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脚 》教学指导设计公开课
爬山虎的脚优质公开课教案
爬山虎的脚优质公开课教案以下是一份以爬山虎的脚优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作用。
2. 指导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三、教学准备课件、爬山虎实物。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大家知道爬山虎吗?生:知道,就是那种能爬墙的植物。
师:对呀,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爬山虎是怎么能爬那么高的呀?生:想!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大家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师:读完了吗?那谁来说说课文里写了爬山虎脚的哪些特点呀?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生:脚像蜗牛的触角。
师:非常棒,还有吗?生:颜色是嫩红的。
师:说得真好,那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特点的呢?生:作者说“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对,这样的描写很生动形象是不是?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呢?我们再仔细找找。
生: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师:对呀,那这“一脚一脚”具体是怎么个爬法呢?生:就是先伸出细丝,巴住墙,然后细丝变弯曲,把爬山虎拉一把,它就能往上爬一点。
师:说得太对了!那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描写得这么清楚呢?生:因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师:对啦,所以我们平时也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哦。
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爬山虎的实物,是不是和课文里描写的一样呀?(学生观察实物)生:一样的。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对于爬山虎脚的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描写方法的引导还可以更深入一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今后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提高教学质量。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10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10篇)《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的观看方法,培育细致、有序的观看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存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它有脚。
)哪些同学观看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寻常观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认真观看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擅长观看、擅长思考的人。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拿自己和比照,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观看习惯。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表达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留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沟通:(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教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适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设计意图:学生当小教师,增加傲慢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其次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秀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外形。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3、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存1、抄写词语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2设计意图:《大纲》对四年级同学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洁记叙文。
”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同学来说,就要按确定的挨次去观看事物,描写事物。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0.《爬山虎的脚》精品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0.《爬山虎的脚》精品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爬山虎生长过程中脚的变化,以及它是如何依靠这些脚攀爬的。
课文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长特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本文节的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便于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身边的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图片、实物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学会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
2.难点:爬山虎生长过程中脚的变化,以及它是如何依靠这些脚攀爬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爬山虎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生字词卡片。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爬山虎生长过程中脚的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分享对爬山虎的了解。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汇总5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汇总5篇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
叶圣陶老先生细致精准地描写出爬山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叶”和“脚”,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
设计时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研究“叶子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讨论“脚”的特点。
教学中立足工具――课本,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受到情感熏陶,学*作者的写作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教具准备】教具(爬山虎实物,教学课件);学具(水彩笔)【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学*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一、复*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___和____?(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爬山虎的脚。
1、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2遍)2、质疑:学*爬山虎的脚,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板:样子?怎样爬?。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学*的价值!课文第3自然段就就讲了爬山虎的样子,还讲了它生长的位置和颜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兴趣,直奔教学目标。
】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
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板:茎上长叶柄枝状细丝嫩红)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师:哦,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些细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第二单元第六课,语文书第25-27页。
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难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交互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就来猜两个谜语吧!出示课件师:这两种植物要想生长的好都需要搭架,而有一种和它们相类似的软藤植物不需搭架,无论是在岩石上或墙上都能生长的.很好,不信我们去看一看。
师:谁来说说看了你有什感受?茂盛的秘诀就在“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认识爬山虎的“脚”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师:谁知道段落介绍的是爬山虎的脚?指名读,评议读的情况三、分段学习(一)学习第3自然段师: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第三自然段(位置形状颜色)学生自由回答师:作者把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想一想他靠的是什么?归纳:观察细致(二)学习第4自然段师: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爬上去的呢?仔细默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运用十分贴切的动词。
学生自由读文,进行勾画,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师:也将就是说,细丝原来是直的,后来因为触着墙后用力变弯,弯曲后有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的更紧。
多么神奇的植物,多么细心的叶圣陶!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夸爬山虎、叶圣陶)(三)学习第5自然段师:如果爬山虎的脚没有触着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触着墙的呢?师: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风能吹下它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四、拓展、升华1、师:现在你对爬山虎或它的脚有了什么新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第3、4、5自然段。
