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aae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3.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居住环境的设计要素,包括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功能分区等。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居住环境。
增强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审美感知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评价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区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设计宜居环境时应考虑的要素,如采光、通风、空间利用等。
2. 色彩与居住环境:讲解色彩对居住环境影响,如何通过色彩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空间。
3. 功能分区:讨论不同功能区的设置,如休息区、学习区、活动区等,以及如何合理规划。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在居住环境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学会运用色彩搭配,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合理规划居住空间的功能分区。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环保理念进行居住环境设计。
创造性地解决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设计案例图例、环保材料样本等。
学具:A3白纸、彩铅、颜料、剪刀、胶水、量角器、直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居住环境图片,引发学生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讨论。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居住环境设计的初步想法。
新课内容介绍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讲解色彩搭配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合理规划居住空间的功能分区。
引导学生了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计实践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学生通过讨论、绘图等方式,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展示与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
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从设计原则、创意、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595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0.png)
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居住环境和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2.能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法和建议;3.能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居住环境的概念;2.掌握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表达理想居住环境的能力;2.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时序1.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关系(20分钟);2.理想的居住环境(30分钟);3.运用美术语言表达理想的居住环境(50分钟);4.总结、展示和评价(10分钟)。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3.经验分享法;4.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1. 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关系1.引入:出示图片,讨论不同的居住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2.讲解:介绍居住环境的定义和相关概念;3.经验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并谈谈对于生活的影响;4.总结:让学生总结不同的居住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 理想的居住环境1.引入: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理想的居住环境;2.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理想的居住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3.总结:让学生总结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征。
3.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理想的居住环境1.分组:按照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2.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并确定每个小组的理想的居住环境;3.绘画:让学生使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语言表达理想的居住环境;4.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
4. 总结、展示和评价1.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2.展示: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欣赏;3.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让他们了解了不同的居住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同时,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分享,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使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案)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案)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737c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e.png)
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居住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2.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3.学生能够通过作品呈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居住环境。
教学重点•了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通过作品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居住环境。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理想居住环境。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老师请问在现在的城市,你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引入老师请学生观察下面这幅画:注:此处插入画作的详细描述这是印度的一个村庄,你们看,这里的人们居住环境很简单,但是却很干净整洁。
如果我们也住在这样的地方,是否也可以幸福快乐呢?2. 学习理想的居住环境学习内容请先看下面这幅画:注:此处插入画作的详细描述这是中国某城市的一个中高档住宅区,你们看,建筑很漂亮,周围环境也很干净整洁。
这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
请问,什么样的住房和环境才能被称之为理想的居住环境呢?•房间宽敞明亮,采光好,通风好,房间结构合理;•建筑物环保,建筑质量高;•周边的环境优美,如公园、绿化带等;•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
讲解老师对上述四个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理想的居住环境。
3. 创作理想居住环境分组讨论老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针对理想的居住环境,每个小组讨论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居住环境,并列举出具体的特点和理由。
制作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讨论出的内容,制作一份描绘自己心目中理想居住环境的作品,并在作品中展示出理想居住环境的特点。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和分析。
同时,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学习到更多的画技和美学鉴赏能力。
4. 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理想的居住环境,认识到了不同的居住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且学习了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
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不仅表达了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思考,还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和美学素养。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ddeb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c.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居住环境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创新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以理想的居住环境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将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新设计出符合理想的居住环境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居住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看法。
2.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理想的居住环境作品,让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要求。
3. 教学示范教师进行示范,运用美术知识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创作要求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回家后运用美术知识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居住环境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居住环境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引发学生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希望自己的家有哪些特点?”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da25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b.png)
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程信息•年级:五年级•科目:美术•版本:苏少2011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居住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能够感受到所处环境的美丽和优越。
