照词义、用法等特点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 。
03
02
名词是指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如“人”、 “马”、“山”等。
04
形容词是指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如“ 高”、“美”、“快”等。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次序的词语,如“一 ”、“二”、“先”等。
05
06
量词是指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如“匹” 、“斤”、“升”等。
02
文言文实词的常见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被赋予了动词的含义或功能。
反复复习法
总结词
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实词,以 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
在学习完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后, 定期进行复习,例如每天复习一定数 量的实词,或者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 过的实词,通过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THANKS
感谢观看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的作用,修饰谓词或整个句子。
例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中的“人立”,原为人名 词,表示人类,在该句中用作状语,修饰谓词“啼”,表示猪像人一样
站立着啼叫。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是古 人在表达时灵活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
• 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可以译成“以……为……” 或“认为……是……” 或“把……当作……”。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①渺沧海之一粟(以……为微小) • ②而耻学于师(以…… 为耻辱) • 2.名词的意动用法 • 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 •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伴 侣、把……看作朋友) •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 [即时小练2] •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释义。 • ①夜缒而出( ) •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③卒廷见相如( ) •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 ⑤辇来于秦( ) • 答案: • ①夜:在夜晚 ②南:向南 • ③廷:在朝堂上 ④犬马:像犬马一样 • ⑤辇:坐辇车
(二)形容词活用
•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 “道”的本义是“路,道路”。
• 2.引申义 •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 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峙或者相关联 的关系。
• 3.比喻义 •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 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 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如:
• 4.假借义 •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 的意义。
三、通假字
• 通假,是中国古汉语的用字现象 之一。 • 1.判断该字有两个条件: • (1)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 同或相近;b.字形相近。 • (2)语境条件:当某个字用它的 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 可以考虑其为通假字。 • 2.通假字的类型
(1)同音通假; (2)近音通假; (3)形近通假。
【提示】
• 1.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如“诛”,古今都有“杀戮” 之意。
• 2.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遇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时,要考虑古 今异义现象。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解读技巧PPT (共1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解读技巧PPT (共14张PPT)

例1(91年全国高考题18题)贤俊者自
可赏爱,顽愚者亦当矜怜
A愚笨而鲁莽 C顽皮而愚蠢
B固执而粗鲁 D愚昧而蠢笨 ( D )
例2(2001年全国高考题11题) (败逃者) 齐人追亡逐北 练习: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率领)
2、通五经,贯六义 (通晓) 3、物薄而情厚 (深厚)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马)
二、具体方法例析
(一)利用汉字字形推断词义
例(98年全国高考题)其仆亦来慰解曰:“公
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答案c:拜见
练习:1、抚军厚赉成。 (赏赐) (卖出粮食) 2、五月粜新谷。
(二)根据读音来推断词义
(“叛”背叛) 1、亲戚畔之 (“拒”抵挡) 2、子墨子九距之
(三)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子
练习:(97年全国高考题12题)
善才绳之
绳:制裁 (绳之以法)
A
例:《鸿门宴》此迫矣
“压迫、紧迫、逼迫、急迫、迫近”
(紧迫、急迫)
练习:
1)仓廪实而知礼节 (《货殖列传》)
2)侍中侍郎郭莜之、费祎 、董允等
皆良实 (《出师表》) 3)草木之实足食也 4)武等实在 ( 《五蠹》) (《苏武传》)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 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 ■ 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 ■ 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3、通假字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
■ 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 上”,如《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 伤。”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就
■ (1)金就砺则利(
)
■ (2)连辟公府不就(
)
■ (3)一蹴而就(
)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
■ (5)若无罪而就死地(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文实词教学案例

文言文实词教学案例

文言文实词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实词含义及用法。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兴趣。

3. 通过对实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论语》选段、《左传》选段、《孟子》选段等经典文言文篇目中的实词。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课件展示实词的用法及例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词,通过合作研究其多种用法。

3.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共同探讨实词的用法。

4.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篇目,鼓励学生课后自行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或与文言文相关的历史事件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课:逐个讲解所选实词的用法及例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

3. 巩固练习:给出相关例句,让学生判断实词的含义,或者让学生自行造句。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实词,强调重点与难点。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抄写所学实词及例句,并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练习。

五、作业布置1. 抄写本节课所学实词及例句。

2. 阅读《左传》中的一段文章,标注其中的实词,写出其含义及用法。

3. 结合所学实词,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语言简洁、通顺。

六、评价与反馈1.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互动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反馈:批改作业后,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在下节课进行讲解。

3. 测验与考试:通过测验或考试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对实词的掌握程度。

4. 鼓励与建议: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总结与反思本次文言文实词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哪些实词是重点,并对其进行深入讲解。

2. 注重实践:通过练习和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词的用法,避免单纯的理论学习。

3. 激发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高职高考语文_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114页PPT

