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如何加强民主与创设情景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对传统语文教学从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之后,所确立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推行教学民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思想,我的体会是要从树立以下“三观”入手,来实现教学民主,进而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20世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过程。
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则相应表现在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以“开发学生智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科技能、技巧为中心”。
以此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则表现为满堂讲、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
总之,传统语文教学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待灌的容器,一个被人训练、操纵的机器,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
没有把学生当“人”看待。
新的课程标准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明确提出“人本位”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明确表达出我们的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使教育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思想。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由重知识重智力转到重学生上来。
要把握和研究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使我们的语文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
真正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这是实现教学民主思想的根本。
二、尊重学生,树立平等的新型的师生观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归依,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而教学中漠视学生的存在,师道尊严,教师是上帝是主宰,高高在上,教师灌、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个性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讲,学生记,答案、理解要求千篇一律,结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凡此种种都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浅谈如何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浅谈如何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才会自主学习,才能去探索,去创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
”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旧思想,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能消除学生对教师可能存在的畏惧感,更能使学生充分拥有话语权,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像。
1、民主。
民主决不是放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和合作。
魏书生老师认为:“要以真诚为本,遇事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
商量什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学生之间认识的统一。
”2、平等。
教师由过去的“主宰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二、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习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不歧视差生,激励、鼓舞是教学的真谛,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全面发展。
在操作上:1、运用“无错原则”激励学生参与。
“无错原则”实际是“无责怪原则”,即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怕学生失误,而是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
这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的一种独特表现。
运用“无错原则”激励学生,可以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的“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要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
对于学生的回答,注意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
如何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语文课堂氛围
如何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思维敏捷,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获得自主的、有益的发展。
为此,教师有必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交流平台,以促进学生身心的自主发展。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呢?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新教学理念,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启发补充和构建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师生时时交换彼此的思想、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以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成为学习的共同体,这就要要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要重视情感教学,教师要向学生灌输平等民主的观念。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教学水平来吸引学生。
教师要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让教师与学生、优生与后进生都有同等参与讨论、质疑、交流、分享的权力。
情感教学是最有效的、最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语文作为一种有着浓郁人文特点的学科,在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的学习与训练,而且是一种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自然结果。
情感交流使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这种感觉会转化成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强大动力。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
因此,要铸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只有灌输、说服是不行的。
