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工艺美术史
一、古代两河流域1、苏美尔——阿卡的时期(前3500-前2000)这一时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其主要作用,也对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建筑: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师塔庙,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神庙雕刻:苏美尔人的元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目的。
工艺美术:苏美尔人的牛头竖琴是最古来的精美乐器。
琴家顶部以牛头作为装饰,牛的神智表现的十分清楚生动。
琴身由黄杨木制成,正面在沥青上用贝壳镶嵌着人和动物,表现了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吉尔加美与双头牛以及一些神话的动物在进行人类活动的场景。
2、巴比伦时期(钱1900—前1600)巴比伦人在文化上继承了苏美尔人—阿卡德人的传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韩莫拉比法典石碑。
3、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亚述帝国时期留下来的艺术遗迹颇为丰富,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宫殿建筑和雕刻。
《猎狮图》、《受伤的母狮》4、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新巴比伦的建立虽然不过百年,却建造了两河流域地区最豪华的都城。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巴比伦城的建筑上。
巴比伦城市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
二、古代埃及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专制的王朝。
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中王国(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200年)、新王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三个统治时期。
古代埃及美术特征: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相结合稳定性纪念性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政策面,眼睛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
三、古代希腊爱琴海文化古希腊半岛最早的文化是“迈锡尼文明”它与“克里特文明”构成了古代希腊,也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史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岛,迈锡尼(希腊本土),基格拉底群岛。
浅谈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2012年第1期 总第137期陈钢莲 冯志强一、宗教对于陶瓷艺术题材的影响陶瓷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素材经常作为创作题材,包括宗教人物、宗教故事,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罗汉、达摩、八仙、老子、庄子以及孔子、孟子等的塑像以及与他们有关的故事。
但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就不一定是宗教艺术。
在陶瓷作品中,很多宗教题材的作品都不能划归为宗教艺术,不能理解为宣传宗教主义,而是艺术家们借宗教题材,通过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感情与审美追求,有世俗的倾向和民间艺术色彩。
因此,不能一看到观音、罗汉塑像就认为是宗教艺术。
当然,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经常被人作为宗教塑像供奉,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
黑格尔早就指出:“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二、宗教对于陶瓷艺术装饰的影响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两晋瓷器装饰上已有表现,谷仓、罐和碗钵等器物出现了佛教造像和忍冬纹,工匠艺人将佛教造像与我国传统的四神、仙人、乐舞百戏和其它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风格不同于前代。
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南朝青瓷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垂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佛教界称到达彼岸,成就完美人格者为如来,所以陷于苦难的人就向如来求救,或者萌发向如来求救的心理,为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模仿如来的陶瓷雕塑应运而生,光洁的瓷器表现了如来的大德、大智、人性、人格。
菩萨遵从如来的教诲,绝不独善其身,时时眷顾弱小的人,并适时地援助他们,弘扬如来的教义,希望能和众浅谈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2012年第1期 总第137期陈钢莲 1977年出生于江西吉安,自幼爱好绘画。
现为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系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我深刻认识到,这些瑰宝的诞生背后,既有民族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和创造力。
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如青铜器、陶瓷、丝织品、雕刻、书法等。
其中,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青铜器作为古代社会的重要物质载体,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而陶瓷作为古代工艺美术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通过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独特魅力。
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唐代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丝织品等工艺美术的繁荣。
同时,政治和宗教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例如,佛教的传入和流行,对佛像雕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匠人的智慧与勤劳。
他们在各个时期和地区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工艺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统的工艺技法如景泰蓝、刺绣、木雕等,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称颂和传承。
这些工艺技法的传承不仅保留了古代文化的记忆,更展示了古代工艺美术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我认识到工艺美术不仅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工艺美术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它通过独特的形式和技法,传递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拓宽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当今社会,传统工艺美术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美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影响道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出现了一些修炼者,他们尝试达到长生不老的目标。
这些修炼者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功夫和技巧,可以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标。
这些技巧和功夫成为了后来道教的核心理念。
在道教早期,它是一种象征性的修炼方式,只有少数人从事道教。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急速发展,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宗教之一,也对中国社会、哲学、文化、手工艺和所谓的“民间奇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道教在中国还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遗产。
一、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道教是中国融合了多种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混血儿”,它同样受到了儒家,佛家,巫术和阴阳五行等不同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仁和礼”的表征,强调个人品德和教育,追求道德、积极、高贵和重视仁爱。
