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与应用型本科质量管理实施途径——以工商管理类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与应用型本科质量管理实施途径——以工商管理类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与应用型本科质量管理实施途径以工商管理类标准为例刘国炳㊀曾银燕(广州工商学院㊀510850)ʌ摘㊀要ɔ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高等学校设置专业㊁指导专业建设㊁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和依据ꎮ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步相对更晚ꎬ办学过程中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ꎬ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出台ꎬ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建设ꎬ将起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作用ꎮ要从学习标准找差距㊁把握标准要求㊁坚持合作办学㊁完善各项办学条件等方面着手ꎬ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质量标准ꎮʌ关键词ɔ国家质量标准ꎻ应用型本科ꎻ质量管理ꎻ途径2018年初ꎬ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媒体称ꎬ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ꎮ这无疑对于规范全国本科院校办学ꎬ具有十分的必要性ꎮ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ꎬ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规模空前ꎬ与高职教育平分天下ꎮ本科教育内部也出现分流ꎬ形成了传统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ꎮ各类本科院校办学定位㊁培养规格各有不同ꎮ服务对象不同ꎬ培养模式㊁办学条件等要求肯定是各有不同的ꎮ但同属于本科层次教育ꎬ其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必须统一的ꎮ所以ꎬ有了国家质量标准ꎬ各高校办学就有了依据ꎬ人才质量就有了统一尺度ꎮ国家质量标准的颁布ꎬ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南ꎮ因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步相对更晚ꎬ办学历史不长ꎬ办学过程中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彻底地解决ꎬ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是缺乏系统规范ꎬ处于探索㊁转型阶段ꎮ本文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标准为例ꎮ就贯彻落实国家新标准与应用型本科的改革发展作些探讨ꎮ一㊁新国家标准与应用型本科办学体系完善目前ꎬ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已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ꎮ应用型本科教育从2008年前后才从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ꎬ成为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ꎮ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ꎬ规模迅速壮大ꎬ体系日渐形成ꎬ但是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㊁教育评价与管理制度都还未充分完善ꎮ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出台ꎬ对目前应用型本科各大院校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ꎬ以及各应用型院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建设ꎬ将起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作用ꎮ其意义表现在4个方面:(一)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完善ꎮ以工商管理类国家标准为例ꎬ标准明确指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应用性ꎮ就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ꎬ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㊁管理决策能力ꎻ二是综合性ꎮ就是要注重管理学㊁社会学㊁经济学㊁心理学㊁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ꎮ标准提出的目标在于要 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㊁复合型㊁创新型人才ꎮ 其核心就是突出人才的应用性㊁综合性ꎮ这充分体现了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的要求ꎮ所以ꎬ标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ꎮ应用型本科多是由传统本科转型过来ꎬ或者由专科升格而来ꎮ其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ꎬ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较为单一理论知识教育教学ꎬ要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育并重的㊁有机结合的复合型教育模式转变ꎬ以培养复合型人才ꎮ(二)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规范建设ꎮ工商管理类的质量标准指出ꎬ开设本专业的学校要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专业实验室ꎬ需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ꎮ并对这两方面明确提出要达到的标准ꎮ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㊁场所以及各种教学设施㊁装备㊁资金等资源条件ꎮ把传统本科教育的各项条件ꎬ与标准提出的应用人才培养所需条件做细致比较ꎬ我们发现ꎬ差别与不足是很明显的ꎮ主要是缺少应用于技能培养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条件这一大块ꎮ比如实验实训室及所需装备㊁实习基地ꎬ从事技能教育的师资要求等ꎮ这些年来ꎬ各大院校为适应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ꎬ在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ꎬ通过校企合作办学途径ꎬ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ꎬ实践教学条件都有了一定的改善ꎮ教育部㊁财政部近10多年来也为应用型高校实验室设备㊁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予以扶持ꎮ但目前ꎬ各大院校实验实训条件仍然还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ꎬ且各校之间这方面的投入建设也还有较大的差距ꎬ本科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ꎬ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ꎮ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颁布ꎬ将进一步强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质量意识㊁标准意识ꎬ进而推进各高校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完善ꎬ确保应用人才质量逐步达标㊁合格ꎮ(三)有利于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ꎮ教育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ꎬ同时对社会负责ꎬ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确定的质量标准ꎮ为保证质量达标ꎬ除了必须配置专业教学必要的条件外ꎬ学校还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㊁教学行为规范㊁以及质量监督和评价指标体系ꎬ形成质量保障体系ꎬ以保障各项计划和条件切实地落实和有效地运转ꎮ培养应用型人才ꎬ对于很多新建应用型本科来讲ꎬ是目前正在摸索的一个问题ꎻ对于转型而来的应用本科院校来说ꎬ因为人才培养方向重新定位ꎬ教育过程要强化实用技能培养ꎬ如何办应用型教育ꎬ也是正在进行探索的新问题ꎮ而保障体系的重构任务实际是一个管理创新过程ꎬ这都需要一个在实践中逐步认识㊁改进㊁适应的过程ꎬ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指引ꎬ大家很难同步到位ꎮ新发布国家教学质量标准ꎬ不仅对人才培养规格ꎬ课程体系ꎬ办学条件有明确规范ꎬ也对质量保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ꎬ以国家标准的要求为依据ꎬ则可较为顺利的推进各大院校的相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ꎬ较快的实现应用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化㊁规范化管理ꎮ二㊁国家新标准的要求与特点国家教育教学质量标准ꎬ是在今天新时代背景下制定的ꎬ反映了社会经济实际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ꎬ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具备适应经济社会的水平和能力ꎮ贯彻落实国家标准ꎬ首先必须要认真学习㊁领会新标准ꎬ对照质量标准要求ꎬ找出自己以往办学中的差距ꎮ充分认识国家质量标准制定的特点ꎬ是正确贯彻新标准ꎬ发挥标准的办学指导作用的前提ꎮ笔者认为国家质量标准至少有以下3方面的特点:(一)内容全面ꎬ体系完善ꎮ标准对教育教学的各方面都提出了质量要求ꎬ内容全面ꎬ体系完善ꎮ工商管理类专业标准具体包括6大项:培养目标㊁培养规格㊁课程体系㊁师资队伍㊁教学条件㊁质量保障体系ꎮ既有知识标准㊁也有能力素质标准和办学条件标准ꎬ体系较为完善ꎮ从人才培养规格的质量标准来看ꎬ涵盖了知识和技能两大方面ꎻ从课程体系来看ꎬ列出了总体框架㊁课程设置ꎮ课程设置中又细分出课堂教学㊁实践教学两大体系ꎬ突出了应用人才教学质量中两大关键性内容ꎮ而针对专业实践教学ꎬ又具体提出了实验实训㊁实习㊁社会实践㊁毕业论文四项内容ꎮ总之ꎬ标准内容全面反映了当今时代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知识㊁技能㊁办学条件等各方面要求ꎮ为各高校贯彻落实标准ꎬ制定详细标准和系统的评价方案提供了系统完整的依据ꎮ(二)既有标准的统一性ꎬ也有办学的灵活性ꎮ应用型本科教育又是一个由各种不同职能的院校组成的庞大体系ꎬ面向各种不同行业培养各种不同需要的人才ꎬ专业类型众多ꎬ教学内容与技能要求也是千差万别ꎮ正因为考虑这一点ꎬ标准应用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策略ꎮ标准明确指出ꎬ 本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ꎮ 是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和依据ꎮ不论你是什么职能和目标定位的本科院校ꎬ培养学生都要达到本科层次人才基本的质量标准ꎬ以区别于专科层次及研究生层次教育ꎮ这是统一性ꎮ同时标准还指出ꎬ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目标定位设计人才培养的类型㊁模式和特色ꎮ允许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ꎬ依据质量标准ꎬ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ꎮ 支持各高校在不低于基本标准的前提下ꎬ灵活制定相应标准ꎬ 