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___消化管一

合集下载

《组织学和胚胎学》PPT课件 消化管

《组织学和胚胎学》PPT课件 消化管

2.HCO3-可中和H+
★ 胃上皮细胞快速更新
胃壁结构模式图
小肠(small intestine)
小 肠 结 构 模 式 图
黏 膜
1.上 皮: 单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 和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结缔组织,小肠腺; 3.黏膜肌层: 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4. 小肠黏膜的特殊结构: 小肠表面积的三级放大
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 的重吸收
颈黏液细胞 (mucous neck cell) 分布:胃底腺顶部 结构:C呈锲形;核扁平
形,位于C基部,核
上方有许多黏原颗粒。 功能:分泌可溶性的酸性黏 液。
胃底腺(光镜)
壁细胞
主细胞
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液层:0.25-0.5mm, 含有HCO31.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
肠绒毛
小肠绒毛
小肠腺
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
LM:C呈高柱状;核椭圆形,
结构
位C基部;胞质嗜酸性; 纹状缘。
EM: ●微绒毛(表面有细胞衣)
● ●
SER和Gc
紧密连接
功能: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腺
腺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 泌细胞、 干细胞和潘氏细胞( Paneth cell) 小肠腺特征性C LM:锥体形,顶部胞质含嗜酸性颗粒。 结构 EM: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超微 结构特点 功能: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
*表面黏液细胞(Surface mucous cell)
结构:C呈柱状;核椭圆形,位于C基部;
顶部胞质内充满粘原颗粒,HE染色
切片中胞质色浅至透明。 功能:分泌黏液覆盖于黏膜表面,起保护
作用。

消化系统组织学

消化系统组织学

消化系统组织学第⼆章消化系统学习任务消化管壁的⼀般结构;⾷管⾄⼤肠的主要结构及功能特点;唾液腺的⼀般结构,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胰腺的结构及功能;肝⼩叶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门管区的结构特点。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物,吸收营养物质。

第⼀节消化管消化管由⼝腔、咽、⾷管、胃、⼩肠和⼤肠等管道构成。

除⼝腔和咽外,其管壁结构由内向外⼀般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

⼀、消化管壁的⼀般结构(⼀)黏膜黏膜(mucosa)是管壁的最内层,由上⽪、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图2-1)。

1.上⽪衬在管腔的内表⾯,胃、⼩肠和⼤肠为单层柱状上⽪,以消化和吸收功能为主。

消化管的两端(⼝腔、咽、⾷管和肛管的下1/3)为复层扁平上⽪,以保护功能为主。

2.固有层(lamina propri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细⾎管、神经、散在的平滑肌纤维、⼩消化腺和⽑细淋巴管。

胃肠此层有⼤量的腺体和淋巴组织,以及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3.黏膜肌层(musclaria mucosa)由薄层平滑肌束组成,其收缩可促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图2-1消化管⼀般结构模式图(⼆)黏膜下层黏膜下层(sabmucos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

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纵⾏或环⾏的皱襞(plica),有扩⼤黏膜表⾯积的作⽤。

(三)肌层肌层(laminamusclaris)除⼝腔、咽、⾷管上1/3和肛管下1/3为⾻骼肌外,其余均为平滑肌。

肌层⼀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

有些部位环⾏肌局部增厚形成括约肌。

(四)外膜外膜(tunicaadventitia)为纤维膜或浆膜。

纤维膜(fibrosa)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与邻近器官相贴,与周围组织⽆明显界限。

浆膜(serosa)见于胃、⼤部分⼩肠与⼤肠,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组成,具有湿润、光滑的特点,有利于胃肠的蠕动。

消化系统—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消化系统—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固有层(lamina propria) :
LCT; 胃、肠富含腺体和淋巴组织
➢黏膜肌(muscularis mucosa):
薄层平滑肌(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和黏膜 下神经丛
➢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皱襞
肌层
➢类型: 骨骼肌—口腔、咽、食管上 段和肛门; 平滑肌—大部分,如胃肠。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 组成
消化腺
消化和吸收 功能
内分泌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内 外)
➢黏膜(mucosa) ➢黏膜下层
(submucosa) ➢肌层(muscularis) ➢外膜(adventitia)
黏膜
➢上皮(epithelium):
复层扁平上皮 — 口腔、咽、食管和肛门 单层柱状上皮 — 胃、肠
➢层次: 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肌层间有肌间神经丛,调节
肌层运动。
外膜
➢纤维膜:结缔组织 见于食管和大肠末段
➢浆 膜:结缔组织 + 间皮 见于胃、大部分小肠和大肠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知识点之第12章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知识点之第12章消化管

第12章消化管【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管壁结构;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主要学习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消化系统消化腺小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均开口于消化管腔大腺: 位于消化管壁外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从内向外,管壁分四层。

(一)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富含小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

3、粘膜肌: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消化腺、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与粘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三)肌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

