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合集下载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动因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内在动因包括遗传基因、生理需求和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而外在动因则包括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和文化因素。

一、内在动因1.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通过继承父母的基因,决定了其生理结构和潜在的发展潜力。

例如,一些人天生拥有较高的智力或艺术天赋,这些天赋往往是通过基因传递实现的。

2.生理需求个体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对生理需求的满足。

饮食、睡眠和运动等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个体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中去。

3.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动因。

个体的性格、动机和心理能力等因素,会对其行为和选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身心的发展。

例如,个体的自信心、决心和毅力等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二、外在动因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会对其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社会环境的质量和变化,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可以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个体全面的身心发展。

2.教育背景教育背景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

个体接受的教育质量和内容,会对个体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产生影响。

良好的教育背景可以提供个体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推动个体的身心发展。

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塑造个体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

个体对于自身所处文化的认同和接纳程度,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个体在这种文化中可能更注重社会互助和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综上所述,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受到内在和外在动因的共同影响。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它的研究又属于应用基础研究。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心理的种系发展。

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一般认为,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动物心理开始的标志。

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叫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心理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

2、心理的种族发展。

指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叫民族心理学,它对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各民族的心理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以上三方面合起来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发生,心理“从无到有”;二是发展,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这是狭义的心理发展,主要是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要点两个其一: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其二: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人的心理发展受人类社会环境制约。

维果斯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社会文化所决定。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就是活动。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个体心理都具有特殊性(个性),有具有共性,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方向性是指心理发展的指向性,发展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顺序性是指心理发展遵循着确定的序列,这个发展次序是固定的,不能颠倒和超越。

这是先天排定的方向性和序性程序。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_3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_3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这一部分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主要是单选和多选。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主要有四个理论:内发论、外烁论、二因素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作为考生要把握每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以及局限性。

其中重点把握内发论和外烁论,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1.基本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也是有身心的成熟机制决定的。

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却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

关键词是内在需要、遗传。

2.代表人物(1)孟子,观点:“仁义礼智非由我外烁也,我固有之”“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佛洛伊德,观点: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3)威尔逊,观点:“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动的本质力量;(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5)霍尔,观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物;(7)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8)柏拉图认为:“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内发论代表人物编了一句顺口溜方便考生记忆:卢伯父有三个儿子,个高或威猛。

每个字的含义是:卢-卢梭,伯-柏拉图,父-弗洛伊德,个-格赛尔,高-高尔基,或-霍尔,威-威尔逊,猛-孟子。

3.局限性: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作用。

1.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关键词是外在力量、环境。

2.代表人物(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2)洛克,提出“白板说”;(3)华生,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外烁论代表人物也编了一句顺口溜:外婆寻找落花生。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内,从出生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心理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和机制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一、动力机制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动机,包括遗传、生理、环境和社会因素。

1. 遗传因素: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

个体的遗传信息决定了其个性特征和潜在的发展能力。

例如,一些个体可能天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潜力,这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生理因素:个体的生理状况对心理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婴儿期的生理需求满足程度对于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至关重要,而健康的生理状态能够提供个体进行心理探索和学习的条件。

3. 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环境对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可以提供支持、教育和培养机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4.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社会交往和社会期望等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确定了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社会交往和期望则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角色认同,促进个体的心理成熟和自我实现。

二、影响因素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 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第一环境。

家庭的温暖与关爱能够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促进情感的稳定发展。

而家庭的冷漠、紧张和不安全的环境则可能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

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教育资源能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培养个体的智力和社交能力。

3.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接受教育和成长,塑造了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4. 个体特质:个体特质是指个体天生具有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影响、制约和激发着人的身心发展。

特别是在生命发展中早期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2、遗传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即生理性格因素。

一般认为,人的基本性格特征是由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可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3、生理发育因素。

生理发育是人的发育和变化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生长、发育、运动发展等等,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

4、心理发展因素。

心理发展是一种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它与遗传、生理、社会环境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也是人的智力、思维活动、情绪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1、不断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个人都受到社会环境、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