但是儒家思想缺乏宗教感,被认为是一种文化或道德传统;佛家思想倡导禅宗,强调心灵和思想的训练,以达到涅槃的目标。
但是佛家思想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它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巫术历史上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普及,它是一种变化而周全的信仰,通过神秘的仪式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的想法和行动联系起来。
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认为自然现象产生于阴阳五行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阴阳和五行是两种不同的天然现象,它们描述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基础概念。
道教是从这些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一种信条,它强调道,这个词可以解释为“木板路”或者“规范。
”这个规范被认为是自然与人之间的道路或交互,这可以是社会规范、个人规范,也可以是自然规律或者宇宙规律。
这个道路通常被表达为Tao或者Dao这个字。
道教的核心观念是“道”,道教认为,“在道的范围内会生出自然,生命的本质也是道,而无限延伸的生命是中心,我们可以通过大自然的规律和生物自身的能力来到达无限的进化和无限的生命周而复始。
”道教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试图解决宇宙之谜,例如“谁是宇宙的主人?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为何生命会逝去?”追寻这些答案是道教文化的核心。
传统纹样中佛教文化的影响
传统纹样中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地域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中都会存有着一个宗教艺术阶段,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经之路。
各个国家都有相似的发展过程。
一、伊斯兰工艺美术中的宗教性如伊斯兰工艺美术就伴随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而发展起来,它的艺术风格和公益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宗教色彩和地域特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伊斯兰工艺美术史中迷人的米奈型陶器、伊斯兰织毯等,作为伊斯兰信徒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物,无论在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都不可或缺。
伊斯兰工艺美术以其清新明快的色彩效果、精致繁丽的装饰手法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展示了其巨大的艺术魅力。
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因此具象而写实的艺术形象难以得到发展,工艺美术创作的主要精力倾注在抽象性装饰纹样中。
而恰恰是神教的宗教信仰、阿拉伯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阿拉伯民族的求异心理和文化传统,培育了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大力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工艺美术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让世人有机会得以欣赏浓郁阿拉伯风情的绝美工艺品。
二、宗教对欧洲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谈到宗教对艺术影响的案例,不得不提及的一段典型的历史进程——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发展。
在中世纪这一千年的欧洲封建社会中,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通过教会使哲学、科学和艺术都从属于神学,总体来看,社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绘画、雕刻艺术也出现倒退现象。
但工艺品则是一个例外。
因为工艺品不仅仅是精神产物,它还依赖于物质条件。
中世纪的工艺美术也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
它清楚地反映在当时工艺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要素中,尤其是那些直接为宗教服务的祭坛装饰、圣书函和遗物箱、十字架等更能反映出中世纪美术的特点。
所以,整个中世纪的工艺美术都可以概括成宗教的产物。
没有基督教就不可能有与之相对应的各类带有明显宗教性质的工艺美术品。
在神学思想的影响和教权的统治下,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反映了特有的审美观念:强调神圣和威严,基调低沉而凝重,表现冷峻而肃穆、庄严而压抑的气息。
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宗教在中西美术史担任的角色及对艺术的影响1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艺术之所以被宗教所影响,具体表现在后者利用前者来宣扬与传播自己,并为前者所需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精神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是“人类普遍的无法摆脱情感精神病”,两者在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方面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这区别于科学说属于的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
因此,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强调说:二者“是人们到达痴迷的境界同时摆脱现实环境需要的两个途径,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
所以,罗丹曾告诉我们:“人类之中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最信仰宗教的”。
因为宗教和审美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大多都是超脱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产生的情感,两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精神方面的愉悦。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于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
并且艺术创作与其直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了艺术所不可忽视的发展因素。
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致力于从世界获得一种自由,致力新关系和新理解的行动自由。
从世界各民族的民学史来看,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由宗教文化背景所产生的神话故事。
在西方国家中,如但丁、普希金、拜伦等欧洲的作家,他们都曾借鉴基督教文学产生的代表作《圣经》之中描写出的许多写作素材而撰写出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作为欧洲文学开端的古希腊文学,也是源于古希腊神话,如对所示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外工名词解释与简答
古代波斯金属工艺(古代波斯工艺美术)古代波斯的金属工艺成就极其辉煌,是世界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波斯各王朝时期的贵金属工艺制品,不论在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上,还是功能的设计上,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为古代西亚的金属工艺谱写了灿烂的篇章。
早在前波斯时期的埃兰王国时代,金属工艺就相当成熟了。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候,这里已经出现了造型单纯,装饰典雅的银器。
《人物纹银杯》代表了埃兰时期古朴而雅致的工艺风格。
在埃兰王朝末期至米提亚王朝初期的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青铜器,他们集中体现了古代波斯青铜工艺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征。
在古朴、浑厚之余透露着一股强烈和活泼的气韵。
此时的金银器虽不是主流,但也可以看出作品所体现的工艺美术特征--实用与审美功能的融合。
此时盛行的动物纹装饰的黄金杯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的金属工艺,在古代波斯工艺美术中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
翼狮形角杯是古代波斯所有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翼狮形角杯极为盛行,它不仅作为实用器具同时也是权势和富贵的象征物。
此时大量的金银制品,造型生动,做工精致,豪华而典雅,强烈而奔放,充满了宫廷艺术的气质和享乐主义色彩。
这种风格对后世的伊斯兰金属工艺风格产生了巨大而直接的影响。
帕提亚王朝时期留下来的金属工艺作品很少,但从现存的作品来看,这一时期非常擅长制作大型金工制品,风格强烈,粗犷,很少有精雕细刻的作品出现。