多呈内环、外纵走向,肌层之间含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纤维膜或浆膜(结缔组织外有间皮)。

二、口腔: (自学)(一)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有小唾液腺,无粘膜肌。

(二)舌:表面覆有粘膜,内部为骨筋肌。

舌乳头:由舌背粘膜隆起形成,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后两种舌乳头内,呈花蕾状,由味觉细胞(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为味觉感受器。

(三)牙:解剖上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其组织结构包括: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由牙小管和间质(胶原原纤维及钙化基质)构成。

牙袖质:包于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袖柱和轴柱间质构成,为人体内最硬的结构。

牙骨质:包于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织结构似骨组织。

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内。

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骨膜及牙龈:包绕牙颈周围的口腔粘膜。

(四)咽:由粘膜、肌层(骨骼肌)和外膜(纤维膜)组成。

粘膜:口腔: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喉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三、食道特点: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较厚,为纵行平滑肌。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消化管

| |第十二章消化管一、名词解释1、皱襞2、细胞内分泌小管3、intestinal villus4、肠隐窝5、纹状缘6、潘氏细胞7、味蕾8、微管泡系统9、中央乳糜管10、胃小凹11、舌乳头二、填空题三、选择题1、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是位于复层扁平上皮内的椭圆形小体B、由I 型细胞、II 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C、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D、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有味毛E、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2、关于牙本质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由牙本质小管和间质构成B、间质中含有胶原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C、牙本质中的胶原原纤维称牙本质纤维D、基质中无机成分占80%,故较骨质坚硬E、牙本质对冷、痛、触觉刺激较为敏感3、关于食管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B、固有层内有食管贲门腺C、粘膜肌不连续D、肌层为外环内纵的平滑肌E、外膜为纤维膜4、关于胃上皮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无杯状细胞的单层柱状上皮B、表面上皮不同于胃小凹的上皮C、上皮细胞能分泌大量粘液D、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E、上皮表面的粘液是胃粘膜的重要保护层5、胃上皮细胞更新的时间为A、3 天B、3 周C、1 月D、2 月E、3 月6、吸收维生素B12所需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胃小凹上皮细胞D、胃内分泌细胞E、壁细胞7、关于小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环行皱襞B、表面有大量绒毛C、固有层内有肠腺D、固有层内有明显的神经丛E、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有淋巴组织8、关于12 指肠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许多环行皱襞B、绒毛呈叶状C、杯状细胞少D、固有层内含12 指肠腺E、粘膜肌不连续9、关于回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粘膜下层有时可见腺体B、杯状细胞多C、有集合淋巴小结D、靠近淋巴小结的上皮中有微皱褶细胞E、粘膜肌不连续10、光镜下,小肠区别于大肠的最主要特征是A、有许多肠绒毛B、杯状细胞较少C、无结肠带D、肠腺较短小E、有许多皱襞11、下列哪项不存在于小肠?A、absorptive cellB、goblet cellC、intestinal villusD、intestinal cryptE、Parietal cell12、粘膜肌的收缩可促使A、粘膜活动B、腺体分泌物的排出C、血液运行D、粘膜与腔内食物的接触E、以上都对13、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在A、粗面内质网B、细胞内分泌小管C、线粒体D、微管泡系统E、高尔基复合体14、关于小肠吸收细胞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游离面有纹状缘B、微绒毛不能伸缩C、微绒毛表面有由糖蛋白构成的含有消化酶的细胞衣D、滑面内质网膜上有甘油三酯合成酶E、相邻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15、关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下列哪项错误?A、分布于上皮与腺体中B、有基底侧突与邻近细胞相接触C、在H.E 染色切片上容易辨认D、底部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E、分开放型与封闭型两类四、判断题1、消化管的外膜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前者由结缔组织构成,后者由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2章 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2章 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2章消化管第12章消化管A型题1.关于味蕾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是味觉感受器B.是感觉神经元C.是感觉上皮细胞D.舌尖的味蕾感受甜咸味刺激E.舌背部的味蕾感受苦味刺激2.复层扁平上皮与单层柱状上皮交界处位于:A.食管与胃贲门之间B.口腔与咽之间C.咽与食管之间D.胃与十二指肠之间E.回肠与盲肠之间3.关于人食管结构,哪一项错误?A.腔面有7~10条纵行皱襞B.黏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上皮C.黏膜肌层为一层纵行的平滑肌D.黏膜下层内含粘液腺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含骨骼肌4.关于胃黏膜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单层柱状上皮B.含少量杯状细胞C.细胞顶部含大量粘原颗粒D.HE染色标本中着色较淡E.上皮细胞可分泌粘液5.消化管壁可分为A.内膜、中膜、外膜B.内膜、中膜、浆膜C.内膜、中膜、纤维膜D.