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合集下载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08•【字号】沪府办发[2013]56号•【施行日期】2013.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5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0月8日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推进工业区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上海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的《关于统筹优化全市工业区块布局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3〕33号),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结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方针,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主线,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以“规划导向、分类指导、资源集约、统筹优化”为主要原则,推动建设一批更加突出城市功能完善提升、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发展、更加突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更加突出安全环保生态友好、更加突出宜居宜业融合创新的新型园区,为上海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基础。

以推进工业区升级、改造、转型、联动四大工程为重点,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远近结合、引逼结合、奖惩结合,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坚持“两规合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改革创新活力。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同 时 ,上 海 制 造 业 还 面 临 一 些 明 显 短 板 ,主 要 是 ,科 技 创 新 能 力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急需突破,缺乏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自主品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传统优势制造业亟 待转型提升,与制造业相配套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 跨区域、跨国经营能力不足。
二是集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园区集约水平稳步提升, 建成15个国 家 新 型 工 业 化 示 范 基 地,工 业 园 区 每 平 方 公 里 土 地 (已 供 应 工 业 用 地 )工 业 总 产 值 67.4 亿 元 、营 业 收 入 126 亿 元 ,工 业 向 开 发 区 集 中 度 达 到 80% 。 资 源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显 著 改 善 ,完 成 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208项,节约标煤435万吨,减排 COD2.64万 吨、SO29.64 万 吨,规 模 以 上 工 业 单 位 增 加 值 能 耗 累 计 下 降 22灡83% ,工 业 固 废 综 合 利 用 率 保 持 97% ,工 业 用 水 重 复 利 用 率 达 到83.4%,全面取消工业分散燃煤,完成燃煤锅炉和窑炉清 洁 能 源替代和关停5153台。
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本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积 极应对挑战,找准发展定位,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强动力、增活力、补短板,改造提升传 统 动 能 ,推 动 形 成 增 长 新 亮 点 ,实 现 上 海 制 造 向 上 海 智 造 、上 海 速 度向上海质量、上海产品向上海品牌的转变。
—4—
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倒逼 中国制造提升竞争力。国 家 实 施 “中 国 制 造 2025暠和 “互 联 网 +暠 战略,推进“一带一路暠,要求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新跨越。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沪府发[2016]40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6.30【实施日期】2016.06.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4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上海市人民政府2016年6月30日附件: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根据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5月23日,市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就有关情况解读如下:一、关于《规划》的编制过程从2014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经过了前期预研(2014年3月-12月)、编制起草(2015年1月-10月)、衔接论证(2015年11月-2016年5月)等阶段。

规划起草小组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节点的要求,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体现“开门办规划”,多次走访浦东、金山、闵行等区县,组织召开相关委办局、重点区县、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座谈会,深入各类所有制企业和重点园区进行调研,开展30余项专项规划前期研究,并通过微信、网站等平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规划编制过程中,四次发文书面征求市有关部门、区县、园区和企业集团的意见,共收到数百条反馈建议,基本予以吸收采纳。

二是关注重大问题和瓶颈短板,紧密联系上海制造业发展实际,围绕规模比重、创新能力、用地成本、工业投资等重大问题和瓶颈短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三是注重与国家和本市有关内容衔接,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上海系统推进全面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以及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对接本市科技创新等相关规划,并向工信部、市政协等进行专题汇报。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全文)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全文)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全文)“十三五”是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上海工业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大任务。

为进一步发挥上海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围绕上海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区产业调整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成效1、产业载体地位明显提升2015年上海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7亿元(2010年为226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6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400家。

国家战略专项加快实施,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华电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影医疗、中芯国际、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了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全市工业区经济产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2、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逐步加强“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着力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环境。

“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及紫竹高新区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统筹联动发展格局,辐射全市各区。

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先行先试、聚焦重点、示范带动,推进“四新”经济新载体建设,共批准授牌85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

“十二五”期末,上海工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99家;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数量达到951家;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5%;企业累积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50811件。

3、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本市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优化工业区块规划布局。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6.17•【字号】杨府发〔2016〕20号•【施行日期】2016.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杨府发〔2016〕2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2016年4月21日区政府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6年6月17日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为全面对接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战略目标,围绕改革统领、创新驱动、“三区联动”、“三城融合”,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为主线,全面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加速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融合,推动区域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二五”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时期,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主线,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一个保持”产业发展方针,深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在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格局中形成独具杨浦特色的创新型产业结构和创新型的产业体系,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1.4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6.3%,比“十一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年均增速7.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77亿元,年均增速1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0.75亿元,年均增速1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1亿元,年均增速1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

上海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工业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克难攻坚期,也是形成绿色空间布局和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本市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为目标,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以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源头预防转变为主线,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实施重点能效提升工程、加大淘汰力度、优化用能结构、扩大清洁生产覆盖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完善节能管理方式、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0.912吨标煤/万元下降至2015年的0.742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22.8%,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2015年全市全口径工业用能总量为5815.6万吨标煤,工业用能总量占全市比重约51.1%,较2010年降低5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源头预防,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出台国内首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2014版)》,制订差别化电价实施办法,以强制性、约束性标准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生存空间。

“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208项,减少能源消费435万吨标煤。

加大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替代力度,推进21081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更新,完成替换11530台S7及以下系列变压器。

全面削减分散燃煤,完成5153台分散燃煤(重油)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减少分散燃煤约300万吨、重油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1万吨,相应的,工业天然气消费占比从3.8%快速上升至7.6%。

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成立“上海市分布式光伏产业联盟”,在本市工业企业屋顶累计推广光伏约200MW。

上海发布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 规划

上海发布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 规划

龙源期刊网
上海发布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 规划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年第35期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发布。

上海要组织筹划各类产业要素资源,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进重大项目任务,建设集群集聚载体,力争实现“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左右的目标,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左右。

据悉,上海将聚焦重点领域,形成产业发展新体系。

上海将全面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积极培育产业新增长点方面,《规划》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对接产业前沿发展领域,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方面,《规划》要求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科技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化联动,形成发展新优势。

在关注重大项目支撑方面,《规划》要求要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百亿级项目,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船舶海工等十亿元以上项目,以及一批亿元项目开工建设。

(张兰兰)。

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思路

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思路

二、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
5、制度平台因素:园区是中新两国开放合作的典范,具有开放创新平台优势和 制度政策优势。但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制度系统创新与系统构建 的难度很大,能否继续率先推进新制度创新,仍然面临挑战。 6、开放结构因素:园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之一,国际化程度较高,具 有明显的战略开放优势和国际化优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新一轮深度全 面开放的战略格局下,园区如何建立持久的战略优势,推进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率先实现开发区转型,蠃得新的“开放红利”,仍然需要加以探索。
以“增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为战略重点,实行“以人为本、建管并重” 方针,建立国际一流水准的城市建设发展体系。
七、“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高效信息感知和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为战略重点,率先实行全系统智 慧城市模式,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城市发展体系。
以“构筑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体系”为战略重点,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七、“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提升软实力”为战略重点,弘扬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内 核的园区经验,建立具有“园区经验”与“创新文化”特色的软实力发展 体系。
以“增强核心产业整体竞争力”为重点,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园区 智造、园区服务”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端产业体系。
七、“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
3、空间区位因素:园区紧邻上海,属长三角核心区域和“上海全球城市—区域” 范畴,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但园区与上海既有互补优势, 又有竞争劣势,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强化战略优势。同时,空间制约严重,土 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日益突出。 4、文化特质因素: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园区形成亲商、亲民、亲才的营商环境, 创造形成“园区经验”,呈现新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文化特质,具有显著的中新合作 国际品牌优势。但是,现代创新创业文化特质,如何与某“尚德祟文”历史文化 特质相融合发展,仍然是面临的重大课题。

宝山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 展计划,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时间节 点:2018-2025年。
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 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时间节点:2019-2022 年。
深化改革开合作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内外市场和 技术的互动合作。时间节点:2018-2025年。
提升城市品质
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发展 新兴产业,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03
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宝山区需要采取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通过产
业转型升级,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资源环境压力大
随着城市发展,宝山区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对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济结构单一
宝山区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缺乏新兴产业的 支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01 02
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产业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绿色环 保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宝山区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 市场需求。
02
建立定期评估和监测机制,及 时掌握转型发展情况,对工作 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评价,接受 社会监督。
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 宣传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目 标,提高公众对转型发展的认 识和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与 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上海规划纲要全文上海规划纲要解读.doc

