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中医药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进入最后立法程序,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中医药发展领域的专项规划。
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中医医院增加到3966所,每万人口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增加到6.0张。
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馆、国医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普遍建设,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0.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5年完成6531.5万65岁以上老年人、2777.7万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41.87%和53.59%。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事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旨在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竞争力,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与西医药不同,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原则,重视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为了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首先,加强中医药基本功的培养,提高中医师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其次,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高中西医联合诊疗水平;再次,加强中医药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设备和诊疗条件;最后,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竞争力,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首先,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其次,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中医药的使用范围和市场份额;再次,加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最后,推动中医药服务的国际化和跨国合作,提高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合作水平。
为了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规划明确了以下任务:首先,加强中医药政策的制定和管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其次,加强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挖掘中医药的疗效和药效;再次,加强中医药的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最后,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同和价值。
在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疗效问题需要得到解答和验证,以提高中医药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其次,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需要加强,提高中医师和药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再次,中医药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最后,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合作需要加强,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合作水平。
中医教材十三五和十四五
中医教材十三五和十四五
中医教材在“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期间都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医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得到了
加强和推进。
这一阶段,中医教材的编纂注重了对中医基本理论、
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以及对临床实践经验的
整理和提炼。
同时,也加强了对中医药文化、历史渊源等方面的阐述,以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医教材的编写将继续深化和完善。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中医教材的编纂也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接轨的需求,加强对国际学
术交流和合作的内容安排,以提升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对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化的要求,促进
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总之,
“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的中医教材编写都将秉承传统与创新
相结合的理念,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医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
发展。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2016年8月11日,《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健康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规划是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充分征求了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后发布的。
规划提出,“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到2020年,中医医院将达到4867所,中医总诊疗人次数将达到13.49亿人次,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将达到69.48万人,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95.06万人。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共提出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到2020年,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力争达到2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
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投入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投入的相关政策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投入的相关政策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中医药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
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投入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在治疗方法、药品研发、临床实践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1. 制定中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国家针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如《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旨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提升和发展。
2. 加大对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科研投入中药材和中成药是中医药的核心资源,国家在相关政策中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加大对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研发和加工,以提高中医药的质量和效益。
3. 鼓励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走出去,加强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三、医改对中医药的重视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也得到了提升。
在医改中,中医药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1.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政策支持国家的医改政策中,重点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的结合应用,推动中医药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2. 支持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中的发展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中医药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个人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观点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在我国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尽管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中医药却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我个人认为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投入至关重要,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加全面的支持和鼓励,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总结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投入的相关政策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们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中医药的质量和疗效,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6.30•【字号】杨府发〔2016〕23号•【施行日期】2016.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杨府发〔2016〕23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杨浦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2016年4月12日区政府第1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6年6月30日杨浦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杨浦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一)“十二五”规划指标全面完成,三大健康指标水平保持领先“十二五”期间,本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各项指标。
其中,本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93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3.30‰。
千人口医院床位数5.25张、千人口执业医师数3.33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67人。
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市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创建工作出成效,创新发展显特色2012年,我区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13年,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
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一、规划背景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医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应运而生。
二、规划目标1.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并加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提升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中医药的临床诊疗能力,推动中医药与西医的合作,提高综合医疗服务的水平。
同时,加强中医药的基层医疗服务,提高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3.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加大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推动中医药教育的和创新。
