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犯罪心理结构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参与
犯罪需要迫切, 犯罪动机强烈
情境诱发性大
犯罪动机不一定 转化为犯罪行为
挫折情境的诱发 作用大
自我意识水平低, 自我调控能力弱
情境诱发性较小 意识参与 实施犯罪行为
挫折导致犯罪行 为
12
二、量变质变机制
• 量变:个体将外界的消极因素多次的内 化吸收转化为内在的不良因素,变成犯 罪人个性中的各种消极因素。
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基本、典型的方式。 • 意志选择行为包括主动选择行为和被动选择行
为 • 意志选择行为的特点: • 1、犯罪动机强烈、具体、明确 • 2、刺激情境,特别是受害人与犯罪行为的相
关性较小 • 3、由犯罪心理的形成到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
经过较为清晰的几个心理阶段
20
• 三、反应性行为 • (一)反应性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 含义:犯罪人实施的犯罪不是出于预谋,也未经过明
• 质变:由不断的量变,从一般的品德不 良到形成犯罪的意向。
• 影响犯罪心理从量变到质变的因素主要 是犯罪人的社会化过程的缺陷。包括不 完全的社会化和错误的社会化。
13
三、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
外在不良情景因素 刺激变量
输入 选择
主体不良因素 中介变量
输出 反馈
违法行为因素 行为变量
加工
14
四、防御机制
3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 需要
动机
目的
犯罪决意
• 强烈的、畸形的需要与非法手段的选择
• 人格缺陷导致抑制力的缺乏
• 萌发犯罪意向
• 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 产生犯罪决意
4
四、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1、一般模式
原发型
继发型
从小社会 化过程出 现障碍
渐变型
早期发展 良好,以后 逐步蜕变
5
事先无预谋 本人无劣迹 受环境刺激
• 认同作用(自居作用):在群体犯罪中模仿; 在个人陷入困境时模仿;冒充
• 反向作用:当个人产生不能被他人或社会所接 受的欲望时,为了避免引起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举动,以减轻焦虑。
17
• 例:为人民而受贿
• “他(指行贿者程某)在我办公室里谈完事 后放下5万元就走,如果我追出去拒收,很有 可能伤害了我们县民营企业家的自尊心,万 一导致项目夭折,我岂不是成了人民的罪 人。”
的适宜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需要个 体自身还存在着某些积极的心理因素
23
• (二)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形式 • 1、渐进型 • 2、顿悟型 • 3、反复型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机制
1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机制
• 一、犯罪心理机制的概念 • 指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机制和犯罪
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特别 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 过程的总称。 • 研究犯罪心理机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犯 罪心理如何推动犯罪行为产生的原理。
2
• 二、犯罪心理机制的主要理论 • 1、本质相异论 • 生理上的异质论、心理上的异质论 • 2、犯罪倾向论 • 3、欲求不满论 • 4、刺激反应论 • 5、心理冲突论 • 6、动机作用论 • 7、防御机制论 • 8、犯罪亚文化论
把自己当作是生活中存在的或想象中的 某个 人,力图模仿这个人的言行举止。
故意做出和自己意愿相反的事,以减轻
焦虑感和罪恶感
16
• 合理化作用:否认责任;否认损害;否认被害 人;责备批评者;效忠团伙。
• 投射作用:利用投射打消对被害人的同情和怜 悯;利用投射攻击被害人的理由;利用投射转 移造成紧急情况的责任。
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 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 以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为动因,以不健全人 格和犯意作中介,以特定情景和机遇作条件。
9
1、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犯罪心理 的内化机制
个体内化 机制
认知选择与加工机制
模仿学习机制 角色扮演机制 自我强化机制
21
• (二)反应性行为的表现形式 • 1、防卫反应和避险反应 • 2、应激反应和激情反应 • 3、习惯性犯罪行为 • 习惯性犯罪行为反应引起的违法犯罪,
较常见的类型有:盗窃、赌博、吸毒、 伤害、诈骗、性犯罪等 • 4、变态反应
22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 一、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 (一)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 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需要有来自外界
• ——甘肃庆城原县委书记张畅钰受审时所说
18
第三节 犯罪心理向犯罪行 为的转化
• 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 犯罪行为的发生除了需要有犯罪心理外,
还需要有适宜的情境条件。 • 犯罪心理+情境→犯罪行为 • 犯罪心理向犯罪行为的转化,概括为两
种模式:意志选择行为模式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性行 为模式
19
• 二、意志选择行为 • 通过意志活动实现犯罪心理向犯罪行为的转化,
四种方式, 相互关联。 既非单独, 也非平行,
共同实现 犯罪心理的
内化
10
• 个体犯罪心理的内化一般要经历下列阶段: • 1、不良交往与模仿 • 2、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 3、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 • 4、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 5、犯罪意向萌发
11
2、外化机制的特点
预谋发动机制 情境互动机制 挫折攻击机制
显的意志活动,而是个体在外部诱因刺激下产生的应 答性反应。 • 特点: • 1、反应性行为引起的犯罪,不是事先预谋,而是个体 对外部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 2、刺激情境的出现对反应性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 3、反应性行为的出现,没有或只要短促的心理过程 • 刺激——反应 • 或 刺激——心理冲动——行为反应
突变型
人际 特定 冲突 环境
气氛
避险 自御
6
事先无犯意 受机遇刺激
机遇型
机境 会遇 型型
刺激型 胁迫型 从众型
7
2、特殊模式
变态心理 引起,情 不自禁
变态型
习惯型
下意识实 施行为
犯罪意向直 接引起
朦胧型
8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 一、内外化机制 •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 • 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
• 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 的焦虑,维持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 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常见的引起犯罪 行为的防御机制主要有:
15
合理化 投射 认同 反向
用自认为合适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 解,从而心安理得地去实施犯罪行为
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欲望观念、 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 有这些特征,以己度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