办出各校特色ꎮ这是质量标准的灵活性ꎮ(三)以需求为导向ꎬ以学生为中心ꎮ从质量标准的每项内容中ꎬ我们可以看到ꎬ质量标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应用人才的要求制定的ꎮ通过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ꎬ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ꎬ人才培养规格ꎬ课程设置ꎬ教学条件等各项质量要求ꎬ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㊁条件保障度㊁质量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ꎮ体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ꎬ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需求导向原则ꎬ保证本科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ꎮ各大院校在细化㊁落实质量标准中ꎬ也应该按照需求导向原则ꎬ制定与自身办学定位相适应的特色办学质量标准细则ꎮ教育面向社会需要ꎬ就要围绕人才要求进行运作ꎮ即围绕人才标准创新办学形式㊁改革教法㊁强化实践ꎬ保证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能达到或高于基本质量标准ꎮ三㊁应用型本科质量管理实施途径(一)走合作办学之路办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应用型教育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ꎬ技能培养是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进行的教育过程ꎮ因为学校不可能为实现技能训练ꎬ开办用于所有专业训练学习的工厂㊁企业ꎮ只有在可能的情况下开设部分实验实训室ꎬ或者实训中心等ꎮ所以ꎬ其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单方面的条件可以实现的ꎮ发达国家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来实现应用人才培养ꎮ只有合作培养ꎬ才能真正使人才适应社会行业的需要ꎬ被社会接受认可ꎮ新质量标准内容体系覆盖了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ꎬ落实新质量标准ꎬ相当一部分是要通过合作办学的途径来实施和完成ꎮ既然应用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合作办学ꎬ那么质量标准的落实ꎬ也必须在合作情况下得到实现ꎮ因此ꎬ全面贯彻国家质量新标准ꎬ必须拓展合作办学领域以及合作深度ꎮ过去各大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ꎬ但很多方面还是停留在形式上ꎬ缺乏实质性的㊁深层次的合作ꎬ很多方面都是学校单方面闭门设计出来的ꎮ所以ꎬ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并不是走得很好ꎮ人才培养质量也就谈不上说合格㊁达标ꎮ全面的深层次合作ꎬ应当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㊁课程体系建设㊁课程内容开发㊁教育教学计划或过程设计㊁师资队伍建设㊁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㊁质量评价体系等各方面展开ꎬ应用型本科在这些方面还需要与企业深化合作ꎬ推动办学模式进一步改革和创新ꎮ(二)对照质量标准全面完善专业办学条件新标准为开展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导向ꎬ我们要借此机会ꎬ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实现途径ꎬ尽快完善应用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ꎮ核心任务仍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瞄准培养目标ꎬ完善各专业人才质量指标体系ꎮ过去我们对应用型本科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比较简单抽象ꎬ即笼统的 应用型人才 ꎬ应用型人才是什么样的ꎬ没有具体㊁明确㊁统一的质量指标ꎮ现在有了国家标准ꎬ就应该对照标准ꎬ尽快完善和落实人才质量指标ꎬ规范统一教学行为ꎮ2.全面落实培养规格ꎬ完善人才培养方案ꎮ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ꎮ方案要根据培养规格制定ꎮ人才培养规格的各项质量指标ꎬ是落实人才质量的核心要件ꎬ其他一些行为都是围绕规格要求而设计ꎮ这包括利用好人才培养规格中的学制弹性ꎬ重视知识要求ꎬ能力要求㊁素质要求质量标准ꎬ并把它们落实到课程体系之中ꎮ3.要依据国家质量标准ꎬ改进专业课程体系ꎮ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标准来看ꎬ包括两大类: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ꎮ同时ꎬ也指出了理论体系课程包括哪些部分ꎬ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哪些部分ꎮ要按照标准框架ꎬ进一步改进优化课程体系ꎮ课程体系做好了ꎬ落实规格就有了基础ꎬ下一步ꎬ就要开发课程资源ꎬ让培养质量标准具体落实到教学内容上ꎮ4.完善专业办学条件ꎬ健全保障体系ꎮ一是要认真落实标准提出的专业类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㊁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㊁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ꎬ积极打造年龄㊁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ꎻ二是根据质量标准提出的各专业类的基本办学条件㊁基本信息资源㊁教学经费投入等要求ꎬ全面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设备㊁场地经费等ꎻ三是全面构建质量保障体系ꎮ制定质量保障实施方案㊁组织机构㊁规章制度㊁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等ꎮʌ参考文献ɔ[1]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mtbd/201801/t20180131_326074.html[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ꎬ2010(1)[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2018年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2018年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2018年第12号
佚名
【期刊名称】《品牌与标准化》
【年(卷),期】2018(0)6
【摘要】2018年第12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游乐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第1部分:总则》等7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

