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制度
探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
探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探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摘要:宋代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传承盛唐繁荣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市世俗音乐从兴起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
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通过对北宋汴梁地区的世俗音乐状况及南宋临安的宫廷音乐机构和城市音乐的繁荣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论述宋代世俗音乐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宋代世俗音乐发展一、宋代城市世俗音乐发展的特征 1.宫廷转向世俗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而起,建都汴京(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汴梁),结束了唐代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
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间,虽然边境战事不息,但国内相对承平,生产迅速恢复,经济得到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城市随之而兴盛。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音乐文化的重心,从隋唐的宫廷音乐转向了世俗的民间的市民音乐。
教坊——本是唐朝宫廷最重要的音乐机构。
在宋初的时候继续沿用了这一制度。
北宋时期,宫廷把南方的优秀乐工集中到汴京,使教坊成为音乐人才荟萃之地,艺人云集。
与唐代不同的是,北宋的教坊隶属于宣徽院,由教纺使管辖。
教纺使以下,还设有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及都知等。
教坊乐工的主要职责,是在宫廷宴飨时表演音乐歌舞,特别是逢年过节,音乐歌舞的场面就更为壮观。
宋初的大型宴会有19个段落,各个段落都有不同的表演。
但到北宋的末年,随着民间音乐的勃兴,教坊与钧容直已逐渐衰落,在宋徽宗的生日当天,宫廷里开始有了民间“勾栏”里艺人表演的杂剧的节目。
宋代乐器制造机构论述
宋代乐器制造机构摘要: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宫廷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类别相当之丰富,有教坊,还有大乐署、鼓吹署、钧容直、东西班、云韶部,另还有大晟府等诸多机构设施。
其中,大晟府、宫廷女乐及大乐署这些音乐机构在宫廷音乐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宋代音乐特别是宫廷乐器制造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就对这些宫廷乐器制造机构及其制造特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宋代宫廷音乐机构、大晟府、宫廷女乐、大乐署、制造特征一、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我国古代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周秦时代的典礼音乐到汉魏时代的宗庙音乐,从隋唐时期中西音乐的交融到宋代音乐艺术的发荣滋长,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进入宋代,由于大都市的兴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逐步从宫廷走向民间,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诸如乐器和管乐器的改进和创造、记谱法的确定、演奏技术的进步、音乐舞蹈在戏剧中的结合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统治阶级为适应政治上巩固皇权的需要,在音乐机构的设置上实行了礼、乐分司,使得宋代音乐机构日趋多样化,并且逐步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宫廷音乐机构的主体组成对象宫廷音乐中的具体内容乐器、乐制、乐律、乐章等各方面来说,在继承和创新的冲击之下,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以它独有的方式呈现于我们的面前。
而也正是这样一种历史的环境之下,开辟本朝之新乐的宗旨之下,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形成就似一粒压在石头下的新芽,弯弯曲曲,却终是绽露出头角,形成了其特有的生命形态。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宫廷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类别相当之丰富,有教坊,还有大乐署、鼓吹署、钧容直、东西班、云韶部,另还有大晟府等诸多机构设施。
其中,大晟府、宫廷女乐及大乐署这些音乐机构在宫廷音乐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宋代音乐特别是宫廷乐器制造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本文就对大晟府、宫廷女乐及大乐署这些制造乐器的机构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大晟府1、大晟府的兴衰北宋末年成立的大晟府是赵宋王朝的正式机构之一。
宋朝的宫廷文化雅集音乐与娱乐活动
宋朝的宫廷文化雅集音乐与娱乐活动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宫廷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宫廷内的雅集音乐和娱乐活动是宋朝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宋朝宫廷文化中的雅集音乐与娱乐活动。
首先,宋朝的宫廷文化重视雅集活动。
雅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它是文人士大夫们相聚一堂,推崇文化修养、诗词琴棋书画等文艺活动的场所。
在宫廷中,彼此相识的文人士大夫会经常举办雅集,共同探讨文学、艺术及时事等话题。
在雅集中,士大夫们以自己擅长的才艺表达自我,互相切磋,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这种雅集活动不仅体现了士大夫们的修养和才情,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交流。
其次,宫廷音乐是宋朝宫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宫廷音乐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宫廷中,乐舞被视为一种庄重而美妙的艺术形式。
皇帝和宫廷贵族们常常享受音乐的熏陶,邀请有才华的音乐家来演奏和传授艺术。
宫廷音乐经过历代的发展,呈现出妙曼的旋律和温婉的音色,使人沉醉其中。
宫廷音乐的发展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进步,也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宋朝的宫廷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皇帝和贵族们经常举办各种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丰富生活。
其中,舞蹈是宫廷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蹈形式多样,有宫廷舞、宫中舞、伎乐舞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皇帝还经常举办游猎活动,到处旅游观光,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这些娱乐活动不仅满足了皇帝和贵族们的需求,也成为了士大夫们社交的场所,促进了士大夫阶层的团结和互动。