上海规划纲要全文上海规划纲要解读.doc

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更新:2018-10-21 00:19:37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开局之年,我们当树立必胜信念,拿出有力举措,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寻求改革突破,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为此,我们特邀四位学者,围绕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创新社会治理和实现城市更新四个方面,展望上海改革发展图景。

为供给侧改革注入创新探索■陈宪从某种意义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当然,也会涉及社会、生态,甚至文化和政治领域。

因此,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十三五”主要目标能否如期完成。

需求和供给,乃至总需求和总供给,是经济学的一条主线。

是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决定需求,还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是迄今为止经济学争论不休的重要命题。

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需求主要是短期运行问题,总量问题;供给则事关中长期增长和发展问题,并与结构问题息息相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就是基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要求通过深化改革,破解这些矛盾,进而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形成有利于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动力。

长期以来,在讨论经济增长,以及决定经济增长的动力时,人们总会纠结于需求与供给这一对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市场需求导向,企业供给创新,孰为主导?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二者有着各自发生作用的条件和领域,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需求导向和供给创新的关系上,需求导向是比较纯粹的市场决定,供给创新则是一个创业者、企业家不断试错的过程性活动。

在完全竞争、信息对称的假设下,市场和企业本质上是等同的。

但是实际上,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的常态,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仅成为经济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对象,而且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力量。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4.24•【字号】沪府发〔2017〕24号•【施行日期】2017.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7年4月24日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土地资源改革的关键期。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据“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一)主要成效1.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实物占补“十二五”期间,出台《关于调整本市耕地开垦费标准的通知》,耕地开垦费标准从2.5万元/亩提高到8万元/亩,耕地价值进一步显现。

全面严格落实实物占补、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共计补充耕地16.6万亩,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目标。

2.实施“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策略,确立了城市有机更新政策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绩效。

“十二五”期末,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4%。

3.着力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年递减,从原来的50平方公里以上降至目前的2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工业仓储用地、市政公用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占比约为23∶46∶31,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进一步向公益民生类项目倾斜。

【发改规划】杨浦区“十三五”重点功能区发展专项规划

【发改规划】杨浦区“十三五”重点功能区发展专项规划

【发改规划】杨浦区“十三五”重点功能区发展专项规划“十三五”重点功能区发展专项规划一、“十二五”重点功能区发展主要成效“十二五”时期,聚焦五角场、滨江发展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和新江湾城五大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南北联动和功能融合发展格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期间,五大功能区区级税收年均增速快于全区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提高至42.9%,建成商业商务资源面积约234万平方米。

(一)基本建成以科教为特色的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创智天地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基本建成创智天地,集聚一批以IBM、易保等领军企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成功打造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

复旦管院项目开工建设,大学路成为上海市创新创业的亮点,形成学城、产城、创城融合的环境氛围。

五角场商业商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15.6%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34.9%。

“十二五”期末,区级税收完成13.68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7.2%,快于全区平均3.8个百分点。

(二)加快推进滨江发展带开发建设建立滨江开发指挥部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土地收储、控详规划、基础设施、旧区改造、公共岸线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滨江南段土地收储,共19幅、约866.45亩;W5、W7控详规划批复;军工路隧道建成,江浦路越江隧道、轨交18号线启动建设;以2、3街坊为代表的旧区改造加快推进,滨江公共空间建设全面开工,完成秦皇岛路码头、渔人码头(1期、2期)、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基本形成以现代设计产业为核心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全面推进载体建设,功能形象显现,国际设计一场二期、中天上海总部大厦、市政设计大厦等功能性项目全面竣工。

设计产业进一步集聚,以创意与设计等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明显,“十二五”期末,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实现总产出305亿元,年均增长15.3%,区级税收完成7.27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8.4%,其中现代设计业占比63.3%。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前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

上海“十三五”规划既要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又要为上海未来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使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市民期待,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上海是2400多万市民的家园,美丽城市、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上海承担着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家战略,肩负着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使命,承载着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生活质量的百姓期盼。

“十三五”规划凝聚着各方智慧,实现规划蓝图需要每一位市民俯身耕耘。

1、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挑战变化交织,上海从国家大局出发谋划自身发展,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坚持以改革创新统领全局,加大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力度,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新提升,上海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