还必须有感染与熏陶,所以要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必须进行情感教学。
其次,要着眼于优化课堂环节与组合。
(1)导语的设计应通俗、简洁。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民主高效课堂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民主高效课堂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是我的几点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否和谐。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
只有改善了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
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
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
让语文课堂充满民主与和谐
让语文课堂充满民主与和谐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
社会是个大舞台,课堂就是小天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课堂的民主、和谐,让这片小舞台尽显民主与和谐的丰姿。
笔者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后,总觉得语文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一点上,语文课堂应追求民主、和谐,让有限的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舞台接轨,那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民主、和谐?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和专家、同仁商榷。
一、面向全体,微笑教学长期以来,唯分论严重影响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一个教师的评价,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也只以分数好坏作为唯一标准。
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使理念得到了更新,可付诸行动仍然困难。
许多老师都说:“道理我懂,可我不关注好学生,要是光顾面向全体,优秀率就受影响呀!况且差生进步太难,关注他们毫无意义。
”久而久之,班里的差生越来越多,好学生由于老师要求甚严,期待甚高,心理常常处于紧张状态,班级学生能和谐吗?我从听的很多公开课上了解到:上公开课时,举手积极、手举得最高的一般不是优秀的学生,有时甚至是一些“差生”。
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愿积极表现,成绩一般的甚至处于下游的学生反而活跃张扬呢?这与教师的教态、教法和评价都非常有关。
公开课上,教师总是微笑、和蔼、循循善诱,他们可以包容学生的不同解读,原谅学生不妥的言行,极大彰显学生的自主性。
公开课上,每个环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研讨、既定,课前充分准备,上课基本呈现有层次的螺旋式上升的路径,“差生”就很容易找到发表自己意见或见解的切入点,加上老师的亲切形象和充分赏识、积极的评价,所以才会出现公开课上的情形。
由此观之,上课调动起“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关键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能摆平心态,端正态度,面向全体学生,使好生吃好,差生吃饱,用春风化雨的姿态来关注学生,课堂上和谐学习气氛的营造指日可待。
虽然我们都是凡人,喜怒哀乐事常有,但至少我们克制自己,课堂上决不要轻易流露出这种消极情绪,乐观微笑面对学生,促进和谐教学,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有那样大的反差,好生差生的距离也一定会大大缩小。
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让语文教学活起来概要: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
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节课教师在声嘶力竭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一节课下来精疲力尽,学生昏昏欲睡。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最终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是使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基础。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
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笔者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探究,认为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愿学、乐学,可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不管当天心情如何,在上课以前,我总是让自己笑一笑,暗示自己:我要去面对一起可爱的孩子,我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作用。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才会高。
对于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谈几点肤浅的见解: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灵活地驾驭课堂,是实现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前提条件。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探求新知。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心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教师在适当时给予引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乐于学,从而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新知识。
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实现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
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坚持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先让学生们课下准备好若干个三角形,课堂上通过度量、剪拼、折拼,组织小组讨论探究其中的规律,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更加信任教师,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里距离,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了一种师生之间民主、和谐、平等交往的良好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
三、创设互动氛围,让学生主动观察、自己讲解,这是实现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的用力保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学生很快将自己体验到的知识牢记心中,并能够运用自如。
教师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人人都有表达数学思考的机会,可以是小组讨论、同座交流、四人小组沟通等。
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为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地进行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体验能力形成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它也是实施“民主化、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前提。