总之,宋朝的宫廷文化雅集音乐与娱乐活动丰富多样,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雅集活动充分展示了士大夫们的文化修养和才情,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宫廷音乐则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宫廷娱乐活动丰富多样,让皇帝和贵族们放松身心,同时也成为了士大夫们社交的场所。
宋朝的宫廷文化雅集音乐与娱乐活动是当时社会繁荣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宋朝的宫廷音乐
宋朝的宫廷音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朝被誉为文化繁荣的时代。
宫廷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朝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本文将介绍宋朝宫廷音乐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宫廷音乐的特点宋朝宫廷音乐以宴乐为主,具有典雅高贵的特点。
宴乐主要分为“礼乐”和“宫廷乐”。
礼乐针对国家大典和重要礼仪,注重庄重和肃穆;而宫廷乐则是皇帝和贵族们日常娱乐的音乐形式,更加鲜活多样。
宫廷音乐受到宫廷礼仪约束,注重音乐与礼仪的结合。
音乐在宫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娱乐形式,同时也是展示皇权和尊严的一种方式。
宫廷音乐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深受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二、宫廷音乐的发展历程宋朝宫廷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初创、全面发展和衰落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是指在宋朝建立之初,宫廷音乐开始萌芽。
当时的乐队规模较小,音乐形式相对简单,大多数是由乐师演奏乐器进行伴奏。
全面发展阶段,是指宋朝盛世时期,宫廷音乐达到了较为鼎盛的状态。
在这一时期,宫廷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各种乐器得到广泛使用,乐队规模扩大,演奏形式更加多样化,音乐作品数量大量增加。
这段时期的宫廷音乐以“大曲”和“小曲”为主,韵律明快,旋律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衰落阶段,是指宋朝中晚期,宫廷音乐逐渐走向没落。
这主要与外族入侵和社会动乱有关,宫廷音乐受到了削弱。
然而,由于宫廷音乐的流传与影响,其在民间音乐中仍然保留并得以传承。
三、宫廷音乐的地位和影响在宋朝社会中,宫廷音乐的地位举足轻重。
宫廷音乐作为皇帝和贵族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标志。
宫廷音乐的发展不仅影响了贵族和官员,也对普通百姓的音乐审美产生了一定影响。
宫廷音乐的艺术成就使其在历史上独树一帜。
宫廷音乐在旋律、曲式、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为后世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宫廷音乐的影响下,后来的音乐家们吸收了其中的精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总之,宋朝宫廷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当今,不少学者认为,宫廷音乐在宋代是处于一个大的融合时期。
因为宋代在继承隋唐的宫廷音乐形式之后,在宫廷音乐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其艺术性不仅使得本朝的宫廷音乐和民间俗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周边一些国家的宫廷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现在,从太子冠礼时所奏音乐入手,浅析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特色和影响。
太子冠礼根据《周礼》的记载,最早是把礼仪形式分为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这五大类,而在之后的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中,也大致沿袭了这样的分类方法。
太子冠礼,就属于其中的嘉礼。
关于宋代太子冠礼的记载,最早的记录是在宋真宗时期。
对于皇室而言,男子的冠礼是具有极特殊意义的。
宋代皇室男子自周朝开始,如果皇帝去世,太子虽然可以随时登基,但并不意味着太子就直接可以掌握军政大权,而冠礼就是一个分界线。
举行过冠礼的太子就被认作是成年人,可以直接掌握军政大权,反之则可能需要其他成年的皇族成员或者大臣进行辅政。
所以,太子冠礼是封建朝代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仪式。
既然是极为重要的仪式,那么仪式必定会有相关的宫廷音乐机构进行奏乐。
根据《宋史》记载,宋代在太子冠礼仪式上,关于音乐的使用,有这样的步骤: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
殿上鸣鞭,皇帝出西阁乘撵,《乾安之乐》作,殿上合扇。
引导皇帝出,降撵即坐,卷帘扇开,鞭鸣乐止。
同时,在太子冠礼期间,会将《乾安之乐》、《肃安之乐》、《钦安之乐》、《顺安之乐》、《懿安之乐》、《成安之乐》和《正安之乐》交替使用。
从如此繁琐的细节和过程,就足以看出宋代对仪典上音乐的使用有多么的看重。
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宋代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宫廷音乐的发展。
这一点,从宋代设立的宫廷音乐的机构就可以看出。
宋太祖精通音律一、太常礼院、太常礼仪院太常礼院成立于唐代时期,从唐至五代时期,太常礼院的重要性都非常明显。
到了宋代初年,太常礼院依旧存在,根据《玉海》记载:太常,匆以禁林之长主判,而私咚有别。
宋代宫廷雅乐研究现状与反思
迹及其帝王符号 、 礼乐符号 等。 笔 者发现近些年关 于雅乐 的学
位论文还是有许多的 , 其 中直接 以宋代雅乐 为主题 的学 位论文 有五篇 , 另外一些硕、 博 士论文中也涉及了宋代雅乐。 ・ 根据 已 有研究成果笔者暂将宋代雅乐分为七个部分予 以分析。 ( 1 ) 关于宋代雅乐特点 的介 绍。著作 和论 文中介绍宋代雅 乐的特点 , 一般都是从雅乐 的应用场合 、 乐曲 内容 、 乐 曲创制及
2 反 思
( 河南 大学 艺术学 院, 河 南 开封
摘 要: 杨 荫 浏 曾 经提 到 最 重视 宫 廷 雅 乐的 朝 代 是 宋代 和 清代 。 宋代 统 治者 为 了巩 固其 地 位 , 十 分 重视 雅 乐 的地 位 。 宋 代雅 乐, 也一直是学者们 比较 关注的 问题。本 文从 宋代雅 乐的 特点、 宋代统治者对雅 乐的态度 、 大晟府等几方 面对宋代雅 乐 已
有研 究成果进行梳理 , 以期对宋代雅乐有更加 系统的认识。
关键 词 : 宋代 雅 乐 的特 点 ; 宋 代 雅 乐 的评 价 ; 宋 君 臣对 雅 乐
的 态 度
雅乐一般泛指宫廷的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 中所 用的音乐 。 起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 , 用于郊社 、 宗庙 、 宫廷仪礼 射乡以及 军 事上 的大典等。受儒家思 想的影响 历朝统治者认 为雅 乐具有 “ 化民” 和巩 固政权 的作用 , 对雅乐持 比较重视 的态 度。宋朝统 治者对雅乐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宋代 的六 次雅乐 改制、 宋代君 臣 对雅乐的态度等几个方面 。关于宋代宫廷雅乐的研究成果 主要 包括著作 、 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三个部分 。 +
