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控制线划定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以中山市为例
038基于生态敏感性的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 —— 以中山市为例■ 冯 颖[摘 要] 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定生态控制线,提高了生态结构的合理性,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促进了空间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控制线 生态敏感性生态控制线执行严格的建设管控与环境准入政策,引导生态资源保护性利用。
根据生态环境变迁和国土空间优化利用需要,结合相关规划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定中山市生态控制线,遏制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确保城市空间和社会经济合理发展。
一、 市域生态资源现状概述中山市拥有良好的生态基底,整个市域以山体、水系为基本骨干,以山林、农田、河海构成城市的基底,各自然要素基本以大型斑块集中呈现。
中山市现有生态资源包含水域、农田、林地、公园及岛屿5大类,其中农田、林地及水域资源较为丰富。
农田主要集中在市域东北部、西江东岸的农田集中区;林地主要集中在五桂山、南朗、三乡等地;水域主要为石岐河、鸡鸦水道等主要水系。
2011年耕地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39%、园地为11.22%、林地为16.88%、草地1.36%、城镇村用地为33.59%、交通用地为1.8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26.88%、其他土地有0.11%、未利用土地为0.74%。
二、 生态敏感性分析与环境容量分析1. 生态敏感性分析 (1)数据准备收集市域范围内基础图件和数据,包括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水环境功能区划、地形、土地 利用、野生动植物分布、开发建设活动、气象数据等,进一步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GIS 空间分析技术,完善生态敏感性评价所需的数据资料。
(2)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中的评价方法,结合中山市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现状实际情况,选取水土流失、河滨带敏感性、湖滨带敏感性等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评价指标。
①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选取降水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和地表植被覆盖等评价指标,根据研究区的实际对分级评价标准作相应的调整。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9.23•【字号】珠府办函〔2015〕204号•【施行日期】2015.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珠府办函〔2015〕204号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9月23日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城乡生态空间管控格局,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通知》以及《广东省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指引》的要求,结合珠海市实际市情,制定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工作方案。
一、工作组织与计划(一)领导组织成立珠海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市规划、国土、环保、园林林业、交通、海洋农渔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全面统筹和指导,审议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和划定成果,协调解决划定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在市领导小组统筹下,设立生态控制线划定专责工作组,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指派本部门至少一名在编技术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专责工作组负责组织推进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协调国土、环保、园林林业、交通、海洋农渔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空间发展意图,促进不同类型环境保护管制区的有效衔接。
原则上,在生态控制线划定期间,专责工作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究下阶段工作计划,积极协调存在问题,将重大事项及时报请市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二)职责分工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建立生态控制线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协调处理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调整及管理实施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生态控制线管理政策并组织实施。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A.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基本农田、生态开发边界
B.生态保护红线、乡镇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C.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生态开发边界
D.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参考答案:D
【解析】: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365时事政治网。
日照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思路方法
日照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的思路与方法摘要: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不断推进和鲁南临港产业带的布局,日照市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下,在迅速膨胀的能源和资源需求压力下,日照同样承受着发展和环境的压力,如何在寻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大地生命系统的完整和健康,保障城市获得可持续性的生态服务功能,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控制线;生态系统一、背景:日照市作为山东半岛城市带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定量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可容纳的极限容量,提出基于生态安全考虑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行城市生态空间的有效控制,对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把保护环境放到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在约翰内斯堡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建设生态城市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
基本生态控制线是城市建设的“高压线”,它的划定就是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二、生态控制线划定的理论依据(一)生态基础设施理论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
以本地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特征,构建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网络。
(二)生态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指标,它是将人类的每一项最终消费量通过折算,转换成提供生产该种消费所需的原始物质与能量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通过对比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和人类的生态足迹需求,来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红线划定标准
生态红线划定标准
生态红线划定标准是指根据生态空间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其中一些特别重要、特别敏感、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举足轻重的区域需要加以特殊保护。
生态保护红线就是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把生态空间里一些特殊重要的区域用一根线圈起来,形成保护区域。