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加以努力。
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是不可替代的,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是民主、平等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师和学生必须和蔼若朋友然。
”又如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所以只有尊重和信任每位学生并通过朗读、激思、表演等教学形式到达每位学生的最近学习区,他们才能主动发展,获得成功。
如教学《麻雀》一文时,笔者做了一个试验,证明了上述设想。
课堂伊始,范读课文后,让学生听录音,要求学生指出教师读得不好的地方。
起初同学们都不敢发言,生怕说错。
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指出了我读的一个字,我愉快地接受了并抓住契机向他道谢。
这样就消除了同学们的戒备心理,使学生感到师生间是民主、平等的。
结果发言的同学多了,不仅局限于我读错的字句,连我朗读时感情处理不好的地方也找出来加以分析,有的甚至读得比我还好。
对于他们的见解我都给予肯定,并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致谢。
这一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无疑会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信。
整节课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身心愉悦、思维活跃、参与积极、畅所欲言。
简而言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真诚、理解、接受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而此时教师就应像主持人一样巧妙地营造宽松、愉悦的气氛,并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现场的观众发表自己的见解。
给语文教学一个民主的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只有把学生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积极接受教育,因而也才能使外部因素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部因素,以及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表现出来。
换而言之,在现代教育中,首先要创造一种民主的气氛,语文教育也是如此。
具体来说,语文教学的民主性该怎样体现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这也是教育民主的真正体现。
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需要用到语文能力。
因此,语文教育更是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
不少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往往只注意少数尖子生,却忽视了基础较差生,甚至中等生。
他们往往能准确地找到并指出尖子生的纰漏,却置多数学生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的文章而不顾。
人们常说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工具”,那么,任何一名学生都有权利掌握好这一“工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好这“工具”,哪怕有一位学生没能具有较好地运用语文的能力,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失职感。
现代教育要求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大街上,错字别字漫天飞,信件邮件中、短信里,词不达意,语句欠通,宛如看“天书”……前不久,我在某医院里张贴的“住院须知”上,语句不通的有三处,错别字四处。
由此可见语文教育还存在较大问题,教育对象并没有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这种现象,追根究底,与我们语文教师有着较大的关联。
面对着漫天飞舞的错字别字现象,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感到惭愧!有了这种惭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因学生基础的差异,而产生不同教学态度,也就不会无视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而“一刀切”地用高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就不会为了仅仅抓“尖子生”而放弃教师眼中的“差生”;就不会置多数学生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的实际于不顾而去努力培养少数几个“文学幼苗”……也许,我们所教的学生有不少在各类语文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但如果大多数学生连一封信都写得乱七八糟,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丝毫的民主气息,也根本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
如何营造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
如 何 营 造 和 谐 民 主 的 语 文 课 堂 氛 围
姜 福 运
( 黄骅 市 常 郭 镇 后 王 桥 小 学 , 河北 黄骅 摘 要 :小 学语 文 课 堂要 体 现 人 文 性 特 点 , 和 谐 民主 的 气氛 显 得 尤 为重 要 教 师要 充 分 发 挥教 师 的 主 导作 用 . 重视 学 生 的主体作 用. 结 合 语 文 学科 的 特 点 、 教 学对象 、 教 学 环 境 等 因素 . 灵 活 采取 适 合 的 教 学模 式 , 营 造 良好 的课 堂 气 氛 , 提高 教 学效 率 。 关键词: 小 学语 文教 学 课 堂 气氛 学 习效 率 探 究新 知 0 6 1 1 0 0 能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教 学 。 语 文答 案是 丰富 多 彩 的, 语 文 的魅 力 就 在 于此 , 语 文 课 堂 的 活 力 也 在 于 此 。 同一 问 题, 由于 学生 的生 活 经 历 、 知识素养 、 心理 状 况 等不 同 , 得 出的 答 案 可 能是 千 差 万 别 、 异彩纷呈 的 , 这 就是创造力 的表现 . 也 正 是 我 们 要 悉 心 呵 护 和 着 意 培 养 的 。 教 师 要 放 下 唯 师 是 从 的 尊严 , 尊重学 生的人格和个性 , 建 立 新 型 的 民 主交 流 、 教 学 相 长的师生关系 , 多 给 学 生 展 开想 象 的 时 间 和空 间 . 多 给 学 生 发 表意见的机会和 自由: 重 视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氛 围 的 营造 方 法 , 学 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 又 是 学 习 的 主体 。 因此 , 创 造 良好 的 课 堂 气氛 , 关 键 在 于教 师 能 否 切 实 调 动学 生 学 习 的 主观 能动 性 , 使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教 学 的 主体 、 学 习 的 主人 。 1 . 让 学 生保 持 最佳 学 习心 态 任 何 学 习 过 程 都 存 在 复 杂 的 心 理 活 动 .在 不 同 的心 理 状 态下 , 学 生 的学 习表 现 与 效 果 截 然不 同 。 当 学 生 处 于 最佳 心 理 状态 时 , 学 习情绪高涨 , 专心致志 , 课 堂 气 氛 热 烈 而 愉 悦 。为 此, 教师应注意 : ( 1 ) 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 笑 能 够 沟通 师生 之 间 的感 情 , 微笑 可 以 征 服 学生 的 心 灵 。 当 学 生 思 想 走 神 、 思 绪 信 马 由缰 时 , 充 满 理 智 和 期待 的微 笑 能 使 学 生 “ 迷途知返 ” ; 当学 生 答 问 受 挫 时 。满 怀 鼓 励 和 依 赖 的微 笑 能 使 学 生 心 安 智 生 、 “ 柳暗花明” : 当学 生 板 演 成 功 时 . 饱 含 肯 定 和 赞 赏 的 微 笑 能 使