现有研究成果集 中在 了雅乐 的改制、 宋代君 臣对雅乐 的态 度、 大晟府及其影响 , 以及宋代雅乐和其他朝代 的比较这几个方 面 。另外 , 认为南宋雅乐 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背景 , 基本承袭 了北 标题 、 乐律制 度 等几 方 面来 进 行 的介 绍 。韩 伟 《 宋 代乐 论 研 宋雅乐 , , f Y . . - , b f c 萃青几篇文 章涉 及了南宋雅乐 C ,那么笔者认 为既 究》 、 邱源媛《 唐宋雅乐 的对 比研 究》 等这些学位 论文都 采用 了 然是宋代雅乐 , 为何 只强调北宋雅乐 , 难道南宋雅乐真 的是对于 大量 的篇幅介绍雅乐的特 点。李幼平《 宋 代音乐艺术实践 中的 北宋雅乐一成不变 的承袭吗 ?对 于宋代雅 乐的评价 问题 , 一直 黄钟标准音高》 " 、 l中有纪《 E 北宋士大夫 的八音思想一 陈祥 颇有争议。对宋雅乐持批判态度主要是从宋代雅乐依照古法制 道与陈呖的 雅乐构 想》 等也有相关介 绍。李幼平 《 宋代音 乐 律这个 问题上来考量 的, 另外 也有学者对其持肯 定的态度 。笔 艺术实践中的黄钟标准音高》 主要介绍 了关 于黄钟音高的乐论。 者认为应以客 观的态度去分析才会得到合理的判 断。 田中有纪的《 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陈祥道与陈哂的雅乐 宋 明理学的形成确实对宋代社会 产生了巨大 的影 响, 其 中 构想》 分析了有关雅乐的北宋士大夫 的讨论 , 特别考察以八音 的 些代表人物的音乐思想也对宋代雅 乐产生 了很重要 的影响。 概念为基础的王安石学派 的乐论 。 、 但是就 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 , 只是 提出新儒学 的形成 使宋 ( 2 ) 宋代君 臣对雅乐 的态度 。宋 代君 臣极 其重 视宋代 雅 代雅乐具有了复古和神秘 的特点 , 其实笔者认为应该对 一些主 乐, 主要与其社会背景和政治 目的有着必然 的联系。相 关著作 要代表人物的音乐思想进行考证 , 从而使我们对新儒学 对宋代 主要介绍了宋代统治者重视雅乐的原因, 如夏野《 中国古代音乐 雅乐的影响有一个更加全 面的了解和认识 。 史简编》 及金文达《 中国古代音乐史》 。学位论文 : 初益辰 《 宋代 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 从宋统治者本身 和宋 宫廷 音乐机构对 参 考文 献 : 1 ]林萃青. 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 与描述 [ M] . 上海 音乐 雅乐的重视进行了详细 的介绍 。郑月平《 从历史文化学 的角度 [ 学院出版 社, 2 0 l 2 . 解读北宋之雅乐》 分别从北宋各朝皇帝 、 儒臣乐论等方面强调了 [ 2 ]邱源媛. 唐 宋雅乐 的对 比研究 [ D] . 郑月平. 从历 史文化 学 宋 统 治 者 的态 度 。 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 [ D] . 孔琳. 唐宋 宫廷雅乐之 比较研 ( 3 ) 关于对宋代雅乐的评价 问题 。当今学术界对其 持有 以 究[ D] . 李明明. 中国古代雅乐 文化 分期研 究[ D ] . 路佳琳. 下三种态度 : 首先 , 持否定 的态度 。孙琳《 唐宋宫廷雅乐 之 比较 北宋景佑—— 嘉祜年 间的雅乐研究[ D ] . 研究》 、 郑月平《 从历史文化学 的角度解读 北宋之雅乐 》 等分 别 3 ]李幼平. 宋代音乐艺术实践 中的黄钟标准 音高[ J ] . 音乐研 从雅乐 的律 吕制作和乐论上 、 应用场合来强调雅乐 的复古性 , 并 [ 究, 2 0 0 1 ( 2 ) . 具有神秘色彩。其次 , 持肯定态度 的观点。黄炳寅在其《 中国音 4 ]田中有纪. 北宋士大夫的八音 思想—— 陈祥道 与 陈呖的雅 乐与文学史话集》 中提到 “ 宋朝学者在追 求音乐革 新 的精 神 [ 乐构想[ J ] . 中华民族专题. 颇值称道 , 论其治学态度则 已脱离 旧臼而重视较科学之实验研 5 ]黄炳寅. 中国音 乐与文学史话集[ M] 。 国家 出版 社 印行( 台 究” , 对雅乐持肯定态度。第三 , 持部分肯定 的态度 。李方元 在 [ 湾) , 1 9 8 2 . 其《 宋史 ・ 乐志》 中说道 : “ 宋代雅 乐之所 以有超过 前代的影 响 6 ]寇文娟. 关于“ 宋代雅乐评价” 问题 的几点思考 [ J ] . 乐府新 和成绩 ……不仅使雅乐的地位得到 了一定 的恢 复 , 而且还使 其 [
宋代宫廷音乐“重雅轻俗”之现象探究
宋代宫廷音乐“重雅轻俗”之现象探究作者:欧阳雨禾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欧阳雨禾(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宋代宫廷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属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有教坊、大乐署、教乐所、鼓吹署、大晟府等,这些音乐机构在宫廷音乐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宫廷雅乐机构大晟府中用乐、制乐形式是宋重雅轻俗的最高体现。
关键词:宋代;宫廷音乐;大晟府;重雅轻俗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6-0229-02纵观有宋一代,宫廷音乐占据了当时音乐的最大比重,而宫廷音乐机构也以其严密的系统和严格的分工在宫廷音乐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与前代的对比,简单阐释了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重雅轻俗现象及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宋代文人社会风气覆盖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活的每一个部分,作为宋代文化、社会之一部分的音乐文化,也渗透着理学的思想。
宋代的宫廷音乐文化,主流的雅乐思想神秘而复古。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在整个音乐机构的历史中也是独领风骚的。
一、宋代之前的宫廷音乐机构与制度夏、商时期产生了宫廷音乐,宫廷音乐为古代宫廷所衍生的产物之一。
夏、商时期,宫廷音乐的作用是人与神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到了西周时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音乐这套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也正式确立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开始。
汉朝时期俗乐开始兴盛,乐府是专门管理俗乐的音乐机构。
经过西周、西汉两朝的发展后,在唐代达到鼎盛期。
大唐国力昌盛、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也非常丰富,唐朝的宫廷音乐机构为太常寺、教坊和梨园。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宋代宫廷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类别相当丰富,有教坊,还有大乐署、鼓吹署、教乐所、大晟府、钧容直、东西班、云韶部等,这些音乐机构在宫廷音乐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宋代音乐特别是宫廷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具有演出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功能性身份,具有“重雅轻俗”之倾向。
宋代宫廷音乐与文化传承研究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与文化传承探索其对中国音乐史的影响
宋代宫廷音乐与文化传承研究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与文化传承探索其对中国音乐史的影响宋代宫廷音乐与文化传承研究宋代宫廷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与文化传承对于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与其对中国音乐史的影响进行探究。