【总页数】5页(P79-83)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市场监督管理;故障诊断;状态监测;游乐设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6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关于批准发布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 [J],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2年第13号关于批准发布《三相异步电动机
试验方法》等352项国家标准和45项国家标准样品的公告 [J],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r公告2017年第6号关于废止《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等396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公告 [J],
4.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827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82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829号 [J],
5.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826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其标准研究与实践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其标准研究与实践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其标准研究与实践作者:罗玉明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9年第9期罗玉明【摘要】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依据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和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及标准,探索了制定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架构、打造专业课程为“金课”、完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课程;路径根据2018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决策能力;二是综合性,注重管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类的典型专业之一,要求学生通过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的学习,具备相应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总体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通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训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及标准课程是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一致的关键。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并且能高效地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要将学生职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学科课程系统性融于一体。

其构建基本标准为:第一,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与专业课程系统性相结合。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依循管理知识认知的规律,不仅要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课程的系统性,系统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满足该专业“一专多能”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作者:杨芳杨娇戴恩勇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18年第4期[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进行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训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分析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监控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创新质量管理的视角,提出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基于PDCA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模型,实现监控评价的理念、标准与实践等方面的创新,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者简介]杨芳,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工程(长沙410005);杨娇,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高校实践教学、应用数学(长沙410002);戴恩勇,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实践教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长沙410005)引言新经济形态下企业组织机构与管理思想发生变化,人和信息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资源,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愈加重视,需求日益增加。