2.能够通过画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和想象。
教学内容知识点1.居住环境对人的生活影响2.理想的居住环境特征3.画画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技能点1.观察力2.想象力3.表现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示一些现代城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讨论现代城市中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比如:城市垃圾祸害;城市污染导致的雾霾等。
第二步:知识讲解让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如下问题:1.什么是居住环境?2.居住环境对居住者的生活有哪些影响?3.如何才能创造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再通过让学生排列感受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居住环境画面,引导他们学会定义一个好的宜居环境所具有的基本因素:1.新鲜的空气2.安静的音乐3.舒适的空间4.绿色的环境5.温馨的气氛6.优美的景色第三步:画画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让学生先在脑海中想象出自己的理想居住环境,然后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完成画画的学生可以跟大家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画画的理想居住环境的特点,大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或意见。
总结归纳在课程总结中,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去营造一个绿色环保、舒适宜居的家。
同时,将完整的学习过程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并整理出一份自己的作品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526a546137ee06eff918ea.png)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目标:1、对居住环境(室内或室外)的设计有所了解。
2、学会用立体设计的方法设计居住环境。
我理想的居住环境3、增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我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重点:学会用立体设计的方法设计理想的居住环境。
我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难点:利用废旧材料,设计美妙的居住环境。
教学准备:水彩笔、纸质废旧材料、双面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导入•小时侯有过许多梦想,可最喜欢的是居住在红梅公园边上。
清晨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晨锻的人们。
有时甚至希望能翻过窗户,进公园玩一玩┅┅•长大后的希望就不同了,(出示一组家居照片,逐一介绍,我想┅ ┅实现了)但是,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有一个书房、里面有...有.......(出示范作,〈毛胚房〉〈立体房间设计与家具摆设〉)三、欣赏室内——厨房(旧式房、新房)书房(旧式房、新房)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觉卧室(成人房、儿童房)室外——小洋房............................四、讨论以小组讨论形式,讨论做怎样的房间好?是室内还是室外,要些什么材料,分配到人。
五、小结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新授(出示范作〈新装修房〉室内、室外各一)介绍“装修方法”:(室内)墙面:用手工纸作墙纸并装饰。
(荧光笔画出墙纸、彩色铅笔画出门和窗)白色餐巾纸作出窗帘。
地面:用水彩笔、颜料画出木质地板、布条编织成“地毯”(学生根据布置,放上木质家具)(室外)硬板纸上加画、加废旧材料(作出田野、房子、阳台、栅栏等)三、你们有更好的点子吗?讨论——动手做(充分利用所带的工具制作)四、学生作业4——5人合作“理想的居住环境”。
五、巡回指导学生有好主意,老师及时传递信息。
第二、三、课时:一、组织教学二、以各班的成功之作出示在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得以启发。
三、学生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四、巡回指导1、组织学生换组欣赏。
2、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
3、鼓励学生做得更好。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9c4b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9.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美观、实用、环保等方面。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设计出符合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居住环境设计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理解居住环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内容1. 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2. 居住环境设计的实践操作3.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2. 居住环境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居住环境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不同的居住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美观、实用、环保等方面。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居住环境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理想的居住环境2. 内容: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实践操作、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等。
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的理想居住环境2. 写一篇关于居住环境设计的短文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PPT、视频、图片等教具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效果是否满意: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丽的居住环境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居住环境设计的美感和重要性。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20f1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b.png)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概念,并能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对居住环境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
3. 通过创作,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概念,展示一些经典的居住环境设计案例。
2. 分析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3. 指导学生进行居住环境设计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概念,掌握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设计出独特而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居住环境设计案例的图片或视频。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居住环境设计案例,引发学生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思考。
2. 讲解:讲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概念,以及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理想的居住环境。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居住环境设计的创作。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出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2. 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运用所学的原则和要素,创作出独特而理想的居住环境。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的设计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丽的居住环境图片或视频,如现代都市的绿化小区、古典园林、未来智能家居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居住环境。
问题引导: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教案
![《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2ab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8.png)
《理想的居住环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标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关注居住环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标准,以及如何参与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标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的居住环境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理想居住环境的理解和看法。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实际的居住环境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纸张和笔:用于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居住环境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标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理想的居住环境。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的居住环境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理想居住环境的理解和看法。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6. 总结: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从自身做起,关注和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行动计划:评估学生制定的个人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苏少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理想的居住环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苏少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理想的居住环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2ac10f49649b6649d7478b.png)
评选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十大城市,请你投票!
北京
哈尔滨
上海
厦门
大
三
连
亚
重
杭
庆
州
苏
昆
州
明
桂
成
林
都
厦
深
门
圳
创想作业:
1、尝试用笔勾勒出你心中的理想环境! 2、分享交流!