一、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宫廷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在宋代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宋朝的统治者高度重视音乐艺术,将其作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宋代宫廷音乐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宋代宫廷音乐得到了更加系统和规范的组织。
宫廷设立了官方的音乐机构,如太常寺、御乐院等,负责宫廷音乐的创作、演奏和传承。
这些机构在管理和培养音乐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宫廷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宋代宫廷音乐的曲调和演奏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提升。
在曲调方面,宋代宫廷音乐汲取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音乐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演奏技巧方面,宫廷音乐中逐渐引入了各种乐器,如筝、琵琶、笙等,丰富了演奏的层次和效果。
最后,宋代宫廷音乐的演奏形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除了传统的乐舞形式外,宋代宫廷音乐还引入了宴会和祭祀等场合的演奏,使宫廷音乐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需求。
同时,宫廷音乐还开始注重声音的和谐和抑扬顿挫的处理,使演奏更加精致和动人。
二、宋代宫廷音乐的文化传承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与文化传承紧密相连,它将传统音乐与新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后世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
首先,宋代宫廷音乐注重了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
宫廷音乐中广泛采用了古乐的元素,如《太平乐府》等。
这样的传承使得宋代宫廷音乐在艺术上更加深沉和丰富,同时也有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宋代宫廷音乐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宫廷音乐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曲调和演奏技巧上,宫廷音乐吸收了外来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宋代宫廷音乐(全文)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研究中文摘要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宋代宫廷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类别相当之丰富,有教坊,还有大乐署、鼓吹署、教乐所、大晟府、钧容直、东西班、云韶部等,这些音乐机构在宫廷音乐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宋代音乐特别是宫廷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虽然对于宋代音乐的研究论著为数不少,但是针对宋代宫廷音乐的研究则并不多,而以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为研究对象的论述则更是薄弱,本文利用文献佐证的方法,对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作了一系列简要的梳理。
本文主要以历史时期为脉络,分析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构成与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然后以历史时期为脉络,详细分析了宫廷音乐机构,考察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的渊源与构成,指出宋代的上述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继承自唐末五代,而在其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区别显著的三个阶段。
其次指出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的特性,着重分析了大晟府为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之典型,接着阐述了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现象的原因。
最后论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关键词:宋代宫廷音乐机构ABSTRACT目录1 绪论 (4)1.1研究意义及目的 (4)1.2研究现状 (5)1.3研究方法 (9)1.4研究内容 (10)2 中晚唐至宋以前的音乐机构 (11)2.1音乐机构的缩减 (11)2.2教坊职能的集中 (16)3 宋初至元丰改制时的音乐机构 (21)3.1太常寺 (21)3.2太常礼院及礼仪院 (22)3.3宣微院 (24)3.4教坊及铃辖教坊所 (26)3.5云韶部 (29)3.6钧容直与东西班 (33)3.7详定大乐所 (36)4 元丰改制至绍兴时期的音乐机构 (42)4.1太常寺 (42)4.2教坊及铃辖教坊所 (44)4.3钧容直 (45)4.4大晟府 (49)5 绍兴以后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 (51)5.1太常寺 (51)5.2教坊及教乐所 (52)5.3钧容直 (55)6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的特征分析 (58)6.1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雅俗”轻重 (58)6.1.1与前朝之比较 (58)6.1.2以宋朝本朝为限 (60)6.2大晟府为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的典型 (62)6.2.1大晟府建立的雅化本质及其对其它机构的影响 (62)6.2.2大晟府乐器的雅化性质 (64)6.2.3大晟府定律方面的极端雅化 (66)6.3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现象的原因 (67)6.3.1宋朝君臣对“重雅轻俗”之影响 (67)6.3.2官方音乐机构之性质决定“重雅轻俗” (68)6.3.3儒家及理学思想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69)7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72)结论 (78)参考文献 (81)致谢 (84)1 绪论1.1研究意义及目的宋代音乐,处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从‚中古伎乐‛到‚近世俗乐‛的转型期,歌舞大曲的衰落,市民音乐从表演内容到演出场合方面的兴盛情形,已为今人所熟知。
宋朝的音乐艺术
宋朝的音乐艺术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其音乐艺术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宋朝音乐在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表现,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宫廷音乐宫廷音乐是宋朝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宫廷生活和政治活动密切相关。
在宋朝,宫廷音乐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
1. 乐器宫廷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丰富多样,包括丝、竹、石、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的乐器。