2、师:让我们再一次领略文学大家用词的准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然后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4)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然后那有没有会爬墙的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的`植物。
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学生读,师纠正3、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哪几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4、教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的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写什么?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C、齐读思考: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点?2、讲读第2段、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然后每句话写什么?C、叶子颜色的美表现在哪里?D、叶子的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3、导读。
A、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
B、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的叶子长的很整齐。
D、爬山虎的叶子的很均匀。
E、当风吹过,满墙的叶子也很美丽。
4、理解:拂漾5、齐读课文,个别读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准备下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铺满、叶柄、蜗牛、蛟龙、嫩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具体表达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4篇《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感知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
3、读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及它的叶子。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爬山虎叶子的。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一)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3、对课题质疑。
(二)提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5、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6、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1、这节课我学会了:均匀、重叠等词语,明白了均匀、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的意思。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5篇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5篇第一篇:《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叶圣陶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以及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文品。
3、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重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稳重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感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迁移导入师:板书课题。
还记得《爬山虎的脚》吗?记得它是谁写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爬山虎有关,而且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就是叶圣陶爷爷。
揭题简要介绍叶圣陶和肖复兴。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的要求:(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遇到难读的字、词或者句子,请多读几遍,争取读通,读流利。
2、理清脉络,巩固生字生词(1)通过自由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讲一讲)课文最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2)指名朗读“修改作文”的部分和“做客”的部分。
学生点评。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新词。
3、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放进课文中再读一读,看一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加流利了。
读的时候,请做一件事情,用直线画出“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再用波浪线画出“看到批改过的作文时,我有什么感受”。
(出示自由读的要求)好,现在开始。
(1)学生汇报,读叶圣陶爷爷批改作文的语句。
(2)(出示修改原稿)现在你们就是作者肖复兴,你们把作文交给大作家叶圣陶爷爷修改,当你们看到叶圣陶爷爷这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叶圣陶爷爷是一位怎样的人?(叶圣陶爷爷认真、平和、温暖、不摆架子……)讲得真好,那么作者看到自己被修改的作文后有什么反应,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得和你们一样吗?读描述作者感受的语句。
4、出示会写的生字,讲一讲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的,大家互相帮助,提提建议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掌握其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安排•前期准备教师准备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特别是《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准备PPT或者其他多媒体教具,方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引入课文主题。
. 展示通过教学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先进行默读。
. 解读逐段解读课文,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比喻。
. 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人物性格和情节展开。
. 语文活动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或者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表现,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提升。
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作业以及课后学习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从而评价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教学中的哪些环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表达和理解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教学改进•针对本次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情况,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是否需要增加一些拓展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反思和思考能力?3. 教学总结•本次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表现如何?是否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也可制作演示的课件。
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第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自由汇报)1、应注意正确书写的字有:隙、漾、茎、逐、瞧。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将预习中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讨论。
着重讨论空隙、漾、均匀、重叠、蛟龙、蜗牛、休想等词语。
4、预习中还遇到哪些问题?(有些问题同学之间当时能解决就解决,有些可放在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读读课文,想想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等。
)2、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和样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共两句话,第一句讲学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讲家里的爬山虎。
)3、这段中的哪个字较能体现爬山虎的特点?(爬)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叶、柄、触、巴”等10个生字,会写“巴、贴、变、脚”等13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疑问的语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变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特点。
2.学生分享:请学生谈谈对爬山虎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关注疑问句的语气。
3.学生分享初读感受,提出疑问。
(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理解爬山虎的位置和形态。
a.学生朗读第一段,理解意思。
b.教师提问:爬山虎生长在哪里?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2.学习第二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a.学生朗读第二段,理解意思。
b.教师提问:爬山虎的脚在哪里?它的脚有什么特点?3.学习第三段:理解爬山虎脚的变化过程。
a.学生朗读第三段,理解意思。
b.教师提问: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变化的?它为什么能爬得那么高?(四)巩固练习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爬山虎的特点。