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教育趋势。
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新教育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精神实质上应该说是潜相交通,互为因果的。
换个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只有以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依据,为底蕴,才有可能防止将创新教育窄化、浅化和庸俗化,发扬教学民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公正、平等和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另外,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去看待学生,信任他们,理解他们。
所以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都能使学生在愉悦获得知识的同时,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我在教学中坚持了,课前五分种讲演,课中举行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等活动,不仅收到了良好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从而 达 到共 识 、共 享 、共进 ,真 正 实现 教学 相 长 ,成 为学 习 的共 封 建 文化 的腐 朽 。课 堂任 务 在轻 松 的讨 论 中完成 了,通 过提 问构 同体 ,这就 要求 教 学 中要构 建和 谐 的师 生关 系 。让 师生 人人 参 与 建和 谐 的语 文教 学课 堂 ,可 以充 分体 现 教学 的层 次 性 ,可 以调 动 课 堂教 学 ,可 以进 行平 等 的对 话和 沟通 ,使 课 堂焕 发 出生命 的光 学生积 极 进行 思考 ,激 发他们 的学 习热情 。 彩。 ( )文本 阅读 与 多媒 体 使 用要 合 理 结合 。多 媒体 在 课 堂 上 3 构 建 和 谐语 文课 堂 , 要重 视 情 感 教 学 ,教 师 要 向学 生 灌 输 的使 用 ,特 别是 影像 教 学 的参 与增 强 了语文 的 直观 形象 性 ,提 高 民主平 等 的观念 。教师 要 以身 作则 ,用 自己 的教学 水平 来 吸 引学 了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使 一些 难 于讲解 的 内容 变 的生 动易 懂 ,使 学 生 。教 师要 创 设平 等 的环境 ,让教 师 与学 生 、优生 与后 进 生都 有 生 在 获 得视 听享 受 的 同时 得 到 精神 的愉 悦 。但 不 容 忽 视 的 是 任 同等参 与讨 论 、质 疑 、交流 、分享 的权 利 。情 感教 学 是最 有效 、 最 符合 人 的发 展规 律 的教 学方 式 ,语文 作 为一 门有 着浓 郁 人文 特 点 的学 科 , 在 培养 人 的健 康 高 尚的 情 感 方面 有 着 得 天 独 厚 的条 件 。语 文教 学 不仅 是一 种语 言 的学 习与训 练 ,而且 是 一种 温馨 的 何优 质 的多 媒 体课件 直 接在 学 生眼 前映 视而 没 有经 过学 生大 脑 的 思考 ,就是 忽 略 了学 习过程 中 很重 要 的形象 思 维锻 炼 。而锻 炼 学 生 的形 象思 维 能力恰 恰 是语 文 教学 中很 重要 的 一项 任务 。因此 在 可 预见 的前 提之 下 ,将 多媒 体 使用 与 阅读文 本 恰到 好处 地 结合 起
如何创设民主氛围
如何创设民主氛围常有这种感觉,现在上课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提问,学生不敢回答或回答不好,讨论不积极,另外,同学或老师有讲错的,其他同学不敢指出、不会纠正等等,诸如这些问题,都跟课堂氛围不民主有关。
课堂应建立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
首先,教师观点要开放。
课堂教学不民主,根源在教师观点不够开放。
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抱着一种恩赐的情感对待学生,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民主教学,除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外,对其他不同观点,教师应持开放的态度。
教学时出了差错,要采纳、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教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可对学生说:“我也不十分了解,待我查询后再回答。
”也可以请知道答案的小朋友帮助解答。
鼓励学生指错。
老师上课出差错,被学生发现,说明学生认真;能及时举手指出,说明他有胆量,我都给予口头表扬。
一次我在教《金色的鱼钩》讲到“三长两短”时,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一个学生很有见的地说:“‘三长两短’这个典故,说的是以前人死了,放在棺木里土葬。
棺木由三块长板(左右一样长,上下不等)和两块短板(两头各一块)组成的。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别指死亡。
”我听了对学生说,老师了解农村的风俗不如这位同学,并且表扬那位同学知识丰富。
全班同学由此受到鼓舞,后来敢干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次,师生对话要开放。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应该是朋友关系。
教学对话是具有“平等权利”的对话,尽可能在同一等级上,在事先并未确定的道路上展开语言交流活动。
教学对话思维过程是学生发起的,直接从孩子到孩子,从提问到回答,学生直接与自己的同学交流,反驳他们,询问他们,向他们挑战,表达不需要绕道通过教师来进行,这样有利于形成民主氛围。
如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小组或班级讨论,主动参与观察,主动参与思考,主动参与操作,主动参与探索,主动参与课堂小结等。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民主的课堂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民主的课堂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这是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必须培养孩子们民主的观点。
孩子们是学校的主人,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人,自己生活命运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孩子们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它应该挑起培养民主个性的重担。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营造一个民主化的课堂呢?笔者认为:一、师生平等——蹲下来与学生说话在语文教学特殊环境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像主宰者那样威严,给同学们学生进行讲解讲授时,要和学生角色一样的姿态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对学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时老师须善于放下身段,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
例如:笔者在执教《钓鱼的启示》教学记录:下面要大家一起来表演汤姆和爸爸,如果你是爸爸,要想办法说服汤姆把鲈鱼放走,进行对话扮演。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熟悉父子之间对话。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当父亲。
我来当汤姆。
你想办法让我听取你的意见,开始吧!生:汤姆,我的娃呀,你钓到鲈鱼不算数,不是你的,要把它放走! 还差两个钟头才可以钓鲈鱼呢!师:俺的爹爹,不要紧,鬼也不晓得,钓到这头大家伙。
生:娃呀,那可不行。
规定的事大伙儿都要守啊!你管别人干啥呀!师:两个小时--120分钟吗?爹爹,你老头何必认死理,你这么死古板呢?规定是死的,人是要灵活一点。
生:不是时间问题,规定是要人人公平,面对每一个人的。
师:俺的爹爹,在学习上俺听爹爹的,要求可以严格一点,但现在是娱乐钓鱼,爹爹就宽松一点噢!生:我的娃呀,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要求都一样严格,好的习惯,优秀品德都是从这么一件件微小的事慢慢地养出来的。
......以上教学“父子对话表演”,教师降低自己身份充当孩子的角色——汤姆进行表演,一点都不吝啬,把父亲的人物角色给了学生。
