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

Section Five Crafts of Wei-Jin-North and South Dynasty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工艺美术,在交流融合中相互补充,使得工艺品的样式、工艺技术、品种、装饰手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

一陶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已进入了瓷器时代。瓷器在东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由于政权南北分裂,瓷器也渐渐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南秀北雄,两大瓷系正式确立。白瓷的产生,为瓷器向丰富多彩方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三国时期,烧造青瓷的中心地区在今浙江上虞、绍兴一带。西晋时期,江苏宜兴、均山一带制瓷技术也相当成熟。仅宜兴周墓墩出土的青瓷就达20多种。此外,绍兴西面的肖山和宜兴南面的吴兴,在西晋时期也开始烧造青瓷。东晋是青瓷大发展的时期,肖山上董、德清戴家山、余姚鳌唇山、金华五珠堂,郭县小白市、浙江南部的永嘉夏瓷山等地都烧造青瓷。到了南朝,除旧有的地点以外,又出现了一批新产地,如临河三孔岙,丽水吕步坑等地都发现了瓷窑遗址,而且相当密集。江浙之外,湖北、河南、四川、广州等广大地区也都有青瓷器出土。

北方瓷器,西晋、北魏、十六国时期仍以青瓷为主,且发展不大。东魏、北齐是中原陶瓷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土的瓷器从外观、化学组成烧成温度等方面与南方青瓷有明显不同。北方白瓷发展较快,70年代在河南宋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首先发现了北朝的白瓷器。这批早期的白瓷有明显的特点是,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没有上化妆士。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的地方呈青色,可以见出它脱胎于青瓷的渊源关系。青瓷和白瓷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不同。白瓷的产生为以后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各种美丽的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

黑瓷也是瓷器制造中的一项新工艺。瓷土中含少量铁成分可烧成青瓷,排除铁的呈色干扰就出现了白瓷,加重铁釉着色则可烧成黑瓷。东晋的德清窑以烧造黑瓷著名。

青瓷虎子三国吴高15.7,长20.9,口径4.8厘米 1955年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虎子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是便溺之器,一是贮水之器。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常见的器物,墓葬中多有出土。青瓷虎子多作虎形装饰,或塑成虎形,堆塑、刻划兼施,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瓷羊三国吴高23.4,长32厘米 1958年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件青瓷羊虽在墓中历一千多年,仍完好如初,尤其是釉色之精,甚至可以与唐宋青瓷相媲美。有关青瓷羊的用途,多数研究者认为是烛台,其头顶的圆孔可以插蜡烛。也有人考证这类动物造型的瓷器是用作祭祀和宴饮的酒器,可称为尊。

青瓷兽形尊西晋高27.9,口径13.3厘米1976年江苏省宜兴县周墓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此尊出土的墓中有刻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的铭文砖。兽形尊随葬墓中,可能作镇墓祛邪之器,因其堆塑兽面狰狞,与当时的镇墓兽、辟邪风格相近。

青瓷扁壶西晋高23.2厘米 1970年8月江苏省金坛县白塔惠群出土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扁壶在陶瓷器皿中不多见,此壶通体施青釉,造型独具特色,并有铭文,是西晋青瓷中的珍品。

青瓷釉下彩盘口壶三国吴末晋初南京市博物馆藏通高32.1,口径12.6,腹径31.2,底径13.6厘米1983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墓葬出土办法

这件盘口壶胎质灰白,通体施青釉,釉层厚薄均匀,透明度较强。褐彩装饰是其显著特征,是用一种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在坯体上绘制纹饰,然后施釉,经高温烧成,因此称之为釉下彩。它是迄今已发现最早的釉下彩装饰瓷器,证明我国早在三国末期已掌握了烧制釉下彩瓷的工艺。

青瓷刻花壶南朝高21.5,口径11,底径1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莲花纹装饰自东晋开始流行,至南朝更盛,与佛教的传播有直接关系。南朝青瓷莲花纹较为常见,多采用刻划手法,此器纹饰较为典型。此外,所饰卷草纹,波状结构,循环往复,婉转流动,节奏鲜明,是已知运用于瓷器装饰的最早实例。它与北魏云岗石刻忍冬纹很接近,有人认为是受到外来艺术影响的产物。