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15年达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7%。

宝山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引领“第三次产业革命”带动了产业间的多样化融合。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重视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宝山是上海经济转型重点地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因此,实现宝山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化滨江新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宝山区“十二五”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回顾1. “十二五”指标完成情况“十二五”规划确立的11项主要指标中,从总体完成情况看(见表1),有10项按期完成。

表1“十二五”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 宝山区“十二五”产业经济转型的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业为主的格局基本确立宝山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2015年完成增加值10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速度较2014年和2013年分别下降1.9和4.2个百分点。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区内转型调整的双重挑战,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明显放缓。

图1宝山区2011~2015年区级增加值变化情况三次产业调整有序推进。

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0.3:44.7:55调整为0.2:35.3:64.5。

2015年实现的第三产业税收占区级税收76.4%。

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投资16.8亿元,较2014年下降21.1%;第三产业投资289.9元,较2014年下降8.3%。

以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确立。

图2宝山2011~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调整情况(2)工业增长速度下降,但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仍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以来,宝山围绕“一带两轴三分区”的总体规划,做好“绿、水、轨、转、新”五篇文章,产业转型系统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上海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经信委

上海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经信委

上海市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工业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克难攻坚期,也是形成绿色空间布局和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本市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为目标,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以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源头预防转变为主线,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实施重点能效提升工程、加大淘汰力度、优化用能结构、扩大清洁生产覆盖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完善节能管理方式、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0.912吨标煤/万元下降至2015年的0.742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22.8%,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2015年全市全口径工业用能总量为5815.6万吨标煤,工业用能总量占全市比重约51.1%,较2010年降低5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源头预防,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出台国内首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2014版)》,制订差别化电价实施办法,以强制性、约束性标准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生存空间。

“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208项,减少能源消费435万吨标煤。

加大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替代力度,推进21081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更新,完成替换11530台S7及以下系列变压器。

全面削减分散燃煤,完成5153台分散燃煤(重油)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减少分散燃煤约300万吨、重油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1万吨,相应的,工业天然气消费占比从3.8%快速上升至7.6%。

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成立“上海市分布式光伏产业联盟”,在本市工业企业屋顶累计推广光伏约200MW。

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决定性时期,也是松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建成现代化新松江的关键时期。

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关于制定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松江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形势一、“十二五”回顾“十二五”时期,是松江发展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外部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自身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松江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松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经调整后的“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许多工作亮点突出,为“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5.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1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和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6.30亿元,年均增长11.2%,旅游收入、文化产业税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6.27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0.9:68.1:31转变为0.9:55:44.1。

产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

漕河泾松江园进入集聚企业数量和引进企业产出的双高期,成为全市“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战略的标杆,以漕河泾松江园为代表的3.0园区开发模式成效显著。

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物联网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等项目先后落户。

2015年,开发区实现税收达到50亿元。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欢乐谷二期开园,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辰花路、林荫新路等道路改建。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路、设想和建议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路、设想和建议

本 市 经济创 新 驱动 、 转 型 发展作 出了应有 的贡献 。
( 学 会 办公室 )
讲文 明 树新 风公 益广 告
践 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出 亭 j ; l孚 0 1 5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自 由 平 等 公 正 法 治
爱 国 敬 业 诚 信 友 善
二、 规 划重 点 内容 。继续 保持 开展 学术 交流 、 科 学普及 和人 才举 荐培 养等 活动 的 良好态 势 的基础
上拟 下功 夫抓 好 以下 五 个重 点项 目。一是 推动 石墨烯 技术 成果 转化 , 促 进上海 化 工创新 发 展 ; 二 是深
化和 加强 院士 专家 工作 站工作 , 为化 工企 业技术 进 步 多作 贡献 ; 三是 发挥 学 会 科 技人 才 优 势 , 不 断提 升学 会科 技评 价水 平 ; 四是 积极 开展科 学普 及 活动 , 促进全 民科学 素质 提高 ; 五 是精 心打造 学会 品牌 ,
《 化学 世 界 》 编 辑 部
忉 西