内皮、肌层、纤维膜E.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6.胃黏膜之所以能抵御胃液侵蚀,主要是因为A.胃液中的消化酶B.上皮细胞分泌碱性粘液,具有保护作用C.杯状细胞分泌保护性粘液D.微绒毛屏障E.胃黏膜表面存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7.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可位于A.上皮层B.黏膜层C.固有层D.肌层E.外膜8.胃黏膜上皮的表面粘液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5-羟色胺C.粘液D.内因子E.H离子9.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A.盐酸B.胃蛋白酶C.胃蛋白酶原D.内因子E.维生素B1210.胃底腺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微管泡系统E.细胞内分泌小管11.关于壁细胞合成盐酸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先由细胞质内的碳酸酐酶催化CO2与H2O形成H2CO3 B.先由细胞质内的碳酸酐酶催化H2CO3解离生成H+C.H+被主动运输到细胞内分泌小管D.Cl-也经小管泡系被主动到细胞内分泌小管E.H+与Cl-在细胞内分泌小管内结合形成HCl 12.盐酸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内因子吸收B.稀释毒物C.消化蛋白质D.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E.消化淀粉13.内因子是由何种细胞分泌?A.胃腺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壁细胞D.内分泌细胞E.吸收细胞14.壁细胞分布于A.胃底腺的底部B.胃底腺的底部和颈部C.胃底腺的底部和峡部D.胃底腺的颈部和峡部E.胃底腺的颈部15.关于胃酶细胞结构特点,哪一项错误?A.细胞呈柱状B.细胞质嗜酸性C.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D.细胞质内含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E.分泌胃蛋白酶原16.哪一种结构特点与壁细胞无关?A.细胞质嗜酸性B.可分泌盐酸C.细胞质内富含线粒体D.细胞质内富含粗面内质网E.细胞内含细胞内分泌小管17.哪一个器官的黏膜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十二指肠18.细胞内分泌小管由A.壁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B.壁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C.主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D.主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E.M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19.小肠环行皱襞由A.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B.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C.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D.黏膜和部分黏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E.黏膜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20.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是A.绒毛表面的粘液层B.微绒毛表面的细胞衣C.吸收细胞的粗面内质网D.吸收细胞的滑面内质网E.小肠表面的纹状缘21.中央乳糜管A.是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B.是毛细血管,与氨基酸吸收有关C.是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D.是毛细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E.是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22.哪一种结构与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无关?A.绒毛B.微绒毛C.小肠腺D.柱状细胞E.环形皱襞23.小肠绒毛A.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B.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C.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D.由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E.与水电解质转运相关24.组成小肠腺的主要细胞有A.柱状细胞、扁平细胞、潘氏细胞B.柱状细胞、潘氏细胞、壁细胞C.柱状细胞、壁细胞、主细胞D.柱状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E.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25.肠腺潘氏细胞内的嗜酸性分泌颗粒内含有A.蛋白酶B.脂酶C.组织胺酶D.溶菌酶E.过氧化物酶26.关于大肠的结构特征,哪一项错误?A.黏膜无绒毛B.上皮由柱状细胞组成C.肠腺长而密D.肠腺的杯状细胞含量多E.固有层内有较多的孤立淋巴小结27.关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哪一项错误?A.胃上皮及腺内B.小肠上皮及腺内C.食管上皮内D.结肠的上皮及腺内E.阑尾的上皮及腺内28.存在于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有A.食管腺,贲门腺,胃底腺B.食管腺,幽门腺,胃底腺C.贲门腺,胃底腺,十二指肠腺D.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肠腺E.食管腺,十二指肠腺B型题备选答案(第29~32题):A.细胞内分泌小管B.中央乳糜管C.横小管D.纵小管E.E.有孔毛细血管29.合成盐酸的部位是30.运输乳糜微粒的是31.运输氨基酸的是32.运输葡萄糖的是备选答案(第33~38题):A.杯状细胞B.壁细胞C.主细胞D.颈粘液细胞E.潘氏细胞33.细胞质内含溶菌酶的细胞34.能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35.能分泌盐酸的细胞36.能分泌内因子的细胞37.能分泌凝乳酶的细胞38.细胞质内含肽酶的细胞备选答案(第39~44题):A.D细胞B.I细胞C.G细胞D.EC细胞E.D1细胞39.能分泌5-羟色胺的细胞是40.能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41.能分泌血管活性肠多肽的细胞是42.能分泌胃泌素的细胞是43.能分泌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的细胞是44.能分泌多种肽的细胞是12th Digestive Tract 参考答案A型题1.B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由味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其细胞类型属感觉上皮,细胞基底部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