其中,琴、瑟、箫、笙、钟、鼓、钧、磬等是宫廷音乐中最常见的乐器。
2. 乐曲宫廷音乐的曲目主要有宫廷舞曲和宫廷雅乐两大类。
宫廷舞曲以娱乐为目的,具有明快欢快的节奏,适合宫廷人员跳舞。
宫廷雅乐则是以庄重肃穆为主,常用于宴会、祭祀等宫廷仪式上。
3. 皇帝的音乐审美在宋朝,皇帝对音乐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审美标准。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设立了专门的乐府,负责整理和编排宫廷音乐曲目。
皇帝也亲自参与音乐的选定和演奏过程,对于音乐的质量和表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
二、民间音乐除了宫廷音乐,宋朝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在宋朝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抒发情感民间音乐以其深情质朴的表达方式,成为宋朝社会中人们抒发情感、表达爱意和宣泄心情的重要途径。
民间音乐通常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田园舞曲、小调歌曲等。
2. 宗教和民俗活动民间音乐在宋朝的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庙会、喜庆和祭祀等场合,人们常通过音乐来祈福、表达敬意或祭祀神灵。
3. 地方特色宋朝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也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南方地区的音乐以柔和细腻、旋律优美为主,而北方地区的音乐则偏向豪放、奔放的风格。
三、音乐创作与理论宋朝是音乐创作和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原创的音乐作品和理论著作在这个时期产生。
1. 音乐理论宋朝出现了一系列音乐理论著作,如《乐章洞征》、《乐律论》、《正律曲要》等。
这些著作对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形式和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组成、职责以及对于宫廷音乐文化的影响。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之一,其中宫廷音乐文化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建立完善的宫廷音乐机构是其文化繁荣时期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于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历史演变、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活动方式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以期揭示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性。
关键词:宋代,宫廷音乐,音乐机构,文化影响一、研究背景自早期的夏商时期起,古代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乐文化体系。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音乐文化也逐渐成为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宫廷音乐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宫廷音乐机构的建设和完善也为其音乐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因此,对于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组成、职责、活动方式以及对于宋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该研究对于理解宋代文化、音乐历史、乃至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时,对于当代的音乐文化建设以及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历史演变及组织结构通过对于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发展历程和组织结构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从形成到完善、从强盛到衰落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过程,找出不同时期的宫廷音乐机构的特点和变化。
2.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人员构成与职责分工了解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中各种不同的音乐职位,如宫廷乐师、御乐院官、御乐监官员等的职责划分、权力范围与职能等方面的问题。
3.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活动方式探究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中音乐演出、音乐创作、乐器制作等方面的多种活动方式,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审美标准和音乐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4.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文化影响分析宋代宫廷音乐机构对于宋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整体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探析
关键词:宋元时期;宫廷音乐;分析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鼓吹乐和燕乐这三种形式,具有政治性色彩,也具有阶级性色彩,创作者和表演者在社会上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所表演的音乐作品与普通的阶级存在一定的差异。
宫廷音乐的特点就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创作的作品内容和形式都有一些特殊性,由于处于底层的劳动人民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作品也会有一些差异。
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为统治阶级服务,配合统治阶层的政治理论,达到礼乐治国的效果。
一、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类型(一)雅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巩固自身统治的音乐文化手段,因此,雅乐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在宋元时期,雅乐在不同的场合,乐曲内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乐曲的创制和标题都有不同的特点,韵律制作及表演方式也有独到的特点。
雅乐主要用于祭祀场合和朝会,是在庙堂和朝会典礼上演奏的乐曲。
在仪式中间会经常用到雅乐,内容多数是朝堂庙会一类的,统治者希望在思想上统治人民,雅乐中包含了一类“瑞曲”,这些具有祥瑞气氛的乐曲来自自然界的某些声音,有时具有浓浓的迷信色彩。
统治者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来展现音乐的政治活动作用。
雅乐中也有传说中的远古歌曲,这些歌曲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对这些内容进行创作后,雅乐就更加有利于服务政治统治。
雅乐的创作多数反映了统治者想要通过文化手段统治人民的心态,这种统治类型的音乐思想越集中,乐律也就越加完整。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雅乐的价值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地位。