2.学生用“爬山虎的脚”造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反思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图片展示、自由朗读、指导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爬山虎的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掌握重点知识。
4.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用“爬山虎的脚”造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2、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位置。
3、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4、结合观察发展学习的审美情操。
5、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教具】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读课题,认识“虎”。
一、学习过程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脚?自由朗读。
2、精读重点段,抓训练项目过关。
3、学习写脚的样子:(第三自然段)⑴自读描写“脚的样子”部分。
⑵小组合作,分别找出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句并划下来。
⑶抽生读。
⑷出示实物练习说。
⑸演示并指导背诵。
⑹总结。
4、学第四五自然段:齐读后小组合作找出与“爬山虎”有关的动词。
抽生读,板书,触、变、巴、拉、贴。
上台演示,生评议,师引导,体会动词表达的准确性。
演示。
指导朗读、背诵。
齐读“脚的变化”部分.并说说有哪些变化.5、总结:3~5自然段分别讲什么?完整说说,围绕脚先讲什么?又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演示“叶子”部分,看后谈感受,指导朗读。
二、全文总结三、拓展选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介绍它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案篇2【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3、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4、结合观察发展学习的审美情操。
【教学具】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想】1、创设审美情景,以为主导地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与主动。
2、教学设计分为四个大的环节:创设情景,审美欣赏—细致观察,建构新知—反馈操作,强化认知—形成评价,自我完善。
其中前两个环节是以教学讲授与演播为主,而后两个环节却是以学习的自主操作为主。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0.《爬山虎的脚》精品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0.《爬山虎的脚》精品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关于自然科学的课文,通过讲述爬山虎生长过程中脚部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如何依靠脚部攀爬的。
课文语言朴实,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的科学知识相对匮乏,对于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脚部的功能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适当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认识爬山虎的脚部结构,理解爬山虎是如何依靠脚部攀爬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爬山虎的生长过程,爬山虎脚部的结构及功能。
2.难点:爬山虎是如何依靠脚部攀爬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图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讲解法: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脚部结构的课件。
2.图片:准备一些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3.讨论话题:提前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吗?”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让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脚部的功能。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讨论话题进行讨论。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 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2 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具准备: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思想: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出示谜语A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展开形象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爷爷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这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以下四种学习方法自学:1、整体感知:学生的自学(1)问答法(2)提问法(3)朗读法(4)画图法2、理清条理:汇报学习情况,师给予适当地点拨。
3、课件出示:指导朗读,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三)结合课件,披文入情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1、把握整体:学生快速跳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深入部分:你认为这部分描写中那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儿?找出有关词句。
3、课件演示:动画感受,让语言的描述升华为形象的感性认识。
4、指导朗读: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然后通过研读了解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明白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内的爬山虎。
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实物或影像资料观察爬山虎。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
生字、新词。
2.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3.熟读第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
(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全国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
夏天开黄绿色的小花,茎和根可以入药,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常用植物)2.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课文题目,你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吗?(主要写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第3~5自然段)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又写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部编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1.1 班级基本情况本节课是一节四年级语文课,学生年龄大约为十岁,属于中等水平班级。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3 课程内容本节课将教授《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通过讲解文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2.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山林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2 阅读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2.3 文本解析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
2.4 讨论互动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5 总结反思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反思文章表达的道理,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令人欣慰。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较为 passivity,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关注,鼓励他们发言。
另外,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再丰富一些,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在讨论互动环节,应该加强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体而言,教学设计还有待完善,在今后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以上是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并从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准备:爬山虎的实物、资料、课件(爬山虎触着墙时,怎样一脚一脚的向上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脚?(猪脚、狗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
那你们见过不会走路的植物也长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并齐读)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课前布置搜集的资料:(1)叶圣陶的资料。
(2)爬山虎的资料。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茎上、叶柄、触角、痕迹、逐渐等词语卡片,指读,开火车领读。
(生字用红色标出)(2)指导书写难写字。
在田字格中书写叠、痕、逐3、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这篇课文重要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4、小结过渡:孩子们你们的预习非常充分到位,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细读这篇文章,好吗?三、指读理解,读文精讲。
1、指名按段读文,正音。