组织学08消化管

组织学08消化管
1.定义:由绒毛根部的 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形成。
2.细胞组成: ①吸收细胞
②杯状细胞 ③潘氏细胞 ④内分泌细胞 ⑤未分化细胞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未分化细胞 潘氏细胞 Paneth cell
(四)小肠的上皮细胞
绒 毛
1.吸收细胞
数量:最多(90%) 分布:上皮及小肠腺 光镜:高柱状、有纹状缘,核椭圆、
靠近基底 电镜:微绒毛>1000根,细胞衣、微丝 束、线粒体、滑面内质网、连接复合体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①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层厚0.25~0.5mm,
主要由不可溶性的粘液凝胶构成,并含大 量的HCO3—(来自表面粘液细胞和壁细 胞)。凝胶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相隔离, 并减缓H+向粘膜方向弥散; HCO3—中和 H+,形成H2CO3,再被胃上皮细胞的碳 酸酐酶分解为H2O和CO2。

(一)结构特点:

1.皱襞多,分胃小区

2.单层柱状上皮
3.上皮向固有层凹陷 形成胃小凹,其底 部与胃腺连通
4.固有层含大量胃腺
5.肌层厚,为平滑肌,大致分 内斜、中环和外纵三层
6.外膜为浆膜
胃腺
粘膜
粘膜下层
低倍
肌层
外膜
胃底部 HE切片 高倍
胃粘膜结构图 1. 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2. 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
④内分泌细胞

⑤未分化细胞
胃底腺横切 HE
胃底腺 HE
1. 主 细 胞
数量: 分布:
最多 体、底部
光镜结构: 柱状、核圆、胞 质嗜碱、顶部含大量酶原颗粒
电镜结构: RER / Golgi / 酶原颗粒丰富 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特点

组织学消化管习题

组织学消化管习题

13 消化管一、选择题(一)A型题1.消化管各段之间结构差异最大、与功能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是A。

黏膜B。

黏膜肌层C. 黏膜下层D。

肌层E. 外膜2.没有黏膜肌层的消化管是A。

胃B。

咽C. 食管D. 回肠E。

结肠3.对消化管皱襞形成的正确描述是A。

上皮突向管腔B。

上皮和固有层突向管腔C. 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突向管腔D. 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向管腔E. 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突向管腔4.消化管的肌层由骨骼肌移行为平滑肌的一段是A。

咽B。

食管C。

胃D. 小肠E。

大肠5.关于浆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即单层扁平上皮B. 由内皮覆盖薄层结缔组织构成C. 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构成D。

构成消化管各段的外膜E。

可分泌黏液,润滑器官表面6.味蕾不存在于A. 丝状乳头B。

菌状乳头C. 轮廓乳头D。

软腭和会厌E. 咽7.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是A。

牙本质B. 釉质D。

骨密质E。

纤维软骨8.食管下段的黏膜上皮是A. 单层扁平上皮B. 单层柱状上皮C. 变移上皮D.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E.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9.食管腺A. 为纯浆液性腺B. 为管状腺C。

分泌淀粉酶D。

位于固有层E. 位于黏膜下层10.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不包括A。

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B。

上、下端固有层可有少许黏液性腺C. 黏膜下层含食管腺D. 肌层为纵行的平滑肌E。

外膜为纤维膜11.胃黏膜的上皮细胞A。

主要是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B。

顶部胞质含大量黏原颗粒C. PAS反应阴性D. 分泌的黏液中含高浓度H+E. 脱落后由主细胞增殖补充12.不属于胃底腺的细胞是A。

主细胞B。

泌酸细胞C。

杯状细胞D. 颈黏液细胞E。

内分泌细胞13.分泌具有抗恶性贫血的内因子的细胞是A. 表面黏液细胞B。

颈黏液细胞C. 主细胞D. 壁细胞E. Paneth细胞14.胃底腺壁细胞内H+和Cl-结合成盐酸的部位是A. 粗面内质网B. 滑面内质网C. 细胞内分泌小管D. 微管泡系统15.胃底腺的主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A。

组织与胚胎学 第14章消化管

组织与胚胎学 第14章消化管

一般结构
消化管的淋 巴组织及免 疫功能
是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依次分为口 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组成。
胃肠的内 分泌细胞
概述 口腔与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组 成 粘膜分三层:
一般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上皮:类型依部位而异,两端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 护功能为主;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 收功能为主;

由釉柱(羟基磷灰石结晶)和极少量的间质

牙本质 牙釉质 牙骨质 牙髓 牙周膜 牙龈

构成; 釉柱在生长过程中间歇性钙盐沉积形成釉质 生长线,在牙磨片中呈以牙尖为中心的褐色 弧线。
•开放型:游离面向管腔,上有微绒毛,对腔内的食
物和pH等化学刺激敏感,数量多。
图5
概述 口腔与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组成
一般结构
消化管的淋 巴组织及免 疫功能
胃肠的内 分泌细胞
细胞名 胃