(二)鼓吹乐鼓吹乐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鼓吹乐顾名思义就是吹奏打击乐器,在配合其他乐器的时候展现出乐曲的合奏形式。
宋代宫廷音乐急剧衰落,乐工不足,鼓吹乐一般出现在皇帝出行时。
鼓吹乐歌词也经常改换,大部分都是有职位的官员们进行填写,鼓吹乐的演奏人员,不是专业的乐工,只是在举行庙会典礼之前,由太常寺的鼓吹手负责在民间征集专场鼓吹乐人员,经过训练之后,由这些乐工去演奏乐曲,这种从民间选拔乐工的方式,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音乐传承的一种方式。
南宋宫廷音乐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
EXPLORATION探索南宋宫廷音乐的内容与风格南宋宫廷音乐,按实际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种即用于祭祀、典礼等的“雅乐”,第二种是用于宫廷娱乐活动的“燕乐”(源于民间,在此不作探讨),第三种是加入了人物与情节的故事性歌舞。
雅乐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宗及朝贺庆典用的乐舞。
因其曲调和歌词符合儒家“中正和平”“典雅纯正”的美学原则,故得名。
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之后作为宫廷的主要音乐沿袭了下来。
南宋雅乐的主要乐器是编钟和编磬,两者皆分上下两层悬挂,大小不同的钟与磬,敲击可传高低乐音。
其他乐器包括特钟、特磬、柷、吾、古琴、搏拊、鼓、埙等。
宋礼部太常寺编撰的《中兴礼书》中收录了300余首南宋宫廷祭祀乐谱。
这些乐曲遵循了雅乐“一字一音”的特征,旋律简单,哼唱起来并不悦耳,却符合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需求。
宫廷的祭祀音乐与当时所有的雅俗音乐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雅乐“一字一音”“一音一拍”的风格形成了崇高与严肃的气氛。
而这种崇高与严肃,正象征着皇权的权威性。
当南宋雅乐以“金声玉振”的方式演奏时,宫廷的大臣们会对皇权产生一种震撼心灵的膜拜。
故事性歌舞在南宋已非常成熟。
在南宋宫廷乐舞里,舞女们舞出了一支带有人物故事性的舞蹈《菊花新曲破》。
舞中的女主人叫菊女,在民间确有其人,是一位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舞蹈艺人。
周密《齐东野语》卷《菊花新曲破》条下,详细记述了这位舞女因表演《菊花新曲破》而被宫廷誉为“菊部头”的菊夫人的一段轶事。
浙江歌舞总团根据这一史实,改编排演了现代舞剧《菊夫人》,上演后获得一致好评。
这个事例说明,南宋的宫廷音乐,已由过去单纯的器乐演奏或单一的舞蹈进化到有人物有故事、音乐与舞蹈融合、较为复杂的宫廷艺术,正好与社会上的瓦肆、勾栏里的说唱戏曲相呼应。
这是南宋宫廷音乐符合时代的进步。
南宋宫廷音乐的艺术形式由于历代封建皇帝遵循的是儒家思想,崇古与复古在宫廷音乐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南宋尤盛。
在宫廷音乐建制上,一改唐以来“雅乐从简”的原则,非常注重宫廷乐悬制式的恢复和建立,监制了大批编钟、编磬等乐器。
和雇制度及其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
和雇制度及其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康瑞军收稿日期:2006-10-11作者简介:康瑞军(1975-),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31)。
内容提要:和雇制度起源于先秦时的和买交易活动,至迟在两宋转折前后,应用于宫廷音乐实践。
它对于后者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流动性极强的和雇乐人在宫廷举乐活动中补足在籍乐工的缺额,以及与相对稳定的在籍乐工在宫廷内的共同执事活动,大幅度沟通了宫廷殿堂、城市勾栏与乡村庙台音乐的表演内容与形式,从而使当时的宫廷音乐能够不断从民间市井音乐中汲取活力,最终走向了世俗化与多元化。
关键词:和雇;教乐所;衙前乐;路歧;杂攒;嵇琴色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70(2007)02-0079-10宋代之民间俗乐,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依托,除了在杂剧、说唱等音乐品种以及庙台、勾栏等演出场所上有较之前代显著的变化外,其对于当时的宫廷音乐活动所施加的影响,也与前朝各代有着重要区别。
这种影响一方面借助于乐籍制度下进行轮值轮训的乐工来实现,另一方面则通过带有浓厚的商品交易性质的和雇制度得以完成。
但是,和雇作为一种官方正式采用的制度,是如何从壁垒森严的封建征调制度下生发出来的?伴随其逐渐应用于宫廷音乐活动的过程,有哪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和雇乐人的构成如何?他们与传统乐籍制度管理下的乐工、乐户,又有着怎样的区别?以上几点,正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一、和雇的由来(一)和雇之名实和雇之实,由来已久,而和雇之名,则可上溯至初唐文献。
雇佣劳动的雏形或个别形式,在战国时代已见诸史籍,但官府在劳力调用过程中,长期采取的却是劳役征课的方式。
作为一种商品交易活动,和雇的前身为和买。
唐人孔颖达认为,和买始见于先秦。
原意是指两厢情愿的公平交易,后来在施行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官府强取民物的手段。
唐初,和买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充,不只包括丝织品、牲口、砖瓦木材、柴草、冬藏菜等物品,而且也包括了奴仆。
宋代宫廷音乐研究现状与反思
宋 代 宫 廷 音 乐 研 究 现 状 与 反 思
罗俊 峰
( 中师 范 大 学 , 北 武 汉 4 0 7 ) 华 湖 30 9
摘 要 : 代 的 歌 舞 伎 乐 、 代 的剧 曲俗 乐被 认 为 是 唐 宋 时 期 唐 宋
相对于专著 , 一些论 文很早就 注意 到了宋代音乐机构设立上
的 研 究 是 一个 新 的论 题 和切 人 点 , 社 会 学 的角 度 而 “ 目光 投 从 把
l
和燕乐 的篇幅 , 中就提 到“ 其 宋代 宫廷设 置 的《 乐》 燕 机构 , 最重
要 的是教坊 , 其次有 云韶 部 、 钧容 直、 东西班 等。 书中对 这些 机 ”
构 的设 置 取 消 、 织 规 模 和 职 能 的 转 变 等 给 予 了 一 定 篇 幅 的 描 组
说 法 随之 被 提 出 , 界开 始 关 注造 成 唐 宋 音 乐 这 种 变 化 的 各 种 深 学
钧容直和东西班均有提及 , 为我们探究宋代宫廷 军乐 提供 了一定
线索 。
对于宋代宫廷音乐机构具体有哪些 , 学者们 已有了基本 的共 识 。太常寺 、 教坊 、 大晟府 ( 15 10年) 1O —12 到南宋 的教乐所等这 些机构都曾主导过宋代宫廷音 乐 , 有代表军 乐系统 的东西 班、 还 钧容直 、 清衙军 , 地方州府 的衙前乐 , 同时在 这些机构下面还有一 些所属机构 , 如云韶部 、 大乐署 、 鼓吹署 等 , 但其具 体的层级和所 属、 职能等都还是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方向。
方 面对 宋代 的宫廷音 乐进行梳理 , 观察音 乐在不同背词 : 廷 音 乐 ; 度 ; 构 宫 制 机
述, 似乎有些不够妥 当。张丽《 宋代 教坊 乐队的沿革及 其历史文
南宋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
南宋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
康瑞军
【期刊名称】《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南宋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以"减省"与"临时性"为其总体特征.在临安政权的初期,统治集团曾有重新振作、恢复既往音乐制度的主观意图,但是,残破遗阙的音乐设施和丰富发达的民间音乐,促使大规模的音乐机构和音乐活动变得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在此情形下,太常寺的作用被削弱,教坊及教乐所的地位却大幅攀升,尤其是教乐所,更成为整个南宋宫廷吸纳民间音乐的主要机构.这是南宋宫廷音乐的俗乐化倾向在制度上的重要依据.