农场的景色 (油画)现代 摩西奶奶(美国)
创想作业:
1、继续添加细节,用自己喜欢的工具 材料表现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2、注意构图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把 你的理想的居住环境表现出来。
•构思新颖 •构图完整 •环境优美
2010年世界环境日标志
地球有四十五亿岁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d6ac0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c.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丨苏少版理想的居住环境一、教材分析对美得追求,是人类的天性。
艺术作品的美给人带来愉悦,生活环境的美给人带来舒适。
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自己周边环境的美,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体验、探究中悟出,怎样的环境是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这理想是一种梦想,也是可期望的现实,让学生更多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以及对它的保护及整治,这就是学习本课的目的。
本课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环境”一词大至宇宙、地球,小至家庭内房间一角的装饰。
教学中我们以对居所的周边环境环境的描绘,以多种绘画形式进行创作,拓展成立体制作的形式。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观察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并对居住环境(室内外)的设计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关注,对美好的理想环境向往、追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老师准备:与主题有关的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考虑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并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与作业相关的美术工具。
教学重点:学生能关注周围环境,能用喜欢得工具材料、喜欢得表现手法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引人注目,能表现自己的构思目的。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收集现在同学居住环境。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到我们学校有些小朋友住的地方走一走,瞧一瞧。
(图片)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住的地方真不错,可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想住在一个大房子里。
清晨打开窗户,可以看到优美的风景和一些小动物┅┅你们有理想的居住环境吗?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理想的居住环境。
3、欣赏感知,谈谈理想:师:同学们,你们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呢?生:(略)师:每个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完全一样,老师理想的居住环境了是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那里有一条如蓝色绸缎般的小河绕村而过,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座古朴的拱桥,房屋倚河而建,打开窗户,美景尽收眼底,交相辉映的是丰收的田野,辛勤劳作人们,欢快的小动物。
《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教案
![《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7cb5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8.png)
《理想的居住环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要素。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改善居住环境的行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1. 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要素。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要素,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实际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2. 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案例和资料。
3.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做笔记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居住环境图片,引发学生对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思考。
2. 讲解:讲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要素,如空气质量、水质、绿化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5. 总结:总结理想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和要素,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看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的居住环境,增强他们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感受。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和技能。
3. 开展一次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社区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e43cdc4a7302768e9939e1.png)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室外环境或室内环境)思考和分析环境污染的因素,以及整改措施。
2、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3、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对美好的理想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增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关注周围环境,能用喜欢得工具材料、喜欢得表现手法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引人注目,能表现自己的构思目的。
课前准备:师: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课件、范作、。
生:课前考虑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并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各种手工工具、废旧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我们“魅力的辽宁”来看看?边播放图片,边介绍。
《设计思路:整合了五年级《魅力辽宁》的第一课第二课内容,提取了魅力辽宁的图片,更亲切的引出理想的居住环境,结合了自已的家乡便多了些自豪感使学生的思路更容易走进课堂。
师:你们认为辽宁省美不美?看这张图是哪?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葫芦岛美丽的海滨小城。
师:家乡是每一个人最熟悉和最热爱的地方,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都住在哪呢?那都有什么呢?师:同学们介绍的太棒了!真有当导游的潜质,希望有机会你们带老师一起去看看。
二、揭示主题:1、接下来的几张图片同学们要做好准备了,可能会大跌眼睛了。
教师播放被污染的环境图片,边讲解。
2、请同学说一说,欣赏这些图片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分析一下这里居住环境如此糟糕的原因。
揭题:既然这不是我们理想的居住环境,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美术实践课的方式,来为整治环境、为营造我们理想的居住环境来做些贡献吧!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3、欣赏生活中美丽居住环境的图片。
师:看了刚才那些图片,太压抑了,看来同学们都不喜欢住在那样的环境里,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照片,我们跟刚才的对比一下,这些居住环境怎么样?如果你在这里心情又会怎么样?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心目中理想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呢?你们呢?小组讨论一下,派代表发言回答。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133f8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3.png)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理想的居住环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居住环境的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居住环境的认识、理想居住环境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理想的居住环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了解居住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居住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绘画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居住环境的美学价值认识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居住环境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学会通过绘画表达理想的居住环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美化生活的情感,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理想居住环境的特点,学会通过绘画表达理想的居住环境。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的绘画方式,表达对理想居住环境的独特见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4.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教学场地:教室、画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居住环境图片,让学生了解居住环境的基本类型。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的居住环境?为什么人们追求理想的居住环境?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的理想居住环境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特点和优点。
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哪种理想的居住环境?为什么?3.操练(10分钟)老师示范如何绘画理想的居住环境,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理想的居住环境|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d83d2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7.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理想的居住环境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概念,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内容1. 居住环境的概念:介绍居住环境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居住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2. 理想的居住环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理想居住环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绘画技巧: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一幅理想的居住环境画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居住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居住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居住环境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居住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理想居住环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示范: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5.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幅理想的居住环境画作。