D 大部 EC 小部
肠 小肠、结肠 小肠、结肠
ECL 胃底部 G 幽门部 十二指肠
分泌物
生长抑素 5-羟色胺 P物质 组胺 胃泌素
胃肠的内 分泌细胞
电镜:胞质有丰富的囊泡 功能: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传递给淋巴细胞
图4
概述 口腔与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组成 一般结构
在胃、小肠、大肠的上皮及腺体中散布四十余 种内分泌细胞,总量约3×109个,超过所有内 分泌腺腺细胞的总和;
消化管的淋 巴组织及免
所分泌激素主要协调胃肠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
疫功能
也参与调节其他器官的生理活动。
胃肠的内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分类
概述 口腔与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内脏组织学-人体结构与形态

内脏组织学-人体结构与形态

消化系统-消化腺-肝

脏 肝小叶 ➢ 胆小管

相邻的肝细胞膜凹陷形成

在相互连结成网--小叶间胆管

破裂--黄疸
➢ 门管区
相邻的几个肝小叶之间,结缔组织 较多的区域。
小叶间胆管、动脉、静脉
消化系统-消化腺-肝


肝固有动脉→小叶间动脉 ↓

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


肝细胞(物质交换)

髓旁肾单位
➢ 肾小体于皮质深部
➢ 较大,肾小管长
➢ 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
内 肾单位--肾小体结构

输入小动脉
输出小动脉(管径)

毛细血管袢(有孔,分子筛)


血管球
血管系膜细胞
血管系膜
系膜基质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
内 肾单位--肾小体结构

壁层:单扁
组 肾小囊 肾小囊腔:含滤液

脏层:足细胞(突起、裂孔、裂孔膜)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
内 肾单位--肾小体 脏
外膜:软骨呈颗粒状或消失,环形平滑肌更加明显。
呼吸系统-肺实质-导气部
内 细支气管 脏 肺小叶:每个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所属肺泡组成--外观 组 织 学
肺小叶模式图 1.小支气管 2.透明软骨颗粒 3.细支气管 4.平滑肌 5.终末细支气管 6.呼吸性细支气管 7.肺泡管 8.肺泡囊 9.肺泡 10.肺动脉分支 11.毛细血管网 12.肺静脉的属支
1.肺泡 2.毛细血管 3.I 型肺泡细胞 4.II 型肺泡细胞
呼吸系统-肺实质-呼吸部

组织胚胎学14消化管

组织胚胎学14消化管

肌层
浆膜
皱襞
肠绒毛
系膜
01
02
03
04
05
粘膜下腺
06
图1 消化管模式图 粘膜下层 粘膜层 上皮 固有层 肌间神经丛 消化管外腺的导管
般结构
食管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小肠
上 皮
内分泌 细胞
固 有 层
胃 大肠 淋巴 组织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4.潘氏细胞 (Paneth cell) 图28、29 小肠腺特有,锥形,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 5.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下半部,小,柱状;增殖分化,更新上皮细胞
(mucosa)
概述
食管

大肠
小肠
淋巴 组织
内分泌 细胞

组成
功能
一般 结构
肌层(muscularis) 骨骼肌/平滑肌 内环外纵(胃为三层) 肌间神经丛 图3 外膜(adventitia) 纤维膜(fibrosa ):食管、十二指肠大部和大肠末段 浆膜(serosa ):胃,大部分小肠和大肠
概述
食管

大肠
小肠
淋巴 组织
内分泌 细胞

表面积的 三级放大
固 有 层
上 皮
一 般结构
小肠三段的 比 较
图33 无环行皱襞和绒毛 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 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 外纵行肌三处增厚形成结肠带
特 点
阑 尾
概述
食管

大肠
小肠
淋巴 组织
内分泌 细胞

一 般 结 构
胃底腺
自我保护机制
图15、17、18 壁细胞(parietal cell,泌酸细胞) LM: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酸性 EM: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 功能:分泌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杀菌)、内因子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十一章消化管目的要求:掌握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了解食管的结构特点;大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15 分钟)二、食管(10 分钟)三、胃(20 分钟)四、小肠(30 分钟)五、大肠(10 分钟)六、消化管的分泌性免疫系统(5 分钟)重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难点: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时间15ˊ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消化管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一)粘膜粘膜( mucosa)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也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1.上皮:衬于消化管的腔面。

1 / 7胃和肠为单层柱状上皮,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口腔、食管和肛门等为复层扁平上皮,能适应摩擦,主要起保护作用。

2.固有层:位于上皮的深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有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面隆起,形成很多指状突起,称肠绒毛,以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它们的收缩能改变粘膜的形状,协助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及腺体分泌物的排出。

(二)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submucosa)为疏松结缔组织,连结粘膜与肌层。

该层内含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并有粘膜下神经丛。

在食管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内分别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三)肌层肌层( muscrlaris)位于粘膜下层的深层,较厚。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处为骨胳肌外,其他均由平滑肌组成。