2、年龄分层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以年龄分层的模式进行,即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俗称“年龄差异”。

3、分类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有静态的和动态的两个层次,即静态层次表示某一时刻的发展水平,而动态层次则表示其发展的变。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发展心理学新教材试题版

发展心理学新教材试题版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8、个性初步形成: □表现:(一)(二)(三)(四) □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29、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认同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认同的对象: 30、第一反抗期 □年龄 □反抗对象 □逆反幼儿的表现 □习题巩固: 单选:P83:85~89 多选:P98:232~234
第二节 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新生儿的生理和动作发展 婴儿的学习 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语言发展 婴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10、婴儿学习能力表现: □天生的学习能力:模仿、条件反射、偏爱新刺激 □习题巩固:单选:P80、51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11、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个体最早发生、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 □婴儿的感知觉活动突出特征: □跨感觉通道的直觉: □深度直觉: □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感知能力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每个人都爱自己,但唯有能把爱扩 散出去才是成熟的。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内科内分泌专科 黄全海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 第二单元:研究方法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 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及代表人物:第一,第二,第三;高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及代表人物:第一,第二,第三;华 □二因素决定论的观点:第一,第二,第三 □社会学习论强调及代表人物:第一,第二,班 □文化历史理论指出: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四个指标: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三个重要问题: 1.2.3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过程中,通过各种心理过程和心理学习,逐渐形成和发展各种心理结构和功能。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发展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1.需求满足机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个体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动员自身的心理资源和能力去寻找满足点,从而推动心理发展。

2.冲突与适应机制:个体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冲突和困境,这些冲突和困境可以促使个体发展新的心理结构和功能,以适应环境的需求。

3.强化机制:个体在行为中经历了积极或消极的反馈,这些反馈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积极强化,个体会更倾向于重复和巩固其中一种行为或思维方式;而消极强化则会促使个体避免或改变其中一种行为或思维方式。

4.内部认知冲突机制: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遇到自身思维和情感之间的冲突。

这种认知冲突可以促使个体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心理发展。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些基因,这些基因会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不同的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个体的自信和积极心理发展。

3.经验因素:个体在生活中的经验也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观察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4.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有效地掌控和影响环境中的事件和结果所持有的信念。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个体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和对未来的期望。

综上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需求、冲突、强化、内部认知冲突等因素推动个体心理的发展,而遗传、环境、经验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则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效果。

心理咨询师要点整理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要点整理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伴随着青年期的结束,心理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认得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的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他用四个基(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认为,心里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心理咨询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方向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顺序性(七个时期)(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两个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是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发展心理学两大重点问题: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重点)流派创始人核心观点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研究方法:谱系调查法●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环境决定论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因素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流派创始人核心观点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新行为主义代表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社会行为的●学习的方式观察学习(观察-模仿)替代性强化(奖励-惩罚)●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认同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前苏联】●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代表人: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家、创立发生认识论)(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题和课题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重点)(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二)以人格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艾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主张人的一生可分为既是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发展;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社会危机。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单选:1. 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 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 (A)条件反射性的笑 (B)有选择性的社会微笑 (C)自发性微笑 (D)无选择性的社会微笑 【 答案 】B 多选:2.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上下原则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 )。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17、18岁-35岁
35-60岁 69岁以后
身心成熟、进入社会、恋爱结婚
生理成熟、心理稳定 衰退与毕生发展