这样的角色安排,教师不仅缩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贴近了学生,以兄弟之间平等相对,在这么宽松和谐的情景中,解放了思想,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励了孩子们勤奋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建立了友好师生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民主问题”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民主问题”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民主”发扬得好,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强,否则就较差。
这说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的“民主问题”有密切关系。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发扬“民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民主备课”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去查字典,翻词典,找资料,制定学习方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课后习题。
可以让一批学生动手写某方面内容的教案,让他们动手动脑,积累资料,丰富知识。
现在的初中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加上他们从书报杂志、影视广播中获取了大量的新信息,只要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长处,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民主备课”的形式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应从宏观上注意把握好方向,为完成学习任务控制好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民主备课”按照语文教师精心设计的步骤进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2.“民主教课”教师应当大胆让学生上讲台,让他们去讲,学生讲、学生听、学生议,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胆、才、学、识,锻炼他们说话的能力。
让学生讲,不是为了讲而讲,一节课尽可能安排多的学生讲,一个学生讲一个方面,这些所讲的内容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引导其他学生学习铺路搭桥。
学生讲课,开始有些不习惯,但是多搞几次他们也觉得有点意思,巴不得想试一试,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大胆的潜力。
上讲台的学生,他们事先自已做许多工作,比如征求同学意见,请老师指导,写成讲稿,先试讲等等,这样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语文课有一种凝聚力。
学生上讲台,使听讲的学生有亲近感、关心感,通过验证,效果良好。
3.“民主评课”现在的语文课,往往是老师教、老师评,评来评去,把学生抛在一边,在远离实践的理论与经验中兜圈子,其效果不明显。
语文课教得如何?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怎样创设平等、民主、和谐课堂氛围[论文]
怎样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充满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时,学生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思维活跃,教师传授的知识像涓涓的溪水,流进学生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化为他们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
当一个人有饱满的精神,轻松愉快的情绪时,学习的兴趣浓,接受能力强,学习就效率高。
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那么,如何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呢?(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师生和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诱导试学阶段,教师在诱导入课时,要照顾到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水平,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不能一开始就把学生问倒了,难倒了,学生一开始就碰壁,要让他们再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例如,在一次执教观摩课《小木船》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位老师听课,大家的心情紧张吗?老师带大家来做几次深呼吸,把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带学生做深呼吸)。
怎么样,心情平静下来吧?(学生点头)我们班同学的心理素质真不错!下面哪位同学把自己刚才心理变化的过程说给老师听听?生:上课了,看到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心情很紧张,老师带着我们做了几次深呼吸,我的心情才恢复了平静。
师:“恢复”这次用的很好,你能说出“恢复”这个词的意思吗?生:就是回到原来的样子。
师:谁能根据“恢复”的意思,讲讲你的心情的变化。
生:上课前,我的心情是平静的,上课了,我的心情不平静,现在恢复了平静。
师:说的真好。
《小木船》这一课,大家都做了预习,课文中的两个小主人公最后又成为了好朋友,恢复了友谊,你想知道他们俩的友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吗?(导入新课)这样,我把课前预习与新课结合起来,抓住面对一百多位听课老师,学生心情紧张这一点,找到话题,营造了一个小小的教学高潮,为课堂教学创造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浅谈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摘要]为贯彻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本文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学习兴趣求知欲大大提高,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
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大环境,更使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学生在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说:教学艺术不仅是审美情感的教育,更是情感心理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或措施,创设有效情境,以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个对话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到课文中去体会、去领悟文本的情,把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学生的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让学生从现实世界投入到文本世界中,使文本描述的万物在学生的内心成为鲜活的形象,最终使学生、教师、文本能有效地对话,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1.创设朗读情境,培养学生语感,以激发学生兴趣。
感或意境都隐含在材料之中,一时难以捕捉。
按照一贯的做法,教师首先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揣摩文中人物的性格及情感,摹拟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无论教师分析得多么透彻,都觉得隔着一层纸。
为了捅破这层纸,可以通过朗读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把抽象的语言符号变成真实可感的形象。