[1]而目前人才匹配的困境在于: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找到急需的人才,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面对实际问题往往无所适从,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与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

[2]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实践教学监控不力、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必要性(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能力不能达到社会需求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一般到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个体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用人单位所需的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2018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工商治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工商治理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是设置工商治理类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依据本标准制定工商治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应低于本标准相关要求。

鼓舞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

工商治理类专业主要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人类经济治理活动的根本原理、普遍规律、一般方法和技术。

工商治理类本科专业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治理技能和决策能力;二是综合性,注重治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2适用专业范围2.1 专业类代码工商治理类(1202)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工商治理(120211K)市场营销(120212)会计学(120213K)财务治理(120214)国际商务(120215)人力资源治理(120216)审计学(120217)资产评估(120218)物业治理(120219)文化产业治理(120210)特设及相关专业可参照执行。

会计学专业可具体参照《工商治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计学专业)》。

3培养目标工商治理类本科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治理理论及治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外乡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治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目标定位设计人才培养的类型、模式和特色。

为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开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目标可以定期进行评估与修订。

高考专业选择:专业认证全面启动前,这4所高校就是支柱?

高考专业选择:专业认证全面启动前,这4所高校就是支柱?
下面,一读君将为你揭开专业认证的神秘面纱,同时探析目前中国专业认证的成就、进展与未来。
一、什么是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已在国际上行之多年,是得到广泛采纳的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高等教育认证(accreditation)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资格认证。该认证可对达到或超过既定教育质量标准的高校或专业给 予认可,协助院校和专业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专业认证在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认证机构多由政府主导,认证标准不够完善,与职业注册缺乏有效衔接等等。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加拿大、英国的成熟经验,建立多元化的认证体系,制订和完善科学合理、多层次的认证标准体 系,通过立法等手段来保障专业认证与职业注册之间的关联。
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下一步将依据标准做好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和上文的三级基本一致同时对不合格专业要想办法让它合格在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的时候调整掉
【 导语】无忧考了解到,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下称“教育部评估中心”)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人文和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 研制等工作。山东大学由此成为承担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之一。
另外3所支柱性高校是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
受教育部评估中心委托,中山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承担理科类和农林类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认证体系和认证平台建设等工 作,华南师范大学承担建设和运行师范类认证平台工作。
考虑到《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本科专业认证,推动实现教育质量评价的国际实质等 效”,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很可能将迈入一个新阶段。
医学类专业认证
教育部于2008年成立了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开始医学类专业认证建设。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解读: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 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 版,到小类)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五、培养目标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等行业/ 职业类别/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 3 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

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二)知识(三)能力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

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

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 小条,200-300 字。

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身心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要求,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有关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作者: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18年第07期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一、适用专业范围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二、培养目标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

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

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

201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1)

201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1)

● 实习实训
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 每个专业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时间和经费有保证; 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 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 查报告等。 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其工作量。
● 教学水平
2.3 培养 培训
● 培养培训
2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 ● 实验室、实习 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3]; 场所建设与利用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3.1 教学 基本 设施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4]。 ● 图书资料和校 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 园网建设与利用 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校 舍 、 运 动 场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5]; 所、 活动场所及设 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 施建设与利用 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 政策与措施 6.1 学风 建设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 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 动。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 规,考风考纪良好。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 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 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 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 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版2018gsp质量管理制度

新版2018gsp质量管理制度

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目录1、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制度第4-7页2、质量管理检查考核制度第8-9页3、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第10-14页4、采购品种审核管理制度第15-16页5、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管理制度第17-18页6、供货单位资质审核管理制度第19-21页7、药品进货和验收质量管理制度第22页8、药品陈列管理管理制度第23页9、药品销售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第24-25页10、拆零药品管理制度第26页11、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质量管理制度第27-29页12、含兴奋剂药品管理制度第30-31页13、药品陈列检查管理制度第32页14、冷藏药品管理制度第33-37页15、阴凉药品管理制度第38-39页16、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第40-41 页17、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第42-43页18、药品质量查询管理制度第44-45页19、药品质量事故管理制度第46-51页20、药品质量投诉管理制度第52-54页21、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第55-56页22、假劣药品报告管理制度第57-58页23、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第59-60页24、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第61-62页25、药品销毁管理制度第63-65页26、环境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67页27、药学服务管理制度第66页28、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第68-69页29、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70页30、温湿度监测记录管理制度第71页31、设施设备检查及保养制度第72-74页32、追回药品管理制度第75-77页33、召回药品管理制度第78-80页34、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第81-84页35、执行药品电子监管规定管理制度第85-86页36、药品追溯规定管理制度第87-89页制度1: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制度一、为规范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修改、撤销、替换、销毁等环节的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制定。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四、专业培养能力..........................................................................................18 (一)专业培养目标..................................................................................... 18 (二)专业教学条件..................................................................................... 18 (三)培养方案............................................................................................. 24 (四)课堂教学............................................................................................. 25 (五)实践教学............................................................................................. 27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现有教 职工 1638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11 人,博士、硕士生导师 380 余人,双聘 院士、中原学者 7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专家 10 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2 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 12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

2018最新管理制度范本质量标准规定

2018最新管理制度范本质量标准规定

质量标准规定
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
(一)范围?
为了制订和应用质量标准以及便于国际交流中的相互理解,本国际标准规定了有关质量概念的基本术语,它们适用于所有领域。

?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中,凡引入字母索引中的术语都用半黑体字印刷,在每个术语的定义中所引用到的其他术语都列出了它们所在编号。

?
给出编号的术语和定义按以下主题分类:?
通用术语?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
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术语?
与工具和技术有关的术语?
1.通用术语?
(1)实体?
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