单选:1.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 【 答案 】 C 单选:2.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 答案 】A
两个加速期:1是婴幼期,2少年期(青春发育期)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理论
代表 人物
观点 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遗传决定论
高尔 顿
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3、环境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
华生
2、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巾的作 用 3、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个性和社会性 发展
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多选:1.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A)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B)思维的实用性日益突出 (C)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D)二元论思维开始萌芽 【 答案 】 AC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1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把握两个要点:a、质的规定性;b、各种心理过程的互动作用2)社会性3)活动性: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活动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2、特殊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即发展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二、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缺点:1)人为联结性;2)组群效应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1)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2)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1)时效性差;2)被试容易流失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可以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三、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四种趋势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高尔顿二、环境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华生三、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观点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五、社会文化因素论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个指标;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略前性原则及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2个前提和条件)六、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3个;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4个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1、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4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点P2042、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8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发展任务及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社会危机)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5)
l
雷生:将三只猩猩从出生到七个月饲养在黑暗环境中。
实验处理 结果 视网膜损伤
德比 柯拉
在完全黑暗中饲养
养在黑暗中;每天半小时戴着半透 视觉追随等反应比正常 明有机玻璃眼罩生活在光亮环境中, 猩猩慢 得到弥散光线刺激 每天半小时在中等光线房间里,接 受正常的视觉刺激。 与在正常环境中饲养的 猩猩没有区别
三、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3)
2.遗传作用有多少
l l l
心理特性 年龄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5)
分化-层次性发展模型
心理特性 年龄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6)
发展的汇聚模型
心理特性 年龄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7)
人本主义发展模型
心理特性 年龄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8)
l l
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不平衡性
心理特性
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身材 生殖系统
年龄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9)
第三章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心理发展的实质 二、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 三、 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一、 心理发展的特点(1)
1.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l
发展的定义 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 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稳定的变化。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2)
1.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胎内环境 l 母亲年龄 l 母亲服药 l 母亲情绪 l 致畸因子与胎儿发育的敏感期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3)
24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4)
2. 早期经验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读书文摘读书笔记

发展心理学读书文摘读书笔记

发展心理学一、概述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春发育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婴幼儿期属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年龄阶段的根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其内在机制是起主导作用的认知过程的更替。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心理发展的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作用○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关键期和敏感期2. 心理发展的动因Ⅰ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遗传决定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Ⅱ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Ⅲ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里发展二因素论: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折中观点,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Ⅳ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都拉),该理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Ⅴ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①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维果茨基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标志做出明确的论述,归纳为四个指标:●随意化;概括—抽象化;整体化;个性化②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任何学习都存在着最佳期限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即成熟是训练的前提○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成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Ⅵ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摆脱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②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4个基本概念来阐述●图式:即认知结构,是指心理组织。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内容改动)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3、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
从出生到衰亡 二维发展 动态过程 连续、渐进发展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 外动力的关系(新增)
内动力——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 心理动力 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 响和教育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 结果。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新增)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1、探讨发展的相似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探讨发展的差异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内容改动)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
(三)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经验(物理经验、数理力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平衡化
瑞士心理学家 (1896——1980)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内容改动)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发展心理学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 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 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 %!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 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 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动因[共2页]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动因[共2页]

素决定心理 第二,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发展
第三,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73·
(2)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1)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及人力和物力)
研究设计 (2)被试容易流失
的缺点 (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因多次重复测试)
(三)纵横 交叉研究 设计
这是横向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首先对不同年龄组 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对这些被试者进行纵向具有优势,并可以将两种设计方式的 优缺点取长补短
研究设计 2 . 横 向 被试者的发展特征,来代表同一批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特征。所以得出的
研究设计 发展趋势具有人为的联结性。(2)组群效应。横向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
二、发 展心理 学研究 的设计 方式
(二)纵向 研究设计
的缺点
1.纵向 研究设计 的优点 2.纵向
效应可能与组群效应相混淆,组群效应是指横向研究可能将受不同的社会环 境影响而造成的差异当成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发展变化 (1)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四)训练 研究和教育 实验越来越 受重视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都是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与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以促进 个体心理的积极发展进程。这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并 凸显着发展心理学的应用价值,更体现着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转向”的趋势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因 第一,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一)跨文 1.探讨发展的相似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化比较研究 2.探讨发展的差异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跨学
(二)跨学 科的综合 由于心理发展研究的复杂性,需要将涉及的多种学科相结合来进行综合研究