这不仅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出纸面,而且能从情感上使学生与文本亲近,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文本情境中,毫无障碍地接受文本内容的感染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中如何加强民主与创设情景
发表时间:2016-09-14T15:14:58.023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2期作者:江兴华
[导读] 新课标思想中十分强调教学中民主和谐的氛围,因为民主与和谐才能使学生自由发展,使学生个性不受抑制。
四川省绵竹市兴隆镇学校618000
新课标思想中十分强调教学中民主和谐的氛围,因为民主与和谐才能使学生自由发展,使学生个性不受抑制。
教学中有生动的情景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语言成为学生的所爱,学生才能喜欢学语文。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80%。
兴趣是情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使学生真正在语文方面有所成就,就应该潜下心来研究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科感兴趣。
根据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首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教师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教师用心灵与学生的心灵去交流。
学生作为个体存在,有与我们教师平等的权利。
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集中注意力倾听。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才能激发学生兴奋灶。
从教师的关注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他自己的谈话受到教师的尊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地用语言引导,才是教师与学生真正的心灵交流,平等的会话。
2.教师的语言方式要转变,语言要亲切。
教学是语言艺术,教师语言亲切,会使课堂气氛更融洽。
如:一位教师在上课时,见学生读课文时声音不宏亮,就对这个孩子说:“你很紧张,再大声点。
”我想,假如这位教师当时这样引导学生效果一定更好:“孩子,要是你能再大声点读一读,效果会更好。
你愿意试试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此,换一种说法,站在让孩子更容易、更乐于接受的角度去表达,会使课堂气氛得到有效调节,从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的态度。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
越是喜欢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充分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在读书后,有些内容暂不明白的,这时候,引导学生质疑,引领学生更加深刻、主动地理解文章。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评价。
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要进行筛选。
对学生提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要注意挖掘更深刻的教育题材。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提问。
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图中哪个是马克思?”话没说完,教室时就立刻哄堂大笑起来,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
然而,这位老师顿了顿,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呀,哪个是马克思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
这时,教师继续说道:“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这位老师没有像学生那样一笑了之,更没有说出“这还用问吗?”之类的话,而是抓住这个契机,鼓励这位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4.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发展。
学习是孩子们共同的权利,让每一个孩子们都得到发展才是我们最佳的课堂效率。
因此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有锻炼的机会,也会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为检查预习效果,准备抽孩子读书,可是,大多数孩子都举起了手,抽谁呢?正在犯难的时候,教师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同学们都表现不错,都想锻炼,老师呀,想把这次机会交给平时锻炼得少的同学,大家同意吗?”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后进生得到了及时锻炼,其他孩子也很专注地听这些后进生读,使全班孩子都有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二、善于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找到调动学生情感的切入点,激发内在情景
创设最佳情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最终才能激活学生思维,那么,如何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情感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而只有创设好的情景,学生才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1.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景,带学生想象画面。
教师在上课初始能用优美的饱含深情的语言,带学生进入意境,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波才动万波涌”是新课导入的最高境界。
如在《草原》一课中,上课伊始,老师就用语言吸引大家:“在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草原,那儿天空明朗,空气清新,天底下一碧千里,牛羊成群,这么美的草原,同学们想去领略吗?”然后,让学生读课文,领略草原美景,学生兴趣盎然。
2.用多媒体画面展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为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了条件,在适当时机,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效果,起到“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效果,激发学生内在情感。
3.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切入。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不断得到丰富,教学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顾,再现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也会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在《兰兰过桥》一课中,上课时,先调查学生知道哪些桥,这些桥有什么特点,再引导学生想象,今后还会建成哪些桥?然后切入到课文学习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兴趣的因素还很多,但在新课程改革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我们最应该重视的就是从上述两方面入手,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先让学生喜欢起语文来,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希望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