欢 迎 订 阅 欢 迎 投 稿 欢 迎 刊 登 广 告
中 国期刊 连续号 : I S S N 0 3 6 7 — 6 3 5 8 C N3 1 — 1 2 7 4 / TQ 邮发代 号 : 4 — 1 9 广 告经 营许可 证 : 3 1 0 0 1 2 0 1 3 0 0 0 8定 价 : 1 2 . 0 o 元
海 市化 学化 工学 会提 出 编制学 会“ 十三 五” 发 展规 划 的思路 、 设想 和建 议 围绕 服务创 新 驱动发 展 战略 和 上海 建 设具 有 全 球 影 响力 的科创 中心 的
战略要 求 , 积极 发挥 学会 科技人 才 优势 , 进一 步发 挥 学会 科技 共 同体 的重 要 作用 , 结合 学 会 自身 的特 点、 特色 , 部署好 学会 未来 五 年的 中心工 作 。

上海-十三五-规划出炉 未来上海什么样

上海-十三五-规划出炉 未来上海什么样

上海”十三五”规划出炉未来上海什么样浦东十三五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框架,基本建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率先构建与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相衔接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将从十二五的一轴三带增加一带,变成一轴四带,将新增从航头到老港的中部城镇带,起到统筹南北、城乡均衡发展的作用。

产业布局上,将从十二五的4+3,变成十三五的4+4,新增祝桥川沙区域的航空城,为浦东发展再添一个发动机。

一轴是从陆家嘴到浦东机场,这是上海市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的浦东段,是浦东经济和城市服务功能的核心。

相比十二五,支撑这条轴的城市功能会更加丰富成型,从陆家嘴的金融城到张江的科技城,再到依托迪士尼的旅游城,直到祝桥的航空城。

黄浦十三五时期是黄浦打造四个标杆、实现四个前列、建设世界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关键时期。

到2020年,要建成世界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基本框架,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服务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宜商宜居宜业的精品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标志区。

徐汇努力建设创新徐汇、幸福徐汇、文化徐汇、美丽徐汇,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活跃、文化繁荣、环境优雅、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

创新徐汇,就是把创新摆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创新活力充沛,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幸福徐汇,就是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居民群众,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

文化徐汇,就是发挥人文资源优势,传承历史文脉,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塑造上海文化新地标,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城区文化魅力明显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是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上海工业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大任务。

为进一步发挥上海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围绕上海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区产业调整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成效1、产业载体地位明显提升2015年上海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7亿元(2010年为226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6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400家。

国家战略专项加快实施,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华电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影医疗、中芯国际、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了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全市工业区经济产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2、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逐步加强“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着力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环境。

“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及紫竹高新区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统筹联动发展格局,辐射全市各区。

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先行先试、聚焦重点、示范带动,推进“四新”经济新载体建设,共批准授牌85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

“十二五”期末,上海工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99家;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数量达到951家;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5%;企业累积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50811件。

3、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本市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优化工业区块规划布局。

在2009年“两规合一”基础上确定了104个产业区块(以下简称“104区块”),2012年形成工业用地布局规划深化成果,引导工业向104区块集中集聚发展。

104区块是本市工业区的核心发展空间,规划总面积约78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已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尚可开发工业用地面积约80-100平方公里。

对104区块外的工业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支持重点企业改造升级,依据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供应工业用地约54平方公里,累计减量工业用地约69平方公里(包括存量工业用地规划调整转变用途和减量复垦),与“十一五”末相比工业用地总量净减少约15平方公里。

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15年上海工业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达到67.4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56.0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利税达到17.5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6.2亿元/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基本完成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等治理工作,重点产业园区大气特征污染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全市有30家以上工业区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双优”认证。

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金桥、张江、漕河泾、闵开发、莘庄、市北、上海化工区等七个园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5、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着力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园区创新创业要素集聚。

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市政府分别批准同意进一步扩大张江高新区的管理范围,现已扩大至1区22园。

在原有浦东金桥、陆家嘴、张江高科、外高桥四家开发区上市公司基础上,新增了市北高新和上海临港两家上市公司。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和上海市松江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洋山保税港区扩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更名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港地区建立“双特”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开发,临港产业区与奉贤分区实施一体化管理。

张江、金桥等园区纳入了自贸区范围,着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创新,积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6、品牌联动工作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大力推进“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发展模式,临港漕河泾、张江、金桥等国家级园区充分利用品牌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市区战略合作、跨地区合作发展、缔结友好园区等多种联动发展模式,园区开发已拓展到国内外地区。