4.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推广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中国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
三、规划重点1.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推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科学研究,提高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加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推动中医药临床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制定中医药临床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中医药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推动中医药临床服务的现代化进程。
3.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通过加大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4.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动中医药现代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水平。
5.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提升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
四、规划实施1.加大财政投入。
国家将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财政投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来支持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
2.加强政策支持。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 提9大发展重点任务!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提9大发展重点任务!《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
这份《规划》首次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的地位。
《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72亿元增长到7867亿元,年均增长19.92%,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收入在2020年预期达15823亿元,突破万亿,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
下面是十三五规划中,对于中药发展的9大重点:(一)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二)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三)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弘扬中医药文化。
(六)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
(七)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
(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九)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有哪些和产业相关可关注的新热点?1.发展重大疾病方面的防治研究规划提出:开展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传染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精神心理与心身疾病、病毒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妇儿疾病防治研究。
开展基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与成分清楚、疗效确切的新药(含民族药)研发、以及药食两用健康产品研发。
2.建立中医特色理论推进理论与技术创新。
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阐释中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方法。
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形成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
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模式,研发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推动重大新药创制。
3.产业标准化包括,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研究,加强炮制机理、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制定中成药大品种、临床最常用饮片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和产品标准;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中药质量标准库、第三方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和信息监测机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监督【发文字号】沪卫计监督[2016]046号【发布部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02.13【实施日期】2017.02.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沪卫计监督〔2016〕046号)各区卫生计生委,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我委组织制定了《上海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2月13日上海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十三五”发展规划卫生计生监督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计生系统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有力保障。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本市卫生计生监督工作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维护好公共卫生安全和医疗服务秩序,保障好群众健康权益和群众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服务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上海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成就卫生计生监督体系逐步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改革基本完成,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全国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和执法比武中获得佳绩,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人员中本科及以上比例达到88.6%,较“十一五”末提高了13.1%。
信息化建设得到发展,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有序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平台顺利上线。
建立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队伍。
统一了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投诉举报电话(962223),完善了分级响应与快速处置机制。
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及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
我院在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为了我院全面、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践行我院院训,秉承医院宗旨,服务xx,以满足基本需求、完善服务功能为出发点,立足于服务病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突出中医药特色,应用现代诊疗技术,推广中医技术和中医文化,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核心目标是五年内力争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达标,为今后实现远期目标(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进一步提升xx市中医医院总体水平,并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xx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的潜力,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加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现代诊疗技术,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我院认为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基础设施,整体改善医院条件,也要重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重视中医药的继承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使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全院一致认为,医院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要打造两个队伍的核心:专家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
同时,在医院设备设施建设方面也要持续改善,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坚持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的思路,由内环境到外环境全力打造中医品牌形象,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人民群众。
三、建设原则(一)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院建设的核心任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1.22•【字号】沪卫规划〔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新城所在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为做好2024年新城卫生健康工作,我委制定了《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月22日2024年上海市新城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部署,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和保障“五个新城”建设的决定》的要求,聚焦产城融合、提升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持续推进《新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方案》落地,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城集聚和优化配置,提升新城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现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
一、持续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一)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新建院区和新建项目的运行管理工作。
加强对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院区、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业务指导,加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竣工和投入运行前期指导。
推进嘉定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青浦区公共卫生中心、奉贤区公共卫生中心投入使用。
完成松江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工程竣工验收准备。
启用奉贤新城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