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保障线,其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同时,也需要考虑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格局,进行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的评估。
总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方法,确保红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24号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正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24号)《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2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唐良智二0一二年三月十六日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调整,以及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建设活动。
本规定所称基本生态控制线是指依据本规定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前款所称生态保护范围是指位于城市增长边界之外,具有保护城市生态要素、维护城市总体生态框架完整、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等功能,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包括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处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调整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理机构,下同)是维护其管理区域内基本生态控制线完整的责任主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职责组织协调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查处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生态保护、村庄搬迁和集中建设、已建项目的清理等工作。
第四条规划、土地、发展改革、城管综合执法、环保、林业、园林、水务、农业、文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按照下列规定,做好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相关监督和管理工作:(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和调整方案,依法对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建设项目实施规划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 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保障国家和 区域生态安全,制定本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 35 号) 《 国 务 院 关 于 印 发 全 国 主 体 功 能 区 规 划 的 通 知 》( 国 发 〔2010〕46 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 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告》(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 学院公告 2008 年第 35 号)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 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环 发〔2010〕106 号) 《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
生态安全:指在国家或区域尺度上,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 能完善、格局稳定,并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 生态服务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特征与管控要求
4.1 概念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 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 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对于维护 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作用。 4.2 基本特征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其属性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是维系国家和区 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区 域。 (2)空间不可替代性:生态保护红线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定 性,其保护对象和空间边界相对固定。 (3)经济社会支撑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最终目标是在
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图则) 文本2018
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图则)文本目录1 总则 (1)2 城市生态安全和空间格局 (3)3 划定目标和指标 (4)4 空间划定 (5)5 管理实施细则 (9)附表1:佛山市生态控制线分类统计一览表(单位:公顷) (12)附表2:佛山市生态控制线分区统计一览表 (13)附表3:各区生态控制线统计一览表 (14)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图则)文本图纸目录:1佛山市生态资源现状图2佛山市生态安全格局图3佛山市生态控制线范围图4佛山市生态控制线管制图5佛山市生态控制线用地分类图6禅城区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图7禅城区城市生态控制线管制图8南海区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图9南海区城市生态控制线管制图10顺德区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图11顺德区城市生态控制线管制图12高明区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图13高明区城市生态控制线管制图14三水区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图15三水区城市生态控制线管制图1 总则1.1编制目的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简称“生态控制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明确城市开发建设的边界,防止城乡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及精明增长。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促进空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1.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山市域范围(包括顺德区),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1.3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8)《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9)《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10)《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3]202 号)(11)《广东省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指引》(12)《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环发[2014]10 号)(13)《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14)佛山市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15)《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0-2020)》(16)《佛山市公园绿地建设规划(2012-2020)》(17)《佛山市水系规划(2008-2020)》(18)《佛山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2007-2020)》(19)《佛山市区域绿地绿线图则(2008-2020)》(20)《佛山市2+5组团绿线管理图则(2006-2020)》;(21)《佛山市第二批城市绿地绿线管理图则(2011-2020)》(22)《佛山市绿地绿线整合规划(2015-2020)》(23)《佛山港总体规划》(2013年)(24)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相关规划1.4生态控制线定义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在尊重城乡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围绕保护重点生态要素划定的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界线。