临港集团与奉贤区全面合作对接,联合开发建设科技绿洲奉贤园区;漕河泾开发区与松江区新桥镇、九亭镇、中山街道、佘山镇合作对接,建设漕河泾松江科技绿洲;金桥集团与宝山工业区合作对接,建设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

深入推进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市有37家园区获“上海品牌园区”,18家园区获“上海品牌建设优秀园区”称号,漕河泾、外高桥、临港、市北、康桥、紫竹等12家品牌园区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二)存在的不足1、要素资源瓶颈制约加剧“十三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将面临更为紧迫的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经济综合成本持续上升。

一是本市工业用地规划空间将进一步调减,可供工业用地资源相对短缺。

在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引导下,新增工业用地需求主要依靠工业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增减挂钩或者工业区内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予以支持,但增减挂钩统筹对接机制尚待建设,二次开发存在利益制约多、激励不够、活力不足等障碍。

二是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业区节能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上升较快,能源使用约束和环境容量限制等问题日益凸显。

2、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一是部分工业区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

部分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模糊,招商缺乏针对性,以同类企业空间集聚的低级形态为主,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较少,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规模较小。

二是部分工业区产业管控能级不够,开发运营机制有待突破。

部分园区缺乏招商、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优秀开发团队,开发能力差、产业能级低。

不少开发主体缺乏园区开发运营激励机制和保障政策,产业调控能力较弱,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三是工业区开发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工业区发展能级过低。

2015年全市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低于40亿元/平方公里的工业区有27个,规划面积占全市产业区块面积比例接近10%;乡镇管理的工业区开发水平明显偏低(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36.3亿元/平方公里)。

四是部分工业区缺乏环境准入门槛,资源及能源利用水平低,污染治理水平低,亟待转型升级。

3、产业配套服务功能亟需提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区面临着从“政策特区”向“服务高地”的功能定位转变,园区建设从通路、通气、通水等“九通一平”为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逐渐过渡到围绕信息、金融、服务等资源打造软环境基础设施的新经济建设模式。

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则对研发创新、商业商务、社会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部分工业区软环境支撑不够,配套服务功能较弱,缺乏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专业化招商、园区运营管理等机构队伍,缺乏与产业集群配套的共性技术、公共服务等协同创新平台,缺乏与人才队伍配套的商业居住、文化教育等生活休闲设施,园区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4、产城融合程度有待优化一方面,部分工业区产业性质单一,城市化水平低,园区与周边地区功能融合度不高,配套服务水平低,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方向、缺乏动力,园区低水平运转。

另一方面,部分工业区产业性质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需要与周边区域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工,缓解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之间的矛盾,但是前瞻性规划协同和布局引导不够,产业园区与周边区域尚未形成功能协调联动发展的格局,存在园区及其周边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产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围绕市场、科技、资源、文化、人才和国际规则影响力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工业区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一是全球产业竞争加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园区进入了多功能、全方位、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阶段,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各国产业竞争和创新升级的发动机。

随着全球产业竞争升级,各国高度重视园区的产业发展载体功能,纷纷实施产业组团发展策略,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成为竞争热点。

上海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工业基础扎实,工业区有实力打造更具国际水平的投资环境,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全球资本、人才和技术,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二是国家战略抓紧布局。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重点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陆续推出,明确了以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方向。

依托上海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和产业基础,工业区有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载体功能,建立产业发展前沿和腹地的互动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三是上海城市功能深化实施。

上海正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工业区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城市产业高端化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上海重要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率先探索的发展机遇,工业区要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园区开发管理模式转型,推动园区产业能级升级,推动园区载体功能强化,推动园区绿色经济发展,将工业区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功能承载区,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做出贡献。

同时,上海工业区在开发能级、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竞争力、功能配套服务能力、跨区域跨国经营服务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

工业区开发主体较散,能级较低,市场化方式运作不足。

品牌园区引领作用明显,但园区之间整合共建力度不够,联动发展优势有待发挥。

园区服务机构市场化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形成园区向外拓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工业区应牢牢把握发展形势,找准发展定位,取长补短,攻坚克难,努力提升工业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