就整体而言,帕提亚王朝时期波斯金属工艺的发展处于低潮阶段。
萨珊王朝时期,波斯金属工艺获得复兴,在承袭了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优秀传统之后,表现技法、装饰内容方面又有所更新。
各种造型完美、装饰细腻、制作精致的银质工艺品变成了萨山王朝金工制品卓越的代表。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金属工艺成优雅细腻,华美精致并带有显著古典主义色彩的风格特征,同时散发着浓郁的宫廷艺术气息。
八曲长杯在其他时期其他地区都十分少见,因此非常独特,它与翼狮形角杯的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
基督教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绘画的影响班级:平面设计学号:200821130409姓名:程夏风自评分:85基督教会对西方是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的,从文化,绘画,到生活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基督教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首先,谈谈基督教与美术是如何一步步的结合的。
基督教是从其前身犹太教中接受坚持神教和禁止偶像崇拜的戒律,重视精神多过感性,重视语言表达多过视觉直观,最初,他们是反对一切宗教图像的。
但是,从公元200年前后起,信徒间出现了秘密的宗教图像,渐渐发展为公开的美术活动。
这一阶段是早期基督教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过渡时代,以君士坦丁大帝公开承认基督教为界限,可将其分为前期——秘密的基督教美术时期,后期——从313年至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392)。
在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会前,由于基督教并不被罗马承认,只是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信仰和意识,所以,它不仅没有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而且被当时的上层统治者禁止。
为了逃避官方的追查,艺术家多转移到合葬基督徒的公共地下墓窟工作。
因而,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我们能看到取材于《圣经》的壁画,当时,这些作品都是为了装饰墓窟。
这些作品庄严肃穆,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是其中不乏艺术精品,如闻名于世的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
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杜拉欧罗普斯地址发现的一信徒宅第,是现存地面上最早的基督教徒的建筑物,它的洗礼室中有壁画,以壁画象征表现信徒最重要的典礼之一——洗礼的意义,图像更为广泛的发展,是罗马近郊大量存在的信徒地下墓窟的壁画和石棺浮雕,显示从三世纪初到正式承认的基督教图像的连续发展。
地下窟的壁画以罗马末期的绘画样式,装饰样式为基调,但出现平面的,象征性的中世纪美术倾向的萌芽。
前期虽然仅在小规模的被限定的范围内展开,但是最早的基督教美术,诞生于反对教会指导者否定图像的政策和罗马政府迫害信徒的风潮中,意义格外重大。
早期基督教艺术有三大特点,那就是多民族艺术风格的融合、神秘主义风格、宏伟风格。
西汉时期工艺美术的特征
西汉时期工艺美术的特征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西汉时期,工艺美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独特的特征。
以下是西汉时期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一、审美追求:西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注重审美追求,强调形式美和装饰美。
艺术作品注重形态的优美和线条的流畅。
器物的造型端庄大气,线条流畅自然,注重轻重与谐,形式上体现了对称与均衡的原则。
装饰上,通常采用雕刻、刻画、铸造、金属工艺等技法,注重细致入微的纹饰,在艺术形象中体现了典雅、华丽的审美追求。
二、科技和工艺水平的提高: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在冶铸技术方面,出现了铁制品和炼钢技术的突破,使农具和兵器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此外,还发展了铜器、陶器、玉器等手工艺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使得工艺美术的制作和装饰技巧得到了提升。
三、民族特色的彰显:西汉时期工艺美术从外来文化的吸收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出浓厚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考古发现的西汉文物中,大量的器物上有龙纹、凤纹等神话动物图案,象征着古人对神话传说的向往和崇拜。
此外,还有丰富的装饰图案,以云纹、雷纹、火焰纹等自然纹样为主,以及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寿纹、福寿纹、莲花纹等为核心的图案,展现了西汉时期人们追求吉祥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四、艺术与宗教的结合:西汉时期的工艺美术与宗教密切相关。
西汉时期佛教由东南亚传入中国,并在当时融入了本土文化。
艺术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佛教元素,如佛像、菩萨像等,体现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追求。
同时,道教也开始兴盛起来,道教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
工艺品中出现了一些与道教相关的图案,如太极图、八卦图等,使工艺美术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五、制作与使用的兼顾:西汉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注重实用性。
制作工艺精细,物品质量优良,可见制作者的专业技术。
同时,工艺品的设计也注重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浅析佛教传入对隋唐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浅析佛教传入对隋唐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学生姓名:吴吟学号:2111015030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佛教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教义,对人类文化、历史、政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历史如此,对于中国美术同样如此。
隋唐时期,佛教盛极一时,佛教的盛行,对这个时期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使得隋唐关术处于一个新鲜活泼、灿烂辉煌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佛教,隋唐,工艺美术,风格体现引言中国隋唐时代的工艺美术,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其门类品种之齐全,工艺技巧之高超,遗存物品之丰富,均超过了以往各代。
1.佛教传入的背景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宗教强烈支配人间生活的古代至中世纪,美术作品几乎全部由宗教中产生,美术成为宗教的贡物,以至成为宗教美术。
宗教美术是一个庞杂繁紊的系统,在我国可以说历史最长、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就是佛教美术。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两汉之际传人我国中原,先是依附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与魏晋玄学合流,并由此走向南北朝时的独立发展道路和隋唐时期的鼎盛时期。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东汉明帝曾梦见金色神人在殿前飞行。
次日他询问朝臣得知神人乃金色佛陀。
为了搜索佛的下落,明帝派遣使者西去天竺、大月氏。
使者们带回两位西域高僧,并以白马驮着佛教经典和画像圆满归来。
明帝大悦,在洛阳建造了一座白马寺,置藏梵文佛经、佛像。
又命宫中画家在白马寺墙壁上绘制《千骑万乘绕塔三匝图》,佛教绘画从此传人中国。
世界上的宗教,无不注重利用艺术形式,尤其是美术来宣传教化众生。
佛教作为在我国影响最广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特别擅长以艺术的形式讲解枯燥抽象的经文。
首先在图像上予以突破,以大量的雕塑、绘画、书法,特别是壁画等形式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与壮大。
工艺美术的起源学说有哪些
工艺美术的起源学说有哪些
工艺美术的起源涉及到多个学说和理论,下面是其中几种主要的起源学说:
1. 自然起源学说:认为工艺美术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物体形态、色彩、纹理等的模仿和表达,通过观察和模仿自然界的美,人类发展出了工艺美术。
2. 劳动起源学说:强调工艺美术的起源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劳动活动密切相关。
通过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的需求和劳动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工艺技术和美术表现形式。