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心理发展的动因——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心理发展的动因——认知发展理论
要的过程,是质变过程。
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 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 “是一种高级形式的适应”
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指的是心理组织, 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
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 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量变过程。
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 改变原有图式或创发展的源泉
指有机体的成长 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成熟
成熟
包括物理经验(客体本身的知识) 数理逻辑经验(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经验
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
主要指他人与儿童间的社会交往 和教育的影响作用
社会环境
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 的作用必须加以协调,这种协调
作用正是平衡化的功能
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和发展过程都是连续不断的 同化和顺应的自我调节活动 过程,这种自我调节正是平
衡化的实质所在
作用
平衡化
影响 儿童 心理 发展 的因素
心理发展的动因
—— 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是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的结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 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 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
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发展中, 主体和客体间 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的
关系
主体和客体 相互转化的 互动关系, 先天遗传因 素具有可控性 和可变性,在 环境作用下可 改变遗传特性
主体和客体的 相互作用受个 体主观能动性 的调节,心理 发展过程是主 体自我选择、 自我调节的主 动建构过程。
认知发展本质 的适应理论和 主动建构学说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 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 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 〖解读〗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 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 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 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 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 遗传是保持生物性状的最普遍现象,是指遗 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 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 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 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 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 件。
• 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楼梯。 • 这个观点偏向于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阶段 相互作用论
• 皮亚杰等等。 • 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二)心理发展的影响 因素
• 1、遗传与心理发展 • (一)遗传的含义 • (二)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 评价“ 胎教 ”的科学性? • 母亲自身的那些因素对胎儿产生影响? • ——体重、身高、营养、怀孕次数、年龄、
疾病、药物、情绪、高空飞行、辐射等。
25
人的心理受到环境的影响! 举例:范仲淹《岳阳楼记》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哀怨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6
(三)社会环境
• 1、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 第二阶段: 共同决定论 • 斯腾、鲁克森伯格、格塞尔。 •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环境与遗传两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称为遗传决定论。

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②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是;③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因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决定论: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

①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②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或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
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将他们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和富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强盗。

让我们把能力倾向、心理特征、特殊能力遗传的鬼魂永远赶走。

三、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二因素论: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②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成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③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只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二者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尚不能科学地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问题。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社会学习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①观察学习;②替代性强化。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

替代性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抵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学习社会行为的机制是对榜样的认同,即儿童有意识地模仿人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儿童的言语发展、社会行为的习得、道德和价值标准的形成等都是通过社会学习得来的。

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学习的观点,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

班都拉将社会学习称为社会认知,认为儿童的模仿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从而突出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儿童逐渐形成了自我认同的社会行为标准,能主动控制自我的行为,指导自己行为,成为积极主动的发展者。

这些观点超越并修正了华生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使班都拉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其发展是由生物成熟因素所制约的)、高级心理机能(人类所特有的,其发展是由文化历史因素所制约的)两类。

维果茨基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标志作出明确的论述,归纳为四个指标:
一是随意化: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二是概括-抽象化:心理活动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三是整体化:各种心理机能相互作用并重新组合,形成高级心理结构;
四是个性化: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突显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二)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文化历史论主张,儿童主体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交往)决定着儿童个体的心理发展。

因此儿童活动的质量、社会交往的质量也就决定着儿童成长的质量,智力过程起源于活动,儿童与教养者、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共同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维果茨基认为,各种符号是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心理工具),语言符号是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变化的中介。

儿童掌握了语言,才能真正使低级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

(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独立解决问题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水平的差距。

1、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1)以个体发育成熟为前提。

(2)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任何学习都存在着最佳期限,如果在这个最佳时期提供教学,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而过早的教学可能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样,
过晚开始,即长期缺乏教学也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某种障碍。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客体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在心理发展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二者相互储存,缺一不可。

第二,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性。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构建学说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1、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

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不断发展经历着不断构建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2、同化:指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过程,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

3、顺应:指主体图式不能适应客观要求,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

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4、平衡: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1、成熟:是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成熟的作用是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2、经验:物理经验(客体本身的知识),数理逻辑经验(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3、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

主要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
和教育的影响作用,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理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

4、平衡化:这种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影响认知发展各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其一,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必须加以协调;其二,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过程,都是连续不断的同化和顺化的自我调节活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