高职高考语文_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114页PPT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高职高考语文_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 词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文言文实词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文言文实词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
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 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复习目标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 能结合具体语境, 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一、第5小题选择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 还是选不正确的。
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 判断。
给你方法
一、借助语境法
2、高考链接 (2011高考广东卷) 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 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 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 复至。(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 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放跃开 (×)
高考链接(2) (2000全国卷)
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威(人名)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人名)信:
使者。
“樵”作“取”的宾 语
(三)试试看:
(1).追亡逐北(败逃者,逃亡的人)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越来越)
官官:。谓此语处官,原:动题做词解官,释(正做 √)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 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 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 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是”后带了宾语“之”, 那么应作动词解,而且应作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 为…是对的”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 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文言实词》课件

《文言实词》课件

《烛之武退秦单师击》添改文字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应_为__“__以__之__为_”__,__“__把__…_…__作__为__” 古义:___东_方__道__路__上__的_主__人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 古义:____外__交__使__者________________ 子等。3.共其乏困 古义:___缺__少__的__东__西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__那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庖丁解牛》单击添改文字
1.依乎天理
古义: 牛今义:①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
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作天理;②天然的道理。
2.技经肯綮之未尝
古义:_不__曾__(__拿__刀_去__)__尝__试__________ 今义:①未曾;②用在否定词前面,
以,通“已”,停止 说,通“悦”,高兴
枝,通“肢”,肢体 刑,通“型”,做榜样
涂,通“途”,道路 愬,通“诉”,诉说
颁,通“斑”,头发花白
反,通“返”,返回,回到 罔,通“网”,张网捕捉、陷害 与,通“欤”,语气词
通假字
《庖丁解牛》
1、砉然向然: 2、技盖至此乎: 3、批大郤: 4、善刀而藏之: 5、技经肯綮之未尝: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____妻_子__和__孩__子_______________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_____中__原__地__区_______________ 5.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_____接__着_就__________________ 目
的等;因此就。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今义:男女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推断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推断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一.字 形
花容失色,谁之过?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 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 猜出与“见”有关,能够解释为“拜见”。
【字形分析法】 中文中花旳形容声失字色占,谁80%之,过形?声字旳形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 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 武成帝经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种狡猾旳 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 武成帝经常当面夸奖他说:“这是一种聪明旳 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 可见“黠儿”为褒义
小试牛刀
1.旦日不可不花蚤容来见失项色王,谁之过?
“蚤”:跳蚤。无法了解。蚤—通“早” 2.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复”—通“覆”,覆盖 3.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禽”—通“擒”;擒拿,捉拿。
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从”—通“纵”,放纵,放任
小试牛刀
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强”通“僵”,僵硬 6.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 “裁”通“才”,仅仅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通“缺”,中断 8.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被”通“披”,穿着 9.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信”通“伸”,伸张 10.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名)绳之”,你 能精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用绳子捆,引申为
制裁、约束、抓住
2.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 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 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你能推 断出“殛”旳意思吗? 杀死、诛杀

文言文实词公开课(最新)ppt课件

文言文实词公开课(最新)ppt课件
20
链接高考
例: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其老后弱秦女伐子赵乘,城拔石城 乘:拔巡:视。 <廉颇蔺相如列传> 攻取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附: <赤壁之战>
归附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 <卫风·氓>
译文:裴矩竟然可以当廷辩驳, 不肯当面依从。
“面〞用在动词“从〞前面,什么用法?
15
〔二〕、构造推断法 在类似的言语构造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一样、
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16
练习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5
联想推断
联络文言知识:反通“返〞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 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认错,负疚<廉蔺>
36
历年高考题回想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福建 〕〔
2、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5、无乃尔是过矣。
“王〞该当了解为“称王〞
“过〞该当了解为“过错〞
6
一、语境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能够的, 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断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协助我们确 定词义的。

人教文言文实词理解方法归纳教学课件

人教文言文实词理解方法归纳教学课件
文言文实词理解实用技巧
高考专题复习
对文言文实词的测试,是高考中的测试要点之一。考题多从不常见到的文言文中选取,实词的意义只有联系上下文或者自己的推断才能加以理解。相对来说,此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个问题,本节课将一些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技巧与方法做一些归纳,使同学们在考试中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去把握文言文阅读中所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语境法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阅读二 史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所循?”曰:“治列子圉①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王曰:“正亦可以为国乎?”曰:“可。”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②盗乎? 曰:“可。”曰:“以正圉盗,奈何?”倾间,有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王曰:“谓之鹊。”曰:“谓之乌可乎?”曰:“不可。”曰:“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其任言置吏,必曰廉洁胜任。今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也,此乌不为乌、鹊不为鹊也!” (《战国策韩策二》) 理解: 圉② 方 正
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同位语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举类迩而见义远。
同位语法
箭 奔:
马的奔跑
用 以:
语境法
阅读一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 弄璋 弄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一、问题描述: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涉及到哪几类文言实词?主要从什么角度来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如何在文本中正确解释实词的动态意义?二、复习范围1.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今词义变化2.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3.通假字通假字,即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4.(2)动词的活用(3)形容词的活用三、方法指引四、例题阐释例1.(2017年真题)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

曾祖敏,拜尚书左丞。

卒,赠并州刺史。

祖嶷,字元达。

以从征平原功,进爵为侯,位冯翊太守,赠幽州刺史。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卒于安远将军、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