控制线划定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控制线划定与管理的若干思考一、控制线划定的目的意义1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控制线划定是按照耕地保护和生态要求,优先划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大保护举措,有利于强化绿色生态屏障,保护自然风貌,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连续性和物种多样性,构建科学合理、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
2实施底线控制优化布局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统筹优化城、镇、村、工矿布局体系,突出山、水、田、林、湖区域的保护,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开发格局。
3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控制线管理意在通过底线控制,以极限扩张的思维,通过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推动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促进城市土地资源向节约集约利用。
二、“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根据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多规合一”试点的要求,结合嘉兴水乡田园特色,综合嘉兴“多规合一”控制线应设置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四线控制”。
1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为保障全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纺织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将全市生态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水系绿廊、隔离城乡的一般农用地等划入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洪水调蓄区。
2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主要将市域优质耕地、已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等优先划入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为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根据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划定要求,划定的实行永久保护,严控任何非农建设占用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高产、稳产优质耕地的示范区域。
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三条控制线
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三条控制线
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三条控制线是什么呢?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时提出,划定并守住三条控制线,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的举措,彰显了我们党着力加强生态保护的坚定决心。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这三条控制线,旨在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格局关系,着眼于推动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赋存支撑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空间规划的物质基础。
比如,伴随近年来城镇化快速推进,一些城市周边耕地数量的“红线”成了随意变动的“红飘带”,建设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摊大饼”式的发展让不少城市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城市周边耕地、湿地减少了,城市生态带遭到破坏,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城市热岛效应凸显,灰霾天数增加,等等。
坚持底线思维,把自然本底守住,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已成为当前各方最基本的共识。
众多专家和十九大代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开启,绿色发展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将重拳不断。
此外,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这些新的措施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1.01•【文号】•【施行日期】2019.11.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2019年11月1日)为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础。
(二)基本原则——底线思维,保护优先。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强化底线约束,优先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
——多规合一,协调落实。
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科学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做到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
——统筹推进,分类管控。
坚持陆海统筹、上下联动、区域协调,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三条控制线不同功能,建立健全分类管控机制。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纳入全国统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一张底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实行严格管控。
到2035年,通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严守三条控制线,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二、科学有序划定(四)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解读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解读一、什么是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圳市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在全国尚属首次。
基本生态控制线由多个控制点连续组成,其控制范围由基本生态控制线围合而成或由基本生态控制线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编制的行政区域界线围合而成。
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为974平方公里,公众可通过市规划局网站()查询其具体范围。
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是《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组成部分,与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为什么要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把保护环境放到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在约翰内斯堡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建设生态城市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
随着深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持续快速扩张,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量逐年减少,城市生态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向社会公布,可以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强制性地进行严格保护,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此举是贯彻“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深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目标下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重要举措,对深圳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的依据是什么?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主要是以有关法律法规和已批准的城市规划为依据,同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而划定的。
