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巩固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文中文言知识点。
3、学习本文议论文的结构及对比论证,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
【学习重点】复习巩固虚词实词用法,突破重点虚词实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佑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成集就叫做《嘉佑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疏通文意
四、课文分析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证。第三段再从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提出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五、基础训练
1.注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民()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可谓智力孤危()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后秦击赵者再()
(6)刺客不行()
5.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2)或: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相当于“有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
(3)得: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此言得.之()
③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
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
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相.见恨晚()
③死者相.藉 (《捕蛇者说》) ()
④伯乐相.马()
(5)势:
①其势.弱于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6)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④举以.予人()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
⑦洎牧以.谗诛()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⑩苟以.天下之大()
6.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后秦击赵者再()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7.翻译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译文: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
【拓展演练】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以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
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天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1.查字典、词典,解释下边加粗的词语
①塞.秦之冲.()()
②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③而蔽.山东之诸侯()
④而韩、魏乘.之于后()
⑤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2.对上下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文第一段是论述了韩、魏两国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B.上文第二段是指出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C.上文第一段说明秦国最嫉恨的韩、魏两国,最使范雎忧虑的是齐之刚,寿。
D.上文第三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3.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指韩、魏说的,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记取历史教训。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译文:
②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