?
注:实体可以是,例如:?
某项活动或过程;?
某个产品;?
某个组织、体系或人,或者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
(2)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
注: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
(3)程序?
为完成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
注1:许多情况下,程序要形成文件(如质量体系程序)。

?。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规定,即新课程标准,这一改革是为了积极应对国家教育发展形势变化,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促进人才培养,构建未来学习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强化学习质量和效果。

新课程标准由九个方面组成,分别是:一、核心素养,二、学习规律,三、教学改革,四、教育资源,五、考核体系,六、学生发展,七、课程评价,八、学习支持,九、学习自主管理。

首先,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作为新的课程发展的核心支柱,将“关注学生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出发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态度,表达自我,具备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素养等,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

其次,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规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有效。

强调开放式学习,以组织活动、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活动和讨论等各种形式,创设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实践有效性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以适应学生多样性、提高学习效果为目标,实施以探究为主体、以深入精准为原则、以问答探讨为方式的多元化教学,以学习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及以活动为主导的多学期课程。

此外,新的课程标准还注重考核体系的改革,通过课堂知识考核、作业考核、比赛考核、课外活动考核、实践学习考核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能力发展、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旨在推动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成果。

最后,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学习支持、学习自主管理以及课程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充分的课堂支持,提供有形、有效的课程评价,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新的课程标准旨在建构和实施一个全面、多元、开放的新形势下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深层次发展,构建新的学习体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0.15•【文号】教财厅〔2018〕4号•【施行日期】2018.10.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财厅〔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教基二厅〔2016〕2号)做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10月15日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严格规范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列入教育部部门预算,专门用于支持课程教材建设、改革及相关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创新方式,加强监管、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教育部管理,具体由教育部教材局负责。

专项资金涉及的各个项目,项目执行单位是项目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教育部教材局负责编报专项资金中期规划和年度预决算;审核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审核各项目执行单位报送的项目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项目资金预决算,研究提出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审议各项目资金执行中的预算调整申请;对各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绩效管理。

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计学专业)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要求,参照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设置会计学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会计学是研究会计信息的收集、记录、报告、解释、分析和验证,并有效地管理经济活动的一门管理科学,由阐明会计制度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处理和组织会计实务的会计程序、方法组成。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博学的专业人士,培养这样的专业人士应充分考虑如下具体要求:在会计实践中具备诚信意识和专业操守;课程体系能够与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有效衔接;形成保证会计专业技能相关性和时效性的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与会计实务界形成互动,获得会计实务界的有力支撑;会计教育课程有持续的质量保证。

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工商管理类(1202)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会计学(120203K)3培养目标3.1专业培养目标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会计学作为应用学科,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形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具备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事务管理等实践能力。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

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际经贸规则及会计准则,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国家发布了新的教育课程标准,旨在推动国家教育全面发展、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的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职业能力。

2018新课程标准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课程实施的通用性内容,以及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等。

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扩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灵活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参与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升学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学校全面实施七大学科的新课程,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

在新课程中,每一门学科都增加了新的主题,并强调了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习惯养成、实践学习、课后指导和辅导。

在理论知识部分,既要重点讲解核心知识,又要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对于技能训练,新课程标准主要强调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信息技能、分析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习惯养成,新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实践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大胆创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实践、调研活动、实验等学习活动,以拓宽视野、丰富经历,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潜能,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另外,课后指导和辅导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开展系统而有效的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有效性,以达到及时反馈、有效改进的效果。

通过2018新课程标准,鼓励学校改革、创新,把学生成长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期达到学生学习更好、发展更快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设置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和依据。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依据本标准制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应低于本标准相关要求。

鼓励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人类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一般方法和技术。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决策能力;二是综合性,注重管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2适用专业范围2.1 专业类代码工商管理类(1202)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工商管理(120201K)市场营销(120202)会计学(120203K)财务管理(120204)国际商务(120205)人力资源管理(120206)审计学(120207)资产评估(120208)物业管理(120209)文化产业管理(120210)特设及相关专业可参照执行。