(二)继续推进在建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有序推进嘉定新城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项目、青浦新城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国家医学中心)新建项目、松江新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二期扩建项目、南汇新城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二期扩建项目建设。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1.02•【字号】沪卫财务〔2020〕50号•【施行日期】2020.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262号)有关要求及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工作会议精神,为推进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运营,进一步做好财务、资产、内审、价格、成本测算等经济管理工作,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开展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要求和目标各有关单位要以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为载体搭建经济管理交流平台、培养专业经济管理队伍,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以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要求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各公立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家及本市要求组织落实好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从依法依规、强化内控、保障秩序、服务群众等方面入手,推动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卫生经济管理能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强化综合监管、坚持底线思维本市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强化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注重运用各类监管手段,加大监督检查指导力度,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自我管理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形成机构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氛围,切实保障经济运行安全。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
深化 。
到8 1 5 公里。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制 , 充实街镇 食
品药 品安全 监 管力 量 , 深 化拓 展 网格化 管理 , 开 展
养 护作 业 市场 化改 革 , 加 强城 市 管理顽 症 治理 , 城 市运行 总 体平 稳有 序 。着 眼于 弘扬上 海世 博会 理
念, 推 动设 立 “ 世 界 城 市 日” 。加 快 推 进 智 慧 城 市
3 . “ 四个 中心” 建设 成 效显 著 。国际金 融 中心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股票 、 债券 、 货币、 外汇、 商品
期货 、 金 融期货 与场外 衍 生 品 、 黄金 等市 场不 断 完
善, 2 0 1 3年 金 融 市 场 交 易 额 达 到 6 3 9万 亿 元 , 在
会 保持 和谐 稳定 。
融开放创新 、 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进行 了一系列
探索 , 形 成 一 批 在 全 国可 复 制 、 可 推 广 的 改革 事 项, 制 度 框架 基本 建立 , 改 革效 应开 始 显现 。深 入 推进 浦 东综 合配 套 改 革 试 点 和 服 务 业 综合 改 革 ,
国公 司地 区 总部 、 投资性 公 司 、 外 资 研发 中心 达 到
1 0 9 4家 。
4 . 民生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快
率先推进跨境贸易人 民币结算 、 期货保税交割等
重点 领 域改 革试 点 , 实施 知 识 产 权 和 市 场 监 管 两 个“ 三合 一” 改革 。率 先开 展 和扩 大营业 税 改征 增 值税 试 点 。启动 以市 场化 、 专 业化 、 国际化 为导 向 的新 一 轮 国资 国企 改革 , 一批 企业 集 团开放 性 、 市 场化 重 组有 序 推 进 。支 持 中小 微 企 业 发展 ,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增 加 值 占 全 市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超 过 5 0 。提高 开放 型 经 济水 平 , 在 沪 投 资 的 国 家 和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旨在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第一,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
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是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
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规律,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二,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疗效,但还需通过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来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临床价值。
第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中医药教育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技能,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第四,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疗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通过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其次,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管理和监管,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再次,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最后,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旨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同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强管理和监管、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4.10•【字号】沪卫计科教〔2017〕013号•【施行日期】2017.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委直属单位,有关医疗机构,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我委组织制定了《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4月10日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本市医学科技创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6〕50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5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59号)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本市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临床医学等11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位于全国前列。
血液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烧伤外科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等16个优势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肿瘤免疫与癌基因组学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制定了艾滋病、肝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一批重大疾病的技术指南、诊疗规范和防控策略。
医院中医药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药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为了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医院中医药工作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1.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通过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强化中医药技术研究: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结合现代科技,发展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
3.推广中医药文化: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二、发展策略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建立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同时,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引进高水平的中医药专家和学者,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
2.创新中医药科研机制:建立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医药技术研究,提升中医药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中西医结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4.优化中药资源:加强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推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发展中药资源。
5.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建立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规范中医药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三、重点工作1.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项目,验证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中医经典文献进行研究,挖掘和总结中医药的宝贵经验和药方。
2.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医院中医药科室的建设,引进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交流活动:举办中医药讲座、展览和培训班等,向社会传播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养生方法,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和信任度。
4.加强中医药知识普及: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普及中医药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知。
5.完善中医与西医的合作机制:在跨学科的研究和临床中,强化中医与西医的合作,共同解决疑难病症,提高医疗效果。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推动健康工作创新,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健康管理能力。
其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法治化,实施结核病控制技术规范,加强肝炎等疫苗接种率。
第三,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业务,推动医院综合,加强医院管理和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体系,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第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
加大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覆盖面,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
第五,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国民健康和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研究,推广中医药应用,鼓励中西医结合,打造国际化的中药和中医药服务品牌。
第六,加强慢性病防治,推行健康促进和疾病监测防控同步发展。
制定慢性病防治方案,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全程管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
第七,推动健康工作创新,加强卫生健康政策研究,提高卫生健康管理能力,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实施健康管理师制度。
同时,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总之,“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旨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通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推动健康工作创新,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等措施,将不断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水平,为人民的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市卫计委、市中医药发展办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新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和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本市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断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实施两轮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传承弘扬海派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位居全国前列。