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

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

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

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

为冀州镇东府长史,以货贿事发,除名。

后侍中崔光举为国子博士,仍领尚书左户部。

李崇为都督北讨,引莹为长吏。

坐截没军资,除名。

未几,为散骑侍郎。

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

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

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

(选自《魏书》,有删减)注释:①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尚书左丞授与官职B.尤好属.文归宿C.帝嗟.赏之赞叹D.坐.截没军资因犯……罪例2.(2016年真题)墨翁传[明]高启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

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

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

时磨墨渖①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

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②,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

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

”客闻之曰:“隐者也。

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

翁姓沈,名继孙。

然世罕知之,唯呼墨翁云。

(选自《高青丘集》)注释:①渖:汁液。

②衒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做B. 殊.伟甚,很C. 客有诮.之曰讥讽D. 吾窃.耻焉私下例3 (2015年真题卷)王育,字伯春,京兆人也。

少孤贫,为人庸牧羊,每过小学,必歔欷流涕。

时有暇,即折蒲学书,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己以偿之。

同郡许子章,敏达之士也,闻而嘉之,代育偿羊,给其衣食,使与子同学,遂博通经史。

身长八尺余,须长三尺,容貌绝异,音声动人。

子章以兄之子妻之,为立别宅,分之资业,育受之无愧色。

然行己任性,颇不偶俗。

妻丧,吊之者不过四五人,然皆乡闾名士。

太守杜宣命育为主簿。

俄而宣左迁万年令,杜令王攸诣宣,宣不迎之,攸怒曰:“卿往为二千石,吾所敬也。

今吾侪耳,何故不见迎?欲以小雀遇我,使我畏死鹞乎?”育执刀叱攸曰:“君辱臣死,自昔而然。

我府君以非罪黜降,如日月之蚀耳,小县令敢轻辱吾君!汝谓吾刀钝邪,敢如是乎!”前将杀之。

宣惧,跣下抱育,乃止。

自此知名。

司徒王浑辟为掾,除南武阳令。

为政清约,宿盗逃奔他郡。

迁并州督护。

成都王颖在邺,又以育为振武将军。

刘元海之为北单于,育说颖曰:“元海今去,育请为殿下促之,不然,惧不至也。

”颖然之,以育为破虏将军。

(选自《晋书》,有删改)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折蒲学书.读书B.育将.鬻己以偿之准备C.今吾侪.耳同辈D.欲以小雀遇.我对待五、拓展训练1.(2017·天津卷)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学&科网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

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

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

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岁凶.,横道杀伤。

凶:凶险B.闾里未尝让.让:责备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讽:背诵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苟:草率,随便2.(2017·江苏卷)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B.先生往谒.谒:拜见C.称之不置.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例1 【答案】B项【解析】B项中,“属”为撰写的意思祖莹八岁,便能诵读《诗经》、《尚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刻苦好学,不分昼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制止他这样做但却不行,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书僮仆人,父母睡觉之后,用衣服遮住窗户,以防止光线漏出去,被家人发觉。

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内外亲属都叫他为“圣小儿”。

祖莹尤其喜欢写文章,中书监高允每每赞叹说:“这青年富有才识,不是其他学生能赶得上的,他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

学生们都来了,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

上课时间已到,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学生赵郡的李孝怡一本《曲礼》拿到讲台上去了。

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曲礼》放到案桌上,念诵《尚书》文三篇,竟不漏一字。

讲完之后,孝怡觉得很奇怪,查明原委,就向博士说了这件事,惹得学中师生,大为惊奇。

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惊叹不已。

祖莹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因贿赂一事败露,被除名。

后来侍中崔光推荐他为博士,仍领授尚书左户部职。

李崇以都督身份北征,引莹为其长史。

因军资被人截没,又被除名。

没多久,任散骑侍郎。

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宝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辨别为什么时候的东西。

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

”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他为博物多识的专家。

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士人有什么麻烦事,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相救,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

例2【答案】 A【分析】鬻:卖【攻略】①多义词的正确释义应结合上下文来解释。

②熟记例句掌握常用古汉语虚词及用法。

③熟记例句熟练掌握常用古汉语实词常用词义。

墨翁是吴槐市集里的人。

(他)曾经在荆楚一带游学,一次,遇到有人传授古代造墨方法,于是说:“我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可以有足够的钱用来读书,何必(像现在这样)心情急切地四处奔走呢?”回到家,(他)在自家门上写了“造古法墨”几个字。

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即使手背龟裂面色黑黄(也制墨不止),他形貌奇特古怪,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衣服。

人们望见他,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

他经常研磨数斗墨汁,醉酒后给人写一尺见方的大字,字很壮美。

(他)所制墨,订有一定的价钱。

报酬不合适,就不卖。

所以,别人的店铺里人总是满满的,而他的店铺里人却很稀少。

一位朋友讥讽说:“你的墨做得虽然好,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唉!我的墨是用十分好的材料,做工也非常到位,正因为制作艰难,所以不想卖得太便宜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