3. 宗教起源学说:认为工艺美术起源于古代宗教活动,人类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信仰,而这些艺术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工艺美术。
4. 社会功能起源学说:认为工艺美术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功能要求,通过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5. 技术起源学说:强调工艺美术起源于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革新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段和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和改良。
这些起源学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工艺美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不同的学说和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分
析工艺美术的起源。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佛教艺术的传入,为我国的工艺美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全国各地建造起许多石窟,也培养起许多艺术家,保存至今的石窟艺术,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艺术宝库,知识分子专业画家也在魏晋南北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带来了新的工艺美术。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绘画正文一概述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史称魏晋南北朝。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的时代。
二佛教美术佛教美术按其类别,一般可以分为佛教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类。
在佛教初萌的魏晋南北朝,这三种美术形式集中体现于佛教石窟艺术之中。
(一)、佛教美术的兴起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是在北中国展开的。
(二)、早期的石窟壁画佛教美术大致包括3个部分:建筑、雕塑和壁画。
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
一般的石窟和寺庙中都绘有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寺庙中的壁画,随着建筑本身的倒毁已荡然无存,而石窟壁画,至今仍有大量遗存。
(三)、石窟造像佛教雕塑按材质来划分,大致有铜雕、石雕、泥塑、木雕、陶塑、崖刻等几大类。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
除敦煌莫高窟外,其中规模较大,较有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太原天龙山、河南洛阳龙门、巩县石窟寺,甘肃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界于河北与河南间的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均始建于南北朝时代。
(四)、佛教建筑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3大类。
中国佛教建筑是我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建筑也是这个时代建筑成就的反映。
三、人物画的新发展玄学风气对当时的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绘画领域中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的建立及南朝人物画风范的形成与当时的人物品藻之风有着直接的联系。
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一些心得
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一些心得中国古代宗教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研究过程中,我主要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美术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我认为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起源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形式。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也拥有着悠久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其艺术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艺术风格非常多样化,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
其中,佛像雕塑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其形象生动传神,富有生命力。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宗教元素也非常丰富,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认为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文化内涵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宗教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宗教美术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宇宙和自然的思考和理解。
宗教美术还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寄托的重要作用。
我对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研究心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这些心得让我对中国古代宗教美学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其历史发展、分类和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手工业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手工业经济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各类产业。
那么,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包括哪些方面呢?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主要包括纺织、制陶、造纸、冶炼和制茶等产业。
这些产业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以纺织业为例,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独步天下,丝绸、麻布和棉布等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了国外。
制陶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陶器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种类繁多。
造纸业在东汉时期出现,此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宋代以来的重要产业。
从美术谈谈佛教对隋唐文化的影响
从美术谈谈佛教对隋唐文化的影响在整个人类历史进展进程中,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极为亲密。
在宗教剧烈支配人间生活的古代至中世纪,美术作品几乎全部由宗教中产生,美术成为宗教的贡物,以至成为宗教美术宗教美术是一个庞杂繁素的系统,在我们我国可以说历史最长、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就是佛教美术。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两汉之际传人我们我国中原,先是依附于我们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与魏晋玄学合流,并由此走向南北朝时的独立进展道路和隋唐时期的鼎盛时期。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东汉明帝曾梦见金色神人在殿前飞行。
次日他询问朝臣得知神人乃金色佛陀。
为了搜寻佛的下落,明帝派遣使者西去天竺、大月氏。
使者们带回两位西域高僧,并以白马驮着佛教经典和画像圆满归来。
明帝大悦,在洛阳建筑了一座白马寺,置藏梵文佛经、佛像。
又命宫中画家在白马寺墙壁上绘制《千骑万乘绕塔三匝图》,佛教绘画从今传入中国。
世界上的宗教,无不注意采用艺术形式,尤其是美术来宣扬教化众生。
佛教作为在我们我国影响最广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特殊擅长以艺术的形式讲解枯燥抽象的经文。
首先在图像上予以突破,以大量的雕塑、绘画、书法,特殊是壁画等形式促进了佛教的进展与壮大。
与此同时,在佛教的传人与进展过程中,特殊是在隋唐时期,佛教对美术进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佛教美术也得以富强,渐渐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一、佛教对隋唐时期绘画的影响在我们我国古代美术中,包括建筑、雕刻、绘画,凡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无不与佛教渊源深厚。