2消化管组织学

2消化管组织学

小肠各段杯状细胞比较 比较 小肠各段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小肠各段粘膜下层腺体比较 比较 小肠各段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小肠各段淋巴小结比较 比较 小肠各段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 环行皱襞 • 小肠绒毛
十二指肠 较高、 较高、多 较高、 较高、多 叶状 较少 有 孤立
空肠 高、多 高、多 长指状 较多 无 孤立
功能: • 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构成胃液的重要成 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 分 – 它可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为胃蛋白酶 – 杀菌 • 人的壁细胞还能分泌抗恶性贫血的内因子,它 人的壁细胞还能分泌抗恶性贫血的内因子, 与维生素B 与维生素 B12 ( 抗恶性贫血因子或称外因子 ) 抗恶性贫血因子或称外因子) 结合成复合物, 以便回肠吸收维生素B 结合成复合物 , 以便回肠吸收维生素 B12 。 如 内因子缺乏, 则维生素B 吸收障碍, 内因子缺乏 , 则维生素 B12 吸收障碍 , 从而影 响骨髓内红细胞的生成过程,导致贫血。 响骨髓内红细胞的生成过程,导致贫血。
二、食管
• • •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粘膜下层有食管腺(粘液性) 肌层:上1/3---骨骼肌 肌层:上1/3---骨骼肌 中1/3---混合 1/3---混合 下1/3---平滑肌 1/3---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
食管光镜图
内环肌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 纤维膜 外纵肌 食管腺
食管模式图
食管与胃贲门移行部光镜图
三、胃
(一)粘膜
纵行皱襞 胃小区, 浅沟 直径2 直径2-6mm 胃小凹,胃腺 开口于胃小凹 的底部。
1.上皮
•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主要是表面粘液细胞, surface mucous cell)-光镜:核位于细胞基部顶部胞质着色 浅,呈透明状浅,呈透明状-电镜:顶部细胞质内有高电子密度的粘 原颗粒,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4-25章选填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4-25章选填

组织学与胚胎学14—25章选填第十四章消化管一、选择题1、关于胃小凹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B.上皮内含有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C 底部有数条胃底腺开口D 小凹深部有增殖活跃的干细胞2、关于胃底腺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分支管状腺B.仅存在于胃底部C.主细胞多位于腺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D.壁细胞多位于腺体上部,分泌盐酸3、关于小肠绒毛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B.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C.由单层柱状上皮和部分固有层构成D.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4、关于结肠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有半月形皱襞B.绒毛稀疏,不发达C.有密集的单管状的大肠腺D.大肠腺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5、构成肠壁内神经丛的主要成分是(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二、填空题1、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经()激活后,转变为()。

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的超微结构特点。

2、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和()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和()突出形成的。

第十五章消化腺一、选择题1、唾液腺浆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A.腺细胞染色浅B.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C.细胞顶部有较多粗面内质网D.分泌物含较多糖蛋白2、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A.内分泌细胞B.腺泡细胞 C. 导管的上皮细胞D.干细胞3、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PP细胞B.D细胞C.A细胞D.B细胞4、胰岛较多分布于( )A.胰头部和胰尾部B.胰体部C.胰头部D.胰尾部5、肝血窦特点是( )A.内皮有窗孔,有基膜B.内皮无窗孔,无基膜C.内皮有窗孔,无基膜D.内皮无窗孔,有基膜二、填空题1、人胰岛主要有()、()、()和()细胞,它们分别分泌()、()、()和()。

2、肝窦周隙是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有散在的()和()。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题胸内压又称胸膜内压,是指胸膜腔内压力。

胸膜内层的压力有2个:其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其二是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2、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3、有助于呕吐反射和反刍动物的逆呕。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食管腺位于食管的A.黏膜固有层B.黏膜下层C.肌层D.外膜E.黏膜上皮正确答案:B十二指肠腺位于小肠壁的______A.黏膜层B.黏膜下层C.肌层D.浆膜层E.固有层(固有膜)正确答案:B问题: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均属于黏液性腺。