会计学专业可具体参照《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计学专业)》。

3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目标定位设计人才培养的类型、模式和特色。

为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目标可以定期进行评估与修订。

4培养规格4.1学制与学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

各专业可在四年制基础上实行弹性学制,但一般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不多于8年。

学生完成相关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

符合规定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4.2知识要求(1) 基础性知识学生须熟练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专业性知识学生须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3)通识性知识学生须选修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健康艺术、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4.3 能力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3)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

4.4素质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的形势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感。

(2)专业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发现组织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解决组织的管理问题。

(3) 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具有时代精神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乐观地生活,充满责任感地工作。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稳定、向上、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

5课程体系5.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工商管理米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些科其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通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训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

本学科各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40~ 160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学分比例应不高于85%。

5.2 课程设置5.2.1 课堂教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战略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创业学、公司治理、运营管理等课程。

工商管理类专业需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参照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与学分。

同时,可以根据专业必修课程体系,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与学分修读要求,根据需要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组)供学生选择修读。

注重学生均衡知识结构的形成,合理设置通选课。

专业选修课及通选课的比例应不低于25%。

提倡高校间课程资源共享,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课程与便利条件。

鼓励开发跨学科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课堂教学除了运用课堂讲授方式外,还应广泛采用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素质为主的其他教学方式,如研讨式教学、问题导向与解决式教学、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组织讨论和主持会议、口头报告与演讲、自查与互查作业等。

鼓励教师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人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调动创新创业积极性。

5.2.2实践教学工商管理类专业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本学科各专业应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学分应不低于总学分的15%。

(1)实训实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建立充分可用的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基地,开发实验和实训课程。

实验和实训课程应按照由基础到高级、由单项到综合、由感性认识到体验创新的方式进行。

在实施方式上,应该做到既可以结合相应的课程教学来开设,也可以单独作为一项训练来实施,以保证实验教学的灵活与方便。

(2) 实习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应切实组织学生实习。

实习可分为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

认知实习是指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参观实习,以获取各自专业领域的感性知识,巩固所学理论。

专业实习是指组织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了解各自领域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则,运用专业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

(3)社会实践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组织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创业实践等。

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毕业论文(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性导向,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鼓励学生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管理实验、创业模拟等多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具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创新意义。

6师资队伍6.1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建立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主讲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不少于10人。

应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鼓励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或指导教师。

6.2师资教育背景与水平要求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师资水平与结构应与各专业办学目标、特色相适应。

工商管理类专业90%以上的教师须获得管理学相关的学位,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拥有高级职称(含副教授)及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外校毕业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

任课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双指导,并能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7教学条件7.1信息资源要求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校需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具有一定数量与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音像资料和数字化资源,并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

7.2教学设施要求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校需要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专业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应不低于200万元或生均1万元,实验室面积应不小于100平方米或生均1平方米,为每位学生提供有线或无线网络接人条件。

工商管理类专业需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每100名学生至少建设2个实习基地。

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参与教学和指导。

7.3教学经费要求教学经费应满足学生实验、实习、设备更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需求。

教学经费的使用应向教学-线倾斜,不得用于非教学用途。

教学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及增长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8质量保障体系8.1质量保障目标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应建立质量保障目标系统。

质量保障目标系统包括培养计划质量、培养过程质量和培养结果质量等目标。

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内容应在培养计划、培养过程、培养结果中得到切实体现、贯彻和落实。

培养计划质量:培养目标清晰准确,培养模式先进有效,培养特色鲜明具体,培养计划切实可行。

培养过程质量: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手段、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方面有明确的质量目标。

培养结果质量:提高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认可度。

8.2质量保障组织组织程序系统是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应教学单位应设置相应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各类岗位,形成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分工协作、持续改善的质量保障组织程序系统。

8.3质量保障规范质量保障规范系统是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建立教学过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应制定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考试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实践教学规范:应制定实验课程的准备、课堂组织、考核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定实习准备实习活动、实习成绩评定和总结等实习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应根据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包括准备与开题、指导与写作、评阅与答辩、成绩评定与总结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