其中佛教绘画在我们我国绘画史上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朝绘画空前富强,凡从事绘画的艺术家几乎都能创作佛画,佛画已然成了绘画的中心,历代艺术评论家对吴道子、张孝师、杨庭光、王维等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大师推崇备至。
他们创作了数以千万计的作品,遍布于大唐帝国的都市胜刹、乡村梵宇。
其中吴道子的作品大都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由于笔法强劲,气概壮阔,以笔奋扫,衣裾飘舞飘动,世人称为“吴带当风”。
外国工艺美术史
埃及工艺美术古代埃及工艺美术的特点:虽然埃及当时还处在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但是与当时尚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尚不完善的成熟的科学技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埃及在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涉及了相当广泛的领域在其他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时候古代埃及人便在家居设计金属工艺玻璃与陶器设计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家居设计中丰富的类型和成熟的形制金属制作的精湛玻璃的独创制作方法对整个人类发展都有着开拓性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埃及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以及敬业钻研的精神体现埃及人民的创造才能艺术气质另一方面埃及特殊的亚欧非三洲接壤的地理条件也为他能够很好的吸收东西方文化而达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埃及的艺术设计还体现了奴隶主专制统治下手工发展的典型特色这种制度的建立使得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所区分行业分化日益细化出现了许多专事某种手工业的工匠冶炼木作石雕制陶皮革纺织等等均已经独立职业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之下地位低下的工匠被安排在奴隶主的作坊中不计工本的夜以继日的从事手工制作此情景在埃及存世的壁画中可见为满足奴隶主的享乐工匠们在加工技艺上装饰手法上大显身手材美工巧是在即手工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处于一个宗教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以及观念风俗领域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国度古代埃及的手工艺不免给打上鲜明的宗教烙印工匠们的创造活动深受神道和王权的支配和束缚从设计的重点看对就具有强烈精神性象征性的装饰因素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使用的重视大量的手工艺作品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是制作的为了达官贵人在冥间和来世尽情享受而存在从艺术风格上看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都被笼罩上一种宗教的神秘色彩庄严肃穆壮丽凝重~另外宗教观念引发的对永恒的向往传统的尊崇以及对陈规与程式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埃及艺术设计在技艺风格观念上的正常发展与进步埃及工艺美术宗教方面的影响:古代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陶工艺三个文化期:欧贝德乌鲁克杰姆迪特纳斯尔金属工艺中的材料突破原始沥青两河流域是西亚的走廊其中主要为两支一支:苏美尔人一支塞姆人公元前27世纪至26世纪乌尔比较强盛成为乌尔第一王朝时期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阿摩利人与当地人同化建立了古巴比伦第一王朝苏美尔时期时期的文明欧贝德乌鲁克杰姆迪特纳斯尔现代国际学术界把对上古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称为亚述学新巴比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皆达到两河流域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巴比伦城更成为那个时期西亚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石工艺作品较少但是法国考古学家1901年在古代埃兰城苏萨遗址发现了一块玄武石碑汉莫拉比法典杰姆迪特纳斯尔文化时期(阿卡的时期)两河流域的石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圆筒形印章护身符为主的小型石工艺多以浮雕为主亚述帝国时期两河流域的石工艺再创辉煌作品也趋向于大型化如装饰石板石碑等乌鲁克时期陶工艺最大的突破就是出现了陶轮泥板文书:古代西亚的一种文字记录最初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所采用后扩及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楔形文字刻划在粘土板上晒干或烘干而成亦称为亚述版近代考古学家在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发现这种泥板文书有两万多块尼尼微陶器:在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遗址发现了一批造型精巧做工静心的小型容器后得名之后其他遗址出土的同类陶器也沿用这一称谓这类彩纹陶器的显著特征装饰纹样几乎布满整个器壁其成型方法普遍采用陶轮造型配有耳把手附件其形制多为高杯偶尔有高足的壶器身施挂白色化妆土并以鲜艳的紫红色描绘几何纹飞鸟以及其他变形的动物纹饰装饰结构极为严格汉莫拉比法典:法国考古学家于1901年在古埃兰城苏萨遗址发现的一块玄武石碑是精美的石工艺作品而且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2.25米高的石碑造型遒劲大方装饰古朴典雅被视为巴比伦王国时期最出色石工艺作品石碑上端以浮雕的形式装饰着太阳神授予汉莫拉比王权力的庄严情节太阳神高大的端坐在宝座之上矮小的汉莫拉比王站立在太阳神面前接受赐予这表示人类必须在神明之下神的意志不可抗拒雕刻人物体现了苏美尔艺术传统的古朴柔韧打破了正身侧面率的程式化表现石碑下半部分是法典条文全文49栏282条8000余字是古代第一部完整的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全面的反映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是研究和考古的珍贵资料欧比德陶工艺特点:此时期的彩纹陶器以黄绿色细腻为原料以赭红色几何纹饰装饰为主同时也有少量以人物飞禽走兽和植物的图案描绘有些装饰仅限于装饰带其余部位几乎是空白或仅仅有一根线器形多为各式各样的罐和钵此时期还有不少粘土陶像出土被称为母神这些陶像造型生动活泼风格古雅有的以泥丸贴在肩部有的抱着小孩有的双手叉腰头部多为蜥蜴和蛇也有缺少头部的显然有些完全裸体的女性陶塑是纯粹的母像而且贴有泥丸的女性陶像更像女族长和部落首领头饰则是这个氏族的图腾形象泥丸的数量可能是氏族数量两河流域石工艺的代表类型:两河流域相比较埃及因为石材的缺乏没能留下像埃及那样的大型的建筑但是大量制作精美的石工艺作品保留下来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器物:乌鲁克文化期出现作为贡品的石质容器由于石材稀少加工精美的石工艺制品成为珍贵的象征石碑法典碑界碑:苏美尔时期制品趋向于大型化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奉献用品和石碑为主要内容到阿卡的时期石制品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那种注重供奉和纪念性的石器趋势越来越明显纳拉姆辛石碑汉莫拉比法典亚述黑色方尖碑石印章护身符:杰姆迪特纳斯尔文化时期(阿卡的时期)两河流域的石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圆筒形印章护身符为主的小型石工艺多以浮雕为主装饰陈设品:除了纯粹的石质工艺品之外此时也流行以石为主简配其他诸如青铜黄金贝壳等材质的工艺制品这类作品更加强调审美功能而且他们的实用性就是供奉起来让人欣赏杰姆迪特纳斯尔——苏美尔时期金属文化: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至极的青铜和黄金工艺制品这些作品不论在制作技术和造型上还有装饰风格都已经十分成熟足以代表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的水平显著特征:就是造型多为翼狮牧羊羊鹿等形象不仅可以看见当时工匠精湛的冶炼铸造技艺和巧妙的设计意识同时领略到作者把握动物身体结构和捕捉刹那间的生动情态能力此时期流线在黄金工艺中黄金与贝壳天青石木材等其他材料相配并且出现一种特殊的材料原始沥青他色彩凝重呈现紫黑色玄青色有光泽且不怕腐蚀和黄金的色彩和质地形成鲜明的对比为金属工艺增添了新奇的艺术效果这种材料的突破是两河流域先民对工艺材料以及艺术表现的一大贡献古代两河流域工艺作品的特点古代波斯工艺美术:波斯帝国之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后兴起埃兰和米堤亚王国古代波斯最强盛的王朝是大流士一世统治的阿克美尼德王朝阿克美尼德王朝的陶工艺主要体现在作为建筑材料的釉面陶砖釉陶浮雕翼狮形角杯撒珊王朝银器造型:八曲长杯盘执壶瓶碗波斯的陶工艺斯西亚纳彩陶黑色装饰彩陶埃兰王朝动物纹装饰的黄金杯杯壁上有浮雕和立雕绿釉陶器:帕提亚王朝时期的代表陶器以双耳壶大口壶三耳壶双耳水罐等器形居多这些壶看上去口缘部分翻卷把手经过手工捏制后垂直粘结在壶的腹部上并装饰有钉痕一样的泥点造型具有金属器皿的特征壶的装饰多在颈部肩部以刻划得形式装饰水平的之子形的折现通常刻线不深经绿釉的流动产生一层浓色而先的富有变化翼狮形角杯:古代波斯所有工艺中最具代表性因为这种造型的角杯在其他地区很少发现他的基本结构都是前面带翼的狮头鹰头或者其他动物的形象后半部分为高筒的杯子大都以黄金银子等贵金属制成在