6. 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理想的居住环境2. 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 内容:居住环境的含义、理想的居住环境、绘画技巧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幅理想的居住环境画作。
2. 要求:作品要体现出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法,色彩要丰富,构图要合理。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一幅理想的居住环境画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ad122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0.png)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思路在美术五年级下册的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居住环境的常识,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象。
本次教学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公共设施对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观察、想象和绘画,激发学生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设计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城市的街景,让学生对不同城市的居住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城市能让人们更愿意居住?第二步:知识讲解介绍公共设施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公园、图书馆、体育馆等,讲解这些设施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还可以介绍环境保护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第三步:思考和想象通过于学生进行组织,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并讨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居住环境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并展示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细节:1.房屋外观和颜色。
2.房屋内部设计和装修。
3.居住环境周围的景色。
4.公共设施的种类和布局。
第四步:绘画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组织出来的理想居住环境的设计草图,进行绘画表达。
鼓励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注意纪律,尽可能的准确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居住环境的想象和美好愿望。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学生评价,如组织评比、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创作和表达。
教学设计心得理想的居住环境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教学设计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象为主线,将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知识等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历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象。
此外,课堂绘画表达环节的开展,让学生们得到了更充分的自我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6387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d.png)
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居住环境的特点和优缺点。
•掌握设计理想的居住环境的基本要素。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和表达理想居住环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和创造美好环境的情感和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绘画工具和纸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运用PPT简单地介绍一些有名的居住环境,如巴西菲利佩·德·奥里维拉(Felipe de Oliveira)所设计的万宾海岸别墅等;启发学生对居住环境的向往和探究。
2.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居住环境,包括其地理环境、建筑设计和景观等。
小组展示报告,让学生互相交流、借鉴。
3. 理想居住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和想象,设计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每位学生需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念,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
4. 个人梳理让每个学生回归自己的设计并提炼出理想居住环境的五个基本要素:舒适便捷、绿色环保、无障碍通行、人性化布局、美化环境。
并让学生将这五个要素写在纸上。
5. 个人创作在了解基本要素后,让学生分别探究和体验每个要素,并依据自己的感悟和经验,用手绘或其他工具创作自己的设计图。
6. 大班研讨学生在个人创作完毕后,进行大班研讨。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创作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解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让同学间相互学习和借鉴。
7. 作品展示学生的作品都可以放在墙上进行展示,供全班观赏。
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一定的准备和介绍,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思考和作品。
四、教学评价1.探究报告:每个小组的探究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2.个人创作:每个学生的设计和表达能力。
3.作品展示:展示的作品丰富度和创新度。
4.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居住环境及其创造和保护产生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5.教学过程:教师的指导过程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清晰易懂,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激发性。
五年级美术下册《理想的居住环境》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理想的居住环境》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1663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e.png)
3.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居住环境的基本概念、要素和设计原则,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a.居住环境的定义和要素
b.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人性化、环保、美观等)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居住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居住环境设计的要点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3.强调居住环境设计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居住环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为改善居住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自己家庭或社区设计一幅理想的居住环境作品,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强调居住环境设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居住环境设计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建议和鼓励。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设计水平。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3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dfed74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2.png)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是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探索理想的居住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格的居住环境图片,供学生参考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不同风格的居住环境,他们可能还没有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居住环境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风格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风格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和分析居住环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风格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居住环境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创作法: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风格的居住环境图片,供学生参考和创作。
2.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居住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理想的居住环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居住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居住环境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片,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和分析,巩固他们对居住环境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对未来的居住环境进行设想和创造。
2、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3、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对美好的理想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增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为流动儿童,他们对家乡的居住环境记忆犹新,却对城市的居住环境还很陌生,特别是长期蜗居在城市角落,对于本课“理想的居住环境”更有憧憬。
教学过程中应带领他们逐个了解世界各地的居住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热情,甚至对未来人生蓝图有更大的影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关注周围环境,能用喜欢得工具材料、喜欢得表现手法表现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难点: 作品构思新颖、引人注目,能表现自己的构思目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教学准备:
师: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课件、范作、视频展示台。
生:课前考虑自已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并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教学活动
1【导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新授、导入在PPT1里向学生介绍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点击图片,音乐响起,自动翻页。
)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犹如人间仙境。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走进去误入一片桃花林。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