【总页数】6页(P43-47,79)
【作者】康瑞军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9.2
【相关文献】
1.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元丰改制到绍兴时期为例 [J], 康瑞军
2.清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研究 [J], 殷莹
3.晚唐五代宫廷乐官制度考述 [J], 康瑞军
4.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为例 [J], 康瑞军
5.唐宋之际的宫廷音乐机构考述 [J], 康瑞军;张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代宫廷乐器考(上)
宋代宫廷乐器考(上)
彭俊园
【期刊名称】《乐器》
【年(卷),期】2024()4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内对宋代宫廷乐器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名称、形制、使用场合、演奏方法和表演形式等方面。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索宋代宫廷“雅乐”的兴起、宫廷乐器与乐队的“雅化”现象以及宫廷乐器制作与实践的“崇古”特征。
同时,结合宋朝历史、政治、文化等多重背景,从精神文化层面对宋代宫
廷乐器文化进行全面阐释。
最终得出:宋代通过构建以宫廷乐器为载体的礼乐文明
宣扬古圣先贤之圣德,寄希望于人们通过“礼乐相合”的审美体验明礼悟道,重构维
系社会结构之重要力量,扭转国势颓萎之局面。
这一文化价值的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彭俊园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宋代宫廷表演性武术略考
2.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元丰改制
到绍兴时期为例3.论宋代宫廷与民间的两种歌舞形式——宋代“队舞”与“舞队”
考略4.论宋代宫廷与民间的两种歌舞形式——宋代"队舞"与"舞队"考略5.基于云冈石窟乐器图像学的北魏宫廷音乐源流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台世界2012·7月下旬WENBOKAOGU宫廷音乐始于夏、商,是古代宫廷衍生的产物之一。
经过西周、西汉两朝的发展后,在唐代达到第三个高峰期。
宋代的宫廷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前朝,但宋代统治者对于雅乐的重视,使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立同样重雅轻俗。
随着管理俗乐的音乐机构教坊最终被废黜,在南宋时期,宫廷音乐活动中开始出现和雇乐人;和雇制度也由此逐步替代了传统的乐籍制度,并促使宫廷音乐走向世俗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一、宋代之前的宫廷音乐机构与制度宫廷音乐是古代宫廷衍生的产物之一,作为古代帝王和上层社会的享用之乐,其兴衰与中国古代宫廷的确立和发展息息相关。
宫廷音乐具有雅乐和俗乐两大不同功用。
雅乐是指在古代祭祀、朝会等正规大型场合使用的正统音乐,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用于礼乐教化的一种工具。
而俗乐则是帝王、后宫和朝臣在非正式礼仪场合所享受的一种音乐形式,是上层阶级的一种宴会之乐、流行音乐。
宫廷音乐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是当时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多用于侍奉、祭拜、娱乐鬼神。
西周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而随礼的基本是雅乐。
这套等级森严礼乐制度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正式确立。
西周的宫廷音乐被大量运用在祭祀、巫礼、驱疫、教育、宴享等重要场合,而作为其主体的雅乐也呈现出肃穆庄重、神圣崇高的特点,宫廷音乐在礼仪性方面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
随着西周王朝的没落,礼乐制度也逐渐势衰,虽然春秋战国有孔子的大力倡导,也未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俗乐在这阶段开始兴起并进入宫廷,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汉朝是俗乐兴盛的时代,在汉代郊庙祭祀乐中大多所采用是俗乐,民间的楚歌楚舞在上层统治者中极为盛行,而专业管理俗乐的音乐机构———乐府也出现在这时期。
大唐是中国古代三大盛世王朝之一,其国力昌盛、经济繁荣前所未有,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非常活跃。
唐代统治者大多思想开明,因此唐代宫廷音乐所受束缚极少,除了对魏晋南北朝和隋朝的宫廷音乐加以吸收继承外,对各种外来异域音乐也兼蓄并收,宫廷音乐的种类和技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远远超越了以往的时代,俗乐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宫廷音乐继西周、西汉之后,在唐朝达到了它的第三个高峰期。
唐朝的宫廷音乐机构以传统的太常寺、教坊和梨园为主。
其中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牲、诸祠庙等署,是专管雅乐的机构。
教坊本是培训宫女的机构,至开元年间才逐步成为音乐机构,其职责是管理雅乐以外的音乐、歌唱、舞蹈等事务。
梨园是盛唐时期特有的训练乐工的音乐机构,始于唐玄宗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人才,也推动唐代的宫廷音乐达到了巅峰[1]84。
但数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政权的动荡不安、藩镇割据的日益加剧,致使大唐盛世一去不返,曾经辉煌一时的唐代宫廷音乐也伴随着大唐帝国的沉沦消亡而沉寂下来。
二、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与制度1.宋代宫廷音乐的特点。
雅乐长期与礼制紧密结合,在其规范上有着不可逾制的严格规定,因此艺术欣赏性上明显不如俗乐,但雅乐所具有的政治象征使它成为古代国家政治仪式中的重要一环,历代的统治者对其重视程度极高。
尤其是在每一代王朝初建时,统治者几乎都要对礼乐制度进行构建,都要制作雅乐。
其目的在于通过礼乐制度来加强王朝政权的认同,强化君主集权制度,同时加强帝王的个人威信。
因此在《史记书乐书》中便有这样的描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
”宋代建国之初也对礼乐制度进行了积极的建设,雅乐的规范性更是重中之重。
宋太祖认为后周原有雅乐声高,不合中和,太常寺官员因此依古法别创新乐,以定律吕。
而宋太宗也认为雅正之乐可以治心,原古圣之旨,尚存遗美。
可以说,这两位开国皇帝对于宫廷音乐中雅乐的强调和重视,使宋朝近三百年的宫廷音乐形成了重雅轻俗这一特点。
除此之外,宋代理学的兴盛也是雅乐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理学作为一种新儒学,对于孔子将音乐当做教化工具,将倡乐当做治国安邦的手段的思想进行了传承,对于雅乐的制作极为重视,而对于淫哇之声则绝不能接受。
可以说,宋朝尤其是北宋时期,由君至臣,都重雅正之声,排淫哇之声。
正是对于雅乐的重视,使宋朝的君臣将雅乐规范制定得极为苛求。
对其音乐标准、音阶形式、表演形式甚至于乐器的摆设都制定了合乎古制的标准。
在北宋167年的时间里,甚至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改乐律,每次都有大批博古通今的儒臣引经据典,以使创乐之法最为合乎古制[2]90。
这使得宋代宫廷音乐充满了复古之风和神秘主义。