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翼狮形角杯极为盛行它不仅仅作为饮酒或者应料容器同时是权贵的象征但此类杯子造型突出其精彩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实用性这表明那时候刻意追求装饰和忽视使用功能的一种趋势作品结构严谨做工考究形象饱满反映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出于黄金时代的风采八曲长杯:是萨珊王朝时期最具特色的银器造型它因为杯子的口缘弯曲成八分并且细长的形状而得名其装饰多在杯子的外壁和底部纹饰精致典雅颇具装饰效果这种造型的器具在其他地区其他时间很少见到因此非常独特它与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的翼狮形角杯的造型形成鲜明的对照连珠纹:以连珠组成环形饰带其内配以对称动物使萨删王朝时期织锦中极为常见的饰纹在连珠饰带内德动物皆有翅膀使之成为天马飞牛飞鹿飞狮等有翼动物并且把它们用人的装束打扮起来人颈部缠绶带口中衔项链表现其威武的身姿和凌厉的气势这种独特的装饰手法成为萨珊式花纹的典型形式并且通过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织锦工艺纹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波斯时期陶器的发展特点: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波斯进入青铜时代在此期间在伊朗高原西部出现埃兰古国这一时期所盛行的陶工艺制品被称为苏萨类型的彩纹土陶苏萨类型彩纹土陶可以细分为五个时期几何纹多彩土陶期山羊和植物纹多彩土陶飞鹫纹多彩土陶器刻纹土陶器贴纹土陶器苏萨样式之后出现了吉延类型陶工艺这类陶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双头鸟的土陶(算是苏萨类型的延伸)刻线纹和彩纹组合的装饰平行线作为装饰的主体纹样变得十分抽象米堤亚王国的兴起为古代波斯陶工艺的繁荣提供了大号的时机此时陶器的造型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抽象的动物形象做为容器的外形然后加上壶嘴把手等看上去类似陶塑动物实际上都是功能完好的容器波斯染织工艺代表作品类型:织锦织锦的纹饰一般以连珠组成环状饰带其内配给以对称动物是萨珊王朝时期织锦中极为常见的纹饰使之成为天马飞牛飞鹿飞狮等有翼动物并且把它们用人的装束打扮起来人颈部缠绶带口中衔项链表现其威武的身姿和凌厉的气势这种独特的装饰手法成为萨珊式花纹的典型形式并且通过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织锦工艺纹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用于宗教仪式的织锦工艺织品在波斯极为盛行这类作品的装饰纹样大都是圣火纹圣树纹以及双鸟纹等织毯织毯工艺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因其优质的材料精致的做工高超的编制技巧享誉全球以致后来受其影响的整个伊斯兰地区生产的地毯都称为波斯地毯由于地理原因波斯拥有丰富而优质的织毯原料加之地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热点因此波斯织毯工艺十分盛行特别是萨珊王朝时期不仅织毯质量上乘产量颇丰而且装饰华丽富丽堂皇成为当时比银器更有世界性的高档工艺品装饰内容大多为圣树鲜花飞鸟等总之织毯纹样呈现出色彩艳丽纹饰繁缛形象饱满的艺术特色波斯石工艺的代表类型古代波斯的石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造型和装饰具有民族文化传统和区域特色在制作技艺上不仅继续和发扬了两河流域的成就而且也不断吸收古希腊罗马和东方印度等国的经验从而形成开放而充满世俗的风格石器时代以后的波斯各时期石工艺主要作为建筑室内以及其他地方的装饰而存在与发展具有真正实用功能的石器并不多见大都是一些神像或人物和动物的雕像阿克美尼德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国王雕像神像动物雕像及建筑壁饰柱头装饰还有贵金属制成的印章等萨珊王朝的石工艺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并未把目光投向大型的装饰物上而是更多的体现在小而精巧贵重而稀有的石工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玛瑙水晶等材料刻的印章配饰等表现技法精致细腻并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充满了世俗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另一方面此期还雕刻了一些公共设施古代波斯金属工艺:古代波斯的金属工艺是世界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波斯个王朝时期的贵金属工艺制品不论在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上还是功能的设计上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为古代西亚的金属工艺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埃兰王朝时期波斯的金属工艺就相当成熟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间这里已经出现了造型单纯装饰典雅的银器现藏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的公元前30世纪左右的人物纹银杯杯壁两侧分别装饰着一个女性人物一侧为站立姿势另一侧是坐姿整个装饰体现了一种古典美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埃兰工匠的审美水平和制作技艺在埃兰王朝末期至米堤亚王朝初期的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用青铜制作的城徽马具铜壶腰带及杆头装饰他们集中体现了古代波斯青铜工艺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征在古古代印度的工艺美术我国史记称印度为身毒汉书称其为天竺古代印度最早的居民主要是:罗田比茶人孟达人雅丽安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遗址:哈拉帕莫亨佐达罗(石质砝码)哈啦帕文化世界三大文化体系: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中国文化雅利安人婆罗门教吠陀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瓦尔那种姓制度北印度互相征战的时期为列国时代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佛教四谛:苦集灭道印度第一个封建王朝:沙摩陀罗笈多一世笈多王朝哈帕拉出土的地母神像陶俑陶制玩具重要代表瘤牛是哈帕拉文化陶工艺作品中常出现的形象孔雀王朝时期石工艺的主要材料:红砂石这一时期建造了一批篆刻诏令的纪念性石柱四位一体狮子像贵霜王朝时期牛建陀螺艺术印度金属工艺作品多用于祭器神像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神湿婆毁灭之声地母神像;在印度哈帕拉出土的陶器中有很多地母神像的陶俑具有独特的风格作品采用粘土做原料以手工制作后再素烧而成其特点是形态抽象造型夸张在古朴的形象中蕴含着强劲有力的气韵地母神象征着温暖入床的大地孕育无数生命同时也保护着来年的丰收祈祷着上天的恩赐作品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们的灵巧的双手具有的无线创造力神像的五官首饰都是由匠师们用手搓成各种的泥丸泥条塑造的表现潇洒大气的写意风采熔蜡铸造法种姓制度四位一体狮子像犍陀罗艺术:印度笈多王朝石质佛像特点:古代印度早起的工艺美术:宗教观念对古代印度工艺的影响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特征: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约476——1453)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歇不前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起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的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的存在被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在上帝就是没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导下人们似乎永恒的体验着无限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中世纪是人们精神最自觉的时代白地彩绘陶:公元9世纪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再施挂釉色而成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彩色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样鸟兽纹样特别是89世纪立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下令禁止供奉偶像的时期内上述纹样更被广泛采用造型:1.