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17课登鹳雀楼练习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17分)1. (4分)读古诗《登鹳雀楼》填空《登鹳雀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_______西下,_______奔流的景象,还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才能_______”的道理。

2. (8分)课文整体梳理。

(1)《望庐山瀑布》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_______时写的。

我还知道《_______》也是他写的。

(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_______,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_______。

3. (2分)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放诞无礼_______A.礼貌 B. 礼节②敛声屏气_______A.抑止 B. 除去4. (5分)给《登鹳雀楼》断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4分)读古诗《登鹳雀楼》,回答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_______,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_______。

6. (5分)我会选。

A.huā pén B.tái dēngC.dà xiàng D.xiǎo xióng7. (8分)比一比,组词。

才_______工_______切_______云_______寸_______共_______刀_______会_______8. (4分)写出下列各字的笔顺。

登_______楼_______欲_______穷_______9. (4分)看拼音,写汉字;qiónɡ rén máquèlóu fánɡyù wànɡ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10. (2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意思疑是地上霜______A . 以为B . 怀疑11. (3分)选出正确的读音①穷_______A.qióng B.qóng②更_______A.gēn B.gēng③层_______A.céng B.chéng12. (6分)看拼音把诗句补充完整。

登鹳雀楼练习题

登鹳雀楼练习题

登鹳雀楼练习题一、填空题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站在鹳雀楼上,首先看到的是______。

2. 诗中“白日依山尽”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象。

3. “黄河入海流”一句,表现了黄河的______。

4. “欲穷千里目”中“穷”字的意思是______。

5. “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怀。

二、选择题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

A. 五言律诗B. 七言绝句C. 五言绝句D. 七言律诗2. “白日依山尽”中的“依”字,其含义是()。

A. 依靠B. 靠近C. 依赖D. 附着3. “黄河入海流”一句中,黄河的流向是()。

A. 由东向西B. 由南向北C. 由西向东D. 由北向南4. “欲穷千里目”中的“千里目”是指()。

A. 能看到一千里远的眼睛B. 形容视野极为开阔C. 指千里之外D. 指眼睛能看到的范围5. 诗中“更上一层楼”所表达的意境是()。

A. 诗人想要登高望远B. 诗人对当前的景色不满足C. 诗人想要更上一层楼去观察D. 诗人在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三、判断题1.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2.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的是夜晚的月亮。

()3. “黄河入海流”描绘的是黄河最终流入大海的景象。

()4. “欲穷千里目”中的“千里目”是指诗人想要看得更远。

()5. “更上一层楼”意味着诗人在鹳雀楼上已经达到了最高点。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登鹳雀楼》的主要内容。

2. 诗人在《登鹳雀楼》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五、论述题1. 请结合《登鹳雀楼》的内容,分析王之涣的诗歌风格。

2. 请谈谈《登鹳雀楼》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翻译题1. 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翻译成英文。

2. 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英文。

七、创意写作题1. 假设你是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你看到了什么?请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散文,描述你的感受。

二年级《登鹳雀楼》课后练习题

二年级《登鹳雀楼》课后练习题

《登鹳雀楼》习题一、读一读下列生字登雀楼依黄流欲更层二、给下列生字组词()()登流()()())更楼())三、选词填空关心、专心、小心1、小朋友们在教室里( )地听老师讲课。

2、妈妈对我很( )。

3、路滑,奶奶您走路要( )。

高兴、得意、喜欢1、我今天考试得了100分,心里真( )。

2、狐狸吃到了乌鸦嘴里的肉,( )极了。

3、我( )看故事书。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我把苹果吃完了。

苹果被我吃完了。

1、大雨把道路淋得湿漉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书被小明弄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阅读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

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1、给这个故事加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2、北风与太阳最后谁赢了呢?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六、看图写话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

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参考答案:一、略二、登上、登山河流、流经更加、更好楼上、上楼三、专心关心小心高兴得意喜欢四、1、道路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

2、小明把新书弄丢了。

五、1、北风与太阳2、太阳赢了3、凡事不能用强硬的手段,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六、略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辨认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在观察、拍照、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柳州市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C卷

柳州市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C卷

柳州市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C卷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34分)1. (3分)看汉字,写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请客2. (5分)拼一拼,写一写gūdújìn zhǐgāoào lín jìn rèn pí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9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甜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很多很多:很________很________、很________很________、很________很________4. (5分)解释词语。

①惊讶:②混浊:5. (4分)辨别是非①登________(A. dēn B. dēng)②尽________(A. jìn B. jìng)③层________(A. cén B. céng)④入________(A. rù B. lù))6. (4分)看拼音,写词语kāi pìzhà yóuài mùmáo tí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9分) (2018二上·东海期中) 选字组词(园圆)公________ ________形________桌(进近)远________ ________入________出(带戴)________头爱________ ________红领巾8. (2分)写出近义词。