2、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预设:课文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再介绍爬山虎的脚和它怎么样向上爬的)3、自读爬山虎的叶子那一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抓重点子理解。
例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语言准确。
(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4、指导朗读:读出绿得特点。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感知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
3、读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及它的叶子。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爬山虎叶子的。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一)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3、对课题质疑。
(二)提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5、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6、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1、这节课我学会了:均匀、重叠等词语,明白了均匀、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爬山虎的脚学情分析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他们开始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
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重点: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难点: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
(板书课题)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那按照他这个意思,这题目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理清脉络(一)交流对爬山虎脚的初步了解1.学生交流:课前,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介绍)2.参与:课前,老师也了解了爬山虎的脚,我还从这本书(出示《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它的另一种根,因为它生长在空气中,所以叫气生根。
你看,老师这是怎么了解的?观察、读课外书、查找资料都是预习的一些好的方法啊。
我们运用这些方法都对爬山虎的脚有了一些了解。
那么,叶圣陶他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呢?请同学们看第6课。
(二)初读感知,读准词语1.检查字词。
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
2.出示:嫩茎一顺儿漾起波纹触着墙痕迹蛟龙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
3.快速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呢?(1)谁知道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3.4.5)(2)课文除了讲爬山虎的脚,还讲了什么?(叶子)三、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1.自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注意: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重点讲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把这句话画下来。
2.出示:“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1)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这一段重点讲的什么吗?(长大了的叶子)(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人注意)3.再读读这段话,看哪几句话具体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3.4.5句)4.那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现出来呢?(学生练读)(1)指名读。
(学生评议)(2)欣赏爬山虎叶子画面,听老师读。
(3)指名读。
老师给你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让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起来美美的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长大了叶子。
(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和感情都非常丰富,这可以用一个四字的词来形容。
哪个词?声情并茂。
读书就应该这样去读。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
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呢?四、读文画图,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读文画句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
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二)读文画“脚”1.教师板画,提出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2.学生读书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①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方案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
教师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
(说课文依据)方案二:学生选的不是红色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和阅读习惯。
②画“脚”。
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③全班评议。
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进行评议,纠正错误。
重点理解以下几点: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方案一:学生画得不对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方案二:脚的位置画错了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
小结:是啊!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4.组合朗读。
咱们这样来读:第一组读黄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第二组读蓝色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三组读红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最后一句大家一齐读。
过渡: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这一段,通过同学们认真读书,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那第四自然段呢?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六、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1.读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
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3.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呢?老师通过读“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一部分,抓住了关于爬山虎爬的一个重点词“触”。
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再读读后面的句子,想一想,还应画出哪些重点词,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
课件出示:(触)()()()()()4.学生评议。
方案一:说得不对请学生再读文并调整词序。
变弯触巴拉贴方案二:学生漏掉“变”和“弯”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去掉“变”、“弯”行不行,为什么?小结: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5.体会朗读。
注意: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
(二)看画面配解说那爬山虎是不是这样爬的呢?(1)放动画。
你们注意了吗?这个画面和电视上的画面比起来,是不是少点什么?(2)给画面配解说词。
不过,解说要讲究方法的,就是屏幕上演什么,我们就说什么。
解说一定要与画面同步进行。
(试说后指名说)(三)质疑问难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①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②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四)解决问题1.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方案一:可以用“一步一步”学生认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
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方案二: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学生认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
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2.教师板画描述启发: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
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小结: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七、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一)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板书:萎了牢固)(二)教师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变化。
八、回归整体,领悟方法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脚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九、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十、作业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
附:板书叶子美: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爬山虎的脚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脚怎么爬:触→巴→拉→贴脚的变化:萎了牢固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