青瓷仰覆莲花尊北朝高63.6,口径19.4厘米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

关于莲花尊的用途,有不同见解,一种认为是酒器,另一种认为是陈设礼器。器体所饰莲花、菩提树叶、飞天、忍冬纹皆与佛教相关,而佛教是戒酒的,似乎不会在酒器上装饰复杂的佛教题材纹样。南北朝佛教兴盛,建寺、开窟造像十分风行。莲花尊造型庄重、气势恢宏,与当时的佛教造像神相通,而与普通的日用器皿迥然不同,将其作为佛教供器较为恰当。

黑釉鸡头壶东晋高18,口径8厘米浙江省德清县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壶是德清窑黑瓷的代表作。

黄釉乐舞纹扁壶北齐高19.5,口径6.4厘米 1971年河南省安阳市范粹墓(575年)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此壶通体施黄釉,色深光亮,经测定,属铅釉陶器。因其制作精美,过去曾被误认作瓷器。

二书画材料――文房四宝

魏晋南北朝文房四宝的改进,也是值得重视的。自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设立“鸿都门学”以后,书画被正式列入最高学府的必修课,书画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对书画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与书画的发展相适应,文房四宝也得到相应的改进和发展。

两汉书画材料用丝织品绢,六朝已普遍用纸。两汉已有纸,但纸的原料主要是破棉絮、破鱼网之类。六朝已采用植物纤维如桑麻楮等等。制纸漂白技术也大有提高。六朝纸见于记载的有“侧理纸”、“茧纸”、“楮皮纸”、“由拳纸”、“藤纸”、“蜜香纸”、“凝霜纸”、其中的凝霜纸代表了当时造纸的最高水平。凝霜纸同时亦名银光纸、凝光纸,纸质如银光凝霜,则洁白光润,实同今之宣纸。中国造纸术从汉代经魏晋时代的改进,技术进步,又经南朝文化水准的提高,故能创造出这样高质量的纸。史书载,南齐高帝特设有“官纸署”,为专门造纸之所。曾造银光纸,以赐当时的书家王僧虔。又据陈槱《负暄野录》载,东晋王羲之写《兰亭序》系用鼠须笔,乌丝栏茧纸,所谓茧纸就是棉纸,以破布、棉絮为原料,棉纸韧性大,不怕卷拆,不渗水,遇水则成窠臼状。

墨,东汉以前主要使用石墨,属矿物质。东汉流行松烟墨。曹植有诗说:“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古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判。”松烟墨材料易寻,墨色较石墨滋润,“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晁贯之《墨经》)是必然的趋势。

笔,两汉笔皆重外表装饰,如傅玄所云,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其笔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矣。东晋之后笔之用场扩大,文人们对笔则多强调轻便适用,外表装饰则被推到次要地位。如王羲之《笔经》所说;“营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制笔已成职业,笔工们相互竞争,“班匠竭巧,良工逞术。”

三、织锈工艺

养蚕和丝织源于中国,公元六世纪左右,中国的养蚕业才传入西方。在此以前,欧洲欲得中国丝织品要从离中国较近的叙利亚转手,叙利亚织工往往由中国输入丝和丝织品,再转手与大秦交易,从中牟利。后来据说大秦觉得不合算,便通过下嫁公主与瞿萨旦那(今和田)王,由公主把蚕种藏在帽子里带到了大秦,从此欧洲开始学会养蚕和制丝。还有传说,是由两名波斯僧人把中国蚕藏在手杖空隙中带给了拜占庭帝国查立了尼皇帝。从此,欧洲才有养蚕业和丝织业。

与中国邻近的西亚诸国,很早就学会了养蚕和丝织技术,他们的纺织技术传统是斜纹组织(当然也有平纹组织)以及以纬线起花,他们从中国学去了养蚕法和提花机,但是不仅花纹图案保留他们自己的传统,便是织锦的技术方面,也保留了他们的纬线起花和斜纹组织的传统。中国为了满足西方市场的需要,在纹饰和织法方面,也注意吸收他们的特点,如1967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北朝墓中发现的丝织物,就出现了中亚、西亚流行的纹样和在纬线上起花的新工艺。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淖墓出土蜀锦,有很高的水平。其织锦结构虽沿用汉代的传统,但纹样多数已是全新的了。如采取对称循环式纹饰布局,为汉锦所未见。蜀锦颜色丰富,即有藏青、缥青、大红、退红、大白、绛、绿、黄、蓝、橙、粉绿、海蓝、浅青、墨绿等。纹样有狮、象、人物、树木、孔雀、鸡、羊、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