淘气——________ 千姿百态——________9. (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解释。

①茅檐________。

②翁媪________。

③亡赖________。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登鹳雀楼》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14分)1. (5分)我会选。

A.huā pén B.tái dēngC.dà xiàng D.xiǎo xióng2. (7分)把下面的字写在相应的音序后面。

Y_______ R_______ D_______ J_______ C_______ Q_______ L_____ __入穷登楼层依尽3.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明—_______ 注视—_______聚精会神—_______ 请教—_______4. (5分)给《登鹳雀楼》断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2分)根据意思写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_______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_______6. (3分)请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白日依山尽 _______ ①消失②尽头③尽力欲穷千里目 _______ ①贫穷②尽、极点③没有更上一层楼 _______ ①更加②再③替、换7. (6分)一字组多词赏_______ _______ 绸_______ _______ 嫩_______ _______ 8. (3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白日依山尽 _______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黄河入海流 _______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欲穷千里目 _______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9. (3分)解释下列词语①白日:_______②千里目: _______③穷:_______10. (2分)选择带下划线字词的正确意义。

欲作家书意万重。

_____A . 书本B . 信11. (6分)比一比,再组词。

【精选】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登鹳雀楼》-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x

【精选】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登鹳雀楼》-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x

《登鹳雀楼》同步练习◆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ɡāo shān dà hǎi()()()()qiónɡ rén má què lóu fánɡ yù yào()()()()2.比一比,再组词。

人()尽()衣()欢()入()近()依()欲()3.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2)黄河入.海流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3)欲.穷千里目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4.给下列生字组词()()登流()()()()更楼()()5.选词填空关心、专心、小心(1)小朋友们在教室里( )地听老师讲课。

(2)妈妈对我很( )。

(3)路滑,奶奶您走路要( )。

1高兴、得意、喜欢(1)今天考试得了100分,心里真( )。

(2)狐狸吃到了乌鸦嘴里的肉,( )极了。

(3)我( )看故事书。

◆课后能力提升1.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我把苹果吃完了。

苹果被我吃完了。

(1)大雨把道路淋得湿漉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书被小明弄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外阅读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

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1)给这个故事加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2)北风与太阳最后谁赢了呢?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白日黄河高山大海穷人麻雀楼房遇到22.好人尽头衣服欢乐出入近代依偎欲望3.①②③4. 登上、登山河流、流经更加、更好楼上、上楼5. 专心关心小心高兴得意喜欢课后能力提升:1. (1)道路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练习题

17、登鹳雀楼姓名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ɡāo shān dà hǎi
qiónɡ rén má què lóu fánɡ yù yào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人()尽()衣()欢()
入()近()依()欲()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楼一()河一()红日一()绿叶
一()山一()人一()诗人一()老虎
四、仔细数一数,再按要求填空。

1、“雀”共___笔,第九笔是____,部首是____。

2、“楼”共___笔,第十一笔是____,部首是____。

3、“穷”共___笔,第六笔是____,部首是____。

五、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
2、黄河入.海流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
3、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
六、连线。

1、白日依山尽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2、黄河入海流要想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
3、欲穷千里目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
4、更上一层楼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
七、默写《登鹳雀楼》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着名诗人_______。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_________,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______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第17课登鹳雀楼练习题

二年级第17课登鹳雀楼练习题

二年级第17课登鹳雀楼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ɡāo shān dàhǎi
qiónɡ rén má què lóu fánɡ yùyào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人()尽()衣()欢()
入()近()依()欲()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楼一()河一()红日一()绿叶
一()山一()人一()诗人一()老虎
四、仔细数一数,再按要求填空。

1、“雀”共___笔,第九笔是____,部首是____。

2、“楼”共___笔,第十一笔是____,部首是____。

3、“穷”共___笔,第六笔是____,部首是____。

五、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
2、黄河入海流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
3、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
六、连线。

1、白日依山尽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2、黄河入海流要想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
3、欲穷千里目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
4、更上一层楼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
七、默写《登鹳雀楼》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_________,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______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第17课登鹳雀楼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ɡāo shān dàhǎi
qiónɡ rén má què lóu fánɡ yùyào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人()尽()衣()欢()
入()近()依()欲()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楼一()河一()红日一()绿叶
一()山一()人一()诗人一()老虎
四、仔细数一数,再按要求填空。

1、“雀”共___笔,第九笔是____,部首是____。

2、“楼”共___笔,第十一笔是____,部首是____。

3、“穷”共___笔,第六笔是____,部首是____。

五、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
2、黄河入海流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
3、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
六、连线。

1、白日依山尽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2、黄河入海流要想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
3、欲穷千里目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
4、更上一层楼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
七、默写《登鹳雀楼》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_________,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______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