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推动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级提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各区县均设有公立中医医疗机构,95%的综合医院设有中医临床科室,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科,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340余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师占全科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所有区县均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4家综合医院创建成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中西医临床协同有序推进,实施综合医院中医药专项。
积极推进中医药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制度,“治未病”服务在全市普遍开展。
中医药传承创新进一步推进,学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工程,初步构建以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为核心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并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搭建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以“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和“中医药学术共同体”为抓手,创新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第三届上海市名中医评审。
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住院医师和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医临床人才培训体系不断完善。
实施各级各类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率先开展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基层非中医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
全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质量提高。
进一步完善中医药质量控制体系,增设7个质控组,实施学科层面的质控精细化管理。
进一步加强中药药事管理,组织全市中医医院开展中药药事规范建设,加强膏方和中药煎药服务规范,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局探索委托中药行业协会参与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煎药管理。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监管评价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工作并制订出台《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评价结果的利用,强化常态化行业监管和引导。
探索中医药服务信息公示工作,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中医药文化和国际化加快发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等建设,一批作品在社会上取得积极影响。
积极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向全市780万户家庭发放《上海市民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读本》,出版中小学生系列中医药科普读物,在中小学建立中医药科普基地。
上海承担的ISO/TC249秘书处以及上海为主承担的ICD-11传统医学部分工作不断推进,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了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
在美国设立中医孔子学院,曙光医院建设的“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项目,与新加坡、泰国、马耳他等国的合作稳步推进。
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市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8年)》,搭建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平台。
同时,与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和上海百姓健康服务需求相比,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中医药服务资源配置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二级中医医院发展相对滞后,郊区人员配置缺口较大;三是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不足;四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健康服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五是中医药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中医药六位一体发展需要,人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六是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有待挖掘,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有待加速发展。
二、面临形势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中医药工作做出指示,对振兴发展中医药、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医药具有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大资源属性已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同,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正式出台,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又有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因其独有的理论体系、核心理念和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加快,中医药的社会需求更加广泛,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
“十三五”时期,上海将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逐渐成为主要疾病负担等,将使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上海的城市发展对中医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作为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也必须与之相匹配地快速发展。
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需要中医药的积极参与,同时也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良机。
三、“十三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继承创新、统筹协调、生态绿色、包容开放、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努力完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全面推进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
2.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2)坚持继承创新。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命医学的新进展,进一步发展和推动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
加强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和挖掘,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服务临床,创新服务技术和产品的能力。
(3)坚持深化改革。
聚焦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提升上海中医药的整体服务能力。
(4)坚持统筹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促进中医药服务均等化;坚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统筹兼顾中医药各领域、各环节发展。
3.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服务、传承创新、文化传播、国际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对健康服务发展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中的贡献度进一步凸显,在建设健康城市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地。
具体目标:(1)中医药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促进城乡之间的中医医疗机构在中医床位规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等方面更趋均衡,中医药服务功能更趋完善,优质资源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2)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
中医特色技术和诊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中医解决重大、疑难疾病能力显著提升。
中医药在慢病防治、妇幼保健、疾病康复、老年护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贡献度进一步凸显。
(3)中医药继承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基础上,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充分发扬中医药创新的引领作用。
继续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保持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4)中医药人才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中医药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体系和师承教育更加完善。
(5)中医药国际化和文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继续保持上海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地位,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利用和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6)中医药促进健康服务取得新的成效。
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政策更加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以及中医药健康养老等得到快速发展,中医药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提高,中医药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序号指标名称统计口径属性2015年基础值 2020年目标值1 千人口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常住人口预期性0.38 0.502 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数常住人口预期性0.28 0.40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占全科医师总数的比例-预期性20% ≥20%4 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比例-预期性95%100%5 市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常住人口预期性每年提高0.5%以上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诊疗区集中设置比例-预期性- 100%7 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覆盖率-约束性- 达标8 国家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预期性- 新增50名(二)主要任务1.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
全面建成以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机构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构建不同层级分级诊疗网络。
(1)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
根据本市疾病谱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动,调整和完善中医资源布局,加强以崇明、金山、嘉定、奉贤、浦东、闵行等郊区为重点的中医医院建设,推进龙华医院浦东分院迁建、曙光医院科教综合楼和肝病中心建设、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上海市中医医院新院建设等项目。
积极引导和鼓励三级中医医疗机构通过管理输出、人才培养、专科(专病)联盟等多种方式与二级中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优质服务可及性。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机构,支持具有特色优势的中医专科医院、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规范经营和连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