盘钵杯壶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圣像或者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装饰技法先以褐色黑色勾勒出纹样轮廓再填入黄绿红青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这样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丽而洁净的效果有时还用金银等色但是更多的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有时仅仅用白和金装饰器物的内侧而外侧采用刻线纹样施挂绿釉甚至还有阿拉伯文字作为装饰的主体课件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哥特式风格:哥特这个词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起一个叫西哥特的部落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了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源自欧洲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与13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时代的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的一些地区这种风格依然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该风格的特点是夸张不对称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主要特点在18世纪再次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十九世纪以后仍偶尔应用哥特式家具主要特征是与当时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一致如采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线雕或者透雕的镶板装饰与具有厚实感的罗马式家具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哥特式家具的艺术风格还在于其精致的雕刻装饰上家具每一处的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的划分成矩形矩形内部布满了藤蔓花叶根茎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这些纹样大多具有基督教的象征意义箱柜等常常装饰以浮雕有时镶嵌金属装饰附加柳丁金银细丝工艺:欧洲中世纪拜占庭金属工艺的装饰方法是将细丝进行在加工的制作过程经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工艺进行再次塑造珐琅: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英译词珐琅一次源于中国隋唐时西域的地名珐琅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的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在陶或瓷胎表现的称为釉附在建筑上的称为琉璃附在金属上的则称为珐琅珐琅镶嵌技法:金属工艺品装饰的一种技法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凸面加工法即先在铜制品表面挖出一个凹陷的图案将珐琅倒入凹处再在凸起的部分镀上金粉最后至于窑中煅烧另一种方法是将黄金弯成各种窄条贴于物品表面再将珐琅倒入窄条之间的空隙中效果十分突出珐琅镶嵌是哥特时期典型的装饰。
浅析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装饰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浅析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装饰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浅析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装饰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内容摘要:伊斯兰工艺美术是世界工艺美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工艺美术与东方工艺美术交流的桥梁。
伊斯兰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与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联系密切。
关键字:伊斯兰教伊斯兰工艺美术特征原因正文内容:伊斯兰工艺美术在在世界工艺美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沟通东方工艺美术与西方工艺美术。
伊斯兰工艺美术也收到东西方工艺美术的影响得到发展。
伊斯兰工艺美术是伴随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伊斯兰的原意是“顺从”、“和平”,意思是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和平与安宁。
伊斯兰教从一个民族宗教发展到一种宗教、文化、政治力量,也促进了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发展。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
在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
所谓五功即“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装饰性特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抽象性的表现和繁缛而刻意的装饰;二,伊斯兰工艺美术表现了浓重的世俗性;三,伊斯兰工艺美术中的装饰纹样,丰富并发展了人类的装饰艺术,以植物纹样为主形成阿拉伯纹样;四,伊斯兰工艺美术在艺术形式法则上注重(1)整体与局部的统一;(2)弧线与直线的统一;(3)简洁与繁缛的统一;(4)造型与装饰的统一;(5)文字与图形的统一。
伊斯兰教义规定严禁绘制有人和动物的形象,所以伊斯兰工艺美术采用抽象的纹样,利用阿拉伯文字、几何图形进行装饰。
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是绝对的一神论,即对唯一真主安拉的顺从。
神就是唯一的创造者就是它的主要信念。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穆斯林神学家则进一步认为表现活物是对神的创造者的特权的侵犯。
从10世纪神学家都谴责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宗教建筑物上塑造或描绘的人和动物。
禁止对人和动物的造型表现,主要在宗教美术中被严格遵守,只有极个别例外;在世俗艺术和作为书籍插图的细密画中并不执行这一禁止;在生活用品中允许人和动物形象的使用。
工艺美术意义和价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工艺美术意义和价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艺,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艺术形式。
工艺美术通过对材料、工艺和形式的深入研究,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的艺术品和工艺品。
工艺美术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具有审美的魅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古代的陶瓷、雕塑,还是现代的珠宝、玉器,每一件工艺美术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传递着一种文化的精神。
它们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结晶,更是整个民族的智慧结晶。
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提升生活品质,净化社会环境。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经济效益,还为社会传承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工艺美术还是一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通过对工艺美术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和创新优秀的工艺技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此,本文将从工艺美术的定义与范围、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工艺美术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展示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工艺美术的意义和价值,并介绍了本文的目的。
在概述中,将会强调工艺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其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作用,以及工艺美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价值。
接着,对于本文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了解整个文章的组织框架。
正文部分将会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工艺美术的定义与范围、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以及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工艺美术的定义与范围部分,将对工艺美术进行界定,并探讨工艺美术的相关范畴和内涵。
通过对各种工艺美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分析,展现出工艺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宗教文化在陶塑中的运用
基 督教 、 教 素 材经 常作 为创 作题 材 , 括宗 教人 物 、 儒 包 宗 就 成 为 我 国南 方 颇 具 规 模 的 陶 器 生 产 基 地 。而 随着 社 会
教故事 , 常见 的有 释迦 牟 尼 、 音 、 观 罗汉 、 达摩 、 八仙 、 老 审 美 需 要 逐 步 发 展 起 来 的 艺 术 陶 , 明 清 时 期 已 形 成 以 到 子 、 子 以 及 孔 子 、 子 等 的 塑 像 以 及 与 他 们 有 关 的 风 格 独 特 、浑 厚 古 朴 、形 象 生 动 而 著 称 的 “ 湾 公 仔 ” 庄 孟 石 .