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深圳市生态公益林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等。
什么是生态红线如何划定和保护生态红线
什么是生态红线如何划定和保护生态红线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生态红线”这个概念,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红线?它又是如何划定的?我们又该如何去保护它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红线的定义。
生态红线,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要实施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
它就像是一条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旨在保护那些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生态区域和生态功能。
生态红线的划定可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步骤和方法。
这其中包括对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和评估,对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进行分级,以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在划定生态红线之前,相关的科研人员和专家会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他们会研究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等各种因素。
通过这些研究,来确定哪些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比如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等。
然后,根据这些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对于那些具有极其重要生态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的区域,就会被划定为生态红线的范围。
同时,在划定过程中,还会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尽量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比如,在一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会采取更加灵活的划定方式,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为城市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
而在一些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的地区,则会更加严格地划定生态红线,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那么,划定了生态红线之后,又该如何去保护它呢?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保护生态红线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生态红线区域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对于那些违反生态红线规定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浅析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对“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浅析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对“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明确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
深圳市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沿,早于2005年底率先划定了城市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体现了深圳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前瞻性。
作者拟通过对深圳市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等的分析,对其他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城市”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态控制线;存在问题;解决建议一、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含义所谓基本生态控制线,就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二、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情况2005年底,深圳市依据“反规划”理论的生态优先理念,根据碳氧平衡原理,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
深圳全市陆地面积1952.8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974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
基本生态控制线由8处大型区域绿地和18条城市生态廊道组成的市域生态绿地系统作为基础划定而成。
图1: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多为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1.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2.坡度大于25%的山地以及原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原特区外海拔超过80米的高地;3.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4.维护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5.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6.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的区域。
以上六种类型的土地,构成了全市范围的大型区域绿地背景和相互联系的生态廊道,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基本生态空间体系。
三、存在问题1、划定范围总体科学合理,但是局部还有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体系总体上是科学的,总量是合理的,但是局部还有优化和完善。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环保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X〕48号)和《X省环境保护厅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函》(X环函〔X〕153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X年4月底前,建立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组织领导机制,组织技术力量,按照省下达的空间格局和分布意见,进一步核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边界,做好生态保护红线与相关规划、区划及土地利用现状的衔接,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红线边界,形成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征求意见稿),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一上”方案报省环境保护厅审查。
(二)X年5-8月,按照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的技术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二上”方案再次提交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审查。
(三)X-X年底前,根据省环境保护厅的相关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勘查定界和建章立制等工作。
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
二、工作任务和要求(一)组建机构。
鉴于本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接到成立X 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的通知之前,将由市环保局和市发改局共同牵头,组建临时工作小组推动相关工作。
在收到X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的通知后,将参照省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的相关组织架构,成立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技术小组由市发改、规编、国土、住建、林业、水务、农业等部门的技术力量组建)。
与此同时,委托国内或省内具有丰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或类似工作经验的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组建技术团队和技术组。
(二)召开会议部署。