答案:对2.胃底腺A.位于胃底和胃体部的固有层内√B.为复管状腺或分支管状腺C.每个腺可分为体及底部D.颈部主细胞较多,有颈黏液细胞E.底部壁细胞较多3.胃底腺中,细胞质呈强嗜酸性的细胞是A.壁细胞√B.主细胞C.内分泌细胞D.颈黏液细胞E.以上都不是4.关于胃黏膜上皮,哪项是错误的A.单层柱状上皮B.含少量杯状细胞√C.细胞顶部含大量黏原颗粒D.HE染色着色较淡E.可分泌黏液5.合成盐酸的部位是在壁细胞的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细胞内分泌小管√D.线粒体E.微管泡系统6.关于壁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质内有许多管泡状滑面内质网B.有丰富的线粒体C.细胞质呈嗜碱性√D.有细胞内分泌小管E.有丰富的碳酸酐酶7.小肠绒毛是A.吸收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肠腔形成的突起B.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C.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D.黏膜和肌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E.黏膜和浆膜向肠腔形成的突起8.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是A.微绒毛√B.绒毛表面的黏液层C.吸收细胞的粗面内质网D.吸收细胞的滑面内质网E.杯状细胞游离面9.中央乳糜管位于A.肠绒毛的边缘B.肠绒毛的中央√C.肠绒毛之间D.小肠腺之间E.小肠腺的中央10.关于帕内特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腺的顶部,常三五成群√B.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C.顶部细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D.分泌溶菌酶、防御素E.溶菌酶有杀菌作用11.杯状细胞最多的部位是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结肠√E.阑尾12.下列哪项不是大肠的结构特征A.黏膜表面光滑,有环行皱襞B.大肠腺内无帕内特细胞C.上皮内杯状细胞很多D.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绒毛√E.固有层内可见孤立淋巴小结13.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有A.食管腺、十二指肠腺B.贲门腺、十二指肠腺C.食管腺、胃底腺、肠腺D.食管腺、幽门腺、胃底腺E.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14.杯状细胞位于A.食管、大肠的黏膜上皮B.食管、小肠的黏膜上皮C.胃、小肠的黏膜上皮D.小肠、结肠的黏膜上皮√E.胃、空肠的黏膜上皮15.胃底腺主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溶菌酶C.内因子D.淀粉酶E.防御素16.细胞内分泌小管形成于A.壁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B.壁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C.主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D.主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E.以上都是17.牙痛是由于什么部位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A.牙龈B.牙髓√C.牙本质D.牙釉质E.以上均不是18.食管癌的易发部位是食管下端,因为A.此处是复层扁平上皮B.此处是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交界的部位√C.此处是单层柱状上皮D.此处是上皮逐渐移行的过程E.以上都不是19.盐酸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胃蛋白酶原B.稀释毒物C.参与蛋白质的消化D.杀菌E.以上均正确√20.关于人食管结构,哪项是错误的A.腔面有7~10条纵行皱襞B.黏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C.黏膜肌层为一层纵行平滑肌D.黏膜下层内含黏液腺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含骨骼肌21.消化管黏膜淋巴小结最发达的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C.空肠D.回肠√E.结肠22.胃肠内分泌细胞最典型的形态特点是A.底部细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B.细胞表面具有大量微绒毛C.细胞表面缺乏微绒毛D.粗面内质网丰富E.细胞基底面质膜内褶丰富二、填空题23.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消化管—小肠(组织胚胎学)

消化管—小肠(组织胚胎学)

小肠粘膜上皮 1、吸收细胞 2、杯状细胞
潘氏细胞(Paneth cell):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 光镜:常三五成群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核卵圆形 偏向基底,顶部胞质充满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 电镜: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分泌颗粒。
功能:分泌颗粒含防御素和溶菌酶,有一定的灭菌作用。
潘氏细胞(特殊染色)
潘氏细胞 电镜图
干细胞 光镜:位于小肠腺的中间偏下部,散在于其他细胞之间。 胞体较小,形态上无特征性,也缺少特异性标志物 。
功能:分裂增殖,并向上方迁移,补充从肠绒毛顶部脱落 的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也可分化为潘氏细胞和内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后述。
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
电镜:微绒毛
作用: 消化吸收,分泌致活酶
三级放大
皱襞:黏膜和黏膜下层 绒毛:上皮和固有层 微绒毛
吸收面积扩大 小肠(HE,×400)
小肠电镜图
杯状细胞
光镜:细胞呈杯状,核矮柱状,位于基部, 核上方胞质内充满黏原颗粒,HE染色呈空 泡状,PAS染色阳性(紫红色),有时核受 到黏原颗粒的挤压而呈三角形或锥形。 电镜: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 作用:分泌黏液,润滑和保护黏膜。
小肠腺 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
中央乳糜管: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
有孔毛细血管
绒毛中轴三要素
纵行平滑肌纤维
淋巴组织:十二指肠和空肠 → 孤立淋巴小结
回肠 → 集合淋巴小结
小肠(H.E,×400)
中央乳糜管 平滑肌纤维
毛细血管
03 粘膜下层
致密结缔组织,含较多血管 和淋巴管
回肠:环形皱襞渐较少,绒毛呈短锥体形, 杯状细胞渐增多,可见集合淋巴小结。