或沉 思 、 欢喜 、 或 或傲慢 , 神态 各异 。一个 的审美情 趣 、 审美 观 念 、 审美感 情 与 审美 追求 . 世俗 的 有 现得个性 鲜 明 ,
眼 手 足 显 倾 向 和 民 间 艺 术 色 彩 。因 此 , 能 一 看 到 观 音 、 汉 塑 像 个 的眉 宇 、 神 、 势 、 姿 都 富 于性 格 的表 现 力 , 现 不 罗 出他们各 自的脾 气 、 风度 、 操 、 情 品质 , 个性 呈现 出来 , 使 就认 为是宗 教艺术 。
故事。 成 为 我 国 民 间艺 术 中 的 奇 葩 。
石湾 陶 自古 以来 都 属 于 民窑, 民的需 求有 赖于 市 人
2 宗教 与 艺 术 的关 系
场 的肯定 , 市场 的需 求和社 会 的 审美正 是石 湾 陶艺 发 而
展 和 衍 变 的 动 力 。 从 一 般 日用 陶 器 到 艺 术 陶 器 的 制 作 ,
习俗 和 生活 的需 要 。在题 材方 宗 教 与 艺 术 的 关 系 是 非 常 错 综 复 杂 的 . 教 题 材 的 都 是 为 了满 足 民间信 仰 、 宗 从 艺 术作 品经 常被 人作 为 宗教 塑像 供奉 , 种 现象并 不 难 面, 宗教 故事 到各 时代 的典 故 ,总 能反 映各个 时 代 的 这 为 理 解 。黑 格 尔 早 就 指 出 :最 接 近 艺 术 而 比 艺 术 高 一 级 的 社 会 思 潮 和 生 活 风 尚 ,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所 接 受 。 “ 领 域就 是宗 教 ,“ 教 往往 利用 艺术 ,来 使 我们更 好 地 ”宗 石 湾 陶 艺 经 过新 中 国成 立 初期 新 文 艺 工 作者 参 与
伊斯兰工艺美术
伊斯兰工艺美术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大力发展离不开,一神教的宗教信仰、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阿拉伯民族的求异心理和文化传统,为其提供的有利条件,并使之成为世界工艺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它不仅体现了伊斯兰教的精神实质,也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独特风采。
伊斯兰工艺美术的特点是抽象性的表现和繁缛而刻意的装饰。
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因此,具象而写实的艺术形象难以得到发展,工艺美术创作的主要精力倾注在抽象性装饰纹样中。
伊斯兰工艺美术还表现了浓重的世俗性。
从其艺术的基调上来看,更多地表现了能给人们带来欢愉、喜悦和轻松的情调,很少有压抑、神秘的宗教气息。
伊斯兰工艺美术中的装饰纹样,丰富并发展了人类的装饰艺术,它把以植物纹样为主的装饰艺术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阿拉伯纹样。
伊斯兰工艺美术在艺术形式法则上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弧线与直线的统一、简洁与繁缛的统一、造型与装饰的统一、文字与形象统一。
在伊斯兰世界里,除了传统的埃及、罗马时代和萨珊时代的碱釉系青釉、绿釉仍然生产之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由精美纹样装饰起来的,铅釉系白底多彩釉陶、白地多彩刻线釉陶、铅釉系锡白釉陶器,纹样艳丽的白釉蓝彩或白釉绿彩陶器,以及白釉之上彩绘金、银、铜等各种颜色的华丽釉陶。
原有的青釉、绿釉陶发展成更为精美的釉陶品种,形成空前繁荣的局面。
中期伊斯兰时代还出现了颇具代表性的“米奈”型陶器。
米奈型陶器将色彩的彩度柔和地降低,显得淡雅调和。
虽无釉药的光泽,表面却有光滑美丽的肌理。
伊斯兰的金属工艺,选料讲究、造型奇特、装饰繁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极强的实用功能。
就整体而言,伊斯兰金属工艺充满着世俗情调,它的用途,几乎都是为现世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对于宗教,尚未处于全面服务的状态。
伊斯兰的匠师们善于精工细作,在所有的金工作品中,都能反映出他们热情、精心、善于思考和勤于实践的创造精神。
《长颈瓶》就是金属工艺中最优秀的代表。
尤其是那些用于王公贵族的金工制品,以优美典雅的形制和精美繁丽的装饰,把伊斯兰金属工艺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为世人所赞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工艺美术也就开始产生了。
分布在世界各地,上下百万年,人们创造的难以数计的工艺美术作品。
当然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在诸多环境,民族等因素中,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下面我们拿中世纪的工艺美术作为代表,谈一下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后,在向西欧扩张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
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美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美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美术。
拜占庭工艺美术: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后,罗马帝国即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至395年狄奥多西皇帝把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各掌东西部分时,帝国正式分裂。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因未受列蛮族的侵扰,政治经济都比较稳定,国家繁荣,其疆域包括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及意大利北部的一部分。
这些领土大部分为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地区,古代艺术的传统影响相当广泛。
东罗马帝国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同罗马教会不同之处是,东正教将皇权和宗教偶像集于皇帝一身,教会隶属于国家,皇帝既是国家的主宰,又是上帝意志的代表。
拜占庭艺术在王权的支持下带有较多的世俗特点,显得比较宏伟富丽。
同时,由于东正教思想的控制,并部分继承了古代艺术的传统,拜占庭艺术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程式化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显得刻板、威严而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
拜占庭艺术主要包括建筑、镶嵌面、圣像画和雕刻。
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执政时期。
这位皇帝曾一度恢复了包括意大利和北非在内的罗马帝国的领土,为炫耀功绩,他在君士坦丁堡和意大利的拉文纳城大兴土木,倡导艺术。
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有圣索菲亚教堂和圣维塔尔教堂。
公元七世纪,拜占庭帝国失去了中东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经济文化大大衰颓下来,八世纪又发生了“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艺术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处于一个低潮阶段。
拜占庭美术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是马其顿王朝时期(公元842——公元1057)。
这个时期帝国经济恢复,矛盾缓和,圣像破坏运动停止,教堂里又出现了新的宗教画。
教堂建筑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及系统,从而能更好地宣传神权思想与禁欲主义,建筑中十字形圆穹教堂占了统治地位。
十一、十二世纪更趋成熟,五个穹隆顶的教堂成为最完美的体现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形式,外形匀称,主次分别,丰富和谐,中间最高的穹隆突出王权和宗教统一的思想,内部装饰所严格遵守的体系是:耶稣与帝君被同样描绘在主穹隆位置,四天使守四方,福音传
道在两边,其它墙面是圣徒的故事;祭坛宝座上是圣母,下面试教会长者圣餐的场面,整个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直到最顶点是基督的巨大形体,表示坚定不移的宗教秩序。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其中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为知名。
这些教堂的镶嵌画都带有很强的装饰性,人物被不成比例的拉长,但显得非常肃穆、庄严,色彩和明暗变化被提炼到最纯粹、最简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体感,仿佛人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哥特式工艺美术:
哥特式(Gothic),最初使用于文艺复兴时期,原含有轻蔑之意,意即它是北方蛮族——哥特人的产物。
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得到了应有评介。
12世纪中叶发端于法国,13 世纪达到高峰,15世纪衰落。
风格特点:以罗马风式艺术为基础,更为人化和情感化,充满了激情和动感的艺术效果。
有现实主义描绘,但更强调作品的精神性。
彩绘玻璃窗:西方教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过程:一般是先用铅条编连成各种抽象的轮廓,然后再用小块的玻璃镶嵌彩绘而成。
基本色调:红、蓝、紫三种。
小结n共同特点: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
显著特色:工艺美术与精神生活的联系更密切。
纯艺术门类衰落,工艺美术取得极大成就。
反映了神权思想影响下神圣威严的审美观念。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可以说是宗教的产物。
没有基督教,就不可能有与之相应的各类工艺美术,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工艺美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