近期,市生态红线保护红线划定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和培训会,明确国家和省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相关指示和要求,部署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具体工作安排。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的通知-佛府办函〔2017〕301号
佛府办函〔2017〕30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文本和说明书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国土规划局反映。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18日
——结束——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的通知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7.05.18
施行日期
2017.05.18
文号
佛府办函〔2017〕301号
主题类别
自然生态保护,城乡规划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Fra bibliotek性现行有效
正文:
----------------------------------------------------------------------------------------------------------------------------------------------------
生态控制线 产业发展趋势
生态控制线产业发展趋势生态控制线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生态控制线是指在国家或地方进行规划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资源,限制产业发展的一条分界线。
它是一种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完整性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而进行的限制措施。
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科学评估和综合研究来确定。
一般来说,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基于自然保护地、自然灾害易发区、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修复区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生态控制线的设定,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它也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控制线在规划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态控制线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并分析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生态控制线促进绿色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
生态控制线的设定可以限制和引导产业发展,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可以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保护水源涵养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生态控制线的设定也可以引导产业发展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推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
例如,可以限制特定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鼓励和支持发展绿色能源、清洁技术和环保产业等。
通过生态控制线的设定,可以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控制线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是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过去,由于资源的丰富和环境的容忍,一些传统产业大规模发展,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而生态控制线的设定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益方向转变。
通过限制和引导,可以促使产业从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环保、高科技产业转型。
例如,在生态控制线的范围内,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产业,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生态区域
1.田地:基本农田 2.林地:林地 3.园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核心景区
常用地生态控制线的划定
基本农田及耕地控制线: 划定宜农地地区及现状高产地地区控制线,维护和强化整体耕地格局的连续性 和完整性,防止城市建设对这些“生态斑块”的破坏;为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 生境系统,避免以单一的、低效益农作物(例如:玉米)为主的耕种状态,在划定 控制线过程中尽量保护异质性较高的农田区域。适当整合零散可利用土地,划定相 对连续的耕地控制区域,扩大耕地规模;避免非农田区域向零散耕地区域的反吞噬, 提高该区耕地的自然竞争力;把高产农田作为有机组成部分进行保护,作为绿线划 定的不建设区域,使农田融入城市,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水稻和其他水生作物种 植田作为湿地的构成部分,同样可以发挥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应将其控制线与其 他自然湿地区域相连接,构成具有连续性的多样化生境。
林地控制线 城市林地的作用包括改善气候,节约能源,吸收大气中的CO2,改善大气和水源质量,减少洪水 径流,从而减轻城市洪灾,减弱噪声,为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增强整个城市的吸引力等地进行分类评估(见表 3)。一级自然 生态林,主要包括滨海防风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受到破坏时严重影响区域自然生态,容 易造成自然灾害;二级生态防护林,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道路交通防护林、卫生隔离林,受到破 坏时影响城市自、生态环境但不产生次生灾害;三级景观经济林,主要指以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为 目的人工林,受到破坏时不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绿道系统规划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对生态本底的划定和线内资源的统筹认识与 利用的基础之上,设计连接的线路,将城乡空间中重要开敞空间和生态资源通过慢 行交通的形式联系一起,给生物的迁徙和人类的活动创造流通空间,四者协作实现 了城乡统筹的总目标。
案例: 保定市北部新城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规划策略
1.北部新城的概述 2.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生态优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4.绿地整合整合规划区绿地系统 5.绿网联通建设绿道系统
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强调了对生态容量的量化判断和对高生态价值土地进行法定 化的管理;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种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线外空间统筹的规划方法,强调了生态空 间要素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线外资源统筹规划强调了对线内资源的再认识、挖掘线内线外 重要自然人文生态景观资源和设定城乡统筹总目标下的保护与利用计划;
2.4原则
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改变以往单因单果的链式思维模式,而应以系统观念和网络式思维为基础,加强 区域生态结构培育,区域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环境治理、资源保护、环境基 础设施体系建设和区域绿地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建生态安全系统,使构建的 模式能够符合和体现城市中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各因素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时 空网络特征。 (2)统筹发展原则 基于城市现状与未来的发展需求,基于整体性空间发展战略的空间结构选择,基 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和产业的布局、升级等,必须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自然 各方面效益,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区域合作,构建跨越行政区域的模 式。 (3)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环境保护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公平地满足不 同地区和不同代际间的发展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河流与湿地控制线: 河流与湿地作为一项重要的景观生态要素,其控制线的划定,对营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气候、 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以及蓄滞洪、保护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流与湿地控制线的划定宽 度要依据河流廊道的具体生态功能。根据国外研究,在最大限度上,河流走廊可以定义为百年一遇 的洪泛区,而在城镇地区,可以把与河岸栖息地有关的天然游荡性河道的河流所要求的土地范围划 为河流廊道的最小范围,它包括沿河的植被和栖息地、蓄滞洪区、 湿地等按不同目标保护的一系列 开阔地,形成串珠状的河流廊道。 国外的专家学者们对不同宽度的河流廊道所具有的生态功能进行了量化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果 为划定河流与湿地控制线提供了宝贵依据。同时,沿河生态廊道被认为可以促进植物和动物在多个 栖息地之间的移动,从而减少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所导致的物种灭绝现象。从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角度出发,廊道宽度的划定还有如下依据:
山体控制线 山体在生态基础设施中属于生态敏感区,对山体的破坏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划定山体控制线对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山体坡度以及山体距离, 山体保护等级可定为:一级山体保护 区 ( 坡度 25°~90°); 二级山体保护区( 坡 度 15°~25°);三级山体保护区( 坡度 5°~ 15°)。坡度比较陡 的一级和二级山体保护带,水分、养分供应不稳定,受侵蚀强烈,易造成水土流 失,需要保持山体原有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环境平衡;而坡度较缓的三级山体保护带和山体保护 线,由于可以兼容部分休闲功能,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栽种林果,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发 生。
2.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2.1定义 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是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特有的规划产物,最早开始 于 2005的深圳,为“守住底线”而编制一条刚性的控制线,它更强调划定保 护“生态底线”的铁线,以其刚性和法定性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
2.2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保护和利用各种资源,注重控制合理 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格局,明确空间管制要求。突出三个主要特点: (1)自上而下:体现规划的整体性与强制性,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关系; (2)刚性要求:规划内容上强调对生态要素的刚性保护,突出空间管制要求, 有效配置资源; (3)统筹协调:规划体系上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部门、行业规划紧 密衔接,互为补充,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2.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必要性
从保定市的现实情况来看,京津翼都市圈除北京天津外,城市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唐山 53.42%、石家庄48.62%、廊坊 47.29%、秦皇岛 47.24%、邯郸 45.21%、张家口 43.98%、沧州 42.01%、邢台 41.01%、承德 38.64%、衡水 38.18%、保定 35.85%。具有 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市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未来的保定将进入快速城镇化 时期。在而以传统工业化发展下的“向大城市集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出现很多问题, 转变为现代“就地城镇化模式”,这给保定市区域生态格局和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的合理 构建提出了现实要求。从控制好保定市空间增长的格局来看,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在保 定的践行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2.5相关概念比较
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是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特有的规划产物,最早开始于 2005 的深圳,为“守住底线”而编制一条刚性的控制线,它更强调划定保护“生态底线” 的铁线,以其刚性和法定性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 反规划是国内较早借鉴美国生态优先”思想的规划,但偏重与“景观的”与感性 的分析,而未进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体系。 非建设用地规划有其定量分析方法,明确的研究对象——非建设用地规划是一套 比较系统的规划方法。 空间管制规划借鉴于国外的区域与城市管治,空间管制规划在于对空间进行四类 分区,所以在工作方法上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应属于空间管制规划的范畴,但生态 控制线规划更侧重于对土地生态价值的评估。
1.3构成 防护绿地 1.高速、铁路、快速路防护绿带; 2.重大市政设施防护带 不适建地区 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海拔超过80m的高地。 生态价值极高的区域 1.山体及保护区 2.主干河流湖泊水库及其保护区 3.水源一级保护区 4.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 5.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 6.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绿契核心区、生态廊道
2.2可行性
1)生态优先:空间规划从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开始 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出了区域内生态保护用地,并赋予其法律保护地位,这对于生 态优先思想植入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提供了框架上的保障。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在保定 市北部新城中对于空间增长边界的控制、把握新城与主城之间的空间关系、高生态价值用 地的保护都有指导性意义,所以在新城的范围内讨论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是可行的。
1.北部新城概述
1.1区位和社会经济状况
1.2规划战略
基于对北部新城现状情况的认识和对空间发展战略的判断,规划提出循环·低碳·融合——为 发展创新空间的总体思路。 循环:突破“小循环”,实现“大循环”。以“二产”(工业)促“三产”(现代服务业),以 “三产”带“一产”(现代农业)的方式,促进区域内传统产业、现代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的全面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之间互动发展的大循环。 低碳:探索城乡低碳发展新模式。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并通过 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内科技研发、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生态农业的全 面发展。 融合:以城乡融合促区域融合。保定北部新城的建设客观上对原有“一城三星一淀”的区域空间结 构形成了较大冲击,集中连片式的建设势必会使“一城三星”成为一个大饼。本次规划特别强调漕 河生态景观廊道和徐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区域城镇空间的分隔作用。同时依托保定南北发展轴线, 建设北部新城中心,将市级行政中心从老城区独立出来,使其正真成为保定全市域的市民中心
2.3目标
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的目标 (1)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空间结构的再整合 (2)成为生态资源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构建 “节点、片区”型的城市结构,带动城镇空间结构的调整,重点针对一些关键 性的生态过渡带、廊道和节点,主要是河口海岸的生态景观、山体边缘过渡带 等自然环境进行大量的配套保护。通过形成与城镇空间结构相匹配的生态安全 体系,促进城镇的生态化建设,优化生态安全系统,改善空间环境质量。 (3)维持健康的、稳定的基本生态系统的管理手段 通过对生态要素的控制,加强对生态控制区、生态通道、关键节点等的管制; 对线内已建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受控地区等的补偿,提出相关的实施导则与 建议。最终形成将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变成政府可执行、可操作的管理文件, 以维持全市域健康、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