消化管-PPT课件

消化管-PPT课件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40余种)
胃肠是体内最大、 最复杂的内分泌器 官。胃肠激素 (gut hormone)
基底颗粒细胞 (basal granular cell)具嗜铬性、 嗜银性或亲银性。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 名称
D D1
EC
ECL G I
K L M0 N P PP S
fibrosa、浆膜serosa)
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二、口腔
(一)口腔粘膜:上皮、固有 层,小唾液腺
(二)舌,舌乳头(lingual papillae)
1.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e)
2.菌状乳头(fungiform papillae)
3.轮廓乳头(circumvallate papillae):味腺
大鼠胃底腺主细胞电镜像 ×8000,G酶原颗粒,rER粗面内质网 L腺腔,Cap毛细 血管;小鼠胃底腺壁细胞电镜像 ×13800,Ca细胞内分泌小管,Mi线粒体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ous-HCO3-
胃液含高浓度盐酸,pH2.0,腐蚀力极强, 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而胃粘膜却不 受破坏,这主要是由于胃粘膜表面存在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ous-HCO3- barrier)
粘液层厚0.25~0.5mm ,主要由不可溶性 粘液凝胶(mucingel)构成,并含大量HCO3 -,由表面粘液细胞、壁细胞产生
凝胶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相隔离
减缓H+向粘膜方向的弥散
HCO3-(pH7.0,抑制酶活性)并中和H+, 形成H2CO3,后者被胃上皮细胞的碳酸酐 酶迅速分解为CO2+H2O 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使胃能及时修 复损伤

组织学消化管

组织学消化管
吸收细胞:柱状 • 纹状缘(微绒毛)
扩大表面积 • 细胞衣:
含多种消化酶, 是消化的重要部位
组织学消化管
杯状细胞 :分泌粘液
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
组织学消化管
潘氏细胞:
小肠腺特有的细胞 嗜酸性颗粒 分泌溶菌酶、 防御素
组织学消化管
内分泌细胞 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下半部, 增殖分化形成上皮细胞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ous-HCO3- barrier) (1)粘液层:不溶性凝胶,富含HCO3-
隔离 、中和(pH 7) 、 抑制酶活性
(2)上皮细胞更新快
功能:防止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腐蚀、 消化 。 例:胃溃疡
组织学消化管
三、小肠( Small intestine ) 消化吸收主要场所
组织学消化管
小 肠 绒 毛
小 肠 腺
纹状缘
吸收细胞 3 内分泌细胞 种
细 杯状细胞 胞
5 种 细 潘氏细胞 胞
干细胞
组织学消化管
2、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
➢小肠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织学消化管
➢中央乳糜管: 位于绒毛中轴
1-2条,运输乳糜微粒
➢丰富的毛细血管: 运输水溶性物质
➢散在平滑肌: ➢淋巴小结:
孤立淋巴小结 集合淋巴小结
小肠绒毛 ↑中央乳糜管
组织学消化管
十二指肠
空肠 淋巴小结
回肠
组织学消化管
3、粘膜肌:平滑肌,内环外纵
组织学消化管




状小肠
形 small intestine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绒毛形态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蛋白 酶原
HCl
激活 胃蛋白酶
分解蛋白质。
壁细胞( parietal cell )
LM: 细胞大、锥形、强嗜酸性
胃底腺(示壁细胞)
EM:
细胞内分泌小管、 微管泡 大量线粒体

微管泡是分泌小管

的膜储备



功能:
分泌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 。 杀菌
分泌内因子 协助VitB12吸收
颈粘液细胞( mucous neck cell )
一、食管 Esophagus
(一)粘膜
1、上皮: 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2、固有层: 细密的结缔组织 血管 神经、淋巴管 、 导管
3、 粘膜肌:纵行的平滑肌束
胃 癌 的 好 发 部 位
(二)粘膜下层
结缔组织 食管腺(粘液腺)
(三)肌层 内环外纵排列。 上1/3段: 骨骼肌, 中1/3段: 骨骼肌 +平滑肌 下1/3段 : 平滑肌。
管壁分4层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食管
大肠)
区别主要 在粘膜
粘膜 (mucosa) 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食管)/单层柱状上皮(胃肠) 固有层(lamina propria): CT、胃腺、肠腺 粘膜肌(muscularis mucosa):平滑肌
粘膜下层(submucosa):CT、食管腺、12指肠腺 肌层(muscularis):骨骼肌 /平滑肌. 间质卡哈尔细胞 外膜(adventitia):浆膜/纤维膜
贲门腺 幽门腺 胃底腺
胃腺
胃底腺

底 腺 模
五 种
式 图
细 胞
①胃底腺(fundic gland) 分布在胃底、胃体。
主细胞(chief cell )
蛋白质分泌细胞 LM: 细胞基部:嗜碱性
细胞顶部:酶原颗粒
EM:
丰富粗面内质网、 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酶原颗粒
功能: 分泌胃蛋白酶原
分泌可溶性的酸性粘液
干细胞(stem cell): 增殖分化为表面黏液细 胞和胃底腺细胞
内分泌细胞
②贲门腺
(cardiac gland)
粘液and)

粘液、胃泌素

3、粘膜肌
内环外纵的平滑肌
(四)外膜:纤维膜
食管光镜图
二、胃 Stomach
功能: 暂时储存食物 初步分解蛋白质 吸收H2O、无机盐、醇
胃小凹
胃底部 左:模式图 右:光镜图
(一)粘膜
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表面粘液细胞) 分泌不溶性粘液(高HCO3-) 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无杯状细胞 上皮更新快
2、固有层:含有大量胃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