六次改乐之中,宋仁宗便占有两次,他还曾亲自制作了多首用以朝会大曲和明堂祭祀之用的雅乐,而宋徽宗更是建立了专门的雅乐机构———大晟府,可见宋朝统治者对于雅乐的重视和支持。
2.音乐机构设立上的重雅轻俗。
宋代对于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进行了一些传承,沿用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同时也建立了具有宋代宫廷音乐特性的机构,包括有:太常寺、教坊、教乐所、大晟府、钧容直、云韶部、东西班等。
其中太常寺始建立于汉朝,历来都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设两个独立的音乐机构大乐署和鼓吹署,宋代均对此进行了承袭。
钧容直最初名引龙直,淳化四年改名为钧容直,是从宋代禁军中选用通晓音乐者成立,在皇帝出行时以骑吹的形式演奏,其实质是军乐。
钧容直始于992年,被罢于1160年,历时168年。
云韶部也是承袭于唐代教坊旧制,由内臣中聪警者组成,属黄门乐,主要用于宴享场合。
东西班只存在于太宗年间,与钧容直相似,乐工主要来自于军队之中,出现在从骑而奏、巡行夜奏和军宴之中。
教坊和大晟府的兴衰则是宋代统治者对于雅乐和俗乐态度的缩影。
教坊始于唐朝,是专门管理俗乐的机构。
俗乐在唐朝得到了空前宋代的宫廷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前朝,但宋代统治者对于雅乐的重视,使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立同样重雅轻俗,宫廷音乐走上世俗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宋代宫廷音乐探源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制度□海南师范大学张艺摘要关键词88兰台世界2012·7月下旬WENBOKAOGU………………………………………………………………………………………………………………………………………………………的发展,在较盛大的宫廷宴会上都可以看到俗乐的影子。
尤其是坐部伎与立部伎的出现,更将俗乐置于雅乐之上。
《新唐书》记载道,玄宗又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
太常阅坐部,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
白居易也描述道: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乐的衰微可见一斑。
到了重雅轻俗的宋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宋朝教坊机构的设立也是循前朝旧制,但规模上则远远不如唐代。
到了南宋,由于时局动荡,教坊被废止,虽然在绍兴十一年时复置,但最终仍然于绍兴三十年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教乐所。
教乐所仍然沿用旧时的教坊制度,但作为替代教坊事务和职能的音乐机构,甚至不专门设置演出人员,只在有需要时临时征人或用衙前乐人替代,由此可见俗乐的没落。
与教坊相反,大晟府是在宋代统治者对于雅乐极度重视的基础上设立的[3]66。
这一音乐机构初建时其职能和官员便得到了完备,尤其当大晟府设立后,其他旧乐悉行禁止,可见其地位之高。
而雅乐更是借着大晟府注入俗乐之中,甚至运用了刑罚等强制手段来推行雅制。
而大晟府中用乐的雅化、定律方面的雅化则成为宋代宫廷音乐重雅轻俗的最高体现。
3.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的演变。
北宋时期仍然继承采用唐时的乐籍制度。
乐籍制度始于北魏,是将获罪之民或战俘的妻女及后代籍入专门的手册的制度,这种制度将其视为贱民,并强迫其世代从乐。
隋唐亦遵循此例,这种制度下的乐人有一定的供奉,隶属于太常寺管理,没有人身自由,地位低下。
宋代乐人的社会地位较前朝有所提升,至南宋教坊被彻底罢黜后,一部分教坊人员遣散出宫流落民间。
或成为各州县衙前乐,或流入高宗退位后的德寿宫任职。
德寿宫常举行大典,每每有礼乐活动举行时,所需要的乐人由教乐所临时召集衙前乐人,也就从此时开始,从民间和雇来的乐人开始出现在宫廷音乐活动中。
和雇是指官府出钱雇用民间技工、匠人、艺人等进行劳作或表演,并支付报酬的形式。
除了掌握一定的乐艺,和雇乐人通常是庶民百姓的身份,可以自由地冲州撞府,即在各个城市地方中自由行走。
长期从事属于乐工范围的演出活动,成为这些乐人在和雇制度下参加宫廷音乐活动的有利条件。
随着衙前乐已无教坊旧人局面的出现,和雇乐人取代了大部分原属于教坊的演出事务,越来越多的市井歧路之辈出现在南宋的宫廷音乐活动中,最后,连衙前乐也满是和雇乐人[4]57。
传统的乐籍制度被和雇制度所替代。
和雇乐人在进入宫廷表演前会进行二十天的短期集训,但在宫廷音乐的表演中,民间音乐的表现风格、内容甚至于乐器的使用,不可避免的对宫廷音乐活动起了显著的影响,使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得到了充分沟通,吸收和借鉴,而传统的宫廷音乐也由此走向了世俗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1]王立增.论汉唐时期宫廷音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4).[2]田耀农.宋代宫廷雅乐乐器与乐队考[J ].艺术评论,2010(3).[3]康瑞军,张祎.唐宋之际的宫廷音乐机构考述[J ].乐府新声,2009(1).[4]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1).★作者简介:张艺,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老子诞生于河南省鹿邑县,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故里鹿邑拥有丰富的老子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源。
他的名字、他的著作、他的思想和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早已成为河南、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在世界范围内也都非常重视对老子文化的研究。
老子文化的内容异常丰富,主要包括:塑像文化、画像文化、著作文化、语言文化、故里遗址文化、庙会文化、对老子的祭拜文化、关于老子的传说、故事文化、李母文化、老子思想文化等。
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对老子文化遗产作一系统的整理开发研究,使人们深刻理解到老子文化是我们的珍贵遗产,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老子文化遗产的目的是继承和弘扬老子文化。
一、开发利用老子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对老子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及系统整理,以旅游开发为平台,以建立老子文化遗产系列展览馆为手段,向世人展示老子文化遗产的内容,使人们对老子文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继承与弘扬老子文化。
今天我们对老子文化遗产作一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
老子文化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是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这种地方文化的特色对旅游者来说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通过深入挖掘老子文化遗产文化内涵,并以直观的形式向世人展示老子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对老子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旅游者的文化品位,也有利于老子文化的继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